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实践圣经的教导
韦恩‧麦克(Wayne A. Mack)
辅导过程最后一个关键要素是实践,即具体实践圣经的教导,使之成为被辅导者生命中永久的一部分。圣经辅导追求的是让圣洁、符合圣经的改变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它竭力促使圣经原则得以体现、融合于人的生活中,让人在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包括渴望、思想、态度、感觉及行为上,都能以基督为中心,有基督的样式。
这个实践的过程包含三个要素:第一,辅导者规划具体的方法,来帮助被辅导者实行相关的圣经教导(辅导者不仅需清楚说明该作什么,也应指出该怎么作);第二,被辅导者在现实生活中练习这些方法;第三,被辅导者持之以恒地实践这些圣经原则,直到圣洁的思维方式、感受及生活模式融入他的生活,而他也融入教会生活里。
规划具体的实践方法
《罗马书》12章17节说,“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留心去做”的希腊原文字面的含义是“事先计划好”。因此,这节经文所讲的是好行为的事前计划。若要使圣经教导切用而可行,事前的计划不可或缺。
脱去旧人
计划的第一步,是找出阻碍符合圣经改变的因素,并设法将之移除。《罗马书》13章14节告诉我们:“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我们必须找出并消除牵动私欲的事物,这可能意味着被辅导者需终止败坏的人际关系。使徒保罗警告我们:“你们不要自欺,滥交是败坏善行。”(林前15:33)
《箴言》也一再警告交友不慎的危险:
与智慧人同行的,必得智慧;和愚昧人作伴的,必受亏损。(箴13:20)
往来传舌的,泄漏密事;大张嘴的,不可与他结交。(箴20:19)。
好生气的人,不可与他结交;暴怒的人,不可与他来往,恐怕你效法他的行为,自己就陷在网罗里。(箴22:24-25)。
好饮酒的,好吃肉的,不要与他们来往。因为好酒贪食的,必致贫穷;好睡觉的必穿破烂衣服。(箴23:20-21)。
根据这些经文,与恶人打交道的结局往往是近墨者黑。为此缘故,辅导者须在符合圣经的原则下,建议被辅导者不再与那些鼓励他作恶的人交往。这并不是说,如果一个人的配偶不圣洁,他就必须办理离婚。但这个原则可能适用于带来歪风的室友、朋友或同事。有些时候,为了“不要为肉体安排”,被辅导者可能需要搬迁或是换工作。
被辅导者还需避免能对他造成特殊诱惑的场所。举例来说,一位挣扎于同性恋问题的年轻女士发现,百货公司的更衣室里会使她很难抗拒诱惑。我要求她记录下自己最容易受诱惑的地点,然后鼓励她避免进入这些场所,直到自己能较坚定地抗拒诱惑。同样,一位有同性恋问题的男士也可能在健身房或健身俱乐部里受到诱惑。当他在自己足以承受并克服这些诱惑前,他可能需要避免进入这些地方。
被辅导者不仅需要避免带来试探的人和地点,同时还要处理造成自己问题的各种行为,除去一切足以诱发当事人犯罪的行为,包括白日梦、幻想、观看某些电影或电视节目,或是听某种音乐。那些迟迟不愿这么做的人,可能并非真正想要改变,因为上帝在他的话语中清楚告诉我们,若要除去生活中的罪,经常需要使用激烈的方式。耶稣的告诫生动地表达了上帝要信徒重视诱惑这个问题:
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丢在地狱里;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宁可失去百体中的一体,不叫全身下入地狱。(太5:29- 30)
伟大的布道家钟马田(Martyn Lloyd-Jones)清晰地解释了这段经文,也呼应了这个事实:人有必要除去任何阻碍自己朝符合圣经方向改变的因素。
