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忍耐面对试炼(5:7-11

 

弟兄们哪,你们要忍耐,直到主来。看哪,农夫忍耐等候地里宝贵的出产,直到得了秋雨春雨。你们也当忍耐,坚固你们的心,因为主来的日子近了。弟兄们,你们不要彼此埋怨,免得受审判。看哪,审判的主站在门前了。弟兄们,你们要把那先前奉主名说话的众先知,当作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样。那先前忍耐的人,我们称他们是有福的。你们听见过约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给他的结局,明显主是满心怜悯,大有慈悲。

 

5章前6节中,雅各严厉谴责不义富人欺凌公义的穷人。在第7-11节中,他将焦点从压迫者转向被压迫者;从谴责不信、好欺凌的富人,转变成安慰忠信、受欺凌的穷人。雅各也指出受苦的穷人在面对逼迫时当有的态度。本段经文的主题是说明如何在试炼中忍耐。

 

困难是生活中无可避免的一部分,每个人都会遇到。这个事实告诉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堕落、受咒诅的世界。约伯早就宣告:“人生在世必遇患难,如同火星飞腾”(5:7)。耶稣在约翰福音16:33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保罗警告加拉太初信的基督徒:“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14:22)。保罗也写信给罗马人,告诉他们在世必有苦难(参 8:18);他告诉提摩太要“与我为福音同受苦难”(提后1:8),因为“凡立志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后3:12)。彼得劝勉说:“亲爱的弟兄啊,有火炼的试验临到你们,不要以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倒要欢喜,因为你们是与基督一同受苦,使你们在他荣耀显现的时候,也可以欢喜快乐”(彼前4:12-13)。

 

除了生活中一般的试炼外,信徒还会遭遇一种非信徒不会遭遇到的困难,就是为基督的缘故受逼迫。新约常见的一个主题,就是教会被充满敌意、拒绝福音的世界所拒绝。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说:“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5:10-12

 

耶稣在约翰福音15:20告诉门徒:“他们若逼迫了我,也要逼迫你们。”使徒行传8:1-211:19描述耶路撒冷教会,受到大数的扫罗严厉逼迫。保罗在往大马色的路上重生得救后,他称赞帖撒罗尼迦的基督徒:“你们在所受的一切逼迫患难中,仍旧存忍耐和信心”(帖后1:4)。

 

在第5章稍早,雅各描述部分读者在不义富人手中遭逼迫的经历(5:1-6;参2:6),他称赞他们没有报复(5:6),且还保持一个温柔谦卑的灵。他们这样的作为,彰显出和基督相同的态度,耶稣“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只将自己交托那按公义审判人的主”(彼前2:23)。

 

但雅各非常有智慧,他知道信徒对逼迫可能有错误的反应,甚至连保罗也犯过同样的错误。当大祭司命令人掌掴保罗时,保罗生气的大叫说:“你这粉饰的墙,神要打你!”(23:3)保罗自己也承认,这种激烈的言词不是面对逼迫时该有的反应(徒23:4-5)。那些面对试炼和逼迫的人,有可能会对环境、对他人、甚至对神失去耐心。

 

雅各知道有这样的危机存在,所以劝勉读者在逼迫中要忍耐忍耐的希腊文是makrothumeō,是makros(“长”)和thumos(“生气”)的复合词。以现代用语来说,就是“不轻易发怒”的意思(参 34:6;诗86:15;箴15:1816:32;罗2:4)。该词不同于雅各书1:3-4译作“忍耐”的那个词hupomonē。那个“忍耐”,是指耐心地忍受困难的环境;而此处makrothumeō则指耐心地忍受困难的人(参 18:2629;帖前5:14)。两者都有必要,忍耐困难的人和忍耐困难的环境一样重要;信徒不管面对什么试炼,忍耐都是神期待他们遵守的公义标准。因此,对雅各而言,被逼迫时的忍耐,成为另一个真实得救信心的试验。他也劝勉真基督徒,不管面临的苦难多么严重或煎熬,都要忍耐。

 

雅各提出六个实际的透视,让信徒能够耐心地忍受试炼:期待主的再临、认定主的审判、跟随主的仆人、知道主的祝福、明白主的旨意和思想主的性情。

 

(一)期待主的再临(5:7-8

 

弟兄们哪,你们要忍耐,直到主来。看哪,农夫忍耐等候地里宝贵的出产,直到得了秋雨春雨。你们也当忍耐,坚固你们的心,因为主来的日子近了。

 

