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死的信心(2:14-20

 

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若是弟兄或是姊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么益处呢?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藉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

 

雅各在本段经文所强调的真理是:我们的“所做”显露出我们的“所是”。这也是整本圣经的教导,意义重大。雅各所指的不是一般的信仰,而是根本的得救信心。一个承认耶稣基督为救主和主的人,其信仰是否真实取决于他的“所做”,而非他的“所说”;他的生活若不荣耀也不顺服基督,那样的信心就是假的。雅各在第2章两度提到此种信心是死的(参 2:1726)。一个人的信心若是死的,就不会也不能行出真正良善和公义的行为;缺乏良善和公义的行为,就证明他没有得救的信心。

 

新约圣经中这种死的信心之例比比皆是。施洗约翰看见许多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也来受洗,就对他们说:“毒蛇的种类!谁指示你们逃避将来的忿怒呢?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不要自己心里说:‘有亚伯拉罕为我们的祖宗。’我告诉你们:神能从这些石头中给亚伯拉罕兴起子孙来”(3:7-9)。约翰说这话的意思是:“不管你们的遗传有多么伟大,你们别想靠着遗传来得救。若你们真正信神,属乎神,就会为罪悔改,活出公义的生活。”他称他们是毒蛇的种类,证明他们并未过一个公义的生活,因此所宣称的信心是死的。

 

登山宝训中,耶稣说:“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5:16)。神赐给百姓内在的亮光,一定会照耀在人前,显出好行为。该段经文稍后,耶稣又进一步阐释这个真理。他说:“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7:21)。

 

耶稣在侍奉初期遇见一些表面的信徒。“当耶稣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时候,有许多人看见他所行的神迹,就信了他的名。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因为他知道万人;也用不着谁见证人怎样,因他知道人心里所存的”(2:23-25)。耶稣不将自己交托他们,因他们不属乎他。他们相信一些关乎耶稣的真理,但不相信耶稣是救赎主,也不把他当作主。

 

尼哥底母是个有身份有地位的法利赛人,他“夜里来见耶稣,说:‘拉比,我们知道你是由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神同在,无人能行。’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3:2-3)。尼哥底母相信耶稣是神的先知,相信他所传讲的真理,相信他靠着神的能力所行的神迹,甚至也可能相信耶稣是弥赛亚。但主再度清楚表明,不管尼哥底母多么敬虔,单单相信关乎耶稣的真理,不会带来属灵的重生。

 

耶稣直截了当的宣告:“‘你们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就有许多人信他”(8:2430)。但口头的信仰不是得救的信心,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31-32)。基督的真门徒会顺服基督的话。一个人若持续不顺服基督,就证明他的委身是假的,信心是死的(参 14:212315:16)。

 

耶稣重复强调福音的基本真理,亦即仅在知识上接受属天的真理,不能使人得救。他反问:“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又说:“这样,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所以,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7:16-20)。另一个类似的比喻中,耶稣说:“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人若不常在我里面,就像枝子丢在外面枯干,人拾起来,扔在火里烧了……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15:5-68

 

撒种的比喻中,耶稣的结论是:“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13:23)。

 

神借着希伯来书作者命令我们:“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并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12:14)。一个人若口头上说相信主,却未能结出圣洁的果子,他的信心是死的。真信徒不仅是神的工作,更像保罗所说的,他们是“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2:10,强调字体为作者所加)。

 

约翰也提到同样的真理:“小子们哪,不要被人诱惑。行义的才是义人,正如主是义的一样。犯罪的是属魔鬼,因为魔鬼从起初就犯罪。神的儿子显现出来,为要除灭魔鬼的作为。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因神的道存在他心里,他也不能犯罪,因为他是由神生的。从此就显出谁是神的儿女,谁是魔鬼的儿女。凡不行义的就不属神,不爱弟兄的也是如此。”(约壹3:7-10

 

今日教会犹如过去诸多历史时期的教会一样,我们极需承认并对付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只要在理智上承认福音的真实,就能得救。对于这种以为知道并接受耶稣基督的真理,就等于有得救信心的错误观念,我们必须表明立场,严加抵挡。有些教会圈内的人甚至认为只要不否认神,就等于信靠神。

 

