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耶稣继续巡回传道事工
任命和差遣十二个使徒之后,耶稣自己开始了一段传道旅程。经文没有陈明十二个使徒是否已经去过并回来了,但是在那段被一些人认为是平行的经文(路7:18-28)中,门徒们似乎在场(路7:11);然而路加的叙述可能并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插入的,门徒们也没有必要在场。当耶稣在这段旅程中的时候,在监牢里的施洗约翰打发人前去问耶稣的身份。耶稣指着他所行的神迹作为回答,证明他的确就是“那将要来的”。耶稣借着约翰的门徒所提的问题提醒犹太人约翰是谁,并且介绍了有关在神国赐予的应许中约翰就是以利亚的这一大奥秘。这番解释之后,耶稣开始定那个时代和以色列各城的罪,因为他们不仅拒绝约翰的信息,还拒绝他们的弥赛亚。在结束这一章之前,耶稣邀请人们从属灵挣扎中脱离出来,来到他这里得安息,这安息只有他能够赐予。
施洗约翰的问题(11:1-6)
11:1 在第1节所发生的事情可能只是一个过渡性的陈述,用来概括差遣使徒以及他们回来之间所发生的那些事情。然后在第2节他们回到主身边后,叙述从新开始。这样,第1节告诉我们,当耶稣等待使徒们从宣教旅程中回来的时候,他自己往各城去传道教训人。
这里的各城被称为“他们的”城,并非指它们是十二使徒的,而是耶稣已经开展事工的那些加利利人的城。耶稣“教训人”(didaskō),意思是“讲解”和“给予指导”(可能是关于他自己的经文),并且“传道”(kērussō),意思是“宣告”或“宣布”(天国近了,10:7)。这里的“传道”不是道德或文化上的说教,而是仅仅宣告、宣布什么事情,就像古时走街串巷传报消息的人,大声宣布新近的消息。耶稣一方面提供了关于旧约的详细解释,另一方面则宣告天国已经临到的消息。
11:2-3(路7:18-35) 约翰已经下到监里,这里马太对约翰下监仍然没有提供任何解释,尽管他在前面已经记录了约翰被捕(4:12),并且在后面透露了相关的细节(14:3-12)。与此不同的是,围绕约翰的被捕和他的死,马可立刻给出这两方面的细节(可6:16-29)。约瑟夫告诉我们,约翰被捕下监,并且在马切鲁斯城堡(castle of Macherus)被杀。[1]他在监牢里听到有关耶稣事工的报告(很可能他是从经常前来探访他的门徒那里得到消息),或许所得到的报告使他对耶稣的行动有些难以确定,或许他意识到自己将面临死亡,为了他门徒的益处而想要对此加以确认。他打发他的两个门徒(路7:19),直截了当地提出一个问题,因为他自己的生命和他的跟随者的生命都面临危险。
第3节是这个简单的问题:“那将要来的是你吗?”原文中更加字面意义的翻译是:“那正在来的(ho erchomenos)是你吗?”这不会是别人,只能是对以色列所应许的弥赛亚、将坐在宝座上的大卫的子孙、约翰所宣告即将来临的天国的君王。
这个问题是约翰提出的,没有什么表明是约翰的门徒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显然约翰已经被禁闭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且他知道死亡正在临近自己。此时给耶稣提出问题,并不会有损于他的伟大和忠心。他所宣告的天国看上去并未成长壮大,也没有任何消息表明弥赛亚将反抗希律或推翻罗马人的统治。从当代的角度看,耶稣并没有计划去推翻地上的王国,以建立天上的王国;但是从约翰的角度和犹太人基于圣经的期待来说,他们指望推翻地上的王国。弥赛亚是君王,他要坐在大卫的宝座上治理以色列,像犹大·马加比(Judas Maccabee)那样的弥赛亚将要来临,赶走外来的压迫者。所以约翰感到困惑,既然君王已经在这片土地上,为什么他仍然被关在监狱里。卡森的评论很有帮助:
