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大概在30岁时开始公开传道(路3:23)。在这之前没有任何有关他讲道或行神迹的记载,并且在他12岁之后,没有任何有关他与当时宗教领袖交往的记载。耶稣可能一直等到自己满了被同辈人认可其权柄的年龄。
受约翰的洗是耶稣进入公众视线的第一步,表明他是仆人弥赛亚,通过圣灵膏抹来预备他。然后,耶稣预备下一步进入公开的侍奉,即他自己独处了一段时间,并且直面撒但。
试探(4:1-11;参可1:12-13;路4:1-13)
4:1 首先要注意的是,耶稣不是由于大意而步入试探,而是由圣灵指引的。在圣灵降落在身上之后(3:16),耶稣被圣灵引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尽管一些早期作者猜想耶稣是被圣灵传送到西奈山上,原文中并没有任何文字能够为此猜测作凭证。基督是被“引”(anēchthē,anagō的不定过去被动式)到约旦河平原附近的旷野。马可福音使用了更戏剧性的语言“把耶稣催到”(auton ekballō),暗示圣灵更为强劲的行动,而不仅仅是指引他。这里的意思是,耶稣没有自己找到这样的环境,而是受圣灵差遣在旷野禁食,然后面对试探者。重要的是,舞台正在为试验第二个亚当而预备,正如伊甸园是为第一个亚当受试验而预备的。两者之间的重要区别在于两种环境:第一个亚当是在神完美的园子里受试验的,而第二个亚当是在严酷堕落的旷野中受试验的。
“试探”一词是peirazō(“使受到试验”),它有两个基本含义。它可以指试验某人或某物的真实性或诚意。在这种用法中,人被禁止试探神(7节,合成式,ekpeirazō,使徒行传5:9所使用的正是这个词,peirazō;亦见林前10:9)。这个词被用于法利赛人对耶稣的狡诈试探(太16:1,19:3,22:18)。第二个含义是引诱某人作恶(林前7:5;加6:1)。查看语境和保持神学一致性,这些简单的解经原则有助于我们判断作者所指的是哪个含义。考虑到这些含义的差异,我们应当把雅各书1:13理解为:神不会引诱任何人犯罪,而他自己也不能受引诱犯罪。但是,神会试验他的仆人,以此彰显他在他们身上的大能和呼召,耶稣是要在这种意义上受到试验。因此,雅各说我们要在“试炼”(perirasmos,peirazō的名词形式;雅1:2、12)中喜乐。
神要通过撒但这一系列的引诱来表明,神的仆人耶稣是公义、信实的。全人类的代表亚当在最好的环境中受到试验并失败了,他使人类陷入审判和死亡(罗5:12-14,17-18);而代表重生人类的第二个亚当(保罗如此提到他,林前15:45-47)耶稣却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受到并通过了试验,他给在他里面的人们带来生命(罗5:15-21,6:23)。
至于基督有没有能力犯罪[1],这个话题已经变得错综复杂。但我们必须记住,虽然基督确实放弃了对其神性的独立发挥(腓2:7),他在本质上没有改变,也没有放弃他神性中的任何一部分。耶稣过去和现在一直是神,因此他不能犯罪。有人认为,试探是为了看他是否会犯罪,这种观点无疑是错误的。神所设立的试验不是为了引诱他犯罪,尽管这是允许的,而是为了表明弥赛亚(第二个亚当)是不会犯罪的。他是纯洁无瑕的神的羔羊,并有资格偿付罪的工价。亨德里克森(Hendriksen)对此提出了极好的评论:
这种情况对基督来说是不同的。外在的刺激——外在是指它不是源自主自己的灵,而是另一个声音——是存在的,而迎合这个外在声音的内在邪恶动机或欲望却不存在。然而,这种试探——也就是需求感,意识到撒但正催促他去满足这需求,知道必须抵制诱惑者,以及因此产生的挣扎——甚至对基督来说也是真实的。
我们主的灵不像燧石那么刚硬,也不像冰柱那么冰凉。它是完全有人性并极其敏感的灵,它会受到任何一种苦难的影响和折磨。[2]
所以,基督确实知道我们的挣扎,因为他也感受过压力,并体验过人类在安逸与顺服神的旨意这两种欲望之间的冲突。
这件事的复杂性之一在于,耶稣是作为一个人——一个真实的人——受到试探。靠圣灵的指引和赐予能力,他证明人在圣灵的掌控下总会抵制罪恶。但这一方面不能被孤立地理解。试探的另一复杂性在于,耶稣依然是神并因此不能犯罪。于是这个话题引出这个问题:如果他不可能犯罪,那么这个试探有多少真实性?我们在此处要记得peirazō的两个含意,这是很重要的。在这个语境中,它的意思是“试验”。耶稣受到试验,是为了证明他是为人类献上的祭,是既无罪又有资格的。人们可以试验金子是否为纯净的真金,而这种试验不会改变其构造。试验只将证明其真实性。
