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盼望

 

在讨论了真假盼望的区别之后,让我们来思考如何帮助人们建立真实的盼望。

 

帮助人在与基督的关系上成长

 

因为耶稣基督自己就是我们的盼望(提前1:1),和基督亲密的关系就成了真实盼望不可或缺的一环。为此,我们须尽一切努力,确保被辅导者拥有这样的一种关系。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传福音。我们需要告诉自称为非基督徒的被辅导者,除非他借着上帝的灵重生,否则他无法拥有真实的盼望(约3:336)。[1]有时候,即使声称是基督徒的人,也需要在接受关于真实救恩的教导之后,才能拥有真实的盼望。

 

如果我们不确定被辅导者是否与基督拥有真实的关系,那么就必须在这方面挑战他。这一类被辅导者中,有一种人似乎与上帝维持着一种历史性而非个人性的关系。当你问他是否是基督徒时,他通常回答“是,我四岁的时候就接受耶稣基督为我个人的救主”,或说“是,我相信耶稣为我钉死在十字架上”。然而,他并未提到目前任何有关自己与上帝活泼的关系,也并未说到自己如何每天顺服上帝,或是与上帝亲近到什么程度。[2]

 

另外一种可能让自称为基督徒的人接受信仰检视的情况,是当试炼艰难开始摧毁信心的时候。没有与基督建立真实关系的人,在压力困境出现之前可能都表现得不错,然而当试炼临到,他信心的软弱以及信仰告白的空乏便显露无遗(路6:46-49)。[3]

 

我们不仅需要帮助人们建立与基督的关系,同时也要借着强化这个关系,来为真正的基督徒提供盼望。许多基督徒之所以缺乏盼望,是因他们在与基督的关系中尚未成熟。

 

前些日子一位前来接受我辅导的女士,便是这样例子。她被一种强烈、伤害性、非理性的恐惧所苦。她听见声音、看见影像,让她以为撒旦和恶魔在纠缠她。因为这种恐惧,她不想离开家,不想去教会或从事任何正常的活动。晚上,她只有在穿上特别的皮衣和戴上橡胶帽后才能安然入睡。陪伴她前来辅导的丈夫表示,自己从未经历过妻子所描述的情景。

 

她的问题让我想到《但以理书》1132节:“唯独认识神的子民必刚强行事。”这节经文在说,个人与上帝深厚的关系,将赐给我们力量,驱除恐惧(比较约壹4:18)。这使我对于她与上帝的关系产生了一个疑问。因此我请这一对夫妻每日读一段《马可福音》中的经文,并写下他们个人在读经中对耶稣的认识。我告诉他们:“我不是要你们记载历史事件,而是希望你们去体验这些经文,让耶稣在你的读经当中显露他自己。”

 

以下是丈夫针对《马可福音》第2章所写下的感想:

 

令我感触最深的经节是17节,“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以赛亚书》536节说,“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我再次确定自己已经被饶恕。我是一个罪人。我们都是。基督为了所有人来到世间,不是因着我们的义,而是因着我们的罪。如果我真是义人,那么我并不需要基督,然而我不是,我就是有罪。我需要他。上帝伟大的慈爱在此显现。这就好像他在说:“我知道你有罪,但因为我如此深爱你,因此我的独生子将住在你们中间;他将为你们而死,我将以我的能力使他从死里复活;相信我,并且相信他,你将获得永生。”既然上帝如此爱我,尽管我有罪,我怎能疑惑?我怎能不享受他所赐下的生命果实?怎能不享受他所赐的内在平静、春天绽放的花朵、青翠的草地、阳光和雨水?有基督的生命真是美好。亲爱的主,求你帮助我与别人分享这恩典。

 

这段话暗示着这个人与基督拥有真实的个人关系。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他的妻子针对同一段经文所写下的感想:

 

在迦百农,耶稣原谅了一个瘫子。在赦罪之后,耶稣告诉这个人拿起他的褥子走回家,文士们看见了都感到惊奇。耶稣在与众人谈论之后,来到了利未的家。在那里耶稣和门徒与税吏们一同吃喝。文士们看见了不明白耶稣为何这么做。他说有病的人才用得着医生,他来是为了叫罪人悔改。我相信耶稣可以感觉到,那些在利未家的人需要他。利未的另一个名字是马太,而他成为耶稣的门徒之一。施洗约翰和法利赛人想要知道门徒为何不像他们一样禁食。耶稣告诉他们,犹太人的禁食是一种仪式,而门徒不禁食,是因他们觉得这将使他们失去信心的喜乐。然而耶稣说,将来时候到了,门徒也要禁食。

