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彼得,说话不经考虑的使徒
主又说:“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但我已经为你析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
——《路加福音》22章31-32节
新约圣经里有四份十二使徒的名单,分别记载在《马太福音》10章2-4节、《马可福音》3章16-19节、《路加福音》6章13-16节以及《使徒行传》1章13节。《路加福音》所提供的名单如下:他“挑选十二个人,称他们为使徒。这十二个人有西门,耶稣又给他起名叫彼得,还有他兄弟安得烈,又有雅各和约翰、腓力和巴多罗买,马太和多马,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和奋锐党的西门,雅各的儿子犹大和卖主的加略人犹大”。
这四份名单上所列的都是同样的十二个人,他们的名字排列的顺序也极为相近,排列首位的都是彼得,他因此成为这十二个人的领袖和发言人。此外,这十二个人分成三组,每组四人,第一组总是以彼得为首,另外三人是安得烈、雅各和约翰;第二组以腓力为首,另外三人是巴多罗买、马太和多马;第三组总是以亚勒腓的儿子雅各为首,然后是奋锐党的西门、雅各的儿子犹大(在《马可福音》、《马太福音》中称为达太),最后是加略人犹大(《使徒行传》第1章没有提到加略人犹大,因为那时他已经死了,在其他三份名单都列有他的名字,他总是被列在最后,并且都会附带说他是出卖耶稣的人)。
在名单上,排列各组之首的人似乎就是那一组的领导人,三组出现的顺序总是一样,最先出现的是彼得那一组,其次是腓力那一组,然后是雅各那一组。
太10:2-4 |
可3:16-19 |
路6:14-16 |
徒1:13 |
彼得 安德烈 雅各 约翰 |
彼得 雅各 约翰 安德烈 |
彼得 安德烈 雅各 约翰 |
彼得 雅各 约翰 安德烈 |
腓力 巴多罗买 多马 马太 |
腓力 巴多罗买 马太 多马 |
腓力 巴多罗买 马太 多马 |
腓力 多马 巴多罗买 马太 |
雅各(亚勒腓之子) 西门 达太
加略人犹大 |
雅各(亚勒腓之子) 西门 达太
加略人犹大 |
雅各(亚勒腓之子) 西门 犹大 (雅各的儿子) 加略人犹大 |
雅各(亚勒腓之子) 西门 犹大 (雅各的儿子) |
这三组使徒出现在名单上的先后顺序,似乎是根据他们与基督关系的深浅来排列的。第一组中的四人与基督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极可能是耶稣最早呼召的人(约1:35-42)。因此,他们算是核心门徒,与他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也最得他的信任,在最重要的时刻,他们往往都和基督在一起。此外,这四人中,彼得、雅各和约翰又成为最核心的门徒。耶稣服事期间的几个主要事件发生时,他们都和他在一起,其他的人则不是不在场,就是没有那么靠近他。例如,他们三人都出现在变像山上或客西马尼园最里面的地方(参太17:1;可5:37,13:3,14:33)。
第二组的人就没有那么显著的地位,但在福音书的描述中,他们仍是非常重要的人物。第三组的使徒与耶稣的距离又更远一些,耶稣在他的服事中,极少提到他们。在这四人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加略人犹大,而我们之所以熟悉他,是因为他最后出卖了耶稣。总而言之,耶稣的使徒共有十二个,但其中只有三个跟他有最亲密的关系,其余的人似乎跟他的个人关系都比较远。
由此看来,即使这个小团体只有十二个人,人数还是过多,耶稣无法和其中的每个成员都保持密切的关系。他一直只和其中的三个人最亲近,即彼得、雅各和约翰,其次是安得烈,然后才是其余的使徒,排名愈后的显然和耶稣的关系愈疏远。如果基督这么完全的人都无法在每一个他所呼召的人身上花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那么,任何一个领导人都不应该期望自己做得到。
十二门徒的差异非常大,他们的个性和兴趣都截然不同。第一组的四个人似乎是唯一因为有基本的共通点而聚在一起的,例如:他们都是渔夫,是两对兄弟,来自同一个村庄,而且显然他们早已经是朋友了。除此之外,马太是税吏,是个孤独者,西门是奋锐党,是政治上的激进分子,因此可算是独行侠。其余几个使徒的职业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十二个门徒的个性迥异,例如,彼得是个急性子,他有冲劲,勇敢又坦率,总是不假思索就急着说话,我常称他为言语冒失的使徒。约翰正好和他相反,非常寡言,在《使徒行传》的前12章里,他总是和彼得在一起,但这几章圣经完全没有记载他说过的话。巴多罗买(有时也叫拿但业)是个真正相信主的人,他公开告白对基督的信仰,并很快建立了信仰(参约1:47-50)。值得注意的是,他和多马在同一个四人小组(有时他们两人甚至成为一组被差派出去做工),而多马却是个很坦白的怀疑者,凡事都要求证据。
这些使徒的政治背景也不一样,马太(有时叫利未)以前是个税吏,在受耶稣呼召之前,他是以色列境内最卑劣的人之一,因为他替罗马政府向本国的百姓收税,收到的税金要支付给罗马占领军。在《路加福音》6章15节和《使徒行传》1章13节的记载中,两个西门中那个相对不那么有名的,被称为“奋锐党的西门”。奋锐党是非法的政党,对罗马政权痛恨至极,因此密谋要推翻它,在没有军队的情况下,他们利用颠覆活动或行刺来推动其政治主张。实际上,他们是恐怖分子,其中有一部分的奋锐党徒因为身上配带着小弯刀,而被称为“西卡里”(字面意思是“匕首之人”)。他们是一些危险之徒,常把刀藏在衣服下面,一旦碰到被他们视为政治敌对者的人,如税吏,他们就加以杀害,罗马军人也是他们喜欢暗杀的对象。这群“西卡里”通常在公开集会时采取行动,以增加人们的恐惧感。曾经当过税吏的马太和曾经是奋锐党的西门,竟能同时成为十二使徒中的一分子,这就见证了基督改变生命的能力和恩典。
有趣的是,第一组和第二组中主要的使徒,在耶稣一开始出来服事的时候就蒙召了。《约翰福音》1章35-42节描写耶稣如何呼召第一组的约翰和安得烈,而且就在同一天,他们把安得烈的兄弟带来。至于这一组的另一个人雅各,他是约翰的兄弟,所以我们可以确定,他也是透过安得烈和约翰认识的基督。这也就是说,第一组使徒在耶稣一开始公开服事的时候,就与他建立了关系。
