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利利的事工(之三,3:7-4:34)
6. 服侍众人(3:7-12)
与法利赛人的冲突没有摧毁耶稣广受群众爱戴的地位,相反,似乎吸引了更多普通人到他那里。马太福音12:15-21中的平行记录缺少马可福音所给出的大部分细节,但是显示了马太福音把事工视为预言成就的特点。
耶稣和门徒退到海边去 马太福音说,耶稣的退走是因为他知道了敌人的谋划。“退”的含义不太明确,但是可能暗示从危险中撤离(参太2:12-14,14:13)。莫尔顿和米利根(Moulton and Milligan)说:“这个词隐含着面临某种危险时寻求‘避难’之意,可以很好地切合它在新约中大部分经节中的用法。”[1]耶稣退到加利利的海边是一种审慎的行为。在开阔的海边,四周环绕着跟随者,耶稣比待在迦百农狭窄的街道上更为安全,不容易被陷害。但是这句经文主要显示,他想要避免与犹太领袖们面对面的冲突,以便自己可以自由地接触大众。
短语“和门徒”在原文中放在单数动词前面表强调,暗示他们紧密地与他联合,远离了犹太领袖们。他们与耶稣一起撤退,似乎成为稍后耶稣指派他们担当更大的职位之预备。
有许多人从加利利跟随他 原文把“许多”一词放在强调位置上,希望引起读者注意,跟随耶稣的人超乎寻常的多。美国标准译本对第7-8节的标点(“……从加利利;以及从犹太、耶路撒冷……有许多人……到他那里”)清楚地表明,马可心里想着两群人。加利利的群众从附近而来,“跟随”耶稣,而另一群人从远方不同的地点而来,“来到”他那里。这两个动词都是不定过去时,仅仅陈述了历史事实而没有指出发生的时间。只有马可福音在这里注明,人们从巴勒斯坦各处来到他那里。
犹太 指巴勒斯坦的南部地区,按照约翰福音3:22的记载,耶稣早期在那里进行过公开事工。很多普通人,也包括窥探的法利赛人(路5:17),被耶稣的事工所吸引。
耶路撒冷 这个城市再次与其所在的行省区别开来(参1:5)。
在新约中,以土买这个地区只在这里出现过。这是位于犹太以南的区域,有很多以东人的后裔居住(《马加比一书》4:29,5:65)。这一地区已经很大程度上被犹太化了,所以在罗马时期被认为是犹太地的一部分。
约旦河外 指约旦河东部地区,约瑟夫(Josephus, Wars of the Jews 3. 3. 3)称这一地区为比利亚(Perea)。该地居民混杂,但是还保留着大量犹太元素。这一地区也是在希律·安提帕的治下。
并推罗、西顿的四方 指两个腓尼基城市的周边地区。圣经常用这两个城市来指代腓尼基地区(耶47:4;珥3:4;太11:21;徒12:20)。当时,有很多犹太人居住在这一地区。腓尼基与加利利的联系十分密切。
但是,马可没有提到撒玛利亚有人前来。撒玛利亚人对犹太人的宗教兴趣一向十分冷淡。
还有许多人听见他所作的大事……来到他那里 人们反复讲述耶稣所行的神迹,吸引了大量的群众。这种跟随一位著名领袖或先知的做法,一向是东方人的特点。许多的人通过贯穿全地的罗马道路网络,汇聚到了一处。 [2]
他……就吩咐门徒 耶稣指示门徒,如何处置大量群众对他造成的危险。第9-10节的生动画面仅见于马可福音,暗示这是有人亲历其事的见证。
叫一只小船伺候着(美国标准译本) 指一只用桨划行的小船,不是一般的渔船。动词“伺候”意为“随时预备可以使用”。当耶稣留在岸边的时候,门徒们需要随时为他预备一只船。
因为人多 指现场的人数量庞大而又混乱无序。
免得众人拥挤他 这只船有时可以用来站在上面讲道,但是耶稣下令保留它的目的,是为了躲避无序人群的拥挤。书中没有提到是否曾经如此使用过它。
因为他治好了许多人 这是对刚刚提到的安排给出的解释。这项海边的事工,似乎主要是医治的事工。“许多”一词,强调了事工的规模。
所以凡有灾病的,都挤进来要摸他 耶稣的医治引起了骚乱。马可的原文写得非常生动:“其后果是他们扑倒在他身上,为要摸他,凡有灾病的都如此。”这句经文的主语被放在了最后,表示强调。“灾病”的字面意思是“鞭子,皮鞭”,形象地表述了痛苦的肉体疾患所带来的折磨。患病的人饥渴地、兴奋地扑向耶稣,想要摸他,所以那些在耶稣身旁的人被挤得倒在他身上。混乱的病人们不管这样的拥挤是多么无礼,都一定要摸着他以确保得到医治。人们总结了耶稣医治的方式,认为如果可以摸着他,他们就能得着医治(参5:25-34患血漏症女人的故事)。因此,这只小船可以帮助耶稣逃离这样莽撞的行为。尽管他愿意医治他们的痛苦,但是他想要有秩序地工作。乌尔塔多说:“群众被刻画为一心想要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身体需要,而不是想要成为真正的追随者。”[3]
污鬼无论何时看见他(美国标准译本)鬼附是第二种类型的痛苦,在这句话中马可再一次清楚地将鬼附与普通身体疾患区别开来(参1:34)。在原文中,名词和形容词前面都使用了定冠词,“那些灵”(the spirits,英王钦定本)、“那些不洁的东西”(the unclean ones)”,由此强调了这些灵真正的属性。“看见”指的是这些污鬼(参1:23)带着审视的兴趣看着耶稣,衡量他真正的属性和身份。但是他们一旦来到耶稣面前,就会公开地暴露自己的存在。经文中动词的过去进行时,表示反复多次出现同样的情况。
就俯伏在他面前 马可没有区别被鬼附的人与控制他们的污鬼。他们采用俯伏的姿态,承认了他的权柄。
喊着 这是“大喊着”或者“尖叫着”的意思。马可用这个动词来描述鬼附之人歇斯底里的喊叫(1:23,5:5,9:26)。
你是神的儿子 这个完整的基督称号,表现出他们毫不怀疑地确认了他的真正身份。在原文中,“你”是强调性用法。他们承认了他独一的性质。马可清楚地看到,他们的认信是对耶稣超越人性的承认。斯韦特评论道:“对圣子最早的认信似乎来自于污鬼,他们对耶稣的了解超过了他自己的门徒。”[4]布鲁克斯说:“马可也许有意在对比,污鬼已经作为事实予以承认,而宗教领袖们却不愿考虑其是否可能。”[5]
耶稣还是一如既往地制止污鬼的见证。他不想让人们对他真实本性的认识,与污鬼不洁而恶毒的见证有关。他想要人们通过他的话语和工作,认识到他的真正身份。
7. 设立十二门徒(3:13-19上)
设立十二使徒,标志着主的事工的一个重要转折。他们构成了一个与他关系密切、正式追随他的群体;他让他们做辅助性的工作以便训练他们,并装备他们在他死后继续其事工。他们的参与,是因为事工增长的需要和宗教领袖们逐渐加深的敌意。路加福音6:12-16给出了此事的平行记录。
然后耶稣上了山 马可用“然后”一词引入接下来的重要事件,但是不一定暗示两件事在时间上前后接近。希腊文的“那山”,也许指湖边某座特定的山,一处耶稣熟悉的地点。传统认为此事发生的地点哈丁角(Horns of Hattin),乃是湖西岸的制高点,与这里的情景倒是十分般配。另一些人则认为此表达法是不确定的(“山”,the hills,修订标准译本),指的是加利利中部的山区,与沿湖的低地相对应。马可现在以山为背景来记载耶稣的行动,清楚地暗示此事件有别于他日常的生活和事工。因为山常常与神和他百姓的特别沟通有关,所以这里的场景“可能带有启示和权柄的明确意味”[6]。
路加福音(6:12)记载了耶稣经过整晚祷告以后下到山下的事。他与天父商议如何选择十二个人,为了每个人祷告,并进行了仔细的思考。
随自己的意思叫人来 指耶稣经过终夜祷告以后,第二天清晨开始作出选择。“叫”是关身语态,表明耶稣是按照自己的兴趣采取的行动。他发起呼召,也凭着自己的意志决定谁被呼召。这并不是在呼召志愿者。
他们便来到他那里 经文中的复合动词“他们来到”暗示他们被分别出来。这是耶稣对他们的明确呼召,让他们离开没有委身的群众,在他身边做门徒。而且他们自愿地接受了呼召。路加福音6:13的表达方式是,耶稣首先叫来“他的门徒”,就是那些确实的跟随者。然后再从他们中间选择了十二个人。
他就授权给十二个人 字面意思是“设立十二个人”(made twelve)。通过明确的行动,他将这十二个人创立或组合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此之前,他们中间不存在这样一个群体。“十二个人”(The Twelve,中文常称为“十二门徒”)”很快就成为指称这个被拣选群体的专门用语。他们的数目无疑是耶稣特别安排的,与以色列的十二个族长和十二个支派一致。他们构成了基督属灵王国的根基。但是,耶稣呼召十二门徒,并不就意味着他的同工被限制在其中了。路加福音10:1记载,他又设立了“七十个人”,并差派他们出去传道。每个群体都要单独对基督给自己的呼召负责。
有些古老的抄本在这里有“称他们为使徒”一句,但是很可能是抄写员根据路加福音6:13所加。在十二个人被差派出去宣教以后(可6:30),马可才第一次使用“使徒”这个术语,其意为“被派遣的人”。
要他们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们去传道 耶稣指派十二个人的目的有两个,一个与目前有关,另一个则着眼未来。这两部分与“门徒”和“使徒”这两个正式的称号有关。这两个目标,只有第一个在耶稣在世的时候,可以完整地实现。
耶稣设定十二门徒的近期目标,是让他们可以经常与他同在,担任他的助手。与老师一直在一起,让他们在将来有资格以耶稣见证人的身份行事。“与他相处必须先于传讲他的信息。”[7]
耶稣用了一个双重陈述来界定他们未来的使命。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传道”、“做信使的工作”,精确地、权威性地宣告耶稣托付给他们的信息。这个使命包括耶稣在地上事工期间有限的布道(6:7-12),以及基督复活以后完整的事工。
并给他们权柄赶鬼(美国标准译本)这是他们第二方面的使命,与他们的主要使命布道相关联,一起实行。耶稣“给他们权柄”,意味着给他们能力与权力可以赶鬼。但是这又和布道极为不同,需要特殊的权柄。赶鬼代表了他们可以施行的各种神迹,这是在耶稣基督里神的国已经到来的证据。
第16-19节给出了选定的十二个人的名字。每本同观福音书和使徒行传都有这样一个名单。但是,第四福音书没有这样一份名单,甚至没有全部提到十二门徒的名字。马可的名单没有表明十二个人还进一步分为若干小组,但是通过研究平行的名单,可以为我们揭示这一点。
马太福音10:2-4
|
马可福音3:16-19
|
路加福音6:14-16
|
使徒行传1:13.