耶稣的事工使人们对神的国失望和反对的趋势不断上升,这三章(11-13章)由这个主题联系在一起。他并非人们所期待的那种弥赛亚,甚至施洗约翰也有疑惑(2-19节),并且耶稣施行了大部分神迹的加利利各城中的人们都刚硬地不信(20-24节)。[2]
约翰的顾虑可能源自以下两种可能性之一。(1)对耶稣的误解,错误地假定他是弥赛亚;(2)错误的观念,认为其他人可以完成耶稣的工作。艾得闪似乎确信,两个弥赛亚的传说是后基督教时代的产物。[3]这里最好假定约翰正处于灰心失望之中,需要重新获得确信。圣经中的人物从来不应当被灵性化,以致其人性消失,他们的脆弱也不当被忽视。神使用人,甚至是在他们软弱的时候,这个事实将给每一个认识到自己软弱的人带来鼓励:神仍然会使用他。
11:4-6 耶稣并不是直截了当地回答,而是以他的权柄和能力作答。约翰已经听到有关耶稣满有能力的工作的见证,但是他想确认那已经宣告的神的国确实来临了。耶稣用现在时动词(akouete,“正在听”;blepete,“正在看”)指示约翰的门徒。他们要将报告所看到的、所听到的都说出来。显然,他们已经观察耶稣一段时间了(参9:l0、14;路7:12-18)。可以肯定的是,他们见证了他行所的神迹,然后耶稣将那些神迹与旧约预言联系在一起。
耶稣列举了他所行的神迹:洁净长大麻疯的、瞎子看见、瘸子行走、聋子听见,甚至死人复活。然后他又加上,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这里的“穷人”并不是指经济上的缺乏,他的事工对象也包括税吏和百夫长,这里是指灵里的贫穷(5:3)。他的这些引用把他的工作与先知以赛亚联系起来,人们对弥赛亚的期盼主要从以赛亚的预言而来。以赛亚不仅描述了这里所提到的弥赛亚的祝福(赛35:5-6,6l:l-2),还宣告了弥赛亚的被拒绝和受苦(赛53:1-12)。这是典型的新约引用旧约的情形,即不是直接引用某个段落,而是提及或暗指,为了使人想起先知的整体信息。这样,耶稣把他的工作与以赛亚的信息相连,这信息既呈现了弥赛亚受苦的事工,也呈现了他荣耀的国度。这会使约翰有所明白为什么耶稣还没有建立他的王国,而言这比只是简单地吩咐约翰的门徒回去说“是的,我就是那将要来的”,更能给约翰安慰。
然后,耶稣给约翰的信息又加上另一点:“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6节)。[4]关于“有福了”(makarios)的意义,见5:3-11。这里最重要的问题是,耶稣说“因我(en emoi)跌倒(skandalizō,不定过去时被动语态)”是什么意思?“跌倒”这个概念来自于诱使动物跌入陷阱。[5]新约进而发展为“使之被抓住或跌倒”“使之犯罪或冒犯”“使之发怒”。[6]耶稣是在提醒约翰,不要陷入对弥赛亚没有根据的假定之中。由于犹太拉比的教训和关于那位要来君王的流行传说,人们对弥赛亚产生了错误的期盼,约翰不应当因此跌倒(这里指因疑惑而失去他的祝福)。被拒绝和受苦是弥赛亚工作的一部分,约翰不应该因为缺乏政治运动和那些批评耶稣的怀疑者而灰心。
麦克阿瑟这样理解这个比喻结尾处的挑战:“耶稣结尾处所说的福主要是由于约翰的缘故……这是一个温和的警告、一个温柔的责备。‘如果你想得到我平安和喜乐的祝福,’他对约翰说,‘不要疑惑。’”[7]卡森也有很好的发现:“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挑战:人要根据耶稣和他对圣经的应验来重新审视自己对弥赛亚身份和作为的预设,调整他的认识和信心,使之与耶稣一致。”[8]这同一警告确实也适用于当代基督教,因为耶稣经常被错误地代表,并且对他有许多错误的假定致使人们灰心和跌倒。
谈论施洗约翰(11:7-15)
11:7-8 然后耶稣转向众人,他们见证了耶稣如何回答施洗约翰的门徒。他的问题集中在他们对先知的盼望上。这里提到的旷野一定是指约翰的早期事工,他充满活力地传讲悔改和天国的信息,当时人们对他的出现既好奇又惊讶(3:1-6)。他们出去到底要看什么?
