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耶稣进入耶路撒冷
然后耶稣最后一次进入耶路撒冷,主在地上生命的最后一周充满压力和冲突。这一章包括五个发生在耶路撒冷的主要片断:荣入圣城(群众把他当作先知和大卫的子孙来欢迎);第二次洁净圣殿(引发与大祭司和长老发生另外的冲突);在耶路撒冷城外关于无花果树的教训;第二天在圣殿里发生的关于耶稣权柄的冲突;通过比喻定以色列宗教领袖为有罪。
进入耶路撒冷(21:1-11;参可11:1-11;路19:28-38;约12:12-19)
根据约翰福音12:1-2,这次进入耶路撒冷距离逾越节只有六天。亨德里克森所提出足够的论点证明耶稣在星期五及时地到达伯大尼,好在安息日得到安息。星期六的晚上(安息日后),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在伯大尼准备饭食款待耶稣,第二天(星期日)耶稣进入耶路撒冷。[1]
21:1-3 马太没有记载耶稣到访伯大尼以及和拉撒路一起吃饭,因为他关注的是要证明在耶稣生命中另一个预言的成就。因此在马太福音的记载中,一开始是差派两个门徒前往伯法其这个村子。耶稣告诉他们进入村子并且会“立刻看见一匹母驴和一匹小驴一起拴在那里”(2节)。经文没有告诉我们门徒如何认出所指定的这两个动物等细节——只有“立刻”这个时间因素以及“小驴”的性别(雄性)。虽然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只提到小驴,马太福音却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还说到小驴从来没有人骑过。门徒要不经过任何人允许,就解开系着的绳子,把驴带回来交给主,这很有意思。这似乎是事先安排好的情形。
耶稣告诉他们,可能会有人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要回答说“主要用它”,然后质问他们的人就会立刻让他们用这两匹驴。同样,我们只能假设说,某个没有提到名字的跟随耶稣的人已经同意耶稣随意使用这两个动物。“主”(ho kurios)这个称呼有足够的权柄,可以允许他们牵着驴回来,这一事实很有意思。迈耶指出,这暗示了这两匹驴的主人的预先了解和信任:“这个地方的人对耶稣如此地忠诚,完全了解“主要用它”的含义,并且有充分的理由立刻满足耶稣的需要。”[2]
21:4-7 马太福音把这件事情与撒迦利亚书9:9的成就联系起来。通常的情形是,新约作者不是一个字不差地照搬旧约,而是引用其中的信息。第4-5节,马太福音所关心的是把这件事情与对耶路撒冷居民的应许联系起来,即他们的救主将要来临,他会骑着“驴驹”进入圣城。这强调他的谦卑,他会和平地到来,而不像一个军事征服者(参王上1:32-35)。卡森评论道:“耶稣不仅宣扬他就是弥赛亚以及他对圣经的应验,而且他进入圣城的方式正显明了他喜爱和平。”[3]门徒听从耶稣(6节),并且正如所预言的那样找到了这两匹驴。他们把衣裳搭在驴身上(7节),为主提供了一个临时的鞍子。
21:8 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非常引人注目,它表明耶路撒冷的百姓公开迎接耶稣。他们后来转而敌对他,与宗教领袖充满仇恨地强烈攻击他有直接的关系。马太福音记载(8节),“大多数人”(pleistos,最高级形容词)而不是所有的人开始把他们的衣裳或棕榈树枝铺在(约12:13)耶稣要骑着驴经过的路上。这样的接待体现了典型的古代近东文化,是对重要的达官贵人表示欢迎。巴恩斯指出,棕榈树枝象征着喜乐和得胜,并且用来象征和平。[4]
21:9 众人(ochloi)被门徒带领(路19:37),但这些门徒很可能是那七十人,而不仅是那十二人。甚至可能还包括其他“门徒”,在加利利便加入到他们之中,期盼天国的建立。随行之人浩浩荡荡——一群人走在耶稣前面,在地上铺衣裳和树枝;一群人走在耶稣后面,一同歌唱颂赞。这样的景象使得耶路撒冷的居民激动,并且引起那些来到这里过逾越节之人的注意。