同样,《约翰福音》1章43-55节描述腓力和拿但业(又称为巴多罗买)的蒙召,这件事发生在“第二天”(43节)。所以,第二组使徒和耶稣的关系也是始于耶稣公开服事之际。在这之前,他们对耶稣已经有很深的认识,也紧紧跟随他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第一组使徒中排名为首的是“西门,耶稣又给他起名叫彼得”(路6:14),他后来成为全体使徒的发言人和领袖。
“西门……又称为彼得”
西门是个很常见的名字,单单在福音书的记载里,就至少出现七个西门,包括十二使徒中的两个西门(西门彼得和奋锐党的西门)、耶稣的一个同母异父兄弟(太13:55)、加略人犹大的父亲(约6:71)、请耶稣吃饭的伯大尼麻风病患者(太26:6)、请耶稣吃饭的一个法利赛人(路7:36-40),以及被迫替耶稣背十字架到各各他的古利奈人(太27:32)。
西门彼得出生时,全名是西门巴约拿(太16:17),意思是“约拿的儿子西门”。以此看来,西门彼得父亲的名字是约拿(约21:15-17又称“约翰的儿子西门”),这是我们对他父母仅有的认识。
但是,请注意,主给了西门另外一个名字,路加介绍他时这样说:“西门,耶稣又给他起名叫彼得。”(路6:14)路加在此处的遣词造句有特别的意义,耶稣并不是给他起了一个新名字来取代他原有的名字,他是“又”给他起名叫彼得。因此,这个使徒有时叫西门,有时叫彼得,或称西门彼得。
“彼得”是一个别号,意思是“磐石”(Petros这个希腊文的意思是“岩石、石头”),与之相对应的亚兰文是肌法(参林前1:12,3:22,9:5,15:5;加2:9)。《约翰福音》1章42节描写耶稣初次和西门彼得面对面相遇,“耶稣看着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你要称为肌法(“矶法”翻出来就是“彼得””。这句话显然是耶稣对彼得说的第一句话,此后“磐石”就成为他的别号。
然而,主有时候还是继续叫他西门,如果你仔细看圣经,就会发现耶稣叫他西门的时候,通常都表示他做了需要被责备或纠正的事。
“磐石”这个别号很重要,耶稣选择用它有特殊的目的。西门本性鲁莽、游移不定、不可靠,很容易许下自己无法实现的伟大诺言;他做事虎头蛇尾,常带头做某件事,但也带头放弃。耶稣遇见他时,他就像雅各的描述一样,是个心怀二意、没有定见之人(雅1:8)。耶稣给他这个别号,似乎是因为他自己需要不断地被提醒。从那时开始,耶稣对他的称呼里都带有一个微妙的含义:如果叫他西门,就表明他的老我出现了,如果叫他彼得,则是在称许他行为合宜。
前洛杉肌道奇棒球赛的经理拉索达(Tommy Lasorda)谈到一个年轻瘦削的投手贺西瑟(Orel Hershiser),贺西瑟因为刚加入道奇小联盟不久,所以有点畏缩,但他投出的球精准有力。因此,拉索达深信他具有潜力,可以成为最棒的投手之一,不过他认为这个年轻人需要再狠一点,好胜心再强一点。于是,他就给他起了一个与他的个性完全相反的绰号“斗牛犬”。几年下来,贺西瑟果真变成名副其实的“斗牛犬”,成为大联盟投手中最不屈不挠的一个。“斗牛犬”这个缚号永远都在提醒贺西瑟他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后来,他为人处事的态度果然受到影响。
这个叫西门的年轻人原先很鲁莽、冲动、急躁,但他需要变得像磐石一样,于是耶稣就给他起了“磐石”这个别号。自此以后,他就可以很温和地借着叫他“西门”来责备他,或叫他“磐石”来赞许他。
我们发现,西门彼得第一次遇见基督之后,常在两种特别的情境中被叫做西门。第一个是世俗的情境,例如,圣经提到他家的时候,常说是“西门的家”(可1:29;路4:38;徒10:17),谈到他岳母时,也使用类似的词语,如“西门的岳母”(可1:30;路4:38)。《路加福音》》第5章描写捕鱼的事,提到“有一只船是西门的”(3节),路加又说雅各和约翰是“西门的伙伴”(10节)。可见耶稣在世俗的情境中选用这个原来的名字,跟他的灵性和个性无关,只是很普通地用以代表他作为一个自然人所拥有的东西,包括他的工作、家庭或生活,这些都被称为“西门的”。
彼得被称为“西门”的第二种情况是在他表现出老我的特性,在言语、态度、行为上犯罪的时候。每当他开始有老我的行为,耶稣和福音书的作者就会叫他“西门”。例如,在《路加福音》5章5节,路加写道:“西门说:‘夫子,我们整夜劳力,并没有打着什么。但依从你的话,我就下网。’”说这话的是心存犹疑的年轻渔夫西门。但是,当他顺服,看清耶稣真正是谁时,路加就开始用他的新名字来称呼他,第8节说:“西门彼得看见,就俯伏在耶稣膝前,说:‘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
我们看到耶稣论到他事业上最主要的失败时就叫他西门,在《路加福音》22章31节,耶稣预言彼得的背叛时说:“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后来,在客西马尼园,他本应该和基督一起警醒祷告,却睡着了,马可写道:“耶稣回来,见他们睡着了,就对彼得说:‘西门!你睡觉吗?不能警醒片时吗?总要警醒祷告,免得人了迷惑。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可14:37-38)由此可见,当彼得该受责备或训诫的时候,耶稣通常会叫他西门,因为每次都如此,以至于耶稣叫“西门”的时候,彼得就会感到害怕。他一定在想,“请叫我彼得!”主可能会回答说:“如果你表现得像磐石,我就会叫你磐石。”
从福音书的记载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约翰对彼得的了解甚深,他们是一辈子的朋友、事业的伙伴和邻居。有趣的是,在《约翰福音》里,约翰叫他的朋友“西门彼得”有十五次之多,因为他不断看到彼得的两个侧面,无法决定要用哪一个名字来叫他,所以干脆同时用这两个名字。事实上,彼得在《彼得后书》就是用“西门彼得”来称呼自己,“作耶稣基督仆人和使徒的西门彼得”(彼后1:1)。实际上,他把耶稣给他的别号当做自己的姓(参徒10:32)。
耶稣复活后,指示门徒们回加利利去,他计划要在那里向他们显现(太28:7)。但没耐性的西门显然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就宣布说要回去捕鱼(约21:3),其他门徒如往常一样,忠心地跟着他们的领导人。于是,大伙儿都回到船上,整夜捕鱼,可是却一无所获。
隔天早上,耶稣在岸边向他们显现,为他们预备早餐,这早餐约会的主要目的乃是为了重建彼得(他在耶稣被出卖的那个夜晚,发誓说他不认识基督,从而犯下了滔天大罪)。耶稣三次叫他西门,并问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约21:15-17)。彼得则三次都肯定自己对他的爱。