|
1. 西门彼得
|
西门彼得
|
西门彼得
|
彼得
|
2. 安得烈
|
雅各
|
安德烈
|
约翰
|
3. 雅各
|
约翰
|
雅各
|
雅各
|
4. 约翰
|
安德烈
|
约翰
|
安德烈
|
5. 腓力
|
腓力
|
腓力
|
腓力
|
6. 巴多罗买
|
巴多罗买
|
巴多罗买
|
多马
|
7. 多马
|
马太
|
马太
|
巴多罗买
|
8. 马太
|
多马
|
多马
|
马太
|
9. 亚勒腓的儿子雅各
|
亚勒腓的儿子雅各
|
亚勒腓的儿子雅各
|
亚勒腓的儿子雅各
|
10. 达太
|
达太
|
奋锐党西门
|
奋锐党西门
|
11. 迦南人西门(和合本作“奋锐党西门”)
|
迦南人西门
|
雅各的儿子犹大
|
雅各的儿子犹大
|
12. 加略人犹大
|
加略人犹大
|
加略人犹大
|
|
这些名单构成了三个四人组,每一组都包含同样的名字。每组领头的人名字相同,但是组内的顺序有变化。其中有五人以前就接受了耶稣的呼召,马可福音也已经提到过他们的名字。约翰福音1章还显示,其中某些人之前就和耶稣有联系。
西门,耶稣又给他起名叫彼得 耶稣“给西门另取一个名字叫做彼得”(罗瑟拉姆译本)。马可福音的说法不一定表示这是耶稣第一次赐给他这个名字。[8]到此为止,马可一直叫他西门;但是在本书余下的部分,除了14:37之外,马可总是叫他彼得。不过,马可从来没有用过那个众所周知的双重名字——西门彼得。这个新名也没有完全取代旧名(徒15:14)。“彼得”的意思是岩石或石头,不见于亚兰或希腊人名,很清楚这是一个描述性的称呼。但是,它到底是指彼得的个性,或是刻画他如岩石般的坚定,又或指他的正式身份是建立教会的基础性磐石,解释者们的看法无法达成一致。根据马太福音16:18和以弗所书2:20,最后一种看法成立的可能性更大。
彼得在四份名单中都名列首位。马太福音的名单是这样开始的:“头一个叫西门,又称彼得”(10:2)。这并不是说彼得被正式地安排在首位。他居首位是因为他天性冲动,也因为他是首先被耶稣拣选的门徒之一。因为个性中容易激动的特点,他不可避免地被其他人视为领袖。
还有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 他们两人的名字与耶稣首次呼召他们的时候相同(1:19)。
半尼其,就是雷子的意思 这个称呼仅见于马可福音。翻译为“雷子”的短语找不到任何平行的记载,也许当时在加利利这个名字具有引申的含义。关于其中元音所存在的困难,至今没有解决,也许是因为加利利单词奇怪的发音所致。对这个短语存在的意义,人们也存在不同的观点:① 对他们善于雄辩的称赞。这一点不太可能,因为在当时门徒们还没有做任何布道,可以让人们注意到他们雷霆般的雄辩口才。② 对他们有时发烈怒的责备(参路9:54;可9:38)。如果理由是路加福音9:54,那么耶稣可能也称他们为“闪电之子”。③ 承认他们鲁莽热情的天性。这是最可能的。雅各暴烈的话语,可能使得他成为最先的殉道士之一(徒12:2)。而尽管基督的爱软化了约翰的个性,他的作品还是处处透出对罪的雷霆震怒。
安德烈 这是一个古老的希腊名字,意思是“人的”(manly)。安德烈的名字总是列在第一组,但是,只有在13:3中他才出现在其他三人所构成的内圈里。尽管安德烈亲自引荐了自己的兄弟给耶稣(约1:40-42),然而在福音书的记载中对于他的弟兄他却扮演了“第二小提琴”的角色。
腓力 总是排在第二组的首位。这也是一个常见的希腊名字。约翰福音1:43-44记载了耶稣早期给他的呼召。
巴多罗买 这是一个从父名衍生出来的名字,意为“托买之子”(Ptolemy)。据约翰福音1:45-51记载,他的本名显然叫拿但业。不过,“拿但业”这个名字从来没有用在同观福音书中,倒是“巴多罗买”在同观福音书中总是出现在“腓力”之后,似乎表明二人的关系如约翰福音中所见的那样十分密切。
马太 根据2:14的记载,有人会疑惑为什么马可没有把他的名字写成“利未,又叫马太”。在马太的名单中,他的身份是“税吏马太”。他的名字是旧约名字“玛他提亚”(Mattathias)的缩写形式(《马加比一书》2:1以下;《马加比二书》14:19;路3:25-26)。
多马 在同观福音书中,仅仅在几个名单中列出这个名字 。但是在第四福音书中,他却有鲜活的表现(约11:16,14:5,20:24-28,21:2)。他也被叫作低土马,意为“双生子”。这两个名字的意思相同。
亚勒腓的儿子雅各 他总是名列第三组的首位。这个短语的作用是将他和更有名的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区分开来。他很可能和“小雅各”(15:40)是同一个人。
达太 这是唯一没有出现在所有名单中的名字。马可福音和马太福音中有“达太”,但是有些古老的手稿的异文是“勒拜乌斯”(Lebbaeus),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里写的是“雅各的儿子犹大”,他显然有三个名字。在约翰福音14:22中,他是“犹大”(不是加略人)。
迦南人西门(美国标准译本) 这个称谓并不表示西门是个迦南人或者来自于迦南的村庄。这是一个亚兰文术语的音译,意为奋锐党(路6:15)。也许这个名字表示他曾经是犹太奋锐党的一员,也可能指的是此人狂热的个性。保罗在加拉太书1:14中对这个词的使用更倾向于后一种含义,但是人们通常接受的是前一种观点。也许这个名字同时含有上述两种含义。
加略人犹大 他是西门的儿子,叫做加略人(Iscariot;约6:71,13:26)。Iscariot显然是个希伯来词汇,意为加略地的人(man of Kerioth);他既可能来自希斯仑南部的加略希斯仑(Kerioth-Hezron,书15:25),也可能是摩押的加略(耶48:24)。这句话暗示犹大不是加利利人。因为如果他全家已经搬到了加利利,在父亲和儿子的名字上就会自然地冠有新的地点。
还有卖耶稣的 这一句里的“还”字,坦率地承认了出卖的人是十二门徒之一。在福音书中,这个恶名很少与他的名字分开。“卖”,更字面意思的翻译是“交出”,指他卑鄙地将耶稣交给敌人的行为。[9]
很明显,耶稣拣选来继承他工作的这十二个人,代表着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能力水平,但是每个人都作出了跟随耶稣的个人决定。有人指出,这份名单始于不认耶稣的彼得,终于出卖他的犹大,这不是一份完美的名单。
路加福音明确记载,登山宝训是在指派十二门徒以后作出的。但是马可福音没有提到这一点。
8. 对耶稣的反对逐渐增加(3:19下-35)
随着耶稣的事工广为人知,两种类型的反对观点也渐渐浮出水面。一种来自于具有敌意的犹太领袖们恶毒的反对,但是也有他的家人出于好意而给出的误导性干扰。马可福音同时介绍了这两种反对。耶稣的亲属决定拉住他(19节下-21节),但是在他们到达以前,宗教领袖们就向他提出了恶意的诽谤性指控(22-30节)。耶稣的亲属们对他的事工明显缺乏同情,这也导致耶稣更认同他属灵上的亲属(31-35节)。“在这个段落中,”威廉姆森说,“耶稣自己的家庭和律法教师们这两个应该最先承认耶稣的群体,都没有看出他真正的身份。”[10]
(1)他朋友们的焦虑(19节下-21节)
这几个经节是马可福音独有的,似乎是某位亲历者的回忆。
耶稣进了一个屋子(美国标准译本) 这句话作为一个新段落的起头,应该与第20节合在一处。[11]但是,这句话更可能是含义是“他回了家”,指明他回到迦百农(参2:1)。
众人又聚集 其中的“又”字回顾了2:2中出现的同样情景。经文所用的历史现在时生动地保留了当时的场景。耶稣一回到屋里,人们就蜂拥而至塞满整个屋子。虽然官方对他颇有敌意,但是他深得民众喜爱。
甚至他连饭也顾不得吃 他们没有时间吃饭,更谈不上休息一下了。看起来,他们走了很远的路回来,正是十分饥渴的时候。马可福音6:31中给出了同样的说明,显示他没有机会独处片刻。马可描绘出一幅耶和华的仆人永不停息的活动画面,这句话是其中又添加的一笔。喧闹的群众不断施加的压力,是耶稣艰苦事工中各种负担之一。
