五、撤离加利利(之一,4:35-6:29)
(二)撤离加利利(4:35-9:50)
耶稣和他的门徒们四次撤离加利利,标志着伟大的加利利事工的最后一部分。耶稣的第一次撤离时间很短,只是想要从众人环绕的压力中得着释放,然后紧接着在加利利开展更激进的工作(4:35-6:29)。他的第二次撤离是为了有一点和门徒独处、休息和讨论的时间,这一次撤离也很短,而且他的回归再次标志了进一步的事工和争论(6:30-7:23)。耶稣第三次撤退的时间相当长,当时他有意带着自己的门徒离开加利利,以便给予他们特殊的训练(7:24-8:13)。但是,他回来以后立刻遭到法利赛人的反对,导致了他的第四次撤退,也标志着他在加利利的公开事工完全结束(8:14-9:50)。
1. 第一次撤离和返回(4:35-6:29)
耶稣的第一次撤退和返回伴随着一系列神迹,彰显了他在不同的领域拥有主权(4:35-5:43)。而他在加利利的进一步事工,则伴随着被拒绝、高强度的工作和逐渐增加的敌意(6:1-29)。
(1)平息风浪(4:35-41)
这件引起轰动的事情彰显了基督对自然的主权,在所有同观福音书中都有记载(太8:18、23-27;路8:22-25)。马可福音的记载生动而直接,其中包括几处别人没有的细节。
当那天 这是个特别的时间标示,参照的经文是3:20,并囊括了以后发生的所有事件。对耶稣而言,这是一个繁忙教导的日子。这样精确的时间标示并不是马可福音的特点。其他同观福音书没有提到这样严格的时间,但是很清楚,马可有意要指明接下来的一系列事件具有紧密的时间顺序。
晚上 这是进一步的时间注释,指明事情发生在当天的哪一段时间。“晚上”也许指的是犹太人的前半夜,从下午三点到日落的时间;也可能指后半夜,从日落到天黑的时间。这里的含义更倾向于后者。马可福音的记载里,没有耶稣接下来在屋里的私人教训(太13:36-52),但是第34节的确提到他曾经有一段时间和门徒们独处。这次旅行显然始于日落时分,而风暴则是在傍晚的时候开始出现的。
耶稣对门徒说 指对跟随他的十二门徒说。
我们渡到那边去吧 耶稣主动提出建议,希望门徒们与他一起撤退。不定过去时动词“渡”具有紧迫之意。这个动词常用于陆地上的旅行,但是这里指的是渡水。“那边”指加利利海的东面,与西岸不同,那里沿岸没有大城市。这次撤退明显是耶稣在劳累了一天之后,想要离开群众的压力。亚历山大·琼斯(Alexander Jones)提出“我们的主可能是想开发新的宣教工场”,这个建议成立的可能性不大。[1]
当他们打发走了群众 表明在一天劳累辛苦的工作以后,耶稣没有再给那些逗留的群众更多的教训。复数的“他们”也许表示,根据耶稣的指示,十二门徒亲自打发走了群众。但原文中的不定过去时分词的意思更可能是“离开众人”,指他们根据耶稣的命令乘船离开了众人。而且,经文所提到的“别的小船”也表明,他们离开的事情是事先就宣布了的。
把他一同带去 表明门徒们作为船主和水手,带上了耶稣同行。他们顺服他的意愿,离开了众人。
耶稣仍在船上 表示十二门徒把耶稣留在他“所待的”船上,而没有为这次旅行作进一步的预备。因为动词“他在”也可以翻译为“它在”,所以威廉姆森认为这不是指耶稣,“而是指船,先已经预备好了(3:9),然后被用作教导的讲台(4:1-34),现在又在这个行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
也有别的船和他同行 这是马可福音独有的记载。它们显然满载着想要与耶稣同行的朋友们。这似乎是一句毫无意义的评论,就像第38节中的“枕头”一样,然而却暗示这是根据彼得鲜活的记忆记载下来的话语。
忽然起了暴风 这种突然的、狂暴的局部飓风,是这个位于海平面以下207米的湖的特点。这种风暴经常通过环湖高地中间深深的缺口到来,在海上肆虐。湖周围的深谷起着巨大的漏斗作用,可以将风吸到水面。如果一艘船在这样的风暴中颠覆,几乎无人能生还。
波浪打入船内 在呼啸的狂风之下,巨浪拍打着小船,而且已经打入船内。“打”是过去进行时,刻画了波浪反复打进船内的情景。
甚至船要满了水(美国标准译本) 尽管尚未装满,但是水已在渐渐上涨。随着一浪又一浪打入船中,水渐渐涨到了危险的境地。
他在船尾上,枕着枕头睡觉 “他”是强调性用法,表明了耶稣和焦急的船员们之间的对比。将航行的事全部交给门徒以后,耶稣在船尾——船的后半部分——找到了一个休息的地方,枕着枕头沉沉地睡了。他用的枕头很可能是舵手座位上的皮制坐垫。尽管身处暴风巨浪之中,他却睡得很安稳。所有同观福音书都提到耶稣睡了,但只有马可福音说明了他的睡姿。他深沉的睡眠显示,在经过一天繁忙的工作以后,他已经非常疲劳。他人性的一面要求他和别人一样地得到休息,在睡眠中恢复精神。在福音书中,只有这里直接提到耶稣的睡眠。
门徒叫醒了他,说 他们大声惊叫,打破了他的沉睡,叫他从床上起来了。每本福音书对他们喊叫的记载都有一点不同。
夫子(didaskalē,“老师”) 这是希腊文中等同于希伯来文“拉比”(rabbi)的词。[3] 他们把耶稣当作一位宗教老师。门徒中间有几位老练的渔夫,应该见惯了这样的风暴,但是在面对绝境、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还是下意识地转向耶稣以寻求帮助。
我们丧命,你不顾吗 动词“丧命”是现在进行时,表示门徒觉得他们正走向毁灭。他们的喊叫,正如马可福音所记录的一样,暗示他们看到耶稣表面上对他们的生命危险漠不关心后,心里感觉愤怒。马可福音所用的表达方式,不见于其他同观福音书,也许是来自于彼得本人的回忆。在别的场合,他似乎是唯一敢于公开责备耶稣的门徒。这句话是门徒们不信任的喊叫,但是今天的信徒在不同的环境下觉得主抛弃了他们时,也经常用这句话来呼吁。古茨克(Gutzke)说:“这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是多么常见呀。我们知道神能够做一切事情,然而当他采取我们不能看见的行动时,我们却容易可悲地陷入暴躁中。在这个例子中,门徒们忘记他们之前并没有祈求过。”[4]
耶稣醒了 更字面意思的翻译是“耶稣完全清醒以后”。他们的喊叫让耶稣完全醒了过来,但是他们的惊慌失措没有影响他。
斥责风,向海说 这两句话说明,耶稣直接针对危险的境况说话,把它们当作有思想的对象。他不容分说地斥责它们,仿佛它们已经越过了自己合法的界限。
住了吧!静了吧! 只有马可福音精确地记录了耶稣命令所用的话。“住了吧”的字面意思是“保持沉默”,这是针对狂风说的;“静了吧”的字面意思是“带上口套”(参1:25),是对暴烈的波浪给予的合适命令。“他对风浪发出简洁的命令,表现了他确信一切尽在掌握之中。”[5] 耶稣对无生命对象所给予的戏剧性命令,也许暗示他认出了这些暴烈的元素背后的撒但力量。值得注意的是,“斥责”和“静了吧”也被马可用在1:25的赶鬼中。某些批评者认为这些话是对门徒说的,不是对自然的命令,这种假说毫无根据,与上下文不协调。
风就止住,大大地平静了 “止住”是不定过去时,表示风突然就停止了。“大大地平静”则记录了耶稣的命令对起伏不停的波浪所产生的效果。狂暴起伏的海完全变得平静了下来。这种大风有时会嘎然而止,但是起伏的波浪立刻平息下来,就是一件极其不同寻常的事情了。马可用如此简单的叙事来讲述基督命令的奇妙效果,本身就让人惊奇;那不可思议的结果让人不言自明。
耶稣对他们说 表明耶稣觉得有必要斥责门徒们,就像指责风浪一样。
为什么胆怯?你们怎么还没有信心呢? 双重提问是马可福音独有的记载,同时斥责了他们的想法和可能的原因。关于这两个问题的精确用词,文本证据上存在分歧。事实上,梅茨格(Metzger)提出这些变体似乎“是出于想要软化耶稣对门徒们的斥责而产生的”[6]。联合圣经公会希腊文圣经第3版(United Bible Societies text, third edition)所支持的文本[7],是美国标准译本“为什么胆怯?你们还没有信心吗?”这种翻译的基础。
第一个问题中,“胆怯”一词翻译自本意为“胆小,羞怯”的形容词。它含有斥责他们在面对危险挑战时的怯懦之意。他们已经看过和听过若干与他有关的事情,实在不应该有这样的反应。第二个问题并没有暗示他们完全没有信心;“还没有”几个字指出了他们令人吃惊的失败,因为他们居然还没有理解神的国就在耶稣的位格和作为中这件事的真正意义。他们的胆怯隐含着对他和他的能力缺乏信心。
他们就大大地惧怕 这是另一种惧怕,与风暴中面对危险的惧怕不同。这是人们在超自然的事情面前存有的深深的敬畏感。这种惧怕没有引起耶稣的斥责。
彼此说 表明因为他们深深地敬畏耶稣的存在,所以不敢在他面前说话,只好彼此交流他们的敬畏之情。甚至彼得也在敬畏中沉默了。
这到底是什么人 更字面意义的翻译是“这到底是谁?”“到底”一词,表现出他们对刚刚经历的事情所得出的逻辑推理。他们在悄悄的耳语中,思考耶稣的真实身份。他们意识到自己还没有真正了解他。
连风和海也听从他了 这是他们敬畏的原因。这里的动词用了单数,表明风和海在听从耶稣的命令上行动一致。因为风和海这样从来不听从人命令的事物也立刻听从了耶稣的话,所以门徒们被深深地打动了。毫无疑问,让风和海听从命令的他,绝不只是个普通人。他们的疑惑显示他们还是没有理解耶稣到底是谁。“在马可福音中,”布鲁克斯说,“耶稣是谁的谜团一直延续到他的死和复活,甚至是以后。”[8]
这种控制自然的神迹完全背离了普通人的经验,成为许多人怀疑、嘲笑的对象。但是毫无疑问,当时的门徒接受了这样的结论,认定风浪奇迹般地听从了耶稣的命令。福音书作者显然希望他们的记载可以按照字面意义来理解。人们对这一记载是否可信的评价,取决于他们自己对待超自然现象的态度。任何接受圣经中超自然性的耶稣基督形象的人,对于接受他对物质受造物行使权柄的描写都不会有什么困难。罗林森(Rawlinson)恰当地指出:“一旦承认道成肉身的基督教义之广博真理,任何聪明人都不会急于在什么是可能、什么是不可能之间划一道界限。”[9]
(2)治愈格拉森鬼附的人(5:1-20)
这件事在所有同观福音书中都紧接着平静风浪出现,戏剧性地证明耶稣也是污鬼的主。尽管耶稣之前也赶过鬼,但这次遇到的情况非常特殊,乃是一个人力已穷、付出各种努力都无效的案例。马可福音生动细致的记载似乎来自于某位目击证人的原始记忆。泰勒说:“我们有很好的理由将这个记录的来源归于彼得。”[10]
他们来到海那边 这标志着4:35中耶稣下令进行的乘船旅行到了终点。“他们”指耶稣和他的门徒们,这是这个段落中唯一提到门徒的地方。剩下的部分,耶稣都是在单独说话行事。路加福音指出,“那边”是“加利利的对面”(8:26),即湖的东岸一带。
格拉森人的地方(美国标准译本)因其不同的名字引发了很多讨论。现在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这个地点在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的原稿中写成了“格拉森”(the Gerasenes),而在马太福音中却写成了“加大拉”(the Gadarenes)。“格拉森”被认为是杰拉什(Gerasa,又名加拉什〔Jarash〕)地区的重要城市,位于加利利海东南60公里处。于是,这个名称只是大体上使用了该地区一个非巴勒斯坦读者所熟悉的著名城市的名字。但是,这个地名更可能指一个名叫凯尔萨(Kersa)或者格尔萨(Gersa)的小城,位于东岸中部靠海的位置。在凯尔萨南部1.5公里处有陡峭的山岭和岩洞的墓葬。[11]马太福音称其为“加大拉人的地方”(8:28,美国标准译本),指的是加大拉城(Gadara),位于海的南端东南部10公里处。加大拉城的司法权可能扩展到海边,将海岸的小城凯尔萨纳入其中。显然,这个故事发生在湖的东岸。凯尔萨村落附近的地形符合这个故事的要求。
立刻 这是马可的特征用词,说明耶稣下船以后立刻就遇到这件事。
有一个……人从坟茔里出来迎着他 “迎”字简单地陈述了他们相遇的历史事件,其细节在后面的第6-7节中给出。马太福音(8:28)提到两个被鬼附的人;尽管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都只提到一个,但是并没有断言他是孤身一人。此人显然是为首的,在这样一种紧张的气氛下,另一个人几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正当耶稣在岸边行走的时候,此人从坟墓里出来;坟墓可能是建筑在地面上的墓地,或者更可能是自然的洞穴或在山的一侧凿成的石窟。疯人经常会出没于这样的墓穴中。
被污鬼附着的 字面意思是“里面有一个灵,不洁的”(参1:23)。
