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93年11月29日出刊的《时代周刊》有一系列的专题报道,内容为介绍现代心理学的混乱局面。该期杂志的封面是一张修改过的弗罗伊德的照片,图中弗罗伊德的头脑空洞、不完整,就如一个三度空间拼图,图片的标题写着:“弗罗伊德死了吗?”
其中一篇报道提出了这个问题:“如果弗罗伊德错了呢?”在提到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突然溃决后,这篇文章指出,我们很可能就要见证“复杂的弗罗伊德之碑”的倒塌。1
若是在不久之前,基督徒将为这个消息大感振奋。可叹的是,我们活在一个吊诡的年代。当世俗世界开始对专业心理治疗感到质疑不满时,福音社群却陷入结合心理学与圣经真理的狂潮当中。当这个世界对心理学产生越来越多的怀疑时,基督徒似乎越来越投入其中。若说许多教会成员接受心理治疗上了瘾,或许并不为过。
坦白地说,教会这种一窝蜂地冲向心理学,实在令人费解。从一开始,心理学就与基督教福音为敌。弗罗伊德理论的前提是愤世嫉俗的无神论。他称宗教为“普世的偏执性精神官能症”2。对他而言,宗教是根植于人类本能非理性、一厢情愿的想法所制造出来的假象3。起初追随弗罗伊德的人,清一色都与圣经信仰为敌。因此,这个心理学运动的理论基础明显地建立在反基督教的前提之下。对弗罗伊德及其信奉者而言,人不过是受性欲与其他自我需要驱使的动物。
过去教会很自然以谨慎的态度对待弗罗伊德的理论。事情本该如此。弗罗伊德理论与达尔文主义、马克思主义相仿,都属于无神论,在19、20世纪之交开始受到普遍欢迎。然而在当时,教会最大的属灵敌人是另一个诡谲的学说——自由神学(Theological Liberalism),也就是一种否定圣经权威、质疑超自然现象的伪基督教教义。这是另一个加速社会世俗化的学说教义。
在当时的基督徒中,只有自由神学的信奉者与无神论心理学家结盟。卡尔‧荣格写了许多关于宗教的论述。然而,在他的理论系统中,人类的潜意识被神化。现代实用主义(Modern Pragmatism)之父威廉‧詹姆士,也将行为理论与宗教融入人文主义信条,其中宗教词汇的使用相当泛滥。然而这些人压根儿不是基督徒,他们完全否认超自然主义、拒绝圣经的权威、摒弃传统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教条。
由此可见,心理学显然很适合一个日益世俗化的社会。到了20世纪中叶,这个新兴学科已获得普遍接受,被视为一门成熟的科学。虽然当时的心理学运动已经开始分裂,衍生出几种相互竞争的理论学派,而且它的假设无法获得验证、它的结论无法受到正规科学研究法的证实,但这些顾虑却无法让一个不相信绝对真理的世代对心理学感到迟疑。
有那么短短的几十年,心理治疗业与福音派基督徒维持着一种相互提防的共存状态。基督徒似乎对这个世界普遍接受心理学为科学感到忧心忡忡,心理治疗者则认为自己比传统的属灵辅导者拥有更高的知识、更有效的疗法。他们坚定地表示,属灵的辅导者与神职人员应该远离专属心理学的地盘。
一本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教牧心理学教科书,总结了专业治疗师对于教牧辅导所持的态度:
不尝试扮演精神科医师,是〔牧者〕的责任,他应做的是尽快将病人转给专业人员。一般来说,求助者需要信赖精神科医师对其表现症状的诊断。不仅如此,当精神科医师认为神职人员在治疗中能提供帮助时,神职人员必须听从精神科医师的指引。心理治疗与宗教治疗都需要一致性的、有耐性的、长时间的治疗过程,但神职人员却少有这样的时间提供治疗。因此在教会同工中,必须配有一位专业医师处理个案。如果这样的专业人员不是同工成员,也可以是牧者的朋友及顾问。这意味着需考虑时间与金钱上的花费。我们要记得,虽然神职人员愿意白白地给予自己的时间,专业精神科医师却必须计时收费。太多时候,挫败的求助者在精神科医师的辅导未见成效时会来找神职人员,然而一位机敏的牧者会立刻将他交回给精神科医师。
很多时候神职人员与精神科医师可以合作同工,在教区居民的个案中,他们有时接受神职人员的带领,有时则接受精神科医师的引导。这种方式已经让许多夫妻和好。有时候精神科医师会建议牧者接收处于康复期的年轻人,让他成为青年宗教团体的会员,期望更多的人际互动可以让他尽快康复。有时候精神科医师也能肯定参加崇拜、阅读宗教文学以及举行传统仪式的价值。在以上所说的各种情况中,精神科医师必须是治疗过程的主导。4
太多牧者屈服于这种说法。在过去四十年之间,辅导一步步脱离教会,进入诊所。今天,“基督教心理学”已成为数十亿美元的产业。然而,这种风潮真的改善了信徒的灵命与情绪状态吗?很显然没有人会真的认同。
如今,福音世界里被看好的潮流之一,是重新强调符合圣经的辅导──这不是以圣经词汇作装饰的心理学,而是努力将人引入圣经客观、改变人的真理当中,以此解决他们问题。
毕竟,圣经宣称它本身才是我们解决灵性问题唯一可靠的资源:
·少年人用什么洁净他的行为呢?是要遵行你的话。(诗119:9)
·你的法度是我所喜乐的,是我的谋士。(诗119:24)
·你的命令长存在我心里,使我比仇敌有智慧。我比我的师傅更通达,因我思想你的法度;我比年老的更明白,因我守了你的训词。(诗119:98-100)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3:16-17)
我们还可以引用许许多多类似的经文来说明圣经所宣称其本身的优越性与充分性。我们要么相信上帝在这方面的教导,要么对这个世界各种败坏的思潮大开门户。就是这么简单。
见到相当多基督徒回归圣经,将它当作获得智慧和指正人心唯一的泉源,我深受鼓舞。我感谢上帝使用他的子民唤醒教会在这方面的需要。
韦恩‧麦克(Wayne A. Mack)多年来一直是这个运动的先锋。在他睿智的领导下,马斯特学院建立起最为完善的圣经辅导训练课程。麦克博士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汇整、编辑了此书,实现了我长久以来的愿望——拥有一本探讨基督教辅导者所面临的各种议题的综合教材,给期望投入真正圣经辅导的人一本实用指南,而不是世俗心理学的残垣碎片。我相信这本书能有效装备受现代心理学所威吓、所迷惑的基督教辅导者,让他们能够放胆服侍;它也能指引、协助已经委身于圣经辅导的人,使他们成为更高效的辅导者。
无论你是经验老到的圣经辅导者,还是刚刚投入其中的新人,相信你都会在这本书中获得帮助与鼓励。我祈祷它能促使教会离弃属世智慧所提供的错谬辅导,回归圣经纯全的话语。
约翰‧麦克阿瑟 (John MacArthur, Jr.)
【注释】
1.Paul Gray, "The Assault on Freud," Time(29 November 1993): 47.
2.Frank B. Minirth, Christian Psychiatry(Old Tappan, N. J.: Revell, 1977), 27.
3.Sigmund Freud, New Introductory Lecures on Psychoanalysis, lecture 35(New York: Norton, 1977).
4.Vergilius Ferm, A Dictionary of Pastoral Psychology (New York: Philosophical Library, 1955),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