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研经工具首页电子图书馆的《麦克阿瑟研经指南》由约翰·麦克阿瑟(John MacArthur)的部分讲道稿整理而成。
补充:《麦克阿瑟新约注释》(又名:生命宝训讲道注释 [以弗所书、提摩太后书、提多书、雅各书、彼得前书、彼得后书、约翰一二三书、犹大书])已在研经工具上线,《麦克阿瑟注释圣经》预计今年底上线。请访问研经工具,使用更多资源。
圣经的奇妙真理
经文:精选经文
引 言
耶稣基督是圣经最大的见证人。说到圣经的本质,最可靠的见证人莫过于我们的救主,他已选定按着他的道治理他的教会。然而,有一种极具破坏性的异端已经悄然潜入基督教。该异端教导说,圣经包含错误,即圣经有些地方是对的,有些则是错的。但从逻辑上来说,既然圣经有不可靠的地方,又怎能信任某一处的经文呢?贯穿教会历史,这一直都是基督徒和不信的怀疑人士之间争执的一个问题,但现在甚至有些自称基督徒的人也不接受圣经的无误性。耶稣基督的纯正性取决于“圣经的完全字句默示论”(verbal plenary inspiration of Scripture)这一真理。根据耶稣说的话,他显然相信这一真理。我们要么有一位神圣的救主和一本无谬的圣经,要么一无所有。
当批评人士抨击圣经的默示时,他们通常探讨三个方面。
1.公开否定默示的免责声明
有些批评人士争论说,保罗公开否定过默示。
1)哥林多前书7:6
“我说这话,原是准你们的,不是命你们的。”
乍看起来,使徒保罗的意思似乎是说,他所写的话有些并不是默示的。批评人士引用这节经文说,保罗并未发号施令地自称代表上帝说话,而只是发表自己的意见。但保罗并未说,他所写的话不是上帝所默示的。他的意思不过是说:“这件事我许可你们去做,但不是命令你们去做。”在第2节,保罗说:“男子当各有自己的妻子,女子也当各有自己的丈夫。”假如保罗说完这句话之后不再往下说了,教会每一位未婚人士都会不顺服。所以,他才在第6节澄清说,上帝固然许可人结婚,但并未命令人结婚。保罗接着又说:“我愿意众人像我一样;只是各人领受上帝的恩赐,一个是这样,一个是那样。我对着没有嫁娶的和寡妇说,若他们常像我就好。倘若自己禁止不住,就可以嫁娶。与其欲火攻心,倒不如嫁娶为妙。”(7-9节)
保罗的要点是说,上帝容许人结婚,但并未命令人结婚。他接着又说,单身的人有其优势,因为未婚的人不像已婚的人那样被日常生活缠身(32-35节),但保罗又肯定说,禁止不住的人应当结婚(9节)。两种状态都是上帝所赐的(7节)。保罗是在提出一些实用建议,而不是发表公开否定默示的免责声明。
2)哥林多前书7:10,12
“至于那已经嫁娶的,我吩咐他们,其实不是我吩咐,乃是主吩咐说:“妻子不可离开丈夫……”我对其余的人说,不是主说……
① 错误的推断
批评人士争论说,保罗在第10节自称代表上帝说话,但在12节他爽快地承认是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既然他们得出结论,保罗在12节仅仅是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于是认定他在其他章节不向读者说明的情况下也是如此。举例来说,提摩太前书3:2说得清清楚楚,长老必须“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但有几个大宗派却容许妇女作长老。许多人声称,提摩太前书第3章和其他讲解妇女在教会职分的章节,保罗不过是在发表他的意见,以此来自圆其说。正因如此,他们漠视这些教导。一旦某间教会或个人得出结论说,圣经的作者仅仅是在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不是上帝的命令,就会削弱对圣经的坚信,造成混乱。
② 正确的解读
保罗在第10节的意思是说,他说的话并非源于自己——而是源自主。他是在概述基督在5:31-32说的话:“又有话说:‘人若休妻,就当给她休书。’只是我告诉你们:凡休妻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叫她作淫妇了……”已婚的人要两相厮守。所以保罗是在表明,他在引用耶稣的话。然而在12节,保罗说得一清二楚,他不再引用耶稣说过的话。我们的主在婚姻上所教导的一切,大致上就是婚姻要相伴到老,唯有在淫乱(性犯罪)的情况下才许可离婚。从12节开始,保罗对主教导的内容作了补充。非但没有淡化自己的教导,保罗还把它放置在与主亲口的教导同等的地位,声称这是新的启示。在12节开头的宣告之后,保罗开始教导一些基督从未探讨过的事情:“倘若某弟兄有不信的妻子,妻子也情愿和他同住,他就不要离弃妻子;妻子有不信的丈夫,丈夫也情愿和她同住,她就不要离弃丈夫。因为,不信的丈夫就因着妻子成了圣洁,并且不信的妻子就因着丈夫成了圣洁。不然,你们的儿女就不洁净,但如今他们是圣洁的了。倘若那不信的人要离去,就由他离去吧!无论是弟兄,是姐妹,遇着这样的事,都不必拘束。上帝召我们原是要我们和睦。”(12-15节)耶稣仅仅容许在性犯罪的情况下离婚,保罗却增加了一种情况:被不信的人离弃。他补充了一个离婚的条件,与基督的条款有同等份量!所以,不能将他的话错误解读成他的个人意见——它们与其他经文有同等权柄的约束力。