雅各绝不容许这种错误存在教会中。如本注释前面已多次提到的,雅各书提出一连串试验,借以衡量基督徒个人信心的真实性。所有的试验都基于一个基本真理:亦即一个人若不弃绝罪,顺服并服侍主耶稣基督,他就不是属基督的,乃是失丧的人,这是他必须面对的事实。我们的生活证明我们在神眼中是什么样的人。如雅各在前一章所宣告的,真信徒“要证明自己是行道的人,不要单单做听道的人,自己欺哄自己”(1:22)。

 

我们要再度强调,无人可以因行为得救。救恩完全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2:8-9)。若行为有份于救恩,那么救恩就不完全本乎恩。但同时我们也必须强调,如雅各在本段经文中所宣告的,“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2:17)。真诚改变人的信心,不仅应该也一定会产生真实的善行,特别是悔改、甘心顺服基督的主权。这是在基督里新造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新性情(参 林后5:17)。他完全的顺服和悔改,一定会在善行上表现出来。

 

我们可以说,作基督徒不用付出任何代价,但若要活出基督完全的生命,就要付上一切的代价。我们会结果子,而且应该结出许多果子。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无助于救恩,但一旦得救,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属乎主。这就是主权的意思,也是耶稣那藏在地里的宝贝和贵重珠子的比喻中所强调的重点。耶稣说:“天国好像宝贝藏在地里,人遇见了就把它藏起来,欢欢喜喜地去变卖一切所有的,买这块地。天国又好像买卖人寻找好珠子,遇见一颗重价的珠子,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买了这颗珠子”(13:44-46)。

 

但对一个欺哄自己的人来说,救恩只不过是承认关乎基督的事实而已,他完全没有意思要义无反顾地委身于神,委身于神的话语和心意。

 

17世纪英国传道人托马斯·布鲁克斯(Thomas Brooks)写道:

 

 

 

基督释放你脱离你一切仇敌,脱离律法的咒诅,脱离罪可怕的权势,脱离神的忿怒,脱离罪的毒钩,脱离地狱的苦刑。但基督为其子民成就这伟大奇妙大事的目的及心意为何呢?他的目的和心意不是要让我们丢弃公义和圣洁的责任,而是要让我们的心可以更释放、更乐意去实践一切圣洁的责任和属天的服侍……啊,灵魂啊!我深知任何论述都无法叫你心甘情愿持守属天的服侍,唯有看见基督为你所成就的伟大荣耀大事,你才会被吸引。[1]

 

 

 

我们在2:5-13那部分内容中已提过,雅各书主要的读者是犹太人,“散住十二个支派之人”(1:1;参2:21)。那些人是基督徒,而且他们为信仰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正如多数教会的情况,其中有些人是真信徒,有些人不是。因此,雅各才会提出那么多试验信心的方法。保罗也劝勉我们:“你们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也要自己试验”(林后13:5)。

 

有些犹太人从极端律法主义的犹太教转换到另一个极端——只强调信仰的基督教。他们以完全不要求行为的系统,取代因行为称义的系统。那些诚实的犹太人早已知道他们无法遵守神的全律法,也达不到神公义的标准,律法是他们无法承担的重担。在前几个世纪,拉比又在律法上加上遗传,把难担的重担“搁在人的肩上”(23:4)。结果当他们听见救赎的福音,知道救恩是唯独恩典、唯独信心时,很多犹太人立刻被吸引。有些人以为这个新宗教只给人赏赐,没有任何要求。持该想法的人在口头上承认基督,但因观念错误,以为既然行为不能使人得救,就完全不需要在乎行为,结果无可避免地造成不能得救的信心,生活毫无改变,甚至可能出现更坏的行为。

 

在雅各书2:14-20中,雅各提出这种没有价值、虚伪、死的信心有三大特色,包括虚假的信仰(14节)、虚伪的同情(15-17节)和肤浅的认信(18-20节)。

 

(一)虚假的信仰(2:14

 

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

 

我的弟兄们或许特别是指雅各的犹太同胞,但同时也是对整个教会说的。

 

若有人说这几个字主导整段经文的解释。雅各的意思不是说这个人拥有真实得救的信心,而是说这个人自认为他拥有得救的信心。

 

这里没有特别指明是哪一种信心,但从上下文可以看出,是指这个人承认福音的基本真理。一个作出这种信仰告白的人,当然是相信神的存在、圣经是神的话语等真理,他可能也相信基督是弥赛亚、基督为赎罪而受死、复活和升天。总括来说,这个人的信仰神学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他没有行为。这句话的动词形式表明一个人的行为,持续缺乏可以支持他所宣称的信仰的证据。