本段经文中(7-9节),雅各三次指出信徒极大的盼望,是主耶稣基督第二次再临。雅各要我们明白环境不会一直是现在的光景,信徒正朝向“那座……城”迈进,“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城(11:10)。对那些正遭到逼迫的人,这是极大的盼望。因此之故,教会愈受逼迫,就愈期待耶稣基督再来;相反地,一个富裕、逸乐、属世的教会对主再来的兴趣并不大。

 

Parousia)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约末世论用语,是新约书卷中最常用来描述耶稣基督第二次再临的词汇(参 林前15:23;帖前2:193:134:155:23;帖后2:18;彼后1:163:4;约壹2:28;参 24:3273739)。Parousia所指的不只是“来”而已,还包括“同在”的意思,因此最好的翻译是“降临”。教会最大的盼望是耶稣基督的降临,以他的同在,祝福他的百姓。这个荣耀的真理在整本圣经中出现超过500次。

 

我们的主谈到很多关于他再临的事情,特别是在橄榄山的临别论谈中(参 24-25;可13;路21)。耶稣提到他再来之前会出现许多预兆(参 24:5-26),他再临时会有令人注目的事情发生,如同划破天空的闪电一样令人震惊,也不会错误(参 24:27-30)。那是一个分别的时刻,天使要招聚选民一起享受耶稣的同在(参 24:31),也要将不信者聚集在一起,将他们排除在外(参 24:39-41)。

 

每一个基督徒都要活在确定基督再临的盼望中。彼得写道:“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彼前4:7)保罗在即将面临死亡时,可以满有信心的说:“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提后4:8)。基督一定会再临的盼望,特别能够安慰那些正在经历试炼和逼迫的人。保罗在罗马书中写道:“我想,现在的苦楚若比起将来要显于我们的荣耀,就不足介意了”(8:18)。他也提醒哥林多人:“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4:17)。彼得也鼓励受苦的信徒要记得主的再来:

 

 

 

因此,你们是大有喜乐。但如今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彼前1:6-7

 

 

 

专注于基督的再临,也可以激励信徒过一个敬虔的生活。约翰一书3:3中,约翰写道:“凡向他有这指望的(第二次再来,2节),就洁净自己,像他洁净一样。”研究末世事件不应该只是为了产生一些臆测性的末世观点,而是为了过一个圣洁生活。彼得在讨论过现今世界的毁灭之后,他劝勉读者:“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既盼望这些事,就当殷勤,使自己没有玷污,无可指摘,安然见主”(彼后3:14;参 3:16-21;帖前1:9-19;多2:11-13)。

 

雅各为了进一步加强他的重点,叫信徒要耐心等候主的再来,他用一个简单明了的例子来描述一个熟悉的景象。他说农夫忍耐等候地里宝贵的出产,直到得了秋雨春雨农夫是指佃农或小地主。在播种之后,他满怀期盼地等候地里宝贵的出产,等候农作物长成。但这不是他所能控制的,只有神的供应能使万事具备,让农作物长成。那些农作物对他而言非常宝贵,很有价值,因为他靠此维生。他只能忍耐(makrothumeō,和本节经文稍早的用词相同),热切等候农作物长成。

 

雅各这里提到的秋雨春雨,表示农夫要耐心等候的时间。巴勒斯坦的秋雨季节大概是在秋天播种的时候(十月和十一月),春雨季节大概是在收割之前(三月和四月)。

 

雅各把这个比喻应用在读者身上,劝勉他们,你们也当忍耐。如同农夫耐心等候整个农作物长成的季节一般,信徒也要耐心等候主耶稣基督的再临。使徒保罗对加拉太人也有类似的劝勉:“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6:9)。雅各的读者或许像启示录6:9-11所描述的那些人一样,对基督的再临渐渐失去耐心,他们可能已承受过许多否认基督第二次再来之人的冷嘲热讽(参 彼后3:3-4)。

 

雅各进一步劝勉读者要坚固你们的心坚固的希腊文是stērizō,意思是“稳固、建立、坚定”,带有毅然决然、勇气坚定、全心委身的意思。路加福音9:51中,用该词来形容耶稣定意走向耶路撒冷,虽然明知到了那里之后要面对死亡。Stērizō一词的词根是“使之站立”或“支撑起来”的意思。雅各鼓励在严重的逼迫下几乎要崩溃的人,要用救赎主将要再临的盼望将自己“支撑起来”。

 

属灵的坚固,在圣经他处经文中被视为圣灵恩典的工作(如,弗3:14-19;帖前3:12-13;帖后2:16-17;彼前5:10);但在这里却被当作信徒的责任。这是教义中谈到属天的供应和属人的责任之间的另一个例子。基督徒既不是“放手和交给神”就可以,也不是将基督徒生活视为一种律法式的自我努力。相反地,他们的生活必须像是凡事靠自己,但又知道凡事都要倚靠神(参 2:12-13)。