最好的理解可能是:耶稣受到的试验带有双重目的。首先,试验证明了他真实的属性(无罪)。其次,它还实现了另一个目的——作为真实的人,他感受到生理和心理需求的强烈性,并切身地认识到人类体验的局限和基本动力——他借此成为能感受并理解我们的挣扎的代求者(参来4:15-16)。
4:2 在直面试探者之前,耶稣禁食四十昼夜。禁食是一种自律形式,其目的在于专注一个特定的任务[3],在旧约中它与刻苦己心相关(诗35:13)并包含两种方式:部分禁食与完全禁食。犹太人实行的是部分禁食,它允许吃少许食物或喝水。但以理禁食了三个星期,没有吃任何一点“美味……酒肉”(但10:3)。这些长时间的禁食可能允许吃陈饼和喝水,但不能有需要预备的日常饮食。这么做是为了避免分散精力之事,以便全神贯注地祷告和沉思。
完全禁食包括对所有饮食的禁用,它一般限于一天。有的犹太人每周禁食两天(基督为此作了比喻,路18:11-12)。星期一和星期四一般被极为认真的宗教徒指定为禁食日。[4]根据路加的记载(路4:2,“那些日子没有吃什么”),我们必须认为耶稣在旷野经历的是完全禁食。这个经历可以与摩西(出34:28;申9:9)或以利亚(王上19:8)的经历比较。如此长时间的不吃不喝无疑需要神对此人的保守。根据原文,我们没有理由对字面意思的四十天进行任何程度的缩短。诚然,“四十”这一数字似乎因为其频繁的使用而代表着某种重要意义,但认为它仅仅是个失去字面意义的象征性数字,这样的想法是不合理的。有意思的是,以色列类似地在旷野受试验——长达四十年,而不是四十天。
“后来就饿了。”马太表述了禁食四十天后显然应当有的结果。但是,迈耶认为耶稣在禁食期间没有体验到越来越强烈的饥饿感,而只是在禁食后才开始感到饥饿的。他写道:“饥饿感是在他禁食结束之后才袭来的。”[5]这似乎在马太的表达基础上假设过多,但禁食的结果是耶稣饿了,这是人的体验。撒但利用人类的这一合理需求作为试探的第一步。
4:3 第一个试探是以挑战的形式到来,即让耶稣证明他是“神的儿子”。显而易见,当撒但靠近耶稣时,他知道耶稣有神的儿子的位分。我们很难想象撒但这个家伙在想什么。这个被造物是如此的傲慢或无可救药,他竟挑战道成肉身的神,让耶稣通过“把石头变成食物”这个简单的任务来证明他是神的儿子!迈耶指出,“儿子”在句中是被强调的,也就是“如果你跟神的关系是儿子的关系”,这似乎表明撒但知道基督是谁还挑战他神圣的使命。[6]与迈耶的观点一致,我们应当指出,“若”(ei)并非一定是暗指提问,它甚至可以假设所提的问题是事实,但要寻求证实。然而,过于离谱地把它翻译为“既然你是神的儿子”,这种作法是错误的。[7]这里的挑战在于,要证明耶稣及其跟随者使用什么作为其使命的权柄基础:他是神的儿子。
撒但要求得到的证据,对神真正的儿子来说本来是个简单的任务。神的儿子与神同等,他可以轻易地改变石头的分子结构,使之变成食物。神一说话,万物就有了,他掌管宇宙中的每个原子。然而,这个试验真正是为了判断神的儿子与仆人耶稣是否会使用他的位分和权柄来获得私利。卡森解释说:“以与神所赋予的使命相悖的方式来使用他的儿子身份,这对他是个诱惑。”[8]耶稣不需要“证明”他是谁。耶稣的信心和权柄并不倚靠撒但或任何其他人的承认。在耶稣公开传道的起点和终点,他受到的挑战都是:通过脱离神的计划和旨意的行为来证明他的儿子名分(太27:40)。
4:4 基督的回应既符合圣经,又意义深远,他回溯早期摩西的著作(申8:3)[9],从中引出神试图给以色列的一个教训:人不应当认为生命的存活是靠食物来维持的,而是靠神的供应。在他的掌控下,我们的每个需求都得以满足。正如神供应以色列人从未见过的吗哪,他也应许照顾我们的需求。神会照顾他儿子的需求,因此他不需要在神的允许之外靠自己来供应。是神引他到旷野禁食四十天的,并且在禁食结束之后神会供应他的需要。通过独自行动来照顾自己的需求,就是否认神的信实和神在他生命之上的权柄。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功课!耶稣后来因为体贴众人的生理需求而用奇迹大能喂饱了四千多人(太15:32-39),现在他因为父还没有结束这次禁食而拒绝体贴自己的生理需求。耶稣活出了他将传讲给门徒的话语(太6:31-33),并且显明约翰福音4:31-34的真理。