 

这里同样也没有特别指明是哪一种行为,但其意思明显是指与神启示的话语相称的公义行为,是神所悦纳、所喜悦的。雅各在前面已提到的公义敬虔行为包括:忍耐(1:3)、忍受试炼(1:12)、清洁的生活(1:21)、顺服圣经(1:22-23)、怜悯有需要的人(1:27)和不偏心待人(2:1-9)。后来他又提到怜悯的行动(2:15)、控制舌头(3:2-12)、谦卑(4:610)、真实(4:11)和忍耐(5:8)。

 

这信心能救他吗?雅各提出这个问题,不是为了争论信心的重要性,而是反对任何信心都能使人得救的说法(参 7:16-18)。这个问句的答案是否定的——“不,不能救他。”缺乏公义行为信心不能救人,不论他宣称自己的信心有多刚强。如前所述,雅各的意思不是说真实的信心加上某种程度的好行为就能救人,而是说真实得救的信心一定会产生好的行为

 

保罗是新约中最强调我们得救是本乎恩、因着信的作者,他在罗马书中清楚地阐明该真理。然而在那封书信中,他也明确指出:“他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凡恒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和不能朽坏之福的,就以永生报应他们;惟有结党不顺从真理,反顺从不义的,就以忿怒、恼恨报应他们。将患难、困苦加给一切作恶的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却将荣耀、尊贵、平安加给一切行善的人,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原来在神面前,不是听律法的为义,乃是行律法的称义。没有律法的外邦人若顺着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们虽然没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这是显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们心里,他们是非之心同作见证,并且他们的思念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就在神藉耶稣基督审判人隐秘事的日子,照着我的福音所言。”(2:6-1013-16

 

部分解经家认为雅各对于救恩的立场和保罗互相矛盾;其实不然,两者并不冲突,而是并肩作战,一起对付两个共同的敌人。保罗反对以行为称义的“律法主义”,雅各反对“容易相信主义”。但两人都清楚说明我们要照各人的行为接受审判,因行为是真实救恩的指标。耶稣说:“你们不要把这事看作希奇,时候要到,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5:28-29)。

 

在上面引用的经文中,保罗清楚描绘信心和行为的正当关系。在宣告“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之后,他马上接着说:“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2:8-10)。在另一处经文中,他说信徒在凡事上“要显出善行的榜样”(2:7)。“凡称呼主名的人总要离开不义”(提后2:19下)。“他们说是认识神,行事却和他相背;本是可憎恶的,是悖逆的,在各样善事上是可废弃的”(1:16)。

 

当一个人拥有真实的救恩时,神的恩典就临及他,更新改变他,使罪人变成圣人。神在那人的灵魂里创造出新的渴慕,使他渴望离弃罪和自我,乐意服侍主耶稣基督,顺服主属天公义的标准。撒该信了耶稣后,他说:“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19:8)。以弗所的异教徒在信了基督后,他们“多有人来承认诉说自己所行的事。平素行邪术的,也有许多人把书拿来,堆积在众人面前焚烧。他们算计书价,便知道共合五万块钱”(19:18-19)。借着内住圣灵在他们新性情里的工作,他们本能地知道行邪术是邪恶的行为,蒙救赎的生命不可继续停留在那样的行为中。同样地,很多过去在帖撒罗尼迦的异教徒“离弃偶像,归向神,要服侍那又真又活的神”(帖前1:9)。

 

新生的信徒并非立刻完全明白福音的真意,也非立刻知道自己该信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随着他对神话语的认识逐日增加,与神的团契更加密切,他就愈来愈知道这些事情。但对每一个重生进入神家和神国的儿女,神会立刻赐下属灵和道德的新性情。每一个得救的人都是新造的人,借着内住圣灵的能力,新造的人会表现出公义的行为,例如悔改、顺服、爱神和爱其他信徒。救恩不会带来立即的完全,但会带来新的方向。新性情恨恶罪,爱主,寻求认识他,顺服他的心意,并在行为中彰显出来。

 

(二)虚伪的同情(2:15-17

 

若是弟兄或是姊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么益处呢?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第二,雅各以光有言语没有行为的同情为例,来阐述没有行为的信心。这个比喻很贴切,因为死的信心有个特质就是虚伪的同情心,只在口头上关心有需要的人,这是一种虚伪的表现。

 

