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雅各,性格刚烈的使徒
那时,希律王下手苦害教会中几个人,用刀杀了约翰的哥哥雅各。
《使徒行传》12章1-2节
与耶稣最亲近的三个门徒中,雅各是我们最不熟悉的一个。他的生平和个性基本上在圣经中没有详尽的记载,雅各在福音书里未曾单独出现过,他却总是和比他有名气的弟弟约翰放在一起。他唯一被个别提到的一次,就是《使徒行传》中记载的他殉道的时候。
圣经不常提到雅各,这是很有讽刺意味的,因为从人的眼光来看,他应该是核心小组里理所当然的领导者,他和约翰两个人,他的年纪比较大(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和约翰的名字同时出现时,他总是排在前面),而与彼得和安得烈两兄弟相比,雅各和约翰的家庭似乎也更为显赫,因为雅各和约翰常常被称为“西庇太的儿子”(太20:20,26:37,27:56;可10:35;路5:10;约21:2),这表明西庇太是个重要人物。
西庇太的名望可能来自他在经济方面的成就,或是他的家世,或两者皆有。他显然十分富有,因为他的捕鱼事业庞大到足以雇用许多工人(可1:20)。此外,西庇太的家庭具有相当的身份,以至于使徒约翰“是大祭司所认识的”,也就是因为这样,在耶稣被捕的那个夜晚,他可以让彼得进入大祭司的院子(约18:15-16)。一些初代教会的记录显示,西庇太是利未人,与大祭司的家庭关系密切。姑且不论西庇太这么有名望的原因是什么,圣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他是个重要人物,而且他家的名声,可以从加利利一路传到耶路撒冷大祭司的家里。
雅各在这么显赫的家庭做兄长,很可能认为自己有十足的理由担任使徒中的领导人。事实上,这可能是他们常常争论“他们中间哪一个可算为大”的一个原因(路22:24),但雅各只在一件事上真正成为众使徒之首——他是第一个殉道的人。
就我们对雅各些微的认识来看,他比我们想象中还重要。在两份使徒名单中,他的名字都紧随彼得之后(可3:16-19;徒1:13),由此我们可以假设他是个很强的领导者,而且他的影响力可能仅次于彼得。
当然,在最核心的三个使徒中,雅各也是个重要人物。譬如说,当耶稣使睚鲁的女儿从死里复活时,只有雅各、彼得和约翰三个人被允许和耶稣同去(可5:37)。在变像山上亲眼目睹耶稣荣光的也是他们三个人(太17:1)。在橄榄山上,有四个门徒暗中向耶稣发间,雅各是其中的一个(可13:3)。而耶稣要求三个使徒和他一起在客西马尼园祷告时,雅各也在其中,另外两个人就是彼得和约翰(可14:33)。因此,作为最核心使徒的一员,雅各享有特别的福分:他可以亲眼看到耶稣使人复活的大能;耶稣在山上变了相貌时,他看见他的荣光;耶稣在橄榄山上向他们阐明未来之事时,他看见基督无上的主权;在客西马尼园,他看见救主极大的痛苦。这些事必然大大增强他的信心,也为他自己将要面对的苦难和殉道做了预备。
如果有个关键词可用来形容使徒雅各的话,这个词就是“烈性子”。就我们对他的些许了解来看,他显然具有高度的热忱和强烈的情感。事实上,耶稣给他和约翰起了一个别名,就是“雷子”(半尼其),这个词非常明确地道出雅各狂热、火暴、刚烈和热情的个性,他使我们想起旧约圣经里的耶户。大家都知道耶户“车赶得甚猛”(王下9:20),而且他说“你们同来,看我为主大发热心”,然后就歼灭亚哈家,把巴力敬拜彻底从地上除去。耶户的热心是失控的热心,而他“为主所发的热心”沾染了自私、属世的野心和嗜杀的残暴。圣经说:“只是耶户不尽心遵守耶和华以色列神的律法,不离开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王下10:31)
使徒雅各的热心也掺杂着类似的雄心和残暴(尽管在程度上温和了许多)。耶稣遇见他的时候,他可能正走在同一条通往毁灭的道路上,但借着神的恩典,他被变化成属神的人,并成为最重要的使徒之一。
