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盼望的特点
在讨论了虚假盼望的特点之后,我们再来比较一下圣经如何形容真实的盼望。
真实的盼望是以符合圣经的原则期待好事发生。换句话说,它是符合圣经原则的盼望,是一种以上帝的应许为根据的期待。《罗马书》4章18节谈到亚伯拉罕的情形:“在无可指望的时候,因信仍有指望,就得以作多国的父,正如先前所说:‘你的后裔将要如此。’”他的盼望是奠基于上帝赐给他的应许(比较彼后1:4)。
我们还要注意,亚伯拉罕的盼望是一种信心的盼望,而不仅仅是一种揣测。现在我们经常用盼望来指称有可能但不一定会发生的事。我们说:“我盼望我的朋友明天会来。”然而盼望在圣经中的意思不同,它的意思比较接近“我知道我的朋友明天会来,我真是等不及要见到他”。这就是我之所以说真实盼望是一种期待的原因。它以全能上帝的应许为根基,它的确定性不容置疑。请参考以下《新约神学国际新辞典》(The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Theology)对符合圣经的盼望的定义:
信心的盼望……是一种个人具体的期待。虽然救恩有“尚未”实现的部分,人仍然在忐忑中带着信心往前看。然而,人在信心中等待的耶和华和我们不一样,他能预知、应许并实现他子民将来的事。因此,盼望在上帝的启示中有了无上的确定性。就算眼前所有事情都与那应许相违,有盼望的人仍相信,凭着上帝的信实,由他话语所生的盼望不会落空(赛8:17,弥7:7,诗42:5)。[1]
真实的盼望由真实的救恩而生。在圣经里,真实的盼望总离不开圣灵所带来的重生,以及个人对基督的信心。让我们看看以下经文:
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彼前1:3)
因听见你们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并向众圣徒的爱心,是为那给你们存在天上的盼望;这盼望就是你们从前在福音真理的道上所听见的。(西1:4-5)
我照神为你们所赐我的职分作了教会的执事,要把神的道理传得全备。这道理就是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奥秘,但如今向他的圣徒显明了……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西1:25-27)。
奉我们救主神和我们的盼望基督耶稣之命,作基督耶稣使徒的保罗。(提前1:1)。
以上最后两处经文明白指出,基督本身就是我们的盼望。耶稣基督就是盼望的总结和主旨。因此,如果一个人不爱、不信耶稣,他如何能拥有真实的盼望呢?我们身为辅导者必须记住,对于尚未从上帝的灵重生的人,我们不能肯定他们所抱持的盼望。
真实的盼望是全面性的。这里的全面性,是指真实的盼望不仅专注于部分(个人的生活),也注重整体(上帝对于宇宙的计划)。真实的盼望使人不仅在短暂与可触及的事上得到鼓励,也在永恒与无形的事上获得鼓舞。它让人不仅关心自己生命中的事,也关心他人的遭遇,关心上帝是否能在一切事上得到荣耀。
使徒保罗是一位拥有整全盼望的人。仔细阅读以下这些经节,思想它们如何表露了保罗的心:
弟兄们,我愿意你们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兴旺,以致我受的捆锁,在御营全军和其余的人中,已经显明是为基督的缘故。并且那在主里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锁,就笃信不疑,越发放胆传神的道,无所惧怕。(腓1:12-14)
因为我知道,这事借着你们的祈祷和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终必叫我得救。照着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腓1:19-20)
我以你们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我若被浇奠在其上,也是喜乐,并且与你们众人一同喜乐。(腓2:17)
你要记念耶稣基督乃是大卫的后裔,他从死里复活,正合乎我所传的福音。我为这福音受苦难,甚至被捆绑,像犯人一样;然而,神的道却不被捆绑。所以我为选民凡事忍耐,叫他们也可以得着那在基督耶稣里的救恩和永远的荣耀。(提后2:8-10)
保罗的盼望并不只关乎他个人的遭遇。他将自己视为上帝伟大而荣耀作为的一部分,借此人们被领到基督面前,而教会得到建造。他将盼望放在上帝对这个世界的神国计划之中。因此,为了推行上帝的计划,他自己受苦也在所不惜。在面对监禁、毁谤、甚至死亡时,他的盼望仍不动摇,因为他关心上帝的荣耀,更甚于个人的安适。与整个大计划相比较,他个人的遭遇显得微不足道。[2]
约瑟与约伯的故事,是旧约中两个说明真实盼望整体性的例子。约瑟在被卖为奴、为人诬陷而受牢狱之灾时,仍抱着坚定的盼望。在《创世记》50章20节中,约瑟告诉出卖他的弟兄:“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约伯在失去了一切,并无从得知上帝使他遭遇苦难的更高一层用意时,仍说“他必杀我,我虽无指望,然而我在他面前还要辩明我所行的”(伯13:15)、“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伯19:25)。
基督徒在这世上的杯从未空了一半,而是满了一半。基督徒从未处于不赢的局面,而是处于不输的局面,因为就算我们无法明白上帝在我们一切遭遇上所定的旨意,我们仍能确知他正在推动一个伟大的计划,最终要使他自己得荣耀,使我们得益处。[3]“义人的脚步被耶和华立定”(诗37:23),“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8:28),他“原是那位随己意行做万事的”(弗1:11)。真正的盼望专注于上帝荣耀的计划,他说:“我的筹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悦的,我必成就”(赛46:10)。因此,这样的盼望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之下仍不动摇。