4:5-6 第二个试探也挑战耶稣,让他证明他是神的儿子。路加调换了第二个与第三个试探的顺序。路加显然不在意事件的顺序,因为他简单地用了一系列连词来列举事件。然而,马太在每个试探前都使用了tote,这个时间关联副词指明了按时间顺序接下来发生的事。马太对这个副词的使用胜过新约其他任何作者,这表明他希望遵循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10]这个顺序是否总按照历史的先后顺序,或只是按照以作者意图为基础的逻辑顺序,对此的研究虽然有意思,却不是这里的重点。
这件事的背景比前一件事更加戏剧化。马太记载,魔鬼“带他”进了“圣城”,但进入的方式却不明确。有些作者对于将它理解为身体的转移有所犹豫[11],但我们不必对此回避。它无疑与圣经对其他神迹的评论是一致的。“带他”这一表达是paralambanei auton(现在主动陈述句,paralamban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它暗指“随身带上”。这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表明撒但自己具有传送的能力。迈耶指出,这个表达“暗示了耶稣一方这种行为的非自愿性,和魔鬼一方的能力”[12]。
“圣城”这一表达只能是指耶路撒冷(诗122,137:4-6;太27:51-53),因为耶稣在此被置于圣殿的最高处(to pterugion tou hierou)。根据拉比伊斯雷尔·利普舒茨(Israel Lipschütz)的测量,最高点应当是圣所的屋顶,大概46米高。[13]很多学者反对这种定位,因为整个殿顶被0.5米长的尖锥所覆盖,以避免鸟类降落其上。[14]要考虑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马太记载了耶稣被带到圣殿(hieron)的最高点,那是指包括外墙在内的整个圣殿建筑组合,而不是圣所本身。约瑟夫生动地描述了从圣殿建筑组合南侧的外墙上所观看到的景色:
山谷深邃,深不见底。从高处俯视深渊,圣殿回廊高高耸立于深渊上方。若有人从角楼顶部向下观望,或从这两个高处俯视,他会头晕目眩,他的视力无法看到如此之深的地方。[15]
因此,最高点可能不是指最高的建筑,而是指人可能从那里坠落的最高之处。耶稣受到的挑战是,他是否相信神能超自然地保护他,使他不至于坠落丧命?
既然耶稣用经文应对了撒但的第一个挑战,魔鬼现在利用经文来使他的第二个挑战听起来更加属灵。撒但不惧怕引用经文。不仅如此,他在诱惑人犯罪时常常以听起来属灵的辩论作掩饰。正如耶稣之前所作的,撒但使用了七十士译本,而不是希伯来原文。我们不应当争辩说撒但对经文进行了歪曲,因为他没有引用整句经文(他省略了“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保护你”)。因为教导的缘故而只提到经文的主体部分,这是拉比、耶稣以及后来使徒的常见作法。耶稣确实只引用了申命记6:16的一部分来回应。在今天,撒但依然通过错误地使用神的道来继续欺骗人。他误导人们把神的应许从原文语境中分离出来,其结果是错误的解经和运用。当代基督教面临的可怕灾难是:信徒感到失望,他们认为神没有实现他的应许,而事实上神从未作出他们试图宣称的应许。撒但挑选了一首优美的诗篇并试图让耶稣相信其含义与神的用意不同。神借着道向某个特定的人或群体说出的话可能与当代基督徒的生活有关联,也可能没有。
4:7 耶稣提出了另一节经文(申6:16)来纠正这个错误。故意使自己身处危境,以此让神证明他会保守,这是质疑神的信实。耶稣不需要试验神是否会保守看护——他相信神的道。
出埃及记17:1-7记载了一个试验神的有意思的例子。以色列“遵耶和华的吩咐”(1节)在旷野前行,并安营在一个没有明显水源的地方。以色列民所发的怨言使神不悦,“因他们试探耶和华说:‘耶和华是在我们中间不是?’”(7节)。由于神没有立即满足以色列民的期望,他们就质疑神的信实。在使徒行传5:9,撒非喇所犯的错在于撒谎掩护她和她丈夫的欺骗行为,这被彼得称为“试探主的灵”。因此,认为一个人能够欺骗神,这也是试探神的一种形式。那些宣称信神的人,不应该要求神给出征兆或奇迹般地介入来消除他们愚昧的后果,或试图让自己错误的属灵宣告成真,以此期望神证明自己。
