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章 基督对即将来临的苦难的解释

 

这一章以通常被称为橄榄山讲论为开始,一直到25:46,并且因其末世论的内容而最为人所熟知。这一讲论的主要上下文要素是基督对门徒的三个问题的回应:圣殿什么时候被毁?耶稣再来的记号是什么?这个世代即将结束的记号是什么?主的回答可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大灾难之前的征兆,这些不应引起恐惧;其次是但以理所预言的“行毁坏可憎的”;第三是紧随着大灾难发生的事情。

 

公开的预言4:1-2;参13:1-2;路21:5-6

 

这一章的事情发生在耶稣和宗教领袖在圣殿院子中一系列的冲突之后。马太没有记载寡妇的奉献这件事情,若记载的话,会放在23:12-13,或者放在第23章的开头。亨德里克森指出,这些事件可能发生在逾越节之前的那个星期二。[1]

 

24:1-2 马太只提到一些门徒把殿宇指给耶稣看(1节),但不能把这理解为由导游带队的游览。根据路加福音的记载,只是用“有人谈论”来指门徒(21:5),他们评论说圣殿是如何用美石和供物妆饰的。马可福音记载一个门徒谈论圣殿的奇妙,它设计精心,令人印象深刻(13:1)。他们刚刚经历了紧张的冲突,耶稣指责以色列的宗教领袖,特别是他令人沮丧地预言耶路撒冷即将到来的毁灭,所以我们最好把这一谈论理解为笨拙的尝试,为使耶稣平静下来,或者想要把话题转到更积极的事情上来。然而耶稣不希望聚焦在殿里的美石和象征许过愿的各样东西(路加福音所说的“供物”)上面。

 

基督的回答并没有鼓励他的门徒(2节)。他先是提问:“你们没有看见这一切吗?”语法结构对于分辨“这一切”造成一些难题。“这一切”是中性的,但“建筑”一词是阴性的。这里的代词与先行词的属性和单复数一致。如果“建筑”是“这一切”的先行词,那么后者就会是阴性名词。然而,如果这个问题指的是他先前的教训和预言(这似乎最符合逻辑),那么主就会使用表示否定的小品词mē,它期待一个否定的回应,而不是期待肯定回应的ou。这里的情形并不大可能是耶稣明明知道他们能够看见,还问他们是否看见这些东西,然后开始第24-25章的解释。如果他们能“看见”(blepō的象征用法),那么他就没有必要解释。耶稣的回答是二者的结合:“难道你们看不见这些建筑吗(中性的,包括整个殿宇)?你们当然能看见,但是你们能看见它们是暂存的吗?这里所预言的是,圣殿将要完全被毁,被拆成一块块的石头。甚至不会有废墟重现或殿宇重建。约瑟夫生动地描述了围绕圣殿的战斗,以及公元70年提图斯的军队如何焚毁和洗劫圣殿。[2]这句话并非完全是夸张的,因为圣殿经过这次破坏,不久之后就确实被拆毁了,罗马人把巨大的、巧匠切割的石头用于其他的建筑。约瑟夫说:“凯撒下令,让他们摧毁整个城市和圣殿……它(整个城市)完全地被拆毁,甚至被挖到根基,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会让后来来到那里的人相信曾经有人居住过。”[3]

 

灾难前的征兆24:3-14;参13:3-13;路21:8-11

 

24:3 耶稣经过汲沦谷,在橄榄山的一侧找了个地方和他的门徒坐了下来,他在那里可俯瞰耶路撒冷。根据马可福音记载,彼得、雅各、约翰、安德烈在那里向耶稣提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有这些事?”显然直接指向圣殿被毁。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些人的视线越过峡谷,看到壮丽的金顶圣殿及其壮观的建筑群——这些象征着他们的宗教传统及信仰——思想着关于它毁灭的预言,他们心中的恐惧是多么强烈。如果神允许圣殿被毁,这个城市以及这个民族的其他地方又如何呢?几乎所有与主一同坐在山坡上的人,都会在他们的有生之年得出答案。

 

如果他们明白主的预言,接下来提出第二个问题是自然的:“你降临……有什么预兆?”他们正确地认为,随着圣殿和圣城的被毁,耶稣会在荣耀中再临(参16:27-28),但是他们不知道在这两件事情之间的时间因素。他们还认为,有些迹象(sēmeion)将会表明他的来临(tēs sēs parousias)。谈论他的降临(parasouia),表明他们对于他所预言的他的受死、复活有信心。因为他们想要知道预兆,所以耶稣在第4节提出警告。虽然parousia是一个普通的词,用来表示任何人的到来,但是丝毫不能怀疑它在教会中以及教会所关注的主要盼望的神学意义(林前15:23-24;帖前2:193:134:155:23;雅5:7-8;彼后3:4-15等等)。

 

第三个问题是:“世代的终结,有什么预兆?”这表明,他们相信主的来临会使神的一个特别计划得以完成。“终结”(sunteleias)暗示某件事情的完成。“世代”(aiōnos)这一术语为我们解释了那完成是一个时间段的结束,它有明显的开头和结尾。若是用“时代”这个词来表述,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是一个在某个时间范围内主要事件的时序,比如文艺复兴时代。这些门徒所理解的“世代”是他们自己的时间表。现代作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可以把它称作“世界的末了”。对于门徒来说,它表明以色列反叛的结束,以及荣耀国度的开始。