 

雅各不能容忍心怀二意、意志不坚的人。在1:6中,他观察到“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且警告“这样的人不要想从主那里得什么。心怀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没有定见”(7-8)。在2:4中,这位受灵感动的作者谴责那些态度暧昧、“偏心待人”,因此变成“用恶意断定人”的人。在3:8-12中,他指出那些口里称颂神、却又同时咒诅弟兄的人表里不一致。雅各也责备那些宣称爱神,其实却是爱世界的人(4:4):“心怀二意的人哪,要清洁你们的心”(8)。难怪雅各会劝勉读者对主耶稣基督的再临要有坚定的信念,借此坚固他们的心。

 

该劝勉的意思显然是要叫信徒知道他们的苦难是暂时的,当耶稣再来时,一切痛苦都要结束。虽然耶稣不会在雅各书读者在世的时候再来,也不会在那之后活着也死了的千万信徒在世之时再来,事实上没有人知道耶稣何时要再来;但我们每个人活着的时候,都要期待耶稣随时再来。这件事具有非常急迫性,亦即神为基督所要定下的下一个事件,就是拯救信徒脱离今世一切的苦难。这对历世历代的教会都是一个充满安慰和盼望的信息(参 帖前4:13-18)。

 

雅各提醒他的读者要持守主来的日子近了的盼望,借此强调这件事的急迫性。译作eggizō)这个词的动词是“靠近、接近”的意思。基督再临,是神所赐的先知预言时间表上的下一个事件,随时都可能发生。基督延迟他的再来,因为神仍要救赎那些“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的人(1:4)。但从人的眼光来看,基督的再临一直都具有急迫性,因为基督已升到天上(参 1:9-11)。这个事实一直以来是教会的盼望所在。使徒保罗写信给罗马人说:“黑夜已深,白昼将近”(13:12)。希伯来书作者劝勉读者“不可停止聚会……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10:25)。彼得说:“万物的结局近了”(4:7)。使徒约翰又补充说:“小子们哪,如今是末时了。你们曾听见说,那敌基督的要来。现在已经有好些敌基督的出来了,从此我们就知道如今是末时了”(约壹2:18)。耶稣在圣经中所记载的最后一句话是:“是了,我必快来!”(启22:20)所有的基督徒都有这样的特权,也有这样的责任,要持续不断地“等候所盼望的福,并等候至大的神和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2:13;参 14:1-3;林前1:7;腓3:20-21;帖前1:9-104:16-18)。任何除去急迫性(每个世代的信徒活着时都要盼望基督随时再来)的末世论观点,都与那些为受苦的信徒提供盼望、期待主再来的经文互相抵触。

 

(二)认定主的审判(5:9

 

弟兄们,你们不要彼此埋怨,免得受审判。看哪,审判的主站在门前了。

 

雅各形容主耶稣基督是将要进入审判殿堂的审判官,这是他第一个论点的另一面。第二次再来的盼望,可以在试炼中提供盼望;但一个严肃的事实是,基督要再来“审判活人死人”(提后4:1;彼前4:5;参 10:42),因此那些在试炼中想要埋怨的人要小心。

 

艰难的环境会让信徒感到挫折,丧失耐心,彼此埋怨,特别是埋怨那些看起来似乎受苦比他们少,或加添他们痛苦的人。Stenazō埋怨)的意思是“自己心里悲叹”或“叹息”,形容一种内在未表现出来的态度(参 7:34;罗8:23)。这是一种苦毒、怨恨的灵,彰显在一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

 

接着,雅各为读者提出一个简单有力的动机,要他们避免这样的苦毒埋怨:好让他们免得受审判(参,保罗对腓立比人的劝勉,想到基督就要再来的日子,就不要发怨言,腓2:14-16)。那些不认识主的人将要面临最后的审判,其判决就是永恒的毁灭。但即使是信徒,也要受审判。使徒保罗写道:“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林后5:10;参 14:10;提后4:7-8)。到那时,“各人的工程必然显露,因为那日子要将它表明出来,有火发现,这火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赏赐;人的工程若被烧了,他就要受亏损,自己却要得救。虽然得救,乃像从火里经过的一样。”(林前3:13-15

 