这个问题是修辞性的设问,表示强调,而不是想获得答案。“风吹动的芦苇”是一个比喻,说的是一个易变的人容易因为各种意见左右摇摆。这样的景象会产生像约翰那样强有力的先知声音所带来的影响吗?当然不会。以色列到处都是拉比借用其他拉比的观点,百姓也会在各种观点之间摇摆。约翰则坚信他的信息,没有丝毫的妥协和不确定。即使当时敬虔的宗教领袖来找他,他也不屈服、不惧怕,坚定地持守对悔改的要求(3:7-10)。此处的上下文呈现的重点似乎是,约翰试图对耶稣宣称自己是弥赛亚加以确认,并非摇摆的表现。约翰并不是怀疑自己所宣扬的信息,而是怀疑自己是否对耶稣是弥赛亚有误解。
耶稣继续发出另一个反问(8节),聚焦在约翰独特的衣着上。骆驼毛的衣服(3:4)粗糙难看。这当然不是皇室随行人员所穿漂亮、舒适、昂贵的衣服。虽然约翰前来预告以色列的君王将至,但是王国尚未得以建立。作为先知,约翰衣着得体。宗教领袖当然喜爱令人印象深刻的服装,富人以绚丽的衣袍彰显他们的富足,但是约翰与现在这个国度的财富毫无干系。他的服装如同他所传讲的信息,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他所宣告的国度,不是这世上的。
11:9-10 接下来的反问把重点转移到他们来寻找约翰的动机上:“你们出去究竟是为什么?”(更字面意思的翻译是:“你们出去,究竟要看什么?一个先知?”)是什么使以色列人从城市乡村中出来,进到约旦的旷野?他们在寻找什么?肯定不是想听到更多从法利赛人、撒都该人和拉比那里听过的相同宗教术语。耶稣说,他们出来,是因为听说约翰是神的一位真正的先知。
然而超乎他们所料,约翰比先知大多了。耶稣引用玛拉基书3:1指出,约翰不仅仅是一位先知,而是那一位要宣告弥赛亚来临的先知(10节)。玛拉基书的语境更为重要,它清楚地确定耶和华就是说话的那一位。“在你前面预备道路”无疑确认耶稣是旧约的耶和华神。这样,约翰的使命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他是那一位发出耶和华的日子将要来临之信号的人。这有助于人们理解约翰的悔改信息的紧迫性,因为天国近了。
11:11 耶稣对施洗约翰的称赞是异乎寻常的,因为他把人类排序,然后说施洗约翰是最大的。如果他说“从人而生”(born of men),就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了;但是他说“妇人所生”(born of women),耶稣自己也会包括在内。然而,耶稣使用这个短语仅仅指向人性,这就把他自己排除在外,因为他是永恒之道(约1:1),不应该被归为低等的受造物。
这段经文中的“大”(meizōn)并不是说在道德品格或个人价值上的优越。约翰的事工是震撼人心的,所以他大。第9节提到,“他比先知大多了”。约翰是弥赛亚的先行者,因此比国王、文士、法利赛人或任何其他的人都重要。卡森解释说:“虽然旧约先知们无疑写成了指向弥赛亚的启示的合集,但是他们并未直接承担其先行者的角色。就是这个使约翰比先知大(第9节),他的确比妇人所生的大多了。”[9]
然而另一方面,天国里最小的(mikroteros)比施洗约翰还要大。这并不是要贬低施洗约翰的名声,因为耶稣已经称赞了他,而是强调进入天国之人有何等的福分和荣耀。约翰当然会进入那将来的国度,但是在历史上的那一刻,他是旧约最后一位先知,而天国的子民是属于新约的。在这个意义上讲,他们甚至超越(在地位和福分上)旧约中那些最大的先知,包括宣告天国即将来临的先行者。麦克阿瑟加上他的一个看法,约翰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的角色是大的,但天国从属灵维度来讲是更大的。[10]甚至约翰自己在天国中也要比他作为弥赛亚的先行者更大。这里是地位和功用的问题,而不是个人品格或本性的问题。
11:12 接下来的一节介绍了对天国的抵挡和攻击。亨德里克森的观点似乎走到一个相反的方向,他把这一节视为一个劝诫,把猛烈的行动当作进入天国的资格,他说:
但是有活力、有力量的人,就是那些敢于打破错误的人的传统,回归圣言的纯正本质的人,他们不管自己要付上多大的代价,都会热切地去得到天国……进入天国要求真诚的努力、毫不懈怠、竭尽全力。[11]