 

24:4-5 耶稣的回答首先警告门徒不要受迷惑。这一警告针对的是他们迫切地想要一个预兆。如果有人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过于热心或想提前知道某种征兆,就会增加被误导(planēsē)的危险。警告也是因为“好些人”将要冒耶稣的名而来(5节)触发的。“……的名而来”,这一表述通常表示作为某人的代表而带着某人的权柄,但是这里的警告是针对假冒的弥赛亚(“我是基督”)。历史上林林总总的例子表明这一预言是千真万确的。这种错误宣称的成功(“并且要迷惑许多人”)也不幸地被历史所证明。

 

24:6-8 耶稣开始向门徒讲解一些介于耶路撒冷被毁和他的再来之间发生的事情,劝诫他们不要为即将到来的灾难和危险而害怕。将要有打仗和打仗的风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句话被耸人听闻的传道者用来指向世界的末了。事实上,耶稣如此说并不是要让他的跟随者紧张(mē throeisthe,“不要惊慌或受惊吓”)。他的评论是,这些事情的确会发生(dei,“是必须有的”),但是他又加上“只是末期还没有到”,或者说这并不是末了。打仗和打仗的风声在人类历史上是常见的。不管这样的情形看似对个人具有多大的威胁性,不管这威胁对个人生命和民族有多大,都不是世代之末了的证据。

 

耶稣继续讲述国家之间的战争和争斗,将贯穿在这个世代当中,并不是世代末了的征兆(7节)。他说,饥荒和地震也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不要将其看作预兆。因此没有理由认为地震是先知性的语言,指的是政治动荡。[4]这些人间灾难是人类反叛神的结果,证明这个世界处于堕落的状态,但是并非末世终结的先知性预兆。

 

因此,耶稣说“这都是灾难的起头”(编者注:和合本小字作“生产之难”),是将要发生之事的早期迹象。世界大战、饥荒以及惊人的自然灾害并不是末了,而是提醒人们接下来要发生更大的灾难。人们可以从战争、饥荒和地震等地区性和小规模的灾难上,一瞥将来要发生的大灾难。

 

马太福音第9节和第10节使用表示时间的小品词tote,很可能表示事情发生的顺序,也有可能指在经历其他世界灾难时同时发生的事情。耶稣警告说,不要为战争、饥荒和地震而忧虑,因为这些不过是人类生存状态的一部分,但“那时”(这些通常的灾难性事件之后或其间)其他事情就会进入世界,直接影响他们。

 

24:9 圣殿和耶路撒冷城毁灭的预言有理由让门徒害怕,而现在特别说到灾难(thilpsin)会临到他们身上。同样的信息在楼房讲论(the Upper Room Discourse)中也说到,耶稣在那里提醒他们要记得他的警告(约15:20-16:3)。预言包括他们会殉道和被拒绝,不仅在以色列中如此,而且“被万民”拒绝,这暗示与耶稣的事工相比,他们的事工领域更为广阔。门徒因为“为我的名”(dia to onoma mou)而被攻击,他们不是随机暴力和灾难的牺牲品,而是因为与基督认同而被逼迫。他的“名”暗示他的位格和使命。随着他的名传遍了世界,那些宣扬他名的人将要遭遇拒绝和杀害。这与前面对宗教领袖的定罪以及耶路撒冷的毁灭直接有关(23:34-39)。

 

24:10-12 这三节经文中的预先警告可能展现了三个方面的行为:内里的背叛(10节);假先知的充斥(11节);众人的心硬(12节)。耶稣将事件定为在“那时”(tote10节),显然所指的是耶稣的跟随者遭受逼迫之时。在受逼迫的时候,许多人“将要跌倒”(skandalisthēontai,它是skandalizō的主动语态将来时),或者将要“跌倒”并且退后。我们在马太福音11:6可以看到平行经文,耶稣在那里使用这个词表明有人因着他的事工而跌倒;在马太福音13:57看到,拿撒勒人因着耶稣的教训而跌倒。耶稣甚至预言在被卖的前夜他最亲密的跟随者也会跌倒(26:31),暗示因着拒绝福音,有些人会跌倒或害怕,成为真理的敌人。因此,有些人会被出卖,并且交给逼迫者,从而导致内部的冲突(彼此恨恶)。相互代词“彼此”(allēlous)表明,那样的背叛行为发生在家族内部,甚至在信徒(或者一些宣告过信仰的人)之间。

 

外部因素会给基督的跟随者带来另一个层面的麻烦。假先知(pseudoprophētai)的涌入会制造混乱以及假冒为基督教的异端。耶稣警告说有好些假先知,并非只有一个。使徒约翰指出这一预言的应验(约壹4:1)并且对将来的世代提出警告。同样,保罗警告借着伪装行骗(林后11:13)的假使徒(pseudoapostoloi),结果是“他们将迷惑许多人”。不像外邦宗教或公然敌视真理的敌人所带来的危险,假先知所带来的危险是半真半假,并且使用和真先知一样的词汇。这应该成为对基督的仆人的警告,帮助信徒从狡猾的曲解中分辨什么是真理。

