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爱罪人的画面
你想知道神接纳罪人的心有何等迫切吗?我们在这里,从父亲迎接儿子的细节当中,就能看得出来。神愿意风尘仆仆地奔跑,承受羞辱。他愿意尽全力抱住罪人,亲吻他。有些人把神看作一位心有不甘的救主。并非如此。当一个人悔改,寻求他赦免的时候,诸天都会欢喜快乐。
耶稣的故事当中这个意想不到的转折完全背乎传统。它违背了文化教导的一切原则。父亲出于对儿子的深爱,在大庭广众面前羞辱自己。他在村庄的尘土中跑过,为的是保护儿子免受众人的奚落和羞辱。甚至儿子依然穿着污秽、破烂的衣裳,父亲就去拥抱他,亲吻他。这位父亲所行的,正是耶稣代替我们所行的事。耶稣来到我们的村庄,忍受鞭打,承受羞辱,伸出臂膀抱住我们,使我们与他和好。
本乎恩典得救的画面
父亲将爱浇灌在儿子身上,并未要求任何的行为,也未要求他补偿,这一事实使得耶稣的听众更加震惊。请你注意,当儿子开口将演练过的那番话说出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21节)还没来得及说:“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19节),父亲便打断他,连珠炮似的向仆人发布了一系列吩咐。
全然挽回的画面
父亲打断儿子的认罪告白,说了一番话,清楚表明他的饶恕程度是何等彻底。他的目的,显然不只是向儿子表达一丁点的怜悯。他不但愿意向悔改的浪子施予完全的赦免和挽回;而且他是全心全意地要使这位羞辱过他的儿子得尊荣!
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22-24节)
这句话包含着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父亲给儿子拿出袍子、戒指和鞋,这一事实对于正在倾听这个比喻的人来说,传递着非常清晰的含义。在那个年月,每一个贵族都拥有一件精细缝制的袍子,专门留出来,仅仅在最特别的场合才会穿上。这里使用的希腊文意思是“排名第一的衣裳”。父亲将这件袍子穿在儿子身上,就是授予他极大的尊荣。不但如此,尽管儿子依然是灰头土脸、蓬头垢面,父亲还是这样去行。
接下来,父亲将一枚戒指戴在儿子手上。这应当是一枚图章戒指,刻有家族的饰章或印章。官方文书上放有蜡制印章,这类戒指用来将家族徽章按压在蜡印上面。因此,戒指就是权柄的象征符号。父亲已将自己的权柄授予儿子。
最后,鞋子穿在儿子的脚上。远在那个年代,穿鞋子的通常是主人和他们的儿子,而不是奴仆或雇工。这就表示,父亲已经完全恢复了这个少年人身为儿子的地位。
袍子、戒指和鞋都是宣告的手段:“我拥有的一切上好之物全都是你的。你已经完全恢复了我儿子的身份。”儿子拥有的全部权利和特权都已返还给这个少年人。父亲慷慨施予儿子赦免的时候,未曾留下一样东西。
所以,耶稣的听众当然深感震惊。这位父亲公然违抗那个时代许多严格的文化风俗和定规。他一点都不顾及自己的尊荣。事实上,他将尊荣慷慨施予一个根本就不配得任何恩宠的儿子。这一切都使得众人大惑不解。在他们看来,罪人需要通过行为,藉着遵行律法,去努力赚取神的恩宠。耶稣是在生动说明以弗所书2:8-9的原则:“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还有提多书3:5-7:“他便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他的怜悯,藉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圣灵就是神藉着耶稣基督我们救主厚厚浇灌在我们身上的,好叫我们因他的恩得称为义,可以凭着永生的盼望成为后嗣。”
父亲赠与小儿子这几样礼物的背后,还有更多的象征意义。按照传统,在那种文化里面,袍子和戒指应当归给大儿子。或者,父亲本来应当留着袍子,等到办长子婚礼的时候才能穿上。在那个年代,一个家庭所能经历到的事件,最隆重的庆典就是长子的婚姻。戒指既然代表着这个家族经营正规业务的法律权柄,必然也会交给长子。因为小儿子已经浪费了他那份产业,依旧剩下来的一切产业势必归给大儿子。