“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这样的唱颂显然是对弥赛亚进入圣城的大声公开宣告。“和散那”(Hōsanna)这个词来自诗篇118:25中的希伯来词hōshi’a na,意思是“求你拯救”(是动词yasha’的使役形式,意思是“拯救、解救”,以及表示恳求的小品词“我祈求”,或者表示急迫“立刻”)。[5]请注意,这个呼喊用在大卫的子孙身上,表明人们将对于大卫的子孙的弥赛亚盼望放在耶稣身上。人们呼喊要得到拯救。然而,“拯救”(deliver)这个词不能自动地拿来指“拯救(saving)他们脱离罪”。犹大·马加比也是大卫的一个子孙,他拯救(deliver)以色列,洁净圣殿,因而在百姓中广为传颂。然而他的拯救(deliverance)却是军事上的胜利。许多痛恨罗马人的人同样会向耶稣唱咏和散那,期盼将罗马人从耶路撒冷赶出去,就像马加比把希腊人赶出去一样。
接下来的颂赞“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也应当被理解为具有两个层面。对有些人来讲,耶稣的确奉主名而来,即带着他的权柄和能力。但是对另一些人来讲,这样的呼喊只表明他是一个“先知”,和许多先知一样被神差遣来完成一项事工。“高高在上和散那”也许表明一种颂赞,不止是向天上的神呼求拯救。卡森指出,“高高在上和散那”很可能与“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路2:14)意思相同。人们赞美在至高之处的神派来弥赛亚。[6]然而,很可能这群人中的大多数都不明白弥赛亚的属灵使命,并且会认为这可能是神拯救他们脱离压迫的一个记号。
21:10-11 进入圣城的宏大场景吸引了更多的旁观者,来目睹这一庄严的时刻。这些新来的人出于好奇想知道这个受到如此的尊崇且如此地令人激动的人是谁。马太福音用“合城”这个夸张的说法强调耶稣进入圣城引起的关注,并且seiō(NASB译作“搅动”)这个词原来是用来形容地震,所以可以译作“震动”,强调这件事情在耶路撒冷造成的重大的动荡。“这是谁”表明一种紧张的气氛,以及期待有重要的事情发生,特别是对那些回到耶路撒冷来过逾越节的散居各处的犹太人来说。
路加福音记载了在从伯大尼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发生的事情。法利赛人要求耶稣约束他的门徒,因为他们高喊“和散那”来挑动人们,但是耶稣回答说这信息必须宣扬,因为如果人们此时不赞美他,“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路19:39-40)。路加福音也记载了这件事情令耶稣动情。虽然耶稣多次到访过耶路撒冷,但是这次进入圣城是不一样的。耶稣快到耶路撒冷看到城,就为它哀哭——不是为即将临到他身上的苦难,而是为他所爱的这个城市即将来临的毁灭(19:41-44)。
马太福音记载,耶路撒冷人认为耶稣是来自“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11节)。这样称呼他是有意思的,因为拿撒勒有坏名声(约1:45-46),但是这当然与马太福音前面的记述是一致的,即他将被称为拿撒勒人(2:23)。耶稣常被称为拿撒勒人或从拿撒勒来的(参可10:47;路4:34;约1:45;徒10:38)。对公众人物的称呼中带有其家乡的城市,以此来区分同名的人,这并非罕见。
圣殿里的冲突(21:12-17;参可11:15-18;路19:45-46)
21:12-13 人们也许会认为,耶稣经历了如此盛大的入城,会沉浸在荣耀里,并且享受片刻似乎是得胜的时光。然而他却进入圣殿,还制造了冲突。