他的朋友听见 这里指他们听见他不间断地服侍群众、明显地没有考虑自己的需要一事。“他的朋友”得到了从迦百农传来的报告;“朋友”一词指那些与他关系密切的人。在蒲草纸文献中,这个词被用在某人的“代理人”或者他的“朋友和亲戚”身上,在狭义上也可表示他的“家人”[12]。这个短语似乎最好翻译为“他的亲属”。第31节看来也应该自然地理解为是在叙述他们的事情。
就出来要拉住他 耶稣的家人得到报告,被迫采取行动。显然他们是从拿撒勒来到迦百农,为了他着想,想要控制住他。马可福音里有好几次用“拉住”这个词来表达逮捕一个人的意思(6:17,12:12,14:1、44、46、51)。他们非常关心耶稣,但是对他的目的和行动缺乏了解。乌尔塔多说:“近年来我们听见不少这样的故事,家人试图劝阻某人(通常是青年人)脱离狂热的宗教或政治活动,有时强迫他们做‘脱敏治疗’,通常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亲爱的人已经被‘洗脑’了,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有鉴于此,我们从面前的这段经文中也能发现这类熟悉的人物。”[13]
因为他们说他癫狂了 他们断定“他已经疯了!”。他们觉得耶稣做事情缺乏理性,因为他的生活失去了均衡。他们无法解释他为什么愿意和群众不间断地接触,于是认定他不正常。泰勒恰当地评论说:“对耶稣深深的个人关切,混杂着一种同情,即想要知道他的目标和目的。”[14]
有些解释者提出,“他们说”这个短语需要被视为非特定人称的(impersonal),翻译为“有人说”,表示别人所传的谣言。但是复数形式的动词很难被视为非特定人称的用法,这里的上下文也没有提示这样的切换。而且即使按照这种观点,我们也不能减免对耶稣亲属的责难;就算他们不是这种看法的提出者,他们却相信了它并依此采取行动。马可福音坦率地将这事作为一件意想不到的反对耶稣的事例记载了下来。
(2)勾结别西卜的控告(22-30节)
与此同时,耶稣遭遇了故意的恶毒反对。这种诽谤性的指控,是因为公众对耶稣医治一位瞎眼的人以及不准污鬼说话的热烈回应所引发的(太12:22-23)。马可没有记载具体的神迹,而将焦点集中在逐渐增加的反对上面。马太福音12:22-37对这次争执有更详细的记载。
从耶路撒冷下来的文士 这句话调换了原文的语序(“文士,那些从耶路撒冷来的”),指明这来自首都的使团所具有的威望。他们的目的是要消除耶稣的影响。马可特地指明他们来自耶路撒冷,也许是为了说明对耶稣的敌意在何处将会达到最高峰,甚至导致他的死亡。
说 这个词用了过去进行时,表明反复表达的反对。马可引用了他们针对耶稣本人和他的事工所给出的两种不同的指控。
他是被别西卜附着 表示耶稣一直处于这种的情况之下。他们的指控可能是指耶稣被别西卜控制了,借助他的能力行事,但更有可能的意思是,别西卜利用耶稣作为自己的代理人。在希腊文中一直用Beelzeboul这个名字,而人们熟悉的Beelzebub则来自于武加大译本(Vulgate,通俗拉丁文译本)。有人认为这个名字是为了取笑以革伦的神Baal-zebub而故意编造的,原意是“飞蝇之主”,而现在则表示粪土之主的意思。但是更为可能的是,它意为居住地之主,也就是恶灵所驻之地的主。这和第27节所提到的“壮士家”一致,也与基督在马太福音10:25中对自己被称为别西卜时,他关于“家主”的评论契合。文士们不仅不承认耶稣是神子,而且指控他是撒但的永久工具。这是对他位格的恶毒攻击。
他是靠着鬼王赶鬼 这是文士们的第二个指控。他们承认耶稣赶鬼的现实,但是借着将其归因于撒但而妄图贬低他的工作。“鬼王”的意思是掌权者。这指他是统管群鬼的最重要首领;群鬼是撒但的部下,也是他的王国的一部分。翻译为“靠”(by,希腊文en)的介词表明手段,即借助他的能力。但这个词更可能是故意用来传达耶稣与撒但紧密联合的意思,以便解释他能力的来源。他是撒但的同盟,在撒但的统管之下。
耶稣叫他们来 这些指控是背着耶稣作出的,为要败坏他在群众中的名声。耶稣察觉到他们的想法之后(太12:25),开始反击诽谤者。他对文士们的回答包含驳斥(23-27节)与警告(28-30节)。
用比喻 这表明他用生动的、箴言的风格回答了他们。他的回答利用了熟知的事实与要表达的真理之间的相似性原理,因此算是比喻性的。
撒但怎能赶出撒但呢 这个反问只有马可福音有记录,暗示文士们所用的称号指他是撒但。由此,耶稣公开地揭露了他们苦毒的影射。与文士们一样,他也承认撒但的位格性存在,以及群鬼是撒但的下属。但是,耶稣用“怎能”一词指出了他们看法之荒谬,因为这意味着撒但自己赶出自己的自杀性行为。没有任何理性的、有智能的存在者会如此行事。
第24-25节按照他们的指控所隐含的荒诞假设,给出了两个例证。这两个例子都是假想出来的,揭示了所要示例的原则之虚幻性。他们的观点无论应用在一个王国庞大复杂的事务上,还是应用在个人家庭亲密局部的关系上,都是自我毁灭性的。在每个示例中,如果一个组织自相纷争,一部分起来攻打另一部分,想要制服和控制另一方,其结果都会造成王国或家庭不可避免的解体。
若撒但自相攻打纷争 这是耶稣反驳性示例的高潮。“攻打”和“纷争”这两个动词都是不定过去时,表示对过去事实的确认。根据文士们的逻辑,撒但实际已经在攻打自己,而且他的国度已经处于纷争之中了。
他就站立不住,必要灭亡 他们的假定意味着撒但已经很久都没有能力在邪恶的国度中为首了。耶稣附加的“必要灭亡”的断言仅见于马可福音,庄严地宣告了撒但灭亡的命运。这里所指的不是撒但不再存在,而是指他失去了作为恶魔世界君王的地位。
(但是)没有人能进壮士家里抢夺他的家具,必先捆住那壮士,才可以抢夺他的家 与他们荒谬的宣称相反(24-26节),耶稣赶鬼的事工,事实上凸显了他与撒但的真实关系。希腊文“但是”是个很强的对比连词,给出了相互对照的真理。这种对照关系以类比的形式给出,将撒但刻画为一个大能的壮士,屋里满是他掠夺来的财物。壮士就是撒但;他的房子是他所统治的国度;魔鬼是他的家人,按照他的旨意行事。他的“家具”或“器皿”,显然是不幸的人类牺牲者,被撒但的权势和他的代理者鬼魔所辖制。只有比撒但更强大才能把他们从他手里解救出来。耶稣通过赶鬼所做的正是这个工作,因此他证明自己是在对抗撒但,而不是与他合谋的代理人。这也证明他进入了撒但的屋里,制服了他,捆住了他。在耶稣那里,鬼魔之主找到了“他的”主人。
才可以抢夺他的家 耶稣通过在旷野受试探中得胜,建立起对魔鬼的统治权;但是将来时的“抢夺”、“将要掠夺”,是对耶稣将来完全战胜撒但和他的国度的前瞻。撒但是已经失败的敌人,但是他最终停止行动,还要等到基督再来,以可见的方式建立他的王国之时。
现在,耶稣从记录他们说法之荒谬性的冷静推理,转向了对他们的庄严警告(28-30节)。因为,他们的控告揭露了他们内心的道德水准。
我实在告诉你们 在马可福音中,第一次出现这个表示确认的庄严公式。这句话仅见于福音书,通常是从耶稣口中说出。[15]而且,这句话总是出现在庄严而重要的陈述之前。“实在”的字面意思是“阿们”。这是一个希伯来词汇,意为真实或经过检验。因此,它的意思是“实在”、“出于真实”以及“真的”。它的后面总是接“我告诉你们”,表明耶稣是出于自己的权柄在说话。因此,这个公式包含着真实和权威的意味,等同于旧约中的“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通过使用这个公式,耶稣向他的对手庄严地保证,他接下来要陈述的深奥话语乃是真理。
人儿子们一切的罪……都可得赦免 这是耶稣对神在饶恕上的怜悯范围之宽广的崇高断言。这句话不是宣告大赦天下,而是宣布“一切”种类的罪都可以被赦免(除了接下来要说到的一件以外)。“人儿子们”是一个亚兰文的词汇,在福音书中仅见于此,意为人类。人的罪,以及他们因悖逆的行为在自己和神之间制造的隔阂,都可以被神赦免和消除。
一切亵渎的话 指一种特殊的罪。亵渎是说非难的话,恶意伤害的言语。当直接针对神的时候,它指侮辱神的荣耀和权能的敌意话语。神的乐意饶恕简直太奇妙了!