这些争辩无疑带来许多问题。这听起来过于以善工为导向,并且与耶稣的呼吁相违背——耶稣告诉我们,要卸下重担,来到耶稣面前,因为他的轭是容易的,他的担子是轻省的(11:28-30)。动词biastai是现在式被动语态(或许是关身语态),由biazō演变而来,翻译为“经受暴力”。如果它是关身语态,整句话则译为“天国(句子的主语)正在施行暴力(动词)”。若是没有“天国”(he basileia tonouranon),句子则缺乏主语,并且人为地插入在任何文本中都没有出现过的主语(“有力之人”)就改变了这节经文整体的着眼点。另外,如果施行暴力的是天国,第二个短语“并且(他们)用暴力获得”(或“用暴力攻击”;这个词还用在约翰福音10:12)则说不通。这个命题的神学矛盾令人难以置信。
事实上,篡夺宗教权力的人是对约翰所引入并且由耶稣实现的天国施行暴力之人。约翰被关在监里,耶稣刚刚警告说,那些传扬他的信息的人将会遭受暴力,人们已经在精心策划拒绝他和处死他。因此对12节最好的理解是:“但是从施洗约翰的时候(他对天国的公开介绍)直到如今(很可能是耶稣讲话的时候),天国遭受暴力,他们(16-19节提到的“这世代”)狂暴地攻击它。”
11:13-14 这一段以解释约翰的独特性(由连词gar引入)来结束耶稣关于施洗约翰的教训。旧约(律法和先知通常代表整个旧约)预言到约翰出现为止。他成就了弥赛亚将要登场的预言,为神救赎计划的下一部分做好了准备。
第14节引入新约中一个最隐晦的话语。如果犹太人“肯领受它”,那么约翰就是以利亚。字面意思是,耶稣说“如果你们愿意接受它(dechomai,接受),约翰就是那应当来的以利亚”。玛拉基书预言,在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到来以前,以利亚会先来(4:5)。因此,犹太人指望在耶和华再次来到以色列以前看到大先知回来。约翰担当了这样的角色,他以以利亚的心志能力前来,就像天使在他降生时所预言的那样(路1:17)。约翰否认他是以利亚这个人,相反,他是在职任上与以利亚相似(约1:21)。他们是两个不同的人,他并非那位大先知的再生或以肉体的形式回来。耶稣登山变相时以利亚和摩西在场(太17:3),但是耶稣命令他的核心门徒,不要告诉任何其他人,直到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并且复活(9节)。这时门徒感到困惑,因为他们一直被圣经学者教导说,以利亚将回来,使以色列人的心转向神(10节),从而使这个民族预备好来迎接神。既然耶稣是弥赛亚,是神地上的代表,而以利亚刚刚与他一同出现,门徒们会假定,现在该让所有人都知道以利亚已经来了。然而耶稣指出,以利亚固然会在耶和华到来之前来到(11节),但是以利亚已经来了——这更令门徒感到困惑。这里所说的来到不是指登山变相时,而是指向施洗约翰(12-13节)。
加尔文认为,施洗约翰与以利亚在职分的性质上是有关联的,这是玛拉基书4:5-6所要传递的信息。[12]犹太人按照字面意义理解玛拉基书的预言,认为以利亚会以肉身回来;但是耶稣在这里以及17:11-12的话都暗示,施洗约翰是那位将要到来的、像以利亚一样的先知。因为以色列人拒绝了他,他们也会拒绝他所宣告的那一位。这很可能是天使宣告关于约翰的信息所具有的意义:“他必有以利亚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路1:17)。这并不会将以利亚排除在启示录11:1-19中的两个见证人之外。
11:15 这一节是一个比喻,反映了耶稣对其听众特有的态度。相同形式的比喻还出现在马太福音13:9、43,马可福音4:9,路加福音8:8和14:35,总是出现在一段意思不明确的或比喻性的陈述语境中。这里所涉及的教导是他刚提到的:如果以色列人乐意回应弥赛亚的信息,那么施洗约翰就是先知以利亚。巴比里(Barbieri)把它描述为“一个庄严的呼召,让人密切注意救赎主的话语”。[13]不仅如此,这里很可能是在指出一个未来要接受审判的事。每个人通常都有耳朵,因此都有责任对所听到的信息作出回应。不听(对所说的不予承认或回应)的结果是面临审判。
谈论“这世代”(11:16-19)
