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橄榄山讲论的结论
这一章继续橄榄山讲论,并且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两个比喻,强调为主的再来做好准备的重要性。本章以对绵羊和山羊的审判结束,这留给门徒一幅天国开启之前诸事件的完整图画。当主结束这些讲论时,马太的记载回到圣殿的紧张和戏剧性事件,然后把我们带入楼上房间(The Upper Room)的亲密关系。第25章具有末世论的性质,为“神建立人子国度之计划的启示”画上了句号。
十个童女的比喻(25:1-13;参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中没有记载)
25:1-2 就像前两个比喻一样,这个比喻的关键之处在于提供了一个对比:预备好的童女和没有预备的童女。天国被比作(homoioō,“好像”)十个童女,五个被描述为愚拙的,五个是聪明的。这个比喻中的情节在那个文化中是常见的。艾得闪认为,十个见证人是任何仪式都需要的数目,比如婚礼中的祝福仪式。[1]当新娘陪伴着新郎前往举行婚礼的时候,童女们陪伴着新娘,灯(通常装在杆子上)[2]用来照亮道路,如果仪式是在晚上举行的话。耶稣说(2节)其中五个童女是愚拙的(mōrai),因为她们不为可能的延迟事先做计划。另外五个童女是“聪明的”(phronimoi),展现出她们有预见或有见识。
25:3-5 愚拙的童女有灯,但是她们目光短浅,没有为着有可能会延长等待的时间而预备,因此没有带多余的油。相反,聪明的童女在瓶子里带着多余的油(4节)。这里的对比是简单的:愚拙的童女对于等待的时间有可能延长没有准备,聪明的童女却事先想到而且有所预备。注意,不仅愚拙的童女,所有的童女都睡着了。这里睡觉的比喻并不像在其他段落中(帖前5:6-7)表达负面的含义。解释这个比喻的时候,要把重心放在它的主要观点上,不要被这个故事的次要细节分散注意力。这里的要点是,没有考虑意外的事情并且提前做好预备。
25:6 “半夜”没有末世论的意义,只是表达事件发生在不方便和意想不到的时刻。在半夜开始婚礼游行是多么的不同寻常啊!这戏剧性地突出了耶稣所说的:“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24:44)。他的来临将不是在方便和符合常理的时间。所有充满技巧和耸人听闻的预言都是没用的,因为没有什么声音、分析方案是在人类感知范围之内的。有一个人公开“喊”(kraugē),宣告了新郎的到来,他大喊着召唤所有参加婚礼的人。这表明,新郎从很远的地方来,因此在一个不寻常的时间到达。参加婚礼的人要等待他的到来。
25:7-9 随着“喊”声,童女起来迎接和陪伴新郎去新娘家,然后从那里陪伴新郎和新娘回到新郎家。“收拾”(kosmeō)她们的灯是指剪灯芯和添加油。这两群人的区别是明显的(8节)。那些愚拙的童女,已经用了灯里的油,现在婚礼庆典开始了,她们没有足够的油。看到聪明的童女带了额外的油,愚拙的童女请求使用她们的油。第9节的回答不是要教导有关分享或管理的原则,而是指出聪明的童女没有责任为愚拙童女缺乏远见做掩护。这不是关心自己的油够不够用的恰当的时候。那样的需要应当在恰当的时候事先考虑到或作出安排。
25:10-12 愚拙的童女不顾时间地去找油,这更像是她们的绝望之举,而非表明她们的委身。她们不仅会有错失新郎新娘的婚礼,而且有可能遭到公开羞辱。就在她们绝望地寻找之时,新郎来到,而那些预备好的童女参加到婚宴中。