第3-5节对这被污鬼附着的人的真实历史记载,很大程度上是马可福音独有的。它似乎忠实地再现了住在附近、知晓污鬼底细的人给门徒们讲述的事迹。
那人常住在坟茔里 复数的坟茔暗示他先在一个坟茔中找到栖身之处,然后又住进了其他的坟茔。这样的地点被认为是不洁的,而且坐落在离城很远的郊外。他在那里栖身表明了他异常的状况,说明他自愿放逐于社会之外。
没有人能捆住他,就是用铁链也不能 字面意思是:“即使用铁链,也没有人能继续捆住他了。”这种多重否定的用法是马可福音所独有的,强调了此人巨大的气力。“不能继续”表明他的情况是逐步恶化的。现在他有一身无可匹敌的蛮力,让一切捆住他的尝试都失败了。这让人联想起古代限制疯子的方式。当时,世上还没有精神病医院。
因为(4节) 引出了此人现在无法控制的证据。人们屡次用脚镣和铁链捆锁他,都被证明是无用的。“脚镣”是用于捆住脚的,可能是绳子也可能是铁链。“铁链”可能指金属制成的捆绑身体其他部分的链子,但是这个词强调了所用材料的强度。因为他力大无比,所以把身上的铁链都挣断了;脚镣也被他“弄碎了”,它们崩裂如同陶罐一样。“弄碎”的词根意为“搓在一起”,也许暗示脚镣被他的强力揉成一团,变得粉碎。而动词的完成时则刻画了过去的环境,解释了他现在无法控制的情况。
总没有人能制伏他 动词“制伏”被用来描述驯服低等动物,让它们受控于人的活动。他那不可战胜的凶猛,让所有人都不再费力去制服他。
第5节描述了这个不幸受苦的人极度的痛苦。常在指出他如何消磨时间,昼夜则是更为具体的描述。他一直无法休息,所以只能没日没夜地活动;他狂乱的行为没有停止的时候。有时他会在坟墓里安静地坐一会儿,但是很快他就会狂乱地游行在那一带的山岭周围。喊叫是过去进行时,表示他反复的嚎叫经常可在山中听见。这个动词意为因为强烈的情感刺激而发出不健康的嘶喊或尖叫。砍自己也是过去进行时,表示此人反复用石头,或许是尖锐的燧石,来划伤自己的身体。显然,他全身都是伤痕。
接着(希腊文)他远远地看见耶稣 “接着”一词,将这人绝望的过去和他此时的行为联系起来。现在,叙事接着第2节所提到的“迎着”,开始记录这次相遇的细节。他可以远远地望见耶稣,表明当时是白天,正是那场风暴过后的早晨。
就跑过去拜他 马太福音(8:28)记载说,那两个被鬼附的人极其凶猛,从那条路上经过的人会有危险。路加福音(8:27)则提到这个被鬼附的人长期不穿衣服。所以,任何旁观者都会认为,眼前所见是他对旅行者施加的又一次暴力袭击。看见这个裸体的狂人冲向他们,对门徒们而言一定是一种恐怖的体验,但是耶稣安静地等待他的到来,并命令污鬼从他身上出来(8节)。即使他起初是带着敌意冲向耶稣,现在他也再没有一点敌意。也许他发现自己不可抑制地要匍匐在耶稣面前。考虑到这个被鬼附的人对耶稣的真正身份的认信,似乎他拜耶稣的行为是被身上所附的鬼驱使去做的。他不是自愿地崇拜耶稣,而是被迫承认耶稣的真正本性和污鬼在他面前的无能为力。
大声呼叫说 这是一个不定过去时的分词(字面意思为“呼喊出来”),表明与耶稣对话之前他曾经大声呼叫。尖叫就是他被鬼附的证据(5节)。
我与你有什么相干 这是一个表达抗议的习惯用语(参1:23-24)。
至高神的儿子耶稣 此人与耶稣从未谋面,显然之前也完全不认识他,但是在他里面的污鬼立刻就显示出对耶稣超自然性的认识。“神的儿子”,断言他与神在本质上相同。而“至高神”则将真神和所有假神区别开来。这个称号可以上溯到希伯来信仰和崇拜的最早阶段。在七十士译本中,非以色列人用这个术语来称呼以色列的神(创14:18-20;民24:16;赛14:14;但3:26,4:2),但是犹太人的圈子里也能见到使用(申32:8;诗18:13,21:7;路1:32;来7:1)。所以尽管他使用这个称号,我们却无法证明此人是外邦人,而不是犹太人。
我指着神恳求你 这是一句赶鬼的咒语,唯独马可福音将这句话放在了被鬼附的人口中。污鬼显然想依靠这种恳求来影响耶稣。尽管降伏在耶稣的神圣权柄之下,污鬼还是要想缓和他所面临的命运,那是由耶稣口中所出的话决定的。
不要叫我受苦 这是污鬼知道自己不可避免的命运时发出的绝望恳求。其他同观福音书清楚地说明,他心里想到的是最后审判时所受的折磨。根据马太福音(8:29),污鬼请求“时候未到”之前,不要叫他们受苦,而路加记载的请求是不要吩咐他们“到无底坑里去”(8:31,据希腊文翻译)。布朗(Brown)评论说:“看到‘折磨者’提前出现,他们害怕地恳请可以免除折磨!”[12]
是因耶稣曾吩咐他说 这句话说明了污鬼如此恳求的原因。“说”是过去进行时,也许意味着耶稣反复命令污鬼从那人里面出来,但是这个词更可能表示开放式过去进行时(open-ended imperfect),用来暗示接下来还有事情会发生。耶稣命令污鬼立刻出来,污鬼却拖延谈判,想要争取更好的待遇。
污鬼啊,从这人身上出来吧 耶稣坚定地命令污鬼从这人里面出来。耶稣在这里没有使用任何赶鬼的咒语,他简单地命令就足够了。原文的语序“你这灵,不洁的东西”,再次强调了灵的性质。
耶稣问他说 这是在第8节马可给予解释性评论之后,延续耶稣和污鬼之前的对话。“问”是过去进行时,也许表示污鬼不情愿说出自己的名字,所以耶稣问了好几遍。但是,使用这个时态,也可能是因为马可惯于将对话视为一个过程。
你名叫什么 耶稣可能是问那不幸的人,也可能是问他里面的灵。如果这个问题是问那人的,那么耶稣就是想帮助此人想起他自己的身份,让他将自己和操控他人格的污鬼区别开来。但是,根据污鬼刚刚做出的不要受苦的请求,这个问题很可能是向污鬼提出的。很清楚,耶稣提出这个问题不是为了获得污鬼的信息。按照古时候流行的观点,知道污鬼的名字是成功赶鬼的关键。但是,耶稣赶鬼的权能显然不受限制,不需要逼迫污鬼说出自己的名字。有人提出,这个问题的意图是向公众公布这个不寻常案例的复杂性。
我名叫群,因为我们多的缘故 “群”是个拉丁语词汇,但是通行于希腊语和犹太语中,指的是罗马军队里一个大约六千名步兵的单位。作为统治他们的外国势力的代表性词汇,这个词因其特别庞大的数目、复杂的组织、无敌的力量和无情的压迫,在犹太人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人名副其实地被一支污鬼的军队附了身。乌尔塔多说,“群”这个词“营造了邪恶势力与奉神国的名而来的耶稣在战场上两军对垒的场景”[13] 。“我名”暗示这是担当发言人的污鬼的名字。还有一些人提出了较不可能的提议,认为这是污鬼们不想揭露他们真实姓名而施行的诡计。“因为我们多的缘故”,这句话立刻揭示了污鬼名字的意义。他是一大群与他在一起的污鬼的首领。从猪的数目来看(13节),污鬼的数目至少有两千,但是布鲁克斯坚持“绝不应该认为猪的数目就等同于污鬼的数目”[14]。
他就再三地求他 “他”可能指那人,也可能指群鬼的代言人,但是根据请求的内容(路8:31),这里似乎清楚地指向后者。为首的污鬼自称为群,他的请求也代表了所有的污鬼。“求”是一个很强的谈判用词,有助于在这个请求上营造出特殊的效果。“再三”一词强调了反复请求的紧张感。
不要叫他们离开那地方 马可福音的用语“离开那地方”,显然和路加福音的“到无底坑里去”平行。但是“地方”(country)一词,似乎自然地表示格拉森附近的乡村(1节)。他们要求留在该处,留在他们有能力长期折磨受害人的地方。古尔德(Gould)说:“为什么他们偏爱某处乡村而不是另一处,乃是这些有关鬼附的故事中的一个未解之谜。”[15] 格劳秀斯(Grotius)则别出新裁地提出,污鬼喜爱低加波利一带的原因是:那里“满是希腊化的背教犹太人”[16]。
现在,在那里 “现在”(now)是一个转换语,在叙事中引入一个旁注,将人们关注的焦点引到新的方向上。第11-13节构成了故事的下一场景。
山坡上 这里字面的意思是“面对山的一处地方”。这个地方显然是一个倾斜的高地,向着矗立背后的某座高大山峰延伸。
有一大群猪吃食 马太福音指明“离他们很远”(8:30),但是从耶稣所站的地方可以直接看到那群猪。因为被认为不洁,这样大群的猪不会出现在湖的西岸。人们一般认为它们的所有者不是犹太人,但是它们也可能是希腊化犹太人因为贪图猪肉在低加波利各城中的巨大市场,为了经济利益而养的猪。这群猪正在猪倌的照料下吃食。
所有的鬼就央求耶稣说 在第9节揭示了这些鬼以后,马可福音提到这群鬼就总是用复数。斯韦特评论说:“群鬼最终离开了那人,因为他们知道控制那人的日子结束了。”[17]“央求”是不定过去时,暗示耶稣立刻回应了他们的请求。
求你打发我们往猪群里附着猪去 他们请求耶稣立刻打发他们往猪群里去。这句经文中的第二句话给出了他们更完整的请求。他们承认只有按照耶稣的意愿,他们才能如此行。也许,这是他们想要避免更坏命运的一个绝望的请求。不过,另一些人则指出他们的请求包含险恶意图,希望人们因为损失了猪而反对耶稣。
耶稣准了它们 准许他们实施自己的提议。我们无从得知为什么耶稣同意了污鬼的请求。“准许”和明确地打发他们进入猪里面的区别,并不能帮助我们免除耶稣对大量财产损失的责任。有人宣称他不能预见此事的后果,这种看法完全不能让人接受。耶稣也许认为,这是为了那人的最高利益必须要做的事情。眼见整群的猪冲进海里,将会在刚得拯救的人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让他知道自己是从何等可怕的邪恶力量中被拯救出来。
如果猪的主人是外邦人,对他们来说养猪不是一种非法生意,那么基督的许可就造成了一个道德问题。但是,如果所有者是一群冷漠的犹太人,为了利润而从事这不洁的生意[18],这损失无疑将会震动他们的良心。
污鬼就出来,进入猪里去 所有同观福音书都明确地记载说,污鬼实际进入了猪群。理性主义者声称这种说法有些荒谬,但是普卢默却回应说:“关于心灵控制物质的奇妙能力,我们的知识正快速增长。”[19]而唐纳德·英格里希则恰当地评论说:“和别处一样,马可从头至尾将此视为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平易地叙述了这个故事。如果我们信任他是在圣灵带领下写作的,我们也会接受这个故事。”[20]
于是那群猪闯下山崖,投在海里 喂猪的高地边上就是山崖,虽然不一定很高,但是靠着水。于是,整群猪闯下山崖投入了海里。当地靠近岸边的地方水相当深。里德尔(Riddle)说:“很少有动物像猪那样愚笨,同时又那样冲动。”[21]
污鬼离开那人进入猪群是一个不可见的事件,但是猪群狂暴的行动却成为这种转移的真实可见的证据。理性主义者的解释认为,赶鬼的活动让那人狂性大作,于是他暴怒地尖叫着冲向猪群,让它们陷入慌乱之中,在恐惧的驱使下冲入了海里。但是。鉴于新约一向教导魔鬼势力的真实性,这样的理性分析毫无必要。
约有二千 这是一个只有马可福音记录的细节。这个数目也许得自于猪的主人,但是也很有可能出自门徒自己的估计。这个数字表明,猪的所有者们的养猪生意已经做得很大了。猪群的规模太大,不允许我们将它们全部毁灭的原因解释为某种自然的外部影响。
淹死在海里 这句经文里动词的过去进行时,描述了沉海的猪一个接一个地跳入水中窒息而死的景象。
第14-17节,通过记录猪群淹死的影响,构成了这件事的下一场景。
放猪的就逃跑了 惊慌失措地跑去报告损失。他们亲眼目睹了所发生的一切。
去告诉城里和乡下的人 指他们到城里和附近的乡下去报告这惊悚的事件。马可福音没有提到城的名字,也许意味着是小镇凯尔萨(参1节)。“乡下”的字面意思是“田野”,指的是人们工作的开阔田地。这件新闻迅速地传播开来。
众人就来,要看是什么事 人们从城里和乡下前来,要亲眼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不太相信这个让人惊奇的报告,所以想要亲自了解实际发生的事情。
他们来到耶稣那里 来到这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自然形成的、让人们感兴趣的中心。那时,耶稣还留在他与被鬼附的人相遇的地方。
看见那被鬼附着的人 字面意思是“看见那魔鬼化的人”。人们都知道他属于那一类人。“看见”是现在进行时,刻画了人们一直盯着那人,专心地思考他的现状的景象。马可所用的历史现在时,生动地突出了这个持续性行为。
就是从前被群鬼所附的 这句话进一步强化他过去的状态和现在的情况的对比。句中完成时的分词,回顾了过去他还被群鬼控制时的样子。
坐着,穿上衣服,心里明白过来 他现在的三个特征抓住了人们的注意力。现在分词“坐着”,对比了他现在休息的状态和他以前四处流浪、胡言乱语的疯态。现在时的分词“穿上衣服”,强调了他现在的情况与以前持续不穿衣服的状态的对比。也许是某位门徒从船上拿来一件多余的衣服给那人穿上了。“心里明白过来”这个短语,在宣布他恢复清醒的同时,还含有“自我节制”的基本含义在内。他现在是个理性的、自我节制的人了,不再是群鬼控制下暴怒大喊的人。