11:16-17 接下来主进入一段设问性的叙述,他指出以色列百姓摇摆不定的本性,以及他们一味地指责神的信使的倾向,不管他们的方法和品格如何。“我可用什么比这世代呢?”这个雄辩的问题使人们聚焦在这个特定的世代。同样的称呼(“这世代”)也出现在马太福音12:4l、42、45,23:36,24:34。这几乎总是与审判的警告有关,这审判是因为人们拒绝他们的弥赛亚。“世代”(genea)通常是指后裔、家庭、或由共同的起源维系在一起的种族。然而,它也可以指在同一个时期出生的人。[14]这里指的就是后者——在弥赛亚显现的那个时代出生的犹太人。
耶稣用孩童玩耍(16节)的类比来描述那个世代。就像父母们在集市上做买卖时,孩童在一旁玩耍,同样,相较于周围发生的严肃之事,犹太人对他们自己的娱乐更感兴趣。“这世代”的犹太人玩着宗教游戏,却拒绝承认神的救赎计划是真实的。这里用孩童在街市上假装奏乐的对比来描述犹太人的易变。在犹太人的文化中,有两种场合要吹奏长笛:喜乐的婚庆和悲伤的葬礼。第17节提供了两种音乐类型,并且用孩童不愿意配合来说明。所奏的若是庆典的乐歌,他们不跳舞;若是葬礼的哀歌,他们也不假装哀痛(像被雇来专门送葬的人那样)。正如巴恩斯所指出的:“一组人既不高兴也不满意。他们不想加入游戏:没有什么让他们高兴的。”[15]耶稣时代的犹太人想要玩宗教游戏,但是什么都不能让他们满意。
11:18-19 第18-19节将施洗约翰的事工和耶稣自己的工作联系起来。两者都不能使犹太人高兴。约翰作为一位既严肃又激动人心的先知而来,他既简朴又寡欲。现在他被下到监里,人们造谣中伤他,说他被鬼附身。对他品格的这个诽谤似乎是在他被捕和长时间关在监狱里之后出现的。然而,犹太人对耶稣大能的工作也不满意。他们造他的谣,说他是“贪食好酒的人,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耶稣不同于约翰,他展示给人的不是严格的、与世隔绝的生活,而是饮酒并且享用宴席。他甚至对被视为民族败类的税吏表示友善。似乎这还不够,他还和那个时代中冒犯宗教领袖的罪人交朋友。这里展现了两种与以色列互动的方式和方法,但是“这世代”一概不回应。就像孩童会凭着一时的兴致制定一些规则,以色列人也发展他们的宗教规则。犹太人不愿意成熟冷静地看到他们所玩的游戏与真实的弥赛亚信息之间的不同。
第19节中的最后一个短语是对那个时代的尖锐指责:“智慧在行为上就显为正确”(编注:和合本括号里译作“智慧在行为上就显为是”)。路加福音7:35中有相同的记述,一个区别是:路加还说道,“智慧之子”都以智慧为正确。“行为”(tōn ergōn)指智慧所产生的结果,结果将显示智慧的“正确”。同样,路加用“子”(tōn teknoōn)代表产生的结果,也展示了智慧的正确。耶稣的意思是,他的教训和事工的智慧所产生的结果,将被证明是正确的。与以色列人背道的信仰不同,耶稣的工作所产生的能力和结果,将证明约翰和他自己是正确的。
谈论那些城(11:20-24)
11:20 耶稣在比喻中斥责了这世代的幼稚可笑,接下来“开始责备”哥拉汛、伯赛大和迦百农这些城市(当然,这里指的是这些城市的居民)。责备(oneidizōp)的意思是“堆积辱骂”。[16]同一个词用在马太福音27:44,钉在十字架上的强盗讥诮耶稣。这个词还用在5:11,耶稣宣告,那些跟随他的人,当敌人因为他们与耶稣认同而毁谤他们的时候,他们就有福了。它还带有正当指责的意思,对于众人的叛逆和骄傲表达愤怒。
他清楚地表明谴责的理由,没有留下任何误解的可能。尽管与其他地方相比,耶稣在这些城市施行了更多的神迹,但是“他们仍不悔改”。当我们说到悔改时,不要被现代概念混淆,悔改不是对罪感觉不好,从而决定开始新的生活。符合圣经的悔改是,对某事重新考虑或有不同的想法。这些城市仍然倚靠以色列死宗教的传统和拉比所教导的律法主义,而不是承认弥赛亚和他的国度的标准。这里对这些城市的控告是正当的指责,给他们带来“祸”(痛苦和不安)。
11:21 哥拉汛坐落在加利利湖的西北端,只有在这里和路加福音10:13提及这个城市(在同样的语境中)。虽然圣经没有记载耶稣在这个城市所做的工作,但是显然耶稣做了很多,足以对这些不信之人定罪。圣经中多次提及,伯赛大是彼得、安得烈、腓力所待的城市(约1:44,12:21),并且耶稣在那里休整(路9:10)。