这里的希腊文结构表示该信徒有长久的需要,而不是暂时的需要。赤身露体不是说他们裸露着身体,而是说他们衣衫褴褛,因没有足够的衣物而受冻,处境堪怜。同样地,缺了日用的饮食不一定是指饥饿,而是指营养不良,无法过正常健康的生活。这里是指那些缺乏生活必需品的人。约翰宣告同样的真理,他反问:“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神的心怎能存在他里面呢?”(约壹3:17

 

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这是一句残酷无情的话。雅各的意思是说他们完全不在乎他人福祉,几乎到了荒谬的地步。人们通常不会真的讲出这种话,但隐约会表现出这种漠不关心的自私心态,不给那些有需要的人得到身体所需用的。平平安安地去吧和“神祝福你”是一样的搪塞之词。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就等于说“神会看顾你”,可是却不想成为神看顾那人的管道。

 

希腊文动词的被动式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表现出一种更漠不关心、残酷无情、嘲讽的态度。这句话事实上是说“你设法让自己穿得暖、吃得饱”,好像那个有需要的人从未努力让自己吃饱穿暖一样。

 

这有什么益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已在问题里面。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这句话听起来令人生气,毫无益处,毫无价值。

 

光有同情的话语,却没有怜悯关怀的行动,这样的行为是虚假的。同样地,信心没有行为也是虚假的信仰。这个比喻十分贴切,因为怜悯是真实重生的证据之一。

 

很久以前,有一位欧洲皇后到戏院看戏,将马车夫留在天寒地冻的空地中等候她。那出戏感人肺腑,皇后从头到尾不停拭泪。等她回到马车时,马车夫已在外面冻死了,她看到了却完全无动于衷!她被一出人所创作的悲剧深深感动,却对她亲眼看到、甚至应该为之负责的悲剧无动于衷。

 

很多人会被电影、戏剧、流行歌曲或电视所感动,为悲剧哭泣,为不公义打抱不平,却对真正有需要的邻舍或友人的困境无动于衷。生活在这种人工化、自我中心的世界中,虚幻通常比真实更有意义。

 

这种态度,和五旬节后耶路撒冷信徒对其他圣徒所表达的关怀之情,有如天壤之别。那些新基督徒自动的“卖了田产、家业,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2:45)。这种无私的精神在他们中间十分明显:“那许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没有一人说他的东西有一样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使徒大有能力,见证主耶稣复活,众人也都蒙大恩。内中也没有一个缺乏的,因为人人将田产房屋都卖了,把所卖的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4:32-35

 

耶稣多次使用简洁明了的话语和比喻谈到这个问题,让人不能不明白。在好撒马利亚人的故事中,耶稣明说每一个属他的人都有责任帮助任何有需要的人,不管是朋友还是陌生人、同胞还是外国人、个人景仰的人还是讨厌的人。而且只要我们有能力,就要帮助那人的需要得到完全满足(参 10:30-35)。

 

耶稣甚至以更强烈的用词教导百姓有彼此帮助的责任。事实上,他说服侍信徒就是服侍他,不服侍信徒就是离弃他。当审判的日子来到,服侍信徒与否就要成为分别山羊和羔羊的记号,借此将真实活泼的信心与虚假的死信心分别出来。将要进入神国的人,不是那些只在口头上承认耶稣基督之名的人,而是顺服他、服侍他的人,他们的行为会表明他们真实的信仰。“当人子在他荣耀里,同着众天使降临的时候,要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万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们分别出来,好像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把绵羊安置在右边,山羊在左边。于是王要向那右边的说:‘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可来承受那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国。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我病了,你们看顾我;我在监里,你们来看我。’义人就回答说:‘主啊,我们什么时候见你饿了,给你吃,渴了,给你喝?什么时候见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体,给你穿?又什么时候见你病了,或是在监里,来看你呢?’王要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王又要向那左边的说:‘你们这被咒诅的人,离开我,进入那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预备的永火里去!‘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不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不作在我身上了。’”(25:31-4145

 

(三)肤浅的认信(2:18-20

 

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藉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

 

死的信心的第三个特色是肤浅的认信,承认关乎神和神话语的某些事实,却不顺服神也不顺服神的话语。

 

