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建立良性的辅导关系

 

韦恩麦克(Wayne A. Mack

 

 

圣经辅导是解决人的问题,通过找出问题的原因,然后运用圣经原则来解决。然而,有时候圣经辅导者即使出于好意,也会因为没有与被辅导者建立起互动(involvement1,而犯下错误。

 

让我们来看看杰亚当斯(Jay Adams)在《基督教辅导个案》(The Christian Counselor's Casebook)一书中所描述的这位辅导者是如何进行辅导的:

 

 

克拉拉来找你,说她在婚姻中身心受虐已经提出离婚申请。在进行第三次辅导时,她这样开始:“我试着说服他一起来,可是他还有其他事要做。你当然知道他的其他事情是什么,我都已经告诉你了。”

 

你回答说:“我不希望在马蒂的背后听到这些控诉;你已经表明原谅他之后,又继续这样怀恨在心,似乎显示你不愿意或者没有真的尝试把这些事忘掉、重新再开始。我想你大概没有真正明白原谅的意义。你……”

 

“原谅他!你知道凡事都有一个限度。我也许可以原谅他打我、原谅他拿我们的钱去酗酒,但是当我回到家,发现他和那个女人在床上,这一点不我可能忘记!他只不过是个不成熟、没品格、放纵肉欲的猪!”她大声说道。

 

此时,你说她需要修正对她丈夫所使用的言词,并告诉她,你的工作并不是助长她这种自义的态度,或是听她对丈夫无止境的控诉。

 

“你为什么站在他那边?我才是属于这个教会的啊!”她失声痛哭。2

 

 

为何这一次的辅导还没有真正开始,就几乎陷入绝望当中?虽然这位辅导者所说的没什么大错,然而整个辅导却陷入僵局,因为辅导者采用了我称为“汽车技工”的辅导方法。

 

当人们把出了故障的车子送进修车厂,技工便拿出修车手册,对车子进行各种诊断测试,然后再根据手册指引进行修理。我担心有些辅导者以同样的方式对待被辅导者。他们只关心问题出在哪里、辅导手册对该问题又提供了什么解决之道。他们找到解决方案后,便急着解决问题,而没有考虑到自己与被辅导者的关系。3

 

这种辅导方式并不正确,因为它将人当作机器来对待,而圣经辅导者却是在尝试帮助一个人。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只强调被辅导者个人,而忽略了他所处的问题。真诚的关注将使我们不仅重视被辅导者本人,也重视他的问题。这里要说的重点是,辅导者不能过分以问题为导向,而应当以全人为导向,这样才能为解决问题营造一个合宜的氛围。

 

在克拉拉的案例中,辅导者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过度以问题为导向。很明显,他并没有下功夫与他的被辅导者建立互动,并没有努力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关系,让被辅导者感受到他真诚的关切。他大可以花时间倾听她的感受、认同她所经历的痛苦,然而他却急着跳起来表达意见并指出她的罪。4克拉拉几乎立刻将他视为敌人或对手,而非盟友。一旦她如此认定辅导者,辅导者所提供的辅导对她的而言,便没有太大的意义。即使辅导者所说的是对的,她也会拒绝接受。

 

《箴言》27章说,“朋友加的伤痕,出于忠诚”(6节),而“朋友诚实的劝教也是如此甘美”(9节,作者部分强调)。当我们认定辅导者站在我们一边、为我们着想时,就容易接受他的辅导。当他们坦诚指出我们的过犯时,我们即使会有短暂的恼怒反应,也会很快想到,他们是出于一片好意,想要帮助我们。反过来说,如果听到对立的人批评自己,我们的反应就是自我保护,并怀疑他的动机。

 

在辅导里面,正如在任何其他关系里一样,有一件事是我们必须记得的:我们对于别人生命的影响力,通常与他们对我们的看法息息相关。这就是为什么互动对于整个辅导而言如此重要。通常,只有辅导者与被辅导者建立一定程度的互动时,辅导才能真正发挥功效。5

 

因此,让我们来思考三种帮助辅导者与被辅导者建立互动的方式。我们知道,良性的辅导关系必须建立在怜悯compassion)、尊重respect)与真诚sincerity)的基础上。

 

以怜悯建立互动参与

 

人们只有知道我们真心关怀他们时,才会与我们建立起互动。

 

两个满怀怜悯的绝佳榜样

 