然而,因为父亲依然健在,依然是家族之长,所以他有权随心所欲处置家业,严格说来,这些家业依然还是他的。他将袍子、戒指和鞋穿戴在小儿子身上,就是向村庄里的每一个人清楚传递了一个信息:这个少年人已经重新取得贵族的儿子应当享受的一切特权。他又一次可以全权使用家族的财宝。他已完全得到赦免,立即彻底地实现了和好。并不会安排一段等候期,要求儿子通过劳苦作工证明自己。
儿子来见父亲的时候,拿不出一样东西献给他。他已认识到自己全然穷困潦倒的状态。他来的时候,手里连一个行李箱都没有。罪人以悔改的心来到神面前的时候,就如如此。神称哪些人为义呢?“惟有不作工的,只信称罪人为义的神,他的信就算为义。”(罗4:5)神赦免那些两手空空来到他面前的人。一个人无法赚取到通往神赦免和恩典的道路。
耶稣在这里传的是怎样的信息呢?恩典甚至向十恶不赦的罪夸胜。这个故事的主旨并不是说,每一个罪人全都坠落到这等深重的绝望境地。而是说,恩典可以遮盖我们的罪。它说的是不配得的饶恕,不配得的儿子名分,不配得的救恩,不配得的尊荣,无需任何补偿或行为表现。悔罪和信主的罪人,神施予他们的慈爱何其丰盛,实在令人赞叹。这与律法主义文化的期待大相径庭。
罪人悔改时欢喜快乐的画面
父亲吩咐人摆设盛宴:
“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路15:23-24)
远在那个年代,贵族家庭常常会专门留出一只牛犊,养得肥肥的,以备极为特殊的场合使用,比如说婚礼或者有重要的贵客来访。父亲因着儿子归来实在是欣喜若狂,甚至办理这件事的时候,俨然就是这个家族或村庄历来发生过的最重大事件。一只肥牛犊可以备足一大批人的饭菜——多达200人或者更多的人——所以父亲可能把全村的人都请来同他一起庆贺。
我们在这场庆贺当中,看到一幅画面,就是天上因一个罪人悔改而引起的欢喜快乐(路15:7)。事实上,在路加福音的前面,那个牧羊人找到失丧的羊以后,对朋友和邻舍说:“我失去的羊已经找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6节)那个女人找着失落的钱币以后,把朋友和邻舍召集在一起说:“我失落的那块钱已经找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9节)这个地方,父亲把全村的人请来,与他一同欢喜,因为他的儿子回家了。他说:“我们可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23-24节)
父亲说“我这个儿子是死”,这是什么意思呢?儿子离开家到远方一个国家去,他是在完全唾弃了父亲和家族的光景当中这样做的。因此,他极有可能再也不会回来。所以一家人很可能就把他视为死了的人,在那个文化当中,有时候在这种情况下,还会举办一场葬礼。但现在这个儿子回来了,他“复活”了。这与福音信息是一致的,儿子并不是努力赚回了生命。相反,父亲白白赐给他儿子享受的充分权利和特权。正是父亲抱住他,亲吻他,并且恢复了他儿子的身份。
这样看来,这场欢庆与其说是庆祝儿子所行的事,不如说是庆祝父亲所行的事。正是父亲藉着大有怜悯的赦免和满有恩惠的慈爱,挽回儿子转向祝福。他展现出前所未闻的恩慈、牺牲的爱和丰盛的恩典。本质上已经死了的儿子现在又活了过来,享受与父亲之间那份真实的关系,父亲使他成为后嗣,承受他的全部家业。儿子将他的生命交托给父亲,父亲将他的资源交托给儿子,儿子现在住在父亲家里。我们这些跟随基督的人,正是这种样子。
那些存着悔改和相信的心来到神面前的人,神就接受他们。耶稣在约翰福音6:37说:“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神饶恕人的恩典极其丰富,他用自己的义袍替代了罪人污秽的衣服。他赐给我们尊贵、敬重、叫我们全权使用他的财宝,全权代表他。就如哥林多后书5:20所说,我们是他的使者。
神并不是一位心有不甘的救主,他跑过来拥抱和亲吻我们。他对我们的礼遇,我们俨然就是王室成员,急忙为我们穿上袍子,戴上戒指,穿好鞋子。当一个罪人与他和好的时候,他呼唤全体住在天上的都来与他一同庆贺。每当一个罪人悔改的时候,他都是这样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