马可记载耶稣称雅各和约翰是“雷子”,他把这称呼放在十二门徒的名单里,就和他提到西门(又称为彼得)的方式一样(可3:17)。我们不知道耶稣是否经常使用这个别名来叫雅各和约翰,但在整本圣经里,只有马可提到他们的别名。·彼得的别名显然是为了鼓励并塑造他的个性,使他能像磐石一样坚固。但是,耶稣为西庇太的两个儿子取了“半尼其”的别名,则是为了责备他们天生的火暴脾气,或许,主甚至是想幽默一下,通过这个别名来温和地训诫他们。
虽然我们对雅各的认识极少,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事实,就是他天性暴躁、刚烈。安得烈默默地将人带到耶稣面前,而雅各却求神从天上降下火来摧毁整个村庄的人。他是使徒中第一个殉道的人,而且杀他的人正是希律王,由这两个事实,我们可以看出雅各不是个被动、机灵之人。相反,他很容易引起事端,以至于很快就树立了致命的敌人。
在属灵领导的职分上,脾气暴躁之人还是可以合理地占有一席之地,以利亚就是这种人(事实上,当雅各要求从天上降下火来的时候,他自认为是在学习以利亚)。尼希米也有类似的脾气(尼13:25),施洗约翰也生性暴躁,雅各显然与他们如出一辙,他直言不讳、性情刚烈,对作恶的人没有耐心。
这样的烈性子原本无可厚非,不要忘了,耶稣自己也用鞭子来洁净圣殿,而当他这么做之时,“他的门徒就想起经上记着说 ‘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约2:17;参诗69:9)。在所有人当中,雅各最了解主心急如焚的感受。雅各看到耶稣责备犹太领袖、咒诅格拉森城、对抗和摧毁魔鬼势力时,他的热心也大大增加。真正为公义所发的热心才是好品德。
但是,热心有时候不等于公义,而没有知识的热心是有害的(参罗10:2),没有智慧的热心是危险的,没有敏锐感受的热心往往是残酷的。热心一旦沦为失控的情绪,可能就会带来致命的结果。
雅各有时很容易被这种误导的热心打败,有两个事件特别可以说明这一点:一个是他想让天上降下火来,另一个是雅各和约翰这两兄弟的母亲为两个儿子向耶稣要宝座。以下就让我们逐一来看这两个事件。
从天降下火来
从《路加福音》9章51-56节的记载,我们很容易了解为什么雅各和约翰被称为雷子。当时,耶稣正预备经过撒玛利亚,前往耶路撒冷守最后一个逾越节,他知道这个逾越节将带他进入死、埋葬和复活的道路。路加这样写道:“耶稣被接上升的日子将到,他就定意向耶路撒冷去,便打发使者在他前头走。他们到了撒玛利亚的一个村庄,要为他预备。那里的人不接待他,因他面向耶路撒冷去。”
值得注意的是,耶稣选择路过撒玛利亚。从加利利往耶路撒冷最短的一条路,就是直接穿过撒玛利亚。但往来这两地的大部分犹太人为了要避开撒玛利亚,都刻意地选择绕行好几英里,穿过荒芜的庇里亚沙漠,并横渡约旦河两次。
撒玛利亚人是来自北国以色列的犹太混血的后代。以色列被亚述征服后,全国最杰出且具影响力的人都被掳走,而忠于亚述王的外邦人和外国人就被安置在撒玛利亚(王下17:24-34),滞留国内的那些可怜的以色列人就与进驻的外邦人通婚。
那些外邦人因为不敬畏神,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有兴旺过,于是亚述王便在掳来的祭司中遣送一名回去,教导他们如何敬畏神(王下17:28),结果却造成真理与异教混合的错谬。“他们又惧怕耶和华,又侍奉自己的神,从何邦迁移,就随何邦的风俗。”(33节)换句话说,他们仍宣称敬拜耶和华神(而且在表面上接受摩西五经为圣经),但他们设立自己的祭司,建筑自己的庙宇,制定自己的献祭礼仪。简而言之,他们根据大部分的异教传统构筑了另一个新宗教。撒玛利亚人的宗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让我们看到圣经权威受制于人的传统时是什么样的景况。
