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撤离加利利(之四,8:14-9:50)
4. 第四次撤离和返回(8:14-9:50)
耶稣第三次撤离之后,马上又第四次撤离了加利利,将几乎全部时间都投入在对十二门徒的私下培训中。这此撤退标志着耶稣在加利利的公开事工的终结。但是,马可福音仅仅记载了这次撤退中的两个事件,而且并不特别集中在基督对门徒的单独培训上面。促使这次撤退发生的事情,让耶稣警告门徒们提防法利赛人和希律的酵(8:14-21)。在伯赛大医治瞎眼之人以后(8:22-26),耶稣在凯撒利亚腓立比试验门徒们的信心(8:27-30),并开始明确地指示他将要被钉十字架(8:31-9:1)。登山变相(9:2-8)引发了有关以利亚的讨论(9:9-13),接着是耶稣医治被鬼附的孩子(9:14-29)。在他们回家的路上,耶稣再一次教导钉十字架的事情(9:30-32),然后继续在迦百农对门徒进行私下的指导(9:33-50)。
(1)关于酵的警告(8:14-21)
马可使用的“又”(希腊文)这个词表示事情继续发生,暗示这一段故事与前面描述的场景之间有密切的联系(11-13节)。耶稣给予门徒的警告,源于他对遭遇法利赛人的沉思。除了马可福音,只有马太福音给出了此事的平行记录(16:5-12)。
门徒忘了带饼 考虑到门徒们匆忙地踏上又一次旅程,这样的结果完全可以理解。动词隐含的主语是“门徒”,与耶稣区别开来;耶稣的催促间接地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发生。从马太福音的记载可以推断,他们到了湖的东北岸才发现这样的疏忽。
在船上除了一个饼,没有别的食物 这个不重要的精确细节,暗示这句话源于目击证人的生动回忆。这个薄薄的、保存得很好的硬饼,是他们之前保存的食物中唯一剩下的一点。
耶稣嘱咐他们说 耶稣显然是在他们发现出发前忘记预备必要的食物时说的。他利用这个机会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教训。这句话里的动词表示严格的次序。这个动词的过去进行时,也许说明耶稣嘱咐了他们很多遍,但是更可能表示以下的对话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你们要谨慎,防备 耶稣的话中带着双重的警告。这两个动词都是现在时的祈使语气,强调他们应该一直保持这样的态度。第一个动词让他们从思想上警惕,而第二个动词要求他们防备他们所要警惕的对象,以避免遇到危险。这两个动词共同强调了警告的严重性。
法利赛人的酵和希律的酵 这一句话里重复使用带定冠词的名词“酵”,是将两种酵视为不尽相同、但都具有道德危险性的、关系密切的东西,因为法利赛人和希律党人联合反对基督。鉴于在某些献祭仪式中严格禁止使用酵(利2:11),而且在逾越节期间要将酵全部除去,所以酵适宜作为邪恶或败坏的象征。这是拉比教训中常见的用法,而且似乎也是这个词在新约中一贯的含义。[1]因为酵会产生一种发酵的过程,所以酵或酵母刻画了一种无处不在、却不可见的败坏趋势。因此,基督的警告是“一句只有一个字的精炼比喻,形容不可见的、无处不在的影响”。[2]马可福音没有给出基督对这个词的解释,但是马太福音(16:12)提到,他所指的是要警惕他们的“教训”。很清楚,基督当时正想着他对手们的教训所带来的侵蚀与败坏的影响。他对法利赛人的酵的警告,需要参考刚刚发生的事情来加以理解(11-13节)。他们对道德善恶的歪曲观点(参7:1-23)让他们在道德上盲目,不能分辨出弥赛亚的使命和特征。
这里,耶稣不同寻常地提到了希律的酵,即希律·安提帕的酵;但是,马可以前曾提到希律的支持者与法利赛人联合一道反对耶稣(3:6)。这句经文所指的似乎是希律的不敬虔行为、自私的政治观点和败坏的做法所带来的腐败影响。耶稣的榜样显明希律一党应当怎样行。马太福音没有提到希律的酵,但是说到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撒都该人是犹大地区最强的势力,他们从总体上采纳了希律党人的世俗政策。撒都该人理性主义的世俗做法,在本质上与希律党人一致。这也让他们对我们主的真正特点视而不见。
他们彼此议论 门徒们热烈地讨论起基督警告的含义来。古利克说:“马可福音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是门徒缺乏理解力,在这里我们找到了这一主题的高潮(8:17下,21;参4:13、41,6:37、52,7:18,8:4)。”[3]
说:“这是因为我们没有饼吧!” 他们心里惦记着忘记带来所需要的饼一事,自然就觉得耶稣是在警告他们不要从敌人手里购买普通的饼。但是,他们对他的属灵警告作出这样极端的物质化解读,显示出他们对属灵真理令人惊异的盲目。事实上,他们正好表现出耶稣所谴责的法利赛人一样的灵。
耶稣看出来,就说 耶稣很快就察觉到他们对他的意思作出了毫无根据的解释,于是尖锐地责备了他们。他的责备主要不是针对他们没有理解他的意思,而是他们对他的警告作出一种低级的、属灵上迟钝的理解。耶稣的整个责备由一连串提问构成(17-20节),传递出他的吃惊和激愤之意。在任何场合,耶稣都没有这样直接用一连串的谴责性提问来对付自己的门徒。
你们为什么因为没有饼就议论呢 他们有什么理由将耶稣的警告与缺乏几个饼这样无足轻重的小事联系在一起呢?马太福音提到,耶稣在称呼他们的时候说“你们这小信的人”(16:8)。他们的问题在于对他的信心太小。他们还是没有领悟到他到底是谁。
你们还不省悟,还不明白吗 “还不”表明在给予他们这么多教导以后,他对他们的期望要更高一些。难道他们就不能动动脑筋,好好地理解他的话吗?
你们的心还是愚顽吗 为什么他们不仅没有在属灵上开悟,反而让自己的心,即他们内在的道德存在,变得如此的愚顽?这句话中动词的完成时表示过去的过程导致了现在属灵上不敏感的状态。
第18节给出了另外三个问题,探究他们心中愚顽的程度和原因。难道他们的心真的如此迟钝无知,以致不能运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记忆来发掘他话语的含义吗?难道他们已经变得像“外人”(4:11-12)一样,无法领受神国奥秘的启示了吗?难道他们不记得自己亲眼所见他做过的事情吗?
第19-20节记载了耶稣关于两次喂饱多人的神迹的提问,希望唤起他们的记忆。我擘开一语提醒他们,他自己曾两次在面临危机时创造了丰盛的物质供应。难道他们在只有一个饼的时候,还需要担心物质上的需要吗?门徒们对于历史事实的记忆清楚而精确,但是他们没有从这些事实中推导出属灵的真理,也没有把握住耶稣位格之真正意义。这里提到两次神迹的不同特征,“若从这个段落中拿掉,就会完全破坏整个福音书叙事中最生动的一个自我见证场景”。[4]那些否认发生过两次喂饱众人的神迹之人,只好得出结论说马可“以贬低耶稣的方式记载了他的话”。[5]但是,我们对神所默示的记录的准确性却极为肯定。
然后他又对他们说 这暗示耶稣的话里有一个停顿。他用一个短暂的停顿来积蓄力量,让自己的提问可以震撼他们。
你们还是不(希腊文)明白吗? 最好不要把这个问题当作责备的一部分,而是把它视为耶稣对门徒的探询。在他说过刚才的一番话以后,他们现在还没有更好地理解吗?这里耶稣用了“还是不”一语,因为他认为,“这群被赐予‘神国的奥秘’之人,确实有潜力明白和理解他的意思”。[6]马可福音在这个问题上就此打住,表示基督允许门徒们自己去寻找答案。马太福音则补充说,他们意识到耶稣不是在说饼的问题,而是在说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教训。他们认识到耶稣所关心的不是物质的饼,而是假教导所带来的广泛影响。
(2)伯赛大的盲人(8:22-26)
这个生动的记载,在其他任何福音书中都没有平行记录。这次医治与7:31-37的内容,是马可福音独有的神迹记录。二者都是耶稣在加利利服侍期间,当他想要和门徒独处的时候,发生在加利利以外的事情。这次医治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耶稣有记载的神迹中,唯一分阶段实施的一次。这一点十分引人注目,因为它出现在一本反复强调耶稣的神迹会立刻生效的福音书中(参1:42,2:12,5:29、42,10:52)。
他们来(希腊文)到伯赛大 可能是为了采购所需要的食物。这个地方似乎是伯赛大-犹利亚,位于约旦河东岸汇入湖中的入口处。[7]小镇位于通往凯撒利亚腓立比的路途中,似乎可以作为指向此处的证据(27节)。[8]“到”更好的翻译是“进入”,表示当瞎子来求耶稣的时候,他们正在城里的某条街道上,或者在人群聚集的开阔处。
有人带一个瞎子来 “有人”是一个身份不明的人称代词,或许指这瞎子的亲属或朋友。他们认出了耶稣,并利用这个机会求他医治这瞎眼的人。这是马可福音中第一次记载有人把瞎子带到耶稣跟前,请求他医治。(在10:46中可以找到第二个例子。)瞎眼是当时人们常见的病患。每本福音书都详细记载了一个或多个这样的医治。在耶稣回答施洗约翰的提问时,它们甚至算是弥赛亚征兆之一(太11:5;路7:22)。
求耶稣摸他 这是求他帮助的常见做法。提出请求的人以为,耶稣必须接触到病人,病人才能得医治。
耶稣拉着瞎子的手 用亲切的行动友善地回应了他们的请求。尽管有人把这瞎子带到耶稣那里,但是现在他亲自为这个瞎子引路。在耶稣所行的所有神迹中,只有这一次采用了这种生动的方式。而瞎子也信任地接受了耶稣的带领。
领他到镇外 耶稣避开了众人的注意,同时确保全副心思都放在这瞎眼的人身上。“镇”(town)似乎反映了当地人所常用的名称。分封王腓力曾经重建了伯赛大的旧城,并将其地位提高到了镇一级。所以,现在这里是个相当重要的地点,不过城镇的开发是最近才完成的事情。原文通过在动词和副词中都使用ek(“出去”),强调了耶稣领着瞎子到镇外的事,“领他出去,去到村外”。
就吐唾沫在他眼睛上,按手在他身上 原文中这两个不定过去时的分词并没有用“和”(and)连接,表明第二个动作紧接着第一个动作发生。这两个动作为耶稣接下来的提问做好了准备。耶稣吐唾沫在他看不见的眼睛上,是一个可被感知的象征性行为,让他知道耶稣要医治他的眼睛。随之而来的按手,给了他进一步的确信。对于一个盲人来说,接触比声音更有意义。
问他说:“你看见什么了?” “问”是过去进行时,暗示这个问题是正在进行的医治过程的一部分。这个问题表明,耶稣知道在这个阶段,他的视力仅仅部分得到恢复。我们没有根据可以推测耶稣无力一次性地完全治愈此人。
他就抬头一看 在此之前,此人闭目站着;现在,为了回应这个提问,他做出了抬头一看的动作。
我看见人了,因为他们好像树木,并且行走(美国标准译本) 他抬头一看,知道眼中所见的是人,于是兴奋地宣布:“我看见人了。”“人”带着定冠词,意为“这些人”,就是那些他事先知道站立在身边的人,也许正是十二门徒。“因为”(for)或者“因”(because),给出他认出他们是人的理由:他们在行走,四处移动。他已经不再是完全眼瞎的人,但是他承认自己的视力还有缺陷,所以要用推理来支撑自己的陈述。在他看来,人就像树一样,是一群巨大而无差别的物体。这种比较表明,他知道树长成什么样。[9]这个证据支持他并非生来瞎眼的观点。
随后又按手在他眼睛上 翻译成“随后”的小品词,一般用于枚举不同的物品,在这里清楚地表示医治过程的第二阶段。我们最好认为“又”字与动词关联,说明耶稣第二次按手也是在他的眼睛上。
他定睛一看,就复了原(美国标准译本) 两个不定过去时的动词陈述了一件历史事实。“定睛一看”的字面意思是“看过去”,这是马可在回顾此人那尖锐的凝视,仿佛可以“看穿”或者清楚地分辨他所看到的物体。在场见证这个事件的人,一定清楚记得当时他凝视的一刻。“复了原”表明他恢复了正常的视力,也说明他的瞎眼不是天生的。
人人都看得清楚了 过去进行时的动词“看”,可能表示他“开始看见”,也可能表示他“一直看得见了”。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副词“清楚”,是“远处”和“发光”两个词组合而成,意为远远地闪耀或者远处的光芒,表示此人现在看得清楚“每一个人”,或者更可能的是“样样都看清了”,包括远处的物体也无例外。他的视力恢复得十分完美。[10]
为什么耶稣选择分几步来医治这人?我们对此只能猜测。从这人自身的角度出发,可以认为“基督让自己的能力去迁就此人慢慢成长的信心”[11]。另一些人则提出,耶稣有意把这次医治当作一个比喻来教导十二门徒,让他们知道他们也需要再次被触摸,才能对基督的位格有更明晰的理解。这个神迹发生在门徒们清楚地表现出属灵上的迟钝之后(4、18节),暗示这是特意为他们设计的功课。“他们的愚笨,”古利克说,“在接下来的8:27-10:52和11:1-16:8变得更加明显。他们最终需要复活节以后的‘第二次接触’。”[12]