凡去亵渎圣灵的 这个短语在原文的语序是“灵,圣洁的”,强调圣灵圣洁的本性。“去”(against)字面意思是“进入”(into,希腊文eis),指一个人出去诽谤圣灵。圣灵的工作是让人知罪,并向他们揭示由赎罪所提供的挽回祭。当人故意羞辱圣灵,歪曲他的本性和工作,他们犯下的罪将会关闭让他们可被饶恕的大门。唐纳德·英格里希(Donald English)断言:“这样就不再有饶恕了,因为在这样的态度下,人不可能去寻求饶恕。”[16]
却永不得赦免 这表示不管现在还是以后,都绝对没有可能得到赦免。(参太12:32中更加完整的陈述。)
乃要担当永远的罪(美国标准译本)这是耶稣对此罪的长久后果的正面断言。这种罪是“永远的”一直得不到饶恕。人要承担此罪的永久后果。
这话是因为他们说:他是被污鬼附着的 马可的解释性评注,提供了基督作此庄重断言的理由。“说”指的是第23节的指控,是过去进行时的动词,标志着他们持续的恶毒指控。文士们不断地指控耶稣在圣灵的大能下赶鬼的行为是为魔鬼作代理,他们是在有意识地诽谤圣灵的工作。出于仇恨耶稣的动机,他们想要把他所用的圣洁能力打上撒但的烙印。将神的灵所彰显的工作归于撒但,是对神的工作在道德上的曲解。这句经文的动词时态指明,这不是一件鼓励的行为,而是心中坚持拒绝光明的态度,定要以善为恶,以恶为善。在这样的状态下,圣灵也无法继续工作,让人知罪。很多严肃认真的人存有深深的忧虑,担心自己也许犯下了这样的罪。莱尔(Ryle)的观察很恰当,他说:“那些担心自己已经犯下不可饶恕之罪的人,恰恰是那些没有犯下此罪的人。”[17]克兰菲尔德注意到,耶稣的警告乃是针对当时官方认可的神学领袖,他说:“当今,那些最该注意这句警告的人是神学教师和教会正式的带领人。”[18]
(3)他真正亲属的身份(31-35节)
这个简短的段落显然是接续第21节的叙事。耶稣的亲属对他的事工缺乏同情的态度,促使耶稣说出这番谁是他真正亲属的话。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宣告,揭示了他的教会的真实本性。
当下,耶稣的母亲和弟兄来 希腊文“当下”一词简单地接续之前的叙事,而没有指明任何时间顺序;马太福音则明确地指出了两件事之间密切的时间关系(12:46)。在马可福音中,只有这里记载了耶稣的母亲以个人身份出现的情景。在6:3中,马可提到她是耶稣的母亲。在耶稣开展地上的事工期间,所有福音书都没有提到约瑟,所以人们普遍认为这表示他已经去世了。他最后一次在福音书里出现,是在路加福音2:51里。
在马可福音6:3中,马可给出了耶稣的四位“弟兄”的名字。对于这几位弟兄与耶稣之间的精确关系,历代都有争论。至今还有三种观点得到人们的支持,并根据4世纪后期讨论这些观点时它们各自的主要倡导者的名字,赋予了它们简便的名称:① 赫维迪乌派(由赫维迪乌〔Helvidius〕首先提出,公元380年),认为他们全是约瑟和马利亚的孩子,因此都比耶稣年幼;② 伊比芬尼派(由伊比芬尼〔Epiphanius,又译“伊皮法纽”〕提出,公元382年),认为他们都是约瑟前一次婚姻所生的孩子,因此都比耶稣年长;③ 哲罗姆派(由哲罗姆提出,公元383年),认为他们都是耶稣的表兄弟,是马利亚的姊妹——革流巴的妻子——所生的孩子。第一种观点最简单也最自然,尽管其中存在的棘手问题可能永远找不到让所有人都完全满意的答案。[19]
站在外边 或许指众人站在满是听众的屋外,又或是待在围绕耶稣的众人圈外的空旷之处。前者的含义显得更为自然。
打发人去叫他 群众的规模和拥挤程度,让他们无法马上靠近耶稣。因为不愿意向别人说起他们的企图,耶稣的亲属们给他递信,让他出来彼此商议。
有许多人在耶稣周围坐着 显然其中大多数人对耶稣的态度都很友善,很多人还是他的门徒。“周围”表示众人围成一圈坐在耶稣四周(参34节)。这些人盘腿坐在地板或地面上,把耶稣围在中间。他最亲近的门徒们应该最靠近他。
他们就告诉他说 指有人给耶稣传递口信。口信从最外圈的某人开始,一个传一个,直到最靠近耶稣的人(太12:47),也许在耶稣暂停说话的时候,告知了他。
看哪,你母亲和你弟兄在外边找你 说话的人用感叹句“看哪”来开始他的宣告,以便让耶稣注意他的亲人在场,以及他们提出要求的怪事。[20]因为,这实在是一件奇怪而不同寻常的事情。
耶稣回答说 这句话不是指对他的亲属说,而是对给他传信的人的回答。
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 耶稣的意思不是想要和他们断绝关系。但是因为他们对他的事工缺乏同情,这些话确实表达了耶稣的失望之情,也暗示他们没有资格左右他的行动。耶稣的问题有意要引起人们注意一件事,就是在他的事工中,有超越血肉之亲的更高的关系。
就四面观看那周围坐着的人 这是马可福音另一个描述耶稣“环视左右”的标志性用法。马太福音12:48-50很清楚地指出,这些话是他直接针对面前的“门徒们”说的。在他的目光扫过四周环坐的门徒们时,他显然带着对他们的慈爱嘉许。马太福音补充说,他说话的时候还伸手指向自己的门徒(12:49)。
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 耶稣的感叹“看哪”,提请大家注意他接下来要给出的令人震惊的断言。他所承认的亲属关系已经超越了自然的联系,因为现在是建立在属灵的关系之上了。这一点被克拉克(Clarke)恰当地称为“因顺服而同为后嗣”[21]。
凡遵行神旨意的人 这是被耶稣承认为亲属的决定性因素。“遵行”指一个人的全部生活都与神的旨意联合。这不是口头上承认自己是门徒,而是通过主动的顺服与神建立起来的关系。“凡”表示这种关系不限于自然的联系,而是指向所有遵行神旨意的人。凡被称为耶稣亲属的人,都以遵行天父的旨意为特征。“仆人的服侍产生‘神的家庭’的后裔,其数量远远超过了与我们有血脉关系的人。”[22]
这样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亲了 “这样的人”是对前一节的复述,指这样遵行神旨意的人。这样的人就是神家里的成员。“亲属关系现在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建立在新的基础之上:凡以耶稣全部的事工为榜样,遵行神旨意的人,都是亲属。”[23]“弟兄、姊妹和母亲”这三个词前面没有加定冠词,它们全是修辞性的,表示整个属灵的家庭关系。所有真正的信徒都是神的家人。耶稣没有加上“父亲”一词,因为在属灵的国度里,这个词代表的地位没有任何人能够担当。耶稣总是把父亲一词保留给天父。
9. 给众人的比喻性教导(4:1-34)
马可福音里有两处集中记载了耶稣的教训,第4章是第一处。在这里,他教导的主题是用比喻描绘“神的国”(11、26、30节);而在第13章,他教导的主题则是末世的未来。马太福音13章保存了这一比喻性教导更完整的记录,而路加福音8:4-18仅记录了耶稣这次所讲的第一个比喻。马可首先描述了教导的背景(1-2节)和比喻性教导的内容(3-32节),接着又补充了耶稣对自己所使用方法的总结性陈述(33-34节)。
(1)教导的背景(1-2节)
马可在介绍这次比喻性教导事工的时候,没有指明具体的时间;但是马太福音13:1明确地指出,这事发生在耶稣被指控用别西卜的能力行事的“那一天”。这次教导是耶稣在面对日益增长的敌意和对他事工可悲的误解时给出的。这是基督在“迦百农繁忙的一天”当中的一部分。(这“繁忙的一天”包括马太福音12:22-13:53、马可福音3:19-4:41,以及路加福音8:4-25所记录的各种事件。)
然后他又在海边开始教训人 “然后”一词引入了耶稣持续活动中的下一个阶段。“又”字所回溯的经文是3:7,也有可能是2:13,说明耶稣在海边教训众人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但是“开始”一词,指出现在所给出的教训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遭到犹太领袖道德上的拒绝之后,耶稣开始使用新的方法。
有许多人到他那里聚集 文士们的控告无疑影响了很多人的态度,但是并没有打消普通百姓对耶稣的兴趣。他在海边的教导吸引了许多人,他们数量庞大但是良莠不齐。这里形容词的最高级形式(在美国标准译本中翻译为“非常多”)在字面意义上表示群众的规模已至最大,因为这件事是基督伟大的加利利事工之最高峰。
他只得上船,坐在海里 这里的“船”不是3:9中那样的小船,而是比桨划的船大一些的航船。“坐在海里”刻画出耶稣四面环海的情景,因为船被划到了离开岸边稍远的地方。他坐下的姿态表明,他要开始讲课了。
众人都靠近海,站在岸上 大量的群众在海边站成一圈,都面向坐在船上的演讲者。在迦百农和约旦河的河口之间有一个小湾,那里的海岸陡然升高超过水面,离岸几码远的地方水就相当深了。那里也许可以提供一个天然的看台,在声学效果上足以满足教导许多人的需要。
耶稣就用比喻教训他们许多道理 在这次教导中,耶稣教训了他们许多道理,但都是利用比喻来传递信息的,马可福音记录的就是其中的几个比喻。这次教导标志着他教导事工的新阶段。以前,耶稣的教导更为直接,较少形象化的用语;但是现在,他关于神国的教导则完全采用比喻的方式。
“比喻”源自希腊文parabolē的音译,意为“将东西扔在一旁”,其基本含义是比较或类比。比喻借助比较或示例,将所要教导的真理与人们已知或熟悉的事物并置对比。马可之前对这个词的用法(3:23)说明,比喻不一定是叙事性的。“比喻”一词从希伯来语māshāl翻译而来,它可以使用各种素材,包括伦理性格言、箴言、谜语、神谕(oracles),以及人们熟知的叙事形式。因此,马可用它来指代谚语(pithy saying,7:17)——一种不带叙事的纯粹比较(13:28),以及比喻性叙事(此处)。基督的比喻总是以人类经验中熟悉的情景作为示例,来教导某些道德和属灵的真理。他的某些比喻似乎源于人们熟知的历史事件,但是很明显地,他改变了它们的形式,以便合适承载他有意传达的真理。
犹太听众对比喻的用法十分熟悉。比喻不是耶稣发明的,拉比们在他们的教导中就经常运用比喻。但是耶稣的教导技巧让比喻的使用达到了最完美的程度。他知道如何以让人难忘的方式,利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来表达深奥的真理。我们在解释比喻的时候,必须根据比喻的主旨来看待和评估其中的细节。
(2)教导的内容(3-32节)
在那一天耶稣所讲的许多比喻中,马可福音只记载了其中三个,而且它们全都借用了人们熟悉的农业活动场景。马可福音的记载清楚地表明,基督并不是一口气就教导了所有不同的比喻。
①撒种的比喻(3-20节)
