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贪婪
在拉撒路复活后不久,耶稣荣耀地进人耶路撒冷之前,耶稣和门徒回到郊区的伯大尼,这是拉撒路复活的地方,也是他和姐姐马大、马利亚居住的地方。耶稣受邀到一个“长大麻风的西门”家吃饭(太26:6),他的挚友拉撒路也在那里,马大、马利亚则在一旁帮忙准备晚餐。《约翰福音》12章2-3节记载当时所发生的事:“有人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啦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
这个举动相当奢侈,所以让人十分震惊。从表面来看,这虽然是一个敬拜的行动,却也是一种浪费。香水,特别这种昂贵的香膏,每次只应该用一点点,因为一旦倒出来,就不能再使用。也因为如此,倒出一斤昂贵的香膏来抹一个人的脚,看起来真是太过分了。
“有一个门徒,就是那将要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4-5节)不管怎么算,花三十两银子来买香膏是一笔为数不小的钱,请记得,一钱银子基本上是一个人一天的工资(太20:2),三十两银子是整整一年(安息日和假日不算在内)的工资。我曾经买很贵的香水给我太太,但我绝不愿意花一年的薪水去买一瓶香水!这是个令人惊讶的奢侈举动,而做出这举动的家庭必定相当富有。
犹大的反应是个很聪明的花招,他假装关心穷人,所以,他的抗议对其他使徒来说好像很合理。因为《马太福音》26章8节告诉我们,他们都和犹大一样的愤慨,犹大变得多么善于假冒为善啊!几年后,使徒约翰思考这件事时,他写道:“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约12:6)自然,约翰和其他的使徒当时都没有识破犹大的幌子,但约翰后来回想这件事,又在圣灵感动下写了福音书,在书中,他明白地告诉我们犹大的动机纯粹是贪婪而已。
耶稣在第7-8节回答犹大说:“由她吧!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在当时的情况下,再加上耶稣全然知道犹大心里在想什么,这样的回答算是相当温和的谴责。耶稣原本可以严厉地责备犹大,并将他真正的动机揭露出来,好给他重重的一击,但耶稣没有这么做。
可是,这么温和的训诫似乎让犹大对耶稣有更多的不满,他不仅没有悔改,甚至都没有自我反省。事实上,这件事似乎成为他想法的转折点,三十两银子应该是一笔为数不少的钱,可使钱囊里的存款增加,也可以给自己一个大好机会,从中抽取一部分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但是,因为耶稣愿意接受这么奢侈的敬拜,犹大也就丧失了盗取公款的良机。
对犹大而言,这似乎到了他忍耐的极限,因为马太叙述耶稣受膏抹的故事之后,随即就记载说:“当下,十二门徒里有一个称为加略人犹大的,去见祭司长,说:‘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他们就给了他三十块钱。从那时候,他就找机会要把耶稣交给他们。”(太26:14-16)他偷偷地溜出去,离开伯大尼,走了大约两公里多的路程,到耶路撒冷去见祭司长,为了一口袋的钱币,就把耶稣卖给了敌人。价银是三十两,这是他仅能得到的。根据《出埃及记》21章32节的记载,三十两银子是买卖一个奴隶的价钱,金额不大,犹大所能得到的,就是这些而已。
这里有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对比:我们的主同时受到马利亚极大的爱和犹大极大的恨,马利亚因这爱用香膏抹他的脚,犹大则因这恨出卖了他。
请注意,这是犹大自己首次原形暴露。在这之前,他完全融入到使徒当中,而这一次,是我们根据记载,首次看到他站在个人的立场发言,也是他第一次罪有应得地受到基督直接的责骂。显然,只要这些就足以刺激他做出出卖耶稣的行动了。先前,他尽其所能地掩饰自己的苦毒和失望,而今,这些都在他秘密的背叛里显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