耶稣打发他回家 似乎表明此人不是伯赛大本地的居民。他应该回家,以表明自己得了医治。
连这镇子你也不要进去 动词的不定过去时表明,这是一个暂时的指令。在恢复视力以后,此人必须克服进入村里,公开自己经历的诱惑。镇子似乎指伯赛大。耶稣想要和自己的门徒们安静地休整一下,在行事上“避免制造出众人蜂拥而来寻求医治的局面”[13]。和7:36的反应不一样,这次的命令显然得到遵守,因为没有迹象表明这次医治在该地区激发了公众的热情。
(3)彼得的认信(8:27-30)
马可福音关于第四次撤离所记载的其余事件,在马太福音(16:13-17:23)和路加福音(9:18-45)中都有平行记载。马可福音对彼得认信的简洁记载,构成了这本福音书内容的分水岭。从此,耶稣对门徒的教导中,关于十字架的教导隐隐约约地显得越发重要(8:31-34,9:12、31-32,10:32-34)。
然后耶稣和门徒出去 “然后”(and)表示松散的上下文联系,但是自然推论是指他们离开了伯赛大。“出去”是单数,“耶稣”是句子的主语,表明马可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他一人身上。“和门徒”这个短语则补全整个画面,因为接下来的故事与他们密切相关。
往凯撒利亚腓立比的村庄去 在门徒的陪伴下耶稣往北而去,顺着约旦河谷直到进入凯撒利亚腓立比附近,距伯赛大北部40公里。此城位于自然风景十分优美的地区,坐落在约旦河四个源头最东边的那一个,那里有黑门山脚下一处宽阔高深的洞穴涌出的汩汩泉水。这个地方长期被作为崇拜希腊潘神(Greek god Pan)的地点,因此又得名潘尼斯(Paneas)。大希律在此建造了宏大的庙宇,向罗马皇帝奥古斯都(Augustus)致敬。分封王腓力作为该地区的统治者,最近刚刚扩建了该城,将其改名为凯撒利亚以表对皇帝的敬意;但是为了和地中海沿岸的凯撒利亚城区别开来,他将自己的名字附在后面,因此叫作凯撒利亚腓立比,字面意思是“腓力之凯撒利亚”(Caesarea, the one of Philip)。这是一个罗马城市,由异教之灵所统治。但是,书中并没有提到耶稣进入了城里。他停留在凯撒利亚腓立比的乡村,就是簇拥在主城周围的不同村庄里。这是个外邦人为主的地区,尽管村子里的人并不都是外邦人。这里,“远离了加利利的群众和批评者”[14],耶稣可以在门徒身上多花时间。
在路上问门徒说 表明这个问题出现在他们接近凯撒利亚腓立比、但是尚在途中的时候,或者在该地区的某次旅行中。就是说,当他们在路上旅行的时候,耶稣要试验一下十二门徒,看看他在他们身上所花的功夫有何果效。路加福音指出,在耶稣查验门徒之前,他花了一段时间自己祷告(9:18)。耶稣敏锐地意识到,对门徒的试验将是他的事工中非常关键的一件事。开放式过去进行时的动词“问”,表明需要门徒们给予回答。
人说我是谁 第一个问题询问人们对他的身份的看法,“那些人”的字面意思是指有别于犹太领袖的普罗大众。在轮到门徒们陈述自己的信仰时,这些回答将帮助他们看到各种观点的不足之处。
他们说 也许是不同的门徒分别表述了他们从各种渠道听来的不同观点。事实上,这些观点与6:14-15提到的看法相同。马太福音提到,有人视耶稣为“先知中的一位”,还有人特别地断定他是“耶利米”。所有这些观点都倾向于承认耶稣身上具有某种超自然性。他们被他的先知特征所打动,但是他的弥赛亚身份向他们隐藏了起来。
他又问他们说 耶稣没有给予任何评论,却直接转问门徒们,要求他们回答他的第二个问题。强调性的“他”,突出地表明这是耶稣亲自在提问。“这里和马可福音其他地方一样,都是耶稣挑起话题,竭尽所能地引导人认识关于他自身的真理。”[15]重复使用的过去进行时动词“问”,再次表明他期待他们的答案。这个回答是整个查验过程的关键之处。
但是你们说我是谁 “但是”(but)表示对比,让对话进入到对耶稣的至高认识上。“你们”则强调了门徒与众人的对比。他们每个人都被要求公开地澄清各自的信仰。“说”是现在时,暗示他所问的是他们之间业已讨论过的结论,或者彼此交谈中提到的看法。“我是谁”询问他们对他的身份的认识,不是他做过什么,而是他是谁。耶稣以前还没有要求过他们针对他的身份给出一个直接的回答。他的方式,让他们可以通过自己听到的和看见的事情,来加深对有关他的真理的认识。以前,他让他们通过自我反思来接近关于他是谁的真理,但是现在时机已到,需要引导他们明确地宣示信仰了。
彼得回答说[16] 所有同观福音书都提到,彼得作为十二门徒的发言人给出了回答。彼得快速的回答与他性急冲动的个性相符。他说出了自己所相信的答案,但是余下的人也欣然同意了这个回答。这是马可福音中彼得第一次作为十二门徒的发言人出现。[17]在此之前彼得的名字仅被提到两次(3:16,5:37),但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的名字变得十分重要。[18]
你是基督 “你”是强调性的,增加了整个断言的份量。彼得明确地承认耶稣是“基督”,神的“受膏者”。与这个词等价的希伯来词汇,是我们所说“弥赛亚”一词的来源。这个词在马可福音中的第一次出现,就是被用作弥赛亚的称号(参1:1)。在耶稣所处的时代,它是当时犹太人用来称呼神所应许的、大卫的伟大子孙,那将要恢复大卫的王国并统治全世界的人的称号。[19]在福音书中出现这个头衔的若干情节,显示出耶稣不愿意在自己头上冠以这个称号,显然是因为目前的弥赛亚盼望还处于有限和不充分的状态。在大众的想法中,弥赛亚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一个国家主义的形象;如果用在耶稣身上,这个头衔会立刻引发人们的政治狂热(参约6:14-15)。但是,当人们这样称呼耶稣的时候,他也并不拒绝。他对自己的弥赛亚使命的理解和成就,与时下对弥赛亚的期待不同,而且更为宏大。在对自己身份和使命的理解中,耶稣混合了旧约的弥赛亚、受苦的仆人以及人子的形象。由此,他的自我形象并不能被人立刻完全地理解。现在与门徒们的讨论是耶稣刻意而为的,为要引导他们更完整地理解他的弥赛亚身份和作用。
在彼得的认信中,他坚定地认为耶稣本人就是期待中的弥赛亚。正如马太福音所记载的那样(16:16),彼得不仅承认耶稣的弥赛亚职分,而且也承认了他的超自然性。门徒们在这里公开地承认耶稣为弥赛亚,并不意味着他们之前没有接受或承认他拥有这样的身份。第四福音书清楚地说明,他们一开始就接受了他是弥赛亚的观点(约1:41、51)。但是,现在大众显然还没有认出他的真正身份,而宗教领袖们又在公开地反对他,所以他们郑重地、正式地表达对他的支持,承认他的确是应许中的弥赛亚,就显得极为重要。这个认信对于耶稣将要给出的有关自己的进一步启示而言,也是至关紧要的环节。
马可福音略去了耶稣对彼得的回答所表达的喜悦之情,但是这一点在马太福音中有详细的记载(16:17-19)。如果彼得是马可的主要资料来源,这种遗漏可被视为是彼得的谦虚。略去耶稣对这个回答的所有表扬不提,表明马可福音的主要关注点不在于彼得的认信,而在于它开启了主对于将要到来的十字架的直接教导之门。
耶稣就禁戒他们 “禁戒”是一个强烈的动词,一般用于斥责或责备(参1:25,3:12)。在新约中这个动词出现了二十九次,在英王钦定本中,除了五次以外,全部翻译为“责备”(rebuke)。这里,它用做禁戒之意,如果有人违反此令,就会受到耶稣的严厉斥责。
不要告诉人他是谁 “他是谁”指的是刚才认信的内容,即“他是基督”(太16:20)。对于门徒们来说,出去广传他是基督的事,只能在人们中间唤起一些虚假的希望而已;人们所期望的是一位属地的弥赛亚,可以领导他们实现自己政治上的盼望。更进一步来说,门徒们现在还没有资格宣告关于他是弥赛亚的完整真理。“门徒们现在清楚地看到耶稣是‘谁’了,但是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远见去理解,他会如何以基督的身份‘成就’他的使命。”[20]离开在十字架上的事工,他的弥赛亚使命不可能被人正确地理解。唯有当他们理解了他的受难与他的荣耀之间的关系之后,他们才有资格充分地宣告他是弥赛亚。
(4)关于十字架的宣告(8:31-9:1)
这一节与前一句的禁戒紧密联系,路加福音甚至没有为这一节重起一个新的句子,可以作为这种联系的明证(9:22)。耶稣关于将来的十字架的教导,是彼得认信的直接延续。马可福音记录了基督对自己受难的明确宣告(31-32上),他对彼得的反对之回应( 32下-33),以及耶稣的跟随者要背起十字架来跟随他的教导(8:34-9:1)。
①预言将要到来的受难(8:31-32上)
从此,他教训他们说 这是耶稣教导的明确转折点。不定过去时的动词“从此”,确立了这个新教训的实际开始时间,而现在时的“教训”,表明这是耶稣延续不断的教导。耶稣没有谈论他最终做王的事,反而谈到即将来临的受难和死亡。门徒们从来没有想到过他作为弥赛亚,竟会受难和死亡。“他们每一天都想着弥赛亚会势不可挡地征服一切,现在却面临着令人震惊的想法。”[21]
就是[22]人子必须遭受许多的事 彼得刚刚认耶稣是基督,耶稣却使用了自己钟爱的头衔——人子。从彼得的反应可以无可否认地看出,耶稣将这个词用在了自己身上。拉比文献根据但以理书7:13,把“人子”视为一个弥赛亚称号。耶稣偏爱这个称号,也许是因为它不带有政治意味,让他可以将弥赛亚与受苦的仆人联系起来。在马可福音10:45中,耶稣把自己为了救赎人类而受难一事,与这个称号联系在一起。“必须”断言耶稣的受难不可避免。从神的立场上看,这是神对他的旨意,因为唯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实现对人的救赎。完全从人的立场上看,他的受难则是犹太领袖拒绝他的必然后果。“许多的事”暗示苦难的程度和多样性,却掩盖了具体的细节。
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 “弃绝”的意思是他会被交给官方检查,就像一枚假币一样被人拒绝。因为他不满足成为弥赛亚的标准,所以犹太公会将会明确地拒绝他。构成犹太公会的三个群体前面都有定冠词,将他们彼此区分开来;每一群人都同样在罪上有份。长老是国内有影响力的平信徒领袖,他们都属于法庭的成员。只有在这句经文所给出的公会成员名单中,他们被放在最前面。祭司长包括正式的大祭司,各个前任大祭司,以及圣殿轮值二十四班次的领袖(参代上24章)。他们是撒都该人,也是法庭中最有影响的。文士,主要是法利赛人,他们是摩西律法的专业解释者,拉比传统的守护人。若非犹太公会坚持要完全弃绝耶稣,彼拉多不会在十字架上钉死耶稣。
并且被杀 表明耶稣清楚地预见到自己惨烈的死亡。但是耶稣没有指明他死亡的时间,暂时也没有提到他的死作为中保的目的。
过三天复活 这件事,总是包括在耶稣对自己将来死亡的宣告之内,但是门徒们完全无法理解,他们也从来没有留意过这事。他们接受了人“在末日”必要复活的教训,但是弥赛亚会死亡再复活的想法,对他们来说完全不可思议。七十士译本和后期希腊作者的证据表明,“过三天”(after three days)和“第三天”(on the third day,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可以用来表示完全相同的含义。
耶稣明明地说这话 仅见于马可福音。“这话”指第31节耶稣的话。“说”是过去进行时,表示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被反复提及,或者有进一步的详细展开。耶稣想要把真理深深引入门徒们的脑海中。“明明地”这个词,在同观福音书中仅见于此。这是一个名词,其基本含义是“自由地发言,无拘束地说话”。在这里,这个词表示耶稣使用清楚明白的预言对门徒谈论这个问题,不似以前那样遮遮掩掩的暗示。[23]琼斯观察到:“如果基督允许死亡临到自己而没有事先警告门徒们,那可能会完全粉碎他们的信心。”[24]
②责备彼得(8:32上-33)
彼得就拉着他,开始劝他 彼得对耶稣宣告自己将来的死亡感到震惊。这整个念头如此让人厌恶,与耶稣刚刚才热烈嘉许的认信格格不入。耶稣被钉十字架以后,彼得对“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加5:11)”的反应,和他的乡邻一样。出于对耶稣的爱戴,彼得觉得有必要强迫他将这些阴暗的预感从思想中除去。“拉着他”译自一个不定过去时关身语态的分词,意为“拉着他到自己跟前”,刻画了彼得信心满满地将耶稣拉到一旁,为了他的益处而规劝他的情景。彼得的行为带着“明显的优越感”[25]。马太记载了他的原话:“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16:22,罗瑟拉姆译本)。“开始劝他”暗示他要说的话被耶稣严厉的回应打断了。