他们就害怕 人们“开始害怕”,被强烈的恐惧所抓住。他们敏锐地意识到,他们正遇到一件超自然的事情。“这种‘害怕’反应了他们心里觉得耶稣的大能很可怖,而不是感觉到‘敬畏’;这一点也由他们请求耶稣离开该地区表明了出来。”[22]
看见这事的 似乎主要指的是十二门徒,但是也包括那些猪倌在内。
便将鬼附之人所遇见的和那群猪的事都告诉了众人 他们毫不迟疑地从两个方面完整地重述了所发生的事情,并说明了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动词“告诉”(told,希腊文diēgeomai)“恰当地表达了东方的说书人巨细靡遗的风格”。[23]
众人就央求耶稣 “众人”中间,无疑包括来见耶稣的财产所有者们。翻译为“央求”的词,含有他们迫切而热忱地祷告着“请求”或“恳求”耶稣之意。当他们理解到两件事情之间的关系以后,他们“自然地推断:耶稣的医治带来灾难”[24]。唐纳德·英格里希说:“马可尽最大努力说明了他的观点:即使最有力的医治神迹也不能而且也不会从中自动产生出信心,或者成为信心的基础。每件事情都依赖于观察者是否以开放的心态,用心接纳事情的背后施行神迹的人。”[25]
离开他们的境界 表明他们害怕这样大能的人留在他们境内,会来带更多的物质损失。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而不是为被鬼附的邻人得拯救而喜悦。路加福音记载,这是当地居民一致的请求(8:37)。
第18-20节再次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故事开始的那人身上。它们标志着这个戏剧性故事的结尾。
耶稣上船的时候 表明耶稣立刻允许了这种不友善的请求。耶稣不会勉强留在不欢迎他的人中间。
那从前被鬼附着的人 字面意思是“那曾魔化的人”。这里所用的不定过去时指出了一件过去的事实,现在已经不再成立了。
恳求和耶稣同在 他反复地恳求耶稣允许他一起同行(参17节中这个动词的用法)。感激之情自然会让此人不舍得离开他的恩人。也许他还想要和其他同乡的反应划清界限。有人提出,他害怕留下来会旧病复发,这一点似乎不太可能。
耶稣不许,却对他说 在整个故事里,人们向耶稣提出了三个要求(10、17-18节),但是只有这从前被鬼附、如今得救的人想要一直跟随耶稣的请求被拒绝了!耶稣拒绝的理由在接下来相反的命令中给出来。
你回家去,到你的朋友那里 “去”这个命令,要求他回家,回到因一直住在坟墓中而荒芜的家里。“你的朋友”表示比直系亲属更大的圈子。这些曾经绝望地放弃他的朋友,如今会听到在他身上发生的事情,因他完好无损地回到他们中间而受到祝福。“这人恢复了自己的本性,重返正常的人际关系中。他已经得救了。”[26]
将主为你所作的是何等大的事……告诉他们 耶稣邀请他向他们确实地报告自己得救的经历。“主”(The Lord)也许间接地代表耶稣本人,但是这个词更自然的含义代表了旧约中的神,就如路加福音所记录的一样(8:39)。“所做的事”强调了他所受到的祝福的长久性。
是怎样怜悯你 这是一句补充的话,提醒此人他得救是出于神的怜悯,并不是他无缘无故地配得这样的恩惠。神的怜悯,作为一个明确的行动,让他得到拯救。
耶稣神迹的受惠者通常会被要求保持沉默(参1:44,5:43,7:36),但是在这个案例中不适用这种要求。此人将会在耶稣自己不亲自开展事工的区域传福音,他的名为公众所知并不会妨碍他在加利利的事工。在耶稣被请求离开的地方,因为这个命令而留存了一条关于他的恩典的信息。
那人就走了 他立刻顺服了自己的恩人给予他的命令。
在低加波利传扬 这是对他从事全新的、重要的活动的褒奖。他有幸成为这个新区域的宣教士。低加波利是十座希腊城市的联盟,除了一座城市以外,全都坐落在约旦河东岸。[27]尽管该地区因为这些城邦共同的军事、政治、经济和宗教利益而形成有效的统一体,但是显然从来没有成为一个单独的地缘单位。只有马可福音在这里提到低加波利这个名字。这片外邦人占主导的区域不像犹太人为主的地区,此人的报告不会立刻引发令人兴奋的弥赛亚猜测。此人在该地区的活动范围究竟有多大,这一点我们无从得知。路加福音只是简单地说他“满城里”传扬这消息(8:39)。
耶稣为他作了何等大的事 指他自然地将自己的得救与耶稣联系在一起。通过高举耶稣作为自己的救主,此人合宜地觉得,他已经将荣耀归给了神。
众人就都稀奇 这是只有马可福音提到的后果。此人的故事带来了众人的稀奇,但是众人的反应还没有导致他们对耶稣产生实际的信心。
(3)回去路上的两件神迹(5:21-43)
接下来发生的两件神迹,刻画了耶稣是疾病和死亡之主的独特本性。两个案例都是人已经绝望的情况,但是人的绝望和无助却更彰显了神通过基督带来的拯救之伟大。
三本同观福音书对这两件神迹的安排都相同,显然是根据生动记忆,按照实际历史顺序记录而成的。[28]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把这两件神迹放在治愈格拉森被鬼附的人以后不久,但是马太福音在它们中间还插入了几件另外的事情,而且明确地将这两件神迹与耶稣对禁食的教训(9:18)联系在一起。马可福音把所有马太福音插入的事件都放在了这件事的前面。福音书作者有时并没有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录他们的材料,这是另一个清楚的例子。
这两件互相锁定的神迹,描写了耶稣工作时常常面对的压力。马可福音的叙事是三本福音书中最完整的,带着目击见证人亲自回忆的痕迹。这个记载生动地刻画了睚鲁的恳求(21-24节),患血漏症的女人从中打断(25-34节),以及耶稣让睚鲁的女儿从死里复活的事迹(35-43节)。
①睚鲁的请求(21-24节)
坐船又渡到那边去 指他们回到湖的西岸或北岸去。这次渡海所用的工具,是他们留在岸边的船(4:36)。
就有许多人到他那里聚集 人们认出了靠岸的船,于是蜂拥而至,到海滩迎接它的到来。路加福音说他们前去“迎接他”(8:40)。琼斯提出,“非常可能是由于前一天晚上在湖中发生的新闻事件激起了更大的热情”,因为那些乘坐“别的船”(4:36)的人已经返回并“传讲耶稣怎样用言语就平息了巨浪,并将他们从死亡边缘拯救回来的”[29]。不像东岸对耶稣的反应,加利利的百姓对他的兴趣还在继续提高。“聚集”一词,译自不定过去时的被动语态动词,意为“被聚集”,表示他们所知道的事迹和听见的故事,仿佛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驱使他们前往。“到他那里”暗示群众拥挤到耶稣跟前。
他正在海边上 显然耶稣正在迦百农附近的某处。当耶稣看到一大群人正等着他时,他选择暂时留在了海边。显然当睚鲁到达的时候,他还没有开始教导他们。
有一个管会堂的人 这个称号表明睚鲁是一个重要人物。管会堂的人是长老会议的主席,他是“官员”中为首的,负责管理本地会堂的事务。他是平信徒官员,而非祭司,负责组织会堂崇拜的各个部分。马太福音简单地称他为“一个官”(a ruler,和合本仍作“管会堂的”),而路加福音则交换使用上述两个称号,因为他是管会堂的一个官员。“一个管……的人”(one of the rulers)这个称号,似乎简单地表示他属于上层人物,但是大型的会堂也可能有多个官员(参徒13:15)。克兰菲尔德提出,这个词有时作为一个荣誉称号应用在杰出的社区成员身上。[30]
名叫睚鲁 这是他的希伯来名字睚珥(Jair)的希腊文形式,意思是“他会带来光明”。有人提出,这个名字是后来加上的,因为其象征意义缺乏依据——在这个故事中,是耶稣,而不是睚鲁带来了光明。不过,作为一名社区领袖,他的名字无疑很容易被人记得。除了这段经文,我们对他一无所知。他可能是代表百夫长生病的仆人前来代为向耶稣陈情的犹太领袖之一(路7:3)。无论他对耶稣的态度是同情还是敌视,当突然的灾难降临到他自己家人的身上时,他还是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来求耶稣。他所了解和听闻的事迹,让他采取了这样的行动。
当他看见他 指当他亲自在人群中看见耶稣的时候。
就俯伏在他脚前 这个东方的情感流露方式,强调了请求的热诚性。因着心里的悲哀,他公开地匍匐在耶稣面前,承认他的高贵地位。
再三地求他 表示衷心地、迫切地恳求。“再三”这个词,强调了他的热忱和迫切。
只有马可记载了我的小女儿这个叫法,突出睚鲁的怜悯之心。“我的”一词,则强调了个人关系,揭示了父亲对他痛爱的小孩的深深感情。“为了她的缘故,”麦肯纳说,“他愿意冒着宗教上被嘲笑以及受到公开羞辱的风险,跪在耶稣的脚前,请求他到自己家里医治女儿。”[31]路加说她是家里的“独生女儿”,大约十二岁(8:42)。
快要死了 指她现在躺着“只剩最后一口气”,就要死去了。马太福音说她“刚才死了”(9:18),这是一种节略的记载,把剩下的一切沟通过程都放在了管会堂的人家里发生。
求你去按手在她身上 在原文中,这句话开始的单词是hina,通常翻译为“所以”(that)或“为了”(in order that),显示出说话的人因为用情太深已经语无伦次。这个句子构造,也许可以用来代替祈使句,表示“你去按手在他身上”(修订标准译本)。而附加的“求你”,则暗示睚鲁语带哽咽地向耶稣解释,说明他的跪拜和恳求是“为了”耶稣可以去按手在他将死的女儿身上。他的要求表明他对耶稣医治的能力有信心,但是错误地以为必须他亲自到场。旧约和拉比的文献中都没有提到身体的医治与按手有关。但是耶稣频繁地使用这个象征性手势,显然让公众以为这与他的医治有关。
使她痊愈,得以活了 更字面意思的翻译是“好让她得救”。耶稣若这样做,可以将她从死亡中救出,“得以活了”。“得救”一词暗示这父亲承认,除非耶稣出手干预,她的死亡已经无法避免。
耶稣就和他同去 他们从海边向着睚鲁的家走去。耶稣的回答没有记录下来,迅速地采取行动就是他的回答。
有许多人跟随 感觉有机会见证另一次神迹,许多人热切地跟着他们一起去了睚鲁的家。
拥挤他 表示那些好奇而毫无心机的人们不断从各个方向挤向耶稣。“拥挤”是唯独马可福音使用的一个很强的词汇,而且只和这个故事有关(24、31节)。这个词刻画了群众对耶稣的压力,让他几乎无法呼吸,而且阻碍了他快速地移动。这一点也为故事的下一场景埋下了伏笔。
②患血漏症的女人(25-34节)
这几节经文把注意力集中在拥挤的人群中的一个人身上。她的行为在一个神迹的记载中间,又留下了另一个神迹。
有一个女人 和通常的情况一样,她没有留下名字。但是传统并没有遗忘她,而是传说她的名字叫伯妮斯(Bernice)或者维罗妮卡(Veronica)。优西比乌(《教会史》,7.18)也附会这种传统,说她本是凯撒利亚腓立比人,后来在她自己的家门前立了一尊铜像作为纪念。这尊铜像在他写作的时代尚存于世,叙述了她得医治的情景。但是,认为这尊雕塑与故事里的女人是同一个人的看法,无疑是一种误传。另有人说她是埃德萨(Edessa)的公主,甚至有人说她是拉撒路的妹妹马大。马可福音对这个女人的详细描述,包含了七个分词短语(25-27节),构成了这本福音书中最长的一句话。
患了十二年的血漏 可能指她长期地子宫出血。“漏”的字面意思是“不停地流”,表明她一直受此困扰。这种症状让她在礼仪律上是不洁净的(利15:25-27),将她摒弃在正常社会关系之外。“十二年”这个时间在所有同观福音书都提到,指出了她长期地痛苦悲伤。她接下来的经历所持续的时间也是这样漫长。
在好些医生手里受了许多的苦 她的痛苦不仅是因为患病,而且还因为医生的缘故。很多医生给她看过病,开过各种药方;它们常常是一些虎狼之药,更增添了她的痛苦。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人都会病急乱投医,而不同的医生所开出的药方互相冲突,只会让病情更为严重。
又花尽了她所有的 她的钱全部花光了,所有的财产都耗尽了。“她所有的”并不是指她所花费的金额,而是指她所有的钱都从自己手里交到了医生手里。当时的医疗服务也不便宜!
并没有一人能医好她 她抱着得医治的期望,但是一个接一个的医生却只给她带来了失望。
病势反倒更重了 在他们的治疗下,她的健康实际上不断恶化。他们延误了她的医治。麦肯纳说:“马可温和的讽刺性评论,在他的论述中并非无足轻重的枝节。作为耶稣在不可治愈的疾病上拥有权柄的证明之一,马可在这里指出,最好和最贵的医学,与这女人一道承认了人类的无用。”[32]路加自己是医生(西4:14),出于保护自己职业的尊严,他说“并没有一人能医好她”(路8:43)。她的问题医疗技术已经无法处理!