那是耶稣最后一次叫他西门,因为几个星期之后,彼得和其他的使徒在五旬节被圣灵充满,当天站起来传讲福音的就是这磐石——彼得。
彼得和绝大多数的基督徒一样,既属肉体又属灵。他有时屈服于属肉体的习惯,有时又在圣灵里行事;他有时犯罪,有时又有义人的样式。这个游移不定的人,有时是西门,有时是彼得,而他却是十二使徒的领袖。
“跟从我,我要使你得人如得鱼”
彼得以捕鱼为业,他和兄弟安得烈继承家人捕鱼的事业,以迦百农为中心,在加利利湖中捕鱼。耶稣的时代,以捕鱼为生的人在湖中捕捉三种鱼,第一种是沙丁鱼,《约翰福音》6章9节提到的用以喂饱五千人的“鱼”就是这种鱼。沙丁鱼和一种扁面包是加利利地区人们的主食。第二种鱼叫做白鱼,嘴角上有肉线,属于鲤科一类,多刺,体形非常大,可重达十五磅(《马太福音》17章27节记载彼得钓到一条嘴里含着一块钱币的鱼,可能就是白鱼,因为在加利利湖只有这种鱼大到可以吞下钱币,也只有这种鱼是用鱼钩钓的)。第三种鱼,也是市场上最常见的鱼,人们称之为“彼得鱼”(musht),这种鱼生活在浅水滩,有梳子状的背鳍,可食用的约有15厘米到45厘米长。今天,加利利湖附近的餐厅还供应酥炸“彼得鱼”。
西门和安得烈在夜间用网捕鱼,这对兄弟生长在加利利湖北边一个叫伯赛大的小村庄(约1:44),后来搬迁到附近的一个小镇,就是迦百农(可1:21、29)。
耶稣的时代,迦百农是加利利湖北边一个主要小镇,有几个月的时间,耶稣把那里当做自己的家和传福音的基地。但在《马太福音》11章21-24节,我们看到他咒诅迦百农和伯赛大。今天,这两个地方都已成废墟。不过,我们还可以看到迦百农会堂的断壁残垣,考古学家在附近(往南一条街的地方)找到一个古老教堂的遗址。3世纪的早期传统宣称,这个教堂盖在彼得家的旧址上。实际上,考古学家发现很多迹象,证明二世纪的基督徒很敬重这个地方,所以,这里很有可能曾是彼得的住所,距湖边只有很短的步行距离。
西门彼得有个妻子。我们知道这一点,是因为《路加福音》4章38节记载耶稣治好他岳母的热病。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9章5节提到彼得带着妻子一同往来宣教,这意味着他们没有孩子,或是孩子那时已经长大成人。但是,圣经并没有明确说到他们有孩子。彼得已婚,这是我们对他的家庭生活唯一确切知道之处。
我们知道西门彼得是其他使徒的领袖,因为他总是在十二使徒名单上排在第一位,而且《马太福音》10章2节也很清楚地说:“这十二使徒的名:头一个叫西门,又称彼得。”在这节经文里,“头一个”译自希腊文的protos,这个词并不是指顺序上的第一,而是指首领,指一个团队的领袖。彼得的领袖身份后来有更清楚的显明,因为他通常扮演发言人的角色,总是居于最重要的位置,领导同伴。他似乎天生就具备掌控的个性,而主耶稣也在十二使徒中善加使用他的这种个性。
毕竟,把他拣选出来当领袖的是主耶稣,他只不过接受上帝权能计划的塑造和装备,成为领导人。此外,基督自己也塑造、训练他,使他成为领袖。因此,当我们看到彼得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上帝如何培育领导人。
在福音书里,除了耶稣之外,彼得的名字最常被提到,他是最常发言的一个,是最常与耶稣对话的一个,是最常受耶稣责备的一个,也是唯一责难耶稣的一个门徒(太16:22)。他很勇敢地承认耶稣为基督,最明确地承认耶稣是主,但也在公开场合最激烈地否认与耶稣的关系。他受到基督最特别的赞赏与祝福,但也是唯一被基督称为“撒但”的门徒,他受到主耶稣最严厉的责备。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彼得成为基督心目中的领袖;上帝拣选一个平凡的人,一个有着矛盾、犹豫、冲动、乖违个性的人,并把他塑造成为像磐石一样的领袖,使他成为十二使徒中最伟大的讲道者。不论从哪个层面来看,彼得都是教会诞生之时,最突出的一个人物,这一点我们从《使徒行传》前十二章的记载可以看到。
在彼得的生命中,我们看到使他成为真实领袖的三个关键要素,即合宜的天生特质、接下来的生活经验、合宜的品德特质。接着就让我解释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
领袖的天生特质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有个争论,到底领袖是浑然天成还是后天养成的?彼得的例子则有力地证明领袖是天生的,他具有天赋的才能,但也必须接受合适的塑造,才能成为真正的领袖。
彼得具有神赏赐的基本的领导能力,这个能力从一开始就与他的个性交织在一起。他具有合宜的天性,当然,这天性是神赐给他的(参诗139:13-16)。
西门彼得的天性里含有几个十分明显的特质,这些特质是他具有领导能力的关键所在,它们不是光靠训练就可以培养出来的,而是他与生俱来的特质。
领袖的第一个特质是好追根究底。在寻找领导人时,你会想要找一个很爱发问的人,不好追根究底、缺乏好奇心的人不会是好的领导人。一个人若满足于自己所不知道的、尚未分析的事物,乐于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保持无知,很自在地与尚未解决的问题共处,就不可能领导他人。领导人必须要有难以满足的好奇心,必须要渴望寻找答案。知识就是力量,拥有信息的人就可以带领人,如果你想要找一个领袖,就去找一个会提出合宜问题,并真实地寻求答案的人。
这种追根究底的天性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来。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曾碰到不断发问的孩子,他们用一连串不重要的问题把父母或其他大人弄得筋疲力尽(我们有人甚至还记得自己就是那样的孩子!)。好追根究底是领导人的基本特质,最会解决问题的人就是那些永远都热切地求知,寻求答案的人。
根据福音书的记载,彼得所问的问题多过其他使徒所问问题的总和。彼得总是请求主说明难懂的道理(太15:15;路12:41);他问耶稣,他需要赦免人几次(太18:21);他问耶稣,已经撇下所有的来跟随他的门徒要得到什么奖赏(太19:27);他问及枯干的无花果树(可11:21);还问到有关复活的基督的问题(约21:20-22)。他总想多知道一些,多了解一些,这种追根究底的精神是真实领袖必备的基本要素。
领袖的第二个特质是主动性。一个天生的领导者必定具有动力、雄心和精力。一个真正的领导人必定会促成事情的发生,是个发起人。请注意,彼得不仅问问题,他通常也是最先回答基督问题的人,在天使怯步之处,他总是勇往直前。