耶稣转过来看着门徒 耶稣转身面对彼得,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注意到其他门徒知悉彼得的说法,并且持赞成的态度。他的回答也同样是为了他们的益处。
就责备彼得 彼得打算批评耶稣的话,落到了他自己身上。尽管马可福音没有记载基督对彼得的表扬,却记载了耶稣对他的责备。路加福音则表扬和责备都没有记录。
撒但,退我后边去吧 这个不容抗拒的命令与耶稣在旷野中给撒但的命令类似(太4:10)。但是,耶稣没有命令彼得离开他,只是让他让路,因为他已经成为绊脚石(太16:23)。在彼得想要说服耶稣离开十字架的努力中,耶稣看到了旷野试探的再现;彼得不自觉地成为撒但的代理人。“撒但”这个称呼并没有把彼得当作魔鬼,而是当作真正的仇敌。耶稣使用在旷野中对抗撒但的决断力,斩钉截铁地排除了彼得的提议。
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这是对彼得所犯错误的说明。“体贴”一词指明,是什么占据和影响了彼得的想法。他的动机不是出于神的意思,与神的目的无关,而是出于人意,出于难免出错的人类的关切。出于人的意思,不想看到自己的老师受苦,彼得劝说耶稣避免苦难;但是,作为弥赛亚身份的仆人,耶稣正是要献身于这苦难。
③背起十字架的教导(8:34-9:1)
彼得对他的老师必须钉十字架的反对,促使耶稣进一步启示,甚至门徒也必须要背起十字架。一个受苦的弥赛亚,也同样要求一个受苦的弥赛亚团体。
于是,叫众人和门徒来 显然,当凯撒利亚腓立比附近村庄的犹太居民发现耶稣到来以后,已经不出所料地聚集在左右了。耶稣对他们说的话暗示,被叫来的众人对他有一定的认识。只有马可福音提到了这许多的人,但是路加福音的“众人”(9:23)也暗示了他们的存在。在东方,一个杰出的人周围很容易就会聚集一群人。把众人和门徒一同叫来,表明这个教训对一切有意将他视为弥赛亚的人来说都很重要。
若有人要跟从我(美国标准译本) 这个条件从句假设有些人愿意跟从他,就像他的门徒跟随他一样。“有人”(any man)让这句话成为个体性的挑战,但是对所有人都开放,没有限制条件。耶稣现在设置的门徒要求,不仅针对十二门徒,而且对所有门徒都适用。它们也不仅仅是为第一代基督徒设立的,而是为了每个时代的基督徒而设立的。“要”更好的翻译是“意愿”或“渴望”。这个词用了现在时,表示持续地想要成为他真正的门徒。这里所强调的是有人有意识地想要成为耶稣的门徒。无疑,这样的人必须接受成为门徒的条件。耶稣在这里所指的不是得救的方案,而是成为门徒的道路。接下来,耶稣一共给出了三个条件,前两个是决断的行动,第三个则是持续地保持与他的关系。
就当舍己 指一个人明确地舍弃自己,不再把自我实现当作最高的目标。不定过去时的祈使语气动词,表明这种行为是门徒的关键责任。门徒们必须不再追求自己的利益,不再把自己的生命当作最高的关切点。他必须“从自我中心的偶像崇拜中回转过来”[26]。
背起他的十字架 采用了不定过去时的祈使语气,再一次要求门徒们明确地接受十字架。在巴勒斯坦,人们都知道钉十字架的死刑,所以,耶稣给出的象征一定给他的听众带来了震撼心灵的影响。罗马人强迫被定罪的囚犯将十字架背到行刑的地方,“背起他的十字架”意味着这人正在走向死亡。就像他的主一样,每个门徒都必须背起“他的”十字架。这句话所指的不是生活中常见的苦难,而是门徒们因为与耶稣的关系而注定要承受的羞辱和受难;他们若否认这种关系,也可以逃脱这种结局。路加福音所用的“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的表述,并不意味着门徒每一天都必须背起一个新的十字架,而是指接受十字架的意愿,必须成为门徒的日常特征。布鲁克斯恰当地说:“这个改变绝不应该被廉价地应用在忍受某种不快甚或重大的负担上……这是一种愿意为耶稣和其他人受苦的意愿。耶稣的门徒概念是如此地激进,以至于当代西方基督徒很难理解。”[27]
来跟从我 这一句中动词的现在时,表示一种持续的关系。成为基督门徒的中心是与基督保持个人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持续地顺服他的带领上。他向着十字架的道路一直走向死亡,所有跟随他的人也必须面对舍己的选择。
马可福音8:35-9:1对耶稣刚宣布的成为门徒的严厉条件进行了解释。这一点通过反复使用“因为”(for)一词而凸显出来。
在第35节中,因为引出了一个陈述,表明选择拒绝或接受这些条件的人所面临的后果。凡要或者“想要”,再次强调了这种选择是一种个人意志的抉择。一个人可以决定救自己生命,疏远基督和他的自我牺牲要求,从而保留个人的利益。但是这样做的必然结果将是他必丧掉生命,更字面意思的翻译是“毁灭”自己的生命。他的自我保护行为将会让他毁掉自己更高的益处。
另一种选择也需要自我意志,强调了门徒为之牺牲的更高目标,即为我和福音。基督平静地宣称“为我”,反映了他对自己独特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的清醒意识;正是因此,他才能合理地要求门徒绝对忠诚。唯独马可福音补充了“和福音”这个短语(参10:29),指出门徒们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来接受和传播的信息。这两句话构成了同一个伟大现实的两面。唯独通过福音,我们才认识了基督,所以坚持福音就意味着忠诚于他。
这句吊诡的话的力量源于生命(psuchē)一词的两个不同含义;这个词常常被翻译为“灵魂”(soul),即具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但是在这里,这个词具有低级和高级两种含义。在两个句子中,它都首先意味着外在的、属地的生命及其快乐和目标,然后又表示从此刻开始直到永恒的内在的属灵生命。为了保护自己低级的生命而拒绝成为门徒的人,会因此毁掉更高级的生命;若门徒现在牺牲自己低级生命的利益,则将会得到真正的、终极的自我保护。
在第36节里,耶稣借助高级生命与世界(它代表一切与神疏远的东西)的对比来阐明因为一词。耶稣的思想采用了商业隐喻来表现,并且通过提问暗示,这样的交易无丝毫利润可赚。耶稣把现在的获利描绘成了最高的形式,即赚得全世界;很明显,任何人也无法实现这一点。但是,即使一个人突破了不可能的障碍换来这样的成果,却赔上了自己的生命,又有什么益处呢?当人可以在“生命”的低级和高级含义之间选择的时候,这是一个有效的辩论。
在第37节中的因为(英王钦定本以及和合本都没有翻译)再次宣告这样的交易终究是徒劳无益的。这个问题暗示,门徒们不可能选择进行这种交换,因为他们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耶稣的提问也强调了人的生命无法计算的价值。
在第38节中,最后一个因为澄清了做门徒的要求,将它们与末世弥赛亚的得胜联系起来(8:38-9:1)。在那时,关键的问题将是每个人与现在提出要求的基督之间的关系。
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 表示关系未定,但是它由每个人如何回应基督的宣告而决定。拒绝成为门徒的要求,就表示他把基督当作可耻的,害怕陷入同样的羞耻和苦难中。“我和我的道”再次将基督本人和他的真理联结在一起,作为每个人命运的最终决定条件。
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 描述了人以耶稣为耻的支配性环境。人在这样的世代中生活,与他有联系的同时代人大都是淫乱罪恶的。我们最好把“淫乱”视为象征性用法,表示人们在属灵上背叛与他们立约的神。因为他们拒绝接受弥赛亚,就揭露出他们背信的状况。“罪恶”则表明了他们的道德状态。
人子……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 如今在羞愧中脱离耶稣的人,将来也会被基督羞辱地拒绝。“最大的吊诡在于,这个卑微的人现在挑战人们,让他们选择或者做门徒得真正的生命,或者以自我中心成为虚假的存在;但是将来神对世界进行最后的审判时,这人却要和神一起,坐在权能荣耀的宝座上。”[28]基督发现,让这样的人成为他的门徒,从道德上看是不可能的。
在他父的荣耀里……降临的时候 马可福音第一次明确地提到基督将来在荣耀中降临。于是,十字架的道路就可以被视为一条通往荣耀的道路。基督将会在他父的荣耀里回来,作为这世界确定无疑的统治者,被属于天父的荣耀所笼罩。同圣天使强调了再来的主的尊严和权能。
耶稣又对他们说 这个马可福音最钟爱的公式,让9:1自成一句。[29]这句经文可能表示耶稣说话之前稍事休息,待解散了众人以后,再将这句话作为前面讨论的严肃结论,告诉了十二门徒。
我实在告诉你们表明他要宣告的话语的庄严性与重要性。耶稣在9:1中的宣告,被人们视为所有福音书中最难解的话之一。(参见3:28对这个表示确据与权威的公式的注释。)
站在这里的,有人 指的是当时在耶稣身边的人,但是我们完全不知道他们是谁。
不会尝到死亡的滋味 “尝到死亡的滋味”是一个表示肉体死亡的希伯来成语。这个象征将死亡当作苦涩的毒药,所有人都迟早会尝到它的滋味。强调性的“不会”,强调了这句话所指的人在后面描述的事件发生之前,绝对不会喝下这种毒药。
直到他们看见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 “临到”译自完成时态的分词,表示“已经临到”,因此也表示“临在”。“大有能力”是马可福音独有的附加修饰语,与其一贯强调的基督的权能保持一致。这里所提到的神的国降临,将会与基督可见的能力联系在一起。至于门徒们在世的时候肯定会看见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在人们中间存在各种各样的观点。这些观点包括① 登山变相;② 复活和升天;③ 五旬节;④ 公元70年耶路撒冷的毁灭;⑤ 在教会中显明的神的国。
按照我的判断,这句话指作为末世天国降临之可见预表的登山变相,是最可能成立的观点。这种解释为大多数早期教父所接受。克兰菲尔德支持这种观点,指出它与上下文协调;马可福音给出了登山变相的精确时间,表明这件事与之前发生的事之间具有明确的关系。[30]耶稣断言有人会看到他所宣告的事件,符合9:2-8中的记载。克兰菲尔德认为,“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这种表述,合理地描述了作为将要降临的国度的预表,在山上显示给三位门徒看的一切。彼得后书1:16-18表明,早期教会从登山变相中看到了末世意义。门徒们在那里所看见的主的荣耀,正是基督再来建立他可见的国度时,会公开展现的荣耀。有人辩称,耶稣的话暗示在预言的事件发生以前,大多数门徒都已经去世,所以这里所指的不可能是登山变相;这种争论没有根据。实际上,这句话没有提到剩下的人会怎样,我们没有必要假定他们在事情发生之前就一定已经去世了。况且,若采纳这种论点,几乎所有别的解释也都会被排除掉。
(5)登山变相(9:2-8)
所有三部同观福音书都记载了登山变相这个划时代的事件(太17:1-8;路9:28-36),每一部都补充了一些别的福音书里找不到的特征。这件事在第四福音书中没有记录,这与约翰一贯不记载别的福音书已经充分记录的事件的做法相符。另外,第四福音书就是一本展现基督的荣耀的书。
过了六天 这是受难的故事发生以前,马可福音中对一个事件所注明的最精确的时间。所有同观福音书都标明了这件事发生的时间,由此坚固地将其置于历史的时空之中。马太福音给出了同样的时间说明。而路加福音则说“说了这话以后约有八天”,这也许算上了说话的当天在内;“约有”表明,路加似乎故意使用了大致的时间间隔,表示过了大概一个星期。福音书的记载中没有提到耶稣在这期间的说话行事,但是显然耶稣利用这段时间向门徒灌输了他即将受难的观念。路加福音的“说了这话以后”指的是之前关于十字架的讨论,就是8:31-9:1所记录的内容。
耶稣带着彼得、雅各、约翰 指耶稣主动选择了这三位门徒作同伴,陪同他前往。[31]这是他们第二次被赋予特权(参5:37)。他们被选为登山变相的见证人。
带着他们上了高山 “带着他们上了”似乎暗示他们艰难地爬上了陡峭的高山。这座山的地点不详,似乎位于凯撒利亚腓立比附近。直到第30节,我们才读到耶稣去了加利利,在第33节,我们才被告知耶稣回到了迦百农。但是,这个地点不太可能是传统认为的他泊山,因为它的位置过于偏南,也算不上高山,而且当时山上似乎筑有防城。[32]目前人们广泛认可的地点是黑门山的南侧;这的确是一座高山,但也有可能是凯撒利亚腓立比东南部的三座超过1200米的高山之一。上述任何一个地点都可能提供耶稣所需要的僻静之所。布鲁克斯说:“精确的地点未知,不过这事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圣经中出现的高山经常是神给予启示的地点。”[33]路加福音说耶稣想要去那里“祷告”(9:28)。