然后“主……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那时,各人要从神那里得着称赞”(林前4:5)。耶稣警告说:“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22:12)。主耶稣基督的再临(parousia)既是盼望的时刻,也是审判的时刻;为了永恒奖赏的目的,我们一切所行都要接受审判。不过,这个审判的时刻不是针对信徒的罪,因为那样的审判在十字架上已经发生了(参 8:131-34)。我们虽然无须惧怕会面对罪的审判,但我们爱主,期待不失去我们的奖赏(参 约贰8节),也渴望听见主称赞我们说“做得好”(参 25:2123),以此作为我们金、银、宝石一生工程的奖赏。

 

雅各进一步强调基督再临的急迫性,是要审判我们一切的行为,他警告说:看哪,审判的主站在门前了。神圣的基督,在此被描述为即将开门急进法庭的审判官。在基督再临的日子,他将要戏剧性地进来,且如前所述,这是他个人历史时间表上的下一个行程。用基督再临、届时痛苦都要结束的盼望来鼓励信徒,同时也认定信徒的工作将来要受到审判,这样应当能帮助信徒在苦难中忍耐。

 

(三)跟随主的仆人(5:10

 

弟兄们,你们要把那先前奉主名说话的众先知,当作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样。

 

为了进一步鼓励信徒忍受不公义的苦难,雅各举出先知能受苦、能忍耐榜样能受苦的希腊文是kakopatheia,是kakos(“邪恶”)和pathos(“忍受”)的复合词。能忍耐的希腊文是makrothumia,意思是对人的忍耐(参上面第7节的讨论)。众先知(旧约先知,包括施洗约翰)是最好的榜样,他们因为奉主名说话,而受到他人恶待,但他们能为此受苦忍耐。如旧约经常出现的一句话:“主耶和华如此说”,奉主名说话是先知最主要的功用(参 20:9)。主的名代表神的所是、所做和所想。众先知是神的发言人。

 

拒绝神的发言人,是以色列历史中经常出现的悲剧主题。耶稣谴责法利赛人,说他们“是杀害先知者的子孙”(23:31)。该章经文稍后,耶稣说耶路撒冷(象征整个以色列国)“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37)。司提反在公会受审时,挑战他们:“哪一个先知不是你们祖宗逼迫呢?他们也把预先传说那义者要来的人杀了。如今你们又把那义者卖了,杀了”(7:52;参 9:26;但9:6)。

 

以色列众先知忍受逼迫,不断遭到拒绝和虐待。摩西必须忍耐和他一起出埃及那些悖逆刚硬的以色列人(参 17:4)。大卫被扫罗追杀,扫罗手下毫不留情,如同深山中追捕鹧鸪的猎人一样(参 撒上18:5-26:25)。以利亚面对亚哈王(参 王上18:1721:20)和恶后耶洗别(参 王上19:1-2)的敌意。耶利米在整个侍奉生涯中不断遭到敌人的攻击(参 18:1820:1-226:832:237:13-1638:1-643:1-444:15-19),带给他极大的忧伤,以致他被称为泪眼先知。以西结在侍奉生涯中遭逢丧妻之痛(参 24:15-18)。但以理自小颠沛流离,后来又因对神的忠心而被丢到狮子坑中(参 6:1以下)。何西阿忍受一个令人心碎的婚姻(参 1:2)。阿摩司面对谎言和羞辱(参 7:10-13)。施洗约翰因为见证神的真理而被监禁,甚至人头落地(参 14:10)。希伯来书第11章称赞一群名不见经传、却忠心依旧的先知。忠信的先知在试炼中所表现出来的忍耐,对信徒应该是一大鼓励,让基督徒可以殷勤、忠信地跑完路程(参 12:1),不管逼迫有多严重。

 

(四)知道主的祝福(5:11

 

那先前忍耐的人,我们称他们是有福的。

 

我们(所有的信徒)这句话,带出耐心忍受试炼的第四个动机:我们知道神已经祝福了那些先前忍耐的人。先前忍耐是动词hupomenō的一个变化形式,是1:3-4译作“忍耐”那个名词的相关词。如稍早第7节的讨论所提到,该词是指耐心忍受艰难的环境。能够忍受这些事情的人,是属天恩惠赏赐的对象。保罗明白这一点,因此在哥林多后书12:7-10以丰富的语言揭示这个奥秘:

 

 

 

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启示甚大,就过于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免得我过于自高。为这事,我三次求过主,叫这刺离开我。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

 

 

 

保罗因受撒但无情的攻击,一生谦卑,倚靠神,倚靠特别的恩典和属灵的力量,但他是蒙福的。

 

神的祝福不是临到那些做大事的人身上,而是临到那些忍耐的人身上。在来世将要承受最大祝福的人,是那些在今世忍受最大苦难的人(参 20:20-23)。今世祝福与将来荣耀的盼望,应该能激励受苦的基督徒耐心地忍受现今的苦难。

