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章 天国的比喻

 

13章似乎标志着弥赛亚公开事工的一个转折,显示出对这个“邪恶淫乱的世代”(12:39)的审判已经发出。在比喻的教导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审判;只有那些被赋予悟性的人才能够理解比喻中的含义(13:11)。马太把这解释为以赛亚书6:9-10的应验,表明针对这世代的审判已经发出(13:13-1534-35)。华富尔得的论述是合理的,他指出在第4-10章天国已经展现出来,第11章表明犹太人拒绝所显明的耶稣是弥赛亚的证据,因而宣告了针对以色列几个城市的审判。在第11章的结尾处,耶稣呼唤犹太人个人性地到他这里来寻求安息。第12章是一个高潮,显明与耶稣的关系必须建立在通过相信基督而对天父有个人性顺服的基础上。[1]

 

因此,天国——弥赛亚坐在大卫宝座上的统治——看似暂且延迟了。这不是说以色列人失去了天国,而是说福音被传到了外邦,弥赛亚在整个世界的工作将成为焦点,直到以色列人在悔改中被带回来。就像进入应许之地的延迟一样,以色列人在旷野中漂流了四十年,现在以色列人的喜乐又一次因着她的悖逆而被推迟了。除了那些被赋予悟性的人,也就是耶稣的门徒,这些比喻旨在隐藏通往天国的钥匙。

 

比喻的焦点不应当放在每一个故事的细节上,因为比喻大多是文化规范,而不具有属灵意义。然而,比喻的目的是引起对故事中关键背景要素(比如,这个比喻中的种子、种子的条件、影响种子的因素)的关注,这些要素集中在故事的单一要点上。耶稣在事工中使用比喻是没有先例的。耶雷米亚斯(Joachin Jeremias)说:“而且,耶稣的比喻是一种全新的东西。在所有拉比作品中,没有任何一个比喻是从耶稣以前的时期流传到我们的。”[2]阿尔伯斯(Albers)评论主在使用比喻上的重要性时指出:“大体上同观福音书的作者记录关于耶稣的那些言行,有大约三分之一是以比喻的形式流传到我们这里的”。[3]

 

第一个比喻:撒种的人13:1-9;参4:1-9;路8:4-8

 

13:1-2 马太介绍这部分的时候使用含糊的陈述“当那一天”。新国际译本(NIV)用的是“同一天”(en tē hēmera ekeinē),这或许是更好的翻译,能够清楚地把这些比喻的教训和第12章发生的冲突联系在一起。看来耶稣从教导的房子里出来,走到海边。文中没有提到他对马利亚以及他的兄弟们说话,在12:47-50耶稣的回答之后,他们可能已经离开了。

 

也许房子无法容纳那么多聚集到这里来听耶稣讲论的人(路加福音8:4记载,人们从各城而来)。因为人如此之多(2节),耶稣为了方便讲话便上了一条船。这个湖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教导环境,湖边的斜坡提供了剧场效果,因为声音自然地从湖上传来。

 

13:3 耶稣的第一个比喻是关于撒种以及种子落到土地上的四种情形。若说它是“土地的比喻”,着重点便错了。对所撒的种子造成影响的外在环境不仅仅是土地。对于听众来讲,这个比喻中的要素司空见惯。撒种的人背着成袋的种子走在地里,他拿出一把,手臂一挥,撒了出去。种子并不是小心地放在洞里或者犁沟里,像现代的许多种植方法那样。如果用现代的播种和收获方式来比较,以此来类推这个比喻的情形,这是不协调的。

 

13:4 第一批种子撒到坚硬、密实的路上。路加福音还说种子被行人践踏(8:5),根本没有进到地里,而是成为飞鸟的食物。这个情景非常清楚,种子没有达到播撒它的目的,似乎浪费了。稍后耶稣把属灵的应用告诉了门徒(19节),到时候我们再对此作出评论。

 

13:5-6 第二批种子落在石头地里(ta petrdē),那里的土很浅,种子无法扎根,汲取更深的土壤里的养分。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提到成长很快,“它们立刻发苗”。仅仅从人的角度看,立竿见影是值得庆贺的。在神看来,表面上的马到成功并不重要。浅浅的根无法经受日头的暴晒,乍看上去令人兴奋的成就,那一片生机盎然的样子,不过是徒有虚表而已。这里的含义在第20-21节解释。

 

13:7 第三批种子落在田地四周的荆棘丛中。荆棘是强壮的植物,如果不把它除掉,它很容易占据一块田地。它们的根霸占土壤中的养分,留下很少养分供那些纤弱的植物生长。种子可能扎根并长出枝叶,但是如果允许荆棘长在旁边,就不能健康生长或者获得丰收。稍后主解释了这个类比(22节)。

 

13:8 最后一类是种子落在好土里。在这个语境中,“好”(kalē)指的是合适的深度、养分以及能够使种子结实的其他重要因素。这种子长成作物,有各种各样的产量。有些种子获得较多的收成。这个类比可能是说,在有好土的田地里,有的地方比其他地方养分更多。耶稣似乎将这个(23节)应用到一个人的生命中,而不是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比较。换句话说,同一个人,从种子长成不同作物时,会有不同的产量。

 

13:9 紧接着这个比喻,主重复了他在前面使用过的一句箴言(参11:15评论)。这同样的责备出现在马太福音11:1513:9;马可福音4:23;路加福音14:35;启示录2:713:9。这句箴言警告的是,要对刚刚所说的承担重大的责任。