 

我很快从这一段话看出她与基督的关系需要增强,因为对她而言,耶稣只是一个历史人物,而非她自己的朋友。因此我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专注于帮助她更加认识耶稣。就在她对基督有了更深刻和完整的认识之后,我在她身上看到了显著的改变。她的恐惧渐渐地消退,而她的信心随着与主日益密切的关系而增长。曾经的恐惧已被盼望取代,因为她认识了那位赐盼望的主。

 

教导人以圣经的方式思考

 

虚假的盼望和没有盼望,都来自于对上帝真理的忽略或误解。如果我们完全了解圣经,并且我们的心思意念全然与之相符,那么我们将永不受这两者之苦。因此如果要让被辅导者拥有盼望,我们就必须帮助他以符合圣经的方式来看待生活的各个层面。

 

以符合圣经的方式看待特定的情境。我曾辅导过一位因失眠而感到绝望的人。在辅导过程当中,我们一起看圣经中多处与睡眠有关的经文。[4]和许多人一样,他并不知道圣经也谈到这个问题。就在共同研读一些论及睡眠的经节之后,我发现他的盼望在增长。我们需要做的是让人明白,上帝的话语也谈到他特定的问题,而不是仅仅引用广泛而抽象的经文应付了事。知道上帝针对我们个人的处境给予特定的引导,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盼望。

 

以符合圣经的方式思想上帝的性格。我们可以借着修正或扩大被辅导者对上帝的认识,帮助人重新获得盼望。许多时候,人缺乏盼望是因为对上帝的认识不当——他可能将上帝视为残忍严苛的纪律维持者,并以为只要他仍在与罪挣扎,便无法讨上帝喜悦,因而缺乏盼望;也有人将上帝当作不会生气的“好好先生”,为此让罪在自己生命中蔓延,因而失去盼望。无论被辅导者对上帝的认识出了何种差错,他只要学习以圣经的方式看待上帝,就会获得益处及盼望。

 

以符合圣经的方式思考问题好的方面。有时候人缺乏盼望,是因为只看到环境中负面的因素,而忽略了在每一种情况中都有好的可能。他只见问题和痛苦,而没有看到上帝要透过这种情境来完成的事工。我们必须帮助这样的人了解,当上帝将我们赶出舒适安逸的环境时,是为了让我们成长。《雅各书》12节说:“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为何雅各说在试炼中要喜乐呢?因为他喜欢受苦吗?当然不是。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我们能知道“(我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3节)。正如毕哲思(Jerry Bridges)所言:

 

保罗和雅各都说我们应在试炼中喜乐,因它会使我们得益处。我们并不是因困难本身喜乐,我们喜乐是因为我们期待最终的结果,以及在此过程中我们的品格得到建造。上帝并没有要我们因失业、至亲得癌症或孩子患有先天性缺陷而喜乐,然而他要我们喜乐是因我们相信这些情况都在他的掌管之中,并且他要借此使我们最终得益处。[5]

 

当人们开始明白,即使是最黯淡的乌云也透着金边时,他们便能拥有极大的盼望,这盼望足以在任何困境中支持他们。

 

以符合圣经的方式看待属天的资源。我们可以帮助人们明白并善用上帝所赐属天的资源,借此获得盼望。人们失去盼望,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处理所面对的问题,但圣经上说“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罗8:37),并且“神能将各样的恩惠多多地加给你们,使你们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样善事”(林后9:8)。当基督徒了解我们能借着加力量给我们的基督行各样善事时,便能在任何挣扎当中保有信心。[6]

 

以符合圣经的方式分析问题的本质与原因。在长年从事辅导的过程当中,我见过许多人因为相信一些不符合圣经的、依据心理学所下的诊断,从而失去盼望,其中有的诊断来自于他人,其余的则是由于自己阅读某些书籍、看了某个电视节目、听了某个广播节目或是上了某种心理学课程,因而判断自己有某种心理问题。这些人并没有了解到,诊断只不过是一种人们用来描述可观察的行为或经验的标签。虽然这些标签听起来很专业,但并未真正说出问题的本质与原因。