第一位是耶稣。毫无疑问,纵贯古今最伟大的辅导者便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先知以赛亚说,“他名称为奇妙策士”(赛9:6;译注:“策士”的英文与“辅导者”相同),而“耶和华的灵必住在他身上,就是使他有智慧和聪明的灵、谋略和能力的灵”(赛11:2;译注:“谋略”的英文与“辅导”相同)。耶稣作为一位成功辅导者的关键之一,是他对人深挚的怜悯。这在福音书对耶稣生平及事工的记载中随处可见。

 

《马太福音》936节写道:“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耶稣与这贫困的众人一同受苦,他同情他们、关心他们,他的怜悯流露在每一个想要满足他们需要的努力中(太9:3537-38)。耶稣一点也不像没有情感的“汽车技工”型辅导员,一心只想解决问题,仅把人看作一种数据,他的动机是出于对人的怜悯。

 

《马可福音》31-5节说,当耶稣在会堂里看见一个枯干了一只手的人,便恼怒并忧愁法利赛人的心刚硬,他借着医治这个人的疾病,表达了对他的怜悯。

 

一位富有的少年人来见耶稣寻求永生,然而却没有得到他所要寻找的,因为他舍不得放弃自己的财宝。《马可福音》1021节说:“耶稣看着他,就爱他。”耶稣即使在必须告诉人们扎心逆耳的真理时,也怀着怜悯之心。

 

有一天,当耶稣与门徒同行时,遇到附近正好有人在送殡(路7:11-15)。耶稣看到一个寡妇的独生子刚刚过世,于是停下来安慰她——“主看见那寡妇,就怜悯她,对她说:‘不要哭!’”。接着,他让那少年人从死里复活。

 

耶稣的怜悯之心让他掉下伤心忧愁的眼泪。《路加福音》1941节记载,当耶稣预告上帝的审判即将临到耶路撒冷时,他为这座城哀哭。在《约翰福音》1133-35节里,耶稣看见马利亚为拉撒路的死哀伤痛哭时,“就心里悲叹,又甚忧愁”。于是他哭了。马利亚和其他与耶稣所接触过的人都知道耶稣有多么关心他们。这便是使他得以成为奇妙策士的特质之一。他并非只找出问题所在,然后给出程序化的建议,而是让自己成为怜悯的化身。这怜悯,是每一位辅导者必须具备的。

 

另一位充满怜悯的圣经辅导者是使徒保罗。许多人只知道保罗是个坚定的护教者和伟大的神学家,却没有发现,他同时还是个对人怀着深挚怜悯的人。在《使徒行传》2031节,保罗提醒以弗所教会的众长老说:“记念我三年之久昼夜不住地流泪,劝诫你们各人。”这里译为“劝诫”(noutheteo)的希腊原文还可翻译为“辅导”(counsel),而它最常用的意思为“修正或警告”。保罗虽然因信徒的罪责备他们,但他的眼泪表达了对信徒的真挚、关怀、慈爱之心。

 

保罗对自己犹太同胞深挚的爱,记载在《罗马书》91-3节,他说:“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做见证。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如果可以使其他犹太人得救,保罗就算自己得受地狱之火的煎熬也在所不惜!你我想要怀有这等深挚的怜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在《哥林多后书》24节,保罗提到了先前写给该教会的一封训诫书信:“我先前心里难过痛苦,多多地流泪,写信给你们,不是叫你们忧愁,乃是叫你们知道我格外地疼爱你们。”稍后,他谈到所有教会那“天天压在(他)身上”、令他挂虑的事,并说:“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林后11:29)保罗认同他的“被辅导者”的问题与软弱,甚至到了像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地步。

 

帖撒罗尼迦教会获得保罗一番特别感人的挚爱话语,他说:“只在你们中间存心温柔,如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我们既是这样爱你们,不但愿意将神的福音给你们,连自己的性命也愿意给你们,因你们是我们所疼爱的。”(帖前2:7-8

 

保罗关心人,人们也知道他的关切。他对他们的心“是宽宏的”(林后6:11)。这正是为什么他能够直言不讳地指出人们的过犯,却不担心会与他们疏离。我们若要成为有效能的辅导者,就必须怀有同样的怜悯之心。

 

如何培养真诚的怜悯

 