 

12节通过概述世界的心硬继续这一警告的段落。耶稣直白地说,因为(hoti)不法的事(anomia,“不受法律约束”)增多(plēthunthēnai,它是plēthunō的被动语态不定时术语),许多人的爱心渐渐冷淡了(psugēsetai,它是psuchomai的将来时,“渐渐冷淡,消失”)。于是,越来越缺乏约束导致冷淡,对他人漠不关心。这似乎说的是世上普遍的情形,而不是耶稣的跟随者。这与保罗对“末世”不悔改的世界先知性的描述(提后3:1-4)一致。

 

24:13 这一节曾广泛地用于教导错误的教义,即失去信心意味着人不能得救。问题由浮浅的解经而引起,即在所有语境中赋予“得救”同样的含义,这样对待任何一个词都是错误的。若是离开了上下文,词汇便失去了特定的含义。“得救”(sōzō)在这里的基本意思是“救拔”或“解救”出来。至于“从什么”或者“如何”解救则取决于上下文。保罗鼓励腓立比人,说他们的祷告给他带来“得救”(sōzō,腓1:19),但这是指从监狱中解救出来,而不是从永远的刑罚中解救出来。依据上下文,这里所说的得救不是永远的救赎,而是从世界的逼迫和困苦中救拔出来。亨德里克森解释道:“尽管经历阻碍和逼迫,仍然忠实于基督,这样的人将进入到荣耀当中。对他而言,逼迫和试炼会伴随着他,直到死亡把他从地上挪去”(约16:33;提后3:12)。[5]

 

请注意,这是一个应许,而不是一个警告。这里不是一个条件从句,而是一个简单的陈述:“那忍耐(ho upomeinas)到底(试炼的尽头)的人,将从试炼中被救拔出来”,不是借着死亡进入荣耀,就是借着解救。“底”这个词不是指世代的末了,而是指个人所经历的试炼的终结,因为这里的上下文说的是灾难的时期。如卡森指出:“要持守自己的职责,直到生命的终了。”[6]一个人的永恒命运并不是由抵御折磨或被假先知欺骗而决定的,因为那样就必然要求人努力而得救恩,而这显然违反以弗所书2:8-9、提多书3:5等处的清楚教导。

 

24:14 主所谈到的最积极的预言是“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超乎以色列的境界。“这天国的福音”(touto to euangelion tēs basileias),其字面意思是“这天国的好消息”。这个短语先是在马太福音4:23主开始地上事工的时候提到,然后在马太福音9:35一个总结性的陈述中提到:“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国”不应脱离通常的上下文意思,在马太福音中,必须将其理解为“天国”。这个短语在马太福音中出现了34次,在使用上与“神的国”(19:23-24)同义,“神的国”在马太福音中出现了3次(编者注:和合本圣经出现四次,12:2819:2421:3121:43)。这里的要点是,这不是宣讲普通的得救的福音,而是对万民宣告弥赛亚的国度。神对他的子民以色列的信实,在那将要来临的弥赛亚国度的好消息中,被宣告出来。亨德里克森将这个国度定义为“神在心灵和生命中做王”。[7]但是这个定义与耶稣所表达的对天国的盼望并不一致。这样的宣告将不断地进行下去,直到末了。

 

行毁坏可憎的24:15-28;参13:14-23;路21:20-24

 

24:15 耶稣的讲论接下来的部分以一个表示推断的小品词“因此”(oun,编者注:和合本未译出这个词)开始,它的功能如同一个过渡性的连词,把听者引向接下来的警告;可以把它理解为“因此”。他又使用时间小品词(hotan,“当、每当”),指出以色列应警醒的情形(16-21节)。然后他的讲论转到回答直接的问题“……有什么预兆”。

 

“你们”直接指的是门徒(13节),但是,由于上下文处于末世的背景下,也可以比作以色列民。卡森认为,这里所提的应当限于耶路撒冷被毁。[8]路加福音的记载似乎更聚焦于此,但是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所着重的似乎不限于这一地方性的悲剧。在第21节(可13:19)可以看到这个警告的末世论特性,即过去和将来都没有出现过的大灾难。公元70年耶路撒冷发生的浩劫也称不上这次大灾难,因为耶路撒冷从前也经历过浩劫,所罗门圣殿被毁(被掳巴比伦)。末世之启示的特性,允许所预表的在某种程度上的实现,而在另一个层面上则会有更完全的实现。我们可以从这里提到的但以理所说“行毁坏可憎的”看到这一点。

 