 

如果我们比较一般疾病与心理问题的诊断方式,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在医学领域中,当病人出现某种症状时,医生会推测疾病的种类。然而在下诊断之前,他还要进行许多科学检查(验血、X光检查等),才能肯定或否决先前的猜测。只有在科学证据的支持下,医生才能宣布病人是否患有某种疾病。这种诊断不仅根据症状,也根据与问题的本质及原因相关的证据。

 

然而,世俗心理学的诊断并非如此。在心理学领域中,当一个人拥有某些感觉、行为、想法或显示某种症状长达一定的时间时,便表示他患有某种心理疾病,即使是在病因尚未获得证实之前。通常这些病因多半不能以科学的方法证实。在缺乏可观察的事实证据来说明问题的本质与原因的情形之下,心理问题的诊断直接由症状推断出来。这种未获证实(且通常无法证实)的决定接着就被拿来作为一个人无可反驳、不受质疑的诊断结果。

 

不幸的是,一旦人相信他所拥有的是心理上而非灵性上的问题时,便可能产生以下几种结果:(1)为了解决问题,他忽略了基督和圣经,而去寻求(有时完全依赖)药物或世俗心理学所提供的想法与概念;(2)他开始将基督看作一位宇宙的心理学家,而他来到世间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人们的心理问题、帮助人建立自信心、拯救人脱离相互的依赖或是满足人自我的需求;(3)他失去盼望,陷入绝望,因为许多这类心理学诊断像是给人贴上了标签(好像在说“我就是如此,不可能再改变了”);(4)他感到沮丧,因为这些不符合圣经的标签,或在无形中,或直截了当地让人以为,问题的解决之道在本质上是人本主义的,他必须自己去解决(他可以并且必须改变自己),或是有人(最好是专家)可以来为他解决。

 

因此,许多人尝试靠着自己的力量或他人的帮助来改变自己,却终究失败。他们于是明白,无论是自己或是他人,都没有力量能使自己突破罪的思想、感觉与行为的捆绑,也无法使自己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感觉与生活。当问题的本质被心理学化的时候,我们便看见盼望破灭的人开始怀疑改变的可能性。

 

相反地,如果人了解到自己的问题其实是属灵的问题,或多或少与罪有关时,就会萌生盼望。的确,承认个人与人际的问题与罪有关[7]其实是真正的好消息,因为如此一来我们便有了许多盼望。为什么呢?因为基督来到世间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解救我们脱离罪的刑罚与权势(并且最终完全与罪隔绝)。圣经很清楚的信息就是:(1)耶稣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2)“‘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提前1:15);(3)“你要给他起名叫耶稣,因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1:21);(4)他“为我们舍了自己,要赎我们脱离一切罪恶,又洁净我们,特作自己的子民,热心为善”(多2:14)。

 

圣经的好消息,并不是耶稣来到世间成为宇宙的心理学家,来医治心理疾病。他来,是为了拯救人脱离罪的刑罚与权势(罗6:1-23)。真正的好消息是:人有希望完全脱离罪的刑罚,并且在实质上脱离罪的权势与影响。

 

对挣扎于不符合圣经的思想、感觉及生活中的人而言,圣经对人的问题的观点将带来许多盼望。这种观点使人受鼓舞、获释放、得自由,它符合圣经,真实无误!它告诉人,即使他的个人与人际关系问题十分严重,也有改变的盼望,因为耶稣基督来到世间乃是救人脱离控诉与腐败、脱离罪恶与污秽、脱离罪的刑罚与权势。它告诉人,在基督耶稣里他拥有一切必要的资源,让他得以逃离世间的败坏,活出圣洁有果效的生活,即一种有德行、有知识、有节制、有忍耐、爱弟兄、爱基督的生活(彼后1:3-8)。

 

以符合圣经的方式思想口中的言语。语言是上帝选择用来与我们沟通的工具。他看言语极为重要。如果我们所做的是圣经辅导,就应该帮助被辅导者以符合圣经的方式来思考及谈论他的问题。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用圣经的词汇,而非心理学的词汇,来描述人的问题。心理学词汇倾向于让人的思想脱离基督和他的话语,而圣经的词汇,如罪、害怕、生气、忧虑、撒谎、私欲、苦毒、贪婪、嫉妒等,则将人的思路导向圣经。