她听见耶稣的事 现在,故事的描述从她的过去转向她与耶稣的关系。马可福音在“耶稣”的名字前使用了定冠词,因为这个名字在巴勒斯坦十分常见。“这里使用定冠词,指出我们主的声名远扬,以至于他被人们称为‘那个耶稣’(The Jesus)。”[33]关于他医治能力的报告唤起了她的信心,她开始相信他能让自己得医治。信心激发了她的行为,所以在耶稣返回的时候,她也在人群中等待。
就从后头来,杂在众人中间 英王钦定本翻译为“在众人中间”,强调了人们拥挤在一起,相互推攘的状态。[34]这个女人从后面接近耶稣,因为她不想被人看见。她想要保守秘密,因为若公开地请求耶稣的医治,就需要她在公众面前陈述自己的情况,这实在让她羞于启齿。她一定不是迦百农的居民,因为她的情况并不为一般人所知。当耶稣前往睚鲁家的时候,这个女人坚持不懈地在拥挤的人群中往前挤,直到她来到他的背后。
摸耶稣的衣裳 这女人出于信心而有意为之的行为。“衣裳”表示穿在贴身内衣外面的外袍。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说她摸“他的衣裳繸子”。翻译为“繸子”的词也许意思是流苏,暗示耶稣穿着的外袍是一张巨大的正方形布块,四角上缀着流苏(参民15:37-40;申22:12),所以他的身后挂着两条流苏。但是,这个词也可能简单地表示他外袍的外沿。无论如何,她只能轻微地摸他,不至于被人察觉出来。
意思说 这个短语引出了她这样做的理由。“说”是过去进行时,表示在她艰难地从后面靠近耶稣的时候,心里一直持有这样的看法。“因为她心里说”(太9:21),表示她不想引起其他人注意自己的情况或意图。
我只摸他的衣裳 这是激励她行动的、不切实际的希望。复数的“衣裳”,表示她觉得只要摸到他衣服的任何一部分就足以医治她。这揭示出她对耶稣医治能力的巨大信心。她的确是出于信心去摸他,尽管这种信心还有缺陷。
就必痊愈 她相信,不用认识耶稣或得到他的应许,她也能被耶稣医治。但是,耶稣不允许她一直持有这种虚假的概念。他想要告诉她,有比在暗地里偷偷地行事更好的方式来得到她所需要的医治。她还不知道他温柔的心。所以,耶稣对她怯懦而出于信心的坚持给予了回应。
于是……立刻(and straightway) 这两个词里,“于是”(and)将摸耶稣衣服的行为与其后果联系起来,而“立刻”(straightway)一词则强调了即时的效果。
她血漏的源头立刻干了 她体内不断流血的部位干了,就像一眼泉水枯干了一样。这句经文中动词的被动语态,暗示这是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
她便觉得身上的灾病好了 耶稣立刻的医治产生了真实的内在身体感受,让她震惊地确信,自己的确得到了医治。这句话里动词的完成时,表示她意识到这是完全的、永久性的医治。“灾病”意为“鞭子,皮鞭”(参3:10),指出了她所受的痛苦折磨。
顿时 这是马可福音所钟爱的副词,被放在句首,强调耶稣立刻的反应。
耶稣……心里觉得有善行从自己身上出去 “善行”(virtue)一词字面的意思是“能力”,在这里是第一次出现在马可福音中,表示他身上固有的、具有医治效果的能力。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能力独立于他的知识和意志,自己跑出去了。他的医治能力,并不像一块电池偶然短路就放出能量一样可以自动生效。这句经文的意思是,不需要任何外部的提示,耶稣立刻就察觉了这女人摸她的意义;出于自己想要奖励这女人信心的意愿,他立刻察觉到自己医治的能力流向了她。他的大能,就是其固有的行为能力,总是在他有意识的控制之下。耶稣意识到有能力从自己身上流出去,表示他的医治事工需要消耗大量属灵的能量。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不时觉得有必要逃离群众,寻找和天父沟通的机会,让自己重新充满。
就在众人中间转过来 女人的触摸来自于背后。这句话为马可福音所独有,显然是根据当时在场的目击证人的描述;他还记得耶稣突然转过身去,面向身后那人的情况。
说 这个动词是过去进行时,暗示同样的问题被反复问了好几遍。女人没有立刻回答,所以耶稣重复了几遍自己的问题。他的坚持引来了众人一致的否认(路8:45)。
谁摸我的衣裳 那个确实摸了耶稣衣服的人,需要出面说明自己的身份。耶稣的提问不是因为无知,而是为了让摸他的人和他建立起个人的联系。他想要给她比身体医治更多的东西。
门徒对他说 这里显然指十二门徒。路加(8:45)说,彼得是他们的发言人。看到这样拥挤的人群,彼得认为这个问题不合道理。他的语调里带着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冲动地想要纠正耶稣。
你看众人拥挤你 表示在那样的环境中,耶稣应该知道有无数的人会无意识地推挤他。马可福音没有记录耶稣对这种批评的回答,但是路加福音(8:46)记载说,耶稣坚持有人不是出于无意,而是用某种让能力从他身上流出的方式摸了他。宁哈姆(Nineham)评论说:“他们所说的常识,只不过更加突出了耶稣分辨医治的接触和一般接触的奇妙能力。”[35]
耶稣周围观看 他标志性的环视是这个故事的一个重要特征。动词的过去进行时,刻画了他长久的、搜寻的扫视。他的眼睛从一个人转向下一个人,搜寻眼前的脸孔。
要见作这事的女人 这里不定过去时的“见”,暗示他不停地环视,直到看见她。“她”字很自然地表示耶稣知道她的身份,现在是通过搜寻找到她。她显然已经退缩到人群中,想要隐藏自己。
那女人 她是人群中唯一完全明白耶稣的问题的人。当耶稣的目光停留在她身上,她意识到自己无法再躲藏了(路8:47)。她知道真相必须要在众人面前揭示出来。
就恐惧战兢 她内心纠结,并且外在地表现出来。她在恐惧之中被找了出来(不定过去时),她的战兢则一直持续可见(现在进行时)。她害怕他不高兴,因为她得到的医治事先没有经过他的允许就偷偷地完成了。她可能也害怕他生气,因为她摸了他,会让他在礼仪律上不洁净到晚上(利15:19)。
知道在自己身上所成的事 这表示她完全清楚这医治是永久性的。正是由于这种意识,以及认识到自己不能再隐藏了,她才产生了这种情感反应。
来俯伏在耶稣跟前 这表达了她对自己恩人的谦卑和尊崇。这也是对她不甚光明磊落地从他那里偷取医治行为的一种承认。
将实情全告诉他 她完全承认了自己的情况、这样做的理由以及立刻得到的效果(路8:47)。马可福音在第25-27节中给出的细节,可能是根据她自己的见证记录的。她对自己绝望生活的叙述,让刚刚成就在她身上的事情更加引人注目。一生的苦难经历自然带给她许多羞愧,但是耶稣知道,现在有必要给她所需要的确信。尽管如此,他却等到她痊愈以后再说这番话,好让她尽可能容易接纳。
女儿 这是整本福音书里唯一一次记载耶稣这样称呼一个女人。这称呼慈爱地确定了她刚刚与他建立的属灵关系。她的信心不仅带来身体上的医治,而且让她与耶稣建立了个人关系,成为他属灵的孩子(赛53:10)。
你的信救了你 这表示耶稣公开地承认了她的信心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耶稣要求她公开地坦白,是为了让她的信心更纯粹,并赐予她完全的报偿。她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被她必须摸到他才能得医治的信念所损害,又被她胆怯遮掩的方式所削弱,但是她对他能力的信心,还是带给她丰富的祝福。“救了你”中完成时态的常见动词“救”,明确地表示她的医治是永久性的。这也增加了她内心的确信。
平平安安地回去吧 字面意思是“去到平安里面”,比“平安地回去”的意味稍强一点。“平平安安”可能指她离开的时候实实在在地带着平安;“到平安里面”则将她放松的感受和健康的身体与她以后的生活联系起来。这种对未来平安的保证,与她在此刻之前所经历的不安和苦难形成了对比。她的医治者的祝福,也让她从负罪的良心中释放出来,不再为了未经过同意就偷取医治而继续内疚。
你的灾病痊愈了 耶稣用了现在时的祈使语气,意为“一直痊愈吧”,确保她会一直处于痊愈的状态,拥有良好的健康。
③使睚鲁的女儿复活(35-43节)
那位女人的中途打断,起到了进一步澄清事实的作用:作为耶和华的仆人,耶稣也是生命之主。在这本福音书里面,这是唯一一个记录耶稣使人复活的例子。
还说话的时候 标示着这两件神迹在时间上连续发生。这个转折将众人讨厌地盯着那女人的目光引开,再次将人们注意力的中心转到睚鲁身上。被人中途打断无疑让睚鲁备受煎熬,极大地增加了他的焦虑,但是故事中没有记载他在受耽搁期间的感受和行为。
有人从管会堂的家里来 更字面意思的翻译是“他们从……来”,“他们”一词没有说明信使的身份。既然他们可以自由地告诉睚鲁该如何行事,所以大概这些人不是仆人,而是紧急情况下前来陪伴的朋友或者亲戚。这些留在家里的人知道睚鲁去请耶稣去了。整个行动经过大家讨论同意,而且显然是他们的最后一招了,也许行动是大家得知耶稣回到西岸的消息以后才决定下来的(21节)。
你的女儿死了 这句话采用不定过去时,简单地陈述了她死了这件历史事实。睚鲁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何必还劳动先生呢 动词”劳动”暗示,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求忙碌的先生来家里,是给耶稣增加一件多余而烦恼的负担。他们通过这样的提问,礼貌地给睚鲁提出建议:他们认为女孩的死亡已经让耶稣提供帮助的任何希望都破灭了。何必还劳动他呢?“先生”或者“老师”,表示耶稣目前在这些人心目中的身份是一位著名的先生或拉比。他们还没有想到这位先生可以恢复小女孩的生命。他们的建议显然是为了免除睚鲁的额外负担,让他不用再接待这位到了他家里却什么帮助也提供不了的著名拉比。有人认为,这些报信人说这话的时候带着苦涩的恼怒,因为耶稣停下来处理那位久病未愈的女人而导致了女孩的死亡。这种看法完全出于西方式的观点。毕晓普指出,耶稣先处理眼前之事的做法是巴勒斯坦人的特点。他说:“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有人对耶稣没有尽快前往睚鲁家感到不快,或者他可以先处理濒死的女孩更严重的病情,再回头来处理血漏症的女人……先处理心理上认为最需要做的事情,这种巴勒斯坦风格在相当程度上还保留至今。”[36]
耶稣听见所说的话 分词“听见”也许应该翻译为“无意中听见”或者“不在意、没有介意地听见”。这两种含义在这句话里都能找到支持的根据。这个动词在新约[37]七十士译本和蒲草纸文献中的常规用法倾向于后者(于是,可以按照美国标准译本的方式翻译为“但是耶稣没有介意他们说的话”)。不过,路加福音8:50节中的平行陈述“耶稣听见……”,却支持耶稣是“无意中听见”他们的话。耶稣的确无意中听到了对睚鲁说的话。尽管这个消息似乎让他继续前往睚鲁家失去了意义,他却给予了直接的回应。而且,他也没有介意别人给睚鲁的建议,从而打消前往他家的念头。耶稣迅速地开口鼓励那位父亲,因为他已经快要被悲痛的消息所淹没了。
不要怕,只要信 这两个祈使语气的动词都是现在时,表示持续的行为。第一个动词是否定性的,禁止睚鲁继续感到害怕。睚鲁已经被恐惧抓住,害怕现在一切都晚了。所以,耶稣对他说:“停止害怕,继续相信。”他来求耶稣帮助显示了他的信心,这样的信心必须继续坚定地维持下去;这对他的无助状态是唯一合适的回应。路加福音还提到耶稣补充的一句保证语:“只要信,你的女儿就必得救”(8:50)。耶稣说话的时候,对要发生的事情有着完美的确信。
不许别人跟随他 耶稣马上采取行动,摆脱了不断涌到身边的群众。他拒绝任何人和他一道进入睚鲁的家里。路加福音的记载似乎暗示群众是在屋前解散的。但是,这种表面上难解之处,大概是因为他精简的记载,主要集中在得到允许和耶稣一起进入停尸房的门徒身上(8:51)。
带着彼得、雅各和……约翰 这是这三个门徒拥有特权的第一个例子。他们构成了使徒序列中的内圈。在原文中,他们的名字被集合在一个定冠词之下,暗示他们构成一个小组。每一次这三人得到特殊关照的时候(9:2,14:33),他们都是被选为见证人。耶稣有意识地将进入停尸房的人数限制在三个,因为这个人数可以合法地构成有效见证(申17:6)。
雅各的兄弟约翰 这个称号似乎暗示雅各比约翰更广为人知,比他的弟弟更加有名。
他们(希腊文)来到管会堂的家里 当报信的人来见睚鲁时,他们离家还有一段距离。“他们”指代耶稣和他的三个门徒,以及睚鲁本人。当他们进屋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却是喧闹混乱的场面。
看见那里乱嚷 喧闹、大声乱嚷、嘶喊和刺耳的哭声充斥在空气中。翻译为“看见”的动词,刻画了耶稣站在那里停留了片刻,作为旁观者看见这幅景象的情况,仔细地保留了当时的细节。
并有人大大地哭泣哀号 这是东方的家庭中有人死去时必然出现的信号。马可福音的分词结构,没有给出哭泣哀号之人的名字,重在强调他们的行为。尽管家庭成员和亲属们一定在哀悼的人群中,但是马太福音还提到“有吹手,又有许多人乱嚷”(9:23),清楚地表明那些乱嚷的人基本上是付钱雇来哭丧的人。
当睚鲁离开家的时候,他知道女儿的死亡已经临近。而这些消息灵通的职业哭丧者,不用多长时间就会来到这里。使用这样雇来的哭丧者,是当时的家庭对死者表示尊重的一种寻常表现。
《密什拿》(Mishnah)明文规定,即使是以色列最穷的丈夫,丧妻的时候“也应该雇佣不少于两个吹笛手和一个哭丧的女人”(Ketuboth 4. 4)。[38]雇佣哭丧者的风俗甚至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耶9:17;摩5:16)。这种哀哭被认为是悲痛场景应有的组成部分;它是如此多见,以至于孩子们在游戏里也模仿这种场面(太11:17;参约11:33;徒9:39)。
这些职业哭丧者的哀哭有一定的规矩,会按照预定的模式进行。“大大地哀号”指的是哭丧者高声单调的哭喊,哭的声音很大。间或人们可以听见吹笛手忧郁的音调。在东方旅行遇到丧事的时候,旅行者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职业哭丧者的表演。
当他进到里面,就对他们说 在门口看到这样的场景后,耶稣走进去,立刻对这群发出噪声的人说话。他立刻采取行动将形式控制住。
为什么乱嚷哭泣呢 这种夸张的噪音和卖弄式的哀哭与请他来这件事格格不入。耶稣的提问表明,他忍受不了他们肤浅的哀哭。在让他们住声之前,他试图和他们理论。
孩子不是死了,是睡着了 这是耶稣对为什么大发噪音不合情理的解释。这个在所有同观福音书中都有记录的令人震惊的断言,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耶稣表达的是字面意思:那女孩只是处于一种假死的状态,其实并没有真正死去,而是陷入了昏迷。这种观点排除了实际的复活,认为耶稣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有把握让她恢复健康。但是,伦斯基(Lenski)反驳说:“理性主义者假设女孩只是昏迷不醒,这有什么益处呢?难道凭着人的能力,可以抓住一个病人,用一句话让人从昏迷中苏醒吗?”[39]另外,昏迷的解释也与整个记载所蕴含的自然推论相冲突。这种观点让耶稣的宣告成为看到那孩子之前就给出的一个敏锐的医疗诊断。路加福音却断言,哭丧者们知道女孩已经死了(8:53)。
第二种观点认为耶稣使用了修辞性说法。他的意思是,她并不是在这个词的通常意义上那样地死了,因为她的情况还没有定论,并非不能反转。通过将她的情况描述为“睡着了”,耶稣暗示她的死亡就像睡过去了,很快就会醒过来。她很快就会重新苏醒,拥有真实的生命。同样的术语也被耶稣用在拉撒路的死亡上。[40]汤普森说:“他特别想做的是,向那些相信神的人赋予死亡以更合适的意义,超过任意的伤心绝望之情所暗示的意义。”[41]
他们就嗤笑耶稣 当着耶稣的面取笑他。他们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耶稣的话,认为他的说法十分荒谬。因为他们明知她已经死了,所以不可抑制地要嬉笑嘲弄他的话。这种突然的转换暴露了他们职业性哀哭的浅薄。他们的取笑也证明,他们确信女孩已经死了,同时也确认了她复活是一个真正的神迹。
