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活在对主再来的盼望中(3:11-18

 

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销化,你们为人该当怎样圣洁、怎样敬虔,切切仰望神的日子来到。在那日,天被火烧就销化了,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熔化。但我们照他的应许,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既盼望这些事,就当殷勤,被他看见时是平安的,没有玷污,无可指摘[1]。并且要以我主长久忍耐为得救的因由,就如我们所亲爱的兄弟保罗,照着所赐给他的智慧写了信给你们。他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讲论这事。信中有些难明白的,那无学问、不坚固的人强解,如强解别的经书一样,就自取沉沦。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既然预先知道这事,就当防备,恐怕被恶人的错谬诱惑,就从自己坚固的地步上坠落。你们却要在我们主和救主[2]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愿荣耀归给他,从今直到永远。阿们!(3:11-18

 

在不久的将来,终有一天,这个宇宙将会彻底毁灭。在终极复仇之日,神那销化一切的烈怒威力,会以超乎人类想象、强大的灭绝方式把宇宙完全销融。

 

对神的仇敌来说,将来的审判将是不可逃避的噩梦。但对神的儿女来说,那意味着基督徒的盼望实现,意味着美梦成真——基督在地上掌权、崭新的天与地。对神自己来说,这标示着他彻底战胜所有抵挡他的人,包括对死亡的终极摧毁,以及对罪的根除(林前15:24-28)。

 

最后一段经文是彼得对读者的劝勉,要他们正确地回应主再来和终极审判。当他们思想到神的报应和所应许的永恒荣耀,其日常行为就理当与这盼望相称(参罗15:13;西1:23;来6:11;约壹3:3

 

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销化是指前段经文(3:7-10)所预言这个宇宙将怎样被销毁。彼得教导读者,在一切都被那荣耀的永恒状态所取代之前,他们为人该当怎样。英文圣经中,这个教导听起来像是问句,实际上却是祈使句(不期待回应的修辞手法)。为人该当怎样译自独特的希腊词组potapous,可以另译为“你们为人该如何惊人的出色”。在清楚知道神应许审判的前提下,彼得挑战读者在生活上要与基督徒的盼望相称。务使他们对基督再来的盼望,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行事为人。

 

信徒既是寄居者,也是朝圣者,不属于任何属世界的体系(腓3:20;来11:10-1116;彼前1:1;约壹2:15-17),因此,他们应当从永远得福的角度来过生活。而只有当耶稣基督最终彰显他一切的荣耀时,他们才领受这些福分(参太5:48;西3:2;彼前1:13-15)。例如,使徒保罗就是以这种心态生活。

 

 

 

所以,无论是住在身内,离开身外,我们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悦。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林后5:9-10;参林前4:5下)

 

 

 

很明显地,保罗对未来奖赏和向神交账的想法,改变了他对如何活着的观念。他知道终有一天,他要站在他的王基督面前,这想法激励着他“行事为人与……相称”(4:1)。

 

彼得从末世真理引申到实际应用,劝勉读者活出以圣洁(外在的动作和行为)和敬虔(内心的态度和尊崇)为特质的相称生活。他对他们按照主再来这一视角生活的要求,由七个不同思路组成:永恒视野、平安内心、纯净生活、忠诚宣讲、明辨教义、灵性长进和不住赞美。

 

(一)永恒视野(3:12-13

 

切切仰望神的日子来到。在那日,天被火烧就销化了,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熔化。但我们照他的应许,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

 

如果信徒正切切仰望神的日子来到,那热切的期待就会除去担心或害怕。他们将一如保罗在提多书中所提到的,喜乐地“等候所盼望的福,并等候至大的神和我们救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2:13;参提后4:8;启22:20)。

 

仰望表达了一种期待的心态、一种警醒等候主来的人生观。彼得用切切来加强这个概念。基督徒们不担心世界末日,反而渴想这天到来,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在天父的爱中,只有盼望、没有惧怕(约壹4:18)。故此,他们可以像保罗一样,随时说MARANATHA主啊,我愿你来!林前16:22;参约壹2:28;启22:20)。

 

来到译自我们熟悉的parousia一词,字面意思是“临在”。在新约圣经中,它不是用来描述地点或者事件,这个词所强调的是耶稣基督以人、肉身的方式临在。

 