撒玛利亚人的庙宇原址是在撒玛利亚的基利心山,兴建于亚历山大大帝时期,但大约在基督诞生125年前遭摧毁。然而,撒玛利亚人仍把基利心山视为圣山,而且深信只有在这座山上,神才能得到应得的敬拜,这就是为什么在《约翰福音》4章20节,撒玛利亚妇人会对耶稣说:“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这一点显然是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彼此有争议的主要问题之一(直到今天,仍然有一小群撒玛利亚人的后代在山上敬拜)。
早期被掳的以色列人后来回到撒玛利亚,他们的许多后代也是与异族通婚所生的混血儿,所以,撒玛利亚的文化完全适合他们。当然,犹太人视撒玛利亚人为杂种,视他们的宗教是混杂的宗教。因此在耶稣的时代,犹太人宁愿千辛万苦地绕远路,也不愿穿越撒玛利亚境内,因为他们将这整个地区视为不洁之地。
但在这个故事里,耶稣面向耶路撒冷,而且,如他以前所做的(约4:4),他选择快捷方式,就是直接穿越撒玛利亚。途中,他和跟随者需要找地方吃饭、过夜,因为同行的人很多,他就派遣使者先去安排住宿。
耶稣显然是要去耶路撒冷守逾越节,而撒玛利亚人却认为所有的节期和礼仪都应该在基利心山举行,所以,他们拒绝接待耶稣的使者。这些撒玛利亚人不仅厌恶犹太人,也厌恶在耶路撒冷举行的敬拜,因此他们对耶稣的需要丝毫不感兴趣。耶稣代表撒玛利亚人所轻视的一切犹太事物,所以他们不由分说地拒绝了他的要求,问题不在于客栈没有空房间,而是撒玛利亚人刻意对他们不友善。如果耶稣在前往耶路撒冷敬拜的路上试图经过他们的城市,他们会尽可能地刁难他。他们厌恶犹太人和他们的敬拜,就像犹太人厌恶他们和他们的敬拜一样。对撒玛利亚人来说,这样彼此对待是公平的。
当然,耶稣对撒玛利亚人一向都只有善意。他医治过一个撒玛利亚的麻风病人,并称许他懂得感恩(路17:16);他接受一个撒玛利亚妇人的水,并赐给她生命的活水(约4:7-29);他在那妇人所住的村庄待了两天,向她的邻舍传福音(约4:39-43);他让一个撒玛利亚人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里的英雄(路10:30-37);后来,他还命令门徒向撒玛利亚传福音(徒1:8)。总而言之,他对撒玛利亚人总是充满恩慈和善意。
但如今,撒玛利亚人刻意鄙视他。
雅各和约翰这两个雷子立刻就义愤填膺,他们已经想好一个对策,他们说:“主啊,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像以利亚所作的吗?”(路9:54)
这个时候提到以利亚很重要,因为雅各和约翰所提到的事件就发生在这个地区,他们对这个旧约故事很熟悉,知道它在历史上和撒玛利亚的关系,我们由此可以看出犹太人对撒玛利亚人的不满有多深。
从历史上来看,早在撒玛利亚被亚述征服之前,人们就已经把这个地名和偶像崇拜及叛教联系在一起。撒玛利亚原是北国以色列一个相当重要的城,但在亚哈王统治期间,也就是先知以利亚的时代,它变成崇拜巴力的中心(王上16:32),也是亚哈王兴建其著名的象牙宫之地(王上22:39;参摩3:12-15)。
亚哈王宫后来成为历代以色列王的固定居所,事实上,亚哈谢王就是从这个王宫楼上房间的栏杆上掉下去,且因此身受重伤(王下1:2)。
栏杆是一道屏障,由十字交叉的木条做成,应该可以安装在窗户上面作装饰,但比较可能的是,栏杆被安设在平屋顶边缘,形成一道简易的、薄薄的护栏。显然亚哈谢粗心大意地后退,或是很愚蠢地靠在护栏上,让护栏倒了下去,他也从王宫的楼上摔了下来。
亚哈谢是亚哈王的儿子和继承人,在他统治期间,他母亲耶洗别还在世,也还继续借着儿子的王权施展她邪恶的影响力。亚哈谢从楼上摔下来,伤势严重且生命垂危,他想知道自己的命运,于是差遣使者说:“你们去问以革伦的神巴力西卜,我这病能好不能好?”(2节)
向占卜者求问当然受到摩西律法严格的禁止(申18:10-12),然而向信奉别西卜的算命者求问预言的罪更重。别西卜是巴勒斯坦的神,它的意思是“苍蝇之神”。巴勒斯坦境内苍蝇满天飞,当地的百姓相信苍蝇之神住在他们中间,因此就把它当做主要的神祇。巴勒斯坦有些著名的神谕发布者,宣称自己能说预言,但他们所说的预言都是讨好人心的,而且模棱两可,所以不容易被识破。那些发布神谕的人在整个以色列民中享有盛名,他们是以利亚时代的“通灵网”。