3)哥林多前书7:25
“论到童身的人,我没有主的命令,但我……就把自己的意见告诉你们。”
保罗在这里并不仅仅是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他的意思是说,基督对这个题目只字未提,但他自己愿意提供一些对人有帮助的教导。他在40节结束这段讨论的时候,针对他教导的权柄,说了一句谦卑的话:“我也想自己是被上帝的灵感动了。”保罗揭示出圣灵的心思和旨意,他写的是上帝的启示。
所以,所谓公开否定默示的声明根本不是什么免责声明。保罗将自己的话与基督的话等量齐观。
2. 文本的传播
1)传播的问题
有人争辩说,即或原稿(手稿)是完美的,但它们是在数千年前写成的,我们已经找不到它们了。年复一年,人们继续不断地抄写原稿,最终这些原稿磨损殆尽,只有抄本保留下来。于是批评人士得出结论说,我们今天使用的圣经肯定是错误百出,完全不是原件的准确副本。但这种结论是否准确呢?
2)传播的过程
作者写完特定某卷书的原稿之后,文士便展开抄写的过程。文士是一群全身心完成这项任务的人。他们极其认真细致地复制原稿,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正在抄写上帝的话。他们不辞辛苦长时间地校对再校对,确保抄写得准确无误,但正因如此,极其细心和准确也就变成他们的标志。因着文士一丝不苟的工作,大部分圣经学者认定我们所用的圣经与原稿基本上完全一致。这一点不应当使我们惊奇。上帝既然有能力和智慧述说他的话,当然也能看顾它的流传过程。
3)证据
圣经的内容已被固定下来的确定程度,远超过古代任何一本书。在许多不同地点发现的手抄本全都一致。虽然同一段落由许多不同文化和时期的许多不同人士抄写,但内容却是一模一样。这是对手抄本纯正度的一项有力证明。
(1)从新约圣经来看
说到新约圣经的文本,文本学者布鲁斯·梅茨格(Bruce M. Metzger)说,包含全部或部分新约圣经的希腊文手抄本约有五千件。另外,还有八千件拉丁文《武加大译本》的手抄本,以及数千件其他早期版本的手抄本[i]。(印证其他古代文本的手抄本数量很小,相比之下,新约圣经的手抄本数量如此庞大尤其意义重大。例如,荷马的《伊利亚特》637件手抄本;修昔底德的《历史》,8本;科尔涅利乌斯·塔西佗的《编年史》,2件手抄本)还有一个事实更加难以置信,所有印证新约圣经的手抄本大致上全都一致。上帝已经保全了他话语的纯正性。文本学者已经找到某种人为勘误表,其中文士抄错了某个字母,或者颠倒了某个字的先后顺序。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新约学者盖斯勒(Geisler)和尼克斯(Nix)说,新约圣经手抄本之间的差异,八分之七不过是拼写或其他机械类的偏差。仅有六十分之一的偏差有点重要性。“从数学的角度来看,这相当于一部百分之98.33纯正的文本。”[ii]是另一位新约圣经的文本学者,他补充说,没有一处有争议的抄写影响到一条基督教信仰的本质教义[iii]。
(2)从旧约圣经来看
最受公认的旧约圣经希伯来文本是马所拉文本(Masoretic text),由一群大约生活在公元500年的文士编纂而成。1947年在死海附近,有一名小男孩想把几只羊从一个山洞赶出来。他向洞中抛进一块石头,听见打破陶器的声音。于是进到洞中,在那里发现了旧约圣经的古卷,后来被人称为死海古卷。死海古卷的成书日期比马所拉文本提早了550到900年,他们却发现两者经过比较,大致上完全相同,这一点尤其意义重大。旧约圣经学者艾基新(Gleason Archer)指出,所有的差异全都是细枝末节,微不足道[iv]。所以,这些证据驳斥了圣经传播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说法。默示圣经的上帝早已保守了它。耶稣说:“我的话却不能废去。”(太24:35)我相信,他保守这些手抄本准确程度,也是这一预言的部分应验。
3.难 题
有人问:“既然圣经是默示来的,为何还包含错误呢?”我们将会发现,圣经批评人士所谓的错误,其实是一些可以解决的困难。
1)上帝为何容许这些困难?