“门就关了”是一个戏剧性的说法,即当宴席开始以后,不允许任何人进去打断宴席的进程。愚拙的童女终于来到举行婚宴的地方(11节),但是不能进去。她们叫道:“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这是悲惨的见证,证明她们没有认识到她们的愚拙导致的后果。“主”的希腊文是kurios(“主、主人”),这是门徒用来称呼耶稣的熟悉名称。然而,这个词也作为一个尊称被广泛地使用,更正确的翻译是“先生”。守门人的回答是“我不认识你们”,这很可能说明她们无关紧要,并且她们没有包括在起初的那群童女之中。虽然可以提出与7:22-23有意思的相似之处,但是这两段经文没有神学上的关联,不应当试图将这两段不同的教导联系到一起。所以,尽管起初受到参加宴席的邀请,愚拙的童女却因为没有预备好而失去了机会。
25:13 这里关于天国的应用同样直截了当:虽然那日子和那时辰没有人知道,但是人应当警醒,因为天国(1节)正在临近。没有时间留给人做预备,所以人必须处于预备好的状态。不管什么日子和时辰,期盼成为天国子民的人必须准备好迎接天国的到来。
这里重要的是,要注意到这个比喻的一个重要特征可能会给人带来一些困惑——没有提到新娘。有些较晚和缺乏支持的抄本所做的添加提到了新娘,但是正如卡森所总结的,那些词“或许是想要这个比喻中规中矩而添加的,希望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就是新娘应该出现……仅仅从外证来看,没有出现新娘的更像是原始经文”。[3]因此,教会(“基督的新妇”)不是这个比喻的焦点,这里所说的不是教会被提。这个比喻说的是要做预备。耶稣时代的犹太人没有预备好参加国王的宴席,因为他们没有预备好迎接弥赛亚的来临。那个世代是愚拙的和没有预备好的。
按才受托的比喻(25:14-30;可19:11-27)
这个比喻在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有着不同的上下文背景。在路加的记载中,主正前往耶路撒冷;马太福音记载,主已经在耶路撒冷待了一些日子,并且和宗教领袖已经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可能耶稣把这个比喻讲了两次,讲述的是不同上下文所特有的不同特点,或者路加不按事件顺序加以记载,为要强调将要在耶路撒冷所发生的戏剧性事件。用逻辑次序而不是时间次序来叙述事情,以此强调所记载之事的某些方面,这对于古代的叙事者来说并非不寻常的事情。这两种叙事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在讲述故事时的两个目的,所使用之语言的不同足以证明存在着在特性上极为相似的两个比喻。正如卡森所看到的:“些许相似之处完全符合任何巡回讲道者讲道之间的差异范围。再者,这两个比喻的重点多少有些不同……总体而言,我们最好站在以前的释经者(普卢默〔Alfred Plummer〕,扎恩〔Theodore Zahn〕)那一边,他们认为是两个比喻。”[4]
25:14-15 “好比一个人……”引入这个比喻,继续关于天国的讨论。就像一个人把财产托付给其他人照料,弥赛亚把天国的种子托付给他的仆人照料,期待当他再来的时候能有所收益。这里国王不是第一次来,而是被描述为再来,前来获取他在这个世代托付给跟随者照料的东西所产生的收益。“交给”这个词不简单。Paradirōmi的意思是“把某个东西交给别人用或照料”。从负面意义上讲,它的意思可以是“出卖”,但是这里显然是指管理某人的一些物质财富。第15节表明给了三个仆人不同数目的“他连得”(talanton)的银子,其中一个仆人做得非常好,另一个仆人做的好,第三个仆人则没有取得收益。这里的要点不在于维持所得到的,而在于在所托付的东西上有所加增。一他连得是钱币的单位(硬币状或条状的银子或金子),价值介于5000至6000第纳尔(Denarii,又译“得拿利”)之间。取决于是一他连得的银子还是金子,其价值可以达到一个普通工人20年的工资(NIV的注解说,一他连得的价值超过1000美元,这样的说法过于保守)。