这里特别提到“行毁坏可憎的”(to bdelugma tēs eramōseō)就是先知但以理所说的。这立刻告诉读者,安提阿古·伊比芬尼(Antiochus Epiphnes,公元前168年)[9]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但以理书(9:2711:3112:11)的最终成就,因为耶稣暗示这要发生在将来。“可憎的”(bdelugma)意思是“令人厌恶”或“令人作呕”。这个词在旧约中指的是拜偶像的东西。同一个词在新约中出现在路加福音16:15,用指法利赛人自义的宗教。这里所指的是,带来“毁坏”(erēmōsis)或“毁灭”是令人厌恶的事情。一个主要的同源概念是沙漠或不毛之地的荒芜。这个可憎的事情发生在(或“被位于”,被动语态完成时分词,它是histēmi的宾格中性单数)“圣地”(topō hagiō),这指的更可能是圣殿,而不是圣城。这种“憎恶”带来了“荒凉”。根据但以理书9:26-27记载,随着弥赛亚被剪除,以色列将要订立一个盟约,他们的献祭停止了,那可憎的来到,带来毁坏和彻底的毁灭。在但以理书11:32中,把“用巧言贬低圣约”放在行毁坏可憎的之后,然而“唯独认识神的子民必刚强行事”。这个词在但以理书12:11最后一次提及,这里的上下文表明,邪恶将被允许继续存在,在燔祭除掉期间,许多人要经历洗涤和熬炼。从除掉常献的燔祭到设立行毁坏可憎之物有一千二百九十日。学者们对于这些日子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解释。一种流行的观点是,它指的是三年半的时间。所有不同观点的论点数不胜数,超出了本书的写作意图。所以,本书作者在这里提出但以理的信息乍看起来被认为它一定是指公元前168年安提阿古四世的所作所为,但是按照但以理书时间顺序上的细节以及基督自己的话语,这些事件尚未应验。约瑟夫[10]在耶路撒冷陷落之前描述这样一个事件有可信性。然而,但以理的预言暗示亵渎圣地的是一个人,接下来将毁坏倾倒在百姓身上。叛变的犹太人占领了圣殿山却不是这么回事。给读者附加的劝诫似乎是指那些读但以理预言书的人。

 

24:16-18 接下来的几节象征着即将到来的毁坏既迫切又危险。再一次,当然这毁坏很快就应验在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毁这件事情上。然而,没有必要把这个警告局限在这件事情上。第21节暗示,这件事情远远比一个城市的浩劫重大得多。有人想把第21节与后面的经文建立联系,而不是与前面的经文建立联系,[11]但是其中的措辞似乎很别扭。那些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这里提到的犹太只是一个代表,表示在任何地区都要逃。用这个熟悉的地区来强调危险的真实性是自然的。

 

那些在房顶上的不要进入房子(17节)。这描述了一些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在这个地区,每户人家所建的房子,房顶都是平的,这样,在夏日的酷热中人们可以在房顶吃饭和睡觉。在外墙旁边有一个楼梯通向房顶。如果一个人在房顶上看到毁灭迫在眉睫,他甚至没有时间去房子里拿东西。毁坏将会如此严重,因此最优先的事情是逃离,而不是房子里的细软或供给。所遇到的危险如此严重,以致于在田里干活的人顾不上拿放在田边的衣裳便迅速逃离(18节)。同样,也许这与公元6869年提图斯率领军队围城之前人们逃离城市相仿,但是如果这样的话,那与安提阿古在不知不觉中部分应验了但以理的预言没有不同。这里的上下文是,当这个亵渎和毁坏之人玷污圣地的时候,可怕的毁坏就会发生,这一次,“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没有这样的灾难”,“后来”也必没有(21节)。

 

24:19-22 第19-20节继续描述大灾难期间仍然存活之人的境况是多么的严重。“有祸”这个词(ouai19节)表明了引起关注的重要原因。“有祸”很可能证明主的怜悯,而不是反映出即将到来的审判(比如23:13-29)所带来的痛苦。有小孩子的人有额外的危险,更加令人紧张。同样(20节),冬天的情形为试图逃离的人增加了额外的负担。这让人注意到耶稣警告的真实性。他所讲的并不是富于幻想的宗教故事,而是在不好的天气和道路等艰难环境中试图逃离悲惨命运的真实景象。此外,如果是在安息日,那么逃离就会更加困难,因为缺少在其他日子所能够得到的供给,或者因为宗教狂热者会用石头打那些想要逃离的人或阻碍他们逃离,从而迫使他们遵守圣日。最后一句陈述向这些习惯遵守安息日的犹太人强调这将是多么严重的情形,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理由寻找这句话的其他意义。

 

21节对于刚刚呈现的对于迫切性的描述提供了一个解释(gar),并且用时间副词tote(“那时”)把前面所陈述的,与过去从未发生过的最糟糕的灾难之预言联系起来,这灾难也比将来发生的任何灾难都更糟糕。同样,相信这样的灾难发生在将来的主要理由是,耶路撒冷被毁,甚至二战期间对犹太人的大屠杀都不能用这种最高程度的用词去描述。彭特科斯特(J. Dwight Pentecost)正确地区分了“灾难”(thilpsis)这个词的不同用法:

 

 

 

它在非技术性、非末世论的用法上指一个人在任何时候所经历的痛苦和试炼……它在技术性和末世论的用法上指七年大灾难的整个时期,就如启示录2:22或马太福音24:29所记载的。它也被用来指马太福音24:21中七年大灾难的后半段。[12]

 

 

 

这一节清楚地表明,这是一次性的事件。这样的表述与但以理书12:1相联系,那节经文无疑是指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毁这个极为重大的时期。

 