众所周知,耶稣曾间道:“人说我人子是谁?”(太16:13)门徒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14节)耶稣接着特别问门徒说:“你们说我是谁?”(15节)就是在这个时刻,彼得勇敢地率先发言,他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16节)至于其他门徒,他们都还在思考,就像小学生害怕给错答案一样,不敢大胆回答。彼得勇敢又果断,这是所有伟大领袖所具备的一个重要特质。当然,彼得有时必须倒退一步,放弃所做的事,收回所说的话,甚或会受到责备。但他总是愿意冒险把握机会,这就显示他是个真正的领导人。
在客西马尼园,当罗马兵丁从安东尼堡来捉拿耶稣时,符类福音的三位作者都说那里有“许多人带着刀棒”(太26:47;参可14:43;路22:47)。一般而言,一队罗马步兵大队有六百个士兵,所以,那天晚上,客西马尼园里和四周可能都布满预备作战的罗马军队,彼得却毫不犹豫地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马勒古砍了一刀(大祭司和他的随身护卫应该在这群兵丁的最前面,因为他是下令捉拿耶稣的要人)。毫无疑问,彼得想要把那人的头砍下,但他是个渔夫,不是个剑客,马勒古一闪,耳朵就被削掉了。耶稣“摸那人的耳朵,把他治好了”(路22:51 ),然后告诉彼得:“收刀人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太26:52,可见耶稣肯定死刑的公正性,认为它合乎神的律法)
让我们想一想这个事件,当时那里有整队的罗马兵丁,可能有好几百人,彼得以为自己要做什么?把他们的头一个一个地砍下来吗?他有时因为过于急着釆取行动,反倒忽略了实际情况。
但彼得的鲁莽,倒使他具有可以被塑造成领导人的天性。与其尝试去鼓励一个总是很被动、犹豫的人,不如和一个鲁莽的人同工。正如一句很熟悉的谤语所说的:使一颗狂热的心沉稳一些要比使死人复活容易得多。有些人需要费尽心力地把他们向前拉,但彼得不是这种人。他总是想往前迈步,想知道他所不知道的事,了解他所不了解的事;他总是第一个发问的人,也是第一个试着回答问题的人;他一直采取主动、把握时机、勇往直前。这就是领导人的天生特质。
请记住,这些特质只是有助于一个人成为领导人。彼得除了拥有这些特质外还需要接受训练、塑造和培育;为了能完成基督赋予他的任务,他还需要勇气和魄力,让他能在五旬节那天,敢于在耶路撒冷,面对那些不久前才将他们的弥赛亚置于死地的人传讲福音。彼得正是这种可以接受训练、勇敢采取行动的人。
领袖的第三个特质是实际参与。真正的领导人总是在行动,他们不会坐在幕后告诉别人该做什么,自己却远离战事,过舒适的生活;真正的领导人会经历战乱,而这正是人们愿意跟随他们的原因,人们不会去跟随总是躲在远处的人;真正的领导人必须走在前面,带领跟随者进入战场。
有一天晚上,耶稣在暴风中行走在海面上,要往正在加利利海上的一艘船中的门徒那里去。在所有的门徒中,有谁从船上下来?彼得。他一定想到那是主,一定想自己要有所行动。其他的门徒正在怀疑自己是否看到了鬼怪(太14:26),彼得却说:“主,如果是你,请叫我从水面上走到你那里去。”耶稣回答说:“你来吧!”(27-28节)在大伙儿发现之前,彼得已从船上下到水面上行走。当其他的门徒还紧靠在座位上,确定自己不会在暴风中跌落到水里时,彼得已不假思索地从船上下来。这就是行动上的参与,并认真地涉入其中。彼得下了船,在水面上行走了一段时间后,才想到有危险,便开始往下沉。
对于这个事件,人们常常批评彼得信心不够,我们实则应该为他有信心行走在水面上而称赞他。当我们瞧不起他,认为他软弱以致几乎要沉入海底时,应该记得他开始下沉时是在什么地方。
同样,虽然彼得否认与基督的关系,但我们也要记住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他和另一个门徒(可能是他毕生的朋友)是仅有的两个跟着耶稣、要到大祭司那里看看耶稣会有什么遭遇的门徒(约18:15),而在大祭司的院子里,也只有彼得离耶稣那么近,以至于鸡叫的时候,耶稣可以转过身来定睛看他(路22:61)。其他的门徒为了保命,早在惶恐中离弃耶稣逃跑了,只有彼得一人置身在能引诱他陷入试探的景况中。虽然他很害怕、软弱,但他仍无法完全遗弃基督,这是真实领导人的标记。几乎所有的人都落荒而逃时,彼得却尽可能待在离主最近的地方,他不是那种会满足于在远处向部队发讯号的人,他有一种亲身参与其中的热心,所以人们总是能看到他很接近行动中心。
这就是彼得与生俱来的特质,他有不会轻易满足的好奇心,愿意采取主动,热心地亲自参与。如今,主耶稣决定要训练、塑造他。坦白地说,他的这种天生特质若不顺服于主的掌管,很可能会有大的危险。
领袖的生活经验
主耶稣如何选择天性这么粗劣的彼得,再把他塑造成一个领袖?他的一个做法是,让他拥有可以令他成为基督所要的那种领导人的生活经验。就这点来看,真正的领导人是培育出来的,而非天生。
经验是一个要求严格的老师,就彼得的例子来看,他起起落落的经验很富戏剧性,也很痛苦。他的生命充满了波折,但主牵引他经历三年的试炼和困难,给了他每一个真实领袖都必须忍受的生活经验。
耶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是否以折磨彼得为乐?当然不是。这些经验,即使是最困难的经验,也是把彼得塑造成他应有的样式不可或缺的因素。
最近,我读了一篇报道,是针对美国所有曾涉入校园枪击案的青年人所作的一份调查。其结果显示,那些枪击手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特点,就是他们几乎都服用了百忧解(Ritalin)或其他抗抑郁的药物来控制其行为方面的问题。对他们的不当态度或不良行为,相关单位并未给予惩戒,而是用药物让他们神志不清。儿童心理学家也没有训练他们要有好行为,或教导他们要自我控制,而是让他们服用药物,暂时规范其叛逆行为,同时却会让他们头脑麻木。换句话说,这些青年人违抗规则与叛逆的态度是问题的根源,却从未受到正视或处理。从表面来看,这些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一直不用承受叛逆所带来的后果,他们错过了可能会培养他们不同性格的生命经验。
使徒彼得从他的生活经验中获得了很多学习机会,例如,他学到了一个功课,即令人极为难堪的失败或屈辱,往往紧跟着最大的胜利而来。在《马太福音》16章16节中,他因为作了伟大的信仰告白(“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而得到基督的称许,随即就受到整本新约圣经里记载的基督对他最严厉的责备。基督前一刻称他是蒙福的人,并应许要把天国的钥匙交给他(17-19节),下一刻却称他是撒但,并说“退我后边去吧”(23节),意思是“不要挡我的路”!