然而,别西卜是有史以来人手所造的最可恶的偶像之神。据说,它统领苍蝇,而苍蝇是极可恨的昆虫,群集在各种腐烂、肮脏的东西四周,传播疾病,并大量产蛆。这些特性非常适合用来形容这种神,它的领域充满了污秽和不洁,有谁会想去拜它?这样的神令犹太人非常厌恶,所以,他们把它的名字略作修改,从“苍蝇之神”(Baal-Zebub)变成“粪便之神”(Beelzebul)。这个邪恶的存在影射所有的污秽、不洁,并与真神对抗之物(在耶稣的时代,“粪便之神”被用以指称撒但,路11:15。译注:中文圣经称之为“鬼王”),而亚哈谢竟然想借此来知晓未来的事。
于是耶和华就差派以利亚去拦截使者,圣经说:“但耶和华的使者对提斯比人以利亚说:‘你起来,去迎着撒玛利亚王的使者,对他们说:“你们去问以革伦神巴力西卜,岂因以色列中没有神吗?’”(王下1:3)耶和华的使者还让以利亚告诉亚哈谢王说:
“所以耶和华如此说:你必不下你所上的床,必定要死。”(4节)以利亚照神所吩咐的去做,借着王的使者将这预言带给亚哈谢王,使者甚至不知道以利亚是谁。当他们回去见王时,他们告诉他这预言出自“一个迎着我们来”的人(6节。
亚哈谢问他们说:“迎着你们来告诉你们这话的,是怎样的人?”(7节)
他们回答说:“他身穿毛衣,腰束皮带。”(8节)
亚哈谢立即知道这人是谁,他说:“这必是提斯比人以利亚。”(8节)
好些年来,以利亚一直都是亚哈王和耶洗别的强大对手,所以亚哈谢王对他一点都不陌生,也自然很恨恶他,可能当场就决定要杀他。他差遣“五十夫长,带领五十人”去见以利亚(9节),派遣这么多人去,证明他并不是想要和平。相反,他可能命令他们去逮捕以利亚,把他带到自己面前,想幸灾乐祸地亲眼目睹他被处死。
五十夫长“就上到以利亚那里,以利亚正坐在山顶上”(9节),他完全没有因为来逮捕他的人如此众多而惊惶失措,也没有避开他们,而是很平静地坐在山顶上,如此,他们一定可以在那里找到他。
五十夫长说:“神人哪,王吩咐你下来!”(9节)
以利亚的回答一针见血,说:“我若是神人,愿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你和你那五十人。”(10节)于是真的有火从天上降下来,烧死了五十夫长和他那五十人。根据希伯来文的用语,整个军队彻底被烧毁,瞬间变成灰烬,当场必定有人目睹这一切,并回去把所发生的事向王禀报。
但亚哈谢王是个愚顽人,“王第二次差遣一个五十夫长,带领五十人去见以利亚。五十夫长对以利亚说:‘神人哪,王吩咐你快快下来!’以利亚回答说:‘我若是神人,愿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你和你那五十人!’于是神的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五十夫长和他那五十人”(11-12节)。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亚哈谢没有就此罢手,他又差派另外的五十人去,但这次的五十夫长很聪明,所以主的使者指示以利亚跟他们去见王,以利亚就跟他们去,亲自向王传讲死亡的信息。
亚哈谢果然死了,“正如耶和华藉以利亚所说的话”(13-17节)。
这一切都发生在耶稣前往耶路撒冷时想要经过的地方,而门徒都很熟悉以利亚暴怒之下大获全胜的故事,这是他们路过此地时必然会想起的一个很有名的旧约故事。
所以,雅各和约翰建议让火从天降下,向撒玛利亚人的不友善做出回应。他们可能认为这样做,是依循先例,理由充足。毕竟,以利亚并未因自己的行动受责备,在当时那些情况下,以利亚的反应很恰当。
然而,对雅各和约翰来说,这种反应并不合适。从根本上讲,他们的动机不对,他们问:“主啊,你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像以利亚所做的吗?”当他们这么问时,显然带着自大的口气。他们当然没有能力吩咐火从天上降下,在他们同行的人当中,基督是唯一有这能力的人。如果这是合适的回应,基督自己早就会做这件事。雅各和约翰大胆地建议基督应该赐他们能力,吩咐火从天上降下,然而,基督自己好几次受到对手挑战,对方要他行超自然的神迹,他每次都予以拒绝(参太 12:39)。所以,雅各和约翰实际上是要求主耶稣赐给他们能力去做主不愿意做的事。