不要认为圣殿是一座单一的建筑,它是建造在山上的一个建筑群,大约占地200亩。圣殿山本身的面积大约70平方米,周围环绕着围墙。墙内,拾级而上是一个平台,圣殿就建造在这个平台上。外面的区域是圣殿山的第一个部分,叫做“外邦人院”。允许非犹太人进入这个区域敬拜,并且可能开设商店做买卖。[7]在这个区域和圣殿接下来的部分之间是隔开的,挂着警示牌:“外邦人和那些触碰了死尸被视为不洁净的人勿入。”[8]这个区域有几十个房间,用来存放从木柴到乐器的一切东西:有祭司的更衣室,连同存放他们服侍时所穿衣物的“储物柜”;有公会和大公会用来议事的房间,有学习圣殿音乐的课室,有祭司沐浴的地方,有开会的房间,厕所,凡此等等。女人院面对圣殿,与男人院和祭司院是隔开的。它大约有18平方米,有一个用于观看某些节日活动的阳台。在圣殿主体之外有一个主要区域,叫做以色列院和祭司院。这个区域有用于礼仪性洗涤的碗、祭坛,以及圣所的入口,只有祭司能够进入。除了圣所,还有至圣所,这个区域只有大祭司可以一年进去一次,带着神所悦纳的祭物。
兑换银钱和贩卖动物之人位于圣殿的哪个区域有待商议。艾得闪认为是在外邦人院(见 脚注7),但这无法证明。问题是,做买卖之人在圣殿主体外面开店是否会使得主如此生气。圣殿(to hieron)是指整个建筑群,不仅包括外院(外邦人院),而且包括围绕着圣殿的很多石柱廊。当地的买卖人很可能在这些房间从事他们的牟利事业。
耶稣通过强势和激烈的行为把这些牟利之人从圣殿中赶出去,这无疑摧毁了一些人想要加给他的消极、软弱形象。“把他们赶出去”(exebalen)暗示耶稣采取了强制手段,而不仅是说服,“推倒桌子……和凳子”(那些做买卖之人的)反映出他满怀激情。马可福音还说,“他不许人拿着器具从殿里经过”(11:16)。耶稣似乎控制了这里,可能因为他情绪激烈而且有很多人随从他,宗教领袖不敢挑战他。
这不是宗教狂热者的疯狂之举,而是反对圣殿中亵渎者的圣怒。这不是教堂建筑,也不是世俗机构。以色列的圣殿是为了荣耀神的,是神临在于以色列当中的象征(代下5:1-14,6:1-10,7:1-3、11-12)。但是这些商人却把它改为做买卖为自己牟利的地方。这是第二次洁净圣殿(约2:13-17)。[9]因此,在地上事工开始时,耶稣表明他为了神的殿(约2:17)“心里焦急”(zēlos),“如同火烧”(kataphagetai,katesthiō的将来时关身语态,“充满强烈的感情”)。在地上事工的最后,他表明他的热情并未消退。将外国货币兑换成在以色列人中使用的货币以及贩卖鸽子作为祭物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在圣殿里从事这些牟利的事情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第13节对耶稣的行动提供了一个解释。耶稣提到以赛亚书56:7,其中圣殿被称作“祷告我的殿”(beyth-thepilathi),耶和华宣告它要被称为(“被承认为”)祷告的殿。但是这些亵渎者把它变成“贼窝”,字面意思是“强盗的洞穴”。这描绘的是在路上打劫的强盗在山坡的藏身处。因为他们把圣洁之地用来牟利,耶稣宣告他们不比拦路抢劫的强盗好多少,他把他们赶出去,洁净那地方。的确,这件事情与马加比所做的事情有点像,但是耶稣从圣殿中赶出去的不是外族之人,而是以色列人。
21:14 接下来,耶稣从斥责贪婪的商人,转而关心有需要的人。他似乎在圣殿里建立了一个开展事工的地方,也许就是他赶出兑换银钱之人和贩卖鸽子之人的那地方。马太福音告诉我们,瞎眼的和瘸腿的“到耶稣跟前”,他就治好了他们。亨德里克森很有洞见地观察到:“这是何等场景!有人被赶了出去,有人却受到欢迎。”[10]这两群人之间的对比清楚地表明,对于那些把神圣之所用于自私目的的人和那些有急切需要的人,神的态度是圣洁的。那些在生活上有缺陷的人受到欢迎,那些利用神事工中的宗教习惯、从中得好处的人则不受欢迎。
21:15-16 第15节提供了一个可悲的见证,即那些不悔改之人的心是何等刚硬。祭司长和文士见证了耶稣的恩慈及其大能的工作,他们并没有屈身敬拜他。他们既不因他所行的善承认他,也不将荣耀归给他,反而恼怒起来。火上浇油的是,殿里的小孩子不断喊着“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这是在耶稣进入耶路撒冷时众人所喊的(9节)。宗教领袖因为圣殿里的三个主要的事情恼怒起来:第一,耶稣赶出那些做买卖的人,那些人是经过他们允许待在那里的;第二,耶稣医治涌进殿里的瞎子和瘸子;第三,小孩子口里所发的赞美,把耶稣称作大卫的子孙。
