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回到加利利
古代近东的叙事不像西方人的思维方式那样关注时间顺序。因此,虽然所有的同观福音书都记载了下列事情,它们不同的上下文的编排对于现代读者来说似乎仍然是奇怪的。然而,圣经叙事符合记录历史的规范风格,每一个见证都与其他地方的记载一致,每一位福音书作者都按照各自的目的以相应的顺序向读者呈现历史信息。
约翰殉道的记载(14:1-13;参可6:16-29;路9:7-9)
14:1-2 耶稣主要在加利利及其周围作工,那时分封的王希律统治加利利。这里说的是希律·安提帕(Herod Antipas),他是大希律的儿子,大希律在耶稣降生的几年之后去世了。“分封王”(tetraarchēs)的头衔最初指的是统治四分之一的王国,但是后来这个称呼是指比真正的王低一级的统治者头衔。大希律死的时候,他的几个儿子争夺王国的统治权,后来国家划分为几个地区,分别由腓力、希律[1]和亚基老治理,这才止息了纷争。亚基老因为鲁莽的残忍行为而被放逐,王国重新在腓力和希律之间分配,都成了分封的王[2](而且同时都是用“希律”的称呼)。希律·安提帕统治加利利,因此会定期得到有关耶稣施行神迹和耶稣的能力的消息。
在第2节表明,希律想当然地认为耶稣是复活了的施洗约翰。马可福音记载,当地的人也认为耶稣是施洗约翰。他们肯定听说过施洗约翰以及他被希律无辜地杀害了,并且相信耶稣就是施洗约翰本人(可6:14)。人们的迷信,以及无辜地杀害施洗约翰,使得这个传闻越传越广,以致希律害怕起来。还有传言说耶稣是以利亚或那位预言要像摩西一样的先知(可6:15)。根据路加福音的记载,希律想要见耶稣,为了自己判断耶稣到底是不是复活的约翰(路9:7-9)。
14:3-5 约翰因为谴责希律和希罗底的不道德关系而被捕入狱,希罗底曾是希律同父异母的兄弟腓力的妻子(这个腓力不是分封王腓力,而似乎是另一个与希律同父异母的兄弟[3])。约瑟夫提供了一些有关约翰被害的历史记载,这件事在第3章有被提及。[4]他解释说,希律·安提帕爱上了希罗底。[5]约翰谴责这个婚姻(4节),这触怒了希罗底,以致她想要杀死约翰(可6:18-19)。约翰很可能宣讲的是利未记8:16和20:21的内容,而且他似乎不断地重复宣讲这一信息(经文字面的意思是“约翰一直地说”,这里用的是未完成式elegen,指的是过去的连续动作)。
马太在第5节记载,希律害怕处死约翰,马可福音6:20也这样记载,还说“他(希律)在其他方面乐于听他讲论”。这似乎很奇怪,在残忍的专制统治下,约翰这样的一个人竟然使得希律心里害怕。马可福音告诉我们,希律认为约翰“是义人,是圣人”(6:20)。马太福音还说希律害怕杀死约翰是忌惮以色列人,他们认为约翰是先知。公开地杀害义人,特别是被人们公认的先知,这很可能会引起暴乱。希律把约翰关在监狱里,希望这样能够使他不说话(参太11:2-3)。约瑟夫对这些事情有同样的记载(见第3章)。[6]
14:6-7 简简单单的生日聚会却成为撒但所使用的工具,用来攻击囚禁中的神的仆人。希罗底使用她的女儿来操控希律,使他下令处死约翰。据霍纳(Harold Hoehner)所言,这个女儿叫做莎乐美(Salome),[7]她只有12岁,或者不到14岁。[8]她所跳的舞蹈使得希律和同席的官长们非常兴奋(可6:22),希律在热情之中发誓,无论她向他要什么,都会给她。不用猜测怎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古时的专制者如此冒失地发誓并非罕见。
14:8 这个女孩的母亲希罗底利用这个局面,借此对神的先知实施报复,因为他公开地宣告她犯了罪。马可福音提供了更多的细节:希律对年轻的蛊惑者许诺,国家的一半都可以给她(6:23)。女儿去找母亲拿主意(6:24),母亲指点她,要施洗约翰的头(6:24)。在这个悲剧中,三个主要角色的行为都能让我们看到人类的一些邪恶本性:年轻姑娘使用其诱惑技巧吸引国王,使其陷入容易犯错的境地;希律在许多证人面前愚蠢地承诺,要把王国的一半给出去;希罗底如此坚决地复仇,致使她选择杀死一个已经关在监狱里的人,而不是趁机获取希律王国的财富和统治权。