我们的主在同一个时间内迫切地教导我们,罪真实而可怕的本质、罪所带来骇人的危险,以及处理罪、除去罪的重要性。因此他特意以这样的方式来说明。他提到我们十分宝贵的事物:我们的眼和手,并且特别指出右眼和右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那个时候,人们认为右眼和右手比左眼和左手来得重要。要了解为何会有这样的观点并不难。我们都知道右手的重要,以及右眼相对的重要性。我们的主运用了这个普遍共通的观点,其实是在说:“如果你所拥有最珍贵的事物在某方面使你犯罪,丢掉它!”罪在生活中与它同样重要,而它的重要性可以用如此激烈的方式来表明。……主所说的是,一件事物本身不管对你有多重要,如果它让你绊脚、跌倒,就要丢弃它、消除它。这便是他的方式,用以强调圣洁的重要,以及罪的可怕结局。
我们切勿“为肉体安排”。保罗说:“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在你里面有个火苗,千万别将油滴带到它附近,因为这么做将挑起火焰,带来问题。……我们必须避免一切污损和阻碍圣洁的事。“远离恶事”意思是“避免一切形式的恶”。它以何种形式呈现并不重要。我所知道任何与我有损的事物,无论是什么,只要足以挑诱、搅扰、动摇我沉着冷静的心,我都要避免。我必须“保守我的身体”,我必须“克制百体”。这就是耶稣教导的意义,而我们必须对自己绝对诚实。1
要避免试探,被辅导者必须远离任何能勾起恶念的事物。一位饱受郁之苦来找我帮助的年轻女士,曾与有妇之夫有过一段感情。我发现她仍然保存着他过去所给的信、照片和礼物。此外,她仍然听着他们过去一起欣赏的音乐。为了要除去一切勾起过去罪的回忆的事物,她销毁了信并且丢弃了相片及礼物。她也不再聆听过去所听的音乐。这些举动对于帮助她摆脱对不正当关系的渴望(这是她抑郁的主因)以及建立圣洁生活模式上,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2
同样地,在受到《罗马书》13章14节的告诫之后,一位曾踏入同性恋生活的年轻女士写了一封信给过去的情人。在信中她承认了自己在彼此关系中所犯下的罪。她坦承自己没有按照上帝所吩咐的方式去爱对方,然后请求对方原谅。她如今的生命已委身顺服耶稣基督,于是就清楚地向对方表明这段关系已经结束。为了向过去的情人(在她表态后仍不断搅扰她)强调这一点,她表明如果对方仍要继续这段关系,她将采取法律途径来保护自己。3最后,她请求对方考虑和自己一样,向上帝悔改并归向他。透过这封信,被辅导者断绝了与过去罪的联系,并除去了她生命中试探的根源。4
穿上新人
计划的过程不仅包括除去罪恶,也包含培养圣洁的思想与行为。《罗马书》13章14节不仅说“不要为肉体安排”,还说“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诚然,后者是前者的先决条件。因此圣经辅导者必须帮助被辅导者订定具体的计划,来“披戴主耶稣基督”。这个计划至少须包括下列几个元素。
参与教会活动。既然教会被称为基督的身体,“披戴主耶稣基督”便意味着参与到教会当中(西1:18、24)。我们要力劝被辅导者积极参加教会活动,在其中基督能以特别的方式满足他的需要。5
属灵的人际关系。败坏的人际关系使人犯罪,而属灵的人际关系使人圣洁。保罗告诉提摩太要“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提后2:22)。保罗所提的种种美德,可以因着与追求它们的人互动而激发出来。基督徒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来10:24)。根据《箴言》13章20节,一个人要得到智慧,就须与智慧人同行。被辅导者需要与信心成熟的基督徒互动往来,因为我们与谁同行便会有他的样式。