他们所提的问题反映出他们的愤怒:“这些人所说的,你听见了吗?”(16节)。“这些人”是文中所强调的,很可能表达这些“重要”的人瞧不起小孩子。耶稣起先直接回答“是的”(nai),然后用他喜欢使用的提问这一方式表达他的观点。“你们没有念过吗?”他接着引用七十士译本中诗篇8:2的一部分(七十士译本和希伯来文圣经在8:3)延续这个话题。有意思的是,哥林多前书15:27、以弗所书1:21-22、希伯来书2:6-8都用诗篇第8篇来指向耶稣。这些人骄傲地自以为是圣经方面的专家,主的问题对于他们显然是一种辱骂。他的要点是,甚至当婴孩赞美神的时候,神也得荣耀。路加福音所引用的“这些石头必要呼叫起来”(19:40)与这一节一同说明,尽管自义的宗教领袖不把荣耀归于神,神也会得到他当得的荣耀。
21:17 耶稣结束了在圣殿里的第一天,返回伯大尼,很可能暂住在拉撒路、马大和马利亚的家里,也可能住在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26:6)。值得注意的是,耶稣没留在耶路撒冷过夜,而是回到更加宁静的伯大尼休息,然后每天回到圣殿教训人、医治人,以及与宗教领袖辩论。路加福音简洁地总结道:“耶稣天天在殿里教训人”(19:47)。
无花果树的功课(21:18-21;参可11:12-14、20-26)
马可福音把这个故事放在洁净圣殿之前,然后在洁净圣殿之后带入门徒有关这件事情的讨论。马太福音只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故事,而没有细节性地记载什么时候无花果树枯干,什么时候门徒真正地学到教训。马可的意图是按照时间顺序记载,而马太只是想给出整体性的教训。毫无疑问,马可记载事件的顺序是真实的。卡森总结道:“如果荣入圣城是在星期天,那么按照马可的记载,无花果树枯干是在星期一;门徒惊奇无花果树这么快就枯干了,以及耶稣谈论到信心,是在星期二。”[11]
21:18 第18节说到耶稣饿了,这很重要。首先,这提醒我们他的人性。耶稣感受到每一个人都会有的身体需要。他的神性没有使他脱离生命中的生理需要。“虚己”(腓2:7)是主把他的神性的特权放在一边,包括他的自足,并且倚靠父神供应他所有的需要(太4:3-4、11)。圣经还显示耶稣具有人类许多其他方面的特性,比如愤怒、恐惧、失望以及身体疲惫。他的确知道他所造的人类的感受。他的饥饿很可能是因为很早就起来祷告,并且想要尽快回到圣殿,以致在主人还没有提供早餐的情况下就早早地离开了。
21:19 无花果树枯干的神迹在耶稣那些了不起的工作中凸现出来有许多原因。第一,这里所显露的能力是负面的——与医治和恢复相反,耶稣把生命从这棵树拿走了。第二,他的这种能力的运用只与他自己有关,而不是为侍奉其他人。这两个不寻常的因素要求我们仔细查考这个事件,好让我们可以学习其中的教训。
场景中饥饿的耶稣急切地赶往耶路撒冷,看到远处一棵无花果树上长着叶子。在巴勒斯坦,无花果树在长叶子之前通常会结出早期的果子;[12]因此,主期待树上有果子并非毫无理由的,尽管当时不是通常结果子的时间(可11:13)。提前长出的叶子表明这棵树可能会有果子。关于耶稣的全知,以及他不知道这棵树不结果子,这可能会令人纳闷。这里需要再次澄清,虚己(kenosis,腓2:7)使他拒绝运用他的神圣属性。他和其他人一样,看到叶子,于是合理地认为这棵树上可能会有果子。
基督直接对这棵树说话,宣告审判。亨德里克森不相信这是惩罚的行动:“无法相信主对这棵树的咒诅是惩罚它,好像这棵树要对不结果子负责。”[13]但是这里的要点是,这棵树已经让人看到叶子,表明可能有果子。然后耶稣用这棵树欺骗性的外表给他的门徒上了重要的一课,即关于这个民族的教训。以色列人同样在表面上看来结满神的果子,但是这样的外表是骗人的,若仔细观看便显出没有果子。