14:9 希律的“伦理”行为很有意思。他宁可杀掉一个他知道的义人和圣人(可6:20),而不愿意打破他的荒谬誓言。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都提到,希律是因为同席的客人而履行承诺的(9节;可6:26)。马可福音所记载的“急忙”“立时”“立刻”这些陈述,强调了希罗底急于想利用这个情形。如果年轻的莎乐美没有要求这件事“立时”(exsautēs,立刻)去做,希律也许可以等上一段时间,让这个事情过去,不兑现这个承诺。马太福音记载,希律对杀死约翰忧愁(马可福音使用的是复合词perilupos)很忧愁(lupētheis),但是他仍然履行了誓言。
14:10-13 对于这样一位伟人生命的终结,这几节的总结似乎并不恰当。约翰殉道,这件事情相当平静和黯淡。只有他的门徒索要尸体的举动,可以作为他大有能力事工的体面结束。但是,如此的情形发生在很多圣徒的生命中,他们为了神的国度作工、舍命,几乎不被这个世界注意到,或者更不幸的是如约翰,成为邪恶力量的牺牲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马太福音记载约翰的头给了这个女孩(korasiō,它是korē这个词的小词,意思是“女孩”,更字面的意思是“小女孩”;请看第6-7节对她年龄的注释),强调这个强大的国王是如何被这年轻的蛊惑者操控的。甚至最强大的人都不能控制自己的堕落本性。
约翰的门徒前往监狱索要尸体。关于他的头是否被取回与身体合在一起下葬没有说明。门徒已经对约翰的离去有所预备,因为约翰不断地使人注意到耶稣的事工必兴旺,他自己的事工必衰微(约3:22-30),可能也因为马太福音11:2-7记载的事件。马太告诉他的读者,约翰的门徒埋葬了他,然后去告诉耶稣(12节)。他们清楚知道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且现在耶稣是约翰所宣告的天国唯一的代言人。
这使得耶稣在继续他的事工之前退到一处“野地”独处(13节)。卡森没有把耶稣退到野地与约翰的死联系起来,[9]如果假定第13节开始了另一段记叙,而不是结束上一段,这是有问题的。要记住,章节的划分是现代对原文本添加的。不定过去式分词“听见”(akousas)以及连词now(de)更像是要结束前面的叙述:“耶稣听见了(他们的报告),就上船从那里独自退到野地里去。”他的门徒随后也加入到他那里。他被人发现,众人开始聚集。由此引入第14节。
喂饱五千人(14:14-21;参可6:30-44;路9:l0-17;约6:5-15)
14:14 按照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的记载,接下来的事情发生在十二使徒外出传道和赶鬼回来之后(参太10:1-7)。耶稣听了他们在事工上取得成功的报告,但是聚集的众人迫使他退到伯赛大周围的一个私密处。不久,人们又发现他们所在的位置,于是他们又一次被好奇又有需要的人们团团围住。
主并没有因为被他们打扰而表示不满,而是“怜悯他们,治好了他们的病人”。这里对所行的神迹的叙述,并不是证明耶稣所声称的事情,而是因为他们的身体需要而产生的怜悯(esplagchnisthē,“内心和情感被触动”)。喂饱五千人同样出于这样的怜悯。根据马可福音记载,耶稣的怜悯也是因为他们像没有牧人的羊一样,他借此机会来教导他们(可6:34)。