一些圣经注释家将神的日子等同于“主的日子”,但这两个词所表达的意义不尽相同。神的日子指神在彻底制伏所有仇敌后的永恒(参诗110:1;徒2:33-35;林前15:28;腓2:10-113:21;来10:13)。而本书前面几章所讨论的“主的日子”,却指向最后那些波涛汹涌的大事件,包括对不信者的终极审判。虽然基督徒肯定渴望神的日子到来,但他们要更冷静地看待在那之前的风暴。使徒约翰在异象中吃了一本小书,发觉味道虽甘甜如蜜,吞下肚后却发苦(启10:9-10)。这个比喻戏剧化地说明了那种复杂的感受。那本小书对信徒而言代表着将来的审判,因为是神的日子,所以是甘甜的;但因为也是“主的日子”,所以是苦涩的。

 

在那日所指的是神的日子,指出在那日子以先,一些事必定会发生。彼得重申,神必定要摧毁现今这被罪恶诅咒的宇宙,以预备那天的到来:天被火烧就销化了,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熔化(关于彼得在710节中类似看法的讨论,请参本书这两节经文的注释)。启示录中有好几处经文描述了千禧年以前的灾难事件,为神将要在末后毁灭中所彰显出来的能力提供了生动的预览:

 

 

 

第一位天使吹号,就有雹子与火搀着血丢在地上;地的三分之一和树的三分之一被烧了,一切的青草也被烧了。第二位天使吹号,就有仿佛火烧着的大山扔在海中;海的三分之一变成血,海中的活物死了三分之一,船只也坏了三分之一。第三位天使吹号,就有烧着的大星,好像火把从天上落下来,落在江河的三分之一和众水的泉源上。(这星名叫“茵陈”。)众水的三分之一变为茵陈,因水变苦,就死了许多人。8:7-11

 

第七位天使把碗倒在空中,就有大声音从殿中的宝座上出来,说:“成了!”又有闪电、声音、雷轰、大地震,自从地上有人以来,没有这样大、这样厉害的地震。那大城裂为三段,列国的城也都倒塌了;神也想起巴比伦大城来,要把那盛自己烈怒的酒杯递给他。各海岛都逃避了,众山也不见了。又有大雹子从天落在人身上,每一个约重一他连得(一他连得约有九十斤)。为这雹子的灾极大,人就亵渎神。16:17-21

 

所以在一天之内,她的灾殃要一齐来到,就是死亡、悲哀、饥荒。她又要被火烧尽了,因为审判她的主神大有能力。地上的君王,素来与她行淫、一同奢华的,看见烧她的烟,就必为她哭泣哀号。因怕她的痛苦,就远远地站着说:哀哉!哀哉!巴比伦大城,坚固的城啊,一时之间你的刑罚就来到了。18:8-10

 

 

 

当宇宙最终被毁灭之后,神的日子就会来到,这个败坏的世界将被永远废弃(罗8:18-23;约壹2:16)。新的一天将会照他的应许展示新天新地,意味着神将创造全新的宇宙(参诗102:25-26;赛65:1766:22)。

 

译作kainos)的一词,意思是“新品质”、“不同”或“不同于任何所知的事物”。所以,新天新地绝不仅仅是时间上或年代上的新,也是品质上的新——是有义居在其中的领域。居在katoikeō)指“安顿下来在家里”,或“永久性、舒适的居所”。在神的新秩序中,义将永远、完全地住在其中。使徒约翰进一步描述了新宇宙的奇妙:

 

 

 

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他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他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我未见城内有殿,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为城的殿。那城内又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荣耀光照,又有羔羊为城的灯。列国要在城的光里行走;地上的君王必将自己的荣耀归与那城。城门白昼总不关闭,在那里原没有黑夜。人必将列国的荣耀、尊贵归与那城。凡不洁净的,并那行可憎与虚谎之事的,总不得进那城;只有名字写在羔羊生命册上的才得进去。21:1-422-27

 

 

 

信徒因着神为他们所预备的一切,就当时时刻刻活在盼望之中,期望基督的再来,从永世的角度看待今生的一切。

 

(二)平安内心(3:14上)

 

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既盼望这些事,就当殷勤,被他看见时是平安的,

 