然而,这样的结论必须从整个上下文以及参考对以赛亚书5:1-5和约翰福音15:1(“真”葡萄树和以色列这个不结果子的葡萄树)才会得出。主更直接地将它运用于信心和祷告(21-22节;可11:22-24)。经常被忽视的一个事实是,耶稣来到这个世界是一个人,是“第二个亚当”或“第二个人”(罗5:12-19;林前15:45-49)。他所做的,与亚当在堕落前治理其领域所做的没有什么不同。统管自然是人类的特权,人因堕落失去了这项神圣的使命。耶稣所做的那些事,人在未堕落的范围里借着信心和祷告仍然能做到。如此的祷告若要得到回应,必须满足神所给出的条件,比如,如果神愿意,等等。在天国时代,被恢复的人类将将对大自然执行类似的统管。
“那无花果树就立刻枯干了”,这并不是说这棵树立刻变得很脆弱而且发黄。但是,这棵树立刻开始了死亡的过程,开始枯萎。马可福音11:20记载了门徒看见这棵树枯干,“连根都枯干了”说明是从根部开始枯干,然后发展到顶部。在主的咒诅下,枯干的过程立刻开始。
21:20-22 不可忽视对门徒强调这个教训。马可福音11:14指出,门徒“也听到了”,表明他们在这件事上被视为首要考虑的对象。然后彼得(可11:21)看到这棵树,想起(anamnēstheis,anamimnēskō的被动语态)这个教训,让主注意这棵树。事情怎么发生得这么快?这样的问题说明主的教训很有效,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主所要教导的并不是以色列人不结果子(虽然确实可能有类似的暗指),而是信心和祷告的力量。耶稣说过,如果一个人有信心,那么他就能更有力地证明人类胜过自然是可能的。平静风浪和使无花果树枯干所显明的都是人对自然的统管,神本是要让人类统管自然。堕落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种统管自然的信心。除非有罪的身体得蒙救赎(罗8:20-23),本作者不相信耶稣以外的任何人能够施行这种统管;但是如果有应有的信心和祷告,在与神的目标协调一致时,这样的力量是可能的。否则,耶稣的话语(21节)便是骗人的,毫无意义。巴比里的结论显然是正确的:“信心的对象永远是关键,耶稣对门徒的劝诫是,要他们把信心聚焦在全能的主身上。”[14]
第22节的应许“你们祷告的所有事情,只要信,就必得着”(all things〔所有事情〕的直译),不能一概而论。使用合宜的解经法,把圣经中关于祷告的其他条件,以及关于祷告的所有教训的语境都要考虑在内。“所有事情”(all things)应当理解为符合神的旨意的所有事情(约壹5:14),不要怀着错误的动机祈求(雅4:3)。
圣殿中的第二天(21:23-27;参可11:27-33;路20:1-8)
21:23 这似乎是在星期二,洁净圣殿的紧张风暴之后的那一天。这一天的第一个事件似乎是宗教领袖对耶稣权柄的挑战。“这些事”很可能是指耶稣把做买卖的人赶出去以及医治和教导的事情。在第一天的时候,这些领袖显然不知道如何回应,因此他们聚在一起商议,决定要挑战耶稣的权柄。“权柄”(exousia)这个词指的是一个人做某件事情的权力,而不是指力量(dunamis)。卡森观察到:“他们问耶稣是谁给他这权柄,与其说是想要确认他的身份,倒不如说是想要遏制他,并且也许想要使他落入圈套。”[15]
21:24 就像以往与宗教领袖进行的许多对抗一样,耶稣的回答反映了他无视他们向他发起挑战的权力。他的回答使得压力回到他们身上。他告诉众人和这些领袖,如果他们不首先回答他的问题,他没有必要回答他们的问题。佩特指出,这种以问题来回答问题的方式在拉比辩论中是很典型的,[16]因此不是在回避问题。
21:25-26 关于约翰的洗礼问题是要迫使这些领袖采取其中一个行动:(1)承认施洗约翰的神圣信息,其中包括确认耶稣是弥赛亚(太3:1-17;约1:19-34);这引起他们的谈论:“他必对我们说,‘这样,你们为什么不信他呢?’”(25节)。(2)公开否认施洗约翰是先知,这样会引起人们对他们自己的愤怒。他们在商讨中(26节)承认,人们相信施洗约翰是从神而来的真先知。路加福音揭示了他们的惧怕,即如果他们不承认约翰是先知,会被人们用石头打死(20:6)。但是,他们更关心自己的名声,而不是施洗约翰或耶稣的真相。他们自己假冒为善的政治伎俩使他们自落网罗。