暗暗地 该词指“私下地,单独地”。这是马可福音特有的完整叙述。它强调了登山变相发生之时,附近没有别的人活动。路加福音的记载暗示,登山变相发生在晚上(9:37)。
路加福音9:29则表明,登山变相是耶稣“正祷告的时候”发生的。我们不知道耶稣祷告的内容,但是无疑他在为自己的门徒们祷告,因为他们还深深地震惊于他刚刚清楚宣示的正在临近的十字架。显然他的祷告是“为了他的门徒,这样当那可怕的打击实际到来的时候,门徒们的信心不致完全失去。”琼斯如此认为,“然而他登上这座山与神交通,也好让自己有力量面对和承受这种打击。”登山变相“让他有力量承担十字架,依靠神的恩典为每一个人去品尝死亡的滋味。”[34]
就在他们面前被改变了形像 “改变了形像”(transfigured)就是我们的“变形”(metamorphosed)一词,意思是变成另一种样子。它代表了一个人真实的内在本性,通过外在形象的可见改变而体现出来。动词的不定过去时简单地记录了一件历史事实,而被动语态则表明这种改变是出于天父的工作。[35]马太福音使用了相同的动词,但是路加福音用的表达法是“被改变了”,字面意思是“变得不同了”。这是耶稣卑微的肉体得到了荣耀,也是他完美人性的神圣加冕。正如麦吉所说:“登山变相教导的是耶稣完美的人性,而非他的神性。”[36]这样的改变当着三位门徒的面发生,就在他们眼前。他们曾“亲眼见过他的威荣”(彼后1:16),看见了他将来被高举为弥赛亚时的荣耀之微光闪现。
衣服放光,极其洁白 指耶稣改变形像的效果甚至延及他的衣服上。与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不同,马可福音一点也没有提到耶稣脸上的光芒,仅限于描述他的衣服;这一点十分引人注目。“放光”这个词一般用于描写打磨光滑的金属表面的锃亮,或者闪电的耀眼。路加福音说他的衣服“洁白放光”。
没有一个漂洗工能漂得那样白 这是仅见于马可福音的一个朴素的评论,强调了耶稣的衣服超乎寻常的洁白度。这也是新约中唯一提到漂洗工这个职业之处,漂洗工的工作是清洗和染制羊毛衣物。耶稣衣服的剔透洁白,是任何漂洗工都做不到的。
有以利亚同摩西向他们显现 Elias(“以利亚”)是Elijah一词的希腊语拼写方式(参6:15“但别人说:‘是以利亚。’”这句话附近的脚注)。动词“显现”在马可福音中仅见于此,一般用于天体的突然出现,并暗示这个物体的客观存在性。“他们”代表三位门徒;他们看到从天而来的客人实际出现在眼前。路加福音(9:32)提到门徒们都在打盹,但是当他们看到基督的荣耀以及两位来访者与他交谈以后,完全清醒过来。“以利亚同摩西”,这样的排名顺序仅出现在这一节里。(在第5节中,摩西的名字在前。)[37]以利亚的名字不仅排在首位,而且他是单数形式动词“显现”的唯一主语。以利亚同摩西显现,即摩西是他的同伴。马可这样强调以利亚,也许是因为文士们期待他作为弥赛亚的伟大先驱会首先返回(玛3:1,4:5)。至于摩西的再来,先知们什么也没有说过,他的出现让人觉得意外。门徒们可能是凭着直觉认出了他们两人。因为,摩西和以利亚被普遍认为是为耶稣作见证的“律法和先知”的杰出代表。他们与耶稣同在,证明了他是真正的弥赛亚。
并且和耶稣说话 这是一个说明性的句法构造,“说话”强调这是一个漫长的活动。他们的对话持续了很长时间。只有路加福音提到他们谈话的主题是“他去世(exodus,意为‘离去’,英文版圣经中的出埃及记即以这个词为这卷书的名称)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将要成就的事”(9:31)。甚至在登山变相的山上,弥赛亚受苦所要成就的事还是谈话的中心。彼得曾经强烈反对的那场即将到来的受难,却是这些天国的来访者与耶稣谈话时最感兴趣的主题。他们的事工都是为了迎接弥赛亚救赎工作的最高峰而做的预备。“在那一刻,”巴克利(Barclay)评论说,“耶稣心里明确地知道他选择了正确的道路,因为一切历史都引领他走向十字架。”[38]
彼得对耶稣说 表明彼得听见了他们之间的谈话。没有人对他说话,但是他突然冲动地觉得这种情势要求他作出反应。于是他针对这事给予了回应。路加福音记载,彼得是在摩西和以利亚正要离开的时候开口说话的。彼得想要挽留两位从天而来的访客,以延长这种充满荣耀的体验。他认为耶稣是三个荣耀的大人物中地位最高的、他最为熟悉的,所以直接向耶稣提出了建议。
拉比,我们在这里真好 彼得称他亲爱的、荣耀的主为“拉比”(rabbi,准确地说是“我的大人”之意),表明这个亚兰文的称号常常被门徒们用来称呼他们的主。[39]“真好”代表本质上的好,因此表示有吸引力、值得赞赏或者美好之意。彼得也许想表示这种经验“真好”,最好能望长久地保持下去;或者他觉得能提供一个好机会来服侍耶稣与他尊贵的访客,这事“真好”。前一种解释可能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可以搭三座棚 如果耶稣同意(太17:4),彼得建议搭三座棚——“帐篷”(tents)或者“凉棚”(booths),一种用树枝搭成的临时性栖身处,就像以色列人在住棚节所建的一样。作为门徒们的领袖,彼得渴望提供这种服侍,让他们三人漫长的相聚更为舒适。这里没有门徒自己需要栖身处的任何意思。彼得主要关心的是如何延长这种荣耀充满的情景,因为这比耶稣自己说的受难要好得多。“他只想要山顶而不要山谷,只想要奖赏而不愿付代价。”[40]
因为彼得不知道说什么 “因为”(for)一词,引出马可福音对彼得的话的解释性评论。“说什么”更好的翻译是“应该如何回答才好”,暗示彼得感到很迷惑,不知如何恰当地反应。按照路加福音的记载,彼得“不知道所说的是什么”。他被荣耀弄得头昏目眩,既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实际说了什么。彼得的话十分愚蠢,因为建在地上的简陋的棚子配不上这几位荣耀的人。琼斯评论道:“我找不到任何理由怀疑古老的传统,就是马可的素材来自于圣彼得的这种说法。我们在这里所见就是他的自我辩护。”[41]
因为他们甚是惧怕 “因为”一词解释了彼得的情况。荣耀充满的场景让三位门徒开始惧怕,陷入了全然的惊惶之中。这种感受导致了彼得考虑欠周的言辞。翻译为“甚是惧怕”的形容词,在新约别的地方仅见于希伯来书12:21。
有一朵云彩来遮盖他们 彼得的提议没有的到耶稣的任何回答。相反,正当彼得说话的时候(太17:5),场景突然发生了令人吃惊的变化。一朵光明的云彩(太17:5)突然飞临他们的头顶,遮盖了他们。“他们”可能仅指耶稣和他的两位访客,因为这声音出自云端;但是,路加福音的陈述却说门徒们“进入云彩里就惧怕”,所以最自然的含义是云彩遮盖了所有在场的人。这是神的荣耀显现(Shekinah);这荣耀的云象征着神的临在,它曾经引领以色列人,并停歇在会幕中。
也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 这个声音与耶稣受洗时说话的声音相同。至于神究竟说了什么,我们手上有四份记录。每本同观福音书连同彼得后书1:17都引用了它。
这是我的爱子 这个称呼也与耶稣受洗的时候神对他的称呼相同(参见1:11的注释)。在1:11里是直接针对耶稣的称赞,而这里则是对三位门徒说的。正如马太福音的版本所记,“天父完整的见证词是:‘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斯克罗吉(Scroggie)说:“这句话取自旧约中三个不同部分,即:诗篇(诗2:7)、先知书(赛42:1)和律法书(申18:15)。”[42]
你们要听他 使用了现在时的祈使语气,赋予他们持续听他的责任。“听”含有听命顺服之意,表示门徒们必须顺服地听命于耶稣本人。神授权的代言人现在是他,而非摩西或以利亚。马太福音记录说,当门徒们听见这声音时,他们就俯伏在地,极其害怕(17:6)。这种恐惧先被整个场面所激发(可9:6),接着又为进入云彩所强化(路9:34),最后,当有声音向门徒说话的时候,达到了顶峰(太17:6)。
门徒忽然周围一看,不再见一人 登山变相的场景突然就结束了,周围的事物也突然回到了门徒们日常经历的状态下。马太福音记载说,耶稣进前来摸了摸害怕的门徒,告诉他们起来,不要害怕。当门徒战战兢兢地抬起脸来四处张望,他们突然发现荣耀已经离去。
只见耶稣同他们在那里 天国的访客消失了,耶稣恢复了旧有的形象,只有他与他们在那里。“同他们在那里”是马可福音独有的描写,暗示这是亲眼所见之人的自我感受。
同观福音书记载的简洁性,以及它们对细节特征的清楚描写,有力地证明了登山变相的历史真实性。彼得后书1:16-18也断言此事为史实。但是,对此事的记载却引起了很多批判性讨论。[43]将圣经的记载作为事实接受的同时,我们愿意承认,在福音书中没有任何一件别的事情,比这件事更让我们有一种超出了正常人类经验的感觉。除了彼得后书的确认以外,圣经没有对此事的意义给予任何评论。显然,它对于耶稣本人甚为重要,此事鼓励了他,确认他是神赞许的合适人选,要在十字架上担当我们的罪。而对于门徒而言,此事确认了将要到来的十字架的必要性,对基督所教导的即将来临的受难给予了神圣的担保,让他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但是,它也将有关基督受难的教导与他的荣耀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让他们看到做王的弥赛亚将来荣耀的异象。
(6)关于以利亚的讨论(9:9-13)
这个简短的段落保留了登山变相以后自然出现的讨论。对此,只有马太福音给出了平行记录(17:9-13),而路加福音在9:36中的评论,显示出路加很可能也知晓此事。
下山的时候 “第二天”下山的时候(路加9:37),他们可能花费了不少时间。这段对话发生在下山的过程中,“下山”的字面意思是“出山”,暗示“他们从山中某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出来”[44](参见2节,“暗暗地上了山”)。
他们不要将所看见的告诉人 三位门徒受命不要将他们眼见的事情复述出来或告诉别人。他们还没有完全理解所见之事的真正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无法引导别人对此事有真正的理解。别的门徒也可能知道山上所发生的事情,所以这个命令也适用于他们。如果他们广泛地公布所见之事,将会在大众中间煽动对弥赛亚荣耀掌权的物质性期待,会给耶稣带来很大的危害。
直到人子从死里复活 这是耶稣让他们保持沉默的时间限制。只有在耶稣复活以后,这个事件才能从真实的视角给予理解。“直到”(till)更好的翻译是“任何时候”(whenever),使得这个时间非常不确定。“唯有在十字架与复活的光照下,耶稣的真正位格才可以被理解,因为他不仅是一个从天而来的奇妙到访者,又或是受到特别的钟爱而被神赐予了神秘荣耀的人,而是被称为‘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10:45)的人。”[45]
门徒将这话存记在心,彼此议论 “存记”也许意味着他们严格地遵守了耶稣告诉他们保持沉默的命令。但是,这个强烈的动词,本意是“抓住,攫取”,更可能意味着三位门徒的心思一直纠结在有关他从死里复活的话语上。所以,彼此议论其可能的含义,成为他们的话题。但是,这种讨论限于三人之间,他们没有询问耶稣这事到底是什么意思。
从死里复活是什么意思 更字面意思的翻译是“从死人中复活是什么意思”。未来复活是法利赛人的中心教义之一,这个教训在当时也被犹太人广泛地接受,他们对此一点也不陌生。他们迷惑的地方是,耶稣奇怪地说他自己要从死人中间复活过来,仿佛一件马上就要发生的事情一样。这传递了令人不快的暗示,也就是他即将死亡。正是这一点让他们迷惑,因为他们把弥赛亚与做王的观念联系在一起,而没有想到过死亡。他们对福音的中心是基督的死亡与复活一事还是没有任何的概念。
他们就问耶稣说 对登山变相场景的反思,在门徒心里唤起了新的不解之处,于是他们前去问耶稣。过去进行时的“问”,反映了他们还处于因此而来的讨论中。
文士为什么说以利亚必须先来 我们似乎也可以简单地将这句话当作对事实的陈述,即“文士们说以利亚必须先来”[46]。门徒们提到文士们的教导,是想请耶稣给出自己的解释。文士们根据自己对玛拉基书4:5的看法,教导说以利亚必须在弥赛亚到来之前先来。而门徒们已经承认耶稣就是来临的弥赛亚。根据文士们的教导,他们刚刚在山上看到以利亚的出现,又如何可能呢?