14:15-16 耶稣医治病人似乎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傍晚,人们没有准备饭食,也许他们从未想到会在这么偏远的地方待这么长的时间。根据约翰福音记载,耶稣首先向腓力发问(他是这个地方的人),从哪里可以得到食物让这些人吃饱(约6:5)。当然,现代基督徒明白,属灵的回答是:“哦,主,你是生命的粮;你能够喂养他们。”然而实际上,当我们面对如泰山压顶般的境况(比如,要喂饱五千人),我们的回答与腓力的会十分相像:“我们从哪里也找不到这么多的食物!”约翰福音也告诉我们,耶稣问腓力,不是要得到建议,而是要“试验腓力”(约6:6)。耶稣已经有自己的计划。门徒的回答(15节)似乎是“让他们自己解决”——“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村子里去,自己买吃的”。耶稣有另一个计划,他有一个功课要让门徒们学习。他说:“不用他们去,你们给他们吃吧”(16节)。巴比里注意到,这里强调的是门徒们(“你们”)提供食物。[10]这对他们来讲一定是一件极令人震惊的事。腓力计算了一下,喂饱众人需要花费超过二十两银子(大约八个月的工钱),他认为他们现有的远远不够。(约6:7)。
14:17-18 耶稣让他们找一找,看看能找到什么食物。约翰福音告诉我们,安得烈发现有一个小孩带了五个大麦饼和两条鱼(约6:8-9),这些食物就连耶稣和他的十二个门徒也吃不饱。大麦饼说明了这个男孩的经济状况——大麦是最普通的作物,通常用来喂养牲口。吃这种食物的“是穷人,会被人瞧不起”。[11]穷人制作食物时经常在大麦中掺入小麦或其他比较贵的作物,以使它保存的时间更长一些。
耶稣只要求门徒把一点东西拿给他(18节)。如果有人考虑一下约翰的记载,显然耶稣是要利用这个机会教导门徒一个宝贵的功课,这功课与门徒喂养穷人的责任无关(除了那个提供粗粮的男孩以外,这里并没有指出这里聚集的是穷人),而是说,当跟随者都乐意信赖他时,他就会彰显供应的大能。常被认为是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的一句话道出了这个功课的核心内容:“主的工作,若用主的方式来做,从来不会缺乏主的供应。”
14:19 门徒们被告知要将人们分为五十人或一百人一组。这里“除了妇女孩子”,约有五千男人(21节,这里的anēr指男性),所以人们很可能被分成一百多组,散布在山坡上。这里提到的“草”或“许多草”是用来表明季节,与约翰福音中的描述一致,逾越节近了。
耶稣“望着天”,为食物祝福,然后掰开饼让门徒分发。佩特看到这里强烈地暗指主的晚餐的设立,他相信以祝福和掰饼来满足众人的物质需要,预示了满足人属灵需要的主的晚餐。然而,耶稣的行动却是很平常的,为了神的供应而感谢神,除此之外不应寻求额外的属灵意义。[12]卡森的解释是正确的:“望着天,感谢神,掰饼,这些行为对于任何犹太人的一家之主来说是平常的作法。”[13]门徒们看到食物供应的不足,见证了耶稣为神的供应祝谢(约6:11),惊奇地见证了神的供应从未耗尽。他们捧着一大堆饼去分给一群人,然后回来又被人装上。这对于开展事工,是多么好的功课。
14:20 就像耶稣所应许的,当一个人首先寻求神的国,甚至他的物质需求也会被满足(太6:25、31-33)。然而,就像这一节所描述的,人们不仅得到满足,而且还有富余。那个男孩拿出一个篮子,里面装着五个饼和两条鱼,可能他回家的时候带回去十二个篮子的饼和鱼。
14:21 这里讲到男人的人数,也提到妇女和孩子,这样读者可以感受到这个神迹是多么惊人。人数很可能在7500到10000之间,尽管这是推测的数字。现代读者也许会惊异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聚集在一处来看一个人,但是怀疑这一记载是没有理由的。世俗的记载也会提到有如此众多的人聚集在一处来看一个重要的人。
海面行走(14:22-27;参可6:45-52)
14:22-23 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都记载了喂饱如此之多的人之后,耶稣“随即”(eutheōs/euthus)“催”(anagkazō)他的门徒上船,渡到海的那边去。卡森解释道,“这个动词非常强烈,也许可以译作‘迫使’”。[14]为什么耶稣让门徒离开,留下他和众人在一起,以及为什么他要强烈地这样做?
