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之诗。)
1当耶和华将那些被掳的带回锡安的时候,我们好像做梦的人。
2我们满口喜笑、满舌欢呼的时候,外邦中就有人说:耶和华为他们行了大事!
3耶和华果然为我们行了大事,我们就欢喜。
4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被掳的人归回,好像南地的河水复流。
5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
6那带种流泪出去的,必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来!
诗篇126:1-6
这首朝圣诗歌,似乎反映了那些被掳归回之人的挣扎情形。诗人是欢喜快乐的,因为耶和华已经让他们回到他们的土地,但他恳求神让所有被掳的人完全归回。他从撒种和收割的原则中得着安慰。
(一)为归回赞美神(126:1-3)
126:1-3 诗人在提及那些被掳归回之人时,想起当耶和华带领他们归回的时候,他们经历欢喜快乐的情形。他们大受安慰,并且充满喜笑和欢呼。“恢复健康的人”(新国际译本边注;这个译法比译作作梦的人更切合当时的情况〔参赛38:16〕,并获得不同译本和死海古卷的支持)这一描绘表明他们得安慰的事实。此外,外邦人也知道耶和华已经为他的百姓行了惊人的大事。这是在大忧伤时期之后涌出的欢呼(参诗137篇)。
(二)恳求完全的归回(126:4)
126:4 无论如何,诗人祷告求耶和华使百姓能完全归回。他将被掳归回之人比作南地(犹大南部的旷野)的河水,它们在旱季只有很少的水甚至无水,但在雨季,水会淹没这些河流的两岸。在神“恩福的倾洒”下,从东而来的大道必塞满了被掳归回的人。
(三)确信神必赐福(126:5-6)
126:5-6 诗人在撒种和收割的原则中得着鼓舞。这两节经文,因着提及大喜乐而与2至3节联系起来。此外,第4节起到了纽带的作用,一方面因它使用了“归回”这个动词(希伯来文的第1节也使用了这个动词),另一方面因它与大自然互作比较(参5-6节)。
5至6节的背景是农耕之地。这地已经被荒废很久,几乎不可能再有任何出产。在这地上种植必然困难重重,但若坚持下去,无疑会带来收获。流泪撒种(即极度痛苦地劳作)表示人为促成神权统治所付出的努力(例如,鼓励百姓对耶和华作出回应并归回那地)。这样,喜乐的丰收(收割)必然是指其他因着信回到那地的人。诗人深信,无论遇到多么痛苦的艰难和沮丧,只要继续劳苦工作,必然使更多人归回以色列地。
这撒种和收割的比喻,已经广泛被信徒使用(参加6:7)。耶稣曾用撒种比喻天国福音的广传,用丰收来比喻凭着信心接受他的人(太13:1-8、18、23)。
作者 | 艾伦·罗斯(Allen P. Ross)
本文选自《信徒圣经注释——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