他把他们都撵出去 “他”是强调性用法,“他作为单独一方”,与被他迅速驱赶出去的那些嗤笑他的哭丧者形成对比。他们被强制性驱除,是耶稣拥有权柄的另一个引人注目的表现。他们的不敬,让他们没有资格分享他马上要施行的神迹。
就带着孩子的父母和跟随的人 表明他带着五人进入了停尸房。当女孩过世的时候,母亲无疑在场,但是现在她已经出来等待回家的丈夫。接到女儿死亡的消息之后,睚鲁似乎在接下来所有的事情上,都只是简单地跟随耶稣的带领;这个消息似乎让他陷入了麻木状态中。耶稣不像以利亚和以利沙(王上17:19-20;王下4:33),因为他已经知道结果,所以选择有同情心的证人在场见证女孩的复活。
进了孩子所在的地方 应该是充作停尸间的内室。
就拉着孩子的手 指耶稣紧紧地拉住她的手。通过这个动作,他在自己和他的能力要传递的对象之间建立了可见的联系。这种姿态不是她复活的必要条件,但是显然耶稣为了在场的证人而做了这样的事。这个动作再次显出,耶稣并不惧怕礼仪律上的不洁净。
对她说:“大利大,古米!” 伴随着他的动作,耶稣开始直接对女孩本人说话,而不仅仅是对她死去的身体说话。[42]只有马可福音记录了耶稣用亚兰文所说的原话,对此最好的解释,就是马可根据彼得对耶稣的话精确而生动的回忆记载下来的。“大利大”是表示“羔羊”或“年轻人”的词的阴性形式,而“古米”(cumi或koum)是阴性的祈使语气动词,意思是“起来”。耶稣平常总说亚兰语,但是他也会使用希腊语。加利利是一个双语地区。
翻出来就是说 这是马可为了他的非犹太读者的益处,立刻加上的希腊文翻译。
闺女,我吩咐你起来 马可补充的“我吩咐你”,用来描写当时的气氛。“闺女”或者“小女孩”,显示出耶稣柔和的话语。“耶稣面对狂风和怒鬼展现出强硬的权柄,然而在这里却如同牧羊人抱起最小的羊羔,展现出无比的温柔。”[43]“起来”还有一个意思是“醒过来”。有人提出,耶稣说的话是母亲每天早晨唤醒女儿所用的语言。
在记录耶稣简单的命令所产生的效果时(42节),马可使用了他钟爱的副词“立刻”。不管是对那女孩,还是对证人们而言,耶稣的命令都立刻发生了效果。作为生命之主,他毫无困难地征服了死亡,就像古老的先知们所经历的一样。
那闺女立时起来走 这句话里第一个动词“起来”是不定过去时,表示一个特殊的动作;第二个动词“走”是过去进行时,表示连续行走的行为。从灵床上起来后,女孩就不断地在屋里走,这表示她已经完全康复。
他们就大大地惊奇(They were astonished with a great astonishment) “他们”包括女孩的父母和三位门徒。英王钦定本在动词和名词中重复使用“惊奇”这个词,强调了他们大大地惊奇。这种强烈的表达法强调了那女孩确实已死的事实。
耶稣切切地嘱咐他们 耶稣给了他们两条明确的命令,一条与女孩父母未来的行为有关,另一条则与女孩目前的需要有关。“切切地”强调了耶稣的诚恳。
不要叫人知道这事 女孩的父母不可能掩盖这件神迹,因为很多人都知道她已经死了;当她以后健康活泼地出现在众人面前时,父母需要给出合理的解释。显然,耶稣只是想要掩盖这个消息,直到他离开该地为止。但是,耶稣无疑也是为了女孩的缘故而这样指示她的父母的。为了她今后能够正常地成长,她不应该成为众人好奇而兴奋地谈论的焦点。
又吩咐给她东西吃 这是一个让人记忆深刻、体现耶稣思虑周详的例子。尽管旁观者都迷失在惊奇中,耶稣却注意到了女孩的需要。被动语态的“给她东西吃”,并不意味着要喂食给她,但是做母亲的显然会立刻预备她所需要的营养。“神迹所恢复的生命需要正常的方式来支持;当人的照顾和劳作就足够的时候,就不需要依靠神迹。”[44]
(4)耶稣在拿撒勒被拒绝(6:1-6)
这一段经文再次在耶稣得胜的事工上投下了毫无掩饰的不信的阴影。它揭示除了人的盲目和罪以外,对基督的拒绝没有任何根据。
关于这次耶稣访问拿撒勒的记载,在马太福音13:54-58中有着略微简短的、清楚的平行记载。有些学者认为这次访问在路加福音4:16-31中也有记录。人们倾向于认为这些记载是同一件事,因为不可能在同样一个地方出现两次相似的拒绝;但是,这些记录中存在的明显差别,却强烈地支持耶稣两次访问拿撒勒的观点。路加福音中那次访问是在伟大的加利利事工开始的时候,而马可福音记载的事情发生的时间稍晚。在路加福音的记载中,耶稣显然是孤身一人,正在宣告他弥赛亚使命的开始;而在第二次访问中,他的身份是门徒相伴的著名教师。在第一次访问中,耶稣遭遇到他们狂暴的、不受控制的愤怒;而在第二次访问时,他们对他的反应是冷淡和人身辱骂。耶稣第一次访问时受到的暴力拒绝没有让他热情的心却步,他还是想给自己的乡人第二次机会来接受他。两次访问有所不同,这一点似乎可以根据马太福音清楚地提到两次单独访问拿撒勒的事实而建立起来。路加福音所记录的拒绝,是耶稣离开拿撒勒建立迦百农总部的时候,正好和马太福音4:13提到的访问时间接近。而在马太福音13:54-58中所记录的访问时间稍晚,与马可福音的记载吻合。在耶稣的第二次访问之后,他开始了另一次加利利的旅行。很清楚,这次访问的时间似乎晚于路加福音4:16-31。
耶稣离开那里 表示耶稣特意离开“那里”。他离开的地点显然是迦百农,就是之前的双重神迹发生的地方。
来到自己的家乡 “家乡”的意思可能是祖籍、故土或故乡,一个人归属的地方。这句经文所指的地点是他的家庭所在地拿撒勒,尽管马可福音和马太福音都没有提到这个名字。马可在之前曾经两次提到耶稣来自拿撒勒(1:9、24),现在他觉得不需要再提到这个地名。
门徒也跟从他 门徒同在,表明这不是一次私人的回乡省亲。耶稣作为一位著名教师,在一群有组织的门徒陪伴下,前来开展公开的事工。在场的门徒们在这个故事里没有扮演任何角色,但是这件事成为他们的预备,好接受耶稣在6:7-13给他们的使命。
到了安息日 马可指明这个时间,说明直到这一天之前,耶稣都没有进行过公开教导。拿撒勒的居民们并没有在他到达那天就蜂拥而至。他们也没有热烈地欢迎这位回家的老乡。
他开始在会堂里教训人 “开始”一词,隐含着之前有人引荐耶稣的意思,但是也暗示听众并不鼓励他继续教训。按照会堂礼拜的民主风格(参见1:21的注释),耶稣作为一位来访的著名拉比,有机会在会堂发表演讲。这也是马可福音最后一次提到耶稣在会堂中教训人,甚或他出现在那里。“会堂成为拒绝他的地方。在以后的叙事中,耶稣将事工的重点放在了在家庭里的私下教训(7:17、24,9:33,10:10;参6:10)。”[45]
众人听见,就甚稀奇 “众人”一词的前面放有定冠词,意为“这些众人”,表示这是大多数听众听到耶稣教训以后的反应,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觉得稀奇。“稀奇”和1:22中所用的强烈动词相同,但是在这里,这种影响的后果却相当不同。众人都觉得稀奇,但是在进一步思考之后,他们却选择了不同的态度。他们相互所提的问题表明,当他们想到演讲人的身份时,心里渐渐不安起来。他们知道这个“邻家男孩”没有跟随任何拉比学习过,因此不够资格来做这样的事工。他们针对他的事工提出了三个问题,还有两个问题则是关于他本人的。
这人从哪里有这些事呢 若用更字面意思的翻译,将会反映出他们不安的感觉:“哪里来的这人和这些事呢?”他们感觉这个自己熟知的人和他所说的事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在不得不承认他具有权柄的同时,他们相互询问他变成这样的根源是什么。他们似乎不愿意考虑他是神所差派来。
所赐给他的是什么智慧 第二位批评者提出了第二个独立的批评性提问。他对耶稣显露出的让人印象深刻的智慧之性质和来源迷惑不解。被动语态的“所赐”一词,承认这是一种恩赐,而非长期跟从拉比学习的结果,但是没有明确赐予耶稣智慧的人是谁。提问者没打算接受这种智慧来自于神的观点,为他们以后暗暗怀疑耶稣的智慧来自于撒但留下了余地。“给他”字面的意思是“给这家伙”,同样带着不屑的味道。
而且他手所作的如此异能是什么意思呢(美国标准译本) 最好把“而且”当作第三个不同的评论的引言。若我们删除这句话中的“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最好理解为一个表示惊奇的感叹句:“他手所做的是何等的异能啊!”(罗瑟拉姆译本)当耶稣生活在拿撒勒的时候,他们不知道他拥有如此奇妙的能力,连他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无法在衡量他能力的同时,不去怀疑他的诚实。同样的能力,在别的地方让耶稣声名远播,在他自己的乡人中却成为一块绊脚石。他那引起骚动的“教导”和他的“奇妙能力”,挑战他的听众“承认神在他身上用新的方式动工,以此开启了神在那些愿意回应的人中间全权统治的帷幕(参6:6上)。但是他的乡人拒绝这样的宣告,因为他们知道耶稣的‘真实身份’”[46]。
这不是那木匠吗 只有在这个经节里,耶稣被人清楚地唤作木匠。他们用他从事的工作来称呼他,以便将他置于与他们同等的地位上。他们拒绝去思考他比他们强的可能性。
作为“木匠的儿子”(太13:55),耶稣继承了家庭的生意,成为了村里的木匠,他的乡人至今还以此来看待他。“木匠”的意思是用坚硬材料制作物品的工匠,但是根据这个词在蒲草纸文献中的用法,其准确的含义是做木工活的工人。如果耶稣曾经修建过房屋,那么他还需要掌握石匠的技能,因为巴勒斯坦的建筑物主要由石料建成。殉道者查士丁(2世纪中叶)说耶稣制作“犁和轭”。不能确定他到底是基于实际的知识,还是从巴勒斯坦的情况,推断出这个结论。查士丁评论说,耶稣因此“教导了公义的象征和积极的生活方式”[47]。基督徒一般认为,通过做木匠活,耶稣对日常工作赋予尊严和神圣性。但是早期教会有些成员们觉得,耶稣从事手工劳作是一件丢脸的事,因为手工劳动者常常被认为在尊严上低于自由人。有些文士把这一句抄写作“木匠的儿子”,使得它与马太福音的记载一样。另外,奥利金断言,没有任何一本福音书将耶稣描写为木匠。[48]但是在此处,“木匠”这个词具有很强的手稿支持,毫无疑问是出自于原文。所以,更可能的是文士修改了这里的用词,以便和马太福音一致,而不是相反。在新约里,“木匠”一词仅仅出现在这里和马太福音13:55的平行记载中。
如果马可有意想说明耶稣是谁的儿子,他可以用更自然的方式给出他父亲的名字,而不是给出他父亲的职业;马可在称呼耶稣别的家庭成员时,都是直呼其名。奥利金可能忘记了马可福音里有这段经文,或者他手中的圣经版本正好与马太福音的文本一样。
马利亚的儿子 马可在整卷书里,只有这一处特地这样称呼耶稣。不论做父亲的活着还是去世了,犹太人都惯于用父名来称呼一个人。只有在不知道一个人的父亲是谁的时候,他才会被称为他母亲的儿子。在耶稣前一次访问拿撒勒的时候,人们称他为“约瑟的儿子”(路4:22)。斯托弗(Stauffer)认为,现在用“马利亚的儿子”来称呼耶稣,是在故意取笑他,说他是个杂种。他指出,按照当时的风俗,只要私生子一直过着“讨神喜悦的生活,就不准嘲笑他的出生”;但是,如果他成为了背教者,“就要公开而无情地宣扬他不合法的出生”[49]。所以,拿撒勒的人们现在记起了关于他出生的谣言,并公开地提起这个事情来取笑他。稍后,拉比们直接称耶稣为私生子,甚至宣布说,他们知道谁是他不合法的父亲。克兰菲尔德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认为约翰福音8:41和9:29暗示在耶稣事工期间流传着他是私生子的谣言,并认为马可福音这里的记载“反映了这些谣言和责难”。因此,“这是支持童贞女生子的一个重要证据,尽管这是一件教会自然想要避免提到的事情”[50]。
雅各、约西、犹大、西门的长兄 只有这里和马太福音13:55里面完整地给出了耶稣四个兄弟的名字。[51]
“雅各”(James)是希伯来名字Jacob的英文变体。显然他是四人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也是他们中最著名的一位,在早期的耶路撒冷教会中雅各曾担任领袖的角色(徒12:17,15:13,21:18;林前15:7;加1:19,2:9、12)。人们一般认为,他是雅各书的作者(雅1:1;犹1)。约瑟夫记录了他在大祭司小安努斯(Annus the younger)手下被残忍处死的事。优西比乌保留了一些2世纪基督徒历史学家黑格斯普斯(Hegesippus)的史籍摘录,描述了他敬虔的生活和殉道的经过。[52]
“约西”(Joses)是“约瑟”(Joseph)的变体(太13:55)。对于约西的其他情况,我们一无所知。他不太可能是马可福音15:40中提到的约西。
犹大(Juda或者Judas),等同于旧约中的名字“犹大”(Judah)。犹大曾经写了简短的犹大书。优西比乌引用黑格斯普斯的记载说:“犹大的孙子,被称为我们主的兄弟的那位”,被带到皇帝图密善(Domitian,又译“多米田”)面前受审,但是在他们解释自己是贫穷的农夫,以及他们所盼望的国度是基督再来的时候才建立后,就被当作无害的愚妄人释放了。[53]
“西门”是另一个常见的犹太名字。我们不知道西门的任何情况。
他妹妹们不也是在我们这里吗 她们的名字从来没有在新约中被提到过。马太福音所用的“都”字(13:56),暗示耶稣至少有三个或更多的妹妹。“在我们这里”表示她们生活在拿撒勒,被接纳为社区的成员。路加在使徒行传1:14中没有提到过她们。甚至我们也不知道,她们是否和其他家庭成员一样成为基督徒。
他们就厌弃他 “厌弃”这个强烈的动词(参4:17),表示拿撒勒的人对耶稣采取了很强烈的攻击,因为自己的不信而陷入致命的罗网中。布鲁克斯提出:“马可选择这个词,进一步表明他在这件事上看到了针对耶稣的典型的犹太式拒绝。”[54]因为无法对他的情况加以解释,他们于是拒绝了他。“他们将他的神性排斥在外,于是耶稣成为了他们的绊脚石。”[55]
耶稣对他们说 过去进行时的“说”暗示,任何时候当人们表现出不信的言行之时,耶稣都会以警句来回答。他们的反应示范了一条一般性原则;这条原则十分常见,已经众所周知。
大凡先知……没有不被人尊敬的 耶稣拿自己和先知相比,他也常常被人冠以这个身份(太21:11、46;可6:15,8:28;路7:16,24:19;约6:14,7:40,9:17)。通过这样的说法,他与他们保持了一种独特的关系。当他宣布自己是弥赛亚的时候,没有遇到进一步的反对。
除了本地亲属、本家之外 指三个和先知有关的、人数递减的人际圈子。他们对他的拒绝被解释为一个常见的事实,那些熟悉先知的人最瞧不起先知。他们对他私人生活知根知底,这让他们担心他的公共形象中存在着某种不真实的东西。
耶稣就在那里不得行什么异能 面对他们的不信,耶稣觉得从道德上不可能再使用他行善的能力来帮助他们(太13:58)。他运用能力的大门被关上了。耶稣不会强迫自己留在不欢迎他的人中间。“神和他的儿子可以做任何事情,却选择根据人的反应来限制自己……这句话澄清了耶稣不是一位以吸引观众为主要目的行神迹者。”[56]
不过按手在几个病人身上,治好他们 在那里,耶稣只有几次机会可以运用自己的医治能力。这些医治针对的显然是几个不引人注目的人,他们没有附和邻居们普遍持有的态度。按手是一种可见的证据,证明医治是直接出于耶稣。
他也诧异他们不信 耶稣不是诧异这件事本身,而是诧异他们不信的原因,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完全了解耶稣。他看到了这种让人瘫痪的效果。这是一种让人诧异的反应。甚至在凯尔萨(Kersa,即昔日的格拉森)被人拒绝(5:17),也没有让耶稣心里预备在自己的家乡会遇到这样的排斥。这些居民们的不信让他离开了拿撒勒,而且显然再也没有回去过。
在福音书中只有两次记载了耶稣的诧异。在拿撒勒自己的乡人中间,耶稣“诧异他们的不信”(6节)。这与耶稣另一次表示诧异的场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马太福音8:5-10记载说,一位罗马的百夫长来见耶稣,告诉他自己的仆人得了重病在家;当耶稣提出要和他一起去医治的时候,百夫长回答耶稣说,他不用亲自前往,“只要你说一句话,我的仆人就必好了”,向耶稣保证他理解真正的权柄所具有的大能。当他表达对耶稣言语之大能所具有信心时,耶稣觉得稀奇并对和他一道的人说:“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多么悲哀的对比呀!