 

用比喻教导的原因(13:10-17

 

13:10 因为耶稣用比喻进行教导是一种新的方法(虽然以前使用过类比和隐喻)[4],门徒似乎被他的手法弄糊涂了,所以他们问:“为什么你对众人讲话用比喻呢?”这句话可以换一种说法:“为什么你不对他们直说?”他们的困惑表明耶稣没有用惯常的方式表达,门徒看到人们听了耶稣的话陷入困惑之中。这里所说的“门徒”不只是指十二门徒(可4:10)。

 

13:11 耶稣的回答是要让他的跟随者知道他们所享有的特权,他们被赋予特别的恩典来明白比喻的意思,“知道天国的奥秘”。“奥秘”(mustēria)是指秘密的信息,在福音书中只出现在这里和马可福音4:11(平行经文)。在世俗希腊文中,这个词既用于神秘的邪教,也用于隐藏的政治议题。在这里,它指的是隐藏与天国有关的信息。保罗使用这个词21次,用来指神的计划——例如,神使以色列人硬心(罗11:25),以及在神的救赎工作中包含外邦人(西1:27)。

 

天国的奥秘是“被给予”的didmi的完成被动语态),即“赠与”他的追随者,让他们明白天国隐藏的奥秘,而“他们(众人)却没有被给予”因此,耶稣用密码语言说话。这些话语是普通的,不过是寻常用语,但是背后所含的意义是属灵的,说的是另一个维度的情形。也许人们会问,那为什么还要对众人讲?这个问题在第14-15节得到清楚的说明——这是他们拒绝承认弥赛亚的审判。天国的奥秘只给凭着信心接受弥赛亚的门徒,不给其他人。

 

13:12-13 基督借着讲述另外一个箴言继续解释:“凡有的,还要加给他。”这在马太福音25:29作为一个比喻的应用被重复。这是一个享有特权的法则,他们已经有了,还要继续加给他们,而那些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这似乎很残忍而且缺少神的恩典,但这是以色列人顽梗地抵挡的后果。以色列人本享有神的应许之特权,以及耶和华神所拣选的仆人的地位,现在他们不仅不能得到明白天国真理的钥匙,他们的特权也将被夺走。

 

13节对此解释得更清楚。“所以dia touto,字面意思是‘因此’)我用比喻对他们讲”。这是对门徒问题的直接回答(10节)。“所以”是指他的解释(12节),即以色列正在失去他们被赋予的,因为他们身为神的选民,却顽梗地拒绝弥赛亚。亨德里克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将此与出埃及记7:14-228:15以及箴言29:1联系在一起。[5]耶稣对他们说话用比喻,因为(hoti,因果关系连词,用于引入一个解释原因的从句)“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这个矛盾的箴言是要把罪加到犹太人身上:他们看到神迹,却拒绝承认自己所看的;听到耶稣的教训,却对他所说的不予理会。他们不明白(suniēmi,理解,对某事有洞察力)耶稣是谁,不明白他的信息意味着什么,因为他们拒绝关注他,拒绝承认他的工作。

 

13:14-15 耶稣引用以赛亚书6:9-10来强调这一点。再一次,现代读者不要以为对旧约的引用会是一字不差的。这里耶稣引用以赛亚书,将旧约对以色列人的定罪与“这个邪恶的世代”联系在一起;为此,他没有采用希伯来圣经或七十士译本,而是改变了动词的时态,“你将要”,把这个预言用到耶稣时代的犹太人身上。同样,约翰福音引用这一段落,解释为什么“虽然在他们面前行了许多神迹”,他们还是不信他(约12:37-40)。使徒保罗引用以赛亚书的经文,以此作为圣灵向拒绝保罗所传讲的信息(徒28:25-28)的那个时代的犹太人发话。耶稣说预言在他们身上“成就”(anaplēro),暗示虽然它对于以赛亚的世代是真实的,但是完全地成就却是在这个世代——看见弥赛亚却随后拒绝他的这个世代。用在“听”和“看”前面的双重否定,强调了他们的情形,“你们根本不明白……根本不看”。

 

15节凸显了问题。他们的心是“迟钝的”(epachunthē,它是pachunomai的被动语态不定过去时),或者从字面意义说,“变得不敏感”。问题始于他们心里,而不是在头脑中。心(kardia)在圣经中用于思想、感知、计划,甚至说话;它是内在的人,解释眼睛所见、耳朵所听,并将信息翻译给大脑。眼睛和耳朵只是信息的接收器;如果心是邪恶的,它们的功能不可能正常运作。

 

15节也通过暗示故意拒绝而显明问题:他们闭上眼睛,“恐怕看见……听见……明白并且回转”,得到医治。如果他们存着清洁的心看并且听,就会叫他们明白。明白之后,他们就会转向神(他们为了自己的宗教已经离弃神),而因着他们的回转,弥赛亚就会医治他们。请注意,这里的关联:眼睛看见,耳朵听见,然后心里明白。然而,因为耶稣并不是他们期待或者想要的那种弥赛亚,所以他们选择继续待在愚昧之中。迈耶总结了他们的顽梗:“他们不愿意接受我的指教,也不愿意在道德上得到医治。”[6]

 