上帝容许圣经的某些部分难以协调,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它们推翻了串通的理论
有些圣经批判的学者说,圣经各卷书是在较晚的日期写成,因此圣经的所有作者差不多是在同一时间写作。他们说,这就能解释他们的信息为何是一致的。但难以协调的章节证明,这些作者并未聚在一起。假如圣经是串通好写成的,就不会有这类难题了。
(2)它们迫使我们去学习
圣经上的难题激励我们去填补理解上的鸿沟。有些东西难以理解,是因为我们不明白文化背景。有些则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各时段的历史,或者不懂原文。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知识上的这些鸿沟,这就迫使我们去学习。
(3)它们是精简与概述的产物
由于上帝愿意我们掌握的信息规模庞大,必须把许多内容浓缩起来。当一位作者把某个历史事件精简到5节经文的时候,他已概述过或省略掉不重要的细节。但有时候省略掉的内容有可能使我们难以理解某段经文。
(4)它们揭示出上帝的道路高过人的道路
申命记29:29告诉我们,造成有些难题,是因为圣经的作者是上帝(比如:三位一体、自由意志和拣选)。彼得说,保罗的书信当中“有些难明白的”(彼后3:16)。圣经认同有些章节不容易明白。但问题却未必等于错误。
2)我们来察看批评人士引用的一些具体难题
(1)该隐的妻子
在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中间,有一个问题常常冒出来,该隐的妻子是从哪里来的。答案很简单,该隐娶了一名亲属。上帝直到后来才禁止这类婚姻。(上帝在亚当的时候并未禁止这种做法,或许是因为疾病和败坏的基因尚未造成后代有缺陷的后果。)既然全人类都是从同一个家庭而来,起初肯定是在这个家族内部互相通婚。然而,创世记4-5章说,亚当活了930岁,生育了许多儿女。在这930年间,这些儿女也生儿育女。所以,该隐可以从相当多的人中挑选他的妻子。科学家亨利•莫里斯(Henry Morris)估计,亚当死的时候,地上很可能已有两千万人[v]。
(2)约书亚漫长的一天
许多人因着约书亚记第10章的事件而批评圣经。12-14节说:“当耶和华将亚摩利人交付以色列人的日子,约书亚就祷告耶和华,在以色列人眼前说:‘日头啊!你要停在基遍;月亮啊!你要止在亚雅仑谷。’于是日头停留,月亮止住,直等国民向敌人报仇。这事岂不是写在雅煞珥书上吗?日头在天当中停住,不急速下落,约有一日之久。在这日以前、这日以后,耶和华听人的祷告,没有像这日的……”那些不接受圣经无误的人声称,约书亚暗示了一个错误的科学事实:太阳绕着地球转。按着科学上的准确说法,约书亚应当说:“地球,停止转动。”但圣经是从人的角度来写的。我们早晨往窗外观看的时候,并不说:“地球转得多么可爱啊!”我们称之为日出。单单因为我们说地的四角,并不表示我们相信地球是正方形。所以,约书亚说那句话的准确程度,跟我们说的日出没有分别。他从人的角度,以最简洁的用词,确切描写了看见的事——日头停住不动。未用科学性的术语并不表示无知或错误。
(3)三百他连得银子
在列王记下18章,亚述王西拿基立与犹大王希西家交战。14节说,希西家“差人往拉吉去见亚述王,说:‘我有罪了!求你离开我,凡你罚我的,我必承当。’于是亚述王罚犹大王希西家银子三百他连得、金子三十他连得。”考古学家已经发掘出西拿基立与希西家的交易文书。文书上说,他们达成一致的数额是银子800(而不是300)他连得,金子30他连得。批评人士引用这一差异来贬低圣经的准确性。然而,考古学家继续挖掘,后来发现犹太地和亚述计算金子的标准是相同的,但银子的标准却不一样。八百巴比伦他连得的银子相当于三百犹太他连得[vi]。