4:8-9 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试验主要不是与敬拜魔鬼有关,而是再次与顺服神有关。撒但把耶稣带到了哪座山上,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从这个高度让耶稣看到世上所有伟大的国度。很多人不理解这个世界属于撒但。耶稣称撒但为这世界的王(约14:30),而且使徒约翰也提醒他的读者,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约壹5:19)。然而,有的学者却把这些以及其他有关撒但掌控这个世界(kosmos)的经文搁置在一边,却求助于那些意思相当含糊而且完全不针对此话题的经文(如罗16:20,或者有关基督最终得胜并获得荣耀的经文)。这个世界已经被玷污并处于毁灭的过程中(约壹2:17)。信徒被告诫不要爱这个世界或世上的事物(约壹2:15-16),如果这个世界当前在神的领域,那这个告诫就是奇怪的。尽管这个话题很大,但我们必须记住:这地将要被毁灭,因为它已经被玷污(彼后3:10)。正因为如此,信徒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彼后3:13)。神将制服撒但并建立国度,在那里神的公义和荣耀将要发光,显明人类若当初没有堕落而本来会得到的。这将持续一千年,然后又将有悖逆,其结果是这个世界最终的毁灭(启20:1-3、7-10,21:1-2)。这一景象丝毫不会威胁神最终的主权,反倒说明了罗马书8:28所说的,虽然因为撒但掌管世界而导致这世界遭破坏、被毁灭,神却从其中带来最终的胜利。
撒但向耶稣展示了地上万国的荣华,并要赐给耶稣。耶稣并没有争辩撒但是否有把它们送人的权力,而是第三次用经文来斥责他。这个试验可能是最艰难的,因为这是向耶稣许诺地上的万国,而父神也有如此的应许,但撒但所赐予的却容许耶稣避免死亡的屈辱和痛苦。这可能是来自我们主的一个很好的提醒,有些事情所带来的屈辱和破坏胜过身体的死亡,那就是顺服魔鬼。
4:10 基督在此处的回应有些不同。他命令撒但退去。耶稣使用了hupagō的现在祈使语气(他后来也会给彼得同样的命令,太16:23)。撒但听了命令后就离开了,这表明基督在这种易受攻击的状态下仍然持有权柄。耶稣显然知道,敬拜魔鬼的诱惑已经到达试验的极致,因此他发出了让这个“等次不如他的反对者”不得不遵守的严厉命令,以此结束了对抗。对申命记6:13的提及增加了神话语的最终权柄,在任何情况下神的话语都是应对试探的最终辩词。耶稣第一次直接向他的仇敌说话。迈耶认为,这“总体上与情感的不断加强一致,也与第9节中试探者私下的言词一致”[16]。
路加没有记载主的命令,并且他暗示撒但没有结束试探。他说,魔鬼“暂时”离开了。有人认为,这情形可能是指路加福音22:3所说撒但住在犹大的心里[17],但佩特无疑正确地指出:“撒但在幕后的活动,对耶稣的反对者、甚至耶稣的门徒都有很大的影响,他们试图阻止他上十字架。”[18]同样,格思里(Guthrie)也提到:“我们必须承认,耶稣所经受的试探比记载下来的要多得多,这些必须被认为是有代表性的。”[19]
4:11 撒但离开之后,有天使来伺候耶稣。哪怕在经受试验之后,耶稣仍然表现出对神的供应的倚靠。他没有为自己变出食物,而是跟旷野里的以利亚一样从神那里获取超自然的呵护(王上19:5-8)。加尔文说,这里提到天使,不是为了表明他们之前没有伺候耶稣,而是表明他们在试验的这段时期被撤离。他说:“为了给试探创造机会,尽管神的恩典当前存在,在肉体的感觉上则有时被隐藏。”[20]这一点说得好,提醒我们,有时我们可能无法意识到神对我们的呵护,但神不仅能够提供呵护,而且也会如此做的,哪怕我们必须短时间内在孤独的守候中忍受试验。
耶稣把基地迁至迦百农(4:12-17)
4:12-13(可1:14;路3:14-15) 耶稣听见约翰下了监后,就把传道基地从拿撒勒迁到了迦百农。这两件事之间似乎没有任何关联,尽管耶稣可能认为约翰下监表明他应当更加公开地传道。路加福音的记载可能会让某些人困惑,因为路加把约翰下监(3:20)置于试探(4:1-13)之前。但既然在3:12-22约翰给耶稣施了洗,那么第20节一定只是不按照时间顺序给出的评论,这是为了强调希律的败坏。马可福音的记载很清楚:“约翰下监以后,耶稣来到加利利,宣传神的福音。”
此处提到迦百农靠海以及这一地区(如支派产业)的具体地名,这是为了表明这地与以赛亚书9:1-2(参14-16节)的关联。迦百农的遗址已经在胡姆废丘(Tell Hum)被发掘出,其中包括2世纪的会堂这一重大发现。这座城位于加利利海西北沿岸,是彼得的家乡(太8:5-14;可1:21-29),而且我们可以肯定地认为雅各和约翰也跟他们的父母生活在那里。迦百农一定是位于西布伦和拿弗他利支派所分之地的边界。耶稣正是在这座城里开始将门徒组建在一起的(太4:18)。