研读圣经。既然基督是借着圣经启发给我们,那么不研读上帝的话语,便无从披戴主耶稣基督。6这意味着机械式或学术式地阅读圣经是不够的。我们要教导被辅导者如何有效地研读圣经及祷告,这可能包括在需要背诵与默想的经文上提供指引。正如有人明智地道出:“不是罪让你远离上帝的话语,就是上帝的话语让你远离罪。”
责任敦促。如果被辅导者在辅导过程中或辅导过程结束后,能找到一个人每周询问他的状况与进展,将会有很大的帮助。这在实行、融合圣经原则的过程中,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7知道有人了解自己所挣扎的问题,并且会前来关心询问,将激发被辅导者抗拒诱惑,作正确的选择。根据我作辅导的经验,我发现拒绝建立责任敦促关系的人,往往无法有符合圣经的改变,而乐意接受的人则大多成功达到目标。
适当的饮食、休息、睡眠及运动。即便像饮食和睡眠这些俗事,在被辅导者的计划中都十分重要。一个人在不疲累、健康的状态下较能够抗拒罪恶。《提摩太前书》4章8节意味着身体的管理有其重要性。我们吃、喝要能荣耀上帝,这意味着不当的饮食(包括忽略饮食)不能荣耀上帝。8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也是上帝在我们身上的旨意:“劳碌的人……睡得香甜”“唯有耶和华所亲爱的,必叫他安然睡觉”“我儿,要谨守真智慧和谋略……这样……你躺卧,睡得香甜”。9有时候,耶稣为特殊的原因不吃不睡,但并没有任何根据说明他以此为一般的规律。相反的,耶稣很清楚地表明了照顾这些上帝所赐的饮食、睡眠等生理需求十分重要。在鼓励人“披戴主耶稣基督”时,我们需要帮助他为自己的饮食、运动、休息及睡眠负起责任。对生理需求漫不经心的人,不但没有顺服上帝,而且使自己面对不必要的试探。
服侍人。耶稣说,我们若服侍其他基督徒,便是服侍他(比较太25:40),而这种无私的侍奉是人与人关系的关键要素(太20:26-28)。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来到世间,不是要受人服侍,而是要服侍人,他要我们效法他。10此外,他的话语还告诉我们,他赐下各样属灵的恩赐(也就是由天上来的能力,为了做教会的工)给属他的人,而这些恩赐是为了让其他信徒得益处。11因此,披戴主耶稣基督,还包括学习基督的样式,作他人的仆人。这意味着接受圣经关于属灵恩赐的教导,发现、培养并运用这些恩赐来服侍人。因此,辅导中的实践、融合部分包含讨论每一位被辅导者的恩赐,并拟定在教会肢体中运用这些恩赐的具体计划。
善用时间。《以弗所书》5章16节吩咐我们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换句话说,我们的时间宝贵,我们可能浪费它也可以善用它;我们可以用它达成建设性目标,也可能将它拿来做具有破坏性的事;我们可以合上帝心意地使用它,也可能以不圣洁的方式来运用它。时间可以用来荣耀上帝或败坏他的名,可以用来建立生命或拆毁生命。许多人对时间的运用抱着漫不经心的态度,然而主耶稣基督从未如此。他谈自己使用时间的方式,正如他谈生活的其他层面一样——“我常做他〔天父〕所喜悦的事”12。“披戴主耶稣基督”意味着我们要效法他的样式,有建设性地运用时间。我们需要帮助被辅导者规划时间表,不仅要帮助他有足够的时间作重要的事情,还要让他没有时间追求罪和私欲。13
这些建议都可以根据特定的情况作调整,有效运用于辅导当中。举例来说,辅导者可以要求身为人妻的妇人写下能够对自己丈夫表达敬重与爱的方式。为了计划的跟进,她每一周需向辅导者报告她做了哪些尝试,以及效果如何。若没有计划,她也许不会作这些尝试,也可能不会意识到它们所达到的效果及带来的祝福。
预备好面对试探
计划也包括事先决定如何面对试探。《箴言》22:章3节说“通达人见祸藏躲”,如果我们事先决定好如何面对试探,就能比较容易面对它。