因此,给一个仆人“五千银子”(五他连得),这是托付给他巨额的财富。给另一个仆人“两千银子”(二他连得),这也是一大笔钱;给予第三个仆人的比较少,但数额也相当的大。耶稣仔细地说明,是“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这表明了一种深思熟虑的和个人化的管理,它是以这位富人对其仆人的评估为基础的。
25:16-17 第一个仆人出去(“立刻”,按照某些抄本),把银子用于投资(ergazomai),并且使主人的钱翻倍。这样的行动也许有些冒险,但是他被托付这么一大笔财富,他以此殊荣来为他的主赢得收益。第二个仆人也是以同样的方式使他的钱翻倍。这样,这两位仆人用主人所托付给他们的钱赚取了100%的利润。
25:18 相反,第三个仆人因为保护所托付给他的钱而浪费了他的机会。他只是挖了一个洞,把钱埋在里面,从经文中所提到的“宝贝藏在地里”(13:44)可以看出,这是古代社会一个通常的做法。虽然有些人可能会表扬这种行为,因为对于如此巨额的财富来讲这样做没有风险,但是这没有使他的主喜悦。
25:19-21 主在这里说,过了“许久”那个主人才回来,这暗示仆人们一定是把钱用在投资和做买卖上很长一段时间,而并非只是把钱用在短期赚钱的项目上。主人来和这些仆人“算账”,想要得到他的投资报告。首先是那领五千银子的(20节)报告钱翻倍的好消息,并且用“请看”(ide,“看呀”,表达了一种戏剧性的情形)来使人注意到他所取得的成就,我“又赚了五千”。
主人很高兴,这个仆人的工作既高效又周全,夸他既良善又忠心。然而,称他是仆人(doulos),表明他和主人之间不是合伙关系,主人得利润是理所当然的。主人本可以不表扬仆人而直接拿走利润,但是主人认可这位仆人的价值并且奖赏了他,不仅是用好言好语的称赞,而且给予物质上的酬谢。不要把这种奖赏理解为个人财富,而是增加的责任,主人使他更有权柄和更有威信。“不多的事”是有意的轻描淡写,表明与管家的忠心所体现的价值相比,主人如何看待物质的事情。除了公开的称赞和提拔,这位忠心的仆人被带入与主人之间一种亲密而温暖的关系(“你主人的快乐”)。
25:22-23 这两节复述了在第19-21节中仆人和主人的确切表达。显然这里要说的不是钱财的数目,因为使两千银子翻倍的仆人得到同样的称赞和奖赏,就像那使五千银子翻倍的仆人一样。这里的关键特征是良善和忠心,从他们管理所托付的钱财而使主人获利得到证明。
25:24-25 第三个仆人所表现的是完全相反的情形。当主人召唤他时,这位管家对自己没有赚取利润给出一个借口。我们可以想象在他看到前两个仆人把赚到的银子拿给主人看并且得到主人的称赞和奖赏时,他是多么惊慌。然后,他站在主人面前,试图推卸责任。“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暗含着,如果主人不是这么忍心,仆人就会冒险把他的钱用于投资。亨德里克森总结道:“为了给自己的渎职编出一个借口,此人胆大妄为地指责他的主人是‘忍心’的。”[5]这与亚当没有什么不同,他试图把他失败的责任推给神——因为神给了他一个妻子(创3:12);或者与扫罗没有什么不同,他本应当带领百姓,却责怪他们不服从神的引领(撒上15:15)。
这个恶仆人所说的话直译就是:“主(或先生)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忍心”(sklēros)的意思是“不易相处的,严厉的,可怕的”,并且在这里用来描述主人以严厉的商业行为而闻名,“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这个指责的真实性应当受到质疑,因为主人把他的大笔财产托付给别人,而且他“按着各人的才干”这样做(15节)。他也对做得好的仆人在称赞和赏赐上表现出极大的慷慨。
第三个仆人只是把当初交给他的银子还了回来(25节)。“请看,你的原银子在这里。”对于这句评论,奥尔福德有一个重要的发现:“这也是错误的——要计算的不是to son(你原来的);因为这是他主人的时间,他本身的劳动也是属于他主人的。”[6] 麦克阿瑟正确地指出:“尽管他所得的资源比其他两个仆人少,他仍然有义务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使用他所得的。”[7]他和其他两个仆人一样,都用“请看”(ide)开始自己的陈述,然而所产生的效果远远不如其他两个仆人更令人印象深刻。