(4)保罗和雅各之间的所谓分歧
保罗在罗马书4:1-4说:“如此说来,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凭着肉体得了什么呢?倘若亚伯拉罕是因行为称义,就有可夸的,只是在上帝面前并无可夸。经上说什么呢?说:‘亚伯拉罕信上帝,这就算为他的义。’作工的得工价,不算恩典,乃是该得的。”保罗说亚伯拉罕得救,不是因着行为,乃是因着信心。雅各书2:21说:“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岂不是因行为称义吗?”看着好像是一个神学上的矛盾。然而,仔细研读这两段经文却说明,保罗和雅各说的是亚伯拉罕生平当中的两个不同事件。保罗说的是亚伯拉罕真正蒙救赎的时候(参 创15章);雅各说的则是亚伯拉罕献上以撒,确凿地证明他真有信心的时候(参 创22章)。保罗说我们因信得救;雅各说真正的救赎信心必定在我们所行的事上表明出来。保罗和雅各之间并没有不同意见。照样,仔细察考也能化解其他表面看来不一致的地方。
本课内容
圣经本身为自己的权柄和可靠性作见证。
一、圣经是独一无二的
莫尼尔•威廉姆斯(Monier Williams)教授曾任牛津大学博登基金梵语教授,花了多年时间研究东方文献。谈到佛教经书,他曾这样说:“虽说佛陀的教义最终也由他的弟子编成某些文集写下来,写作方式也与基督的教义相同,特征上却有一个根本性的差异——并且这区别极大,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使得双方的圣典,基督徒的圣经和佛教徒的圣书截然不同。”[vii]
印度教教导说,大地驮在一头大象的背上,大象又由一只乌龟驮着。关于物质界的这类谬论,不但在希腊和罗马神话当中,而且在东方文献当中也很普遍。在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普林尼、普鲁塔克、卢克莱修的著作里面也是如此。但在圣经上却没有一处这样的谬论。
詹姆斯·奥尔(James Orr)评论说,圣经“有一种架构和宗旨,这是其他一切圣典全都缺乏的……其他圣典是乱凑在一起,杂乱无章……它们没有计划、宗旨、编排;没有开篇、中间或结尾;也没有进展。”[viii]
阅读过圣经的人数,圣经出版过的语言数和研究过圣经的人数超过其他任何一本书。圣经是古滕堡计划(Projet Gutenberg)创办之后印刷的第一本主要书籍[ix]。截至1932年,各圣经协会已经印刷了将近15亿册圣经。没人确切知道现在共有多少亿册的圣经[x]。
圣经是唯一讲解历史有其意旨,并准确预言出将来事件的古代历史书。截至目前,它是包含最高道德标准、最纯正的宗教文学作品;也是唯一判定人有罪,引领人得救的书。圣经确实是独一无二的。
二、圣经是统一的
圣经由六十六卷书组成,并由四十多位作者写成,他们的生平跨越了将近1600年——从摩西到使徒约翰。有一位在叙利亚写作,一位在阿拉伯,还有一位在意大利和希腊。其他人的写作地点在西奈荒漠、犹太旷野、亚杜兰洞、罗马的监牢、荒芜的拔摩岛、书珊城的王宫、巴比伦河边,以及许多其他地方。他们以三种语言写作,写作风格迥异,职业各不相同,记载的事件也不相同。他们的写作体裁包括诗歌、历史、神学、箴言、比喻和寓言。但他们的作品全都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唯一恰当的解释就是他们的作品在同一位作者掌管之下。
我们若在圣经上察看救恩这个主题,就会发现旧约圣经预备了救恩、福音书落实了救恩,使徒行传传扬了救恩,书信阐述了救恩,启示录成全了救恩。圣经具有完美的历史延续性。
把圣经看作一幅画