13:16-17 相反,门徒的眼睛和耳朵是有福的makarios,见5:3-11注释),因为(hoti)他们看见了,听见了。这里的含义是,他们的眼睛和耳朵接受了神的恩惠,这是其他犹太人所没有得到的。从更广的神学意义上的真理来理解,他们被造了一颗新心,可以接受和明白他们所看见和所听到的(例如111617节)。迈耶如此解释了耶稣的陈述:“你们对于神圣真理的领悟,不是不接受和迟钝的,而是敏感的和积极的。”[7]

 

门徒的特权不仅超过了那些听了比喻却不明白的众人,而且超过了旧约时代的先知(17节)。卡森把这句话评论得很正确:“这里指的是旧约的先知,以及其他在神面前为义的人——那些盼望天国到来的人。这里,人们情不自禁地想要包括西面(路2:25-35)和亚拿(路2:36-38)。”[8]门徒有幸可以经历并明白先知们只能猜想的事情。

 

解释撒种的比喻(13:18-23

 

13:18 英文版本的圣经很难表达耶稣的命令所强调的。原文的字面意思是“你们当听……”。代词“你们”(humeis)被单独置于句首表示强调,而不是隐含在动词的形式中。这样做的目的是将门徒与那些不“听”的人对比。他们被命令要听(akousate)这个比喻,意思是要从讲道中学习这个教训。

 

13:19 这个故事的第一个部分是关于被飞鸟吃掉的种子。耶稣解释说,当人们不明白天国的信息时,那恶者就来把真理偷走了。有意思的是,耶稣用“明白”(suniēmi),而不是用“相信”(pisteu)。种子(天国的道理)撒在人心里,但是人不明白,因为人的心迟钝(“不敏感”,15节)。人们听了耶稣所说的却没有接受,然而这里没有说究竟为何。前面几章的内容表明,由于耶稣并不支持他们的宗教活动,因此他的信息不受欢迎。这样,他们因为顽梗而不能明白天国的道理。当他们掩饰自己并且试图为自己找借口的时候,那恶者就来把天国的道理从他们心里偷走了。亨德里克森解释说:

 

 

 

19节上半节谈论反应迟钝、麻木、刚硬的心,一个人不断地拒绝行走在光明中,因而对于所传扬的天国的道理几乎不会听。在那恶者的影响下,这人把他所听到的立刻抛开,仿佛对他来说这根本无关紧要。[9]

 

 

 

13:20-21 第二类是撒在石头地里的种子。这代表了对天国的道理立刻作出回应的人,但是当逼迫来临时,他便离开了。许多人假定这里教导的是这人失去救恩,但是无论上下文,还是其中的字词,并不暗示这种神学。许多人急于跟随耶稣,充满盼望地要抓住天国的益处。然而,他们并没有真正地接受这位王,种子并不能扎根。犹大或许是这种人的典型代表。听到天国即将来临,他急于加入门徒当中,认为自己门徒的地位能够保证他在将来的天国中得到一些好处。但是,当他认识到国王必须去死,而且天国的荣耀延迟,犹大背叛了国王。他从来没有得救,从一开始就有着那恶者和沉沦之子的标记。他对天国的信念既肤浅又自私。因此,当他认识到逼迫将至时,他便离开了。麦克阿瑟提到这类对天国道理的回应:“当这人听到福音时,这带给他一种宗教体验,但是不能带给他救恩……福音真理并没有进到他的心里,而只是到达他的思想边缘。”[10]这样的“喜乐”只是出于自私的目的(这位君王现在能为我做什么?),而不是出于这位君王工作的永恒价值。

 

耶稣管这类人叫做“没有根”(ouk echei de hrizan en heaut),暗示任何明显的成长都不过是一粒垂死种子的表面发芽,所以是“暂时的”(proskairos,可以呆板地译作“正在进行的时间”)或只是那一刻。孟恩思发现:“除非真理深深地扎根在人的心里,否则一旦遭遇任何反对,人们都会将它放弃。浅土生长出来的是肤浅的委身。”[11]揭穿这种肤浅的逼迫,并非生活中的通常问题,而是与天国道理相关的痛苦(thlipsis)和逼迫(digmos)。这人一旦认识到天国会带来苦难,他就逃走了,因为他从来不明白天国的福分所具有的永恒、非物质特性。

 

13:22 比喻中的第三类涉及那些被太多世上思虑占据的人,他们听到天国的消息,却根本无暇去理会。无数人匆匆地停下来听一下主所传扬的信息,但是他们太忙于自己的生“活”,以至于没有时间了解到自己现在是死的,更不用说不停下来更多了解这信息和宣讲这信息的人。荆棘代表妨碍这等人对天国信息作出恰当回应的两个方面:首先是“世上的思虑”,“世上”的字面意思是“这世代”(ain);其次是“钱财的迷惑”。“思虑”(merimna)是“焦虑,过度地关心”。新约有很多地方提到焦虑,包括众所周知的腓立比书4:6mēden merimnate)的命令。焦虑也是耶稣的早期教训所关注的(太6:25-34merimna在那里出现了六次)。

 

对这世代的思虑以及努力建立物质财物,这对于不要积攒财宝在地上(6:19)的天国呼召是极大的干扰。财富具有欺骗性,人们会把安全感建立在暂时性的东西上(路12:15-21)。虽然拥有财富会赢得他人的尊敬,但是那并不能预备一个人站立在神的面前。一心想着眼下的生活,甚至是为退休提供保证的东西,也许会对恰当地回应天国的信息造成妨碍。

 