耶稣向这些城市宣告“有祸了”(ouai),宣布了它们的毁灭。他发出一个神圣的警告,即毁灭即将来临,宣布对这些城市的审判。这个即将来临的审判基于以下事实:若是在推罗和西顿这两个外邦人的城市施行在这些犹太城市中的那些神迹行,他们也会悔改。旧约经常提到推罗这个城市,它因为骄傲和巴力崇拜而被毁灭(赛23:1-18;结26-28;摩l:9-l0),另一个腓尼基人的城市西顿也经常被提到,它与推罗一起被审判(珥3:4;亚9:2)。这里可以得出两个重要的观察结果:(1)这里的陈述暗示,神知道如果那些城市被赋予相同的机会,那里的人会如何回应;(2)神没有给他们机会。然而这里的要点是强调以色列人的罪恶,他们拒绝了赋予他们的机会。披麻蒙灰是用来表示悲伤并且恳求得到怜悯的文化方式。应当记住,神常向外邦民族发出拯救的信息,并且有时也让他们悔改。但他们重蹈覆辙,招致毁灭。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耶稣复活以后,外邦人将成为福音的目标。
11:22 耶稣进一步解释道,不管是外邦人还是犹太人,已经谈及的这些城市在物质上的毁灭并非审判的终点。似乎有一日要来,另一个审判将要施行,这两个犹太人的城市比外邦人的城市将要受到更严厉的定罪。这里所表达的概念是,城中居民将会因为他们的城市被毁而遭受审判,但是一个将来的审判仍等候在那里,这就是“审判之日”(启20:11-15)。这里暗示的是审判和惩罚的程度和原则,以及“多给谁,就向谁多取”的原则(路22:48)。
11:23-24 耶稣对迦百农的斥责更重,他一直在那里生活和从事事工。他曾以那里为基地开展行动,那里是他教训和行神迹的中心。反问句“你将要升到天上吗?”应被理解为反讽。有人认为这里提到天上和阴间分别象征着升高和降卑。然而,基于上下文的关系以及审判之日的警告,卡森说得对:“阴间必定具有更不祥的色彩。”[17]也许这样的假定是正确的,即耶稣有意地使用“升到天上”和“坠落阴间”把迦百农和以赛亚书14:13-15中的古代城市巴比伦城联系在一起,后者因为同样的错误态度而遭受同样的后果。[18]
与所多玛的比较发人深省。很少有哪个城市像所多玛那样名声狼藉,成为邪恶和被审判的典型,它因为对神的厌恶而被彻底毁灭,甚至它的根基都荡然无存。然而耶稣宣称,迦百农的邪恶更甚,因为如果所多玛看见耶稣所行的神迹,就不会被审判。言下之意,他们会以信心回应,而迦百农却拒绝这么做。第24节重复对推罗、西顿所说的结论——所多玛比迦百农所受的审判要轻。
耶稣宣告神圣的启示(11:25-27)
11:25-26 耶稣接下来的讲论并不比前文更容易理解或接受。他向神发出颂赞,因为父神出于他的主权选择将其真理启示给“婴孩”。如果我们根据路加的记载,那么这段陈述的背景是,七十个传福音的人回来,报告他们所做的大能的工作(路10:21-22)。显然马太福音的上下文是断开的,并非有意地从第24节自然过渡到第25节。“那时”(en ekeinō tō kairō)这个短语,并不是暗示从前面的思路发展而来的时间顺序,而是在某时(未经确认的)耶稣说了这些话。路加给我们提供了这段讲论的背景。
耶稣赞美(exomologeō,更字面意思的翻译是“承认,坦承”)天父向聪明通达人隐藏“这些事”。“这些事”指的是最终战胜撒但以及天国所向披靡的力量(路10:17-20)。“聪明通达”指的不是圣经知识,甚至不是降服于神的聪明通达,而是世上体系的智慧,是看不到属灵真实的假聪明。耶稣在马太福音中斥责以色列城市对弥赛亚的真理故作无知。同样,在路加福音的语境中,耶稣为了预备七十个人传道和行神迹,他如此概括他们的工作:“听从你们的就是听从我;弃绝你们的就是弃绝我;弃绝我的就是弃绝那差我来的”(路10:16)。因此这两处经文都暗示,“聪明通达人”是指那些只有人的智慧却在真理上瞎眼的人。稍后耶稣会特别指向文士、法利赛人、撒都该人作为例子;但是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说,“聪明通达人”一定适用于那些所有拒绝弥赛亚的以色列城市和村庄。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18-27,2:6-l6中处理同样的论点,他说离开了神的智慧便是愚拙。基督徒当成为聪明通达的人,但是并非在属世的层面,即仅仅拥有人类的经验和理论。