25:26-27 主人的回答并非为自己辩护,而是使仆人指责的指头指向他自己。主人使前两个仆人显得高贵,称他们为“又良善又忠心”,相反,这个仆人听到主人称他为“又恶又懒的仆人”。“恶”这个词是ponēros,是一个道德性的概念,意味着在伦理上有当受谴责之处。[8]这个仆人没有做到在伦理上他理应做的事情,甚至更糟的是,他试图通过责怪主人的品格来为自己开脱。“懒”(oknēros)这个标签表明,把一千两银子埋起来的动机实际上是不愿意付出努力,在市场中做买卖或投资。
当主人说“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时,他不认为所指责的情形是真实的,而是使用这一声称作为逻辑辩论,来显出仆人是说谎的。如果仆人的确相信主人具有这样贪婪和苛刻的本性,那么为什么把钱埋藏起来,而不是放到银行里去获利(27节)?“生出利息”这个要素也表明主人外出了很长一段时间,甚至一点点银行的利息也能使主人高兴,但是这个仆人太懒惰,以至于不把钱存到银行里。虽然旧约禁止向其他以色列人放贷获利(出22:25),但是从外邦人那里获利完全是合法的(申23:20),比如把钱存在罗马人的银行里或者和外邦人做买卖。因此,耶稣即使在比喻中也没有违反律法。
25:28-30 一千银子从第三个仆人那里被拿走,没有给他第二次机会讨主人喜悦。相反,他立刻遭受审判。主把没有使用过的银子给了起先得五千银子的那个仆人,这使有些人感到困惑,但是,考虑到最初的管理工作是按照个人的才干分配的(15节),按照逻辑,这位仆人将会最好地使用它。
第29节的总结并不是想要解释,为什么那一千银子给了起先领了五千银子的那位仆人。然而,这里用gar(“因此”)这个词来表示强调,而不是表明一种推理(提出一个原因):“真的!夺过他这一千来。”同样的原则在13:12用在有关天国的标准上。马太福音第13章的上下文说的是洞察天国的真理,门徒接受了真理,但是耶稣对众人讲的时候用比喻,他们不能明白。门徒得到更多的真理和洞见,众人因着比喻而仍旧在黑暗中(13:11-15)。当下的经文说的是管理国王的财产。既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得到更多的托付,又恶又懒的仆人连起初给他的也失去了。
第30节是这个比喻的结局,既严厉,又形成高潮。又恶又懒的仆人被丢在外面,不能享受主人的“快乐”(21、23节),并且被称作“无用的”(achreion),意思是没有用处。“外面的黑暗”以及“哀哭切齿”在8:12和22:13已经提到过,那是拒绝天国的人要去的地方。这对于那些没有丢掉银子,而仅仅是保存下来的人来说,似乎过于严厉。然而,主所要表明的是,天国(1节,这个比喻的背景)是呼召仆人来尊崇和荣耀天国之王。那些不如此行的人表明他们不是真正的仆人,而是邪恶、懒惰、无用的篡位者,他们篡夺天国的特权。他们注定要从光明的天国中被赶到黑暗中去,在那里痛苦并哀苦切齿。这个比喻首要讲述的是以色列,他们宣称渴望服侍他们的国王,然而实际上却枉费他的祝福。任何人企图把这与教会联系起来,或者把“银子”与技巧或能力,特别是与属灵恩赐联系起来,都是将意思强加于经文。虽然这样的原则也许能够以某种方式应用,但这不是这个比喻的要点。犹太人拒绝他们的弥赛亚,这导致对他们的城市和民族宣告审判(23:37-39)。门徒听到这个信息,就警觉起来,知道即将到来的审判的严重性。就所有比喻而言,将比喻的每一个要素都死板地与教会的某个特征或主的生活联系起来,很可能会失去比喻的要点。此处主人“往外国去”(15节)不应当被理解为主耶稣复活后回到天上,因为那不是这个比喻的焦点。将宝贵的资产托付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与“又恶又懒”的仆人的对比才是要点。宗教领袖宣称他们是神的仆人,想要进入天国,但是实际上他们是邪恶、懒惰的,对国王毫无用处。因此,正如8:12和22:13所说,他们会从天国中被赶出去,丢到外面的黑暗里。