盼望这些事(神的日子、新天新地、永恒和荣耀的永恒国度)的人,就是那些忠实的信徒来说,生活动力应源于永恒视野。他们因此必须殷勤(诗34:14;林后13:11;提后2:22;雅3:18),因为只有这样,当基督再来时,他们才可以被他看见时是平安的被他看见是发人深省的提醒。当基督再来的时候,没有人能够躲避他的面。他不会略过任何事,却“要照出暗中的隐情,显明人心的意念”(林前4:5;参林后5:9-10)。

 

平安eirēnē)可以指蒙神拯救并与他和好的关系(参罗5:1;弗2:14)。使徒既然称读者为亲爱的弟兄,意味着他们已经是基督徒(参罗1:712:19;林前4:1415:58;弗5:1;西3:12;帖后2:13;雅2:5;约壹3:2;犹1节)。平安也适用于教会中那些仍未得救、却自称是信徒的人。彼得鼓励他们要殷勤追求真正得救后的平安。这样,基督显现之后,就会看见他们真正得救。不过,这大概是次要解释,就像一些人认为这里指的是与其他信徒和平相处的看法一样。

 

从上下文来看,平安主要指随着信靠主而来的真正内在平安。这也呼应了保罗给腓立比教会的劝勉:“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4:6-7;参约16:33;罗14:1715:13;西3:15;彼前5:14)。彼得所说的平安,是知道自己罪得赦免的平安,可以驱走世上所有的忧虑和惊惧。当人类历史走向最终的灭亡,无论事情变得多么可怕,生活在盼望中的信徒,总有神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平安(林前2:9)。

 

(三)纯净生活(3:14下)

 

没有玷污,无可指摘,

 

彼得告诫读者,要没有玷污,无可指摘,与那些“已被玷污、又有瑕疵”(彼后2:13)的假教师成鲜明对比。没有玷污形容基督徒应当真正拥有的品格;而无可指摘则描述基督徒的名声,表明在别人的眼中,他们应当是公义和良善的人——他们确实就是这样的人。

 

显然,教会内有些人的生活既非无可指摘,也不是没有玷污。这种人的特点是过着罪恶的生活方式,他们可能是、也可能不是基督徒(太13:20-22;加5:19-21;弗5:5;约壹1:68102:9-113:10-12;参约8:34;罗6:16)。

 

也有与以上不同的人,他们表面无可指摘,但私生活却不是没有玷污。他们就像现代法利赛人,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是好人,却从未真正培育出公义的内心(参太15:7-823:2527)。他们虽然在外有好名声,但只是虚伪地隐藏着不愿悔改的恶行。

 

彼得劝勉读者要与这些人相反,不单要没有玷污,也要无可指摘。他嘱咐他们,身为真信徒,生活理当体现出最高标准的正直与个人的圣洁(诗15:1-524:3-437:18119:1;箴11:35;弥6:8;约14:23;徒24:16;弗1:4;腓2:154:8;提前3:9;约壹2:3-63:1-3;犹24节;参创6:9;民14:24;拉7:10;伯1:1)。当世人看到他们敬虔的行为,这些无可指摘的基督徒,就成为福音拥有更新盼望的重要见证。

 

这样,对信徒来说,基督再来的应许就成为推动他们过圣洁生活的强大力量。毕竟,将来要向神交账的责任与天上的奖赏,都是强而有力的推动力量,鼓励着信徒们不断离弃罪恶、殷勤实践恩典(例如祷告与赞美——腓4:6;读经——雅1:21-23;彼前2:2;敬拜——约4:23-24;主餐——林前11:23-28;以及团契——来10:25)。

 

(四)忠诚宣讲(3:15上)

 

并且要以我主长久忍耐为得救的因由,

 

毫无疑问,彼得要求他的听众热切地等待基督再来。同时,他也不愿他们变得懒散,或者找借口远离社会,因为太专注思考未来的事,而忘记眼下那些紧迫的属灵责任。神的审判还未临到,他的忿怒仍未倾倒出来,我们仍有时间向失丧之人宣告福音。因此,彼得提醒读者,要坚持那人神和好(林后5:18-20)的侍奉,想方设法让使人得生命的福音真理能达至他人。

 

正如3:8-9注释中所述(见本注释对这几节经文的讨论),延迟他的再来,是为要拯救余民。因此,基督徒应以我主长久忍耐为喜悦,知道他正每天在家中增添人数,直到填满为止。

 