22节引入一个转折来宣告预言,动词的时态从上一节,甚至在同一节发生改变:“除非减少那些日子”(ei mē ekolobōthēsan)。被动语态陈述语气动词“减少”被理解为过去时,而“大灾难”被说成是发生在将来(esthai,“将要有”,21节)。然后主转而又用将来时,“只是为选民,那日子将要减少(kolobōthēsontai)”。很可能这个陈述与神计划的主权有关。在神所命定的旨意里,他限定了大灾难的日子,所以不至于凡有血气的人(pasa sarx)都被毁灭。特别是为了选民的缘故,它实际发生的时间(将来)被减少了。麦克阿瑟把这理解为减少白天的时光,这样“敌基督的势力就不得不在完全的黑暗中运作。神将为了选民的缘故使用那黑暗,从而把他们从将要毁灭他们的人那里隐藏起来”。[13]然而从语法和上下文来看,这样的假定不成立。最好的理解是,那日子的数目被限定了,以至于不能毁灭凡有血气的。这里的问题不见得是从一个之前既定数目减少了,而是从将要毁灭人类的一个更可能大的数目限制了、缩小了。

 

“选民”(tous eklektous)首先指的是以色列民族,他们被这样称呼已经数世纪了(赛45:4),然后可以指所有相信耶稣的人(弗1:4)。在这个语境中,这个词最可能用来指这个民族。但以理说明这段时间是“为你本国之民和你圣城而定”,表明是以色列,而不是教会或全人类,将成为大灾难之苦难的中心。因此,如果神不为了选民的缘故(dia与直接受格连用)限制那日子的数目,凡有血气的将要因着倾倒在世上的恐怖而灭亡。

 

24:23-28 然后耶稣转而警告会有假冒的基督。马太福音有代表性地用tote引入接下来的几节,[14]指出一个顺序,但是未必是时间顺序。第21-22节跳到大灾难的时间,第23节则是讨论另一个主题,而不是时间顺序上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因此,耶稣回到第4-5节的思路,再一次指出假基督的出现。他言简意赅地说:“你们不要信。”

 

24节给出两个方面的警告:一个是针对假基督,另一个是针对假先知。假基督是那些声称自己是弥赛亚的人;假先知是那些宣告假的弥赛亚来临或者宣告错误教训的人。假先知要显“大神迹”(sēmeia megala)和“大奇事”(terata),这对于今天被“神迹奇事”运动打动的信徒是一个警告。这些现象显然不能表明这些先知是从神而来或者他们是弥赛亚的代表。未来神迹奇事将会如此地激动人心和具有能力,以致“倘若能行”(ei dunaton),连选民都被迷惑了。使人得安慰的是,这样的欺骗显然不能得手。第25节所说的是,当这些事情发生时,门徒不要被动摇。它们的发生只是证明,耶稣事先知道这些事情要来,并且这些都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约15:18-16:4)。

 

26节重复第23-24节的警告。这里提到的旷野也许反映了以前施洗约翰出现的情形(太3:1-3),但是弥赛亚的第二次来临不会在这么偏远的地方。因此,“不要出去”寻找他。接下来提到的“内屋”指的是秘密团体。亨德里克森指出:“好像耶稣只属于几个知情人士,是一个秘密兄弟会的头,不让其他人看到。”[15]然而正相反(27节),没有秘密的或隐藏的见面,大洋这边和那边的人都可以看见他的来临。闪电从东边发出照亮西边的类比,描画出他来临(hē parousia)的光辉和广阔,这与偏僻的“旷野”或“内屋”的形成对比。重要的是,“众目要看见他”(启1:7)。“人子降临”(hē parousia tou huiou)显然是指主的再来,因为“人子”是耶稣最喜欢用来称呼自己的头衔。

 

28节不仅晦涩,而且还模糊地引用了约伯记39:30对“鹰”(nes,捕食的鸟)的描述,它以被杀、腐烂之人的尸体为食。这个引用的意思很可能是,伴随着人子壮观的出现,还会有大灾难的杀戮。

 

大灾难之后(24:29-41;参13:24-27;路21:25-28

 

24:29 接下来的部分主要是伴随“那些日子”的灾难而来的一些主要的事情。这肯定是指第21节提到过的同样的灾难,而不是有些人所认为的第9节的普通灾难,[16]22-28节可以视为附加的说明,解释了大灾难为什么将要缩短并且假基督将要登场。然后第29节继续讨论伴随大灾难而来的一些事件。

 

天文学的事情可视为夸张、象征、比喻或真实的:日头变黑,月亮不放光,众星从天而坠,天势震动。与里德伯斯(Herman Ridderbos)的看法相反,柏寇伟(Berkouwer)相信这些事情“并非完全是比喻,因为它描述了末日的真实情景”。[17]路加福音中的平行段落(21:25-26)表明,这些事情将会在地上引起恐慌。因此,这些事情显然是真实的,足以让居住在地上的人亲眼目睹,并且令他们恐惧。以赛亚书13:9-13描述了一个相似的情景,并且把其描述为神愤怒的时候,即“耶和华的日子”。[18]同样,彼得预言了天体和次序的瓦解,及其毁坏(彼后3:7-12),这与主的再来(彼后3:3-6)有关。

 