21:27 他们回答说“我们不知道”,这暴露了他们的软弱。作为领袖,他们本应当知道。如此的回答当然使站在一旁的人们失望,使耶稣处于更有利地位,他因此拒绝回答他们。如果不能确定约翰的权柄,他们也不能分清耶稣的权柄。问题是,为什么耶稣不乐于宣告他的权柄源自哪里?但是人们已经承认他是先知,是大卫的子孙,他们向他呼求拯救(21:9)。耶稣不必向他们证明他的权柄。耶稣也知道这些领袖的堕落,他不在乎他们的支持。因此,他不回答。
两个儿子的比喻(21:28-32)
21:28-30 只有马太福音记载了这个比喻。这个比喻中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两个儿子(字面意思是“孩子”,tekna):一个儿子开始时拒绝,但后来遵从了父亲的吩咐;另一个儿子在父亲吩咐的时候立刻口里同意,但没有实际的顺服。这个比喻的要点提供了一个基本真理,而不是寓意性的真理,人们不能在这里寻找隐藏的含义。这里的要点是,哪一个儿子遵从了父亲的吩咐?是顺服地口头答应下来,却不去做的那个?还是尽管起初拒绝,却去做的那一个?第一个儿子起初拒绝了,后来后悔了(metamelomai,“懊悔”),[17]然后按照父亲的吩咐做了。第二个儿子只是动了动嘴皮子,然后根本不想做父亲所吩咐的。
21:31-32 耶稣的问题单刀直入:“是哪一个遵行父命呢?”甚至那些假冒为善的人也知道正确的答案:最终遵行了父亲的吩咐的那一个。这是耶稣想要听到的回答,因为他可以以此来指控他们自以为义的态度。“我实在告诉你们”开始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宣告。税吏(犹太人痛恨他们,认为他们是贪婪的卖国者)和娼妓(妓女)将在他们之前进入神的国(字面意思是,“比你们先进神的国”)。
第32节解释主的理由。那些被宗教领袖拒绝的人,他们表面上拒绝服从神(或这些领袖),却回应了施洗约翰的信息。耶稣说他们“信”(episteusan)他,因此真正的义路向他们敞开。相反,宗教领袖不信(ouk episteusate),不能得着义路,因此他们自己才是不遵行的人。天国是向那些顺服的人(就是那些相信神儿子,遵行他命令的人)敞开的,而不是向那些口说信奉神,却拒绝神所提供的义的人敞开的。
葡萄园园主的比喻(21:33-46;参可12:1-12;路20:9-19)
21:33-39 这个比喻的细节并不是要仔细分析隐藏的意思,而只是讲述一个反叛和傲慢的故事。家主(oikodespotēs)拓展他的产业作为投资,并将其用于出租以赚取利润。园户(geōrgois,“租户,农民”)租下这个园子,与园主订立契约。
“再……一个”(33节)将这个比喻与之前的那个比喻联系起来,耶稣在那里告诉大祭司和长老,税吏和娼妓倒比他们先进神的国。讲第一个比喻是为了回应他们不愿意承认施洗约翰的权柄是来自于神的。这个比喻继续这个主题,但是强调他们反叛神和敌对神。比喻元素清楚地代表了神、以色列和宗教领袖,但是想要在去很远的地方旅行等微小的细节上得出象征意义是无用的。要点在于园主的预备、园主与园户达成契约,以及园主期待获得收益。
第34-36节记载了园户的背叛。收获的时候到了,园主打发仆人去收取应得的收益。然而不忠心的园户殴打和杀害仆人。又一批仆人被派去,他们同样被拒绝和杀害。同样,按照比喻类教导的特性,想要对每一批仆人分门别类是不恰当的。最好把这些仆人看做是差派到以色列的先知的代表。园主差派两组仆人,表明园主给园户不止一次机会去做正确的事情。这可能指的是“先前和后来的先知”,或者是律法所要求的要有两三个人的见证才能指控人有罪。
最后,耶稣把这个比喻推向高潮:园主差派他的儿子,最后一次呼吁园户去做诚实的事情(37-39节)。这个行动表达了问题的严重性。园户本当自然而然地尊敬园主的儿子,并且把园主所应得的给他。然而,他们却密谋并杀害产业的继承者,这暴露出这些丑恶的园户不可思议的邪恶本性。他们扭曲地认为,杀了他将使他们有权得到土地。他们不仅不尊敬园主的儿子,也丝毫不为自己的贪婪和残忍悔改——他们杀了园主的儿子,就像对待那些仆人一样。