这是耶稣当天所讲的比喻中,唯一所有同观福音书都有记载的一个。它被用作比喻的范本(13节),构成了耶稣当天比喻性教导的基础。在马可福音里,这个比喻占用的篇幅最大。他记录了这个比喻(3-9节)以及耶稣所给予的解释(10-20节)。
你们听啊 这是耶稣对众人的呼吁,提醒他们仔细注意所要给予的教导。只有马可福音记载了开场的这句呼吁。这句话里的动词使用了现在时的祈使语气,要求听众们不断地集中注意力。它可能是耶稣整个比喻性演讲的开场白。耶稣接下来所要采用的方法,需要听众们集中注意力和思想。
看哪!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 引言性质的“看哪”,引起人们注意常见的撒种情景,因为这种情景值得仔细地考察。在这熟悉的场景中,隐藏着深刻的属灵教训。在字面意义上,撒种的人村里的家中“出去”,到了村外的田野。他带着一个装有种子的皮袋,里面是小麦或者大麦;当他用手撒种的时候,袋子就系在他的腰上。田地不算广大,四周也没有围栏。当他撒下谷种以后,要再用木制的犁把地犁一遍,犁通常由一对牛牵引。
撒的时候,发生了一事 “发生了一事”(It came to pass)这个公式,引起人们对撒种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情的重视;这种事情经常发生,但是并不是出于撒种者的故意。
有落在路旁的 虽然撒种者撒的种子全都一样,但是其产出却由种子落在什么位置而决定。路旁可能指田野边上的道路或者穿过田野的步道。为了让整块地都撒到种子,有一些谷种被抛洒到为人践踏的路旁。这些落在坚硬路面上的种粒,引得鸟儿前来觅食。
土浅石头地上的 不是指表面覆盖岩石的地方,而是一层浅浅的土覆盖在坚硬的大理石上,土下几寸就是岩石。这样的浅土会导致两种后果。首先,种子会很快出芽,然后温暖潮湿的土壤导致植物快速发芽生长,使得它们过早地接触到土下的“温床”。
第6节说到浅土下面的岩石所带来的第二种后果。新生的植物无法深深地扎根,当灼热的太阳开始肆虐的时候,它就在高温的烘烤下枯萎了。因为无法从深层的土壤中吸取水分,它很快就干死了。
落在荆棘里 不是指落在荆棘丛里,而是指地里到处是没有清理干净的荆棘根蔓。虽然荆棘丛已经被火烧掉,但是它们的根无法完全拔除。在肥沃的土壤中,种子和荆棘争相发芽,但是荆棘迅速而舒适地生长,很快就超过了谷物的高度,把它挤住了,剥夺了它所需要的阳光和水分,窒息了它的生命。
就不结实 指它无法长出绿色的麦穗;因为所需的能量被掠夺了,所以它无法结实。
其他的落在好土里 这句经文中复数的“其他的”(希腊文),对应前三种失败的情况下所撒的部分那些种子,参照这三类情况来考察剩下的种子所播撒的条件。“好土”,强调了土的性质,以吸引听众默想(撒种)所要达成的结果。
就发生长大 和前面的例子不同,撒在这里的种子可以长大结实,完成撒种者的意图。马可福音所特有的希腊文分词“发生”和“长大”,描绘了种子撒下以后稳定成长的状态。
结实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这些数据是得到的收成和播撒的种子的比例。马可根据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按照从低到高的方式列举了各种可能的收成。加利利海西北面革尼撒勒平原(the plain of Genesaret)的土壤,作物的产量异常的高。约瑟夫曾经热情地将其称为“自然的野心”(Wars 3.10.8)。
尽管撒种者大量的工作似乎都是徒劳,但是这个比喻所描绘的情景并不悲观,而是体现了实际发生的情况。因为大多数土地都是好土,所以种子落下后会得到惊人的收获。
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这是一句在所有同观福音书中都可以找到的呼吁,表明了这个比喻的特殊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一个农耕的故事,它表达了需要严肃思考的真理。这句话唤起人们的注意,同时希望他们仔细分辨其中的道理。经文中的动词采用现在时祈使语气,向听众强调说,他们的责任是不断地聆听和留意耶稣的教训。耶稣对每个听见神话语的人,都赋予了严肃的责任。有效的沟通不仅对演讲者有要求,对听众同样有会提出要求。
无人的时候 表明当天所教导的比喻,没有按照时间顺序记载。在记录更多的比喻之前,马可暂时停下来,插入了耶稣和门徒们关于比喻性教导的讨论。“无人”代表相对的清静,指他们当时没有受到群众的压力。这段叙事显然是耶稣在船上的公开事工结束后发生的事情(参太13:36)。
跟随耶稣的人和十二个门徒 指广义的耶稣门徒所构成的圈子。他们作为耶稣坚定的门徒,分享着主与十二门徒之间的亲密关系。这些跟随者与更大多数没有委身的听众不同,但也与十二门徒有所不同。
问他这比喻的意思 这句话里的复数名词(希腊文为“各种比喻”)显示,他们提问的时候,耶稣已经教导了不止一个比喻。但是,这些比喻显然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展开,因此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在马可福音简略的记述里,包括了他们对耶稣使用比喻的理由(参太13:10)以及这个比喻的含义(参路8:9)的提问。作为回答,耶稣解释了采用比喻方法的理由(11-12节),以及对撒种比喻的解释(13-20节)。
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美国标准译本) 这句经文中强调性的短语“只叫你们”,把门徒和外人区别开来。作为耶稣的门徒,他们可以知道“奥秘”;“奥秘”这个词在福音书中只与耶稣的比喻教导事工有关,但是在保罗书信中却频繁出现。[24]在新约中,“奥秘”指的不是神秘不可解的事情,而是指之前被隐藏起来不为人所知晓的那些神圣启示,现在却向那些属灵上有资格接受的人显明出来,赐予了他们。这奥秘的最终结果,就是完全展开的福音信息(参罗16:25-26)。
耶稣当天所说的比喻,揭示了“神的国”的性质和发展。这个启示的精华在于,神的国体现在耶稣的位格、话语和事工中。门徒们的信心让他们有资格理解,卑微的耶稣正是神赐给人的启示。“叫你们知道”这个短语明确地断言,他们已经从神那里接受了这个奥秘,作为赐给他们的永久礼物。尽管目前他们还几乎无法理解通过基督体现的神的国之全部重要性,但是在他们心中撒下的种子,以后将会成长为荣耀的丰收。然而神已经叫他们知道这奥秘,此事也带给他们神圣的责任。
若是对外人讲 这里的“外人”,是马可福音所独有的称谓,它指的是在门徒圈子以外的人。耶稣通过比喻的方法建立起一种筛选的过程,把听众中的门徒与没有委身的人区别开来。
凡事就用比喻 “比喻”在这里的意思近于“谜语”(riddles)。若缺少解释的钥匙,对于外人而言这些故事并不带有显然易见的信息。根据听者对他的不同态度,基督的比喻可以用来掩盖有关神国的真理,也可以用来“揭开”奥秘。外人不信的态度让他们没有资格理解和接受启示,因此不加解释的比喻对他们而言就成为掩盖着的奥秘。但是,信心可以让人突破面纱,把握住启示。由此,耶稣说比喻的事工可以揭示听众内心的状态。没有信心,会让神赐给他们启示的努力成空。
叫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 如果这句话里的希腊文连词hina保留了通常的含义“叫”(in order that),而不是“以至于”(that)之意,那么耶稣可能指他有意对听众用比喻以掩盖真理。但是,这样会产生解释的困难,也因此有人指责马可福音误解了耶稣。hina在这句经文中更可能是“所以”(so that)的意思,简单地表示结果。我们应该根据马太福音13:13来解释马可福音的这句话;马太福音指出,耶稣使用比喻是因为人们在属灵上盲目。马太在给予解释以后,还加上了以赛亚书6:9-10的漫长引文。尽管马可没有提到任何经文引用,但是他所描写的耶稣,实质性地给出了以赛亚的话语。以赛亚这些话在新约中出现了好几次(参约12:40;徒28:26),指出神对那些硬着心抗拒光的人的惩罚,是公正地使他们看不见。耶稣暗示,这些比喻的功能是对那些故意拒绝他和他的启示的人施行审判。他并不想要对他们隐藏真理,但是鉴于他们不信的态度,他使用了比喻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刺激他们反思比喻中蕴含的真理。然而文士们对他的坚定拒绝,使得其中的信息对他们隐藏起来,并将这些比喻变成了对这些自掩双目的敌人们的审判工具。普卢默恰当地说:“这种审判是仁慈的。心里冷酷的大众会记得他们听过这些无法理解的比喻,因为其形式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而当他们的心变得能够接受其含义时,对他们而言含义就会变得清楚。同时,比喻避免了人们犯下拒绝清晰的真理之罪。”[25]
听是听见,却不明白 这句话的形式保存了希伯来语的平行体它从听到而不是见到的角度来阐述。
恐怕他们回转过来(美国标准译本) 这句经文隐含着,在他们的不信中,回转成为他们讨厌且要避免的事情。由于他们坚持拒绝耶稣的信息,所以如果让他们看见和听见比喻所隐藏的真理,随之而来的从罪中回转的结果,对他们就是一件不情愿发生的事情。“回转”一词,含有罪人明确地从罪中回转是他自己应负的责任之意。所有的圣经经文都清楚地表明,神绝不想故意阻止人们从罪中回转。
而他们的罪就得赦免 这句话显然指他们故意拒绝真理的罪。但是,若他们从罪中回转,得到神的赦免是确定无疑的事。
又对他们说 这个表达法标志着耶稣的讨论转换到另一个阶段,开始对撒种的比喻进行解释(14-20节)。这句经节是马可福音所特有的。
你们不明白这比喻吗 在原文中这句话既可能是个陈述句,也可能是个疑问句。如果是疑问句,就是指耶稣承认门徒们没有办法凭直觉洞察其中的含义;如果是陈述句,就表达了耶稣对他们不明白其含义的惊讶。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这句话是疑问句。
这样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 耶稣的这句话暗示,在某种意义上这个比喻是理解所有关于神的国的比喻性教导的关键,无论是已经给出,还是尚未给出的。将来时的动词“明白”(know)或理解(understand),表示这些比喻有恰当的顺序,并暗示门徒们对这个比喻缺乏理解,将会延及所有别的比喻。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耶稣没有给予他们解释比喻的一般规则,而是告诉他们一个范例性的解释。这个范例是他们用来解释别的比喻的指南。