也许你在问,自己是否拥有耶稣和保罗的怜悯之心,或者你想知道如何培养出这种怜悯之心。值得庆幸的是,圣经不仅给了我们这些美好的榜样,同时还教导我们如何学习这些榜样。以下是关于培养怜悯之心的建议,取自于圣经。

 

试想如果你处于被辅导者所面对的情境,会有什么感觉许多提到耶稣怜悯人的经文,都先描述他“看见”或“看着”那些人。例如:《马太福音》936节说,“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而描述寡妇哀哭的那一段经文写道,“主看见那寡妇,就怜悯她”(路7:13)。6这些经文显示,耶稣体贴地看着那些正在经历困难的人,设身处地体会他们的感受,他对人的怜悯就从这种同理心中油然而生。《希伯来书》415节说,即使如今在天上,他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

 

让我们回到克拉拉的例子。克拉拉很快认定她的辅导者并没有同情她的处境。她只感受到辅导者的谴责。因此,辅导者要尝试了解克拉拉的感受之前,必须先倾听她心中的不平和忧虑。在做出回应之前,他可以先问问自己:“如果我回到家,要面对一个把钱花在酒精上的妻子,我会有什么感觉?拥有一个咒骂我、抓伤我、拿东西砸我的妻子,是什么样的感觉?拥有一个一点都不关心我的想法、意见的妻子,是什么感觉?当我回到家,发现我的妻子与另一个男人在床上,我会有什么感觉?我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反应?”

 

这是辅导过程的起点。虽然罪的问题必须加以面对与解决,然而,只有在辅导者认同被辅导者的挣扎与痛苦,进而表达怜悯之后,才能开始有效的辅导。

 

将被辅导者视为自己的家人。保罗在《提摩太前书》51-2节说:“不可严责老年人,只要劝他如同父亲,劝少年人如同弟兄,劝老年妇女如同母亲,劝少年妇女如同姊妹。”在我从事辅导时,我会刻意想象:这如果是我的至亲,我会如何对待他?我会如何与他谈话?如果坐在我对面的人是我的父亲、母亲、兄弟、姊妹,我将如何对待他们?事实上,被辅导者就是我们属灵的弟兄姊妹,而天父命令我们要款待他们。

 

想想自己的罪性。《加拉太书》61节指示并警告辅导者:“弟兄们,若有人偶然被过犯所胜,你们属灵的人就当用温柔的心把他挽回过来,又当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诱。”当我们察觉到被辅导者生活中罪的问题时,也须记得自己并非对罪免疫,我们与他人无异,同样容易跌倒。若非上帝的恩典,任何可怕的罪,我们都可能犯。如果记住这一点,我们就能避免落入自以为是的假象,也不会在面对犯罪的弟兄时带着优越感。相反的,我们会以怜悯的心来帮助他们,就如同耶稣对待犯奸淫的妇人一样(约8:1-11)。

 

以实际的行动表达怜悯。事实上,怜悯与其说是一种感觉,不如说是意志的选择。我们即使不特别想要对人慈善时,也可以有慈善之举(比较路6:27-28)。我们常常在决定以行动来帮助人获得快乐和益处之后,关爱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回答下列问题,看看自己是否对被辅导者表达了诚挚的怜悯。

 

 

你是否已告诉被辅导者你关心他?(腓1:8

 

你是否已为他祷告或与他一起祷告?(西4:12-13

 

你是否与他同欢喜、同悲伤?(罗12:15

 

你是否温柔地对待他?(太12:20

 

你是否在交谈中应对合宜?(箴15:23

 

你是否对他语带和气?(西4:6

 

即使他拒绝了你所提供的辅导,你是否仍继续爱他并接受他?(可10:21

 

面对苛待他、控告他的人时,你是否为他辩护?(太12:1-7

 

他得罪你时,你是否原谅他?(太18:21-22

 

必要时,你是否愿意在物质上帮助他?(约壹3:17

 

以尊重建立互动

 

人们不仅需要知道我们关心他,同时还需要知道我们尊重他。《韦氏大辞典》对“尊重”的定义是“怀着敬意”及“视为配得尊敬”。圣经反复说到这种品质。《罗马书》1210节说“恭敬人,要彼此推让”,《腓立比书》23节吩咐信徒“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而《彼得前书》217节则告诉我们“务要尊敬众人”。

 