一位来寻求我辅导的妇人,有一个脾气暴躁、言语伤人的丈夫。在我们的计划过程中,我要求她想想在哪些情况中可能会面对试探,并且针对这些情况逐一计划符合圣经的反应。她列出十几个棘手的情境,包括丈夫因她作了他不喜欢的事(如在预算之外花钱),对她大吼大叫;丈夫批评她管教孩子的方式;当她把东西收起来,使他找不到而生气时;以及批评贬损她的烹饪技术。我接着要求她拟定并记下一个符合圣经的计划,说明上帝要她如何针对每一个棘手的情境作反应。这种详细的事前计划,可以帮助被辅导者成功抗拒试探。
以圣经教导来面对试探的计划可能包括以下各个项目:(1)在试探的最初期辨别并承认你正在受试探;(2)迅速寻求上帝的帮助,抗拒试探14;(3)如果可能,立即离开试探的环境;(4)找出陷入试探时,可能得到满足的私欲15;(5)引用、默想相关的经文;(6)提醒自己上帝的同在、能力与应许16;(7)思想基督受死的目的17;(8)立定心志在心里和言语上圣洁;(9)让自己忙于动脑筋、圣洁的工作;(10)向属灵的朋友寻求帮助;(11)反复练习这个面对试探的计划,直到试探的力量消退。
计划面对失败的方法。既然改变是一种过程,人们常会在努力变得圣洁时,经历倒退的情形。然而这经常让人很难接受,这是因为人们带着不切实际的期待(以为可以快速、轻松、而持续地改变)来接受辅导,就会在挣扎或失败时灰心丧志。在这个时候,他会以为自己一点进步都没有,辅导毫无帮助,而自己从未改变、无法改变、也永远不可能改变。
此时辅导若要成功,复原计划(一个失败了该怎么办的计划)的建立,是一个关键要素。被辅导者必须知道,虽然失败有其严重性,也并非不可避免,然而却不像他想的那样令人毫无盼望。他可能会有差池过失,但这样的过失(一次的失败、短暂的挫败或倒退),不必然会演变为再次陷入恶习的结局(完全的失败、全然回到不圣洁的旧习、彻底被罪所捆绑)。上帝的子民也许失脚跌倒,但借着上帝的恩典与能力,他们能再次站起来,从经验中汲取教训,继续奔跑前面的路程,并摆脱罪的搅扰。18只要人们建立并实行处理过犯的策略,是可以从失败中站起来、脱离罪的掌控。
复原计划可包含以下步骤:(1)学上帝,将不符合圣经的渴望、思想、感觉及行为称为罪;(2)对罪负起完全的责任;(3)向上帝和所得罪的人认罪悔改19;(4)寻求上帝的帮助不再重蹈覆辙;(5)提醒自己基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你而做;(6)思想信徒在基督里拥有的资源;(7)思想上帝赦免过犯及帮助我们脱离罪恶权势的应许;(8)准确评估自己已经达到的改变与进步;(9)从失败中学习,省察自己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未做什么应该做的事;(10)做必要的补偿;(11)决意以符合圣经的方式忘记背后、努力面前,以圣洁的方式改变。20
计划是实践圣经原则必要的第一步。借着事先决定如何面对处理成功与失败,被辅导者将更有机会朝圣经所要求的方向改变。
身体力行按圣经作改变
计划是改变的第一步,然而若只有计划,仍无法成就什么。计划要有效,就必须执行。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关键,就是了解习惯的重要。
习惯是习得的生活方式。当一个人反复做某件事,最终成为一种行为模式,便养成了习惯。当一个人的行为、态度或思维方式变得根深蒂固、几乎成为他的第二天性时,就成了习惯。举例来说,《希伯来书》5章14节谈到了那些“心窍习练得通达,就能分辨好歹”的人,而《彼得后书》2章14节说到假教师“心中习惯了贪婪”。
正如第一处经文所言,习惯不一定是坏事。事实上,习惯是上帝给我们的一件礼物,若没有习惯这个东西,我们就得反复学习每一件事。例如,我们花很长的时间学习走路,不过一旦学会了,它便成为一种习惯,我们不需思索便可以轻易上路。同样的,我们很少需要思考早晨起来该做什么,而是很自然地下床、换衣服、准备面对新的一天。这些举动已经成为习惯,几乎不需我们再做思考。如果我们真的需要一一思索这些事,那么要离开卧室,就得等到中午了!