在浪子的比喻里(路15:11-32),耶稣成功地说明了神对罪人仁慈忍耐的事实。故事讲述一位悖逆的儿子,摒弃家人去过不道德又有损的生活。他长期浪费机会,错过服侍父亲的权利。直到有一天他醒悟过来,后悔罪恶的生活方式,返回家中。父亲非但没有拒绝他,也没有勉强接受他,反而用挚爱与同情去拥抱儿子。这位父亲的形象勾画出神如何以怜悯和恩典对待悔改的罪人——他喜乐、慷慨地把怜悯和恩典倾注给那些悔改并用信心来到他面前的人。正如父亲为儿子所摆设的盛筵一样,整个天堂都要欢喜快乐。

 

基督徒期待着神的日子,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永恒的祝福。同样,他们也应该记得主的日子对失丧之人来说是永远的刑罚。如果把神现今的忍耐和给人悔改的机会记在心里,就能提高教会传福音的热情(参腓2:15;西4:6;提后4:5)。

 

(五)明辨教义(3:15-17

 

就如我们所亲爱的兄弟保罗,照着所赐给他的智慧写了信给你们。他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讲论这事。信中有些难明白的,那无学问、不坚固的人强解,如强解别的经书一样,就自取沉沦。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既然预先知道这事,就当防备,恐怕被恶人的错谬诱惑,就从自己坚固的地步上坠落。

 

彼得用就如一词,提到使徒保罗关于错误教导的类似警告。

 

彼得亲切地称那位同作使徒的为我们所亲爱的兄弟保罗,强调了他们共同的生命和使命。作为初期教会最重要的两位领导人,彼得和保罗当然知道彼此的服侍。事实上,他们不但都出席了关键的耶路撒冷会议(徒15:6-21),也都曾与西拉同工(参徒15:40;彼前5:12)。二十多年前,当彼得错误地拒绝与外邦基督徒一同吃饭时,保罗甚至当面指责过他(加2:11-218-9;林前1:123:22)。作为初期教会的主要发言人,彼得无疑会因着保罗的公开警告而感到尴尬。然而,他欣然接受那次指责,并用悔改之心回应。他对保罗的尊重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分毫。

 

他在这里援引保罗受默示而写的书信作为支持,是在提醒读者,要拒绝假教师,谨记保罗照着所赐给他的智慧写给他们的。有趣的是,彼得没有指定哪封或者哪几封保罗书信。对于保罗受默示的写作,他给予普遍赞同,证明保罗所领受的启示源出于神。

 

我们有理由假设,彼得后书与前书(参彼前1:1;彼后3:1)的成书地点都在小亚细亚地区。如果是这样,他的读者就极可能熟悉多封保罗书信,因为保罗许多信件都是写给同一地区的信徒(如加拉太书、以弗所书、歌罗西书)。因此,当彼得提到保罗一切的信上时,这表示他的听众熟悉多封保罗书信。因为保罗在他的信上也都是讲论这同样的(即末世事件),所以彼得在这里引用保罗的著述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彼得承认,保罗书信中提到主的日子(就是基督的再来),以及永远荣耀的部分,有些难明白的地方。如教会被提(帖前4:15-17)、要来的大罪人(帖后2:1-4)、基督在审判中再临(帖前5:1-11;帖后1:3-10)、天上的大荣耀(林后5:112:2-4)。难明白dusnoētos)这个词,还带有“难以解释”的意思。彼得不是说保罗的教导根本无法理解,他只是承认其中某些教导,特别是预言性的启示(参彼前1:1-12),比其他的更为复杂。

 

这些内容的复杂性,让那些无学问不坚固的人(就是假教师)有机可乘,强解保罗对将来之事的教导。无学问是缺乏信息,不坚固则指灵性上摇摆不定。强解形容一个人的身体因折磨而痛苦扭曲,这个词生动地勾画出假教师怎样胡扯有关预言的主题,扭曲内容来混淆视听,且欺骗那些没有分辨能力的人。这种对先知启示的曲解一直延续至今。

 

毫不令人讶异,假教师不仅强解预言,也强解别的经书,包括圣经对神的律法、悔改、因信称义和成圣的教导。彼得将保罗著作与别的经书相提并论的做法,清楚地确认保罗所写的是神所默示的真理(参1:20-21;帖前2:13;提后3:16-17)。新约圣经作者同旧约先知一样,都知道他们写下的是神的话语。经书graphas)来自动词graphō(写下);这个词在新约中出现约一百八十次,其中半数指圣经——“写下的话”。我们在这里可以清楚看到,使用了大约五十次的名词graphē专指圣经,且包括旧约(如可12:10)和新约(参林前15:3)。