彼得做出得胜的信仰告白后,马上就发生了这样的事:当时,耶稣告诉门徒他要前往耶路撒冷,将被交在大祭司和文士手里,然后被处死。彼得一听到耶稣说这些事,“就拉着他,劝他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太 16:22)。我们完全可以了解彼得的心情,但他只是从人的角度思考,却并不知道神的计划,故而不自觉地想劝基督不要去做他来到世间真正要做的事。如往常一样,彼得在该倾听的时候却发言,为此,耶稣对他说的话和对任何人说的话一样严厉:“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23节)
彼得学会了一件事,就是只要他思考真理,神就会向他显明真理,并指引他说话。他没有倚赖人的信息,他所讲的是他从神那里领受的(17节)。他也会得到天国的钥匙,这意思是说,他的生命和传讲的信息将为许多人开启神的国度,让他们因此得到救赎(19节)。
彼得透过被主责备的痛苦经验,还学到另一件事,就是他很容易受到撒但的攻击。主会稳当地将话语充满他的口,撒但也会这样做,如果彼得在乎的是人的事,而非神的事,或者他没有照神的旨意行,他就会成为敌人的工具。
后来,在耶稣被捕的那天晚上,彼得再次受到撒但的攻击,这一次,他很痛苦地了解到,就人的能力而言,他是软弱的。因此,他不可以信靠自己的决心。所有夸大的承诺和真诚的决心都无法使他免于失败,他当众宣告自己绝不会不认基督,甚至还为此发了重誓,后来,终究还是没有认他。撒但筛他就像筛麦子一样,他也因此发现在他里面有极多的糠,极少实在的麦子,他也了解到他需要多么警醒、小心地完全倚靠主的能力。
彼得也知道,尽管他有罪性,在灵里软弱,主还是要用他,而且无论如何会扶持、保守他。
这一切都是彼得透过亲身经验学到的。有些经验令人伤心、沮丧、羞愧、痛苦,有些则给人以鼓舞和激励,极其荣耀,彼得在变像山上看见基督神性的光彩就是一例。不论是什么样的经验,彼得都善加利用,从中汲取教训,借此帮助自己成为伟大的领袖。
领袖的品德特质
除了天性和生活经验之外,促成一个人成为领袖的另一个要素是良好的品德。品德对领导人来说是绝对重要的,美国社会目前道德低落,这现象与我们选择、指派、雇用许多没有品德的人来当领导者有直接的关系。最近几年来,有些人强辩品德对领导人并不是那么重要,根据他们的说法,一个人在私生活中的所作所为,不能决定他是否适合扮演领袖的角色,这种观点完全有违圣经的教导。在领导职分中,品德当然有关系,而且有相当大的关系。
事实上,品德不好的人不可能担当领袖。一般人无法尊重或信任品德不好的人,如果他们不尊重某个人,自然就不会跟随他,时间会显明一切的真相,品德不好的领导人终究会让跟随者失望,无法继续赢得他们的信任。只有一个理由还能让品德不好的人受欢迎,那就是,他们可以让其他品德不好的人心里好过一点,但他们不是真正的领导人。
恒久的领导职分是以品德为基础的,品德带来尊重,尊重带来信任,信任激发跟随的意愿。
即便单单从人的层面来看,大部分人确实都承认真正的领导职分与品德有密切的关系。领导人应有的品德包括正直、值得信任与尊重、无私、谦卑、自律、节制和勇气,这些品德将神的形象反映在人身上。神的形象虽然因堕落的人性被严重亏欠,但并没有完全被抹杀,这就是为什么连外邦人都承认,上述令人喜爱的品德,是真实领袖必备的重要条件。
基督自己就是一个真实领袖的典范,他完完全全具备领导人应有的品德,也呈现出了最真实、最纯洁、最高尚、最有尊荣的领导特质。
从灵命方面来说,领导人最重要的目标是要带领人活出基督的样式,这就是为什么领导人自身必须彰显出有基督样式的品德。为什么我们会对教会领袖制订这么高的标准?使徒保罗简要地说明了领袖的精神:“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林前11:1)
彼得很可能也写了类似的话,他亲眼看到了基督的榜样,使得自己的品德被塑造、被影响。他有着身为领袖的天性,这点很重要,而他的生活经验帮助他凸显了天赋的领导能力,这一点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他的品德,品德是让领袖兴衰的关键。彼得和基督有十分亲密的关系,而他被基督培养出来的品德终究使他成为伟大的领袖。
米勒(J· R. Miller)写道:“唯一跟着哀悼者离开墓园,拒绝被埋葬在那里的,是一个人的品德,它让人永世长存,绝不会被埋葬。”[1]这是真实的怀念之情。但还有一件事比我们死后人们对我们的看法更重要,那就是我们活着时带给他们的影响。
彼得一生中培养出了哪些属灵领袖的品德?第一是顺服,乍看之下,要培养领袖这项品德似乎不太寻常。毕竟,领袖是肩负责任的人,他会期望别人服从他,不是吗?但真正的领袖并不只要求别人的服从,他自己会身先士卒,顺服在上位的权柄。真正领袖所做的每件事都应该显出他对所有合法权柄的顺服,特别是顺服神和他的话语。
领袖往往信心满满、积极进取,他们很自然地会掌控、支配。彼得就是这样,常常急于发言,太快釆取行动,诚如我们所看到的,他是个主动出击的人。换言之,他总是很容易想掌握所有的情况,为了这个缘故,主耶稣教导他顺服,好让他在这方面取得平衡。
基督使用很特别的方式来教导他,在《马太福音》17章,我们看到一个典型的例子。那天,耶稣和十二个门徒四处做工之后,回到他们的据点迦百农,有个税吏在那里向每一个年满二十岁以上的人收取一年一度的丁税,金额是两个银币,相当于半舍客勒。这不是要缴纳给罗马政府的税金,而是要用来维修圣殿。这是根据《出埃及记》30章11-16节的规定(参代下24:9),两个银币大约相当于两天的工资,所以金额并不算小。
马太记载道:“有收丁税的来见彼得说:‘你们的先生不纳丁税吗?’”(太17:24)彼得很肯定地告诉他耶稣纳税。
但彼得对这项特别的捐税显然有些不解,他想,耶稣既是神道成肉身,那么,他和一般人一样缴纳维修圣殿的费用,是出于道德上的责任吗?世上君王的儿子并不需要在他们父亲的国里缴税,耶稣为什么需要呢?耶稣知道彼得在想什么,所以:“他进了屋子,耶稣先向他说:‘西门,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谁征收关税、丁税?是向自己的儿子昵,是向外人昵?' ”(25节)
彼得回答说“是向外人”,君王不向自己的儿女征税。耶稣为彼得得出了一个合理的结论:“既然如此,儿子就可以免税了。”(26节)换句话说,耶稣拥有完全的属天权柄,只要他愿意,他可以选择不缴纳圣殿税。