13:23 最后一批种子落在好土里(tēn kalēn gēn),代表一个人既听(ho...akoun,现在时分词),也明白(sunieis,也是现在是分词)。这是一个结实的人(小品词dē用于强调),“他的确会结实,有时能够生产出一百倍的产量,有时六十倍,有时三十倍”。这种产量的多样性是有趣的,因为即使是最少的产量(三十倍),仍然被看出是“好土”。比较马可福音4:20,那里的次序是相反的: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巴恩斯认为,所描述的这一组人“那些被恩典预备好了心土的人,他们诚实地接受真理,让真理的种子有机会成长……一颗降服的心完全让真理来影响它,不被思虑和焦虑压抑”。[12]好土的比喻最直接的应用是对门徒,耶稣应许他们:“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13:11)。“但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13:16)。路加福音记载,这些结实的人是“用诚实良善的心来听,把道持守住,忍耐着结出果实”(路8:15,新译本)。路加福音没有列举不同的产量,而是强调接受天国信息的人是好的。

 

第二个比喻:好种子和稗子(13:24-30

 

13:24-25 耶稣立刻转到了第二个比喻,这个比喻在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中都没有记载。这里继续讲撒种的比喻,我们可以推测他是又一次向众人讲话(34-36节)。这里的要点不是传扬天国,而是天国的成长以及在天国内部虚假的成长。耶稣在天国和撒好种的人(他自己,37节)之间展开对比。这有助于预见(1)神在福音传扬上的真正工作;(2)天国里的假成员。种子是好的(kalon),但是那恶者撒下坏种子。在早期,它的苗像被田地的主人播种的作物,但是实际上它没有真正的种子所具有的价值和生命。稗子无用且难以清除,直到长出籽粒,它都长得像麦子。稗子是一种黑麦草,其种子经常被称作毒麦,往往是黑粉病真菌的宿主,这真菌对于人和牲畜都是有害的。[13]经文说,当人睡觉的时候仇敌撒下稗子(25节),这不是暗示撒种者疏忽了,而是强调仇敌秘密地做了这事。他狡猾的渗透进来,暗示神事工之仇敌的狡诈。

 

13:26-30 当麦子成熟的时候,稗子显出来了。虽然稗子很像麦子,它的头上却不结麦穗。仆人首先对主人所撒种子的质量提出质问,这值得注意,因为一般会更自然地认为主人会这样问仆人。看来,仆人首先想到的不是仇敌,而是撒种的人犯了一个错误。

 

撒种人责备的是“仇敌”(echthros anthrōpos,“仇恨的人”或“有敌意的人”),这里没有称其为魔鬼,而是用了更笼统的称呼(28节)。当然,这最终指向撒但(见39节注释),但是这个词的一般用法是指假教师或其他任何人(作为撒但的器皿)用替代性的东西反对神的作为。在第38节,稗子指向“那恶者之子”(hoi hioi tou ponērou)。

 

仆人的解决办法是把稗子薅出来,但是主人让他们等候,直到最后的时候(29节),原因是这样做很容易出现错误,即把麦子和稗子一同拔出来。主人给出指示,要让稗子和麦子一起长,直到收割的时候(30节)。卡森说:“收割通常象征着最后的审判。”[14]这个比喻似乎教导我们,神的工作中将会掺杂假麦子,它们似乎是真的,但是不结实。这些会存留到田地中,直到审判的时候。收割的时候,主人不允许仆人去收集作物,而是派收割的人(tois theristais,即天使,39节)把稗子和麦子一起收上来。首先,稗子要捆成捆焚烧。然后真正的作物收进粮仓备用。

 

有些早期的学者试图把这个比喻视为处理教会中异端和淫乱的标准。这个意思似乎是说,要容忍教会中的罪,直到神带来审判。然而,上下文的直接意思以及合乎圣经的教会论不允许这样的看法。卡森解释说:

 

 

 

整个马太福音中,没有任何地方“天国”(或者“神的统管”)变为“教会”……这个比喻说的根本就不是教会的情形,而是天国如何在没有消除敌对者的情况下,就存在于世上消除敌对者要等到收割的时候。这个比喻涉及的是末世的期待,而不是教会的堕落问题。[15]

 

 

 

虽然笔者很大程度上同意卡森的观点,但是对“该比喻是关于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天国”这一观点,还需要进行调整。这个比喻教导的是关于一个仇敌来到神的“田地”(不是个别的教会,而是神在世上的救赎工作),播种错误的宗教或者假冒信徒。教会的职责不是除掉这些杂草(像许多改教家和罗马教会试图做的那样),而是在终了审判的时候让神把他们除去。这并不是说不能把那些异端从信徒会众中赶出去或者施行教会纪律,而是说不能处死那些被认为是杂草的人。基督解释说“收割的人”是天使,他们在这个世代的末了会执行神的审判(39-40节)。

 

麦子收到神的粮仓里(30节)。这是在表明一个真理,当神显现的时候,被神所拣选的人会被聚集在一起。那是神收割他所拯救之人。粮仓代表着丰收的实现,这时作物被安全地储存起来,不受破坏性天气的影响和仇敌的败坏。对这个比喻更多的评论出现在36-40节,耶稣在那里对门徒作出解释。

 

第三个比喻:芥菜种13:31-32;参4:30-32;路13:18-19

 