21:40-41 耶稣接下来让祭司和法利赛人对这个故事下个结论。问题很简单,园主将做什么?他让听众的本能反应来谴责这种堕落行为。虽然这些邪恶的宗教人士还没有意识到这是对他们的教训,甚至也知道园主不会容忍杀害他的儿子。他们称这些园户是“恶人”(kakos,“恶人、坏人”),并且沿用这个词预言了一个“恶劣的结局”(kakōs apolesei,“严重地毁灭”)。当然,园主接着会把园子租给其他人,这样当收获果子的时候,他们会付钱给园主。讽刺的是,他们的正确回答恰恰描写了他们自己的命运。耶稣指出,神的国将要从以色列“夺去”,赐给其他人,他们会结出神想要的果子,并且把神所结出的果子归于神(43节)。
在马可福音(12:9)和路加福音(20:16)的记载中,耶稣自己给出了这个比喻的答案,路加福音记载了宗教领袖明显的震惊。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都没有说耶稣自己回答了问题,虽然似乎很可能的确如此。这些领袖的回答“这是万不可的”(mē genoito),暗示他们对园户命运的前景感到惧怕。mē genoito也许更多的是口头上表明他们对于命运的惧怕,而不是对于耶稣所讲故事不相信的回应。马太福音对于耶稣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提供了具体的细节,而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都只是记载了答案。
21:42 在马太福音的记载中,这是耶稣第四次质疑他们对圣经的解读(12:3,19:4,21:l6、42),强调了某一段经文。当代基督徒也许难以理解这样一个问题的侮辱性。这些问题是对那些把自己打扮成律法专家的人而说的。耶稣再一次让他们注意到,他们的圣经知识并不如他们向人展现的那么深厚。
耶稣在这个场合提到诗篇118:22-23,很可能是大卫的见证——他起先遭受拒绝,早年在旷野逃避扫罗(撒上16:19-撒下2:4)。亨德里克森主张,这首诗篇是指以色列民族,它曾被其他民族藐视,却成为万族之首,耶稣是整个民族的代表。[18]这里更好的理解似乎是指向大卫,进而指向“大卫的子孙”(即耶稣,参彼前2:7)——但是,这对于理解这里的所指上并不真正重要。人可以拒绝他,但神已经在自己的计划中把他立为房角的头块石头。与这个比喻的联系是在贪图自利而不是渴望荣耀神的思想中发现的,这导致人拒绝神的儿子。但是如诗篇提醒他们的,神取了背叛之人所拒绝的,以此为他工作的冠冕。
21:43-44 然后耶稣对比喻和诗篇都进行了应用。比喻中的“所以”的字面意思是“因此”(dia touto),指的是天国要从这些领袖这里拿去的理由。因果关系的陈述从比喻中得出一个应用,园户没有把园主应得的给他,并且杀了他的仆人和儿子。同样,以色列拒绝和杀害神的先知,现在还要杀害他的儿子。正如园主会马上把园子拿走另外租给别人,神也会把这些宗教领袖赶出去,并且把万族都吸引到他的天国中。卡森指出,建造的象征并没有明确地指向教会,这里的要点是跟基督论有关的,而不是教会论。[19]文士、法利赛人、撒都该人、长老和祭司已拒绝神,并且试图建立他们自己的荣耀。现在耶稣来把天国从他们这里夺走,赐予他人。基督的门徒现在要完成神的工作。
第44节是第二个应用,[20]提到诗篇118:22-23中的石头。拒绝石头带来两种后果:有人掉在石头上(ho pesōn epi ton lithon);它掉在其他人身上(ephē hon dē an pesē)。第一群人因为宗教领袖的错误教导会“跌碎”——他们被这石头绊倒,结果是破碎和严厉的审判。第二群人“像尘土一样被吹散”(和合本,路20:18译作“砸得稀烂”),这很可能是指扬场,谷壳会从谷粒中被分开,被风吹散。弥赛亚的复仇会落在第二群人身上,揭露他们是假先知,会把他们和真先知分开。“他手里拿着簸箕……把麦子收在仓里,把糠用不灭的火烧尽了。”(太3:12)
21:45-46 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现在明白了耶稣所说的教训指的是他们。这里更加明确地使用“法利赛人”这个词,只是指出这些长老所属的派系。“听见”(akouō)的意思是“理解含义”。他们终于明白,这个比喻宣告了弥赛亚对他们的审判,他们宣告了自己的命运(41节)。