撒种之人所撒的,就是道 耶稣没有说明撒种的人是谁;他重点强调所撒的就是“道”或者“神的道”(路8:11),更具体的说法是“天国道理”(太13:19)。所撒的种才是整个图景的中心。耶稣解释四种土壤的时候,不同土壤所代表的对道的态度决定了产生的结果。撒种和教导的类比在当时广为人知。耶稣的解释清楚地表明,人所听见的信息和所给出的回应是同一个现实中不可分割的两面。
第15节提到那些撒在路旁的,指那些心里坚硬的人。
这些是在路旁的 这个短语中的指示代词“那”,被反复用在前面的三种类型上,强调了他们所代表的一类人。简单的描述性短语“在路旁的”,指出比喻中所代表的听众类型。
道被撒在那里 指路旁的位置,描绘了他们没有回应的耳朵。这句话的重点是他们与神圣话语有了接触。麦肯纳(McKenna)评论说,被人反复践踏的土地,刻画了他们“被终身的习惯不断践踏的顽固心灵。他们在情感和智识上有抵御真理的坚硬外壳,让神的道无法刺入到可以发挥作用的程度,不能让他们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心思,从自己所行的道路上回转到别的路上来”[26]。
当人听了道,撒但立刻来 无论何时,只要有人明确听到了神的道,撒但就会立刻采取行动。在比喻中,飞鸟的行动与作为邪恶王国首领的著名敌人撒但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有关。耶稣没有将飞鸟解释为无位格的试探,这是他接受魔鬼是位格性存在的证据。在比喻中,“飞鸟”表示撒但为了夺去神的道而采用的各种方式;而在解释中指明了撒但的出现,表示一切反对神的道的势力的联合。我们在解释与神的道相遇的各种阻碍时,必须承认其中存在撒但王国的活动。
把撒在他心里的道夺了去 听者的心坚硬,没有留下任何机会让神的道可以深入到表面的心思之下。神的道暴露在外,直到撒但到来,借助建议或说服的能力将道夺去。
第16-17节提到石头地——那些浅土地。
同样 指用与前一种情况相同的解释原则来解释第二种情况。耶稣所有的解释里,存在某种一致性。
那撒在石头地上的 这一句里的复数名词(希腊文“各种石头地”),描写了地里有几处表面完好、下面却是岩石的地方。句中的现在进行时动词“撒”,让播种的结果变得不确定。
就是人听了道,立刻欢喜领受 指这些听众马上对神的道有了反应,带着热情欣然接受了所宣讲的道。作为一种有魅力的、吸引人的信息,人们没有考虑其蕴含的后果就迫不及待地接受了。他们被神的道所提供的个人好处所激动,没有去计算要付出的代价。“欢喜”一词,表示他们热情但是肤浅地接受了福音。
但他们心里没有根 表示神的道无法进入到他们的内在生命,在他们的本性中占据一个改变生命的据点。道的影响力很快就停止了,因为他们旧的本性还没有被打破。“肤浅的成长,”麦肯纳说,“是感情上兴奋但智识上没有根基的属灵经验之后果。”[27]
不过是暂时的 指他们的欢喜只能持续“一时”,是一种暂时的状态。当结果还在他们可承受的范围之内时,他们维持名义上对神的道的接受。他们肤浅、缺乏深度的天性,很容易产生热情,但是也会轻易地冷却下来。
后来,当患难逼迫来到 “后来”一词引出他们缺乏根基的逻辑后果。他们匆忙地认信,不可避免地要经受患难、惨重的试炼或者逼迫的检验;逼迫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患难。“患难”的本意是指施加压力,其中包括各种神所赐的体验,而“逼迫”则是落在敌人手中经受特别的折磨。
为道 指患难的愿意是因为他们在名义上接受了道。在今世的道德冲突中,接受神的道的人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试炼。
他们立刻就受了冒犯 正如他们立刻欢喜地接受神的道一样,他们也会立刻作出相反的反应。当欢喜的前景被受苦的要求所替代,他们无法停止思考到底是否值得为道忍受患难。动词skandalizō也被翻译为“跌倒”(美国标准译本),来自于名词skandalon,意为“激发陷阱或罗网的扳机”。这个词在这里是修辞性用法,取其掉入陷阱、陷入罗网的基本含义。这个词一般用来表示“导致犯罪,引向犯罪”之意。其含义似乎是,当逼迫因为道的缘故到来的时候,掉在浅土上的人放弃了自己的信仰,因此犯了罪。为道受苦,在他们以为是受到了极大的冒犯。路加福音在这里使用了意为背教的词。
第18-19节讨论掉在荆棘里的种子——那些瞻前顾后的人。
还有那(希腊文作“别的”)撒在荆棘里的 “别的”一词,提请听众注意还有第三类人。他们比那些已经背教的人走得更远。句中的“撒种”是现在进行时,再一次表示结果还未确定。
这世界的思虑 更字面意思的翻译是“为今世所分心”,指我们目前生活的邪恶世代与将来的世界之间的对比。这些纷纭的“思虑”,让人的心思分散到不同的方向,几乎没有给属灵和永恒的思考留下任何时间。耶稣清楚地看到忧虑如何分散了人的心对重要的、有永恒价值的事物的关注。
钱财的迷惑 指钱财表面上具有极大的好处,引诱人努力去获取它们所允诺的快乐。但是,信靠钱财的人所获得的允诺是欺骗性的,它们永远不会兑现。迷恋钱财的人,将他们所占有的算为他们真正的财富,就正好成为迷惑的牺牲者,因为他们对提供长久满足的属灵价值视而不见。
和别样的私欲 路加福音还提到了“今生的宴乐”,但是马可福音的叙述更为详尽。这句话表示与钱财性质相仿的各种别的事物,都是人生活中所渴望拥有的东西。贪欲或强烈的占有欲中也包括了情欲。
进来把道挤住了 三种相互竞争的影响被耶稣视为闯入的陌生人,随着神的道一起强行进入人的心里,并驻留下来。因为人没有将它们挡在外面,就造成了心思的分裂,任凭它们汹涌的权势相互竞争,挤住或窒息了神的道。“挤住”是复合形式的动词,表示整个过程已经完成了。
就不能结实 指没有果实结出来。通过撒种要获得的最终结果没有能够实现。这种人对于道在世上的传播没有产生任何贡献。“检验真理的真正标准,是看它是否能对生活和人格产生与真理相应的影响。”[28]信徒生来是为了繁衍更多的信徒。
前三种土壤的画面严厉地提醒人们,神国的信息“不是容易下咽的药丸,也不是让灵振作的温和话语,而是对邪恶势力的战争宣言,因此就像任何真正的战争一样,要准备受到反对,付出牺牲”[29]。
第20节最终来到了好土——果实丰盛的土壤上。
那(希腊文作“那些”)撒在好地上的 这里所用的词汇是“那些”,而不是“这些”,标志着这是一种与所有之前的类型都不同的土壤。“撒”在这里用了不定过去时,表明这是成功的撒种,撒种者的目的已经完成了。
就是人听道,又领受,并且结实 这三个并列的现在时分词,通过连续的行为刻画出这一类人的特征。他们不断地带着倾听的态度欢迎神的道,允许它在他们的生命中动工,成就其目的。他们生命的特点是有丰富的产出。这三种特征将他们与所有之前的土壤区别开来。
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但是,耶稣没有进一步澄清各种不同的产出。汤普森(Thompson)认为,这样的差异可能是源于各人不同的能力或献身程度。“耶稣也许想表达,有人结了更多的果实,因为他们的能力更强。但是他也许想说,而且很有可能就是指很多人在生活中只结了应该结出的果实的一小部分,因为他们只消化了部分的真理。”[30]一个人若不断接受神的道,消化并顺服其要求,他的生命将会以其美善和能力为特征,不断地将荣耀归给神。
撒种的比喻,也许可以更恰当地称为四种土壤的比喻,反映了耶稣用神国的信息挑战人们时所看到的各种情景。不同的土壤暴露了人们对他的不同态度,并解释了他所遇到的漠然和反对。这个比喻清晰地阐明了一些持久的原则,指出在目前的世代,就是基督教王国(Christendom)时期,当基督君王的信息被宣告的时候,人们会作出的反应。
②听众的责任(21-25节)
这段箴言性的谈话在路加福音8:16-18中有平行记载,但是不见于马太福音。然而,几乎整个段落的所有内容都在路加福音和马太福音中出现过,它们散见于不同的地方,各自有不同的应用。[31]这些简洁的箴言是精炼的、尚未展开的思考,可以用在各种不同场合,产生不同的应用。有证据显示,耶稣确实在好几个不同的场合使用了它们,而这个段落在这里毫不突兀地出现,暗示耶稣也在这里提到它们,正如马可福音所记载的一样。这一段构成了一个重要附录,它记录了耶稣关于使用比喻性方法的解释。
耶稣又对他们说 这句话与马可福音前面的用法相协调(参9、11、13节)。这个公式似乎简单地表示主题的变换。这些话特别适合对第10节所提到的圈子讲。
在原文中出现的两个否定词,显示第21节包含着两个独立的疑问句。罗瑟拉姆(Rotherham)的翻译相当直接:“灯来,岂是要放在斗底下,或是床底下?不是应该放在灯台上吗?”对于第一个问题,耶稣期待人们给予否定的回答,而第二个问题则需要肯定的回答。每个物品前所加的定冠词,表明它们都是为人熟知的物件,是每个加利利家庭所必须的家具。灯[32]是一个小型的陶制褐色瓶子,中间放一根灯芯。在耶稣的时代,它的造型一般呈封闭的碗状,中间有个小孔可以倒油进去,灯芯从顶部凸起的部分伸出,通常还有供人拿取的手柄。一盏灯一般仅能盛一到两勺油。马可福音用灯“来”的表达法,是一种口语化的拟人手法,就像我们说“来了一条信息”,或者“有邮件来了”一样。
斗 它指的是一种家里常见的容器,其容积略略多于九公升。这个词从拉丁语借用而来,表示一种标准的固体计量单位。床是“休息的地方”,可能是常见的巴勒斯坦床;它不过是一张毯子而已,晚上铺在地上,白天就收卷起来。但是这个词更可能指睡觉的沙发,就是罗马的“卧榻”(triclinium),在巴勒斯坦相对富裕的家庭使用(参2:15)。耶稣期待的否定性回答表明,没有任何精神正常的人会将灯拿进屋,只是为了隐藏起来。相反,人们自然会期待灯要放在灯台上,通常是放在简单钉在墙上的灯台。富裕的人家也许使用单独的落地灯台。
耶稣在解释比喻时托付给他的跟随者的“光”,不是故意想要对外人隐藏。他并不想要把教导弄得深奥难解,将其限制在受到启蒙的内圈跟随者中间。正如灯的功能是发光,他的门徒的任务是让他们的光闪耀,好让其他人也能知道真理。