二十20世纪早期的美国布道家比利·桑迪(Billy Sunday)写道:“多年以前,我在圣灵的引导下,走进这座我们称为“基督教的美妙圣殿”。我从创世记的柱廊进去,往前走穿过旧约圣经的画廊,在那里看见,约瑟、雅各、但以理、摩西、以赛亚、所罗门和大卫的画像挂在墙壁上;我走进诗篇的音乐间,上帝的灵拨动了我内心的琴键,直到我仿佛觉得,上帝这台灵魂大风琴上的根根簧管都在回应大卫的悠扬琴声和所罗门即兴而发的美妙智慧。我走进箴言的业务间,我走进众先知的观测台,在那里看见大小不等的照片,有些指示遥远的众星和事件——全都围绕一颗将要升起成为赎罪祭的大星。随后我走进万王之王的会客厅,得以从四个不同地点观看它:从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那里。我进了通信厅,看见彼得、雅各、保罗和犹大,正在提笔给世人写信。我进了使徒行传,看见圣灵正在构建圣教会,随后我又走进宝座厅,看见一座高塔脚下有一扇门,走上去,看见一个人站在那里,如清晨般完美无瑕,他就是耶稣基督,上帝的儿子,我找到了这位人类所认识的、最真诚的朋友;一切全都虚假的时候,我却发现他是真实的。圣经指教我生命的道路,教导我怎样去生,并教导我怎样去死。”[xi]
三、圣经是毁灭不掉的
因为圣经是上帝的话,所以它是永恒的,就像上帝是永恒的一样。诗篇119:89说:“耶和华啊,你的话安定在天,直到永远。”然而,贯穿整个历史,撒但曾利用形形色色的人妄图毁灭上帝的话。塞尔苏斯(Celsus)和波菲利(Porphyry)是公元第二和第三世纪的两位哲学家,他们因反对基督教名声大噪。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发动了历来最协调一致的行动。公元303年,他动用罗马的全部军事和政治力量攻击基督教,下令拆毁每一间教堂,拘捕每一位坚持认信基督的人,焚烧每一册圣经手抄本。他的努力最终虽失败,却杀害了许多基督徒并焚烧了许多手抄本。他真正相信自己能使基督教绝迹[xii]在他逼迫数年之后,第一次大公会议在尼西亚召开,宣告圣经是唯一无谬误的真理标准。
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在两百年前的理性时代写道:“我在本书前面各个部分都已证明,圣经和新约是骗人的东西,是伪造出来的。我把用来证实这一点而出示的证据陈明出来,任人反驳,只怕没人反驳得了;我把本书结论部分提出来的观念陈明出来,任由读者心里定夺;诚然,像我一样,若是自由发表意见,无论在行政或宗教事务上,真理都必最终大大得胜。”[xiii]他显然觉得自己的论证一定能把圣经永远毁灭。然而,他却死了,他的书也已在相当程度上销声匿迹。但圣经却依然大受欢迎。
海斯廷斯(H. L. Hastings)说:“不信道的人倾全力攻击圣经,然而他们对这本书造成的影响,几乎就像一个人拿着小锤敲打埃及的金字塔一样。当法国的国君提议逼迫在他治下的基督徒时,一位老政治家和勇士对他说:‘陛下,上帝的教会是一块铁砧,已经磨坏过许多锤子。’所以,历世历代不信者的锤头一直都在敲打这本书,但锤子都已磨坏,铁砧依然保全下来。”[xiv]
主的话独一无二、是统一的,也是毁灭不掉的,我们为此赞美他。以赛亚书40:8说:“草必枯干,花必凋残;惟有我们上帝的话,必永远立定!”
专心解答下列问题
1. 请给“完全字句默示论”下定义。
2. 批评人士通常是从哪三个方面攻击圣经?
3. 请解释哥林多前书7:6。
4. 对哥林多前书7:10, 12的正确解读是什么?
5. 哥林多前书7:40如何帮你解释25节?
6. 文士对他们抄写的内容是怎么看的?这种信念对他们的工作有何影响?
7. 因着文士一丝不苟的工作,大部分圣经学者认定我们所用的圣经与基本上完全一致。
8. 我们现有的古代圣经手抄本大约有多少件?这与其他古代文本相比怎么样?