天势”(hai dunameis tōn ouranōn)也许指的是“更大的天体,掌管着白天和黑夜”,[19]或者更好的理解是,也许指的是这样的事实,即“把万事万物恒常地维系在宇宙空间中的所有能量之力……将失去功能”。[20]基督“用他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这就是人们所知在自然世界运行的物理定律。他话语的力量将释放出来,以致将震动宇宙的根基。

 

24:30 伴随着这些前所未有的天文学现象,“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首先,“兆头”是单数(to sēmeion),而不是复数,指一系列或一组兆头。其次,兆头将出现在天上(en ouranō),而不是地上,并且是日头和月亮变黑暗以及宇宙震动。当发光体功能失调而漆黑一片时,这个兆头就会出现。

 

麦克阿瑟相信这个兆头就是人子:“‘兆头’应翻译为希腊文的主词所有格,显示它并非仅仅与人子有关或指向人子(受词所有格),而确确实实就是人子。”[21]虽然这种意见并非完全令人反对,但是说“兆头”将要显现并且他就是“人子”,这似乎是多余的。动词“将要显现”(phanēsetai)的宾语是“兆头”(to sēmeion,宾格表明直接宾语),而不是“人子”(tou huiou to anthrōpou,这个所有格结构也许是受词所有格,或主词所有格,或一个描述的所有格,或许多其他类型的所有格)。无论耶稣用“兆头”这个词的意图是什么,它必须与第3节中的问题一致:“你降临……有什么预兆?”这个“旗帜”或“旗”(sēmeion)将宣告主的再来,也许是第31节中的号筒或启示录19:6-18中“大雷的声音”以及天打开(“天开了”),这些显然与下面的预言是相配的:“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24:31 人子(弥赛亚和第二亚当)降临(parousia)在地上统治神的国的事件,将开始于他差派使者招聚他的选民。被招聚之人是仍留在世上,从大灾难中幸存下来的人,并且很可能最好确认为144000名受印的犹太人(启7:4-8)以及各国各族无数的圣徒(启7:9-14)。

 

不要把这个事件与帖撒罗尼迦前书4:16-18中所说的教会被提相混淆。正如本威尔(Paul Benware)所指出的,这一节没有提到任何圣徒的复活和得荣耀,而这是被提的关键部分。[22]同样,伍德(Leon J. Wood)论证了这件事情与帖撒罗尼迦前书中被提的不同之处。[23]这两段中(太24:31和帖前4章)都提到了号筒,但是这不足以把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吹响号筒是引入一个重要的戏剧性事件的常用象征。被提不是天使进行招聚的工作,而是主亲自召唤教会的圣徒(帖前4:16)。然而这里天使招聚这些人,与已经在神面前的圣徒聚在一起。

 

24:32-33 然后耶稣提到无花果树的比喻(tēs sukēs...tēn parabolēn),并且告诉他的门徒要从它那里学(mathete)一个功课。这个比喻既不神秘也不难懂——当叶子出现的时候,人们就知道夏天近了。第33节借着陈述展开应用:“你们看见这一切的事,也该知道这日子近了”(NIV)。要根据上下文的脉络来辨认“这一切的事”(panta tauta)为何。卡森总结说:“更自然地解释‘这一切的事’的方式,是把它们视为是在第4-28节所提到的痛苦,即在耶稣升天和再来之间的整个时期降临到信徒身上的灾难。”[24]这位作者唯一的不同意见是,焦点并不是什么降临在信徒身上,而是降临在以色列身上,以可怕的天文学征兆(21-29节)为顶点。因为当这些事情发生时,这些门徒将不在地上,他们通过观看和了解这些例子,可以知道那时地上的那些圣徒的经历(启7章)。新美国标准圣经的译文“近了,正在门口了”是解释性的,新国际译本(NIV)更自然地按照希腊文译作“it”(它),指基督再临。

 

24:34-35 耶稣所提到的这“世代”(genea,“种族、民族、人民”)是看到兆头的世代,就是刚刚所谈的耶稣再临时的兆头。“大灾难”(21节)一旦拉开帷幕,这个世代不会过去,直到所有的事情都一一完成。为了使他刚刚说过的话更加有分量,主加上一个宣告,即他的话比宇宙所存在的时间还要长。天地将要废去,但是他所宣告的话语将存到永远。

 

24:36-39 门徒想要知道他来临的时间,耶稣再次回应他们说只有父知道。不管天上还是人间都不能得到这个信息,因此所有在煽情的布道中对于主来临的时间所做的预言都是骗人的。甚至更令人吃惊的是,人子自己也不知道那日子和时辰。[25]有人错误地相信,耶稣必须无所不知,这样他才是神。这种对于主的人性的浅显看法表明,他们既不了解耶稣关于虚己的有力宣告(腓2:7),也不了解耶稣的跟随者像他一样惊人地行神迹(包括使死人复活)。主不想彰显他的神性,相反,他所强调的是他的人性。就其人性而言,耶稣是一个顺服的仆人,他不知道他再来的日子和时辰。那是天父的职责和特权。在虚己中,耶稣把他的神圣属性的特权放在一边,并使自己顺服天父,听命并单单遵行天父所启示的。

 