我们还要记住,习惯可以养成,也可以摆脱。《哥林多前书》6章9-11节形容了那些生活充满了淫乱、不道德、同性恋、偷窃、贪婪、醉酒、辱骂的人。保罗告诉这些哥林多教会的人说:“你们中间也有人从前是这样,但如今你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并借着我们神的灵,已经洗净、成圣、称义了。”(11节)尚未信主时,那些罪的恶习曾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但他们已经改变。同样的,我们的被辅导者如果愿意,也能改变自己的思想、态度、行为及反应模式。借着不断的练习,他可以脱离不符合圣经的旧习,并养成和加强符合圣经的习惯。
保罗写道:“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腓4:11)保罗并非自然而然就能知足。他稍早曾写到律法让他知道自己贪心的罪(罗7:7-8)。贪心是一种不知足的表现,而这位不知足的人,后来却得以宣称“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们也无法自然而然就懂得知足,这需要学习。我们要么就像保罗那样训练自己凡事知足,要么就一如既往地陷在不知足的泥潭里。
借着帮助被辅导者了解,改变是一个需要练习的渐进过程,我们可以帮助他避免感到挫败和灰心。我们可以给被辅导者布置一些家庭作业,既鼓励他们学习教导原则,也鼓励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的原则。
在圣经中,学习从来就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学术活动,它总是与个人在生活中的具体反应息息相关。诗人说:“我受苦是与我有益,为要使我学习你的律例”(诗119:71)。虽然诗人在知识上明白上帝的律例,他在患难中实地学习了这些律法。真正的圣经学习永远跟随着顺服而来。因此,圣经辅导者必须帮助人练习遵循上帝的话语而活。
以下这个例子是我给那位受丈夫言语暴力之苦的女士布置的家庭作业,告诉大家这类功课如何增进练习。我要求她每天早晨做的第一件事是,浏览一下自己的计划。这提醒她要如何面对特定的情况。她同时花15分钟祷告,请求上帝帮助自己能够执行计划。每天中午,她再浏览一次计划,并检查记录,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成功、在哪些情况失败。然后她会为成功的例子向上帝献上感谢,并请求他在下午继续帮助她。当她失败时,便请求上帝的原谅,同时祈求他在这个特定的领域上帮助她改变。到了晚上,她回顾下午所发生的事,并在睡觉之前做同样的祈求。她每一天反复作同样的练习,并将一切记录下来,作为一周结束时的辅导讨论之用。
这类具体的回家功课,帮助被辅导者练习所学得的圣经真理,得以身体力行。我们绝不能让被辅导者停留在口头或理智上的委身,而是要给他机会在生活中作具体的改变。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将养成新的习惯,而原本的恶习也将开始消退。21
在改变中持之以恒
实践圣经真理的第三个部分是持之以恒。正如《希伯来书》作者所说,我们的被辅导者“必须忍耐”(来10:36),因为随救恩而来的、合乎圣经的改变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瞬间完成的一件事。保罗在《哥林多后书》3章18节说:“我们……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在另一处,保罗写到,我们“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我们的)主的形象”(西3:10)。有些人学得较快,改变较快,但对所有人而言,要养成新的习惯都需要时间。辅导者需要了解这一点,并在被辅导者的改变过程中,鼓励他坚持忍耐,持之以恒。
符合圣经的改变同时还需要每天练习。耶稣说,我们要每天舍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他。22昨天的练习并不能取代今天的练习。每一天,在我们与基督建立关系、效法基督样式的过程中,都是新的一天。安于过去的成就与胜利,将使信徒付上承担不起的代价。