显然,刚刚见证了如此壮观的神迹,人们非常兴奋,并且决定宣告耶稣是他们的王(约6:14-15),然而这是为了错误的动机。孟恩思眼光敏锐地指出:“这里暗示,门徒本想留下来分享众人的兴奋。”[15]然而耶稣有另外的打算。现在并不是他做王的时间,而且从条件上讲也是如此。他很快就(“随即”)打发走门徒,并且留下来使众人散开。这样的情形对于门徒来讲可能既高兴又困惑,对于众人也是如此。
门徒离去了,众人也散去,各归自己的村庄和家里。耶稣则独自上山去了。找一段时间独处祷告,正是耶稣的性格;我们可以想象,经过如此紧张的一天之后,医治了病人,施行了不起的神迹喂饱了众人,然后处理了那些拥戴他为王的人,他想要独自安静地待一会儿。
“到了晚上”所说的是夜晚的后半段。“晚上”涵盖了一个广泛的范围,它分为两个时间段,前半夜是指日落前后(15节);后半夜是指黑暗降临以及随后的夜晚时间(23节)。这样,在黑暗的山中,耶稣独自祷告了一段的时间。圣经并没有单独强调这段时间,也很少记录像传道人经常讲的那样,耶稣避开众人独自祷告。但是他的确找机会独自祷告。他也在门徒和众人面前祷告。记载他独自祷告的信息如此之少,原因很可能是,这是私下的祷告,并不是展示给人们看或者作为讲道中的例证。
14:24 马太福音记载门徒的船已经“离岸许多斯塔德(stadia)”(译注:“斯塔德”是希腊长度单位),马可福音说已经“在海中”。1斯塔德大约等于185米。因此那些关于耶稣沿着海岸和船行走,然后涉水上船的描述是不符合圣经的。而且船正被海浪拍打着,风使他们难以前进。有关耶稣冒着风浪行走在海面上的注释,描述了一幅当教会面临试炼时[16]耶稣来安慰他们的画面,这是极端寓意化的解释,应该不予采纳。
14:25 “四更天”是凌晨3点至6点这段时间。希伯来人把夜晚划分为三个时间段:(前夜、中夜、后夜,例如士7:19),但是罗马人划分为四段(18-21点,21-24点,0-3点,3-6点)。或许因为马太做过罗马人的税吏,所以在这里用的是罗马人的时间分段。
耶稣“在海面上走”(peripatōn epi tēn thalassan),往门徒那里去。孟恩思提到一些争论,认为介词epi在这里应当译作“向(与宾格连用)海里”,在第26节则应当译作“在海边”(与所有格连用)。[17]但是上下文清楚地指出,耶稣的确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行走,所使用的介词从结构上看没有那么严格,需要在翻译的时候译作与“在……上”不同的意思。耶稣是被圣灵充满的完全的人,他能够胜过身体上的自然律。神通过他证明,自然界的事情是受他支配的,而不是相反。
14:26 有人认为耶稣只是沿着岸边行走,涉过浅水到达船上。那么门徒们(有些人是经验老道的水手)的表现则显得相当愚蠢。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进到海的深处(马太福音如此说,24节),吃惊地发现有一个人影在波涛汹涌的海上移动。有两个词强调了他们的恐惧,etarachthēsan是tarassō的被动形式,意思是“被吓着了”,phobos的意思是“害怕”(英语词汇phobia由其衍生而来),这使得他们喊叫起来。
他们认为自己看到了鬼怪(phantasma,幽灵)。这个结论很可能是因为影子移动的方式而得出的。大海在翻腾,但是耶稣在保持身体平衡上似乎并没有困难,因为风浪是由他支配的。穿过黑暗,人们看到在大海的中间,有一个影子独自稳步穿过海面。很容易理解为什么门徒感到惊慌,并且认为这一定是一个鬼怪。
马可福音记载耶稣“想要从他们旁边走过去”(可6:48〔现代中文译本〕,zethelen parelthein autous)。为什么耶稣要从旁边走过去,我们并不确定,但是耶稣已经告诉他们要过到海的那边去(太14:22;可6:45)。也许他计划在那里与他们会面。马可福音解释说,耶稣离开岸上之前就看到他们在风浪中挣扎。巴比里指出这不仅仅是从旁边经过,他把这理解为特殊的显现,就像旧约中神显现一样,“从旁边经过”的用法就是“显现自己”。[18]
14:27 耶稣的声音从风暴中传出,给门徒的心带来平安:“是我,不要怕”(tharseite, egō eimi)。安慰来自于知道耶稣就在附近,没有鬼怪。因此他们应当充满信心,而不是惧怕。他还命令道“不要怕”,也许更字面的意思是“停止惧怕”(mē phobiesthe)。现在时祈使语气给出一个命令,即要不断地做什么事情,或者像此处所使用的祈使语气的禁止(mē),阻止继续做某事,或者“打断一个已经开始的行动”。[19]