13:31 介绍性的开场格式“天国好像……”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展开对比。犹太人还没有了解天国这个概念,但在他们的文化中,芥菜树是他们所熟悉的。这个简单的比喻表达了一个真理,本应该容易理解,但是文中没有迹象表明犹太人明白了。“天国”和“神的国”交替使用,平行的段落中表明这两者指的是指同样的事物。

 

13:32 新美国标准圣经(NASB)把这一节开始的句子译作“这比其他的种子都小”。同样,新国际译本(NIV)和英王钦定本(KJV)说芥菜种是最小的种子(新国际译本〔NIV〕加上所有格代词“你的”,想要使这个说法成立,而这个代词是经文中没有的)。问题是,依据科学,芥菜种并不是已知最小的种子;因此,有人控告耶稣犯了一个科学上的错误。问题是,耶稣是说它是所有种子中最小的,还是他在巴勒斯坦人的背景下如此说?在巴勒斯坦,芥菜种是人们所知最小的种子。再者,这个形容词是比较级,而不是最高级[16],它与比较级所有格pantōn一同使用,意思是“比所有的种子小”(ho mikroteron men estin pantōn tōn spermatōn)。耶稣所说的并没有错,其另一个原因是,按照《密什拿》(Mishnah)记载,芥菜种在谚语中就表示小。[17]因此,耶稣不过是使用人们所熟知的谚语而已。

 

这个比喻所比较的是天国的开始及其结果。天国开始的时候既小又看似不重要,但是它将要长成大树,飞鸟在上面筑巢栖息。人们对这个类比的理解不应该超出这个简单的真理。猜想这是什么样的鸟是无用的,要在这样不清楚的类比上建立教义是危险的。以色列人期待弥赛亚的国度将带着荣耀和军事力量而来,基督的观点在这一背景中有重大意义;然而它却像种在田地里的小小的种子。他并没有说这样的成长是惊人的,也没有暗示这个国度将会无边无际。巴勒斯坦的许多植物都比芥菜种大,而且更加令人印象深刻。这里,耶稣强调的是天国在开始的时候是微不足道的。

 

第四个比喻:面酵

 

13:33 第四个比喻和第三个比喻有着逻辑上的联系。芥菜种的比喻说的是天国外显的增长,而面酵的比喻说的是致使天国发展的内在影响。面酵是发酵用的,加入面粉中会使面团膨胀起来。这个比喻是说,天国就像被搅拌进一团面中的面酵——它散布在整个面团中。“三斗面”也许象征被给予面酵(国度)的信徒,这面酵在里面发生作用,开始增长,直到充满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耶稣没有解释这个比喻的特征(妇人、面酵、面),人必须特别当心那些想当然的解释。这个比喻反映了一个妇人在普通文化中的烹饪习惯。它的主要要素面酵通常(但不总是)代表罪。然而,这里告诉我们它代表天国。特定的面(三斗)更可能是用于烘烤的正常用量,而不是具有属灵的意义。面很自然地代表了那些天国放置在其中的人(信徒)。面酵遍布他的整个生活,而不像宗教那样通常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另一个理解是面酵代表世界,但是这个类比不成立。世界会被福音充满,而不是天国。

 

用比喻教导的目的:更多的解释13:34-35;参4:33-34

 

13:34-35 马太福音似乎重复解释耶稣用比喻教导的目的(10-13节),但是重复是为了强调针对以色列这个世代的审判正在施行。经文读起来是一种交叉平行的情形。

 

 

 

 

 

 

不定过去时和未完成时表明,耶稣的讲论要用他刚刚说过的一些比喻来理解。想要把这用于他所有的教导是错误的。比喻信息是用于成就神对顽梗的以色列人的一个应许。

 

耶稣引用诗篇78:2,在这节经文中耶和华对以色列民说话,但是这首诗篇的特性乍一看似乎比马太福音中的陈述更加积极。然而,诗篇继续解释了以色列百姓如何自以为他们认识神,而这个邪恶的世代“居心不正……向着神心不诚实”(8节)。马太把这个警告与他所处的这个世代的犹太人联系在一起,他们硬着心抵挡神的弥赛亚。

 

解释稗子的比喻13:36-43

 

13:36 门徒和众人一样,对稗子的比喻颇为困惑。这是他们典型的理解,现代的读者不应当对此感到吃惊。圣灵还没有来引导他们进入真理(约16:13),属灵的真理唯独通过属灵的启迪才能明白(林前2:6-16)。因此,他们请求耶稣解释比喻的含义。这其实显明了正确的态度,因而耶稣乐意帮助他们明白。他已经表明这一点(1116-23节)。

 

13:37-39 耶稣的解释从辨别比喻中的主要角色开始:撒种的人是人子(他自己);[18]田地是这个世界;好种子是天国之子;稗子是那恶者之子;收割的人是天使(39节)。任何人都不会对这些角色感到惊奇,因此不需要解释。这个比喻的要点是耶稣把他的选民栽植在这个世界;他们生长起来,就要得他所要的庄稼。耶稣的仇敌,那恶者(39节),他也在这个世界撒下种子,在天国之子的旁边生长。他们看起来很像天国之子。撒但的后裔通常被描述为凶残的、极不道德的或者行巫术的。然而,在这里,他们被描述为表面上敬虔的宗教家,看起来像与天国之子。甚至犹大在门徒中也没有显出不同,耶稣称假冒为善的法利赛人是魔鬼的儿女(约8:39-44)。

 