以利亚固然先来复兴万事 这表明耶稣回答说,文士们的教导是正确的。以利亚必然会先于弥赛亚到来。而且“来了以后”,他会“复兴万事”。现在时的“复兴”,陈述了教义性事实,并不指向某个现在正发生的事件。以利亚的事工是属灵上的复兴,让人的心悔改,对圣经原则和先人的做法建立信心(玛4:5-6)。
而且经上不是指着人子说 “而且”一词,表明耶稣现在开始进一步回答这个补充性问题。“不是……呢?”表示疑问(“呢”在第12节),但是这个问题的范围有多大?美国标准译本将问号放在了这一节的结束处。于是耶稣问他们:“那么经上教导弥赛亚要受许多的苦,又是怎么回事呢?”另一种看法也很可能成立,就是问号应该放在第一个子句结束处:“那么经上是如何描述人子的呢?”按照这种看法,耶稣要求门徒们思考经上有关人子的记载,然后再加上一个关键的教训,就是他要受许多的苦,被人轻慢。这是一种重要的看法。要降临在耶稣身上的遭遇,解释了他关于自己即将复活的断言。他所受的许多苦,会让他被人轻慢、忽视,仿佛无足轻重一般遭受羞辱。人们对他的评价将会导致他的死亡。由此,旧约预言他的受苦(赛53;诗22)将会实现。
进一步看(13节),他将来的受苦也有助于解释以利亚要来的现实。
但是我告诉你们 这是一个庄严的公式,强调了下面的话的重要性。耶稣确认了文士关于以利亚要来的教训,但是他进一步地明确了它的实现。
以利亚已经来了 更字面意思的翻译是“以利亚也已经来了”,他和弥赛亚同样都已经来了。他确实已经来到,而且他的事工是一个已经完成了的事实。
他们也任意待他 不定过去时的动词“待”,陈述了关于以利亚的历史事实。“他们”没有明确指明是谁,因为门徒们可能知道耶稣所指的人。“任意”一词修饰了他们待他的行为,但是这个表达法含有滥用绝对的权柄、任意而为的意思。“也”(and,更好的英文词是also),指出前导者所遭受的事情预示了弥赛亚自己将要经受的苦难。
如经上所指着他的话 这是马可福音独有的一句补充。“他”清楚地表明这里讨论的是以利亚的事。“经上的话”回顾了经上的永久记载。有人将前一句话视为附注,认为这句话指的是以利亚要来的事实。但它更可能是指以利亚受到的对待。如果真是如此,预言又在哪里出现的呢?斯韦特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答案:“在这里,圣经对未来的预言不是以先知预言(prophecy)的方式给出,而是用了预表(type)的形式。以利亚要面临的命运(王上19:2、10)被约翰承受了。”[47]“如”(as,更好的翻译是even as〔“正如”〕)指出后者与前者平行,精确地成就了。马太福音(17:13)补充说,门徒们明白耶稣谈论的是施洗约翰。马可则让读者们自己去得出这个结论。
很清楚,施洗约翰是基督第一次降临时,关于以利亚的预言在属灵上的成就。在基督第二次降临的时候,还会有一次实际的成就吗?很多人都会明确地回答“不会”。另一些人则承认双重成就的观点也可能成立,但是他们并不排斥其他可能性。还有一些人坚持认为,若将所有关于以利亚的预言放在一起(玛3:1,4:5-6;太11:11-14,17:10-13;可9:11-13;路1:17;约1:19-23),要想得到一致性的解释,就需要两次降临:约翰是耶稣第一次降临时对这预言的预表性成就,但是在耶稣第二次降临时,按照字面上的意义,以利亚还会亲自回来。这种观点承认约翰在基督第一次降临时所占据的独特道德地位(玛3:1;太11:11-14;可9:11-13;路1:17),但是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坚持认为玛拉基书4:5-6的预言与以利亚本人有关,需要等到末后主的日子到来时,才会真正成就。也正因为如此,约翰才明确地否认他是以利亚(约1:21)。这种双重成就的观点被一些重要的早期教父所接受。[48]我们也认为这是最可能成立的观点。
(7)医治被鬼附的男孩(9:14-29)
所有同观福音书都将此事放在登山变相后面,但是马可福音的记载比马太福音(17:14-21)和路加福音(9:37-43)加起来还长。克兰菲尔德说:“这一段叙事的丰富细节和非常生动的描写,强烈地暗示其素材取自个人回忆——可能出自于彼得。”[49]
他们到了门徒那里(美国标准译本) 这指的是耶稣和三位门徒从登山变相的山上回来。整个故事是通过与耶稣一道返回的门徒的视角来讲述的。但是,书中没有说明其余九个门徒当初与耶稣分手的地点。
看见有许多人围着他们(美国标准译本) 一大群混乱的群众紧紧地包围着九位门徒。
又有文士质疑他们 没有希腊文定冠词的“文士”一词,在马可福音中仅此一处;它不是指一个代表委员会,而是指某些文士,他们抓住门徒们的失败,在众人面前嘲弄和羞辱他们。至于他们到底来自耶路撒冷还是加利利,我们不必去推想;他们也可能就来自于凯撒利亚腓立比附近的犹太社区(参8:34)。故事没有说明他们质疑或者争论的主题,但是我们可以猜想,这与九位门徒无法赶出污鬼有关,而且显然是想因此贬损耶稣的名声。目前,整个形势已经危如累卵。接下来第11节下-16节所记录的事件是马可福音所独有的。
众人一见 表明当时所有人都围着不知所措的门徒们,兴致勃勃地观看发生的事情,以至于无人注意耶稣的到来。当他们突然看到他在场时,人群立刻骚乱起来。
都甚稀奇 这是一个强烈的复合动词,在新约中仅见于马可福音(14:33,16:5-6),暗示人们在情感上的震惊。程度副词“甚”,在复合动词中用来传递前置词(ek)的含义;它暗示众人极度稀奇,已经达到极限。有人提出这种强烈的稀奇已经到了惊恐的边缘,因为登山变相的余光还残留在耶稣的脸上。但是,马可福音的记载没有任何地方提及耶稣的外表,而且这样的看法似乎也与第8节矛盾。这样的解释还与他命令保守登山变相的秘密相冲突,因为若他脸上至今还发着光,自然会引起人们对山上发生的事情的怀疑。人们强烈的反应可以恰当地归于耶稣突然出乎意料又恰到好处地出现,让他成为这场冷酷辩论的中心。“他们正在全神贯注地争论,无人注意到他的到来;当时机成熟的时候,他却突然站在了他们中间。”[50]
就跑上去问他的安 众人接下来的冲动之举,是跑向他们以为远在他方的耶稣,问他的安。他们高兴地发现,这个处在激烈辩论漩涡中心的人,现在居然亲自出现了。
耶稣问他们(希腊文)说 “他们”或者指众人,或者特指文士们。前一种观点暗示,众人也因为同情孩子的父亲,而加入对九位门徒的失败之激烈指责。如果“他们”仅限于指“文士们”,就像英王钦定本的翻译所暗示的那样,那么这句话表明耶稣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真正所在,明白了心存恶意的文士们的动机,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责备他们的问题。这种看法让他的提问更为尖锐。无论何种情况,他的提问将文士们对九位门徒的敌意转移到了自己身上。你们和他们辩论的是什么?这句经文也可以翻译为:“你们为什么和他们辩论?”这种翻译方式可以强调耶稣对隐藏在辩论背后的敌意的察觉。
众人中间有一个人回答说 表明普通的群众和文士们一道,保持着谨慎的沉默。众人中间有一个人是引发这件事的关键人物,只有他觉得有必要向耶稣解释一下当前的真实情势。马太福音(17:14)指出,他来见耶稣,跪下叙述了自己的故事。
夫子,我带了我的儿子到你这里来 “夫子”或者称作“先生”,表示尊重,也表明他认为耶稣是一个行神迹的拉比。“带……到你这里来”说明了他的意图。他所带来的儿子是他的“独生子”(路9:38)。
他被哑巴鬼附着 这说明了儿子的情况,也解释他的行为。“哑巴”或者译作“无话”,可以表示那个鬼自己不愿说话,拒绝说出自己的身份。这里也没有提到污鬼对自己被赶出去进行了口头抗议(参1:23-24)。但是,这句话更可能的意思是,这个鬼让被附的人变成了哑巴,剥夺了他说话的能力;因为父亲的描述与鬼的道德属性无关,重点在他对儿子的影响上面。
无论在哪里,鬼捉弄他 “无论”指出儿子的癫痫可能在任何时候发作。第22节进一步说明癫痫频繁发作。“捉弄”一词,描绘出抓住一件物品,将其拉倒的画面。癫痫将这孩子折磨得筋疲力尽,而且还不时伴着突然的尖叫(路9:39)。接下来的四个限定形式的动词描述了这些症状;它们的时态全都是现在进行时,描述了孩子被污鬼捉弄时的情况。它们全部是癫痫症的症状;马太福音的说法是“他害癫痫”(17:15,美国标准译本)。理性主义者会将这件事贬低为一个单纯的癫痫案例,但是圣经的记载断言这些症状是因鬼附而产生的,而且耶稣也把它当作鬼附的情况来处理。
把他摔倒 这个动词,根据人们所认为的不同词源,可以表示“让他抽搐”或者“把他摔倒”。这两种含义都恰当地显示出癫痫的剧烈程度。路加福音使用了另一个词,意为“撕扯”或“抽搐”。
他就口中流沫,咬牙切齿,身体枯干 这一句里动词的主语变了,不再是污鬼,而是被鬼附的人。这样的转变,自然地从污鬼的行为过渡到其产生的影响上,表明了污鬼和被鬼附的人之间密切的联系。在新约中,前面两个动词仅出现于此。(在第20节中,“口中流沫”还以分词形式出现过。)“身体枯干”也有“干涸,枯萎”之意。在这里,它表示那孩子被折磨得形容枯槁,身体僵硬。他看起来一副衰竭脱水的样子。他的父亲生动地描述了儿子的病情,想要利用其严重程度来打动耶稣。
我请过你的门徒把鬼赶出去 发现耶稣不在,绝望的父亲请求他的门徒把鬼赶出去。显然,这个父亲曾经听说过门徒与耶稣赶鬼的事迹。因为门徒们以前也成功地赶过鬼(6:13),所以他们接受了父亲的请求,但是他们赶出污鬼的努力却悲剧性地失败了。
他们却是不能 缺少赶鬼的能力,无疑让门徒们大为吃惊,也让那父亲深感失望。
他回答他们(希腊文)说:嗳!不信的世代啊 这里翻译为不定过去时的分词“回答”,表明耶稣在回应父亲那令人心碎而失望的故事,但是“他们”一词却清楚地指出,这些话并非专门针对这位父亲说的。“他们”似乎涵盖了所有在场的人,代表了一切不信的元素。但是,这句话似乎又是特别针对九位门徒而说的,因为正是他们缺乏信心而导致如今痛苦的局面。这句话显明,他们也被归于耶稣身处其中的那个不信的世代。历史现在时的“说”,将读者带到耶稣悲叹的现场。在希腊文中,“嗳”(O)很少被用在直接对话中,这个字在这里的用法表示他的话中含着很深的感情。
我与你们在一起要到几时呢?我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 重复的“要到几时”或“何时到头”,表达了耶稣的失望和厌倦。他质问他们,在他的使命成就之前,要到什么时候他才能“与你们”保持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忍耐你们”或者“容忍你们”,所描绘的景象是一个人背负重担支撑另一个人的样子;它表示他们属灵上的愚笨成为主肩上沉重的负担。
把他带到我这里来吧 这个命令也是一个应许。耶稣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能力,他表示要亲自处理信心软弱的人所造成的失败。现在时的祈使语气动词“带”或者“现在带来”,其主语是复数,这是对所有在场的人说的话。那孩子现在并没有和父亲在一起,他被留在稍远的安全之处。
他们就带了他来 表明人们迅速地帮助完成了这件事。“带了他来”暗示这孩子若非被抬到耶稣跟前,也是有人扶着走来的。
他一见耶稣 这个子句中,翻译成“他一见”的分词,是个阳性分词。从语法上看,它似乎指的是那孩子,因为“鬼”是一个中性名词。但是也有可能,马可把鬼当作一个人来对待。
鬼便叫他抽风 鬼知道自己很快就会失去对受害人的控制权,所以一见到耶稣,马上就凶狠地报复这孩子,叫他重重地抽风。“叫他抽风”是一个复合动词,表示痉挛造成严重抽搐(因此,美国标准译本翻译为“重重地抽风”)。那孩子倒在地上,翻来覆去,口中流沫。过去进行时的动词“翻来覆去”描述了受害人不断翻滚、口吐白沫的状况。这孩子所受的痛苦以其最严重的方式显示在耶稣眼前。
耶稣问他父亲说 引出了耶稣和孩子父亲的第二轮对话。第21-24节也是马可福音所独有的记载。
他得这病有多少日子呢? 这个问题对医治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只是温柔地显示出耶稣的同情。但是,这个问题让那父亲有机会述说那孩子从生下来就绝望无助的情况。耶稣用“这”字,技巧性地提及眼前这幅痛苦的景象。完成时的“得这病”,表明耶稣认识到这是长期存在的病情。
从小的时候 这是指“从儿时就开始”。父亲的回答没有说明受害人的年龄,但是表明这种情况几乎伴随了他的一生。而第24节显示,孩子的年纪尚幼。
鬼屡次把他扔在火里、水里 解释了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以后,父亲又特别补充说明病情的严重性。这样的情况屡次出现,癫痫的发生频繁而不可预料。孩子在火边或水边的时候,病情也会突然发作起来。原文中,这两个词前面都不带定冠词,意为靠近“火”或者不同的“水体”。若孩子被扔进任何一处,都可能会致命。
要灭他 表明父亲已经意识到,这样的危险并非偶然。在它们背后,他看到了污鬼的恶意。
你若能作什么 父亲通过这个短语中的“若”字,将耶稣可能施展的能力和自己的需要连在了一起。门徒们的失败也牵连到了老师,父亲不再确信老师本人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处理这件特别的案例。后来,在第24节中,父亲承认了自己的不信。
求你怜悯我们,帮助我们 原文的顺序是:“求你帮助我们,怜悯我们。”“帮助”是父亲绝望的呼求,希望立刻得到救助。他所用“我们”一词,本能地将父亲和儿子的苦难合在一起。救了儿子,也就救了父亲。耶稣伸出的援手将证明他的怜悯。对于这种怜悯他没有任何怀疑。
你若能!(美国标准译本)有些手稿作“你若能信”(英王钦定本、和合本),但是最古老的手稿和抄本没有“信”字。“你若能”这句话前面有一个中性的冠词,让这个短语变成了名词,成为需要注意的特定对象。后面的惊叹号有效地表达了惊叹之意。耶稣指出,这不是他的能力问题,而是这位父亲是否怀疑的问题。这痛苦局面的下面掩盖着信心的缺乏。耶稣首先挑战的,就是这位父亲缺乏信心。
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也许这句话也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强调一下它的醒目之处。耶稣将信心的大能放在了父亲疑惑的对立面上。“在信的人”不是指耶稣自己,而是挑战父亲要有信心。耶稣向他保证,人若有信心,凡事都能。“有信心的人不会给神的大能设定极限。”[51]但是,具有如此大能的信心的人,在提出要求的时候还需要服从神的旨意。出于信心的祷告,要求的是顺从神的旨意。
孩子的父亲立时喊着说 表明那父亲立刻辨认出耶稣对他说的话里隐含的要求。“喊着说”表示他在想要满足耶稣所提出的信心要求时,给出情绪激动的回答。