9. 新约圣经手抄本之间的差异有何等重要?请作解释。
10. 什么是马所拉文本?
11. 什么是死海古卷?它们有何重要意义?
12. 上帝有可能出于哪些原因容许圣经的某些部分难以调和?
13. 请解释该隐的妻子从何而来。
14. 约书亚记10:13的“日头停住”是不是一个科学性的错误?请作解释。
15. 列王记下18:14和西拿基立对银子他连得数目的记述之间为何有差别?
16. 对于人怎样才能得救,保罗和雅各是不是意见不同?请作解释(罗4:1-4;雅2:21)。
17. 圣经怎样独一无二的?
18. 圣经由卷书组成,并由多位作者写成,他们的生平跨越了将近年。
19. 圣经统一性的唯一恰当解释是什么?
20. 哪些实例说明圣经不可毁灭?
仔细思考下列原则
1.当你跟人谈信仰的时候,对方常常会对圣经有些疑问。这类问题偶尔会来自一个充满敌意的人,他并不想听你解答,而是想争论。但经常会有人诚实发问,需要你来解决。你应当准备好解答这些问题。尚未得救的人问到圣经或基督教方面的典型问题,你答得能有多好呢?彼得前书3:15说:“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你要把这节经文背下来,开始作准备,来作这种辩护。你要参考一些能帮助你预备的书。在基督教书店买一些麦道卫的《铁证待判》[xv]和格利森•阿切尔的《圣经难题百科辞典》[xvi]这类的书。
2.因为希伯来诗歌的本质是对应结构,在典型的西方人看来可能像是不必要的重复,所以我们常常忽视一些圣经上意义最丰富的章节。诗篇119就是这类章节之一。虽然在大多数基督徒看来可能杂乱无章,但每一行诗句都在为这首赞美上帝话语的嘹亮颂歌增光添彩。请你选用新译本或者和合本2010版这类的现代译本,缓慢地、细致地通读一下这首诗篇。你读的时候,把每一句话都变成向上帝发出的祷告。在接下来的几个礼拜期间,思想诗人对上帝话语的评价。请你研读这首诗篇,直到可以解答这类问题为止:用来表示上帝话语的不同说法有什么重要意义?认识上帝的话有哪些好处?圣经能影响生活的哪些方面?圣经上的上帝是什么样子?
[i] [New York: Oxford, 1968], pp. 36-92
[ii]《圣经概论》,弗雷德里克·凯尼恩爵士 著(Sir Frederic Kenyon)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Bible [Chicago: Moody, 1968], p. 365
[iii] 《我们的圣经和古代手抄本》,Our Bible and the Ancient Manuscripts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1], p.23
[iv] 《旧约圣经概论》,A Survey of the Old Testament [Chicago: Moody, 1964], p.25
[v]《圣经和现代科学》,The Bible and Modern Science [Chicago: Moody, 1956], pp. 18-19
[vi]《考古学和圣经历史》,约瑟夫•弗里(Joseph Free), Archaeology and Bible History [Wheaton, Ill.: Scripture Press, 1950], p. 208
[vii] 《佛教》,Buddhism [Varanasi-1, India: The Chowkhamba Sanskrit Series Office, 1964],p. 557
[viii]《一位现代基督徒的信仰》,The Faith of a Modern Christian [New York:Hodder and Stoughton, n.d.], p. 11
[ix]《剑桥圣经史》,格林斯莱德(S.L.Greenslad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ible [New York: Cambridge, 1963], pp. 478- 80
[x]《铁证待判》,麦道卫(Josh McDowell), Evidence That Demands a Verdict [San Bernadino, Ca.: Here's Life, 1979], p.18
[xi]《比利•桑迪证道集》,凯伦·古伦主编(KarenGullen), ed. Billy Sunday Speaks [New York: Chelsea House, 1970], pp. 23-24
[xii] 《剑桥圣经史》,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Bible,p. 476
[xiii] Secaucus, N.J.: Citadel, 1974], p. 190
[xiv]《世上最伟大的书》引用了这句话,约翰·利(cited by John Lea), The Greatest Book in the World [Philadelphia: n.p., 1929], pp. 17-18
[xv] SanBernadino, Calif.: Here's Life, 1979
[xvi] Encyclopedia of Bible Difficulties by Gleason Archer[GrandRapids: Zondervan,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