这个类比描述的是“世界的末了”(sunteleia,“结束”;aiōnos,“时代,时间段”)收割时的情形。此时,而不是此前,这两种作物会分别开来。

 

13:40-43 耶稣的解释不需要更多的说明。主清楚地描述了末世对稗子的审判。稗子会被天使收集起来焚烧(40节)。虚假的宗教家,即魔鬼的后裔,而不是弥赛亚的后裔,将要被焚烧。这描绘了一幅所能想象的最为可怕的毁灭情形。更为可怕的是,圣经教导这焚烧不是暂时的,不会随着生命的终结而停止,而是永恒的(启19:2020:1012-1521:8),是能够感知的折磨(路16:22-2428)。审判在“世界的末了”来临,就像大洪水(对人类第一次世界性的审判)在神所设立的一个早期时代的末了来临(创6:3)。

 

41-42节的陈述为第40节提供了更多的细节。人子将差派使者把假的和真的区别开来。这是神的行动,再次强调了教会的责任不是将死的刑罚加给那些异端和叛教者。这样的审讯不是由人来实施,而是由超自然的代理者施行神圣的审判。在第41节中,稗子被更具体地解释为“叫人跌倒的”(skandala,引起麻烦或导致其他人犯罪的)以及“作恶的”(poiountas tēn anomian)。在马太福音7:21-23中,作恶的人是那些奉耶稣的名行神迹赶鬼的人。在23:27-28中,耶稣宣称法利赛人和文士里面装满了假善的和不法的(与“作恶的”是同样的词)事情。在24:11-12中,不法的事增多与假先知的增多联系起来。从这段经文来看,把稗子认定为自义的宗教家似乎是最好的,他们徒有外表上的敬虔,却把律法扭曲成一个律法主义的宗教,不明白神的怜悯和恩典。

 

他们的结局的确是可怕的——“丢在火炉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42节)。巴恩斯观察到:

 

 

 

我们的救主在这里是否有意教导地狱是由实际的火构成的,这并不清楚;但是毫无疑问,他教导这恰当地表现了那些失丧之人经历的折磨……救主不会谈论并不存在的地狱之火,也不是描述可怕的形象只为了恐吓人类。[19]

 

 

 

在第43节中,我们看到与稗子截然相反的命运:“义人在他们父的国里,要发出光来,像太阳一样”。义人不是建立在忠实于律法而有的义——耶稣对法利赛人的回应无疑证明这一点——而是建立在对耶稣基督的信心上,耶稣来就是为了成就律法,却为律法上所有被定罪的人承担刑罚(罗3-6章)。这样一个像太阳发光的类比描绘了天国之子的荣耀。那些被命令要在黑暗中作光的人(5:l4-l6),当然要在人子的工作成就的时候发光。“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这句箴言再一次强调了刚才的教导十分重要。

 

第五个比喻:藏宝的比喻13:44

 

13:44 第五个比喻非常短。天国在此被比作埋藏在地里的宝贝。这个比喻主要的关注在于宝贝的价值,比这人所拥有的其他东西都贵重。他把这些都变卖了,来买这块地,好合法地得到这块地里所埋藏的宝贝。简单地说,这个比喻唯一关注的是宝贝,这里的教训是它的巨大价值。与其抓住属世的财产,人应当更加珍视天国。

 

另一个可能的、也许是最好的解释是,天国(宝贝)在世界(田地,38节)里,耶稣就是那位付上代价购买那块地的人,为要拥有那个宝贝(教会)。这比假设信徒必须通过购买世界来拥有天国更说得通。若有人认为付钱就可以进天国,这个想法也是不合逻辑的。

 

第六个比喻:重价的珠子13:45-46

 

13:45-46 第六个比喻强调的是同样的道理。有些学者认为藏在田地里的宝贝代表的是以色列,珠子代表教会。[20]但是这两个比喻都是关于天国,因此若说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教会,这是不现实的。这里天国比作如此贵重的珠子,因此商人变卖了他所拥有的一切来得到它。再一次,这个商人可以被看作是代表基督,他付上极重的代价购买那颗珠子,即神所拣选的。

 

第七个比喻:撒网13:47-50

 

13:47-48 这个系列中的第七个比喻取自加利利海上的日常生活。头两个比喻说的是撒种和收割,最后一个比喻说的是打鱼。天国就像一张大网,凡它所及的一切都尽在其中。“各样”这个表达很重要。这个比喻的重点与稗子和麦子的比喻中的教训相似,即好的和坏的被放在一起,然后便会被分开。拖网撒到海里,沉了下去,然后被拖到岸边,里面的东西在那里被清理出去。撒网的目的不是捕获特定的某种鱼,而是把进入网中的所有鱼都捞上来。打鱼的人把捞上来的鱼分类,不能拿到市场去卖的鱼被丢掉。

 

13:49-50 跟前面(39-40节)一样,在“世界的末了”才会把好的和坏的分开,而且这是圣洁器皿(天使)的工作。恶人会从义人中被分别出来,扔到炉火中焚烧。这是一幅可怕的痛苦景象,“哀哭切齿”让我们想到没有成为天国国民的可怕后果。犹太人会自然地想到那些被扔到燃烧的火炉中的是外邦人,但是根据马太福音8:11-12,恶人包括那些有权利进入天国却拒绝他们的弥赛亚之人。这个比喻的要点是发出警告,那些对人类之救主不作出回应的人,要当心他们最终的可怕后果。如果一个人不被归为“义人”,他就会被永远地扔进火里。

