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但现在你们也要弃绝这一切的事,即恼恨、愤怒、恶毒、毁谤,并口中污秽的言语。

 

保罗将笔锋轻轻一转(δε),从歌罗西信徒过去真实的状态(7节),转到现在νυνὶ)真实的状态。副词νυνὶ(“现在”)与第7节的ποτε(“曾”)是直接的对比。[1]如今,他们不能再沉溺于过去的行为中,而应当弃绝ἀπόθεσθε)那一切。这个词的意思指“脱去”或“放在一边”,正如一个人脱去自己的衣服一样(参徒7:58)。它在新约中只用作中间或被动语态,意思是放弃或弃绝。[2]保罗在别处对这个词的用法和这里一样(罗13:12;弗4:2225)。“弃绝”是保罗在第5节所说的“治死”(5节,英语标准译本、新国际译本)的另一种说法。实际上,保罗还会在第9节用另一个动词传达同样的基本含义,那个词是“脱去”(ἀπεκδύομαι)。这里的简单过去命令语气和第5节的“治死”(英语标准译本)的形式一致。使徒使之成为一件迫切的、需要立即顺服的事,并且强调这是个人性的顺服(καὶ ὑμεῖς你们也要)。这个表达的意思可能是“你们也要”和其他基督徒一样[3],也可能是“你们自己”[4]

 

这呼召是弃绝这一切的事τὰ πάντα)。这个表达是用来“总结前文”[5](第5节所列出的恶行),还是引出下文(第8节后半部分列出的恶行)[6]?它更有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表明一切与“旧人”(9节)相关的,即包括这两个恶行列表中所有内容[7]以及任何可能添加的内容。这一切都必须要“弃绝”,就像扔掉过去的一件破旧的衣裳。

 

现在,正如在第5节,保罗列出另外五个名词,构成第二个关于恶行的列表。第5节说的是性犯罪,而这里则关注社交上的罪。

 

第一个是恼恨ὀργήν)。这是一个有力量的词。塞耶说它是从ὀργάω派生来的,意思是“充满,表示内在的运动,尤指植物和水果充满汁液”[8]。不化解的冲突会溃烂并产生苦毒。翻滚的怒气最终会喷涌而出,摧毁它所经之地的一切。神是圣洁的(“神的愤怒”〔 ὀργὴ〕,6节),人却是不圣洁的、具有破坏性的(8节)。

 

第二个词是愤怒θυμόν)。这个词经常出现在保罗的恶行列表中(林后12:20;加5:20;弗4:31)。前一个词描述的是一直持续的愤怒,这个词却“用来指起起伏伏的怒气”[9]。由此,它指的是正在发作的怒气或愤怒。它还可以译作“恼怒”(林后12:20)以及“暴怒”(加5:20)。

 

第三个词是恶毒κακίαν)。保罗会用其更广义的简单含义“恶事”(林前14:20),但也经常用其特指含义“恶毒”(罗1:29;林前5:8;弗4:31;多3:3),正如这里。后一种含义指的是“恶意或内在邪恶的性情”[10]

 

第四个词是毁谤βλασφημίαν)。我们的“亵渎”一词就是从这个词引申而来的,当用来指在言语上对神的攻击时(例约10:33),可以带有那意思。但当它针对人时,可以指“诽谤”或更为广义的“恶语”(提前6:4)。这个词的形容词和动词形式既可以指亵渎神(提前1:13206:1;多2:5)也可以指在言语上攻击人(提后3:2;多3:2)。

 

保罗引用的最后一个词是污秽的言语αἰσχρολογίαν)。这个词在新约中只出现在这里。这个词来自αἰσχρολόγος,由αἰσχρός(“羞耻的”)和λέγω(“话语”)组成。[11]莱特富特主张说,这个词包含着“污秽”和“恶语”两方面。[12]它是指“人说脏话的恶言”[13]。这种话要“离开你们的口”(ἐκ τοῦ στόματος ὑμῶν),或者更字面的意思是“不要入你们的口”(参第5节,那里所列的最后一个恶行同样由一个形容词短语修饰)。有可能这个从句管着最后两个词,因为它们都最直接与舌头犯的罪相关。

 

在前一个恶行列表中(5节),保罗从恶行的表象入手,逐步深入到其根本动机(参第5节的注释和附录四)。然而,他在这里采取了相反的方向——从根本动机开始(“恼恨”),到这恼恨从内向外越来越明显的表现(以“污秽的言语”结束)。由此,我们可以追踪这些罪不断发展的性质。它是从内在的“恼恨”开始,如果不加以对付的话,就会出现“愤怒”。如果不尽快“弃绝”这种“愤怒”,就会不断溃烂,演变成对另一个人造成有意识的伤害(“恶毒”),这个欲望可能通过“毁谤”或“污秽的言语”表达出来。

 

如果愿意的话,许多夫妇可以一起从他们婚姻中最糟糕的时刻追寻到这个模式。耶稣对这个命令的分析是对的:“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太12:34下;参15:18-19)。这里和第5节(虽然在此是以相反的顺序推进)一样,暗示着得胜在于对付根本动机,而不是对付结出的果子。

 

由此,如果我们已经准确地理解第5节和第8节恶行列表中从根到果子的模式,就意味着保罗借此正在辨别两个罪的根源:“贪婪”(5节)和“恼恨”(8节)。如果“贪婪”和“恼恨”不是自私,即以自我为中心地对待他人所拥有的(“贪婪”)或所做的(“恼恨”),又是什么呢?这无非强调了第1-4节所阐述的,我们在思想上要有的以基督为中心、以天国为导向的实质。从这些罪的权势下得以脱身的关键在于我们思想的根源、对生命及其关系的诠释:“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2节)。

 

[1] 罗伯逊,《活泉新约希腊文解经》,4:501

[2] Thayer, 69.

[3] Abbott, 282.

[4] Moo, 262.

[5] BAGD, 633.

[6] O’Brien, 187.

[7] Alford, 3:233; Kent, 128; Wright, 136.

[8] Thayer, 452.

[9] Friberg, 200, emphasis original;参Thayer, 293

[10] 罗伯逊,《活泉新约希腊文解经》,4:332

[11] Thayer, 17.

[12] Lightfoot, 212.

[13] BAGD, 25.


 

返回 本书目录

返回 资源介绍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