但是,就顺服属世权柄而言,如果他选择不缴纳圣殿税,会让人产生错误的想法,所以他最好纳税,以避免让多数人疑惑。因此,耶稣虽然没有缴纳圣殿税的义务,但他却说:“但恐怕触犯他们,你且往海边去钓鱼,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它的口,必得一块钱,可以拿去给他们,做你我的税银。”(27节)
从鱼的嘴里拿出来的钱币是相当于一舍客勒或四个银币,正好够缴纳两个人的圣殿税。换句话说,耶稣也为彼得准备了全额的税金。
令人好奇的是,耶稣所行的神迹展现出他有绝对的主权,同时也亲自示范了人应有的顺服。基督以超自然的能力让一条吞了
一个钱币的鱼吃彼得鱼钩上的饵,既然如此,他当然有权柄选择不缴纳圣殿税,但他以身作则,教导彼得要乐意顺服。
顺服是领导者需要培养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品德,如果领导者要教导他人顺服,他们必须以身作则,甚至在他们似乎有十足理由可以不顺服时,还是要顺服。
这个功课彼得学得很好,因为《彼得前书》2章13-18节有如下的记载:
你们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或是君王所派、罚恶赏善的臣宰。因为神的旨意原是要你们行善,可以堵住那糊涂无知人的口。你们虽是自由的,却不可藉着自由遮盖恶毒,总要作神的仆人。务要尊敬众人,亲爱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你们作仆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顺服主人,不但顺服那善良温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顺服。
这也是彼得从基督所领受的教导,就某一点来说,你是自由的,但不要用你的自由来掩饰罪恶;相反,要把自己当做是主的奴隶。虽然你是天国的子民,在世只不过是客旅,但是,为了主的缘故,你要顺服每一个在上位的。虽然你首先是基督国度的子民,在地上,你只是个陌生人,是个朝圣者;然而,为了避免受攻击,你要尊敬世上的君王,要敬重所有的人,这是上帝的旨意。同时,你借着顺服,会堵住无知、不敬神之人的口。
请不要忘记,写这封书信的人,曾是那个年轻气傲时削掉大祭司仆人耳朵的人,也是那个想不透耶稣为什么要纳税的人。但他学会了顺服,这对一个天生的领导者来说都不是一门容易的功课,更何况彼得是个特别爱支配、掌控,且好胜心很强的人,常常不肯顺服。但耶稣教导他要乐意顺服,即使他在有十足的理由可以拒绝顺服的时候,也要顺服。
彼得学会的第二个品德是自我约束。大多数天生具有领导能力的人在需要自我约束的时候都无法自然而然地做到,为首的人不见得就能自制、自律、克己或谨言慎行,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领导者会发怒或情绪失控。或许你已经注意到,举办有关处理怒气的研讨会,已经在美国的首席执行官和商业界高级主管中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可见,对于这些升迁到如此之高职位的人们来说,愤怒是一个普遍且严重的问题。
彼得有类似的倾向,他的活跃、果断和主动让他成为一个领导者,而急躁很自然地伴随着这些个性而来。这样的人很容易对缺乏远见或表现欠佳的人失去耐心,很容易对阻碍成功的人发怒。因此,他必须学习自我约束,以期做一个好的领导者。
耶稣大概在彼得嘴上放了一个嚼环,来教导他自我约束的功课。这就是为什么当他话说得太快、行为太过鲁莽时,常常会首当其冲地受到许多责备,耶稣不断地教导他要自我约束。
彼得天生就欠缺自我约束的能力,他在客西马尼园想要砍杀马勒古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时,他虽然被好几百个蓄势待发的罗马兵丁团团围住,却不假思索地拔刀出鞘,准备冲入人群中挥刀,幸好只伤了马勒古一只耳朵,而耶稣也立刻将他治好。对于彼得的鲁莽,我们看到耶稣严厉地指责他。
在一大群敌人面前被责备,这对彼得来说必是一件难以承受的事,但那晚他亲眼看到的事让他学习到很多。后来,他这样写道:“因基督也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他的脚踪行。他并没有犯罪,口里也没有诡诈。他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只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彼前2:21-23)
说出这番话的人和那个试图拿刀重击敌人的年轻人是多么不同啊!彼得学会了自我约束的功课。
彼得也必须学习谦卑。领导者常会陷入骄傲的试探中。事实上,领导者常犯的罪就是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当人们跟随你,不断地赞美你,对你表达尊重和敬佩的时候,你就很容易心生骄傲。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观察到彼得自信满满,因为他总是抢先回答所有的问题,他大部分的行动,包括下船在海面上行走,也都显示出他的自信。而在耶稣预言门徒会离弃他的这个关键的场合中,他更以最糟糕的、最不幸的方式显出他的自信。
耶稣说:“今夜,你们为我的缘故都要跌倒。因为经上记着说:‘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失散了。’”(太26:31)但彼得过于自信,他说“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又说“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监,同你受死,也是甘心”(路22:33)。
当然,如往常一样,彼得错了,而耶稣是对的。正如耶稣给他的警告,他真的是不止一次不认耶稣,而是很多次不认他。彼得这么明目张胆地使耶稣蒙羞,先前却又自信满满地扬言自己绝不会陷于这种罪里,这只徒增他的羞愧和耻辱!