彼得在水上行走(14:28-33)
14:28-29 马可福音没有记载彼得在海面上行走,但是这个轶事确实是彼得大胆冲动行为的一个典型表现。彼得的表述“主,如果是你”,与其说是表明他的怀疑,不如说是表达了他出于信心的请求。可以正确地把它翻译为“主,既然是你,那就命令我从水面走到你那里去”。毫无疑问,彼得对主的能力有信心,作为一个常年在海上驾船的人,这里所显现的主的能力战胜自然的现象令他激动,激发了勇敢的行为。请注意,彼得并没有径自爬到船外——这很重要。他知道仅凭着人类的激情,正常的物理定律并不会被取消。他知道需要主的命令来行这个神迹。这就是信心的一步。
彼得迈步下船,发现自己站在水上(29节)。这是一个神迹,也许比彼得和其他人见证过的医治更难以理解。经文没有提及彼得在水面上走了多远或走了多长时间,但是确实说到他走了几步(“行在水面上,走向耶稣那里去”〔新译本〕)。
14:30 行走因害怕和失去信心而止步,而正是这信心激励他离开安全的小船的。必须记得的是,彼得的这个经历并不是类比得救的信心,也不是用来证明其他的事情,而是指出门徒的小信;虽然他们有许多眼见的证据,表明耶稣的超自然能力。马太福音揭示了彼得的落水:“但是看见风浪”。风浪代表猛烈的狂风暴雨,在他的周围造成滔天巨浪以及其他令人害怕的可见环境。换句话说,虽然彼得看见过耶稣战胜风暴的能力,并且耶稣向他发出明确的命令,让他出船行走,然而当前环境的危险还是压倒了他。当彼得看风暴,而不是看主的时候,他开始下沉。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并且大声求救。单单这一点就值得注意,他仍然知道耶稣的能力可以拯救他。
14:31 马太福音使用“赶紧”(eutheōs)暗示主毫不犹豫地营救他那个既热心又软弱的门徒。读者可能感到奇怪的是,他还立刻(甚至在他们上船之前)责备彼得道:“你这小信的人哪”。这里有一个功课,小的信心也能够成就大事;他的确行走在水上。但是,这个责备一定会使其他人深受震惊,因为他们甚至根本没有走出船去。
“为什么疑惑呢?”这个反问为了让人注意到彼得有一个好的开始,后来却怀疑基督赐给他的能力。主的命令本应足以支撑彼得,使他甚至并没有立即沉下去的事实也证明了,当行在神的旨意中的时候,神的仆人是安全的。卡森指出:“并不是他对自己丧失了信心,而是他在基督里的信心强壮到足以让他离开船到海面上行走,却并没有强壮到让他勇敢地面对风暴。”[20]
14:32-33 当主和彼得进到船内,风止住了。这里的联系可能是,风是主故意使用的。风创造了一种环境,借此那些跟随主的人可以被试验,并且学会一个功课,即主的能力胜过各样的环境。当试验结束,主没有任何吩咐,风就止住了。有人会认为,他们应该从8:23-27的经文中学会了这个功课。实际情形是,人人都在为每日的物质生活挣扎,很容易看不到神的能力和计划。
第33节对真正的敬拜作了很好的解释。敬拜不是由诗歌或其他宗教行为产生的,而是从内里流淌出来的,出于对敬拜对象的敬畏。“敬拜”(proskuneō)这个词的意思是“在前面俯伏和敬拜”。对于那些了解到神是何等有能力和良善的人,这是自然的回应。看到甚至连大自然的力量都归耶稣掌管,门徒对耶稣既惊奇又尊敬。在马可福音中没有提到敬拜,但是可以读到“他们心里十分惊奇”(6:51),反映了同样的态度。[21]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都记载了门徒的失败,但是马可福音更严厉,并且在故事的结尾作出评价(6:52),解释说他们在船里的害怕是因为没有从喂饱五千人中学到“主拥有能力”这一功课。然而,尽管他们心里还是愚顽,他们得出结论:“你真是神的儿子!”“神的儿子”,这一表达实际上指的是从神而来的那一位或具有神的本性。
14:34-36 他们在革尼撒勒上岸(加利利海的西北岸)。耶稣继续(应该是第二天)医治所有带到他这里的人。他的名声传得如此之快,一旦人们听说他在这里,就都聚集起来,把他们的病人带来医治(35节)。
也许“只……摸他的衣裳䍁子”的要求与广为流传的一个妇人的消息有关,她患血漏十二年,仅仅是摸了“他的衣裳䍁子”(9:20-22,同样的词汇)就治愈了。那个妇人在伸手摸之前并没有问,也没有得到耶稣的任何应许,但仍然因着她的信心得到了怜悯。其他人听到这个故事,想要得到同样的益处和结果:“摸着的人就都好了。”耶稣的祝福继续流淌到那些寻找和相信他的人。