此外,耶稣的使命与以利亚大不相同。基督是来拯救,不是摧毁。因此,他以坚定的口吻责备那对“雷子”兄弟:“耶稣转身责备两个门徒,说:‘你们的心如何,你们并不知道。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是要救人的性命。’”(路9:55-56)
这对兄弟跟随耶稣已经这么久了,怎能忽略他教导的真谛?
“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路19:10),“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太20:28),“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约3:17),“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若有人听见我的话不遵守,我不审判他。我来本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约12:46-47)。
当然,基督审判世界的时间终会临到,圣经上说他将“同他有能力的天使从天上在火焰中显现,要报应那不认识神和那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他们要受刑罚,就是永远沉沦,离开主的面和他权能的荣光”(帖后1:7-9)。但此时此地,并不是最后刑罚的时刻或场所。
诚如所罗门所写:“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拋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静默有时,言语有时;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传3:1-8)雅各和约翰一时忘了“现在正是拯救的日子”(林后6:2)。
然而,雅各和约翰对撒玛利亚人的愤恨之情或许还有一点可敬之处,他们极其热心地要保护基督的尊荣,这也必定是伟大的品性,因义愤填膺而火冒三丈,远比被动地坐在那里,任凭耶稣受羞辱要好得多。所以,他们的反应虽然因狂傲自大而大打折扣,他们对问题提出的补救办法虽然完全不适当,但他们看见耶稣被刻意藐视而感到愤恨,却值得给予某种程度的尊敬。
我们也要注意,耶稣对以利亚当时所做的事,一点也没有加以责备,可见他并不赞成要以和平主义的方式来处理每个冲突。
以利亚所做的都是为了神的荣耀,也得到了神明确的认可,那从天而降的火是神的愤怒显示在众人面前(不是以利亚的愤怒)。这也是以色列历代君王以邪恶来治理国家所应受到的严厉惩罚,他们达到了极致的恶行使他们遭受最严厉的惩罚。
当然,如果神选择这样待我们,这种立即实施的毁灭是我们每个犯罪的人所应得的惩罚。然而,感谢神,他并没有这样待我们,“他的慈悲覆庇他一切所造的”(诗145:9),他“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34:6),他“断不喜悦恶人死亡,惟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结33:11)。
耶稣的示范让雅各学习到一个功课,即仁慈和怜悯,以及义愤和热忱,都是需要培养的品性(有时前者更为重要)。那么后续的发展如何呢?雅各和约翰没有吩咐火从天降,而是“往别的村庄去了”(路9:56)。他们往别处去找住宿的地方,这或许有些不方便,但在那样的情形中,如此做远比他们因撒玛利亚人的不友善而提出的对策合适多了。