但耶稣用这一切使彼得谦卑下来。当彼得写第一封书信时,他说:“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所以你们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他必叫你们升高。”(彼前5:5-6)彼得特别告诉教会领袖:“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做群羊的榜样。”(3节)可见谦卑已经成为彼得的一种品德,成为他生命、信息和领导风格的特质。
彼得也学会爱。真正的属灵领袖乃是以爱彼此服事,这是所有门徒很难明白的真理。真正的领导者是服事他人者,而不是受人服事者。
对许多天生的领导者而言,这是一个很不容易学习的功课,因为他们往往把人视作达到目的的工具,往往都是以任务为导向,而不是以人为主要的服事对象。因此,他们常为了达成目标而利用、践踏人。彼得和其他的门徒都必须知道,领导的根基就是以爱服事人,真正的领导者会去爱人,去服事他们所带领的人。
耶稣说:“若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可9:35)耶稣自己不断为门徒示范这种以爱服事人的领导职分,他被卖的那个夜晚在阁楼上所做的,清楚地展现了这种领导职分。
耶稣和门徒来到他们在耶路撒冷租用的房间里守逾越节,逾越节的筵席是一顿时间很长、具礼仪形式的晚餐,可以持续四五个小时。在犹太文化中,守节的人通常斜靠着低矮的桌子,而不是笔直地坐在椅子上。也就是说,每个人的头都可能挨着邻座人的脚。当时的道路不是泥泞不堪,便是满是尘土,所以,他们的脚一定都很脏。为此,他们有一个习俗,就是当客人进入某人家里吃饭时,通常会有一个仆人专门负责帮他洗脚。这基本上是一个最卑微的、人们最不喜欢的工作。若主人没有安排仆人为客人洗脚的话,会是对客人极大的侮辱(参路7:44)。
忙碌的逾越节晚上,在那租来的阁楼里,显然没有仆人受差帮客人洗脚,而门徒们做预备时,显然对礼节视若无睹,不肯自愿去做仆人的工作,所以他们围桌而坐,好像已经准备好不洗脚就吃饭。根据圣经的记载,耶稣自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干”(约13:4-5)。[2]
耶稣自己,也就是他们尊称为主的那一位,取了最卑微的仆人角色,来洗门徒肮脏的双脚。根据《路加福音》的描写,门徒那时正为了谁是他们当中最大的而互相争辩(路22:24)。他们喜欢被高升,而不是被羞辱,所以,耶稣做了他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做的事,从而教导他们真实的爱所表现出来的谦卑。
大部分的门徒可能坐在那里,吓得目瞪口呆,但当主来到西门彼得面前的时候,彼得对他说:“主啊,你洗我的脚吗?”(约13:6)这话的意思是,你认为自己在做什么?这就是鲁莽而又大胆的彼得,说话前不会先仔细思考,他甚至接着说:“你永不可洗我的脚!”(8节)
彼得是斩钉截铁地说出“我永不弃绝你”(参太26:33)的人,现在又说“你永不可洗我的脚!”彼得的生命中没有灰色地带,一切事情对他来说只有绝对的黑白之分。耶稣回答他:“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份了。”(约13:8)
耶稣当然是指属灵的洁净,让门徒可以和他有团契的关系。他显然不是指字面上的洗脚,而是指洗清罪孽,而谦卑的洗脚动作就象征那种属灵的实况(第10节可以证明他是指属灵的洁净,他说:“你们是干净的,然而不都是干净的。”他刚为他们洗过脚,所以从外表看来他们都是干净的,这是就身体而言的。但使徒约翰在第11节中说:“耶稣原知道要卖他的是谁,所以说:‘你们不都是干净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犹大在主所论到的属灵层面是不干净的)。
彼得的回答一如既往地激烈,而且全心全意,他说:“主啊,不但我的脚,连手和头也要洗!”(9节)我们再次看到彼得绝不会有中间立场,对他来说,若不是全部,就是完全没有,所以耶稣向他保证他已经“全身干净了”(主仍用属灵的话来谈赦免和洗清罪孽),彼得现在所需要的只是洗脚而已。
换句话说,彼得这个信徒已经全然称义了,他所需要的赦免和洁净,并不是一般人向世界的审判者所寻求的那种即时的宽恕,而是关乎他自己永恒的命运。彼得已经接受了洁净和赦免,如今他来到神面前,就像任何一个做错事的孩子来到父亲面前寻求恩典和宽恕,这种洁净才是彼得所需要的,而耶稣教导所有的信徒每天要祈求的也是这种洁净(路11:4),他在此把这种每天的赦免比喻成洗脚。
耶稣为门徒洗脚,就把这所有的真理蕴含在象征记号里,但他的中心教导是如何行出爱的行动。耶稣所立的榜样完美无缺,是慈爱、谦卑的服事。
那晚,在犹大离开之后,耶稣告诉其余十一个门徒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彼此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4-35)耶稣怎样爱他们?他为他们洗脚。当他们争论谁为大时,他让他们看见何谓慈爱、谦卑地彼此服事。
绝大多数的领导者都很难弯下腰去,为他们认为是居下位的人洗脚,但这正是耶稣给领导者的榜样。他敦促门徒效法他自己,事实上,他通过这种方式表明彼此相爱才是真实门徒的标记。
彼得学会爱了吗?显然他学会了,因为爱成为他教导的特色,在《彼得前书》4章8节他写道:“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因为爱能遮掩许多的罪。”在这一节里,被翻译成“切实”的希腊文是ektenes,它的字面意思是“延伸到极限”。可见彼得要我们尽全力去爱,但他所指的爱不是一种感觉,不是我们该怎么去看待那些天生就可爱的人;相反,他所谈论的这种爱,可以遮掩、弥补他人的失败和软弱。“爱能遮掩许多的罪”,而愿意去洗弟兄肮脏的双脚就是这种爱,彼得从基督的榜样中学会这样的功课。
彼得需要学习的另一种品德是怜悯,主耶稣警告彼得会不认他的时候说:“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路22:31)麦子通常在强风中被扬起时,与粗糠分开,粗糠被风吹散,麦子则落在地上,聚集成堆,然后被洁净。
我们或许会期望耶稣再次向彼得保证说:“我不会让撒但来筛你。”但他并没有这么说,从本质上讲,他让彼得知道他已经将撒但所要的许可给了它,他会让恶者试探彼得(就像约伯的例子)。他说:“我要让它去做,我要让撒但震动你生命真正的根基,之后,我要让你在风中被扬起,直至显露出真实的信心。”耶稣的确再次向彼得保证他的信心必能经得起严峻的考验,他告诉彼得:“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32节)
彼得就是在这个时候,很自大地坚持说他绝不会跌倒。但是,他尽管如此断言,却真的在天亮之前不认耶稣。他的整个世界受到极严厉的震荡,他的自我受挫、信心消逝、傲气大受打击,所幸的是,他的信心未曾失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耶稣在装备彼得,使他能坚固他的弟兄。天生的领导者往往欠缺怜悯之心,常常是很糟糕的安慰者,对他人也缺乏耐心。他们在追求目标时,不会停下来,用很多时间照料受伤的人。彼得需要透过自己经历的严峻考验学习恻隐之心,考验结束之后,他才能在弟兄经历考验时坚固他们。