主补充解释了这个秘密时间的特点。他提到创世记第6章的大洪水,以此来说明事情的来临是多么的突然(37节)。在挪亚的日子,先知传讲福音并且建造方舟。每个人都可以看到挪亚的工作往前进展,但是人们继续“吃喝”和“嫁娶”,就像什么事情都不会改变一样。换句话说,挪亚的警告被忽视了,人们一如既往地照常生活,直到他进入方舟的那日子。这就像彼得后书3:3-7所记载的末世的情形。就像挪亚时代的人对即将到来的审判无动于衷,直到他们来不及逃避,不信的人同样会在人子来临的时候(39节)猝不及防。

 

24:40-41 这两节经文常被错误地应用在教会被提。但是上下文所说的是即将到来的审判以及主来临的时候聚集他的选民。“”的希腊文是paralambanō,它的意思是“取、带上或携带、收到、接受”。[26]总体而言这是一个正面的概念,而不是负面的概念。然而在约翰福音19:16,它被用在罗马人把耶稣带去钉十字架。第39节中“把他们全都冲去”这个短语(明确指他们的毁灭)所用的是一个不同的词(ēren,它是airō的不定过去式,“拿去,征服,杀死”)。参考路加福音17:26-37中的平行教导,佩特评论说,“”的意思正如挪亚和罗得被取去,因此得救脱离审判,而其他人被弃遭受毁灭。[27]

 

可能最好将这些人被取去理解为第31节所说的神招聚他的选民(不是教会被提,而是聚集大灾难期间受印的犹太人和相信的外邦人),并且把其他人丢弃在即将临到地上的审判中。

 

预备主的再来24:42-51;参13:33-37;路21:34-36

 

24:42-44 第42节的应用是(oun),他的跟随者要警醒(grēgoreite,“保持清醒,当心,保持警惕”),以免这事件在他们无不戒备的时候临到他们。考虑到第45-51节的教训,这里的意思是,只要圣徒还在地上,他们就必须忠实地完成主所托付的工作,因为他们无法事先得知什么时候他们就会被召唤进入他的同在。这在第43节得到进一步的说明。我们必须小心,不要将这个比喻用在基督再来,说耶稣是一个夜里到来的贼。这个比喻仅仅是说,如果有足够的警告,那么家主就不会措手不及。如果那日子和时辰已经设定好,所有人都会有所预备,但是这个比喻性的警告的主要意思是,必须日复一日地预备,因为没有警告说主会什么时候来。然后耶稣开始一系列的比喻,都是关于警醒的必要性。正如亨德里克森所指出的:“这些段落的共同性在于表明降临的突发性和意外性,因此对于那些基督为他们降临的人来说,会面临没有预备的危险。”[28]“所以”(44节)的意思是,既然主在真正出现之前不会有警告和兆头,门徒就要忠实地去做主让他们做的事情。因此,所要传达的信息是,不应忧虑会出现什么兆头,而要忠实地履行神所托付的职责。即使大灾难清晰地一步步逼近,周遭逼人的环境也会使人分心,不能定睛在神的应许上(就像耶稣复活后门徒的绝望,路24章),甚至那些受印的人和忠心的人也不能预言他何时出现。路加福音的记载加上了这个警告:“你们要谨慎,恐怕因贪食、醉酒,并今生的思虑累住你们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网罗忽然临到你们”(21:34)。

 

24:45 另一个比喻接着强调在生活中没有意识到主的来临的危险。耶稣并不关心他什么时候再来,也不想让他的门徒定睛于此。不管是他一个星期以后再来,还是一千年以后再来,他的跟随者都要勤勤恳恳地做他留给他们的事情。这个比喻的主要人物是,当主人不在的时候,值得信任的“忠心有见识”(“智慧,谨慎,有见识”)的仆人,他负责喂养和照料家里人。“谁是”这个问句,在46节得到了回答,就是当他(主人)来到,看见他这样行”的那个人。

 

24:46-47 忠心有见识的仆人遵行主人所吩咐的事情,他们所得到的奖赏是“有福”(makarios,参太5:2-11的评论)。这个词表明人配得赞美或被以好运对待。耶稣宣告,那些遵行他所吩咐之事的忠心有见识的仆人将被提拔,要派他管理主人一切所有的(47节)。我们可以想一想圣经中关于约瑟以及他在埃及的经历的记载。他的勤奋和忠心得到的回报是身居高位和大权在握;同样,耶稣的忠心仆人所得到的奖赏也会是在天国中身居高位和掌管权柄。

 

24:48-49 有福的仆人的对立面是“恶仆”。在他的心里(en tē kardia autou),也就是说,在他生命的最深处,他确定他的主人将外出很长一段时间。他确信自己可以自由自在地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因为主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回来。因为他是邪恶的(kakos,“坏的、错误的、伤害别人的人”,不是ponēros),他的自然本能就是利用这种情形。第49节描绘出这个恶仆暴力对待他人并且自我放纵,利用他所处的地位来服侍自己,而不是服侍他的主人。因他是邪恶的,这种根深蒂固的自私之所以显现出来,是因为他根本不想将来还要有交账的日子。恶仆只是活在及时行乐之中。

 