真实的盼望切合实际。《罗马书》8章28节说,万事互相效力使人得益处,但并未说万事都是好事。虽然真实的盼望使人期待在试炼之后获得美好的结果,但它并未否认罪、苦难,以及随之而来的痛苦。[4]真实的盼望并未排除伤痛与泪水,也不会使人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在《罗马书》4章19节中,亚伯拉罕“想到自己的身体如同已死,撒拉的生育已经断绝”,20-21节接着说他“仰望神的应许,总没有因不信,心里起疑惑,反倒因信,心里得坚固,将荣耀归给神。且满心相信神所应许的必能做成”。亚伯拉罕的盼望并非源自于对自己(或撒拉)的能力所怀不切实际的期待,相反地,是因为相信上帝能做人所不能的事。同样地,我们真实的盼望不是来自于拒绝或扭曲事实,而是来自于对现实状况准确的评估,并且相信上帝的能力。
真实的盼望一天新似一天。上帝并未一下子给人许多年用不完的盼望。我们的盼望,和上帝在我们生命中逐渐成圣的工作相应,因此除非我们每天让上帝在自己生命中动工,否则我们的盼望并不能持久。保罗在《哥林多后书》4章16节说,他并不失望,因为“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保罗拥有真实的盼望,因为他看见自己的生命每日在更新。我们也应该与上帝维持一个稳固持久的关系,好让盼望长存于心。
真实的盼望与精确勤读上帝的话语密不可分。《诗篇》119篇49节说“求你记念向你仆人所应许的话,叫我有盼望”,而《诗篇》130篇5节说 “我等候耶和华,我的心等候,我也仰望他的话”。圣经是上帝传达盼望的媒介。还记得《路加福音》24章两位门徒在前往以马忤斯路上的经历吗?他们一边走一边谈论耶稣的受害,以及他们的盼望如何因此而破灭,两人意志消沉,但在复活的耶稣(他们当时还认不出来)来到身边向他们“讲解圣经”之后,他们说“他和我们说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岂不是火热的吗?”。
在进一步了解上帝的话语之后,两位门徒原本沮丧的心为之一振,重新获得盼望。同样的经历,也发生在今天恒切读经的基督徒身上。没有如此勤奋读经,就没有真实的盼望。
真实的盼望是一种意志的决定。有盼望是一种选择,就如同没有盼望也是一种选择。我们可以选择要抱持盼望,还是要放弃盼望。《彼得前书》1章13节说:“专心盼望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所带来给你们的恩。”这是上帝的命令,因此(借着圣灵的帮助)我们必定有这个能力遵行。上帝并不会赐下超乎我们能力所及的命令,这与下列这篇刚发表的文章所提出的观点正好相反。这篇文章宣称,“无助”这一概念是心理学对教会的重大贡献,文中说道:
(心理学家)亨利·克劳说:“(批评我们的人)所做的论述,都带着一种观念,就是人能够选择对的事情。这完全否认了我们为奴之身的事实。”心理治疗者经常控诉福音教会没有了解人们的无助感。他们认为福音主义者,特别是拥有基要主义背景的人,扭曲了意志力,就好像在说,一个溺水的人可以拉着自己的鞋带把自己拽上岸。[5]
这是对圣经辅导者信念的一种讥讽,因为靠着圣灵的力量选择对的事情,与拉鞋带自救的比喻相去甚远(比较约15:5)。并且,如此强调无助只会使人更加受到无望的控制。如果我们没有能力选择对的事情,还能有什么盼望呢?[6]与这种说法相反,圣经确实说,我们有能力选择对的事情(林前10:13;腓2:12,4:13),也因此有责任抱持盼望。
有时候我们需要选择借着支取上帝的资源,专注于他的应许并在他和他的话语里面心怀盼望。我们需要以一种充满盼望,而非无望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境遇。
真实的盼望以知识为根据。《罗马书》5章2-3节中说:“我们……欢欢喜喜盼望神的荣耀。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雅各书》1章2-3节说:“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保罗与雅各都说,真实的盼望奠基于我们的所知,而非我们的感觉。如果以感觉作为依据,那么我们永远无法在痛苦的试炼中拥有盼望!无论环境有多糟,我们越明白上帝话语的真理,就拥有更大的盼望,然而若是以感觉作为盼望的根基,这盼望必定要破灭。
[1] Colin Brown, ed.,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Theology(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76), 240.
[2]保罗的这种态度,若从他在教会奠基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来看,尤其具有意义。他大可以上帝呼召自己成为使徒,来完成他神圣的计划为由,尽可能避免牢狱之灾及生命危险。然而,即使是使徒保罗都可能会牺牲,他自己也清楚这一点。同样,我们也不应将自己看得太重要,而自认为不需承受坚持真理所带来的苦难。
[3]这还包括人类最邪恶的意图和举动。参见《使徒行传》2章22-23节,其中彼得说基督被钉十字架是上帝所预定的、是历史上最卑鄙邪恶的一件事,然而它所带来的益处却比其他任何事情都大。
[4]基督教科学会(Christian Science)及信心运动(Word/Faith movement)在根本上否定了困境(例如疾病)的存在。欲了解基督教科学会,参见 Walter Martin, The Kingdom of the Cults(Minneapolis: Bethany, 1985) 一书。欲了解信心运动的谬误,参见 D. R. McConnell, A Different Gospel(Peabody, Mass.: Hendrickson, 1988), 及 John F. MacArthur, Jr., Charismatic Chaos(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92)等书。
[5] Tim Stafford,“The Therapeutic Revolution, ”Christianity Today 37, no.6(1993):24-32.
[6]这段话的真正含义十分可怕。它意味着一个遇到问题的人,必须要有(除了上帝以外的)他人协助,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唯一能够提供帮助的人,是那些拥有圣经以外的知识的人。说服人们相信这种无助感的辅导者,只会让人对他所提供的辅导产生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