4:14-16 以赛亚书9:1-2的预言在马太福音中仅被粗略地转述,这种转述最可能是以七十士译本为基础的。宗教领袖肯定会鄙视耶路撒冷以外那些缺乏属灵教导的城市,而迦百农的名声甚至更加狼藉,因为那里商业繁华并且由外邦人所统治。以赛亚的预言关乎神对一方百姓的恩典,他曾经审判过这群人,但现在他们将通过弥赛亚接受神所启示的“大光”。马太的记载把耶稣的迁移当作有关此大光之应许的应验。由于此处是这一带最美的地方,吸引了那些有必要在以色列居住并从事生意的罗马人和其他外国人,因此这里被称为“外邦人的加利利”。
卡森对“有光发现照着他们”这一表达进行了极好的总结:“‘发现照着’(aneteilen)表明这光首先在此处照耀,而不是它曾经在别处照耀,然后移到此处。”[21]提及此光,无疑是在强调耶稣在加利利集中进行的公开传道。这大光也在耶路撒冷被看到,然而这一地区却受到主的特殊注意,可能象征着弥赛亚死后更广泛的传道。到目前为止,神的作事方式是一致的,这包括耶稣的卑微降生、博士得到的启示和施洗约翰的与众不同,而此处神又在一个被宗教领袖弃绝的地方彰显他的光,而不是在耶路撒冷——这些领袖会自然地认为神将在耶路撒冷集中开展工作。
4:17 “从那时候”(apo tote)在新约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表达。此外只有路加使用过这种表达,并且他只用过一次(路16:16;译注;和合本的译法为“从此”),这种表达在那里肯定是指“从那时开始”。在路加福音的记载中,耶稣责备了嘲笑他的法利赛人。他把神对以色列所作的工分成两个独立的部分:律法与先知;神国的福音。他用apo tote把这两个重点区分开来。
马太在此处用了这一短语,然后又在16:21再次使用,它在后面这节经文中标志着耶稣开始强调他将要受难、受死和复活。马太最后一次使用该短语是在26:16,它是指犹大开始有意地策划出卖耶稣。因此,我们似乎可以确切地认为,马太刻意使用这个短语来表示此时在神的计划进程中发生的重大改变。塔斯克认为,这个表达是为了表明对耶稣各阶段传道的总结。[22]但这个短语更可能是为了引入耶稣在地上工作中的新计划。耶稣在约翰下监后迁至迦百农,这标志着他工作上的一个新重点。
耶稣开始传讲约翰已经宣告的同样的信息。“传……道”(kērussō)一词是指“宣告”或“宣布、使知道”。它不应当被理解为现代意义上的讲道,而是一种公开宣告,劝勉人向天国靠近。关于“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此信息的内容见3:2的评论。
最初的门徒(4:18-22;参可1:16-20)
拣选门徒是耶稣在地上传道过程中的一个主要事件。我们不应当认为马太福音的记载是对此的完整解释。约翰福音可能详细地记载了耶稣与这些将成为他至亲同伴的人的最初接触。根据约翰福音,在施洗约翰称耶稣为神的羔羊(约1:35-40)之后,安得烈(彼得的兄弟)和一个没有指名的门徒(他很可能是约翰本人,即雅各的兄弟)就跟从了耶稣。安得烈和这另一个门徒与耶稣会面了几个小时。安得烈随后找到彼得,并领彼得见了耶稣(1:41-42)。第二天,耶稣见到腓力和拿但业。因此,根据约翰福音的记载,耶稣此时已经见过安得烈、彼得、未指名的门徒(可能是约翰)、腓力和拿但业。这五人成为耶稣最初的门徒。需要提到的是,这些人已经是施洗约翰的门徒,并且他们已经预备好迎接将要来的弥赛亚。我们从马太、马可或约翰福音的记载中见到这些人时,耶稣已经与他们相处了一段时间。
4:18 马太福音有关这些门徒蒙召的记载,发生在刚讨论过的约翰福音1:35-51的事件之后。耶稣来到加利利海,可能是为了寻找这些他已经见过并与之讨论过巡回传道的人。耶稣首先找到西门彼得和彼得的兄弟安得烈。马太说他们正在海里撒网,并解释说“他们本是打鱼的”。这与马可福音的记载(1:16)完全相符。重要的是,门徒并没有像情感激烈的讲道有时所暗示的那样,突然站起来并撇下家人和事业。第20节的“立刻”必须根据所在的语境来理解,也就是紧随着他们之前与耶稣的会面,并且这个词并不一定暗示他们在传道旅程的间歇中没有重操旧业。路加福音5:1-11显然是在马太福音此处记载之后发生的另一件事。他们再次从事自己的行业,不过根据4:38,耶稣是在彼得家做客。[23]有关门徒蒙召的不同记载彼此相符,这显然表明他们是逐步被引入传道的,并有步骤地预备好了事业上的改变。