 

辅导者同时还要辨认被辅导者用来形容问题的非圣经语言。此处有三个被辅导者可能使用的负面语言:

 

1. “我办不到。”这四个字通常意味着以下三种可能:“我不想”、“我不明白在基督里我拥有什么资源”或是“我不知道如何遵行圣经的吩咐”。当一个人一再地说“我办不到”时,辅导者必须找出他真正的意思,再以适当的圣经话语来帮助他。例如,如果“我办不到”意味着对上帝公然的违抗,辅导者必须去了解并辨认出这样的违抗。接着辅导者要以适当的激励方式,鼓励被辅导者选择顺服基督。如果被辅导者是一位基督徒,而“我办不到”意味着他认为自己无法遵行圣经的教导,那么辅导者就必须提醒他在基督里所拥有的资源,并向他解释如何运用这些资源。最后,如果“我办不到”意味着信徒缺乏实践圣经教导的知识与技能,那么辅导者就必须帮助他培养出遵从上帝指导的技能。

 

2. “我太太把我气疯了。”这是一个错误而缺乏盼望的说辞。它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妻子并不是造成生气犯罪的原因,而是丈夫自己选择以生气来回应妻子的言行。这种说辞将丈夫描述成妻子某些言行的受害者,因此他无法控制自己。但根据圣经的说法,这是错误的。丈夫需要明白并相信:身为基督徒,即使面对妻子的无礼,他也能在上帝的帮助之下学习以正确的方式来回应。

 

3. “我全都试过了,就是没有办法。”当人认为自己已经尝试过所有方法却毫无所获时,必然会感到绝望。因此在面对这样的人时,我们必须询问他是否真正进行了所有尝试,并帮他提出一些其他方法。这些说自己全都试过的人,很可能只试了对自己比较方便的方法。他也有可能对于顺服上帝所带来的结果,抱着不合圣经的看法与期待。或者,他对所需要的时间有不切实际、不合圣经的期望——也许他期待问题可以立刻解决,所付出的努力可以马上见效。另一种可能是,他做的事情没错,但动机错了——他做这件事不是因为它是对的或上帝要他这么做,而是因他想借此脱离困境与磨难。

 

当我们听见被辅导者说这类话的时候,必须帮助他辨认这些不合圣经的言语背后真正的原因,并借着纠正他的错误观念,让他重新获得盼望。

 

为被辅导者指出圣洁的榜样

 

另一个激励被辅导者的方式,是在我们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中活出盼望。

 

成为盼望的榜样。许多前来寻求辅导的人,需要先看到盼望的榜样,而后自己才能经历盼望,而有谁比辅导者更适合成为这个榜样呢?辅导者建立在圣经之上的盼望,将激起被辅导者的盼望。我们一开始便要让他明白,即使他的处境极其困难,我们相信上帝能“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并且“在这人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弗3:20;太19:26)。我们必须肯定对方愿意前来寻求辅导,真诚直接地赞赏他,并用保罗的话鼓励他:“我深信那在你们心里动了善工的,必成全这工,直到耶稣基督的日子”(腓1:6)。

 

其他盼望的榜样。我们可以让被辅导者看看其他有过类似遭遇的人如何成功地克服问题,借此来帮助他们重获盼望。被辅导者需要知道他并不孤单,他不是第一个碰到这种试炼的人(林前10:13)。让被辅导者研读圣经中一些遭受类似磨难(甚至苦难更深重)的人物的见证,或者与有过类似经验的人谈一谈,都会带来益处。上帝会使用被辅导者在别人身上所看到的盼望,来激发他自己的盼望。《罗马书》154节解释了上帝如何让人心中产生盼望的:“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

 

保罗书信的写作对象显然正经历着困难。保罗要求他们重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扎根在几个世纪以来的教导与传统上。这是一种代价很高的舍己。保罗发现这些人当中有人灰心丧志,他知道若是没有盼望,他们将不会渴望、也无法作必要的改变。于是他写了这节经文来建立他们的盼望。

 