第22节开始处的因为,表明这一节和前面的内容有密切的联系。耶稣刚刚用修辞性语言提到的事情,现在用字面意思明白地阐述出来:“因为掩藏的事,没有不显出来的;隐瞒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这个双重陈述句强调了教导的目的。这句话隐含的规律是,当事情被掩藏的时候,其目的是为了在合适的时机揭发出来。人们隐藏贵重的物品,是为了不让那些不认识它们真正性质或功能的人误用或滥用。但是,隐藏的目的是为了在合适的时机可以将它们拿出来;因为如果一件东西永不出现,便是丢失了,而不是被隐藏了。耶稣采用比喻性方法,在目前审慎地将天国的奥秘向外人隐藏起来,其目的是为了让他启蒙的门徒们带给世界知晓。他们决不要认为他有意让他们保守启示的秘密。由耶稣的位格和事工所体现的神的国,现在虽然是向外人掩盖着的启示,但是耶稣的本意却是在以后的日子通过他的追随者,让神的国得到荣耀的展示。这个启示的完整内容只有当他受死和复活之后才能被世人知晓和理解。
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这个条件语句假设人有“耳朵”,就是听的能力,因此人必须不断地听。在第9节中,耶稣将责任放在了所有在场的群众身上;在这里,他则将责任再次加于自己的门徒身上。在整个比喻性教导的过程中,耶稣一共三次说了这句话(9、23节;太13:43)。按照福音书的记录,耶稣还在另外两个场合说过这句话(太11:15;路14:35)。[33]
他又对他们说 这可能指的是另一个场合,但是第24-25节更可能是耶稣在同一个场合,接着前面的教训所说的话。这句介绍性短语可能暗示耶稣在教导时,用庄严的祈使语气说出这番话之前,曾经有一个停顿。不论它们是耶稣在何种场合说的,这些格言都具有持久的价值。
你们所听的要留心 这是耶稣呼吁人们运用自己属灵的感知能力。主总是强调,人们要仔细注意他们所听见的话,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地理解。特别在属灵的事情上,我们决不能只是肤浅地听见。
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 在马太福音7:2中,耶稣用这个格言来强调苛刻判断他人的后果。而这里,这句话则用于奖励勤勉的努力。他们对教导的内容多么专注,就会从中得到多大的益处;这是一个普遍适用的规律。这个原则在道德、属灵以及智力的领域都有效。
要多给你们这听的人 这是耶稣的仁慈应许,他们得到的益处甚至要大过需要付出的努力。神按照他的仁慈,给予努力倾听的人的祝福会异乎寻常的大,甚至超过人们合理的想象。只有马可福音记载了这个应许。
因为一词,引入了以下另一个箴言式的言说来对前面内容进行解释,这个词也在别的情况下出现过(太25:29;路19:26)。
有的,还要给他 拥有好东西的人乃是通过努力运用自己的能力才得到,所以神一定还会给他更多。接受和消化真理,让人的能力增加,于是他们可以接受更多的真理。这个格言不应被应用在物质的丰富上,而是应当被应用在属灵的事物上。
这个原则也能通过别的方式生效。一个人若不使用自己的能力来理解真理,他的理解力将会变得越来越迟钝。人若放弃使用自己的属灵能力,其结果将会是属灵的萎缩。门徒们也必须运用他们关于神国奥秘的知识,否则他们所占有的将会渐渐减少,直到他们现在所有的也失去。耶稣用这个两面性的现实,挑战门徒更加完整地理解他关于神国的信息。
③种子生长的比喻(26-29节)
这个比喻是马可福音所独有的,只有他一个人记载了这个比喻。它是对撒种比喻的补充,详细地解释了在好土中的属灵成长定律。
又说 显然是接续耶稣前面公开教训的记载(参33-34节)。第10-25节从效果上看是一段插入的记载,记录了对第10节所提到的一群人的私下教训。这一点也许是经文中删除了“对他们”几个字的原因。
所以,神的国如同 表示每一个神国的比喻都刻画了神国的一个方面。“所以”一词,强调了用“如同”所描绘的整个比喻所给出的相似性。这个比喻可能是类比神国在广阔世界上的成长,也可能是类比神国在个人生命中的发展。
人把种撒在地上 这句话没有说明撒种者的身份,其要点在于种子的成长。“撒”并不意味着粗枝大叶的工作,而是指通常用手撒播种子的方法。经文中动词的不定过去时,表明这是一个明确的行为,不需要重复进行。动词的虚拟语气表示整个场景是想象出来的,尽管这是农耕生活中一个常见的场面。
黑夜睡觉,白日起来 撒种以后,农夫离开了土地,并不需要进一步努力来帮助撒下的种子发芽。他继续自己日常的生活,让种子随意生长。动词“睡觉”和“起来”,表示农夫日夜重复的活动。经文使用“黑夜和白日”而非“白日和黑夜”的顺序,“反映了东方人认为‘一天’从日落开始的观点”[34]。
这种就发芽渐长 这里动词的现在时,再一次表明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渐长”的字面意思是“自己长得越来越长”,刻画了某种神秘力量在促使植物生长。
那人却不晓得如何这样 因为生长的过程与撒种者基本无关,所以他甚至不晓得如何会这样。农夫清楚地知道促进或妨碍生长的条件,但是存在于种子中的生命生长过程却是一个谜,直到如今还在向人们的能力发出,以给出完整的解释。“生命的精髓,在埃及古墓中的种子里休眠了4000年之后,是如何在地里发芽,成长为完整的生命的呢?”[35]甚至如今,在神的国里“自然”的属灵成长过程,对于未得救的人而言依然是一个谜。
地自己生出五谷 “自己”(我们的英文单词是automatically〔“自动化”〕)表示强调,指明生长是一件自我完成的行为,是种子所蕴含的自发能力不依赖人的帮助而独立作用的结果。地自己不能让种子生长,它仅仅是让种子能够发芽的能力发挥的中介。而产出则依赖于撒下的种子的性质。所以,人的心对播撒在其中的道的种子有反应,对撒在其中的稗子也有反应。这句经文并不否认种子还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已经有这样的前提。耶稣的重点在于种子在成长期间不需要耕作。植物不断地生长,这完全独立于人的行动之外。但是正如汤普森所说:“我们的责任是预备和清理土壤,并播撒正确品种的种子,满怀信心地期待地里会适时结出果实。”[36]
先发苗,后长穗,再后穗上结成饱满的子粒 这是种子变成果实的各个阶段。表示重复的“后”字,强调了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渐进发展的过程:先是青草一样长着叶子的茎;然后是绿色的未饱满的穗;最后是柔软多汁的果实渐渐丰满坚硬,成为成熟的谷物。农夫若想做任何努力来加速整个过程,只会适得其反。同样,属灵的成长也不能拔苗助长。
但当果实成熟的时候 这句话里的“当”(when)字,字面意思是“无论何时”(whenever),表明收割的时间不是由农夫的意愿来决定的,而是依赖于谷物的生长条件。“成熟”的字面意思是“可以让路了”,但这里所用的是这个词不常见的一种含义,表示允许或许可的意思,就是当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收割谷物了(因此也可以译为“成熟”,美国标准译本)。
他立刻用镰刀去割,因为收成的时候到了 经文中的“他”指撒种的人。在整个生长季节,农夫都在一旁休息,但是“立刻”一词生动地刻画了他在谷物成熟的一刻,立刻就结束了毫无作为的状态。他马上拿出了镰刀,即一种熟悉的收割工具,交在收割者的手中。农夫没有生产谷物,但是他的行动,对于保守他撒种所产出的结果来说,却是必要的。
有人认为这个比喻是把神的国视为一个整体,从基督撒种的时间直到末世收获的到来。按照这种观点,耶稣承认他的撒种还没有产生收成,但是他已经在门徒中间撒了种,而且他相信神会亲自让种子在未来变成收成。这种观点似乎涵盖了当天比喻性教导更为宽广的外延。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个比喻描述的是福音在个人生命中做工的情景。属灵品格的发展是一个缓慢有序的过程,无法用人为的方法强迫早熟。于是,收割被视为一种汇聚传福音努力的结果(参约4:35-36)。基督徒工人的任务是撒种并智慧地保守神的功效,允许神的道在每个人心里动工,按照神所设立的人性发展规律生长。
④芥菜种的比喻(30-32节)
马太福音将这个比喻放在稗子的比喻(13:24-30)之后,但是路加福音将其放在了完全不同的背景下(13:18-19)。
他又说 指耶稣又针对聚集的群众(1节)说话,马太福音也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太13:31、36)。马可福音所用的表达法暗示,两次讲话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
第30节的双重挑战性提问仅见于马可福音,是耶稣要求听众们一起寻找恰当的明喻,以描述神的国。这是所记载的耶稣教训中唯一一次,他使用了“我们”这个词,把自己和他的听众联系起来。耶稣很有技巧地寻找刺激听众的方法,让他们警惕和认清神的国与自然界的比较。他的门徒如果能够更加警惕属灵的国度与物质世界的示例性比较,应该会得到更好的理解。而那些外人(11节)即使付出同样的努力,也会很快地意识到自己完全无法理解神国的性质。但是,耶稣已经准备了一个比喻供他的听众去默想。
好像一粒芥菜种 这是耶稣所采用的比喻,他将会借此回答自己提出的“如何”和“什么”这两个问题。神国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借由微小的芥菜种和它了不起的成长来展示。耶稣在这里所指的显然是常见的黑芥菜(Sinapis nigra),这是一种生长在巴勒斯坦的茎杆粗壮的作物,其叶子和种子都可利用。[37]耶稣在福音书中几次提到它,[38]每次都是强调芥菜种的微小,因为它的细小颗粒是出名的。这种微小的种子,只有一粒沙的大小,而长成的植物却常常可以达到3米至3.5米高。
虽比地上的百种都小 这并不是说芥菜种是是植物学家已知最小的种子,但是对于犹太人而言,这是他们平常在地里所种的所有种子里最小的一种。种子的微小是这个比喻的中心特征之一。
就长起来,比各样的菜都大 这是一幅从微小的开始得到伟大结果的生动画面。“菜”指的是食用的庭院植物或者蔬菜。芥菜的叶子可作蔬菜,其种子可作调味品。“大”字则强调其相对于同类的其他植物巨大的躯干。成熟芥菜的大小和种子的大小完全不成比例。
甚至天上的飞鸟可以宿在它的荫下 芥菜的树枝坚实强健,可以为各种鸟儿提供愉快光顾的栖息地。它们一边享用种子,一边可以栖息在树枝下。经文中的动词字面意思是“宿营,搭置帐篷”。它的含义不仅仅是指鸟儿栖息在树枝上,这些鸟儿还能在上面筑巢。
耶稣对这个比喻的解释没有被记录下来(参34节下)。它刻画了神的国从微小开始并渐渐长得坚固强壮的景象。芥菜种微小的开始并不表示它注定会微不足道,相反,它会显示出令人惊奇的发展。