绵羊和山羊的审判(25:31-46)
25:31-32 接下来耶稣讨论他再来的具体细节。比喻的教训和接下来的讨论之间的关系,最好看成是:这个比喻关系到那些有幸成为以色列人的人,特别是耶稣的仆人,以及他们当如何盼望他的再来。后者指的是各国。耶稣让门徒想象他再来并建立他荣耀国度时的情形,他的天使会和他在一起。不要把这里提到的天使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信使”,就像提到先知或使徒一样,而是理解为更自然的含义,即他们是灵。他们的出现强调这不仅是地上的王国,而是人子将要在他的荣耀里显现,有这些荣耀的天使伴随着。
第32节为我们形象地描述了一个宇宙的法庭。万民(ethnē)都聚集在他的宝座前,所有地上的人被分成两类,各归一类。不要把这次审判与启示录20:11-15中白色大宝座的审判(宣告未蒙拯救者的永恒状态)混淆,或者与哥林多后书5:10中基督的bēma(“审判台”,针对信徒)混淆。基督再来之后,万民聚集在弥赛亚的宝座前。这与24:30-31中所描述的情形相关,当主在他的荣耀中再来的时候,选民(启7:1-9;从大灾难中被拯救出来的十四万四千以色列人和虔诚的外邦人)都聚集在他那里。那时,列国其余的人都聚集起来,等候审判。
把人子比喻成牧羊人很恰当,他是好牧人(约10章)。他把万民分别开来,就像一个牧人清点羊群,把绵羊和山羊分别开来。区分绵羊和山羊的做法在古代社会有实际的价值,但是在这里不要认为有更多的意义,这不过是说把从大灾难中幸存下来的人分为两类。
25:33 这里对万民中进行划分,把他们分别开来。“绵羊”显然是在他的眼前蒙恩的,放置在右边。“山羊”被拒绝,放置在左边。在前面的章节中,雅各和约翰的母亲来找耶稣,想要确保她的儿子位居耶稣左边和右边(20:20-21),从而证明他们在他的国度中是有尊荣的和重要的。“左边”在这里显然不是尊荣的位置,而是相反的意思,表明是被拒绝的。很可能(左边和右边)的位置仅仅是为了区分成两组。
25:34 绵羊,即那些在右边的人,受邀进入天国。这些人是蒙国王的父亲“赐福的”。在这段经文中,蒙福的(eulogeō,不是5:3-11或24:46中的makarios)受到一些恩慈的益处。在受邀进入人子的国度之前,天父把这样的益处授予一些人,但是这里没有给出细节。邀请是“来承受……国”,字面意思是“拥有、分享”(klēronomeō)。
最吸引人的是,这个陈述所称的是“万民”,而不是犹太人。因此,外邦人得以受邀分享天国。更有趣的是最后一个短语“创世以来为你们所预备的”。弥赛亚所建立的国度将包括外邦人,这不是神在最后一分钟调整了他的计划,而是在创立世界的时候(katbolēs kosmou)已经决定的。因此,弥赛亚的国度是在世界开始运作之前预先定下的,是一个让人类体验神的受膏者的神圣王权的地方。这并不是贬低大卫之约——大卫的“子孙”将在和平中统管世界;但是这意味着,出于神创世以前的法度,所有“蒙神祝福”的人都是“黄金时代”的一部分。以色列将成为万民之首,弥赛亚将坐在大卫的宝座上统管全地,这将成就对大卫和以色列民族的应许。在这个时代,教会与基督一同承受产业,做他的仆人,满有天国的能力和荣耀。经历了大灾难而活下来的外邦人,即那些“绵羊”,将被允许进入天国,经历神全权直接统管全地的祝福。
25:35-36 接下来的两节提供了解释(解释性的gar,35节),告诉我们为什么他们会得到这么好的益处。注释者在这里需要小心,不要把更多的意思读进经文里去,超过它本身所说的。耶稣列出六项具体的需要,这些“绵羊”以恻隐之心和怜悯的行为来回应:饿了,渴了,作客旅,赤身露体,病了,在监里。卡森说:“在这个比喻中,一个人进入天国的理由,不是因果关系,而是证明性的。”[9]这或许是正确的,但是要点是,他们施行这些怜悯行为时,没有意识到会从神那里得到恩惠或者任何个人性的重大好处(37节)。