4:19 基督对这些人的指引是“来跟从我”(deute opiso mou)。正如卡森所说,这一邀请“意味着门徒在耶稣传道事工中身体上的‘跟随’”[24]。这个表达必须被理解为对门徒的召唤。耶稣是在邀请这些人与他建立师徒的关系,这在当时的杰出师傅中是常见的(如施洗约翰的门徒,太9:14;以及法利赛人的门徒,太22:16)。他们将成为他的门徒(mathētēs,“学习者、学生”)。他们在马太福音5:1被首先如此称呼。门徒应当跟从师傅,通过口头的指导和观察师傅的方法与态度来学习。
这个指引所附带的应许是“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卡森认为,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射了耶利米书16:16,但正如他所承认的,“这种影射是不确定的”[25]。迈耶认为,对打猎和打鱼的影射预示着“为他们自己和他人赢得灵魂”[26]。然而,耶利米书的语境似乎因过于负面而无法对应主的应许。不仅如此,在耶利米书中,与打鱼者一同被召的打猎者却没有与之相应的部分。从其他经文中寻找影射是没有必要的。这个比喻在其本身的背景中已经足够恰当。马太已经特别地提到这些人本是打鱼的这一事实(18节),并且无疑地向他们传达了为耶稣获取更多跟随者这一概念。
4:20 有些人可能忍不住把“立刻”这一表达理解得过于实际,让它看上去好像是这些卑微的打鱼人在第一次遇见耶稣后就舍弃了对家人和职业的责任,为要把他们的生命献给主。在第8章,马太记载了耶稣医治彼得岳母一事,这与路加福音4:38-5:11相对应。既然在马太福音中,召唤安得烈、彼得、雅各和约翰被置于医治彼得岳母之前,并且路加福音记载了彼得在打鱼的地方洗网——根据第5节,在她被医治后彼得整夜打鱼——显然,当他们“立刻舍了网,跟从了他”时,他们在那一刻并没有作出永久性的改变。
他们显然已经准备好跟从主,当主前往周围的村庄传道时他们就如此做了。被主召唤时,他们确实停止了工作并与他相处了一段时间,但后来他们又回去继续打鱼。我们可以稳妥地认为,他们在某个时刻彻底离开了自己的职业并完全委身全职服侍。这可能就是路加福音5:11中“就撇下所有的,跟从了耶稣”的意义。但应当提到的是,在主被钉十字架并复活之后,彼得又回去打鱼了(约21:3)。及至使徒行传第6章的事件发生时,众使徒(包括彼得)似乎清楚地表明,他们将不再被其他事务分心,为的是可以完全委身地服侍主。
4:21-22 耶稣与彼得、安得烈继续沿着湖边行走时召唤了另外两个门徒,也就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和约翰。他们也是打鱼的,与父亲一同干活。耶稣用同样的方式呼召他们积极投身服侍。有关彼得和安得烈没有立刻更换职业的讨论也适用于此。
耶稣现在有了他门徒的基本核心。(有人可能会认为拿但业和腓力〔约1:43-51〕也蒙召参与了这里的传道。)这其中的三人成为他最亲近的门徒,获得特殊的待遇和关注。彼得、雅各和约翰将见证变像和其他门徒没有荣幸看到的一些奇事。雅各将成为十二使徒中的第一位殉道者(徒12:2)。约翰将得以留存并写下耶稣基督的启示录,并成为十二使徒中的最后一人。彼得将成为把好消息传给外邦人的使徒(徒10章),并且无疑是所有门徒中最杰出的一位。
在加利利传道(4:23-25)
4:23 耶稣此时在加利利一带集中传道,正是在这一阶段的某个时刻,他和门徒随同马利亚去迦拿参加娶亲的筵席(约2:1-11)。由于耶稣是在这个事件中第一次行了神迹,彰显了他的能力(11节),这应当是此次旅行中最早发生的事件之一。耶稣可能已经把他的门徒介绍给自己的母亲,然后借着这一事件,从以前在拿撒勒与家人一起生活,过渡到与门徒一同公开传道的新生活。耶稣在加利利的传道包括在各会堂里教导、传讲神的国以及医治疾病。
会堂的教导与当时的文化惯例相符。任何成年的犹太男子都可以诵读圣经并在会堂劝勉人。戴斯曼(Deissman)提供了证据表明会堂对教导教训的重视。他引用了耶路撒冷会堂的一个公元70年之前的碑文:“狄奥多土(Theodotus)……为宣读律法和教导诫命而建此会堂。”[27]特雷普(Trepp)对此表示赞同并说道:“会堂是祷告之地(Bet ha-Tefilah),是学习之地(Bet ha-Midrash)。”[28]我们看到,耶稣在拿撒勒也这样做。路加记载,主照他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站起来要念圣经(4:16)。主诵读以赛亚书61:1-2并宣告先知所讲的是他(21节)。会堂中的犹太人最终的反应是愤怒,因为他们从小就认识的这个当地男孩,尤其是一个普通工匠的儿子,竟宣称弥赛亚的预言是指着他自己说的(4:23-29)。在遭到拒绝后,耶稣就回到了迦百农。