我信!求你帮助我的不信! “我真的相信!”是他出于信心的呐喊。他确实具有耶稣要求的信心,但是他的第二句感叹却奇怪地承认,他也意识到自己缺乏信心。“帮助”是在呼求主不断地帮助他拥有更强的信心。“我的不信”是他对自己半信半疑的一种说法;他需要将剩下的不信拿去,才能让信心发挥作用。一个人可以公开地宣告自己的信心,同时又承认其不足并且请求帮助,这是一种正在成长的信心。“二者(信与不足)都是所有时代的门徒们常常经验的东西。”[52]这位父亲承认,为了安全地拯救自己的儿子,他必须先拯救自己。
然后(希腊文)耶稣看见众人都跑上来 “然后”用于在整个画面上再补充一个观察的角度。采用历史现在时、翻译为“跑上来”的动词,生动地表现了众人一起奔跑而来,汇集到耶稣站立之处的情景。这些人意识到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即将发生,所以急急忙忙地跑来围观。他们也许不包括在第14节提到的众人里,否则我们必须假设当耶稣与那父亲谈话的时候,众人暂且退后,现在又急忙涌过来见证所要发生的事情。为了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耶稣立刻采取了行动。他并不想依靠行神迹来吸引眼球。
就斥责那污鬼说 表明耶稣承认这孩子的痛苦是由鬼附的缘故造成的。所有同观福音书都记载了他斥责污鬼的事实,但是唯有马可福音保留了他的原话。
你这聋哑的鬼,我吩咐你 这是耶稣直接对污鬼说话,仿佛在他权柄之下污鬼是有人格的对象。“聋哑”是一个新的细节,仅见于此,似乎是“致人聋哑”的意思。耶稣在“我吩咐你”这个命令中所用强调性的“我”,强调了他的权柄;这是夫子自己,而非他那些弱小的门徒们在命令污鬼。
从他里头出来,再不要进去 这两个命令满足了孩子目前和将来的需要。只有马可福音记载了耶稣的第二个命令,仁慈地确保污鬼以后不会再返回(参太12:43-45)。
那鬼喊叫,使孩子大大地抽了一阵风,就出来了 污鬼暴烈地喊叫,在离开之前最后一次狂怒地报复受害人。这一次的抽风激烈而漫长。
孩子好像死了一般 这是最后的斗争所导致的可怕后果。这孩子无力地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生气全无,仿佛死尸。
以致众人多半说:“他是死了。” 众人多半判定“他是死了”。
但耶稣拉着他的手,扶他起来 “但”表明众人的判断与耶稣复苏他的动作之间的对比。污鬼造成抽风之后,耶稣随即将恢复的能力灌输到孩子衰竭的身体内。这是耶和华的仆人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另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安德森(Anderson)说:“人们可以想象,当早期的基督徒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会认为复活的基督有能力让死人苏醒过来。”[53]
他就站起来了 孩子主动的反应表明,他立刻就恢复了正常的力气与健康。马可福音没有提到这个神迹在众人中造成的影响,但是路加福音提到众人都“诧异神的大能”(9:43)。
耶稣进了屋子 “屋子”前面没有定冠词,意思是耶稣与门徒们进入了室内。他们撤退到某处私宅里,躲避亢奋的群众。
门徒就暗暗地问他说 路加福音没有记载这句话,但是马太福音(17:19-20)和马可福音都记录说,余下的九人非常关心他们丢脸的失败,于是向耶稣提出了这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不能赶出他去呢? “我们”是强调性的,将他们自己与耶稣进行对比。他们赶鬼并不是未经授权的行为(参6:7),之前他们也能这样做(6:13)。我们在这里看到的简约文风与第11节一样,他们的话是对事实的陈述,即“我们不能赶出他去”,然而却邀请耶稣给予评论。
非用祷告,这一类的鬼总不能出来 “这一类”可能泛指所有污鬼,但是更可能表示“这种或这样的污鬼”。耶稣在别处也教导说污鬼之间存在不同(太12:45),但是在这里他指出,要赶出这一类污鬼特别困难,非用祷告,就不能成功地赶出他们。耶稣没有批评门徒的失败,而是向他们指出在应付这种情况时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哪里。他们没有认识到,除非怀着信心祈求神的大能,就没有希望能够赶出这种污鬼。他们没有持续地与耶稣交通,常常保守心中依靠神的大能的意识。一旦知道这种大能可以赶出污鬼以后,他们就视其为自己所拥有的能力。但是,他们没有通过祷告寻求神的大能来征服污鬼,导致他固执地拒绝顺服他们的命令。[54]
在将门徒们的失败归因于“小信”上面,马太福音记录的答案有别于马可福音的记载。当他们奉耶稣的名赶鬼然而污鬼却拒绝出来的时候,他们对这名下的大能之信心跌落了。他们对耶稣关于即将到来的十字架的教导缺乏同情,必须参考这一情况,我们才能理解他们信心的缺失。他们不能在”弥赛亚会死亡“的宣告下跟随他,导致他与他们之间出现了些许芥蒂,切断了他们有效地使用他的名之能力。
(8)再次教导十字架受难(9:30-32)
第30-32节记载了耶稣第二次明确的努力,他希望十二门徒能够接受他即将死亡的事实(参8:31-32)。所有同观福音书都记载了这次努力,并且对门徒们的反应给出了不同的叙述(太17:22-23;路9:43-45)。
他们离开那地方 “那地方”或者指第28节提到的房子,或者更一般性地指代登山变相的高山附近的地区。耶稣医治患癫痫的孩子所造成的轰动,让他们隐秘地待在那儿的意图化为泡影。
经过加利利 这一句里过去进行时的动词,表示他们从小路经过加利利,而没有在任何地方长久地停留。他们现在是在返回迦百农的路上(33节),正经过加利利的东北部。这句话仅见于马可福音。
耶稣不愿意人知道 在加利利,他的出现很容易就会引来许多的人群,而耶稣不愿意被人知道。这是从离开推罗(7:24)以后,他想要和门徒单独相处的策略之延续。
因为他教训门徒 “因为”引出了他不想被人认出的理由。耶稣在寻找时机,可以不受打扰地教导十二门徒自己即将到来的受难。“教训”是过去进行时,强调了他想要把这个真理印在他们心里所做出的不断努力。他的心思全放在把这一想法交付他们上面。他在加利利的公开事工已经结束了,现在耶稣集中精力要预备门徒们面对未来。没有证据可以支持布伦特提出的假设,说耶稣“因为害怕希律带来的危险”而隐瞒了自己的身份。[55]泰勒说得好:“我们不需要假定他怀着这样的目的。”[56]
说 这里的“说”字还是过去进行时,强调了耶稣反复的教训。马可简略的言词也许可以被恰当地理解为“在他们一起旅行的时候,耶稣对门徒们说的所有的话”[57]。
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 这是耶稣在8:31的教训中不曾见过的新元素。“被交在”是表示将来的现在时,带有所宣告的事情必定发生的意味。这句经文里动词的被动语态提示有人会背叛耶稣,将他交出。这个动词被用来描述犹大的背叛,同时也被用来描述神为了救赎我们而舍了耶稣(徒2:23;罗8:32)。上述两种含义都暗含在这个表达法中,但是后一种意思似乎是主要的,因为若仅仅用于犹大的话,“交在人手里”就几乎是一句画蛇添足的话了。“借着有意识的行动,人可以背叛,但是唯有得到神旨意的许可,才能成就神的目的。”[58]圣经清楚地教导说,基督的受难本质上是神为了拯救我们而采取的行动和计划。这句话里耶稣泛泛地提到“人”,不如8:31说得具体,但是这个词在外延上更广泛,将外邦人也纳入到整个画卷之中。
他们要杀害他;被杀以后 这样的双重说明,强调了他会被残暴杀害的事实。
过三天他要复活 和8:31一样,马可福音再次使用了主动语态,表明耶稣会依靠自己的权力和大能而复活。马太福音则使用了被动语态,表明神是让耶稣复活的主体。在耶稣的教导中,他总是将自己的死亡和复活联系在一起。它们是整个福音故事发展的双重焦点。
门徒却不明白这话 他们还是无知,不明白耶稣如此严肃的谈话的真正重要性。他们把弥赛亚视为掌权的君王,所以让耶稣的话成为彻底的无解之谜。似乎他说的那些话,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如今,”巴克利说,“他们已经意识到一种悲剧氛围的笼罩,但是直到最后时刻到来之前,他们从来没有把握到复活的确定性。复活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太大的神迹,一个只有在实际发生时才能把握的神迹。”[59]路加福音说“他们不明白这话,意思乃是隐藏的”(9:45)。神的福佑允许他们暂时不理解耶稣的话,好让他们不至于因为即将到来的耶稣受难而痛苦。
怀疑论者断定耶稣不可能就自己的未来作出这样明确的预言,反而认为这些预言是在耶稣死后,由早期教会编造出来的。他们认为人不可能如此详细地预见到自己的未来,所以,从耶稣口中说出这些预言是一件极不可能的事。但是,即使在人的层次上,耶稣的敏锐思想也能让他看出这样的命运在等待着他。否认耶稣可以预知未来,这种观点与福音书中刻画的耶稣形象无法协调。“纯粹的人类范畴完全不足以解释基督的位格,而我们也不能随便对他可以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设限。”[60]
又不敢问他 门徒们记得彼得受到的责备(8:33);看到耶稣教导这事的时候态度十分严肃,他们害怕批评性的提问一定会得到另一次严厉的训斥。他们本能地想要避免讨论这个让人不快的想法,所以不愿意询问更多的信息。他们对自己未来在耶稣国度里的地位更感兴趣(参34节),却不太在意基督即将到来的受难。马太福音说,耶稣的教导让他们“大大地忧愁”(17:23)。门徒们心里相当明白,耶稣所说的一切会让他们对未来的盼望变得非常不稳定。
(9)在迦百农教导门徒(9:33-50)
这一小节包含着耶稣对十二门徒因势利导的教训,其中有一些在路加福音9:46-50中能找到平行记录。马太福音18:1-35对这些教训的记载更全面,却删除了其中约翰承认的事。不过,所有三本同观福音书都在不同的场合记录了耶稣相似的教训。在这个段落中,针对门徒们的需要,耶稣特别教导了谁在天国为大的事(可9:33-37),对约翰报告的狂热行为给予了回答(38-41节),并告诉了他们让人跌倒的严重性(42-50节)。
①谁为大的问题(33-37节)
他们来到迦百农 距离上次他们离开已经过了差不多五个月。耶稣从加利利的第三次撤退(7:24-8:13)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在第四次撤退以前,耶稣曾经返回过迦百农(8:14-9:32)。这次返回是福音书中最后一次提到迦百农。伟大的加利利事工始于迦百农(1:21),也结束于迦百农。马太福音在报告耶稣的这次教训之前,还记录了收丁税的人询问他们是否纳税的事情(17:24-27)。
耶稣在屋里 这里的“屋里”,似乎指的是耶稣留在迦百农时常常居住的那个房子。有人认为这指的是彼得的家,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是耶稣自己的家。接下来的事情发生在室内,与发生在路上的事情相对应。
你们在路上议论的是什么? 耶稣提问的目的不是为了收集信息,而是给予门徒必要的教训。“议论”指门徒们曾经就某个有争议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或者争吵。这个词用了过去进行时,暗示他们的议论持续了好一阵子。马可福音没有说明耶稣是因为偶然听见他们的话还是凭着直觉知道此事的,路加福音(9:47)暗示可能是后一种情况。
门徒不作声 耶稣出乎意料的问题让他们觉得心里有罪,于是出于惊惶和羞愧,他们都不作声了。“耶稣准备甘愿承受十字架的卑微和低贱,因此面对他所提的问题,他们这群一心想着自己的地位和声望的人根本无言以对。”[61]马太福音记载说,门徒问耶稣:“那么天国里谁是最大的?”(18:1,美国标准译本)。他们所用的“那么”一词,指的是之前发生的事情,就是马可福音在这里所记载的提问。马太福音的这个提问,可能是在耶稣聚集他们给予教训以后提出的(可9:35)。不过到目前为止,他们还保持着沉默。
因为他们在路上彼此争论 在原文中,“彼此”一词被放在句子的开头表示强调,表明门徒们曾经进行过面对面的争论。他们在返回迦百农的路上一直在彼此争论这事。似乎在旅途中,耶稣有时会独自走在前面,而门徒们在后面远远地跟着他。当他的思绪已经转向即将到来的死亡时,他们却在争论将来在基督国度的荣耀里,谁能得到高位。
谁为大 “大”是比较级,意为“较大”。但是,马可使用了希腊人说希腊语的常见用法,采用比较级来表示最高级。这场争论似乎是因为彼得、雅各和约翰获得的特权而造成的。门徒们认为目前他们获得的地位将会延续到未来的国度里,因此彼此争议在弥赛亚的王国中,谁会拥有在耶稣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对于犹太人来说,地位问题非常重要,所以他们反复地争论这个问题(参路14:7-11)。“在任何时代,骄傲和野心都是一种诱惑。”[62]这场争论显示,门徒们并不承认彼得已经在凯撒利亚腓立比被耶稣指定为他们的首领了(太16:17-19)。
耶稣坐下,叫十二个门徒来 这表明耶稣有重要的功课要教给门徒。罗林森认为,耶稣坐下“是为了旅行后的休息”[63],但是耶稣的行动更可能是有意要强调他作为犹太教师的尊贵地位(太5:1,13:1;路5:3;约8:2)。“叫十二个门徒来”,暗示耶稣正式地召唤他们。这个短语表明,他希望叫来的人能学到下面的功课。所有福音书中,唯有马可福音保留了这样生动的细节。
若有人愿意作首先的 这是一个条件从句,暗示有人真的愿意作首先的。“愿意”或者“想要”,表示有人不断地想要占据首位;虽然不是绝对的首位,却是相对于身边的人而言的首位。“若有人”强调这是一个一般性原则;它可以被应用在基督国度里的所有人身上,并不仅限于十二门徒。“耶稣没有瞧不起愿意为首的想法,但是他对伟大的定义完全和世界所认为的相反,彻底地挑战着人们关于什么是人生成就的基本假设。”[64]
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 有人可能会将耶稣的话视为对“愿意为首”的谴责,把这句话当作对这种野心将会得到耻辱后果的断言。但是,更自然的解释是将耶稣的话视为一句非常吊诡的陈述,说明了得到首位的真正方法。人的本能中想要胜过他人的野心,并不一定是不属灵的想法(参提前3:1)。耶稣现在想要引导门徒们有智慧地应用这种欲望。我们最好把“他必作众人末后的”当作表示愿望的将来时,他自愿选择了“作众人末后的”。他自愿谦卑地在他的圈子里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表示他的谦卑态度,以自愿服侍众人的方式表现出来。“用人”这个词不是指奴隶,而是指为他们提供免费服务的服务人员。若作为专门术语,这个词可被翻译为“执事”(腓1:1;提前3:8)。这个词指的是提供的服务,而不是指提供服务之人的地位。真正的谦卑不是自我贬低和自我羞辱,而是无私的态度和忘我地寻求他人的益处。谦卑与服侍不仅是在基督的国里为大的手段,而且也是其最重要的因素。