清教徒托马斯·波士顿(Thomas Boston)曾写道:“在本性中,罪紧紧附着于我们的灵魂之上,就好像无法挣脱的枷锁。救恩解开了锁头,然而这枷锁需借着信徒每天克制己身,才能渐渐松开。‘你们若顺从肉体活着,必要死;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罗8:13)。23
运动健将能将自己的体能推至巅峰,然而一旦停止操练,他便会迅速失去过去锻炼的成果。在属灵的操练上也是如此。如果被辅导者不能每天持续操练圣洁的生活,他将很快回到问题的原点。《彼得后书》2章20-22节警告我们,那些回到罪中的人,所得的结局比先前更惨。有些人起步很好,朝向圣洁的改变也使他们的痛苦得以减轻。然而,由于痛苦往往是最佳动机,一旦痛苦消失,这些人便停止了操练。很快地,他们再次陷入过去一团糟的问题当中。然而,这一次他们可能变得绝望,认为过去的辅导以及所付上的委身毫无效果。
有许多这类例子的问题都不在于辅导或委身,而在于半途而废。这正是为什么圣经辅导者须强调,改变需要每天的操练。使徒保罗在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中回应了这个真理:“我是天天冒死”(林前15:31)。托马斯·波士顿针对这段经文解释道:
我们应该宛如使自己习于面临死亡,就好像时常作临死前的努力一般……问问自己,如果生命将尽,你会做什么?然后照着去做。基督徒应该时常立下遗嘱。在你工作时,把它当作在世间的最后一次来做;当你早晨醒来,将这一天看作最后一天;当你夜晚躺卧时,要好像不会再醒来一般。24
当被辅导者的生命发生了重大改变之后,我通常会降低辅导会谈的频率。这可以让我观察被辅导者改变的进程,同时减低他对辅导者的依赖程度。这样做也有助于培养被辅导者的自觉性和自我负责的习惯,进而增进实践的持续性。这个时候,我们不再进行每周会谈,可能改为每两周进行一次辅导,如果对方在这段时间的进展良好,那么我就在四到六周之后定下最后一次会谈,供评估检查之用。在最后一次会谈中,我们回顾辅导过程中被辅导者生命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特别是针对他原有的问题。我会要求他列出从辅导开始后自己取得进步的具体事项。25接着,我便使用这张清单来强调持之以恒的重要性,以及在他需要在哪些特定的生活领域中继续培养圣洁的习惯。我警告被辅导者,如果他停止实践我们所讨论过的圣经原则,他将回到过去的样子,甚至更糟。26当我确定被辅导者持续实践我们在辅导过程中所讨论的圣经原则及方法时,我们便停止正式的辅导,并且为所发生的改变及有力量坚持下去而赞美上帝。
总结
与被辅导者建立互动参与,鼓舞他建立符合圣经的盼望;建立一个完整的个人资料表;对于被辅导者及其问题发展一套可信、符合圣经的诠释;以精准而适切的圣经真理指引被辅导者;劝导他委身顺服圣经——这些都是圣经辅导不可或缺的。然而,圣经辅导者深知,圣经辅导并不仅在于熟练而忠实地完成这些工作。他知道这里的每一个环节,都只是达成目标的方法。
那么目标是什么呢?它就是本章一开始所陈明的终极目标。圣经辅导者致力于让符合圣经的改变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他追求让圣经的原则体现、融入人的生活中,让人在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包括渴望、思想、态度、感觉及行为上,都能以基督为中心,有基督的样式。
这就是圣经辅导所做的事。圣经辅导的主要目标并不是要使人活得快乐、成功或丰盛,也不是在于让人脱离情绪的困扰、痛苦和伤害。圣经辅导者当然关心这些事,但事实上,这一切美好的事,甚至更多更好的事,都会在圣经辅导过程中以最完全的方式展现出来。然而,这却不是圣经辅导者的主要关切,而只是达成圣经辅导真正目标时所带来的附加效果。真正的目标,就在于使圣洁及符合圣经的生命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并借此让人在生活每一个层面都能渐渐更新、满有基督的样式。
【注释】
1.D. Marty Lloyd-Jones, Studies in the Sermon on the Mount, vol. 1(Grand Rapids: Eerdmans, 1959), 243 and 149-250.