有人可能是指雅各自己,以第三人称谦称自己。他不是自夸,不是想证明自己比别人更像基督徒;他也不是指信心的大小,而是单纯指信心本身。他其实是对任何反对他所宣扬的真理的那些人说明真实的救赎是什么:“你说只要有信心,其他都不重要。你说只要有信心就可以站立在神面前,得蒙救赎。但事实上,你无法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你无法将没有任何实际证据或外在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因为真实的信心一定会带出真实的证据。你无法表现出你的信心,因为你没有任何行为可以指出你的信心。”如前一节所述:“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这种信心根本不是信心,当然更不是得救的信心。前面提到,真实的信心会结出好果子,因这是真实信心的本质和目的。死的信心不会结出好果子,因它没有那种能力。

 

因此,一个人即使记得自己将生命交托给耶稣基督的经历,甚至连哪一天、在哪一个地方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也不能证明他得救。真正能证明他得救的是他信主之后所活出来的生命。

 

耶稣不断对虚假的得救信心提出警告。他提出问题:“你们为什么称呼我‘主啊,主啊’,却不遵我的话行呢?”“凡到我这里来,听见我的话就去行的,我要告诉你们他像什么人。他像一个人盖房子,深深地挖地,把根基安在磐石上。到发大水的时候,水冲那房子,房子总不能摇动,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惟有听见不去行的,就像一个人在土地上盖房子,没有根基;水一冲,随即倒塌了,并且那房子坏的很大。”(6:46-49

 

又有一次,他说:“你们称呼我夫子,称呼我主,你们说的不错,我本来是。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做的去做。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仆人不能大于主人,差人也不能大于差他的人。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13:13-17)。

 

他最严厉的警告应该算是他在登山宝训上所说的话:“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7:21-23,强调字体为作者所加)

 

保罗宣告说:“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5:6,强调字体为作者所加)。彼得说:“神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皆因我们认识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因此,他已将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赐给我们,叫我们既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就得与神的性情有份。正因这缘故,你们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你们若充充足足地有这几样,就必使你们在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不至于闲懒不结果子了。人若没有这几样,就是眼瞎,只看见近处的,忘了他旧日的罪已经得了洁净。所以弟兄们,应当更加殷勤,使你们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你们若行这几样,就永不失脚。这样,必叫你们丰丰富富地得以进入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永远的国。”(彼后1:3-11

 

约翰向我们保证:“人若说‘我认识他’,却不遵守他的诫命,便是说谎话的,真理也不在他心里了。凡遵守主道的,爱神的心在他里面实在是完全的。从此我们知道我们是在主里面。人若说他住在主里面,就该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亲爱的弟兄啊,我写给你们的,不是一条新命令,乃是你们从起初所受的旧命令,这旧命令就是你们所听见的道。再者,我写给你们的,是一条新命令,在主是真的,在你们也是真的;因为黑暗渐渐过去,真光已经照耀。人若说自己在光明中,却恨他的弟兄,他到如今还是在黑暗里。爱弟兄的,就是住在光明中,在他并没有绊跌的缘由;惟独恨弟兄的,是在黑暗里,且在黑暗里行,也不知道往哪里去,因为黑暗叫他眼睛瞎了。”(约壹2:4-11

 

约翰这里所说的就是耶稣所说的第二条最大的诫命:“爱人如己”(22:39)。

 

每一位真基督徒都有不忠心、犯罪和不结果子的时候,就是在这些时候,他可能失去救恩的确据,因为失去了平安的祝福和圣灵所赐的信心。得救的凭据是永远的,根基于神主权的能力,保守一切属他的人;但得救的确据是暂时的,可能会改变,因为这样的祝福是所有顺服主的人的赏赐。

 

雅各接着说,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你信的不错带有讽刺的意味,讽刺那种缺乏得救信心的假信仰。雅各强调正统信仰不能保证得救。即使鬼魔也信正统信仰,他们知道也承认关乎神的真理。

 

犹太正统信仰的中心是相信那位独一的真神,犹太典籍施玛篇(Shema)言简意赅地说:“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6:4)。大部分犹太人比较难遵守的是后面紧接的这个命令:“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5)。

 

雅各的重点和前面所说的一样,凡是相信申命记6:4的真理,却不遵守6:5的命令,这种信仰和鬼魔的信仰一样没有价值。就教义而言,鬼魔是一神论者,他们相信天地间有一位独一的真神,也知道圣经是神的话语,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救恩是本乎恩因着信,耶稣死了、埋葬又复活,为世人赎罪,现在已升到天上,坐在天父的右边。他们知道天堂和地狱真实存在,对千禧年和相关的真理非常清楚,甚至比最严谨的圣经学者都更清楚。但这些正统的知识,尽管拥有属天永恒的重大意义,却不能救他们。他们知道关乎神、基督和圣灵的真理,但却恨恶这些真理。