 

文士的类比13:51-52

 

13:51-52 到此为止,耶稣一直在对门徒讲论(36节),最后询问他们是否“明白”(sunēkate,它是suniēmi的不定过去时),他得到了肯定的回应。对于他们知道了多少或者有多明白尚可争论,但是我们可以有把握地假定他们并不害怕寻求帮助。从前他们曾寻求帮助(36节),从这后面的几个比喻中得到亮光,这些是众人没有听到的。16:15的责备表明,他们并没有完全领会天国信息各个方面的意义。

 

卡森对第52节注释说:“对这难懂的一节的注释有很多。”[21]这里提到文士,说明了门徒的责任:他们要分享所学到的,成为他人的教师。这个比喻的重要特征是:(1)成为天国门徒的文士;(2)家主;(3)从他的库里拿出的新旧东西。

 

许多学者把文士看作“每一位天国的工人”,[22]换句话说,就是每一位经过门徒培训的天国公民。冈德里把这个比喻中的文士视为声称明白耶稣所教导的门徒(51节)。[23]文士基本上是抄写和教导律法的人,他们被认为是旧约经文的专家。耶稣在此暗指跟随他的人是名副其实的文士,因为他们已经由他训练为门徒。这里强调的点不是一个犹太文士归信了天国,而是基督的门徒成为最真实意义上的文士。门徒们既然刚刚宣称明白他的教训,他们就承认了自己文士的地位。

 

这个类比指出他们在新的职分上的责任。家主有责任使用他的资源供养家人。天国的门徒要使用他们的资源,他们所明白的,来供养天国的国民。他们要和家主一样,从(知识的)宝库里拿出知识。“宝贝”的字面意思是“宝库”(thēsaurou),指的是储存的箱子或储存设备,在这段经文中,是指他们所拥有的天国知识。他们从知识的宝库里“拿出”(字面意义是“抛出”,ekhallō)“新的、旧的”两样知识。这里的意思是要分享和传播他们的知识,并不是截留下来,以使他们凌驾于别人之上;而是为了传播,叫别人也能够明白天国的事。这些东西被标记为“新的”和“旧的”。“新的”并不是一个不同的宗教,也不是和旧的相反的宗教——它揭示了旧的所暗示和预言的。弥赛亚新的启示并不会替代在旧约中所赐予的启示,而是成就了它。天国的门徒要在旧的之上建造,从而证明弥赛亚已经来临。

 

耶稣回到拿撒勒13:53-58;参6:1-6;路4:16-30

 

13:53-54 (说完了)“……就……”(kai egeneto,编者注——该希腊文在中文里无法直译出来,只能根据语境进行意译。马太常用这样的句式,作为耶稣教训的结束,例如马太福音7:2811:113:5319:1等)是马太用于引入一个新段落的开头的典型用语。他的着重点从用比喻教导众人,转移到在耶稣家乡遭到拒绝这一重要事情上。耶稣结束了比喻,意味着他已经说明了以色列人的瞎眼(13:1335),现在他的事工正转移到另一个阶段。孟恩思观察到:“马太福音的第四个主要部分就此开始。”[24]

 

马太没有提到“拿撒勒”这个名称,而是提到“他的家乡”,用来强调那些从孩童时代就认识他的家乡人的惊人反应。耶稣在拿撒勒长大,那是一个名声不太好的城市。他在受洗和受试探之后回到这个城市。当听到约翰被逮捕,他离开那里,去了迦百农(参4:12-13)。也许一年以后,他回到家乡,在会堂里布道,来宣告他的使命。路加只用了短短的两节来叙述耶稣在加利利的事工,马太则用了好几章。路加聚焦在拿撒勒所发生的事情上,比马太给出更多的细节。比如,其中的一个细节是,路加记录了耶稣在会堂中所教导的是什么,以致引起人们的“稀奇”。

 

路加福音4:16-21记载,耶稣宣称以赛亚所预言的耶和华的受膏者成就在他的身上。在会堂中的这个信息伴随着一些神迹(太13:58;可6:5),但是拿撒勒人并不把神迹看作是对信息的证明,而是“稀奇”,即吃惊他教导这样的事情。所提的问题反映出他们的怀疑:“这人从哪里有这等智慧和异能呢?”人们会想,如果他们承认耶稣的“智慧”(sophia)和“异能”(hai dunameis),他们本会接受他的信息。但是路加细致地记录了他们反而要杀死耶稣。马太告诉我们(57节),“他们就厌弃他”。路加解释道,开始时“众人都称赞他,并希奇他口中所出的恩言”(路4:22),但是耶稣继而教导神在外邦人的工作(路4:25-27),并且把这与他作为弥赛亚的工作联系起来,他们就变得愤怒而且想要杀死他(路4:28-29)。会堂中的人们拒绝耶稣的工作和他所宣告的,因为他表明以色列不再是神的计划的唯一焦点。

 

13:55-56 他们不理会耶稣的属灵呼召,把他降为他们从小就认识的一个普通人,以此展开攻击。人们把耶稣看作木匠的儿子,马利亚的儿子,雅各、约西、西门、犹大以及那些没有叫出名字的妹妹们的哥哥。麦克阿瑟说:

 

 

 

耶稣是木匠的儿子以及马利亚的儿子,他有几个兄弟……拿撒勒的每一个人都认识他,并且他的妹妹们仍然住在那里,这些与他是不是弥赛亚的题毫不相干。虽然犹太人对弥赛亚有许多不完全和错误的概念,但是他们知道弥赛亚作为一个人来到世上,降生在某个家庭,生活在某一群人当中[25]