 

假教师在强解经书的同时,也在自取沉沦(参2:13-123:7;犹1013节;启22:18-19),并且败坏那些跟从他们之人的灵性。这就是彼得为什么要预先警告他亲爱的读者,使他们可以防备这些恶人错谬(腓3:2;提前4:1-76:20-21;提后2:15-19;多1:10-163:10)。athesmōn)的字面意思是“没有律法或惯例”,后来的意思是“道德上败坏”;这是属灵骗子的本性。

 

信徒要听从彼得的警告,必须小心不被假教师那些不符合圣经的谎言所诱惑(参提前1:18-19),反而要警醒、具分辨能力,免得自己坚固的地步上堕落坚固的地步stērigmos)是坚定、站稳脚,与不稳定截然相反。彼得不是怕读者会失去救恩,而是关心他们可能会从稳定的教义基础中滑退,失去对真理的信心(参林前16:13;弗4:14;帖前5:21)。因此,使徒敦促他们在灵性上要有更多领悟力或分辨力,这可以使他们不会失去永恒的赏赐(约贰8节)。

 

(六)灵性长进(3:18上)

 

你们却要在我们主和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

 

彼得鼓励读者不要堕入假教师的骗局,且要追求更像基督,在灵性上成长。这也是每个信徒该有的目标。使徒保罗给了以弗所教会信徒类似的指示:

 

 

 

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惟用爱心说诚实话,凡事长进,连于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联络得合式,百节各按各职,照着各体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体渐渐增长,在爱中建立自己。4:14-16

 

 

 

长进auxanō)的意思是“前进或在某方面加增”。我们当在主和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成长。神因着自己的恩典而赦免他儿女的罪(罗3:25;弗1:72:58;参徒15:11)。之后,他们借着查考圣经(徒17:11;提后2:15)、与基督相交(约15:1-11),而在主的知识上增长(弗4:13;西1:9-103:10)。彼得在前书中曾经评论过这一过程,并告诫他的读者“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彼前2:2)。基督徒随着知识增长变得成熟,就有更充分的准备,能抵挡具破坏性的教义和灵命骗局。

 

值得注意的关键是彼得称耶稣为主和救主。当我们在基督的拯救工作和主权上更深入了解他位格的丰盛完满(罗5:1-5;弗4:15-16;腓2:12-143:1012-14)时,就会发现这正是让信徒在教义基础上站稳、不被带引偏离的良药。

 

(七)不住赞美(3:18下)

 

愿荣耀归给他,从今直到永远。阿们!

 

彼得以三一颂作为这封书信的结语,他呼吁信徒敬拜仰慕神(见诗95:1-6105:1-5113:1-6148150;罗11:36;林前10:31;林后1:20;弗1:123:20-21;提前1:17;犹25节),并将所有荣耀归给他,从今(就是现在)直到永远

 

这里的代名词,显然就是基督;这是肯定他的神性和与神同等的地位。旧约曾宣告说神的荣耀只能属于他自己:“我是耶和华,这是我的名;我必不将我的荣耀归给假神,也不将我的称赞归给雕刻的偶像。”(42:8;参48:11;申5:2428:58;尼9:5;诗93:1-2104:31138:5;结11:23)。然而,福音书各处都将同样荣耀归给耶稣基督:“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1:14;参太16:2725:31;约17:24)所以,唯一的结论是基督之所以配得与父神同等的荣耀,是因为他自己也是神(参约5:23;启1:5-6)。彼得在这封书信开始的1:1,就已经确认了基督的神性。最后在这里,又以同样的肯定作为结束。

 

彼得再次向读者保证基督定会再来(3:1-10)以后,以劝勉结束此信:要在这真光(11-18节)中活着!彼得是在呼应新约中一个最重要的主题,用使徒保罗的话来说就是:

 

 

 

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基督是我们的生命,他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与他一同显现在荣耀里。西3:1-4

 

 

 

 

[1] “被他看见时是平安的,没有玷污,无可指摘”是新美国标准圣经(NASB)直译。——译注

[2] “主和救主”是新美国标准圣经(NASB)直译。——译注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