就往周围乡村教训人去了 这是一个转换句,恰好引出下一段叙事。这句话表明了耶稣访问拿撒勒的结果,也设定了十二门徒事工的背景。马可福音的话是字面性的,“他在村庄之间循环旅行”,表示耶稣在加利利的旅行始于拿撒勒,并终止于旅行开始不远的地方。这次旅行中,耶稣的主要活动是教训。马太福音9:35给出了这次旅行更完整的画面。
(5)十二门徒的使命(6:7-13)
这个故事在路加福音(9:1-6)和马太福音(9:35-11:1)中都存在平行记录,但是马太福音对十二门徒的使命的记载则更加详细。这次使命预示了使徒们将来的事工,而且马太福音所记载耶稣给他们的教导,已经超越了这次准备性的使命,涵盖了他们在全世界的使命。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是耶稣开始第三次加利利旅行的时候。[57]耶稣派遣十二门徒出去,为了满足他的信息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的巨大需要(太9:36-37)。按照他呼召他们的目的,十二门徒被派遣出去,用语言和事工来分担他的使命。到目前为止,他们都是耶稣巡回学校里的忠实弟子;现在他们要被派出去实践他们所学到的东西了。
他叫了十二个门徒到他面前来 “叫”表示正式的、有权威的行动,而“到他面前来”则表示他们当着耶稣的面接受了使命。十二门徒现在已经是一个被认可的群体。
开始差遣他们两个两个地出去 “开始”一词,暗示一种新方法的开始;他们还从来没有被派出去传道过。“差遣”是现在时,可能表示每一对门徒都是单独差遣出去,作为耶稣授权的代表。只有马可福音提到他们是“两个两个”地出去,然而这却成为几本福音书都是独立完成而且准确可靠的标志。马太福音在这里介绍了十二门徒的名字,并将他们成对排列。这是一种聪明的犹太做法(参传4:9-12),在犹太的乞讨者身上常常能看到。施洗约翰(路7:19)和早期教会也使用这种方法(徒13:2-3,15:39-41,19:22)。同样,耶稣似乎总是一对对地派遣门徒出去(可11:1,14:13;路10:1)。他们成对地工作,可以相互帮助,并满足真实见证的法定要求(申19:15)。布鲁克斯说:“它还可以减弱个人主义,强调团队工作的必要性。”[58]显然,每一对门徒受指派的地区不同。
也赐给他们权柄,制伏污鬼 在马可福音中,这是唯一关于他们被差遣所要做的工作的说明。“赐给”一词是过去进行时,似乎再次表明,每一对门徒都得到耶稣单独的授权。即使耶稣要通过某些特殊仪式才能赐给他们恩赐,这里也一点没有提到。“权柄”表示耶稣委派给他们的权力,他赐给他们权力和能力,可以制服污鬼,即那些在道德本质上不洁净的灵。门徒们奉老师之名赶出污鬼的能力,将会认证他们所传递的信息。
嘱咐他们 第8-9节包含着耶稣对他们如何预备这次旅行的指令。[59]这些指令的要点是,当他们出去的时候,不需要做详尽的预备。耶稣希望这次使命成为交付门徒的一个教训。他们要学到的功课是,在做他的事工时,他们的需要会得到满足(太10:10)。在受难周期间,耶稣询问他们的体验时,他们见证说他们没有任何缺乏(路22:35)。
行路的时候……什么都不要带 “带”的意思是收拾和携带,这里是不要带任何行李的意思。耶稣要他们不带任何通常的装备就去各地。他们需要按照功能简单的原则行事,这是一个在基督徒的服侍中至今还有效的原则。
除了柺杖以外 这是在全面禁止中的一个例外。拐杖是常见的行路手杖,是一切旅行者的良伴。其实,门徒们手里已经有拐杖了。根据马太福音10:9-10的记载,门徒们不要带或者“取”一根拐杖,意思是不要再费事去弄一根新的拐杖。这种严格按照语法的解释,消除了马可福音和其他同观福音书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这个原则也适用于鞋,门徒们不要携带新的鞋出门。
不要带食物和口袋,钱包里也不要带钱(美国标准译本) 这三样物品构成了高潮:不要带食物,不要携带装有旅行物资的口袋,在旅途中不要带钱购买必需品。钱包(wallet)是一种旅行者常用的皮制袋子,行路的时候一般搭在肩上。有人提出,这个物件在这里指乞丐的口袋,用来收集乞讨来的物品。这样的口袋是犬儒派(Cynic)巡回布道家装备的一部分。所以,耶稣的命令表示,他们出去不是为了自己或者老师的生计而讨钱。但是,我们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耶稣或他的门徒曾经外出行乞过。“钱包里也不要带钱”的字面意思是“腰带里不要有铜板儿”,暗示即使小小的铜币也不要事先放在里面。这些硬币是旅行宣教士们在旅途中唯一可能接触的一种钱币。旅行者腰带上的褶皱,是他们经常携带钱财的地方。
只要穿鞋 “鞋”指的是一般人穿在脚上的普通鞋,在粗燥不平的道路上行走时,可以保护他们的脚。这些鞋子通常由皮子或木头制成鞋底,再在脚背和脚跟处用带子捆在一起。“只要”一词表明这是一种例外,也许当时门徒中好些人还打着赤脚。根据马太福音的记载,他们得到的指令是不要额外带一双新鞋。有人为了调和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试图区分草鞋(sandals)和鞋(shoes),但是从七十士译本和新约对这两个词的用法看来,他们之间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差别。[60](在英王钦定本里)这句话中的斜体字“要”(be)正确地表现了原文语法构造的改变。
也不要穿两件褂子 字面意思是“并且你们不要穿两件褂子”。这句话又有语法的变化,在原文中突然变成了直接引语。衣服(coat)或褂子(tunic),是紧贴身体穿着的内衣。上层人士习惯上穿两件褂子,以显示自己比较富裕。根据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的记载,在这次旅行中,门徒们不能带着或拥有两件衣服。“他们不能携带任何累赘之物,因为那些东西会让他们与普通的人简单地外出探亲访友不协调。”[61]
又对他们说 这是马可最喜爱的公式,标志着耶稣转换到指示的另一个侧面上了(参4:13、21、24)。耶稣在第10-11节处理的是门徒们旅行时的行为。耶稣预期他们会遇到的情况,让他们心里有预备,这次外出既可能受到人们的接纳,也可能会遭到拒绝。
你们无论到何处,进了人的家 指他们作为受邀的客人进入别人家里。接待到达村里的陌生人是人们广为接受的义务,并且也是如此做的。但是门徒们不能粗心地选择人家,他们必须仔细地调查要进入的人家是否适合(太10:11),因为他们的身份不是一般的旅行者,而是基督的信使。
就住在那里,直到离开那地方 表明他们可以接受来自富裕家庭的善意邀请。同时,这个要求也提醒他们不要受到诱惑,自我放纵去寻找更奢华的住处。这个命令还可以防止他们不必要地在一个地点停留太久,因为他们不希望成为主人家的负担。
何处的人不接待你们 这句话告诉门徒们,作为耶稣的信使,他们也要预备遭到明确的拒绝。马可福音的措辞(字面意思为“任何不接待你们的地方”),将此视为整个城镇的反应,然而马太福音却说,这也可能是单个家庭的反应(10:14)。耶稣给他们的指令在两种情况下都适用。
他们(希腊文)不听你们 通过复数的“他们”,耶稣的思路从地点转移到了该处的居民身上。人们若要拒绝耶稣的门徒,可能会以明确拒绝听取他们宣告的信息——基督和他的国——的方式显示出来。这句话也暗示门徒们已经作出了真诚的努力来赢得听众。无论何时,如果他们的温柔坚持被别人粗暴地拒绝,他们绝不能就此罢休,因为被拒绝的后果极其严重。斯韦特说:“一个人到底是接受还是拒绝上主和差派他的父神,对门徒的态度是一个可见的征兆(太10:40;路10:16),因此当所有人在永恒的队列中站立时,也就标出他们所处的位置。”[62]
你们离开那里的时候 指门徒们从拒绝他们的家庭或城市离开的时候。既然已经被拒绝了,他们就应该离开那里。但是在离开的时候,他们需要显明自己对被人拒绝的反应。
就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 门徒们要明确地跺下脚上的尘土或泥土,就是他们在行路之时沾在鞋上的灰尘。这个象征性动作表明,因为他们的拒绝,门徒们也完全拒绝今后再和他们有任何接触,并且不会为那些拒绝他们信息的人承担进一步的责任。也许这个动作也表示,这里的居民因为他们的拒绝而变得不洁净了。
对他们作见证 这是这个行动背后的道德目的。这个行动的动机不是心存报复或想要羞辱对方,而是向拒绝者们作见证,邀请他们进一步地反思。它的效果是“见证他们的不是”(参路9:5),提醒他们拒绝君王和他的国的信息,是多么大的罪呀。[63]
门徒就出去 离开派遣他们的主人或者他们接受使命的地方。马可福音没有说明他们事工扩展的范围和精确的地区,但是无疑这次事工应该覆盖了耶稣以前没有直接到达的加利利大多数城镇和乡村。
传道,叫人悔改 这是在马可福音中唯一直接提到门徒们所宣传的信息的经文。悔改作为进入神的国最基础的预备,是听见福音的人要承担的中心义务。“传道”是不定过去时,总结了他们作为这信息的使者所进行的活动。“悔改”则是现在时,强调的不是听到信息以后悔改的行为,而是由此所导致的态度改变。这正是他们的老师所传的道,门徒们曾经从耶稣那里听到过(参1:15)。
又赶出许多的鬼 这是伴随着门徒们传道的两类活动之一。“赶出”是过去进行时,刻画了他们若干次不断成功赶鬼的情况。马可福音认为这是比身体医治更大的事工,所以在语序让将这个特征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不信的人可能会有疑问,耶稣怎能将自己控制污鬼的能力传给他的门徒们呢?布兰斯科姆(Branscomb)提出了怀疑的评论:“耶稣可以将他的能力传给门徒,这一点没有任何别的证据,倒是有点魔法的味道。”[64]但是门徒们发现,当他们试着这样做的时候,这种恩赐果然发挥了作用。耶稣可以将自己的大能传给其他人,标志着他作为耶和华仆人的独特性。
用油抹了许多病人,治好他们 只有马可福音提到这一点,这也是所有福音书中唯一提到抹油医治的地点。用油,也就是橄榄油来做药用,在当时是常见的做法,但是这里提到的抹油与超自然医治的联系,表明油是作为象征而非药物来使用的。医治的能力不在于油,而在于使徒们行动的时候所奉的主名和他的权柄。但是他们使用的油,作为一种人们熟悉的药剂,乃是合适的材料和可见的媒介;神圣能力可以通过它做工,医治那些衰弱无力的病人。
马太福音说,耶稣在派出十二门徒以后,自己也继续他教导和传道的事工(11:1)。这种倍增的教导和医治事工,从耶稣的角度来说是有意要搅动人心的行动,也因此造成了很强的影响。马可福音没有说明门徒们的布道旅行持续了多长时间——也许持续了几周或者更长时间。
(6)希律对关于耶稣报告的反应(6:14-29)
这一段落构成了差派十二门徒与他们返回之间的过场。它包含两个部分:希律对耶稣布道所引起的骚动的兴奋反应(14-16节)以及对施洗约翰之死的解释性记载(17-29节)。马太福音14:1-3和路加福音9:7-9给出了第一部分的平行记载,但是只有马太福音(14:4-12)给出了约翰殉道的平行记载。路加福音在更早的时候提到约翰被下到监里(3:19-20),但是略去了关于他死亡的记载。
①希律·安提帕兴奋的反应(14-16节)
希律王听见了 希律·安提帕是大希律(Herod the Great)和玛尔黛斯(Malthace)的儿子,撒玛利亚人,他是加利利和比利亚的统治者(公元前4年-公元39年)。马可福音没有用他的正式称号“分封王”(太14:1;路3:19,9:7),而是称他为王,这是一个他治下的百姓常用的称呼。在马太福音的记载中,也有称他为王的时候(14:9)。布鲁斯指出:“马可为罗马世界写作的时候,很自然会用这个称号,因为罗马人随意地用它来称呼所有东方的统治者。”[65]希律野心勃勃地想要在自己名字上冠以“王”的正式称号,导致了卡利古拉做罗马皇帝时期他的衰落。
我们不知道希律听到了什么话,但是上下文指向了耶稣在加利利有争议的布道活动所引起的各种骚乱事件。希律一直忙于保守自己的物质利益,所以王室在很晚才听说这些属灵的新闻。王的反应表明,他听见的这个让人兴奋的新闻,中心人物是耶稣,而不是十二门徒。十二门徒在布道和行神迹的时候,提高了自己老师的名声。
因为他的名传扬出来 “因为”一词,引出下面的解释性子句,这是马可福音特有的风格。[66]“他的”指耶稣的,但是马可并不觉得有必要说明他的身份。他的“名”就是他的名声,已经广为所知,甚至连王也听见了。耶稣是整个骚动的中心人物和英雄;他的名声远扬,每个人的口里都在提他的名字。我们不必推测希律以前从来没有听过耶稣的名字,但是他所带来的骚动引起了王的注意。
就说 有些手稿的文本是“他们说”,但是这里的单数是更可靠的文本。如果采用“他们说”,则指的是“在宫廷谈话中对耶稣的评估,而不是希律一人在说话”[67]。马可福音的记载强调了希律对耶稣奇怪的看法。第16节清楚地表明,这番话是出于他不安的良心,而不是因为他听见了关于耶稣的谣言。这些谣言最初激发了希律的迷惑和怀疑(路9:7-9),但是马可福音的陈述则记录了他已经形成的观点。“说”是过去进行时,暗示无论何时有人向希律提起这个话题,这就是他的回答。