25:37-39 绵羊在这里被称为“义人”(hoi dikaioi),这当理解为法庭用语,表明“义”是归算给人的,而不是人所固有的。然而,这也许是对他们的“义行”表示敬意的一种称呼,他们照料王的弟兄,给他们吃的(40节)。他们的问题“什么时候……”表明,当他们听到他们为王做了这些事情,禁不住感到惊奇。巴恩斯认为,他们的回答“表明一种谦卑——深深地感到他们不配如此地褒奖”。[10]然而,他们惊奇的并不是认识到他们做了好事,而是耶稣说他们为他做了这些事情。
25:40 王对于他们的问题所做的回答,使人更明白耶稣和以色列百姓之间神秘的联合:“我这弟兄”。许多杰出的学者认为这里的“弟兄”指的一定是基督徒。[11]门徒被称为基督的弟兄,就如所有信徒一样,这当然是正确的(太12:46-50),但是如果认为“耶稣从来没有说犹太人是他的弟兄”,这假设就太过了。[12] 在马太福音12:46-50中耶稣所谈到的这些门徒和众人都是犹太人。他们是那些相信和跟随他的人,然而他们是犹太人。“弟兄”(adelphos)的确成为(耶稣升天以后)一个几乎是专门的称呼,指那些在基督里联合的人,但是在耶稣时代的背景中,它也有一般的含义。把另一个犹太人称为弟兄是常见的。彼得是信徒,他提到犹太众人(非信徒)的时候,把他们称作“弟兄们”(徒2:29);保罗是信徒,他提到其他犹太人(非信徒)的时候,把他们称作他的“弟兄”(罗9:3)。因此,听到以色列的弥赛亚把犹太人称作他的弟兄,这并不奇怪。
如果想把教会置于这个事件中,那么上下文肯定会变得牵强。大灾难,这个前所未有的受难时期(太24:21),指向的是以色列的时间(但9:24-27),而不是教会;根据耶稣刚刚描述的这些一系列事件,最合理的解释是审判在大灾难之后。最好把这段经文中的“弟兄”理解为有忠心的犹太人,他们在苦难中期盼他们的弥赛亚再来。这个称呼也将包括万民中有忠心的人(启7:4-14)。但是焦点是那些在大灾难中归信的人,主要是犹太人(十四万四千名)。
25:41-45 另一类人(山羊)被带到前面,告诉他们被定罪的理由,这里出现的是截然相反的情形。这群人在被称为“被咒诅的”(hoi katēramenoi,“那些有咒诅加在他们身上的人”),这里暗示这些人被宣告有罪,并且宣判他们要受的刑罚。山羊的结局是“离开”王,进入“永恒的火”(Eternal Fire,to pur to aiōnion,)里,这是他们永远的命运。最好把这里的Eternal理解为everlasting(永远的)。Eternal暗示的是无始也无终。毁灭之火是有所“预备”的,因此是有开始的。
重要的是要注意,火不是为人类准备的,而是为撒但和跟随他反叛的天使预备的。但这些人被定罪与他一同待在这个痛苦的地方(参启20:10、15)。这暗示他们被归入撒但反叛者的行列。这里所讲述的原因与前面蒙福者的那些原因正相反。饥饿、口渴、做客旅、赤身露体、生病、关在监里是弥赛亚的弟兄所遭遇的状况,山羊没有给他们提供帮助。同样,大灾难的背景和神的选民所经历的苦难是重点。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不能使人避免永远的刑罚;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接受或拒绝弥赛亚的选民。卡森说:“当人们对他的门徒或‘弟兄’做出回应,与他们的痛苦和灾难站在一起,他们就与那位认同他们的弥赛亚站在一起。”[13]这些山羊的问题和绵羊一样:这在“什么时候”发生(44节)?除非人们明白弥赛亚和他的子民之间的关系,否则他们不会知道自己是接受他,还是拒绝他(45节)。耶稣如此地与他的子民认同,以至于对他们所做的被他感同身受。这个声明一定会使人想起复活的主对保罗所说的:“你为什么逼迫我”(徒9:4)?