讲道建议
约翰殉道的记述生动见证了人类堕落。约翰除了讲神话语的真理外,完全是无辜的,他被杀是为了满足一个苦毒之人的怨恨和报复。希律知道约翰的圣洁生活,也敬畏他,因为约翰是一位真正的先知,却被自己不能控制的情欲和冲动的自夸所操控,而成为受害者。他愚蠢的承诺和固守诺言的骄傲决定,使得他完全不顾及这决定的不公义。这给后人一个警告,那就是罪能把人带到何等可怕的境地。希罗底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情愿利用年幼的女儿引诱自己的丈夫,这是堕落的人类之邪恶的另一个可怕的见证。
当耶稣想要独处的时候,却被想要耶稣满足自己需要的人们打断,他这种无私的服侍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因为约翰之死的可怕消息,他完全可以不顾他们或者打发他们离开,但是他情愿离开独处之地来照料他们。他甚至在加利利施行最壮观的神迹,来证明他关心他们的需要,并且帮助他的门徒明白他和他的工作都不受人类有限资源的限制。神的仆人经常在开展一项事工之前犹豫,因为他们计算自己的资源,看不到用什么方式完成所需要的事工。也许我们需要学习一下门徒们的功课,把我们所有的交托给基督,相信他会照着他的能力,而不是我们的财富工作。
也许在这一章中我们所要学的最重要的功课,是彼得不得不付出惨痛代价才学会的。我们要定睛在耶稣身上,而不是在环境上。当彼得把目光从耶稣身上移开,去看自己周遭的境况时,他在海上的行走戛然而止。在人看来,彼得不可能在水上行走,风暴的确既猛烈又危险。然而,只要他注目耶稣,他就非常安全,走得很好,因为彼得所害怕的环境耶稣都胜过了。希伯来书的作者在来12:2-3阐明了这一点:“仰望耶稣……思想……免得疲倦灰心”。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门徒对耶稣在海上行走的反应。敬拜不是由外在的行为生发,而是源自内里对待耶稣的态度。人们经常把敬拜同音乐或其他一些人的行为联系起来。神的百姓需要看到神的可畏、神的能力、神不可思议的恩典,这样他们就会敬拜他。愿传道人致力于传讲圣经中的神,从而带来真正的敬拜,即以心灵和诚实敬拜。
[1]有几个统治者都被称为希律,读者必须仔细分辨所提到的是哪个希律王。
[2] Josephus, Antiquities, 18:2; 1.
[3] 见 Harold W. Hoehner, Herod Antipas (Cambridge: Univ. Press, 1972), 131-36。
[4] 同上,18:5; 2。
[5] 同上,18:5; 1。希律拜访他的兄弟腓力时,爱上了腓力的妻子,她显然也爱上了希律。他们同意离开各自现任的配偶并结婚,这导致了希律王与亚哩达(Aretas(Aretas,希律王的岳父)之间的战争,亚哩达与腓力的部分军队合力击败了希律的军队。
[6] 同上,18:5; 2。
[7]见Antiquities, 18:5; 4。约瑟夫提供了一份复杂的家庭谱系名单,并称莎乐美为希罗底与前夫希律·腓力所生的女儿,他们离婚了。参Antiquities, 18:5; 4。
[8] Hoehner, Herod Antipas, 151-56.
[9] Carson, Matthew, 8:339.
[10] Louis Barbieri, Mark, 148.
[11] ZPBD, 661.
[12] Pate, Luke, 204-5.
[13] Carson, Matthew, 8:342.
[14] 同上,8:343。
[15] Mounce, Matthew, NIBC, 1:144.
[16] 见Gundry, Matthew, 296-98。
[17] Mounce, Matthew, 1:144.
[18] Barbieri, Mark, 153.
[19] Turner, “Syntax,” 3:75.
[20] Carson, Matthew, 8:344.
[21] 见卡森的讨论。 同上,8: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