2.许多人对于许久之前所犯的罪仍感到内疚,并挣扎于这种罪疚感,因为他们察觉上帝要在他们生命中完成的内在改变尚未实现。这些人停止了罪的行为,然而内心却仍偶尔怀着罪的渴望。他们尚未学会像上帝那样反感罪。
3.罗13:1-4。
4.徒19:17-19。
5.徒2:41-47;来13:17。若想研读更多关于教会在辅导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参见本书第17章。
6.约5:39;路24:44-48;来10:7。若想查阅如何使查经有意义的建议与计划,参见Wayne A. Mack, A Homework Manual for Biblical Living, vol. 1(Phillipsburg: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1979)一书63-71页。
7.来3:13、14;罗12:10、16,15:14;林前12:25;加5:13,6:2;帖前4:18,5:11、14。
8.林前十31。
9.传5:12;诗127:3;箴3:21-24;诗4:8;路6:12;太4:1-4,11:19;可4:38。
10.可10:45;约13:13-17。
11.弗4:10-16;罗12:3-8;彼前4:10、11;林前12:1-7。若想查阅更多关于属灵恩赐的讨论,以及运用这些恩赐的方式,参见本书第18章;亦参见Mack, A Homework Manual for Biblical Living一书 161-163页、93-99页及183-199页。
12.约2:4,7:6、8、30,8:20、29,12:23,17:3、4。
13.若想学习如何以敬虔的方式善用时间,参见Mack, A Homework Manual for Biblical Living, vol. 1一书132-143页。
14.诗50:15,34:4-6;赛40:31。
15.约壹2:15-17。对方所受的试探在哪里?是肉体的情欲,贪图纵情享乐?是眼目的情欲,充满占有的欲望?还是今生的骄傲,贪图权力和地位?找出他受试探拜偶像的领域。若想更详细研读此议题,参见本书第十三章。
16.创39:8、9;申31:6;诗55:21;赛41:10,43:1-3;林后9:8;弗3:21、21;林前10:13;犹24、25;彼后1:3、4。
17.加1:4;彼前2:24;多2:11-13;林后5:14、15。箴24:16,15:15、16。
18.箴24:16,15:15、16。
19.若想查考悔改的真正含义,参见Ken Sande, The Peacemaker(Grand Rapids: Baker, 1991)一书第六章。作者在其中谈到了他所谓的“认罪的7A”,包括:向每个你得罪的人认错;避免使用“如果”“但是”或“也许”等字眼;具体认错;承认所造成的伤害;接受后果;改变你的行为;请求饶恕并给对方时间。(中译:谢肯德著,朱崇恩、高俐理译,《我们和好吧!》,飞鹰出版社)
20.腓3:10-14;诗32,103:12;赛43:25,44:22;弥7:19;约壹1:9;箴28:13;弗1:7。
21.若想查阅可帮助被辅导者实践圣经原则的家庭作业,参见Mack, Homework Manual vol. 1一书。该书中有许多作业都是专为实践本书第三部所讨论的七个辅导要素而设计。例如,第1页至第11页有关生气的各种讨论,对于实行辅导过程七个阶段或要素很有帮助。其中,第1页至第6页主要在谈第一至第五个要素,而第7页至第11页则对劝导及实践阶段十分有帮助(第7页至第9页与实践的计划面有关,而第10、11页则涉及实际应用)。读者亦可在下列书籍中找到可以鼓励被辅导者实践圣经教导的家庭作业:Mack, Homework Manual vol. 2;Mack, Strengthening Your Marriage;Mack, Preparing for Marriage;以及Mack, Your Family God's Way。
22.路9:23。
23.S. MacMillan, ed. Complete Works of the Late Rev. Thomas Boston, 12 vols.(Wheaton: Richard Owen Roberts, 1980).
24.MacMillan, Complete Works., 187.
25.对我而言,在观察到以下的事情发生时,便可以确定辅导的目的已经达成:(1)被辅导者清楚知道自己问题的原因,以及符合圣经的处理方式;(2)被辅导者对新的反应方式感到自在;(3)辅导者开始自发性地表现出新的反应模式;(4)被辅导者再犯错失败时能够找出问题的原因,并订定改正问题的计划;(5)被辅导者能具体说出自己有了哪些改变;(5)被辅导者经过试炼,并在其中得胜;(6)其他人也证实了被辅导者的改变;(7)被辅导者开始与他人分享在辅导过程中学到的东西;(8)被辅导者开始成为一个非正式、自发性的辅导者。
26.太12:38-45;彼后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