耶稣还走遍加利利“传天国的福音”。传(krussō,“传达、宣告”)与教导不同。传不是提供经文的注释或详解,而不过是宣告某件事或重要的真理。耶稣的教导无疑证明了他所宣告之事的正确性。
应当提到的是,耶稣是在传天国的福音(即“好消息”)。它必须被理解为约翰已经传开的宣告——弥赛亚的国近了;它不应当与随后救赎的福音混淆。这里的语境是神的应许之应验,这应许就是神将要到访他的百姓,带来大卫的子孙并建立国度。
很多评论家把对以色列的应许与弥赛亚被拒的后果以及后来耶稣升天之后的使命混淆在一起。卡森对这一短语作了很好的解释,然而他又说“神的百姓”组建成一个“教会”[29],这就忽略了对以色列民族的国度应许,并且不恰当地命名了这一应许。蒙斯把有关天国的宣告总结为“盼望已久的神已经到来,他将用主权的能力处理人类的事务”[30]。这种说法更加含糊。这个问题主要不是关于笼统的人类事务,而是神特别对这一民族之应许的应验。对天国的宣告是对一个特定民族的特定应许,并且犹太人立刻就能知道如此一个宣告的全部含意。
耶稣在加利利的第三种传道方式是医治。耶稣无疑是在证明这一应许,即天国的大能可以胜过压迫神百姓的任何势力。旧约给了犹太人神会医治并祝福其百姓的这一盼望(赛35:5-7),而基督所行的奇事彰显了他带来此国度的权力。
一个有意思的观察是:有关医治各种疾病的经文表明生理上的失调并不是由鬼或任何特定的罪所引起。有时鬼在身体失调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我们显然不能把每一种病都当作鬼作祟对待。
4:24-25 这些经文对耶稣早期传道的这一部分进行了总结。耶稣的名声开始传开,并且他的能力显然是人们感兴趣的首要对象。叙利亚位于以色列北部省份的宽阔地域。家人和朋友从这个地区带来了那些承受各种苦痛的人们,包括被鬼附的。亨德里克森作了很好的评论:
基督在医治上所行的奇事具有三个重要性:1它们肯定了他的信息(约14:11);2它们表明他确实是所预言的弥赛亚(赛35:5,53:4、5,61:1;太11:2-6);3它们证明,从某种角度上说天国甚至目前已经来临,因为正如已经表明的,“天国”的概念既包括对灵魂的祝福,也包括对身体的祝福。[31]
有很多人跟从了耶稣(25节)。这群人不仅来自加利利,还来自低加波利(十座城)[32]、耶路撒冷和“约旦河外”(加利利海东岸地带)。
讲道建议
本章介绍了我们的主耶稣在地上传道的开始。他在第3章受洗并获得神的认可之后,现在进入带来严峻考验的极端环境。当耶稣用神话语的权柄不断地抵挡魔鬼时,他既彰显了自己的圣洁,又彰显了顺服。这让人们想起雅各书4:7中雅各的劝勉和应许:“故此,你们要顺服神。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必离开你们逃跑了。”知道这一点也会令人欣慰,因为我们的代求者是那位承受了苦难的创伤和妥协的压力的主。虽然他没有像我们这样跌倒,但他仍然可以理解试验所带来的压力,并能够怜悯、仁慈地帮助我们。
当耶稣开始公开传道时,他也开始对跟随者进行培训,这些人最终将担负起在世上持续他的工作的重担。耶稣带着他们一同旅行,以此预备他们从事传道。他们聆听耶稣的教训,又观看耶稣施行奇事并照顾他人的需求。当他们看到耶稣的大能并观察他的为人处世时,他们的信心就增长了。如此的师徒指导原则后来也为这些人所遵循,教会历史对此有所见证,保罗也在新约中清楚地显明了这一点(参提后2:2)。
观察基督传道的方式是有益的。耶稣是在顺服自己的父并实现旧约对天国的盼望。然而,正如马太福音后来提到的,耶稣不看重大群人的跟随。耶稣知道他们的反应是自私的和暂时的。大群的人无疑将跟随那些正在做他们喜闻乐见之事的人,但耶稣的方法和信息最终将促使人们要求处死他。传道不应当被设计成为了吸引大群的人,而是为了顺服神并荣耀他的真理。耶稣很清楚人类的变化无常,因此他把首要工作集中在门徒身上。这是第5章信息背后的主要目的。马太并不是毫无计划地从第4章过渡到第5章。我们应当根据人们对耶稣最初的反应来理解山上宝训(Sermon on the Mount)的信息。
[1] 古拉丁神学术语是peccable(“可能犯罪的”)和impeccable(“不可能犯罪的”),它们源自peccare,意思为“犯罪”。