神拣选了软弱的和愚拙的,叫傲慢的和自夸的羞愧(林前1:27-29),这甚至适用于救赎的信息,就是门徒们被差遣出去所传扬的。但是这信息,神向婴孩(nēpioi)就显出来,这个词在这里的上下文中带有心志上的纯真和属灵上的需求的双重意思,而不是指有些人所认为的温柔。[19]更好的理解是指无助并且谦卑地承认它,这与彼得前书5:5一致:“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卡森的理解是,这里的对比基于以下两种人:“那些自我满足和自认为聪明的人,以及那些不靠自己而又乐于受教的人”。[20]
这样的显露和隐藏是基于神的“美意”(26节)。神不需要向人类解释或证明他的救恩计划以及出于他主权的工作(罗9:20)。卡森正确地主张,隐藏和显露并非“不公正的行为,而是审判性的”。[21]所有人都陷入罪孽过犯之中,神没有责任向任何人显露任何事情。神已经给人自然启示,包括人在内心中直觉地意识到神的存在(罗1章)。神通过施洗约翰公开地宣告要来的弥赛亚,并且通过耶稣和他的门徒神施行神迹让所有人看见。但是神的属灵真理只启示给“婴孩”而向聪明人隐藏,后者并没有感受到有属灵启发的需要。
11:27 耶稣继续他的谈论,宣告“一切所有的”都交付他的权柄之下,并且由他掌管。耶稣赞美父将属灵的真理启示给婴孩,而没有启示给自认为聪明的人,以及耶稣声称父知道子,这两者的关联不容忽视。父按照他自己的美意隐藏或者启示弥赛亚的真理;现在耶稣具有同样的权柄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向谁启示父。这样有关权力和与父同等的宣告,的确使他的听众感到震惊。耶稣关于他与父之间亲密关系的宣告引起犹太人的攻击,他们认为耶稣是在亵渎神(约5:18,10:30-38)。所有的事情都交到耶稣手里,包括他选择向谁启示父的特权。
吸引到基督这里来(11:28-30)
11:28 耶稣宣告他与父有神圣的权柄向特定之人启示真理,这与他呼吁人们到他这里来似乎不协调。但是上下文完全合乎逻辑,即父选择向婴孩启示耶稣的弥赛亚权柄和能力。耶稣向“劳苦担重担的人”发出呼吁,而不是向那些自认为在属灵上刚强和稳妥的人呼吁。请再一次注意,这里表明:基督是为那些承认自己需要他的人而来,而不是为那些自我满足的人。这里的应许是,那些愿到耶稣这里来(deute,作状语的命令或劝诫)的人就可以得到安息或安心(anapauō)。耶稣邀请那些承认自己的软弱和需要的人前来。“担重担”显然与耶稣对法利赛人的定罪有关,他们制定了许多规则、条例和人为的标准(23:4;路11:46),将这些重担捆绑在犹太人身上。
11:29 轭是一种器具,它使得两匹牲口可以一起耕地或拉车。它也成了一种象征,表示捆绑和虐待(利26:13;代下10:4、10-11),与弥赛亚要使人得自由的工作相联系。它也具有更积极的意象,它是使某人与真理或良善维系在一起的东西。后来犹太教将妥拉比喻为轭,表示降服于神。[22]
有人可能假定说,因为轭通常的作用是使两匹牲口一起做工,所以它指的是耶稣与来到他面前的人彼此相连。然而,经文中没有这样的暗示。1世纪末,罗马主教克莱门写道,基督徒“来到他恩典的轭下”(ton zugon tēs charitos autou),这样的说法似乎更正确。[23]这个术语在加尔文看来也是指与基督联合后的新的义务:“因此,基督既对那些可怜而痛苦的良心应许说要赐下喜乐的安息,继而又提醒他们,他是他们的拯救者,而他们要降服于他的轭。”[24]这并非暗示要作救恩交易,即答应要为基督作工换救恩。它也不是暗示用一种压制代替另一种。而是说服侍基督(轭)不会带来疲倦和重担,而是带来安息。这安息是服侍,而不是免去所有义务。