 

正统教义当然比异端好,因为它是真实的,指向神和救恩的道路;但只是将它当作真理来看待,不能领人到神面前,也不能拯救他。

 

Phrissō战惊)的意思是毛骨悚然,颤抖不已,通常是指因极大的恐惧而引起的颤抖。鬼魔至少还知道畏惧神的真理,战惊恐惧,因为他们知道将来在地狱中要受到永恒的折磨(参 8:29-31;可5:7;路4:41;徒19:15)。就此而言,和那些拥有假信心,以为自己肤浅表面的信心可以逃脱神审判的人比较起来,鬼魔比他们更实际、更敏锐。

 

清教徒神学家托马斯·曼顿(Thomas Manton)以强烈的措词描述不能使人得救的信心:

 

 

 

(这是)单纯的认同神话语中所说的事实,让人更有知识,但不会让人更好、更圣洁。拥有这种信心的人可能相信应许、教义、观念和历史……但它不是真实的得救信心,因为有得救信心的人将他的心完全委身于基督,相信福音的应许,相信罪得赦免和永恒的生命,将其视为自己的喜乐。他相信基督救赎我们的奥秘,他所有的盼望、平安和信心都由此而来;也相信即将面临的危险,不管是短暂的灾病或永恒的咒诅,和这些事情比较起来,所有世上可怕的事情都算不得什么。[2]

 

 

 

他接着又提到更有深度的信心,因为它比较接近真实完全的信心,所以更容易欺骗人,更危险。

 

 

 

(这种信心)和短暂的信心不同,它是认同圣经或福音的真理,心灵稍微被触动,但感动不够深刻,“尝过天恩的滋味,并尝过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来6:4-6),拥有此种信心的人,其心思不仅被启蒙,且心中感到一些喜乐,生命有某种程度的改变,至少可以脱离较不严重的罪,亦即“脱离世上的污秽”(彼后2:20),但其感动不够深刻,其喜乐和快乐的根基也不够扎实,以致无法忍受所有的试探。因此这种宗教可能因世间的思虑、逸乐的生活或为义受逼迫而被挤住。这是一种普世的欺骗:很多人相信耶稣是基督,神的独生子,深受感动,拥抱他的人性,且在某种程度上遵守他的律令,信靠他的应许,惧怕他的审判,所以愿意抛开部分世俗的缠扰,只要没有遇到试探,决心没有受到动摇,或未曾受到任何感官事物的引诱,他们似乎爱基督和他们对基督的责任甚于世间物。但时间一久,当他们发现他的律例如此严厉,属灵要求如此高,完全与个人的喜好或世人的作法相反时,他们就跌倒,丧失对福音盼望的胃口,因此就表明他们并未扎根在信心和盼望上。[3]

 

 

 

雅各进一步问道: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虚浮的意思是“虚空”或“有瑕疵”,指任何反对真实信心产生公义行为的人。

 

Argos死的)带有不结果子,没有生产力的意思。耶稣说:“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7:19)。不结果子的生命是不属神的生命,不为神所接受,因为它里面没有神圣的生命。

 

路加记载撒马利亚的一群人,包括行邪术的西门,“他们信了腓利所传神国的福音和耶稣基督的名,连男带女就受了洗”(8:12;参913节)。但在亲眼见证各种神迹,看见“使徒按手,便有圣灵赐下,就拿钱给使徒,说:‘把这权柄也给我,叫我手按着谁,谁就可以受圣灵。’彼得说:‘你的银子和你一同灭亡吧!因你想神的恩赐是可以用钱买的。你在这道上无分无关,因为在神面前,你的心不正。你当懊悔你这罪恶,祈求主,或者你心里的意念可得赦免。’”(18-22

 

西门的信心显然不是得救的信心,只是承认腓利所传的是真的。他对神的知识正确,但彼得警告他,“在神面前,你的心不正”,因此他在圣灵的工作上无分无关。他的信心是死的,毫无价值。

 

 

[1] Precious Remedies Against Satan’s Devices (Edinburgh: Banner of Truth Trust, 1984), 123-24.

[2] The Complete Works of Thomas Manton (London: James Nisbet,1874), 17: 113-14.

[3]同上,p. 114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