 

 

 

56节中的问题“这人从哪里有这一切的事呢”,表明他们在挑战他的权柄,或是挑战他关于自己是以赛亚预言的受膏者这一宣称的源头(pothen oun)。在他们眼中,耶稣是一个普通工匠的儿子。他们习惯于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那些冠冕堂皇的角色。一个普通人宣称伟大的预言成就在他的身上,还宣扬外邦人是神的救赎计划中的一部分,这超出了他们所能接受的。

 

13:57-58 拿撒勒人“厌弃”耶稣,或者是路加告诉我们的,“会堂里的人……都怒气满胸”(路4:28)。耶稣就此回答说:“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没有不被人尊敬的。”他不是要限定人可以在哪里开展事工,而是重点强调把一个先知和他的过去分别开是困难的。“亲不敬,熟生蔑”,这句古话显然适用于此。拿撒勒人熟悉耶稣的家庭及其个人生活,这妨碍了他们接受他是弥赛亚。

 

耶稣没有在拿撒勒行许多神迹,马太解释说这是因为人们不信。神迹和他们不信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因为耶稣的能力不够,而是因为耶稣不愿意在这里行神迹。行神迹的能力并不是由人们与神的合作关系决定的,而唯独取决于神的意志。马可说耶稣“不得行什么异能”(ouk edunato ekei poiēsai),但不是因为他倚赖于人类的参与。卡森指出:“‘不得’与耶稣的使命有关,正如耶稣不能把石头变成饼,因为这样他就会违背他的使命(太4:1-4);同样,耶稣也不能任意地行神迹,这样他的事工就像表演一样。”[26]虽然这里的主要问题可能并不是耶稣使他的事工成为一种表演,但这里将其与把石头变成饼的比较是重要的。耶稣行神迹并非出于自己的判断,而是顺服天父,做天父指示他要做的。在受试探的时候,耶稣需要的不是饼,而是顺服天父的话。耶稣不能行神迹,这更好的理解是,耶稣不能行许多神迹,是因为拿撒勒人不信,神不愿给拿撒勒人荣幸,来见证他大能的彰显。

 

讲道建议

 

比喻为讲道提供了很好的材料,但是人们必须小心,不要添加一些并非比喻原来所要表达的意思。对于如何解释比喻,关键的释经原则是要找到比喻的根本教训,以及只与这一根本教训相关的主要特征。每一个比喻想要传达的只有一个要点,其他特征都是为了强调这一点。因此,不要将其他的话题强加到经文中。比喻也许表明一些神学观点,但是不要把神学建立在比喻上。

 

这一章的七个比喻都是特指天国(五个以“天国好像”来介绍,一个以“天国也许可以比作”引入(编者注:和合本作“天国又好像”),一个以“凡听见天国道理”引入(编者注:和合本经文作“凡……作天国的门徒”)。绝不要用“天国”替代“教会”。天国是更广泛的术语,涵盖神的整个救赎计划。

 

也许人们从这一章学到的一个最重要的功课是,门徒得到开导,明白了天国的奥秘。哥林多前书2:6-16解释说,只有通过圣灵,人才能够明白属灵的真理。这与耶稣通过比喻对门徒进行的教导当然是一致的。从这些比喻中学到的其他重要功课是宗教的危险、撒但造假的工作,以及神赋予天国的价值。

 

 

[1] Walvoord, Matthew, 95-96

[2] Joachin Jeremias, The Parables of Jesus (Scribner, 1954), 12.

[3] Robert H. Albers, “Perspectives on the Parables—Glimpses of the Kingdom of God,” Word and World, IV:4, 438.

[4] 本书作者不同意卡森的看法(Matthew, 304),即马太福音7:24-279:15-17,和16-19章是比喻。比喻是需要某些钥匙去理解的故事,而类比和隐喻则是用来比较两个事物的说明。

[5] Hendriksen, Matthew, 554.

[6] Meyer, “Matthew,” 1:254.

[7] 同上1:255

[8] Carson, Matthew, 8:311.

[9] Hendriksen, Matthew 559.

[10] MacArthur, Matthew 8-15, 358.

[11] Mounce, Matthew, 1:129.

[12] Barnes, “Matthew and Mark,” in Notes on the New Testament, 1:143.

[13] ZPBD, 668

[14] Carson, Matthew, 8:316.

[15] 同上 8:316-17

[16] 它在新约中的最高级形式是罕见的,取而代之的是比较级。然而,在这段经文中没有语法上的理由把“最小的”这个解释强加进去,而是在与其他的种子比较,在它们当中是较小的。参Blass, Debrunner, and Funk, paragraphs 60, 244, and 245

[17] Niddah 5:2.

[18] 如前所解释的,人子是耶稣喜欢用的自称,指出耶稣的人性及其作为第二亚当的角色,具有明确的弥赛亚意义。

[19] Barnes, “Matthew and Mark,” in Notes on the New Testament, 1:147.

[20] Walvoord, Matthew, 105.

[21] Carson, Matthew, 8:331.

[22] Hendriksen, Matthew, 580.

[23]Gundry, Matthew 281.

[24] Mounce, “Matthew,” 137.

[25] MacArthur, Matthew 8-15, 410.

[26] Carson, Matthew, 8:336.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