于是领过一个小孩子来 这句话中的连词“于是”,将耶稣所说的吊诡的话语与这个象征性行为联系起来。马太福音说“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暗示这个孩子就在附近,耶稣一叫他就过来了(18:2)。
叫他站在门徒中间 指耶稣让那孩子在他身边站立,面对着半圆形围坐在周围的门徒。
又抱起他来 “抱”这个动词是从意为“弯曲的手臂”的名词演变而来,刻画了耶稣双手合过来,将小孩子抱在怀里的情景。整个场景既表现出孩子的顺服和对耶稣的信任,也是一幅耶稣温柔慈爱地对待儿童的感人画面。不能否认,这个孩子有可能是彼得的儿子,这种可能性甚至还不小。
凡为我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这是耶稣在刚才的行动基础上给门徒的教训。这句话中的“凡”字再次表明,任何这样做的人都能得到基督所描绘的祝福。这个孩子代表的是像他一样单纯、信任耶稣而又谦逊的门徒。“接待”或者“欢迎”,指的是明确地、友善地“为我名”招待像这小孩一样的人;这也是接待耶稣的基础。基督的名则体现了有关他的启示。“为我名”字面意思是“在我的名之上”;以基督的名为基础,在接待的人和被接待的人之间建立了一种内在的联系。“人们‘接待’他们,不是因为他们以世界的标准来看是‘大人物’,而是因为他们属于基督。”[65]若有人这样友好地招待哪怕一位年轻的、不知名的门徒,也就意味着“接待我”。代词“我”在句中处于强调位置,原文的语序是“我——他接待了”。基督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为了他而做的。“若一个仆人放下身份去服侍别人,他就是以主人的身份在行事。”[66]
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来的 “不是接待我”意思是“不是仅仅接待了我”。这种行为甚至还延伸到看不见的领域中。它不仅仅意味着接待了基督,而且还意味着接待了差遣耶稣作为自己的代表的天父。这样的接待,让谦卑的信徒、被差遣的基督与差遣他的天父在属灵上成为一体。
②约翰错误的热心(38-41节)
约翰对耶稣说 这句话在原文中缺少连接词。这种情况在马可福音中很少见,也许表示约翰说的话是当时在室内发生的事情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约翰受到耶稣刚说的那番话的鼓励,而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参路9:49,“约翰回答说”,英王钦定本)。在同观福音书中,只有这一处记载了约翰单独说话。(在马可福音10:35和13:3中,约翰是与其他人一起在说话。)他说的话报告了一件事实,并邀请耶稣给予回应。这些话给人以“认真尽责的印象”。[67]他的良心不安,心里想起这件事来,疑惑到底他们这样做是否正确。
我们看见一个人奉你的名赶鬼 如果“我们”意味着这一群门徒,那么约翰所说的这件事可能发生在他们从凯撒利亚腓立比返回的路上;但是,这句话更可能指的是雅各和约翰在加利利的布道旅行中,遇到了他说的这个人(6:7-13;太10)。“赶鬼”暗示此人确实可以“奉你的名”把鬼赶出去,利用耶稣的名的权柄驱赶他们。凭着信心,他把握到了耶稣的名字所含有的大能,并且被那些不幸的、被鬼附的人所激动,利用这种能力去解救他们。人们不知道他是谁,所有的说法全属臆想。“一个人”是不定代词,表示“某人”的意思,“暗示约翰不知道或者忘记了他的名字,或者在叙述这件事情的时候,觉得他的名字无关紧要”[68]。但是,这段经文却表明:“耶稣的话语和事工是怎样带着大能,在很多人中间唤醒了的更高的能力,其范围甚至超越了他的固定追随者的圈子,让好些人可以施行神迹。”[69]
我们就禁止他 意为“我们就阻挠他”。“禁止”一词用了过去进行时,也许表示他们反复地坚持让他停止这种做法,但是更好的解释是把这个时态理解为表示意图,即“我们试图阻止他”。
因为他不跟从我们 这里用的是“我们”,而不是“你”,表示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是这人不与他们同伙,没有公开地承认自己是耶稣的追随者。显然他们不能肯定这人内心对耶稣基督的位格的信仰如何。他们为了耶稣的名誉而心生嫉妒,认为一个人若不公开地与耶稣联合,就无权使用他的名。“但是,他们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排外的、偏狭的、缺乏宽容心的行为。”[70]
耶稣说:不要禁止他 这句话里否定性的祈使语气表示,“停止再禁止他”。这个禁令不仅谴责了他们以前的行为,而且指示他们将来也不能这样做。这样的行为是耶稣严格禁止的。耶稣一点也不同情他们所表现出的排外心理。麦吉评论道:“所有奉耶稣的名所做的事情,都不能被任何耶稣的追随者否认。但是在当代,‘耶稣’这个标签被贴在很多实际上不是‘奉他的名’所做的事情上。”[71]
因为没有人奉我名行异能 这里给出了耶稣命令不要反对此人的理由。耶稣认为有这样的可能性,即一个人不用追随他却能施行大能的神迹,这揭示出“奉我名”或者字面上说“在我的名之上”是施行超自然能力的基础。这样做暗示了对他友善的态度。
反倒轻易毁谤我 “毁谤”或者“污蔑”,指的是出于对耶稣的恶意而做的事情。毁谤的行为无法与前面的行为协调,需要一个人的想法有相当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不可能快速地、突然地发生。尽管此人不是他们的同伴,但是他的行为显示出他对耶稣友好的态度。门徒们应该对此人持中立、开放的态度,而不是主动拒绝他。耶稣所谈论的不是一个已经下定决心,决不以耶稣门徒的身份出现的人。
不敌挡我们的,就是帮助我们的 对耶稣不持敌意,就表示此人对他们的态度基本友好。耶稣所用的“我们”,也友善地将门徒们包括在内。因为,一个人对耶稣的态度将会决定他对门徒的态度。另有一次,耶稣采用了反面的说法:“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太12:30)。这两句话是互补的,排除了一个人持中立态度的可能性。“一个人若对耶稣的名有信心,不管这信心多么不完全,他也不可能反对基督。一个人若对耶稣的信心太小,以至于认为他的事工是出于撒但,他就绝不可能是基督的朋友。”[72]在对待这位大体上持友善态度的人时,耶稣想要避免造成某种情势,强迫他立刻宣布自己不成熟的决定。
因为凡……给你们一杯水喝的 这句话里的“因为”,与39节一样表示确认。给人一杯水是很快就会被遗忘的微小的服侍,但是即使是这样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能真实地表明一个人内心对门徒们的态度。(有人认为这一节是接着第37节的话题,重新回到被约翰打断的教训上来。)
因你们是属基督,奉我的名 这句话表明了行事的动机所具有的意义。这种翻译方式体现了原文里不同寻常的短语所具有的力度,从字面上可以翻译为“因‘你们是属基督’这个名的缘故”。所以,这句话承认他们是因为属基督而受到友好的接待。“基督”在这里被用作耶稣的名字,但是保留了基本的“弥赛亚”含义;耶稣没有使用他钟爱的“人子”一词,而用了这个词,这种情况十分罕见。萨蒙德(Salmond)发现:“现在时机渐渐成熟,耶稣开始公开而明确地宣告自己是弥赛亚。”[73]
他不能不得赏赐 尽管是一件小事,这种行为却值得称赞,而且神一定会给予赏赐。凡因神的缘故而做在他百姓身上的事,神都会承认并给予赏赐。神的赏赐不是因为这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本身的功劳,而是因为神的恩典将此事视为信心和顺服的标志。
这个简略的故事,是对宗派主义想法的严厉责备。它谴责了排他主义的态度,这种态度坚持认为,只有与自己的观点和实践一致的工作,才是真正做神的事工。但是,若有人所做的事情是站在神的一边对抗撒但,即使他们的观点不完美,我们也不能谴责或者厌恶这样的事工。
③罪的严重性(42-50节)
在第42节里,耶稣严肃地提到另一种相反的行为,与他在第41节或者37节所提到的行为构成了直接比对。“冒犯”或者使……跌倒(美国标准译本、和合本),表示对人严重的冒犯。耶稣用假设的语气提到这种事,但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有可能出现的。“跌倒”这个动词的基本含义是“落入陷阱,掉进网罗”,在圣经中常被用来表示人利用坏榜样或者直接的引诱,“让人犯罪,导致人犯罪”(参4:17)。它指的是因为道德堕落而导致的严重损害。这一节经文中,受损害的人是信我的一个小子。同位语“信我的”,指的是信耶稣的人,清楚地表明耶稣心里想的不仅仅是小孩,还包括那些软弱而难以辨认的信徒们。“一个”强调哪怕是故意伤害其中最卑微的一个,也必算作可怕的犯罪,因为他伤害的人是属基督的,所以他罪大恶极(41节)。
倒不如 这个短语引出了这一节余下的部分,生动地刻画了犯下如此大罪之人所宁愿选择的悲惨命运。
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 这是希腊语中的条件子句,在这里暗示这人会承受的可怕命运的真实性。“大磨石”字面意思是“驴拉的磨石”,指的是磨坊里由驴拉动的巨大磨盘。“在古代的巴勒斯坦,用来研磨谷物的磨子通常由装在磨芯上的两个圆形的石头组成。上面的磨盘围绕下面的磨盘转动,将倒入石磨里的谷物磨成粗粉或者细面。”[74]与这种大型石磨相对应的,是妇女们用手转动来磨谷物的小型手磨。“拴”字是现在时,生动地刻画了大磨石紧紧系在他项上的情景。
扔在海里 这里是完成时,意为“已经扔在海里”,描绘了一个已经完成的动作。他颈子上系着巨大的重物,人已经被扔在海里,现在早已沉到海底。从耶稣口中所发出的严厉宣告雄辩地证明,若将软弱、动摇的信徒带领到罪中,将是一件十恶不赦的大罪。
在第43-48节里,借着轻巧的转换,耶稣的警告从引诱他人跌倒的危险变换到让自己陷入罗网的危险。普卢默说:引诱愚妄人是一件极其容易的事情,但是引诱自己,让肉体带领灵魂跌倒更加容易。”[75]耶稣的这个警告,采用了严肃的三重反复形式。
倘若你一只手叫你跌倒 这是一个假设,但是耶稣认为这种情况有可能发生。手象征着我们所做的事情。有时候本是好意的、有益的行为,却可能被用作不好的用途。因为手不能独立于意志之外行动,所以手只不过是让人心里的恶念得以满足的工具而已。
就把他砍下来 这是不定过去时的祈使语气,要求他采取快速的、决断的行动。“需要毫不留情地进行属灵的手术。”[76]当然,这个命令也是象征性的。仅仅把手砍下来,无法砍掉贪婪的心,是它支配手的行动。正如外科医生会毫不犹豫地砍掉一只长了坏疽的手以拯救生命,我们也应该同样对待自己身上那些邪恶的、破坏性的做法。尽管它们是我们生活中非常珍爱的一部分,也必须牺牲掉,以便拯救我们的灵魂。
你缺了肢体进入永生,强如 这是耶稣所认为更好的、令人满意的替代方案。“缺了肢体”在原文中放在强调位置上,表示“残疾”或者按照耶稣的要求作了截肢。“在有的肢体残疾、不完整的感觉中活下去,强如一无所缺,然而生命却灭亡了。”[77]为了进入永生,我们有必要采取如此激烈的行动。“永生”前面带有定冠词,所以应该译为“那永生”,就是与永死相对应的永恒生命。不定过去时的“进入”是对未来的展望,意为最终进入到永生里面。“进入神的国所具有的崇高价值,值得让人放弃其他所有的善。”[78]
有两只手进入地狱 这是令人恐惧的另一种选择。不定过去时的动词“进入”字面意思是“落到”,也是对人在未来无可避免地落到地狱里的展望。“地狱”字面意思是“革赫拿”,是对失丧之人进行最终惩罚的地方。“革赫拿”(Gehenna)一词,可以大致音译为Ge-Hinnom,意为“欣嫩谷”(the valley of Hinnom),其地点就在耶路撒冷的南边。在亚哈斯和玛拿西统治时期,欣嫩谷是向摩洛神献儿童为火祭的地点(代下28:3,33:6;耶7:31),但是好国王约西亚废弃了这个地点,把它变为丢弃动物下水和城市垃圾的垃圾场(王下23:10)。在那里,虫子不停地吞吃垃圾,熊熊的火焰焚烧大量的腐物。人们认为,这个山谷很适合用来描绘未来恶人受惩罚的地点。在新约中,“革赫拿”一词出现了十二次,全部是这种含义——其中十一次是耶稣亲口说的。[79]
入那不灭的火里去 这是对地狱的同位语描述。这句话的原文是“火,不灭的”,强调了地狱之火的性质。与欣嫩谷的火焰不同,地狱之火永不停息。在我们的世界上不存在这样的火焰。伦斯基说得好:“‘永不停息的’火焰,正是永恒的意思。我们用不着争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火焰……愿无人对火焰的种类吹毛求疵,唯愿他确信自己可以逃脱这火焰。”[80]
在最古老、最佳的手稿中没有第44节和46节,它们似乎是后人根据第48节增加上去的;但是,48节属于原文,这一点并无疑问。有些抄写员故意在一些手稿中增加这两节,以强调其严重后果,当然,这比他们故意删除其他手稿中这两节的可能性更大。莫里森指出,增加的两节与“抄写员倾向于在感性上对坚持行恶的可怕后果给予特别的强调”相协调。[81]
第45节对脚也给出了同样严肃的警告。与手的情况相对,脚可能用来象征一个人放纵自己去那些不合时宜的地点。被丢在地狱里是比第43节更强烈的措辞。它表示把人强制性地赶到“革赫拿”去。
第47节给出了第三个严重警告,这一次耶稣提到的是你的一只眼。“眼”在这里可能指因为看了不该看的东西,由外部刺激所引起的情欲。耶稣分别提到手、脚和眼,向我们指出,对于不同的人,危险可能会来自于不同的方向。神赐给人的各种能力和功能都可能被我们滥用,而变成罪和撒但的工具。
进入神的国 这与“进入永生”(43节)是一个意思。通过与地狱的对比可知,耶稣在这里提到的是将来的而不是严格的现在意义上的神的国。
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这里断言在地狱里,这两种毁灭性的力量会持续不断地运行。“虫”和“火”所象征的力量,在失丧的世界里是确凿的属灵现实。“这些物质性的象征,表现的是永恒的惩罚。”[82]“虫”似乎暗示某种内生的毁灭性力量,而“火”则似乎指某种外在的刑罚。这幅在地狱中极度痛苦而永不结束的可怕画面,被有些人肤浅地称为“主的简单教训”的一部分。
第49节在别的福音书里没有平行经节。人们广泛认为,这一节是新约中最难解的经文之一,而且历史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解释。[83]现存的各种异文,也显示出抄写员们对这一节的含义深感困惑。[84]