 

(五)明白主的旨意(5:11

 

你们听见过约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给他的结局……

 

雅各提出耐心忍受试炼的第五个动机,是来自一个犹太人耳熟能详的故事。约伯在试炼中的忍耐,是犹太历史中家喻户晓的故事之一。约伯忍受了完全无法想象、无法解释的苦难——撒但猛烈的攻击,失去孩子、财富、健康和名声,而且最严重的是,失去了神同在的感觉。没错,在苦难中,约伯确实说出了他的痛苦(参 3:1-11),也对原本要安慰他的朋友们的错误劝告感到失望(参 16:2以下),甚至在困惑中向神呼求(参 7:11-16),但“在这一切的事上约伯并不犯罪,也不以神为愚妄”(伯1:22;参2:10)。约伯的得胜宣言:“他虽杀我,我仍要以他为指望[1]13:15),正是他忍受试炼的最好例子(参 1:2119:25-27)。

 

主给他(约伯)的结局,为所有耐心忍受苦难的人提供盼望。约伯的受苦至少包含了四个重要的属天旨意:试验他的信心;证明他信心的真实,挫败撒但想要摧毁约伯信心的计谋;坚固约伯的信心,使他能更清楚看见神;增加约伯的祝福。这些旨意最后都全部成就,因为约伯虽受诸多试炼,却仍旧对神忠心。约伯记结尾的地方,一一细数神对其忠诚仆人的祝福:

 

 

 

约伯为他的朋友祈祷,耶和华就使约伯从苦境(原文是掳掠)转回,并且耶和华赐给他的比他从前所有的加倍。约伯的弟兄姊妹和以先所认识的人都来见他,在他家里一同吃饭,又论到耶和华所降与他的一切灾祸,都为他悲伤安慰他。每人也送他一块银子和一个金环。这样,耶和华后来赐福给约伯比先前更多。他有一万四千羊,六千骆驼,一千对牛,一千母驴。他也有七个儿子,三个女儿。他给长女起名叫耶米玛,次女叫基洗亚,三女叫基连·哈朴。在那全地的妇女中找不着像约伯的女儿那样美貌。他们的父亲使她们在弟兄中得产业。此后,约伯又活了一百四十年,得见他的儿孙,直到四代。这样,约伯年纪老迈,日子满足而死。”(42:10-17

 

 

 

约伯的例子鼓励那些遭遇试炼的人能耐心忍受,知道神的旨意是要坚固他们,使他们完全,并且最后要丰丰富富地祝福他们。用使徒保罗的话说:“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8:28)。

 

(六)思想的性情(5:11

 

明显主是满心怜悯,大有慈悲。

 

雅各在劝勉信徒要耐心忍受试炼的最后,提醒他们要切记神的性情,以此作为一个完美的结束。身处严重试炼中的人,像约伯一样质疑神是否真的关心他们,这是难免的。但在一切试炼中,信徒可以从一个绝对的真理中得到安慰,那就是主是满心怜悯,大有慈悲,旧约圣经清楚见证这一点(如,出33:18-1934:6;民14:18;代下30:9;尼9:17;诗86:15103:8111:4112:4116:5145:8;赛30:18;哀3:22-23;珥2:13;拿4:2)。

 

满心怜悯的希腊文是polusplagchnos,该词在新约中只在这里出现一次,而且可能是雅各自己发明的词汇,字面意思是“很多肠子”,反映出希伯来谚语认为肠胃是情感中心的观念。他说神有“很多肠子”,意思就是肯定神拥有极大的怜悯心肠。

 

大有慈悲,这是圣经明确的教导(参 86:15;结39:25;路1:78;罗9:1611:303212:115:9;林后1:3;弗2:4;来2:17;彼前1:32:10)。因为神的大慈悲,所以彼得劝勉信徒:“你们要将一切的忧虑卸给神,因为他顾念你们”(彼前5:7;参 55:22;腓4:6)。信徒的受苦,促使他们的天父必定会给他们一个怜悯慈悲的答复(参 103:13)。

 

基督徒虽然面对许多试炼、苦难或逼迫,但因着期待主的再临,认定主的审判,跟随主仆人的榜样,知道主的祝福,明白神的旨意,并思想主慈悲怜悯的性情,就可以耐心地忍受一切。那些忍受的人,能够和诗人一样得胜地宣告:“因为,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30:5)。

 

 

[1] “我仍要以他为指望”是新美国标准圣经(NASB)直译。——译注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