几年过后,初代教会开始成长,福音也在犹大地以外传讲开来。这时,执事腓利“下撒玛利亚城去宣讲基督”(徒8:5),有奇妙的事情在那里发生了——“众人听见了,又看见腓利所行的神迹,就同心合意地听从他的话。因为有许多人被污鬼附着,那些鬼大声呼叫,从他们身上出来;还有许多瘫痪的、瘸腿的,都得了医治。在那城里,就大有欢喜。”(6-8节)
毫无疑问,在因腓利传讲而得救的许多人中,有一些也是先前雅各想要焚毁,但被耶稣存留下来的人。我们可以确定的是,看见这么多曾经穷凶极恶地羞辱耶稣的人得到救赎,连雅各自己也欢欣不已。
天国的宝座
在《马太福音》20章20-24节,我们可以洞悉雅各的另一个特性:他不仅易激动,性情刚烈、狂热,为人欠缺敏锐度,也很有雄心,且过度自信。在这种情况下,他和弟弟约翰就暗中做了一件事,以便能得到比其他使徒更高的地位:
那时,西庇太儿子的母亲同她两个儿子上前来拜耶稣,求他一件事。耶稣说:“你要什么呢?”她说:“愿你叫我这两个儿子在你国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耶稣回答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我将要喝的杯,你们能喝吗?”他们说:“我们能。”耶稣说:“我所喝的杯,你们必要喝;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我父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那十个门徒听见,就恼怒他们弟兄二人。
马可也记载了这件事,但他并未提到雅各和约翰的母亲为他们两人代求一事。虽然马太记载说是他们的母亲向耶稣提出的这个请求,但若和马可的记载对照来看,我们可以清楚知道她是被两个儿子要求而不得不这么做的。
若拿《马可福音》16章1节来对照《马太福音》27章57节,我们会进一步发现,雅各和约翰的母亲名叫撒罗米,她是在“好些妇女……从加利利跟随耶稣来服侍他”的行列中(太27:55),意思是她们不但出钱,也可能出力,准备饭食(参路8:1-3)。撒罗米因为家境富裕,必定能和儿子在一起很长一段时间,与四处跟随耶稣的人同行,并且提供一些后勤以及财物方面的实际需要。
雅各和约翰可能早就盘算,要让撒罗米替他们提出这么大胆的请求,因为耶稣在《马太福音》19章28节这样应许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虽然耶稣紧接着又提醒他们“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30节),但引起雅各和约翰注意的,是有关天国宝座的应许,所以就决定叫他们的母亲向耶稣请求,要耶稣给他们最重要的两个宝座。
他们已经与耶稣的关系如此亲近,做门徒的时间也和其他门徒一样久,他们可能想到许多自己配得这项尊荣的原因,那何不干脆主动要求呢?
就撒罗米来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很乐意参与这项请求,她显然鼓励儿子拥有这样的野心,这可能有助于说明她的儿子们的想法从何而来。
耶稣的回答很巧妙地提醒他们,受苦是得荣耀的前奏:“我将要喝的杯,你们能喝吗?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虽然他已经好几次向他们解释他将被钉十字架,但他们显然并不了解他所指的是哪一种洗礼,对于他要求的他们所喝的杯,也没有真实的概念。
所以,因着他们的驽钝和充满野心的自信,他们想当然向耶稣保证说:“我们能。”请注意,他们吵着要荣耀和地位,所以迫切地想听到耶稣答应给他们最高的宝座。
但耶稣并没有做这样的承诺,相反,他却向他们保证,说他们一定会喝他所喝的杯,并领受他所要经历的洗礼(他们当时无法理解自己刚刚答应要做的事)。他也说,最高的宝座不一定就是交换的条件,“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我父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太20:23)。