关于盼望是如何产生的,这节经文说了以下三点。首先,它提醒我们圣经永远是获得盼望的核心。“从前所写的圣经”表明,盼望是借着圣经话语的鼓励而产生。其次,这节经文借着圣经中曾经历过类似困难并且战胜困难的人,激发我们的忍耐之心,并鼓励我们永远不要失去盼望。例如,第3节经文谈到基督。当我们开始明白就连上帝的爱子基督都经历过困难,都要舍己,并以上帝所吩咐的方式面对苦难时,我们便能重获盼望。最后,这段经文说,圣经让我们不必为所发生的事情大惊小怪,并借此建立盼望。也就是说,事情也许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但它绝对是在上帝全能的掌管之下。所发生的事,上帝都知道。当我们借着圣经对此有正确的认识时,就会产生盼望,因为它让我们明白上帝掌管全局,事情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有它的意义及目的,更让我们明白,在困境中上帝始终保守并支持着我们。

 

是的,盼望是改变的强力催化剂。当人抱持盼望,便能获得激励,朝正面的方向努力;失去盼望的人则会受困、失败。请注意以下这句话:当人无法在我们所提供的辅导中改变时,可能是因为他没有盼望,没有一个以圣经为本的稳固盼望。我们绝不能低估盼望在辅导过程中的重要性。我们既要承认,上帝是给予盼望的终极源头(他透过圣子、圣灵及圣经给我们盼望),也要认识到,上帝同样会使用他的子民,来鼓励并帮助绝望的人在他里面找到盼望。

 


[1]欲对此议题有更多的了解,参见 Jay Adams,“What To Do When You Counsel An Unbeliever,”A Theology of Christian Counseling(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79), 309-326。

[2]对于真实信心的本质与谎称信仰的危险,以下两本书中有精彩的讨论:John F. MacArthur,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Jesus(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8);Faith Works: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the Apostles(Dallas: Word, 1993)。

[3]这并不是说,当一个人的信心在试炼中动摇,我们就可以立刻断定他(她)不是一个真基督徒。《箴言》24章10节说:“你在患难之日若胆怯,你的力量就微小。”使一个人力量微小的原因很多:可能当事人拥有真实的信仰,但信心已变得微弱(在福音书中门徒有几次便是如此)。耶稣有时会谈到门徒的“小信”。有时候,信心的软弱,源于当事人仍属年轻的信徒,也可能是他疏忽了能坚固信心的属灵纪律(罗10:17;彼后1:5-9;弗3:16-19;来3:12、13,10:24、25)。当人所关注的焦点离开上帝、使自己在灵性上变得迟顿时,信心也会软弱(但11:32;来12:2;启2:1-7)。而另一些人软弱的原因,则是他不具备真实的信心,因此缺乏力量来面对逆境。由于信心的软弱可以是不同问题的表征,圣经辅导者必须尝试发现并处理确切的原因及需要。

[4]诗3:1-6,4:1-8,127:2;箴3:13-16,19:23;传5:12。

[5] Jerry Bridges, Trusting God: Even When Life Hurts(Colorado Springs: NavPress, 1988), 175.

[6] John F. MacArthur, Jr. Our Sufficiency in Christ(Dallas: Word, 1991)一书对于我们属灵资源的充足性有精彩的讨论。

[7]这不仅包括主动的罪,也包括被动的罪,即对于这个世界上罪的后果及表征抱持不符合圣经的反应;它不一定、也不主要是罪的行为,还包括不合圣经的态度、渴望、思想、观念与念头(箴4:23;雅1:13-16);它不一定是骄傲自大或故意犯下的罪,也包括疏忽的罪及隐而未显的罪(诗19:12-14;路12:46、47;提前1:13);它不仅包括行为上的罪,还包括动机上的及拜偶像的罪,也就是生活的重心在于取悦、满足自己或他人,生活中主要的关注点、信心及渴望在于上帝以外的人、事、物,或如《罗马书》1章25节所说“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来4:12;罗1:18-32;林前10:1-13;耶17:5-10;结14:1-9)。罪可以定义为任何与圣经所启示的上帝的道德旨意相违的想法、行动、反应、响应、态度、左右人的渴望、动机、选择、感觉或习惯,无论当事人自觉或不自觉,无论它是有意识的选择还是习惯性的反应。(亦参见罗7:21-25,14:23;诗51:5,58:3;弗2:1-3,4:17-22;可7:21-23;加5:19-21;雅4:17;来4:12、13;出20:1-17;太5:17-7:28)。


返回 本书目录

返回 电子图书馆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