24:50-51 当主人回来的时候,恶仆自作自受。主人并没有宣布他打算回来,因此没有做准备的警告。仆人应当时刻准备着,为主人托付他行使的特权而交账。他的严厉审判(51节)强调了做主的工作的严肃性。“重重地处治他”(dixotomeō)既夸张又具戏剧性,表明严厉的惩罚。恶仆将被赶出去。

 

这个例子的要点十分清晰:主期望他的门徒服侍他,而不是服侍他们自己,主再来不会事先宣布。因此,人们期待主的再来,就应当每时每刻去做主所要求的事情。然而,要注意这里所描述的“恶仆”的例子,这个比喻的一个要点是使忠心的仆人和恶仆分别开来,而不是教导一个基督的仆人会被扔到一群假冒为善者中间,这样他们就哀哭切齿了。“恶仆”代表的不是真正的门徒,而是自称是服侍主的人。自私的生命和滥用权力显露出他邪恶的心。他并不期待主的再来,这证明他并不是真心实意的。

 

讲道建议

 

马太福音的这个部分对今日的信徒十分重要。这个世界对人心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如此之强烈,以至于许多人忽视了主的即将再临。门徒所问的三个问题为教会提供了相关的信息。

 

公元70年圣殿被毁以及随后以色列所遭受的令人恐怖的事情提醒人们,主的话语是多么的真实。主预言圣殿被拆毁,圣城遭受惊人的毁灭,这成为一个历史见证,见证了主全权的话语,也见证了以及神的意愿,即甚至会审判他所爱、所拣选的百姓。

 

也许最有意义的一个教训是,提醒人不要追逐关于末世的煽情的讲道。把自然灾害、战争和暴行说成是末世的迹象是误导性的教导,因为基督说这些只是人类的正常状况。产痛的开始是耶路撒冷被毁,后来人类历史的恐怖事件只是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堕落世界的见证。

 

大灾难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并且永远不会再有。所多玛和蛾摩拉的毁灭、普世的大洪水、被掳巴比伦和公元70年耶路撒冷经历的两次毁灭,甚至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犹太屠杀,这些都不及这个命定的时候的痛苦和毁灭。大灾难主要发生在以色列民族身上,直到1948年以色列重新建立以后,该预言才有应验的可能。对于教会而言,这个真理的重要性不是警告他们要经历这个灾难,因为这个命定的时间所针对的是但以理时期的百姓,而不是教会(但9:24)。但是,教会当明白神没有放弃他的百姓以色列。他们需要听他们的弥赛亚的信息,而且要预备求告他的名(23:37-39)。

 

也许最重要的教训是关于作一个忠心有见识的仆人的警告。最后一部分比较两种仆人:忠心有见识的仆人对比邪恶而自私的仆人。基督真正的仆人期盼他快快地再临,勤勤恳恳地做他留给仆人的事情。我们作为他的仆人享有很大的特权,可以明白这个世界即将到来的毁灭,永生的价值和奖赏。路加福音12:48警告说,多托谁,就向谁多要。有许多基督徒不明白,他们的职责就是做主的工。没有得救的人除了眼下的这个物质世界以外没有盼望,除了即刻的满足之外没有动力。信徒有永恒的盼望,这盼望不是建基于今生短暂而脆弱的保障。愿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成为一个见证,见证我们期盼主的再来(彼前3:15;林前15:19)。

 

 

[1] Hendriksen, Matthew, 850.

[2] Josephus, Wars, 6:4; 5-7.

[3] 同上 7:1; 1, 添加了括号注解。约瑟夫的确说过,有一面墙是留给罗马人用作驻军保护的,城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塔楼完好无损地保留了下来,以显示这城市曾经多么伟大。

[4] Harnes的见解, “Matthew and Mark,” in Notes on the New Testament, 1:252

[5] Hendriksen, Matthew, 854.

[6] Carson, Matthew, 8:499.

[7] Hendriksen, Matthew, 855.

[8] Carson, Matthew, 8:499.

[9] MacArthur, Matthew 24-28, 34,对安提阿古所做的很好的总结。

[10] Josephus, Wars, 4:3; 6-8.

[11] Carson, Matthew, 8:501-2.

[12] Pentecost, Things to Come, 170.

[13] MacArthur; Matthew 24-28, 4S.

[14]马太使用tote有九十多次,在这篇橄榄山讲论中用了二十七次。

[15] Hendriksen, Matthew, 861.

[16] Carson, Matthew, 8:504.

[17] Berkouwer, The Return of Christ,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2),166, fn. 60.

[18] 玛代人(Medes)对以色列的入侵,某种程度上应验了这个审判,但是天上的现象那时没有发生,仍旧是将来的。

[19] Alford, Matthew, 4:243.

[20] MacArthur, Matthew 24-28, 51.

[21] 同上54

[22] Paul Benware, Underslanding End Times Prophecy, (Chicago: Moody, 1995), 209.

[23] Wood, The Bible and Future Event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73), 42.

[24] Carson, Matthew, 8:507.

[25] 就因它不在马太福音的较晚抄本中,从而试图否定这句话的真实性,这是不可接受的。这有足够的文本支持,并且它也被毫无出入的马可福音13:32所支持。显然,它是后来因为所谓的神学难题而被改的。

[26] BAGD.

[27] Pate, Luke, 332.

[28] Hendriksen, Matthew, 871.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