人们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评价其坚实的成长。传统的观点认为,这个比喻表达的是基督教会从微小开始,不断成长为属神的强大运动的过程。潜力强大而味道辛辣的芥菜种刻画了福音巨大的内在生命力,以及在人类历史上所成就的结果。这种观点认为神的国和教会是相同的概念。但是,这种简单的关于成长的看法,没有对鸟儿和它们巢穴的作用给予解释。
还有人认为这种巨大的成长表明了神的国度超乎寻常的发展过程。开始于很小的、不引人注目的运动,基督的国度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强大的统治力量。于是,“且成了树”(太13:32)被认为是指芥菜长成完全与自己本性相异的东西。树作为圣经里象征神国的符号,表示基督的国将会脱离其最初的特性,成为一个强大的具有统治权的王国,一个世俗的组织。这种观点认为鸟儿代表邪恶的力量,因为各种原因投靠了基督教并在其下寻求庇护所。教会历史的实际发展过程对此观点提供了支持,从君士坦丁(Constantine)时代开始,教会获得了世俗的承认和权力,使得各种败坏的力量入侵了名义上的教会,并改变了它最初属灵的性质和态度。所以,这似乎是更可能的观点。
c. 对比喻性教导的总结(33-34节)
这两节结束了比喻性教导事工的记载。直到受难周以前,马可福音都没有另外记录耶稣更多的比喻。
许多这样的比喻 这里记录的三个比喻只是其中有代表性的选择。我们不知道耶稣当天到底说了多少比喻。但是,“许多”一词清楚地暗示,耶稣所说的比喻多于这里保留的记录。“这样的”表明当天所说的所有比喻都具有相似的性质和目的,都是耶稣为了阐明神的国度的某个方面而说的。
对他们讲道 耶稣在比喻中所说的“道”,就是神国的奥秘(11节)。“讲”是过去进行时,描写了一段漫长的教导时间。
照他们所能听的 指耶稣小心地陈述自己的信息以适合听众的情况,凭着直觉知道他们的心里可以接受的程度。“照”(as)更精确的翻译是“甚至照”(even as),标志着他的教导和听众的能力之间精确的匹配关系。因为他们对耶稣身份的偏见和误解,所以耶稣采用了他们从道德上可以接受的形式来传讲自己的信息。
若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讲 指耶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向他们陈述神国的奥秘而采用的方法。当天众人对他的反应清楚地表明,那些不是他门徒的人基本没有预备好理解神国的信息,就是他本人所代表的信息。他对信息的隐晦表述,没有强迫他们立刻决定接受或反对他就是神国的具体体现这一信息。“比喻性的教导立刻宣告了对他们的审判,因为他们没有预备好接受神的国,但同时也表现了神的怜悯中愿意饶恕和拯救的意愿。”[39]
没有人的时候……给自己的门徒(美国标准译本) 显示出耶稣与对待“外人”的不同。“自己的门徒”表示作为他的跟随者,他们与耶稣独特而亲密的关系。因为与他的关系不同,所以他们得到了进一步的指导。从福音书的记载可以清楚地知道,他们确实需要这样额外的指导。
就把一切的道讲给门徒听 这是马可福音独有的叙述。经文中的动词含义是“放松,解开,理顺”,指解决或解释难解的问题、谜语或者梦。门徒们需要这样的帮助,以理解比喻性信息。他们拥有很高的特权,但是现在的信徒同样有特权从内住的圣灵那里接受教导的服侍,因为圣灵将基督的事情揭示给可以接受的心灵(参约16:14)。
[1] James Hope Moulton and George Milligan, The Vocabulary of the Greek Testament, p. 40.
[2] Michael Avi-Yonah, The Holy Land, pp. 181-87.
[3] Larry W. Hurtado, Mark, Good News Commentary, p. 42.
[4] Henry Barclay Swete,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p. 57
[5] James A. Brooks, Mark, The New American Commentary, p. 70.
[6] Lamar Williamson, Jr., Mark, Interpretation: A Bible Commentary for Teaching and Preaching, p. 80.
[7] George Williams, The Student’s Commentary on the Holy Scripture, 5th ed., p. 734.
[8] 耶稣第一次赐他这个名字,是彼得在约翰施洗的地方遇到耶稣时(约1:42),当时这个名字是预言性的。马太福音16:18记录了这个名字的预言成就。
[9] 关于十二门徒圣经及传统方面的信息研究,参见William Barclay, The Master’s Men。亦见William S. McBirnie, The Search for the Twelve Apostles。
[10] Williamson, p. 83.
[11] 1551年,当罗伯特·斯蒂芬斯(Robert Stephens)引入分节的时候,他正确地将这句话划为第20节。但是不幸的是,后来的编辑缺乏判断力,将其归于第19节了。
[12] Moulton and Milligan, pp. 478-79.
[13] Hurtado, Mark, Good News Commentary, p. 50.
[14] Vincent Taylo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p. 236.
[15] 这个词在马可福音中出现了13次,马太福音中出现了30次,路加福音中出现了6次,约翰福音中出现了25次,在约翰福音中“实在”一词总是重复为“实实在在”。
[16] Donald English, The Message of Mark, p. 89.
[17] 莱尔,《马可福音释经默想》(J. C. Ryle, “Mark” in Expository Thoughts on the Gospels, pp. 58-59)。
[18] C.E.B. Cranfield,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aint Mark, Cambridge Greek Testament Commentary, p. 143.
[19] 对此问题的讨论,参见James Hardy Ropes,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of St. James, International Critical Commentary, pp. 54-59; V. Taylo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pp. 247-49; D. Edmond Hieber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vol. 3,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on-Pauline Epistles, pp. 46-50。
[20] 有些手稿有“和你姊妹”一句,但是很明显是抄写员根据第35节的推理加上去的。他的姊妹们住在拿撒勒(6:3),而且极不可能参与意在限制耶稣事工的公开行动。
[21] W. N. Clarke, Commentary on the Gospel of Mark, in An American Commentary, p. 56.
[22] David L. McKenna, Mark, The Communicator’s Commentary, p. 86.
[23] M. Robert Mansfield, “Spirit and Gospel” in Mark, p. 70.
[24] “奥秘”(Mystery,希腊文mustērion)在新约中出现了27次:三本同观福音书中各出现了1次,保罗书信中出现了20次,启示录中出现了4次。
[25] Alfred Plumme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in Cambridge Greek Testament, p. 124.
[26] McKenna, p. 94.
[27] 同上,p. 95。
[28] Ezra P. Gould,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International Critical Commentary, p. 76.
[29] Hurtado, p. 61.
[30] Ernest Trice Thompso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rk and Its Meaning for Today, pp. 88-89.
[31] 第21节出现在马太福音5:15,路加福音11:33;第22节出现在马太福音10:26,路加福音12:2;第24节出现在马太福音7:2,路加福音6:38;第25节出现在马太福音13:12,25:29,以及路加福音19:26。
[32] “英王钦定本翻译为‘蜡烛’(Candle)是弄错了时代,因为蜡烛直到中世纪才发明出来。”(Brooks, p. 84, footnote 30)
[33] 这个呼召没有出现在第四福音中,但是出现在启示录2-3章七封书信的每一封里,也出现在启示录13:9中。在福音书中,“耳”总是复数,但是在启示录中它总是单数。
[34] Robert A. Guelich, Mark1-8:26,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p. 241.
[35] McKenna, p. 101.
[36] Thompson, p. 93.
[37] Harold N. and Alma L. Moldenke, Plants of the Bible, pp. 59-62.
[38] 耶稣显然在四个不同的场合提到过芥菜种:① 马太福音13:31、马可福音4:31;② 马太福音17:20;③ 路加福音13:19;④ 路加福音17:6。
[39] Cranfield, p.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