自那以后,彼得会向那些在挣扎中的人们表达怜悯之心。他被撒但筛过后,很好地被装备,能将心比心地看待他人的软弱,自然能对陷入试探或罪恶中的人显出极大的怜悯。而借着这样的经验,他能对那些因罪和个人失败而受伤的人,传达怜悯、温和、慈悲、良善和安慰。
在《彼得前书》5章8-10节他写道:“务要谨守、警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你们要用坚固的信心抵挡它,因为知道你们在世上的众弟兄也是经历这样的苦难。那赐诸般恩典的神曾在基督里召你们,得享他永远的荣耀,等你们暂受苦难之后,必要亲自成全你们,坚固你们,赐力量给你们。”
彼得曾经软弱到极点,所以他了解人的软弱,而且了解得很透彻。他自己的软弱曾经给他当头棒喝,但主使他得以完全、重建、得力、沉稳。如往常一样,他所写的是来自自己的经验,而不是教导理论概念。
最后,彼得学会了勇气,但不是先前那种冲动、轻率、不当的“勇气”,不是狂乱地向马勒古挥刀的勇气,而是成熟、沉稳、刚毅的热心,让他愿意为主的缘故受苦。
黑暗的国度准备攻击光明的国度,谎言准备攻击真理,撒但准备攻击神,恶魔准备攻击基督圣洁的目的。因此,彼得所到之处都会面临困难,基督告诉他:“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你年少的时候,自己束上带子,随意往来,但年老的时候,你要伸出手来,别人要把你束上,带你到不愿意去的地方。”(约21:18)
这是什么意思?使徒约翰给了我们很清楚的回答:“耶稣说这话,是指着彼得要怎样死,荣耀神。”(19节)
彼得传讲福音的代价是死,他遭受迫害、压制、麻烦、折磨,直至最后殉道,所以他需要磐石般的勇气来坚忍到底。
彼得在五旬节被圣灵充满,得到能力,你几乎能看到他心中产生了真正的勇气。在那之前,他所表现出的是短暂不定的“愚勇”,那就是他很冲动地在一大群手持刀枪的士兵面前拔刀出鞘,却又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后,当女仆质问他时,不敢认耶稣。
但在五旬节之后,我们看到一个彻底改头换面的彼得。《使徒行传》第4章描写彼得和约翰被带到犹太人的公会,受到严厉的指示,“不可奉耶稣的名讲论、教训人”(18节)。他们却勇敢地回答:“听从你们,不听从神,这在神面前合理不合理,你们自己酌量吧!我们所看见、所听见的,不能不说。”(19-20节)
不久,他们因继续传讲福音又被带到公会,他们用同样的话回答:“顺从神,不顺从人,是应当的。”(徒5:29)彼得因被圣灵充满,又知道基督已从死里复活,就有了毫不动摇、如磐石般坚定的勇气。
在《彼得前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彼得心里充满这种勇气,他对那些因受迫害而四散到罗马帝国各地的基督徒这样写道:
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可以得着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你们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着所预备、到末世要显现的救恩。因此,你们是大有喜乐。但如今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彼前1:3-7)
彼得在基督里已得安稳,这是他知道的;他已看到复活的基督,知道他已胜过死亡;他知道不论世上有什么试炼拦阻,都只是暂时的。虽然这些试炼有时带来痛苦,也总令人厌恶,但比起永恒荣耀的盼望,就不足介意了(参罗8:18)。彼得知道,真实信仰的纯全,永远比世间任何会消失的财富更宝贵。因为他的信仰在基督再临时会增添基督的颂赞和荣耀,而让他有勇气的就是这样的盼望。
彼得学会了这所有的功课,个性得以转变,最后成为合基督心意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慢慢地从西门变成磐石。他从基督身上学会了顺服、自律、谦卑、慈爱、怜悯和勇气,又因为圣灵在他身上的作为,他真的成为一个伟大的领导者。
五旬节那天,他传讲福音,有三千人得救(徒2:14-41)。后来,他和约翰医治一个瘸腿的(徒3:1-10),因为他大有能力,人们在他的身影下就能得医治(徒5:15-16)。他使多加从死里复活(徒9:36-42)。他将福音介绍给外邦人(徒10章)。彼得写了《彼得前书》》和《彼得后书》两卷书信,主要就是陈述他在主那里学到的有关真实品格的功课。
彼得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是完全的吗?不是,使徒保罗在《加拉太书》第2章提到彼得妥协的事。在那次事件中,他表现得就像个假冒为善的人,让我们看到他的老我短暂的再现。当时,彼得和外邦人同桌吃饭,一起交通,就像是在基督里的真弟兄。然后,一群假教师来了,这些持守异端的人坚持外邦人一定要受割礼,并遵守旧约有关礼仪的律法,否则就不能得救,也不应该被视为弟兄。彼得显然害怕这些假教师,所以就没有继续和外邦弟兄一起吃饭(加2:12)。彼得这么做时,其他的人也跟着做,因为彼得是他们的领袖。所以使徒保罗说:“因他有可责之处,我就当面抵挡他。”(11节)保罗在众人面前责骂彼得(14节)。
值得嘉许的是,彼得接受了保罗的指正。后来,当全体教会领袖和使徒在耶路撒冷公然指出犹太教徒的错误时,第一个起来护卫神恩典福音的就是彼得。他提出的论点说服了犹太教徒(徒 15:7-14 ),有效地护卫了保罗的事工,这整个事件显示出西门彼得对圣灵的责备和指正仍有着乐意受教、谦卑和敏锐的心。
彼得的生命是如何结束的?我们知道耶稣已经告诉彼得他会殉道(约21:18-19),但圣经并未记载彼得的死。初代教会所有的记录都指出彼得被钉十字架。优西比乌引述革利免的见证说,彼得被钉之前,被迫亲眼目睹自己的妻子被钉十字架,当他看着妻子慢慢死去时,他叫着她的名字说:“记得主。”而轮到他被钉时,他请求用倒钉的方式,因为他认为自己不配和他的主一样,于是,他就头朝下、脚朝上地被钉在十字架上。[3]
彼得的一生可以用他第二卷书信中的最后一段话来作总结:“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彼后3:18)这正是彼得所做的,也是他成为磐石、成为初代教会伟大领袖的原因。
[1] John C. Maxwell,The 21 Irrefutable Laws of Leadership(Nashville:Thomas Nelson,1998),71.
[2] 钦定本圣经(KJV)和新钦定本圣经(NKJV)似乎都认为这个事件发生于晚餐之后,译为“晚餐结束了……”,其他版本则说是在晚餐当中发生,译为“晚餐的时候……”(新国际版,NIV)。在钦定本圣经里,被译成“结束”的希腊文是ginomai,这是个有很多意思的动词,包括“被聚集、被实行、被完成”。我们由前后文清楚地看到,它是指准备晚餐,不是吃晚餐,而那准备的工作是在耶稣起来为门徒洗脚时“结束”的。所以显然耶稣是为门徒洗脚之后拿蘸过的饼给犹大(26节),因此,洗脚是在晚餐前发生的(按正式礼节),而不是在晚餐后。
[3] Eusebius , Ecclesiastical History , 3:1,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