施洗的约翰从死里复活了 这句话里的分词构造“施洗的人”(the one baptizing),是用约翰的标志性活动来指代他本人,这种做法甚至延续到他死了以后(参1:4)。约翰施洗的事工现在已经与他本人密不可分了。“死里复活”是完成时,表示“从死里复活,并且现在生龙活虎地活着”。
所以这些异能由他里面发出来 “所以”表示希律作出的推论。他对这些能力——报告给他的超自然现象——的解释,揭示了“这个罪恶的独裁者的良心被疑神疑鬼的回忆和奇怪的预感所萦绕的情景”[68]。如果希律是个撒都该人,那么他的恐惧已经破坏了他不相信人能复活的教义。尽管约翰的事工不以行神迹为标志(约10:41),但是人们自然会觉得,从死里复活的人身上会带着让他复活的超自然能力。希律觉得这可以解释重新苏醒的约翰所掌握的超自然能力。
但别人说:“是以利亚。”[69]“说”是过去进行时,暗示人们在讨论耶稣的时候,这个身份被反复地提出来。这个身份的依据是广为流行的犹太盼望,他们相信以利亚会在弥赛亚来临之前先回来(参玛4:5)。这也是对耶稣超自然能力的一种解释。
又有人说:“是先知,正像先知中的一位。” 这是另一种解释,其内容较不具体。这些人希望把耶稣视为一位普通的先知,认为他的地位不如以利亚那样杰出和崇高。他们愿意接受耶稣,把他看作已经停止很久的先知一脉的延续。根据路加福音9:8,这种观点也牵涉到复活的思想。这些观点共同揭示出一种人们无法回避的印象,就是耶稣身上一定有某种超自然的东西。但是,尽管他们给予他高度的评价,却还没有达到他应有的高度。没有人认为他是弥赛亚。E·凯斯勒·英格里希(E. Schuyler English)说,这显示“除了真理,人们情愿相信任何东西!”[70]。
希律听见这些却说 (在英王钦定本里)句中的斜体字“这些”(thereof)表明,动词“听见”没有明确的宾语。这句话的宾语可能是重新接续第14节中的动词“听见”的宾语,但更可能是指第15节别人所表达的各种观点。过去进行时的“说”暗示,无论何时,当希律听到这些观点的时候,他都会说明自己对这位行神迹者是谁的看法。
是我所斩的约翰,他复活了 更字面意思的翻译是“我所斩的那人,约翰,此人复活了”。这种结结巴巴的语法构造,揭示了说话人的激动。在原文中希律对“我”字的强调,是在自我折磨中承认他在约翰的死上有罪。他不能忘记在宴会的大厅中,约翰滴血的头放在一个盘子中的可怕景象。他亲自斩了约翰,因为是他下令斩首约翰的。但是,不安的良心却让他得出了奇怪的结论,相信约翰已经实际“复活”了。“此人”强调了殉道的约翰和现在的行神迹者是同一个人。
②对约翰之死的解释性记录(17-29节)
这一段落对希律斩首约翰的话给予了详细解释。整个叙事分为两个部分:导致约翰死亡的事件(17-20节)和造成约翰死亡的阴谋(21-29节)。文森特·泰勒指出,这是马可福音中唯一“从任何角度上看,都不能算作耶稣的故事”的一段叙事。[71]但是这个故事和马可福音的写作目的有关,它说明了在弥赛亚的先导者身上发生的事情,也预示了耶稣自己要面临的残酷结局。马可完全客观地记录了整个故事,他让这些事件的意义自己呈现在读者面前。
因为先是希律自己……差人去拿住约翰 “因为”(for)一词,引入了对约翰之死的故事的追忆。“希律自己”,强调了约翰是出于希律的命令才被捕的。马可福音没有说明约翰被捕的地点,我们推测也许是在哀嫩(约3:23)。当时,希律下令并差派士兵逮捕约翰。约瑟夫说,希律逮捕和处死约翰,是为了防止他引起政治上的麻烦。[72]约瑟夫的记载和圣经故事完全独立,但是两个叙事之间的差异,没有为人们贬低福音故事的可靠性提供任何依据。[73]约瑟夫的作品出现在事件发生六十年以后,主要的兴趣集中在公共和政治方面,而福音书的作者们则指出了导致约翰死亡的、阴险而隐秘的行动。泰勒说的好:“我们不能认为政治原因和一位受辱的女人的愤怒是互不相干的。”[74]
锁在监里 指希律用铁链把约翰关锁在监里。约瑟夫说,关押的地点是马卡鲁斯(Machaerus),靠近死海东北岸的地方。马卡鲁斯的位置靠近比利亚的南端,那里集城堡、宫殿和监狱于一体。当约翰被关押在那里时,他的门徒们曾去探访他(路7:18)。
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罗底的缘故 希罗底是希律的同父异母兄弟阿里斯托布鲁斯(Aristobulus)的女儿,因此是他的侄女。她嫁给了自己的舅舅,就是这里被叫做腓力的人[75],而且生下一个女儿,名叫撒罗米。腓力被他的父亲大希律剥夺了继承权,像普通公民一样与希罗底一起生活在罗马。希律在罗马拜访自己的兄弟期间,被希罗底迷住了;这个野心勃勃的女人同意嫁给希律,条件是他和自己的妻子——纳巴泰(Nabataean)国王亚哩达四世(Aretas IV)的女儿——离婚。知晓了丈夫的背叛意图以后,与他结婚多年的妻子逃到自己的父亲亚哩达那里;以后希律在他手下遭受了耻辱的军事失利。
因为希律已经娶了那妇人 表明这个邪恶的计划已经成为现实。为了成为统治者的妻子,希罗底抛弃了自己的丈夫,或者说按照罗马方式离了婚,然后以希律妻子的身份成为提比哩亚宫殿的女主人。这让希律王朝的联姻网更加纠缠不清。[76]在前一句经文里已经暗示的原因,在这句话里又独立地陈述了一遍,是为了强调娶了这妇人一事是约翰受到非难的根本原因。
约翰曾对希律说 这是马可福音中另一句解释的话。“曾说”是过去进行时,显然意味着约翰不止一次说过这样的话来谴责希律。马可福音的用词暗示,约翰和希律之间发生过面对面的私下冲突。但是,这样的会面在何处发生,我们一无所知。如果这事发生在约翰在哀嫩的事工期间,则提比哩亚离此不远,他可以轻易去那里地拜访希律。但是,另有人认为约翰长期呆在开阔的野外,不太可能主动去提比哩亚。那么,这些谴责的话有可能是由约翰的门徒传达给希律,或者在约翰布道的时候公开说明的。
你娶你兄弟的妻子是不合法的 约翰谴责的根据是此事不合法,即不合摩西律法的规定;希律自称归信了犹太教,自应受此约束(利18:16,20:21)。他和希罗底结婚,是对自己兄弟的犯罪,也得罪了自己的妻子。不论他从哪里听见这个大胆的谴责,这些话都符合约翰的性格(参太3:7-10)。
于是希罗底怀恨他 “怀恨”是一个习语,字面意思的翻译是“心里惦记着他”。就像我们类似的英语表达法一样,这个习语表达了希罗底心中憎恶仇恨的感觉,她对约翰一直怀恨在心。她认为约翰对这桩婚事的大胆责备,是对她自己和希律的极大侮辱。经文中的动词用了过去进行时,刻画了希罗底铭刻在心的感受;她心里一直藏着对约翰挥之不去的仇恨。但是这个动词的开放式过去进行时也预示着,因为这种仇恨,有事情即将发生。
想要杀他 希罗底对约翰下监还不满意,除非杀死他,她的报复之心不会得到满足。显而易见,这个故事和旧约中耶洗别的故事有着平行关系。
只是不能 她一定要杀死约翰,却不能得逞。在接下来的一节,马可解释了原因。这句话里的过去进行时再次暗示,她不断地努力,直到最终找出办法克服了障碍。
因为希律敬畏他 希律对约翰的感觉中,一直混合着敬畏和迷信般的害怕。莫里森(Morison)说:“王者之尊调换了位置:臣民不惧君王,君王倒害怕臣民。”[77]
知道约翰是义人,是圣人 希律的反应出于直觉,他知道约翰的道德高尚。“义人”和“圣人”这两个词似乎按照上升的顺序排列:第一个词描述了他在与别人的关系上无可指摘;第二个词刻画了他完全分别出来归于神的品格。
看顾他(“看顾”希腊文作“保护”) 指希律不断地保护约翰,让他不被希罗底所谋害。他把约翰下在监里,作为对抗希罗底诡计的最佳保护方式。所以,希律已经意识到自己妻子对约翰的敌意。马太福音指出,希律自己也想杀约翰,但是“他怕百姓”,害怕处死约翰所带来的政治后果,因为百姓都认为约翰是个先知(太14:5)。若没有这种政治动机,希律可能不会有力量对抗希罗底的意志。
听他讲论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希律会将约翰带到自己面前,与他谈话。在希律访问马卡鲁斯的时候,他们之间一定会有这样的会见。不过,约翰被押送到提比哩亚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游移不定(美国标准译本) 这样的会见在希律心里带来纠结的感受,让他不知道该做什么。他被夹在自己良心的呼唤和对希罗底的热爱中间,无法决定。这句话描写了他道德上的软弱。很多手稿在这里记载了另一种不同的异文“他做了很多事情”(英王钦定本)。尽管这种异文的文本证据很强,但是另一种异文却具有高质量的文本支持,并且在内在一致性上决定性地占有优势。这种替代性的异文,似乎是文士根据下一子句里的“乐意”(gladly)一词而篡改的。
并且乐意听他 指希律听的时候“带着愉快”。他发现约翰的信息能够使他疲倦的心灵振作和苏醒。他能够欣赏约翰品格中不显山露水的高贵气质;而约翰心灵的生机和纯洁,与希律在自己宫廷中日常遇到的人不在一个水平上,也吸引了他人性中更好的一面。
有一天机会来了 希罗底的恶毒意图一直不能得逞,直到有一天机会来了,她策划的诡计得以实现。
是希律的生日,希律招待晚餐 犹太人不喜欢这种异教徒的生日宴席,但是希律一家按照罗马人的习俗行事。“晚餐”是晚上享用的一天中的主餐,在这里指的是豪华的筵席。希律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有人提出,“生日”是指希律登基的周年庆,这一点缺乏足够的支持。
请了大臣和千夫长,并加利利作首领的 一共有三组不同的高贵客人。大臣指“大人”,是希律手下担任高级文官的显贵们。千夫长(希腊文chiliarchs)是千人的统领,这里指的是高级军官。他们的到来,也许意味着希律此时正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调集军队迎战亚哩达——他休掉的前妻之父亲。所谓加利利做首领的,是该省重要的士绅。马可提到这三类客人,似乎暗示聚会地点在提比哩亚;如将其放在马卡鲁斯要塞,则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情景。另外,如果希律的生日筵席在提比哩亚举行,他是否能够召集“加利利做首领的”(美国标准译本)来参加尚有疑问,因为约瑟夫告诉我们,敬虔的犹太人不想涉足该城,因为它建筑在一个墓地之上(Antiquities 18. 2. 3)。
希罗底的女儿进来跳舞 这句话里的不定过去时,简单地陈述了一个历史事实。招待宾客的高潮是希罗底女儿的独舞。[78]马可福音所用的表达法,表明这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情。这样的独舞非常容易让人联想起滑稽表演,而不是现代夜店的色情表演。它们通常由低级的职业演员表演,撒罗米在希律的贵客面前表演这样的舞蹈,几乎是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有人确实质疑这一圣经记载的精确性,但是罗林森回应说,这种情况“尽管骇人听闻,但是对于那些了解东方宫廷的道德水准,特别是熟知希律一家的人而言,并非完全不可信”[79]。
使希律……欢喜 不定过去时的动词简单地陈述了这件事,也许可以被认为是无人称的用法,即“这事让希律欢喜”,指女孩的舞蹈让他欢喜。但是我们同样可以根据前面的子句补充人称代词“她”,强调他是因为看到她而欢喜。这似乎更切合紧邻的上下文。撒罗米也许在舞蹈中展示了特别的技巧。希律一定认为撒罗米愿意为他们跳舞,是特别想要讨好他的行为。
和同席的人 指那些和他一起斜躺在卧榻上的人,他们围绕着摆放宴席的桌子(参2:15)。在这放纵的舞蹈中,所有的宾客都分享了王的喜悦。
你随意向我求什么 “求”是不定过去时的祈使语气动词,因此希律请她立刻提出想要得到什么样的奖赏。“随意”一词,让她可以完全凭自己的意思选择。
我必给你 希律在开出这张无条件“空白支票”的时候,有意模仿东方独裁者的风格(参斯5:6,7:2),希望他的慷慨可以让宾客们钦佩。他一点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落入圈套。
又对他起誓说 当撒罗米看来正要迫不及待地提出要求的时候,希律却用一个誓言来确立自己轻率的诺言,使得自己无法食言。他希望进一步表现自己的王者之尊。
就是我国的一半 这个誓言明显缩减了之前的承诺,但是增强了他慷慨大方的形象。“希律是罗马的附庸,这就使得这个誓言更显草率。”[80]作为罗马庇护下的分封王,希律实际上并无任何“王国”可以封赏,按照字面意思解读他的提议实在过于无聊。所有听见此话的人都知道这是荒唐的夸口,不过为要表明他的大方而已。
她就出去 指女孩离开了宴会厅,去女人聚会的房间和她母亲见面。当时,女人们不能出席筵席。
对她母亲说 暗示在母亲和女儿之间没有事先的约定。希罗底精明地算计了希律的自负,诱他做出这样的反应,但是她无法肯定希律会向撒罗米提出怎样的奖赏。
我可以求什么呢 更字面意思的翻译是:“我应该为自己求什么呢?”这句经文里动词的不定过去时加虚拟语气,表明女孩自己还没有决定该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她用的是关身语态,自然地表示,在她心里中最重要的是提出一个于自己有利的要求。这个动词的关身语态一般被用于商业交易中提出要求,这里可能意为:“我要索要什么呢?”