[2] Hendriksen , Matthew, 223.
[3] 需要指出的是,新约中没有禁食的要求,并且与很多其他的话题相比,基督很少谈及这个话题。基督对此最直接的教导不过是警告某些人,他们禁食是为了让人知道(太6:16)。真正的禁食不是一种仪式,而是把一切分散精力的事物,甚至是饮食放在一边,以便专注于神让人关注的某件事。那些为了自夸或炫耀而禁食的人,无疑需要听取基督的警告。旧约律法要求禁食(利16:29-31)。希伯来文tsûm即“刻苦己心”,是一种禁食的行为,在新约中也这样理解。
[4] 对这个宽泛话题很好的总结,见“Fasting,” in the Zondervan PictoriαΙ Bible Dictionary, ed. Merrill C. Tenney.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67)。
[5] Meyer, Matthew, 94.
[6] 同上。
[7] J. Dwight Pentecost, The Words and Works of Jesus Christ,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1), 100.
[8] Carson, Matthew, 113.
[9] 基督引用了七十士译本,而不是希伯来原文。
[10] BAGD.
[11] Everett F. Harrison, A Short Life of Christ,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1), 87.
[12] Meyer, Matthew, 95.
[13] Israel Lipschutz, “Appendix to the Temple,” in Encyclopedia Talmudica, (Jerusalem: Talmudic Encyclopedia Institute, 1992), 615.
[14]同上。
[15] Josephus, Antiquities 15:11; 5.
[16] Meyer, Matthew, 1:98.
[17] Hans Conzelmann, The Theology of Luke,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6), 27.
[18] Pate, Luke, 117.
[19] Donald Guthrie, A Shorter Life of Christ,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70), 82.
[20] John Calvin, “Harmony,” 16:222.
[21] Carson, Matthew, 8:117.
[22] Tasker, Matthew, 1:57.
[23] 本书作者不认为路加福音5:1-11是同类的记载,而是耶稣确定他对这些人呼召的一个独立事件。路加福音4:38清楚地表明,耶稣在上彼得的船之前已经与他有过交往。
[24] Carson, Matthew, 8:119.
[25] 同上。
[26] Meyer, 1:105.
[27] Adolf Deissman, Light from the Ancient East, trans. Lionel R. M. Strachan (Grand Rapids: Baker, 1978), 440.
[28] Leo Trepp, Judaism: Development and Life (Belmont, Calif.: Dickenson, 1966), 149.
[29] Carson, Matthew, 1:249.
[30] Robert Mounce, Matthew, 1:34.
[31] Hendriksen , Matthew, 250.
[32] 这十座城一般被认为是:大马士革(Damascus)、坎纳塔(Kanata)、戴安(Dion)、西坡斯(Hippos)、加大拉(Gadara)、阿比拉(Abila)、锡索波利斯(Scythopolis)、佩拉(Pella)、格拉森(Gerasa)和非拉铁非(Philadelphia)。编注:低加波利,意为“十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