即使明白过来,他们的回应既不是悔改,也不是自责,而是愤怒和敌挡。因为耶稣的话,他们想要除掉他。对照这个比喻的寓意(38-39节),这多么具有讽刺意味!然而,他们“怕众人”,知道对耶稣的攻击会招致人们的攻击。人们仍然把耶稣看做先知(甚至今日的某些宗教群体也是如此),但是还没有承认他是弥赛亚。
讲道建议
耶稣最后一周的生命为我们提供了激动人心又具有挑战的看见,可以一览耶稣的心思意念。他在进入耶路撒冷时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他严肃地提醒人们如此赞美的必要性。这是旧约暗指弥赛亚即将来临的另一个应验,他的到来需要放在原文的语境中理解。基督徒经常不能理解耶稣是大卫的子孙,而且他的到来证明了神对大卫的应许是信实的。当人们热切地谈论所有人都会得到救恩的时候,不要忽视耶稣的使命具有犹太人的特性。
洁净圣殿的信息不应为了顺应现代有关耶稣之“温柔”的观点而被弱化。耶稣对圣殿的热心,反映出我们对神的工作和神的真理当有的热心。在当代的基督教中,人们似乎更关心不要冒犯人,而不是不要冒犯神。如果我们要像基督一样,也许我们也会更少地关心政治正确,更多地关心神的名。学习耶稣生命中的这个部分,能为我们描绘神圣弥赛亚的一幅真实的画像——他对圣殿大发热心而且咄咄逼人。
我们应当明确区分圣殿和当代的教会。圣殿清楚地包含盟约的责任,象征着以色列的敬拜和神临在于他的百姓之中。教会建筑没有同样的意义。
耶稣与祭司和长老的冲突是对神之工作的典型的宗教抵挡。基督徒应当警戒落入这样的陷阱,即如此地专注于宗教传统和自义,以致错过了真正的耶稣和教会真正的使命。今天,许多基督徒看不到他们周围的宣教禾场,因为他们对堕落的社会价值观和他们中间露骨的不道德行为感到愤怒。这是法利赛主义的错误——这些人也对他们这个时代的罪人生气,没认识到自己有责任把神拯救的知识带给失丧的人。
[1] Hendriksen, Matthew, 759.
[2] Meyer, Matthew, 362.
[3] Carson, Matthew, 437.
[4] Barnes, “Matthew and Mark,” in Notes on the New Testament, 1:216,
[5] BOB.
[6] Carson, Matthew, 439.
[7] Edersheim, The Temple, 22.
[8] Israel Lipschutz, “Appendix to ‘The Temple,’” Encyclopedia Talmudica, 604.
[9] 有人试图争议道,约翰福音第2章与马太福音第21章叙述的是同一事件。但是两处记载的差异过多,使这个理论难以成立。
[10] Hendriksen, Matthew, 771.
[11] Carson, Matthew, 8:444.
[12] John L. Leedy, “Plants,” 663.
[13] Hendriksen, Matthew, 774.
[14] Barbieri, Mark, 256.
[15] Carson, Matthew, 8:447.
[16] Pate, Luke, 376.
[17] 有些抄本对于哪一个儿子是第一,哪一个是第二存在差异。新美国标准圣经根据一种读法,将顺服的儿子视为是第一个且是懊悔的那个,不顺服的儿子是第二个。新国际译本和英王钦定本则按照联合圣经公会希腊文圣经(UBS),把不顺服的儿子放在前面。
[18] 见 Mendriksen, Matthew, 785-86.
[19] Carson, “Matthew, 8:454.
[20]有些学者,如亨德里克森(Hendriksen,Matthew, 787),认为44节是从路加福音20:18插入的,并没有什么有力的证据支持它被包括在原文中。然而,文本支持包括早期拉丁手稿西奈抄本(4th C.E.)和梵蒂冈抄本(4th C.E.),武加大译本,拜占庭文本,以及教会先辈克里索斯托(Chrysostom,又译“屈梭多模”),西里尔(Cyril,亚历山大的),哲罗姆和奥古斯丁。因此,本作者会将它包括在原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