她母亲说 这一句所用的不定过去时,暗示她母亲快速地给出了事先筹划好的回答。
施洗约翰的头 这是一个比杀死约翰更具体的要求。她要约翰的头,作为他已经死去的确凿证据。这个要求显示了希罗底恶毒的性情和钢铁般的意志。
她就急忙进去见王 撒罗米立刻同意了母亲要求,她的脚步里带着热望,没有任何耽搁就急忙返回宴会厅向王提出要求。当时,她一心只想着这件事情。她似乎和母亲一样憎恨约翰。她意识到希律可能在冷静地思考后拒绝这个要求,所以迫不及待地想要兑现自己的权利。
我愿王立时……给我 她的“我愿”,是要求希律兑现诺言(22节)。希律允许她自己决定想要的礼物,现在她表明了自己的决定。“立时”(by and by)(而非“马上”〔at once〕或者“立刻”〔immediately〕),强调了她没有任何延误地提出了自己可怕的奖赏。她的做法揭露了她冷酷无情的傲慢,这样的傲慢可以和母亲匹敌。
放在盘子里 表示头要完全和身体分离。亚历山大(Alexander)评论说,放在盘子里这种令人恐怖的要求“可能是女儿自己增加的,她开了一个要吃掉它的恐怖玩笑”[81]。
王就甚忧愁 “甚忧愁”是一个很强烈的措辞,马可仅在14:34中还用过一次,在这里刻画了希律被忧愁四面包围,几乎被吞没的情景。他的忧愁尽管是真诚的,但是十分浅薄,没有强烈到能够打破因自己的愚蠢而造成的陷阱的地步。马可福音和马太福音都没有说他是因为约翰而忧愁。上下文清楚地表明,他的忧愁是因为被迫违背自己的意愿,要对约翰采取行动而造成的。希罗底在谋略上更胜一筹,巧妙地操纵了他,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 正是这两个原因,迫使希律不情愿地采取了行动。复数的“誓言”(希腊文),也许意味着希律对撒罗米重复过自己的誓言,但是布鲁斯说:“有时候复数被用在单独的誓言上。”[82]王愚蠢地觉得,为了自己的荣誉,他不能违背自己草率的誓言。[83]道德上的怯懦让他害怕当着在座的宾客食言。但是,如果希律拒绝兑现自己的承诺,他的形象无疑会更加高大,甚至当同席作乐之人完全清醒过来后也会更加敬重他。“披着虚伪骄傲之外衣的怯懦,要对成千上万道德上的失败负责。”[84]
就不肯推辞 表示希律没有意志力可以推辞。“推辞”的字面意思是离开原来摆放的地点,在用到人身上时表示失信,让人失望。希律没有勇气驳回她的要求,让她失望。
随即差 希律没有给自己留下些许思考的时间。“随即”一词强调了一个事实,即撒罗米还在宴会大厅等候的时候,王就下令执行她的要求。
一个刽子手 这是一个从拉丁文借用而来的名词。这个词的原意是间谍或者侦察员,后来被用于军团长官的侍卫;他们充当通信员,有时也做刽子手。罗马的护民官身边通常都有一群这样的保镖环绕护卫,希律也接受了这种习惯做法。
就去在监里斩了约翰 刽子手快速而精确地执行了希律的命令。但是这里,马可没有提到一点狱中的情况。显然,当时约翰正被单独关押在监里。
把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女子 刽子手可以如此迅速地返回,清楚地表明约翰的监狱离宴会的地点不远。这个证据将筵席的位置定在了马卡鲁斯,否则我们就要接受另一种不太可能的假设,认为约翰已被转移到了提比哩亚。马卡鲁斯坐落在一个大约1.5公里长的山脉上,可以俯瞰深深的峡谷;山的一边建有宫殿,另一边则是监狱。
女子就把头给她母亲 这是“献给食人者的恰当礼物”[85]。通过这个行为,撒罗米承认她母亲是这令人发指的恶行的教唆者。福音书作者隐而未提希罗底如何处置这砍下的头颅的问题。
约翰的门徒听见了 显然,当事情发生的时候,约翰的门徒都不在身边。
就来把他的尸首领去 “领去”一词暗示无头的尸体被扔在他倒下的地板上。“尸首”字面意思是“掉落之物”,指的是这位著名的殉道者所留下的残躯。这已经不再是原来活生生的他了。门徒们可以自由地带走尸体,显然是得到希律的批准,以减轻他自己心里的悔恨。
葬在坟墓里 约翰安葬的地点未知,也许就在马卡鲁斯附近。后来的传统认为他的尸体被葬在撒玛利亚的塞巴斯特(Sebaste)。马太福音补充说,门徒们就去告诉了耶稣(14:12)。这是否意味着约翰的门徒现在愿意和耶稣共命运,尚未可知。我们知道,在巴勒斯坦以外,他们还继续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存在了很多年(徒19:1-7)。我们也不知道约翰的门徒来报告这个骇人的消息时,耶稣在什么地方。当时,他似乎刚刚返回了迦百农。
[1] Alexander Jones,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p. 103.
[2] Lamar Williamson, Jr., Mark, Interpretation: A Bible Commentary for Teaching and Preaching, p. 100.
[3] 在同观福音书中,这两个词都被用来称呼或指称耶稣。马可十二次用了“夫子”(didaskalos),三次用了“拉比”(rabbi);马太九次用了“夫子”,两次用了“拉比”;路加十三次用了“夫子”,没有用“拉比”。
[4] Manford George Gutzke, Plain Talk on Mark, p. 70.
[5] Williamson, p. 101.
[6] Bruce M. Metzger, A Textual Commentary on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p. 84.
[7] Kurt Aland, Matthew Black, Carlo M. Martini, Bruce M. Metzger, and Allen Wikgren,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United Bible Societies,3rd ed., p. 137.
[8] James A. Brooks, Mark, The New American Commentary, p. 88.
[9] A. E. J. Rawlinson, St. Mark, p. 60.
[10] V. Taylo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p. 278.
[11] Brooks, p. 89.
[12] Robert Jamieson, A. R. Fausset, and David Brown, A Commentary Critical and Explanatory on the Old and New Testaments, vol. 2, New Testament, p. 70.
[13] Larry W. Hurtado, Mark, Good News Commentary, p. 71.
[14] Brooks, p. 91.
[15] Ezra P. Gould,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International Critical Commentary, p. 91.
[16] Grotius,引用于Alexander Balmain Bruce, “The Synoptic Gospels,” in The Expositor’s Greek Testament,1:372。
[17] Henry Barclay Swete,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aint Mark, p. 96.
[18] 毕晓普提到:“战时为了给英国士兵供应熏猪肉,养猪业十分繁荣。穆斯林和犹太人自己不能从事这种生意,就雇佣基督徒帮他们喂猪。于是,我们又看到历史的重复。”(Eric F.F. Bishop, Jesus of Palestine, p. 135.)
[19] Alfred Plumme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in Cambridge Greek Testament, p. 144.
[20] Donald English, The Message of Mark, The Bible Speaks Today, p. 110.
[21] Matthew B. Riddle,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in International Revision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p. 60.
[22] Robert A. Guelich,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Mark1-8:26, p. 284.
[23] Swete, p. 98.
[24] Bruce,1:373.
[25] Donald English, p. 111.
[26] Guelich, p. 285.
[27] 通常认为隶属低加波利联邦的城市有大马士革(Damascus)、坎纳大(Kanatha)、锡索波利斯(Scythopolis)、西坡斯(Hippos)、拉法纳(Raphana )、佩拉(Pella)、非拉铁非(Philadelphia),以及杰拉什(Gerasa)。关于低加波利更完整的描述,参见J. McKee Adams, Biblical Backgrounds, (rev. ed. 1965), pp. 150-60。
[28] 有人从所谓文法和词汇的不同,认为这两个故事本来无关,只是被马可“艺术性地组合”在一起而已。此议不可置信。Sherman E. Johnson, A Commentary o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pp. 104-5.
[29] J. D. Jones, Commentary on Mark, p. 144.
[30] C.E.B. Cranfield,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aint Mark, Cambridge Greek Testament Commentary, p. 38.
[31] David L. McKenna, Mark, The Communicator’s Commentary, p. 118.
[32] 同上,p. 121。
[33] Kenneth S. Wuest, Mark in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for the English Reader, p. 110.
[34] 希腊文的名词ho ochlos(“群众”)在新约中出现了82次;在英王钦定本中,只有在马可福音2:4,5:27、30,以及路加福音8:19,19:3中被翻译为“众人”(the press)。这一古代翻译与现代表示新闻记者拥挤在一起采访的用法没有任何关系。
[35] D. E. Nineham, The Gospel of St. Mark, p. 161.
[36] Eric F.F. Bishop, Jesus of Palestine, p. 137.
[37] 这个词还在马太福音18:17中出现了两次,而且被翻译为“不听”(neglect to hear)。
[38] Herbert Danby, trans., The Mishnah, p. 250.
[39] R.C.H. Lenski, The Interpretation of St. Mark’s and St. Luke’s Gospels, p. 143.
[40] 约翰福音11:11-14。另见使徒行传7:60,13:36;哥林多前书11:30,15:6、18、20、51;帖撒罗尼迦前书4:13-14。
[41] Ernest Trice Thompso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rk and Its Meaning for Today, p. 106.
[42] 在福音书中,每次耶稣让死人复活,他总是直接对着要复活的人说明,命令他们复活过来。(路7:14;约11:43)。
[43] McKenna, p. 121.
[44] 引自Thompson, p. 107。
[45] Brooks, p. 98.
[46] Guelich, p. 309.
[47] Justin Martyr Dialogue with Trypho the Jew chap. 88.
[48] 奥利金,《驳塞尔修斯》(Origen Contra Celsus)1. 28。
[49] E. Stauffer, Jesus and His Story, pp. 207-8;亦参见 pp. 16-17。
[50] Cranfield, p. 195.
[51] 关于“长兄”(brothers)一词的含义所引起的很多争论,参见3:31的注释。
[52] Josephus Antiquities20. 9. 1;优西比乌,《教会史》2. 23。
[53] 优西比乌,《教会史》3. 20。
[54] Brooks, p. 99.
[55] J. D. Jones, Commentary on Mark, p. 164.
[56] Brooks, p. 100.
[57] 这里一共提到了三次不同的旅行:① 马太福音4:23-25;马可福音1:35-39;路加福音4:42-44;② 路加福音8:1-3;③马太福音9:35-11:1;马可6:6-13;路加福音9:1-6。
[58] Brooks, p. 101.
[59] 希腊文里,第8-9节构成一个句子,给出了三种不同的语法结构混合的有趣例子:在“嘱咐”之后的hina加上虚拟语气(8节);直接受格的“穿鞋”出乎意料地接着不定式的“去”;以及最后“你们穿上”(和合本作“要穿”,9节下)又变成了直接引语。
[60] 斯韦特提出,这里和使徒行传12:8中用了“草鞋”(sandalion)而没有用“鞋”(hupodēma),是为了避免把“只要穿鞋”写成hupodedesthai hupodēmata,按照字面翻译就是“在鞋底处穿上鞋底”(H. B. Swete,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p. 117)。
[61] S. D. F. Salmond, “St. Mark,” in The Century Bible, p. 183.
[62] Swete, p. 118.
[63] 根据文本证据,第11节后半部分将拒绝者的罪与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罪比较,在马太福音10:15中无疑是存在的,但是不属于最佳的马可福音文本。
[64] B. Harvie Branscomb, The Gospel of Mark, Moffatt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p. 104.
[65] Bruce,1:380.
[66] 参1:22,2:15,3:10,5:8、28,6:17、18、20,7:3,11:13,16:8。
[67] Wuest, p. 126.
[68] James Morison, A Practical Commentary o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p. 149.
[69] 英王钦定本翻译的名字Elias(以利亚),是他的希伯来名字直译为希腊文的拼写方式,因为希腊文只有在单词的开始才可以使用字母h。而Elijah(以利亚)则是从希伯来拼法而来的。
[70] E. Schuyler English, Studies i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rk, p. 176.
[71] Taylor, p. 310.
[72] Josephus Antiquities18. 2.
[73] 关于圣经记载的历史精确性,各种争论的总结可见Cranfield, pp. 208-9。
[74] Taylor, p. 311.
[75] 有人指责马可福音错误地混淆了这个腓力与另一位分封王腓力,这一点毫无根据。约瑟夫只是简单地称他为希律,但是他也许本名叫腓力。大希律一共娶了十房妻子,若他的孩子们中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兄弟都叫腓力,也并非没有可能。
[76] 希罗底原是希律·安提帕的侄女,借着与她的舅舅腓力结婚,成为安提帕的嫂子,以后又成为他的妻子。稍后又因为她的女儿撒罗米嫁给了分封王腓力(Philip the Tetrarch),腓力的侄女和嫂子希罗底又成为他的岳母。
[77] Morison, p. 152.
[78] 一种文本变体是“他的女儿希罗底”。这种变体有某些重要的手稿支持,韦斯科特和霍特(Westcott and Hort)也采纳了这一变体,但是几乎不太可能成立。因为这样会让她成为希律·安提帕自己的女儿,但是第24节却断言她是希罗底的女儿。希律和希罗底的婚姻是相对晚近发生的事,他们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女儿来跳舞。这种异体文本让马可写错了女孩的名字;按照约瑟夫的记载,她的名字叫做撒罗米,是希罗底和她前夫的女儿。撒罗米那时大约十二岁。希律既不可能允许自己的亲生女儿降低身份来娱乐宾客,希罗底出于对约翰嫉妒的恼恨,让自己的女儿行娼嫽之事,却完全合理。
[79] Rawlinson, p. 82.
[80] Guelich, p. 332.
[81] Joseph Addison Alexande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rk, p. 159.
[82] Bruce,1:382.
[83] 一位在非洲的宣教士教师说,他的学生们在研究这个故事时,几乎无法相信希律没有用语言让自己跳出这个陷阱。当问及他们会说什么话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是:“我会说:‘施洗约翰的头不是我承诺给你的王国的一半。’”
[84] J. D. Jones, Commentary on Mark, p. 185.
[85] Morison, p.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