因为必用火当盐醃各人 我们最好把第43-48节一起视为由“因为”一词所联系的上下文,而不是仅仅考虑第48节。这一节阐明了保证各人能够逃离地狱火焰所需要的条件。这种观点暗示“各人”仅仅指门徒们,失丧的人并不包括在内。耶稣告诉门徒,要逃离地狱之火,需要用火当盐醃各人。正是盐和火的组合,让这句话变得如此令人震惊,而且十分难解。盐是一种防腐剂,“被盐醃”意味着得到某种方式的保存和净化。因此,汤普森说:“耶稣所在的时代没有人造冰块或者冰箱,于是盐被当作防腐剂广泛地使用,以防止物品快速地腐烂变质。”[85]他断定起净化作用的元素应该是火。火的作用是净化那些不可烧毁的东西。门徒们必须经受同时具有防腐和净化作用的大能的洗礼。这似乎清楚地指向圣灵通过神的话语所做的工。圣灵与神的话语具有煅烧和净化信徒生命的效果。但是,也有人认为逼迫和受苦才是这里所指的净化元素。
盐本是好的 “盐”前面有定冠词,表示所指的是上一节所提到的特别的盐。这种盐是好的,或者优秀的,因为它具有有益的、使人洁净的效果。
若失了味 尽管这是一个假设句,却是耶稣对某种严重的危险所提出的警告。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纯盐是一种稳定的物质,不会失去它的盐味。“氯化钠作为一种化合物所具有的稳定性,让我们疑惑为什么耶稣会说盐可能会失去它的味。其实,耶稣指的是巴勒斯坦日常使用的不纯的盐。这种盐的确可能自然分解,或者与风中的石膏粉末反应而失去盐味(普林尼〔Pliny 3,3,34〕)。”[86]因为盐受潮会变成液体,所以若把盐放在潮湿的地上,它也可能失去真正的盐味。“失了味”说的是失去盐的内在特性。耶稣的警告是针对基督的门徒,提醒他们不要失去防止腐败的珍贵能力,因为这是他们必须具备的特点。
可用什么叫他再咸呢? 一旦失去这种防腐的能力,又怎么能再恢复呢?这个问题暗示,一旦失去这种能力就不可能恢复了。失去盐味以后,盐就不再是盐。真正的基督徒品格中的盐是非常珍贵的东西,一旦败坏了,就比无用还要糟糕。
你们里头应当有盐,并且彼此和睦 这是耶稣总结整个讨论所给出的两条适时的命令。命令中的动词用了现在时的祈使语气,表明这是门徒们长期的责任。“你们里头应当有盐”是对门徒们的品格提出的要求(参太5:13)。他们里头必须有洁净的能力,不能依靠外部力量来克制败坏的倾向。他们的第二个责任是“彼此和睦”,通过连词“并且”与前一个责任相联。这个责任是前一个责任的结果。如果门徒们中间有净化的盐,就能够清除他们里面破坏彼此和睦的、自私的野心。正如安德森所说:“当基督的追随者预备为了基督以及他的国而牺牲自己时,所有关于地位的争论都会平息下来,他们会成为一个具有共同目标的真正团体,从中发出彼此的和睦。”[87]
[1] 一个可能的例外是关于面酵的比喻。但是,若说基督在这个比喻中使用了完全不同于这个词通常含义的象征性含义,这种说法相当可疑。
[2] R. A. Cole,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p. 130.
[3] Robert A. Guelich, “Mark1:1-8:26,” Word Biblical Commentary, p. 419.
[4] W. N. Clarke, “Commentary on the Gospel of Mark,” in An American Commentary, p. 115.
[5] V. Taylo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p. 368.
[6] Guelich, p. 425.
[7] 是否存在两个叫做伯赛大的地点,参见6:45的注释。
[8] 有人认为这里所提到的地点一定是加利利的伯赛大,“是迦百农的近郊,因为伯赛大-犹利乌斯不能被算作一个‘村’(23节),而是一个‘镇’”。但是,这样就会让耶稣出现在刚刚因为法利赛人而离开的地方(13节),而这正是他撤离的时候要极力避免的。
[9] 认为他把人和他曾经摸过的树干相比较的观点,成立的可能性不大。毕晓普提出,这句话指的可能是“手里拿着点火用的树枝,走来走去的男人和女人,所以他们的确形如‘行走的树’”(Eric F.F. Bishop, Jesus of Palestine, p. 151)。
[10] 这一段中出现了三个动词blepō(“看见”,to see)的复合形态。anablepō的意思是“抬头看”(look up,24节),用在询问这瞎子是否看到什么的时候,描写他踌躇不决地向天一瞥。diablepō的意思是“定睛一看”(look stedfastly,25节),刻画了此人透过迷雾,现在看得清楚分明。emblepō的意思是“看得清楚”(see clearly),强调了此人能够“看进去”(to look in),能够专注在一个特定的物体上。
[11] Alexander Maclaren, “St. Mark,” in Expositions of Holy Scripture,8:326.
[12] Guelich, p. 434.
[13] Alexander Balmain Bruce, “The Synoptic Gospels,” The Expositor’s Greek New Testament,1:395.
[14] Alexander Jones,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p. 137.
[15] Hugh Anderson, The Gospel of Mark, p. 214.
[16] “回答”译自不定过去时的分词,回顾了彼得给予回答这个历史事实;“说”是一个现在时的动词,将读者带到了当时彼得说话的场景中。马可经常使用这种不定过去时分词与现在时动词的奇怪组合(3:33,9:5,10:24,11:22、33,15:2)。
[17] 在此之前,在福音书中也只有两次将彼得描写为其他门徒的发言人(路8:45;约6:68)。
[18] 这一点在所有四部福音书中都成立。统计这一次以及之后提到他的名字的次数,数字对比为:马太福音,前面5次,后面18次;马可福音,前面2次,后面16次;路加福音,前面4次,后面16次;约翰福音,前面4次,后面29次。
[19] David H. Wallace, “Messiah,” in Baker’s Dictionary of Theology, ed. Everett F. Harrison, pp. 349-51.
[20] David L. McKenna, Mark, The Communicator’s Commentary, p. 179.
[21] William Barclay, The Gospel of Mark, p. 199.
[22] “就是”(that,hoti)也可以被视为引入一个直接引语:“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罗瑟拉姆译本)。这个译法与韦茅斯译本、贝克译本、今日英文译本相类似。直接引语引出“耶稣”一词,更加引人注目。
[23] 之前对耶稣死亡的隐晦暗示,出现在以下几处:① 约翰福音2:19,第一次逾越节他对犹太人说的话;② 约翰福音3:14,他对尼哥底母说的话;③ 马太福音9:15,马可福音2:20,他说新郎要被带走;④ 约翰福音6:51,他说“就是我的肉,为世人之生命所赐的”;⑤ 马太福音16:4,他提到约拿的神迹。
[24] J. D. Jones, Commentary on Mark, p. 271.
[25] Henry Barclay Swete,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p. 180.
[26] C.E.B. Cranfield,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Cambridge Greek Testament Commentary, p. 281.
[27] James A. Brooks, Mark, The New American Commentary, p. 137.
[28] Anderson, p. 220.
[29] 一般认为,这一节应该放在第8章里较为合适。在马太福音中,这句话是相应章节的结束。但是,马可福音的分章方式显然是因为接下来登山变相的缘故,因为二者之间似乎存在刻意的联系。
[30] Cranfield, pp. 287-88.
[31] 马可使用了两个定冠词,一个放在彼得名字前,另一个放在雅各和约翰之前,将两兄弟视为一组,与彼得相对。
[32] Josephus Wars of the Jews 4. 1. 8;2. 20. 6.
[33] Brooks, p. 141.
[34] J. D. Jones, p. 287.
[35] 在罗马书12:2和哥林多后书3:18中,这个动词被用在信徒身上,指的是他们内在本性的属灵改变。
[36] J. Vernon McGee, Mark, Thru the Bible, p. 103.
[37] 毕晓普断言:“在巴勒斯坦的文化中,提到以利亚由摩西陪伴是自然的事情。其他福音书作者调换了这种顺序,可能是出于对历史的兴趣……在巴勒斯坦,以利亚总是比那位伟大的赐予律法者意味着更多的东西”(Eric F.F. Bishop, Jesus of Palestine, pp. 156-57)。
[38] Barclay, p. 211.
[39] 马太福音将rabbi翻译为希腊文等价的“主”(Lord,kurios),而路加使用的epistata,则是他的福音书中特有的词汇,意思是“首领,指挥官,监督”。
[40] W. Graham Scroggie, The Gospel of Mark, p. 156.
[41] J. D. Jones, pp. 293-94.
[42] Scroggie, p. 157.
[43] 有关登山变相记载的各种批评的汇总评价,参见Taylor pp. 386-88;亦见Cranfield, pp. 292-96。
[44] Alfred Plumme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in Cambridge Greek Testament, p. 216.
[45] Larry W. Hurtado, Mark, p. 132.
[46] 这种译法认为原文中第一个hoti起着引号的作用。而那些认为这句话是个提问的人则认为第一个hoti起着疑问的作用。
[47] Swete, p. 194.
[48] 参见J. C. Ryle, “John” in Expository Thoughts on the Gospels, pp. 49-51,另见J. Dwight Pentecost, Things to Come, pp. 309-13提出的修正观点。
[49] Cranfield, p. 299.
[50] Barclay, p. 215.
[51] A.E.J. Rawlinson, St. Mark, p. 124.
[52] Brooks, p. 147.
[53] Anderson, p. 231.
[54] 很多手稿中增加了“禁食”二字,但是在最古老与最好的抄本中并无这两个字。这种异文,可能是抄写员出于对苦修的兴趣而增加进去的。如果原文如此,则表示门徒们还需要自我操练才行。
[55] A.W.F. Blunt,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p. 209.
[56] Taylor, p. 403.
[57] Bruce,1:404.
[58] McKenna, p. 193.
[59] Barclay, p. 221.
[60] I. H. Marshall, St. Mark, Scripture Union Bible Study Books, p. 35.
[61] Anderson, p. 233.
[62] Brooks, p. 150.
[63] Rawlinson, p. 127.
[64] Lamar Williamson, Jr., Mark, p. 170.
[65] Hurtado, p. 140.
[66] McKenna, p. 196.
[67] Swete, p. 207.
[68] Joseph Addison Alexande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Mark, p. 261.
[69] Heinrich August Wilhelm Meyer,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Handbook to the Gospels of Mark and Luke, p. 119.
[70] J. D. Jones, p. 319.
[71] J. Vernon McGee, Mark, p. 109.
[72] S. D. F. Salmond, “St. Mark,” in The Century Bible, p. 238.
[73] 同上。
[74] Hurtado, p. 143.
[75] Plummer, p. 226.
[76] James Morison, A Practical Commentary o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p. 264.
[77] Swete, p. 210.
[78] Martinson, p. 172.
[79] 这个词出现在马太福音5:22、29、30,10:28,18:9,23:15、33;马可福音9:43、45、47;路加福音12:5;雅各书3:6。
[80] R.C.H. Lenski, The Interpretation of St. Mark’s and St. Luke’s Gospels, p. 252.
[81] Morison, p. 265.
[82] Ezra P. Gould,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Mark, International Critical Commentary, p. 180.
[83] Meyer, pp. 120-23在作者自己的解释以外,还列出了14种不同的解释。
[84] 至于文本问题,参见Taylor, pp. 412-13, and Cranfield, pp. 314-15。公认经文新约圣经似乎明显地代表了各种变体合并的结果。
[85] Thompson, p. 160.
[86] Norman Hillyer, “Salt” in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Theology,3:446.
[87] Anderson, p.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