25:46 这一节概括了绵羊和山羊各自的命运,作为对它们的审判的结局。山羊“要往永刑里去”(kolasin aiōnion),而绵羊,即“义人”,要进入“永生”。这样,这两群人的命运便由他们对弥赛亚遭受逼迫的子民的需要如何回应而决定。还需要记住的是,“义人”(他们正确地回应了弥赛亚子民的需要,因此被称为“义人”)不仅进入永生,而且还受到欢迎进入将要在地上建立的国度(31、34节)。
讲道建议
整个这一部分可以被看作是为我们呈现了一分为二的两群人:那些属于弥赛亚王国的人和那些不属于的人。这里的上下文讲的是天国,首先是两个比喻,描述了为再来君王做好预备的特征,其次预言对万民的审判。这里安排了三对相反的人物,来说明基督的真仆人和假仆人,以及弥赛亚再来时被他接受和拒绝的人之间的对比。
第一个比喻应当用来说明在任何时候都要预见弥赛亚来临的必要,而不只是在人认为他应来临的某个时候。油并不代表圣灵或基督徒生活的任何其他特征,而只是象征愚拙之人缺乏预备。这里的要点是对这重要大事缺乏先见和预备。在学习这个比喻的时候,基督徒如何时刻为主的来临做好预备是一个很好的焦点。
第二个比喻所表达的并不是赐给属灵的恩赐或特殊的艺术能力。这里的要点是投资在神的工作中,并且做好准备去证明,他将要来临之天国的宝贵真理已经完美地彰显了他的荣耀。这个比喻表明了耶稣仆人的责任,最好地体现了这句箴言:“多给谁,就向谁多要”(路12:48)。那些被赋予自由,公开地为主而活,能够利用圣经学院、基督教书店、大量的学习工具等的人,与那些条件比较差的地区的人相比,当然要负有更多的责任。虽然能够从这个比喻中得出这些原则,但是比喻的主要焦点也可能仍然是以色列民族,他们浪费了自己的特权,当主来临的时候他们没有服侍他。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个比喻的结尾他们受到严厉的审判。
对绵羊和山羊的审判在主的陈词中很重要。当主荣耀地来临并且建立他的国度之时,这个事件就会发生。对万民审判的根据是他们在大灾难期间如何对待以色列人和所有的信徒。不要把这件事情与启示录第20章白色大宝座的审判混淆。那次审判针对的是“死了的人”(启20:12),天地都“逃避”(启20:11),那不是马太福音第25章的内容。白色大宝座的审判由人的名字是否写在羔羊的生命册上(20:15)来决定,不是由是否照料弥赛亚的弟兄决定。这里所记载的比喻并不是要教导一个功课,而是一个先知性的宣告,以此结束主关于天国的教导和橄榄山讲论。
[1] Edersheim, The Life and Times of Jesus the Messiah, 2:455.
[2] 同上。
[3] Carson, Matthew, 8:514, n. 1.
[4] 同上, 8:515。
[5] Hendriksen, Matthew, 882.
[6] Alford, Matthew, The Greek Testament, 1:2S3.
[7] MacArthur, Matthew 24-28, 102.
[8] Ernst Achilles, “Ροnērοs.” NIDNTT, 1:565.
[9] Carson, Matthew, 8:521.
[10] Barnes, “Matthew—Mark,” in Barnes’s Notes, 271.
[11] 见Hendriksen, Matthew, 889; and Carson, 8:520。
[12] Carson, Matthew, 8:520.
[13] 同上,8: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