他们的野心最终在使徒中造成了冲突,因为其余十个使徒听到他们的野心都感到不悦。谁配得最高的宝座,这个问题在他们当中变成很大的争论,以至于他们直接把这个问题带到最后晚餐的桌上(路22:24)。
雅各想要荣耀的冠冕,耶稣却给他苦杯;他想要权势,耶稣却给他仆人的身份;他想要崇高的地位,耶稣却给他殉道者之坟;他想统治他人,耶稣却给他一把刀,但不是用作兵器,而是用作他服刑的工具。十四年后,雅各成为十二使徒中第一个因信仰而遇害的人。
苦杯
从世人的眼光看雅各的结局,《使徒行传》12章1-3节这样记载:“那时,希律王下手苦害教会中几个人,用刀杀了约翰的哥哥雅各。他见犹太人喜欢这事,又去捉拿彼得。”
请记住,这是雅各单独出现在圣经里唯一的一次,连他的弟弟都没有一起出现。我们对雅各殉道的细节所知甚少,根据圣经的记载,他是由希律王处死的,而行刑的工具就是一把刀(意思是指他被砍头)。这个王不是杀害施洗约翰和让耶稣受审的那个希律安提帕,而是希律亚基帕一世,他是安提帕的侄儿和继承人。我们不知道这个希律为什么对教会怀有这般敌意,当然,大家都知道他叔叔是杀害基督的共犯。所以,十字架信息的传讲对希律王朝而言必定意味着羞耻(参徒4:27)。此外,希律显然在利用教会和犹太宗教领袖之间的紧张关系为自己图谋政治上的利益,于是他发起苦害基督徒的运动,并很快让它演变成屠杀。当他看到处死雅各一事大快犹太领袖之心时,就决定把彼得当做下一个杀害的目标。
彼得奇妙地逃脱了,不久之后,希律自己却在神的惩罚下死了。经上说,彼得逃脱以后,希律把看守的人杀了,就下凯撒利亚去(徒12:19)。他在那里接受只有神配得的敬拜,“百姓喊着说:‘这是神的声音,不是人的声音。’希律不归荣耀给神,所以主的使者立刻罚他,他被虫所咬,气就绝了”(22-23节)。自此以后,希律对基督徒的搅扰和杀害,以及带给教会的直接的威胁终告停止。
雅各是第一个遇害的使徒,这个事实有其重要性(雅各是圣经唯一记载其死亡的使徒)。雅各显然仍是个激进分子,这样刚烈的性格在圣灵的掌管之下,非常有助于真理的广传,但他因此也激动了希律的怒气。当福音广传和教会成长的时候,他都在前线,这是他一直向往的地方,也是基督训练他要前行到达之处。
“雷子”雅各受到基督亲自的教导,得到圣灵的能力,经过一些方法的塑造之后,他的热心和野心在神的手中成为传扬天国福音的有力工具。虽然他依然勇气十足、激进狂热、忠于真理,但显然他学会了如何善用这些特质来服事主,而不是扩张自己的权力。如今,他大大得力,以至于当希律决定阻挡教会的发展时,雅各成为第一个必须牺牲的人,他因此喝了基督要他喝的杯。他的生命虽很短暂,但其影响力却一直延续至今。
根据历史的记载,雅各一直到遇害之前,都在结果子。初代教会的历史学家优西比乌把革利免所记载的有关雅各殉道的故事传了下来:
“革利免说:把雅各带到审判台的人看见他所作的见证,受到感动,于是宣告自己也是个基督徒。他们两人因此一起被带走,在途中,他请求雅各原谅他,(雅各)想了一会之后说‘愿你平安’,并亲了他一下,于是他们两人同时被砍头。”[1]
由此可见,雅各到最后更像安得烈,带领人来到基督面前,而不是急着去论断人。
雅各是个典型的急先锋,刚烈、狂热,跑在前面。这样的人有动力,坚强、野心勃勃,到最后,他的刚烈因着主的恩典而得以缓和。在这期间,他学会了控制怒气、管住口舌,重新调整他大发热心的方向,他除去了报复的强烈意念,完全不再有自私的野心,于是主使用他在初代教会做了美好的工。
对于像雅各一样性情刚烈的人来说,这些功课有时很难学。但是,如果现在有一个性情刚烈、暴躁、激进、狂热,但很有可能会失败的人,另外又有一个冷漠的妥协者,而我必须在这两者之中作选择的话,我会选刚烈的人。但他的狂热一定要用爱加以控制,用爱来缓和。这样的人如果能顺服圣灵的带领,再加上忍耐和长期苦难的磨炼,就会在神手中成为神奇的器皿。雅各的一生就是个明证。
[1] Eusebius, Ecclesiastical Church History 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