基督的轭并不是难以担负的,因为他的“心里柔和谦卑”。基督的服侍源自恩典,而不是律法主义;源自爱,而不是苛责;源自感恩,而不是试图赚取靠着人的努力所无法得到的。他不会逼着我们或要求我们去做我们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当我们苦苦挣扎时,他的柔和使我们得安慰,他的谦卑使他懂得我们的有限。这样,他宣告说:“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基督教信仰中包含着挣扎:堕落世界的敌对,肉体的争战,撒但的攻击。但是在这一切当中,耶稣赐给我们得胜,而且我们的挣扎并非是负他的轭。基督徒不会被重担压垮,因为神赋予他们足够的恩典,去完成神所托付给他们的任务。
讲道建议
这一章聚焦于事工中的安慰上,首先从施洗约翰开始,他从主那里寻求消除疑虑,然后延伸到所有伏在基督轭下的人。需要强调的是,主的教训不仅使施洗约翰的门徒消除了疑虑,而且使所有的信徒再次确信,主的计划正在施行,即使不是按照某些人的时间表或期待进展。许多基督徒都经历灰心失望,因为错误的观念带给他们错误的期盼,所以他们错误地以为基督徒的生活会远离麻烦并且财源滚滚。基督的仆人必须了解和传扬关于基督纯全的信息,这包括跟随基督的人会经历痛苦和艰难。喜乐与平安并非来自他们在这个世界中的处境,而是来自于信靠基督并且懂得基督要对他们实现的目的。
这里有一个与责任有关的针对非信徒的重要教训。审判之日即将来临,那些有幸亲耳明确听到基督真理的人若是拒绝这信息,将会比从没有听过的人遭受更加严厉的审判。这并不意味着对后者来说没有永远的刑罚。罗马书第1章清楚地显明,所有人都犯了罪而且被定罪,因为神已经向他们显明他自己。推罗、西顿和所多玛的确要遭受审判,但是“多给谁,就向谁多要”的原则无疑是最后的审判的一部分。
耶稣和父对基督的真理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但是耶稣呼吁所有意识到自己需要的人到他这里来,对他们没有更多的要求,他们也不会因为自己的软弱而被定罪。基于柔和谦卑的品性,耶稣会赐给他们平安——他们不是不负责任地为所欲为,而是要承担在他恩典安排之下的责任。我们都要学耶稣的样式,这意味着他的恩典和安慰,并且这应当是基督教的标志。
[1] Josephus, Antiquities, 18:5; 2.
[2] Carson, Matthew, 8:260.
[3] Edersheim, Life and Times of the Messiah, 1:79, note 1.
[4] 新美国标准圣经在此处不如NIV准确。然而,上面提供了最直白的翻译。
[5] J. Guhrt, skandalon; skandalizō,” DNTT, 207-10.
[6] BAGD.
[7] MacArthur, Matthew 8-15, 246.
[8] Carson, Matthew, 8:262.
[9] 同上,8:264。
[10] MacArthur, Matthew 8-15, 255.
[11] Hendriksen, Matthew, 490.
[12] Calvin, “Harmony of Matthew, Mark, and Luke,” 16:2; l6.
[13] Louis Barbieri. Mark, 98.
[14] 见Colin Brown, “Generation,” DNTT, 2:35-39。
[15] Barnes, “Matthew and Mark,” in Notes on the New Testament, 1:120.
[16] BAGD.
[17] Carson, Matthew, 8:273.
[18] Hendriksen, Matthew, 496.
[19] 同上, 499。
[20] Carson, Matthew, 8:275.
[21] 同上。
[22] “zugos,” DNTT, 3:161.
[23] Clement, “The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in The Apostolic Fathers, trans. Kirsopp Lake, 2 vols. (London: Harvard Univ. Press, 1977), 16:17.
[24] Calvin, “Harmony,”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