让我们再回到克拉拉的例子。辅导者在这方面让克拉拉大失所望。他的言谈显示出他缺乏敬意,这无疑是导致他们辅导关系恶化的一大主因。被辅导者不敬重辅导者,常常是因为辅导者首先不尊重他。也就是说辅导者栽种什么就收成什么。所以当我们所辅导的人不指望从我们这边获得引导(而我们认为他们应该)时,我们要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是:“我是否依照上帝的命令尊重他?”7

 

如何尊重被辅导者

 

辅导者可以几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尊重,因而建立与被辅导者的互动:

 

适当的言语沟通。我们不论是与被辅导者谈话,还是谈论被辅导者时,都可以表示对他的尊重。在《提摩太后书》224-25节中保罗说:“然而主的仆人不可争竞;只要温温和和地待众人,善于教导,存心忍耐,用温柔劝诫那抵挡的人,或者神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即使是为了表达真理,圣经也从不允许我们使用粗野无礼的言辞(比较弗4:15)。《箴言》16章说“嘴中的甜言,加增人的学问”(21节),而“良言如同蜂房,使心觉甘甜,使骨得医治”(24节)。因此,说话的方式是表达对被辅导者尊重的重要管道。

 

适当的非言语沟通。我们既可以通过说的话,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对人的尊重。《利未记》1932节说:“在白发的人面前,你要站起来,也要尊敬老人。”根据旧约的礼仪,当老年人进入房内时,里面的年轻人要站起来,这是以非言语的方式来说“我敬爱你;我尊重你”。这种非言语沟通在今天与在过去对上帝来说同样重要,因为它透露出我们对他人的想法态度。

 

以下提供几种以肢体表达尊敬的方法,可以英文缩写S-O-L-V-E-R 来帮助你记忆:

 

 

正面相对(Square shoulders)。正对你的被辅导者,让他感受到你的注意力完全在他身上,已经做好倾听的准备。

 

姿态开放(Open stance)。放松你的手臂、双手和肩膀,就好像在说:“你想要谈什么都可以,别有顾虑。”

 

身体微倾(Lean forward slightly)。这表示你对对方所说的内容感兴趣。

 

声音柔和(Vocal quality)。说话时将音量及语调维持在清晰而不刺耳的标准。让你的声音传达出柔和与怜悯,而非生气与急躁。

 

眼神接触(Eye contact)。注视对方,特别是在他说话的时候。不要一直盯着他看让他感到不自在,但要借着全神贯注的态度来表示你对他所说的话感兴趣。

 

身体放松(Relational posture)。协调你的身体、头部及脸部的运动,让被辅导者感到舒服。你的姿势既不应该僵硬机械化,也不要过度放松到让被辅导者以为你快睡着了8

 

 

通过这些非言语的沟通,被辅导者既不会感到你紧张过度,也不会觉得你漠不关心——这两种情形都可能在你们之间形成一道屏障,阻碍辅导的进行。

 

重视被辅导者的问题。不要小看了被辅导者所提出的问题。你可能会想:“这是芝麻小事,他为何如此大做文章?”也许这些事在你看来没什么,但对他而言却十分重要,否则他不会向你提出来。当你重视他的问题,便表达了对他的尊重。反过来说,如果你不重视他的问题,那么你从一开始便与他产生隔阂,让他不再寄希望于你。

 

信任你的被辅导者。《哥林多前书》137节说爱是“凡事相信”。把它应用在辅导上,就表示我们应该相信被辅导者告诉我们的事,除非有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我们也应当相信他们接受辅导是因为想要讨上帝的喜悦。凡事存疑,是一种属世的态度,而非基督教的观点(腓2:3)。

 

让我们来看看一本心理学教科书如何描述格式塔心理学治疗师(Gestalt therapist)富立兹培尔斯(Fritz Perls):

 

 

培尔斯……表达了他对寻求治疗者所持的怀疑态度,并指出真正愿意下功夫改变的人并不多。他说:“来到治疗师面前的每一个人都有些隐藏的动机。依我看约有90%前来寻求心理治疗的人并非为了得医治,而是为了使他们的精神问题合理化。如果他为权力疯狂,那么他想获得更多权力……如果他总爱嘲弄世事,那么他想要变得更加犀利等等。”9

 

 

作为信徒,我们不能以这种怀疑的态度来看辅导。尽管有些时候来寻求帮助的人并不真诚,但我们不能在缺乏充分理由之下怀疑他们的动机。

 

表达对被辅导者的信心。在保罗有书信往来的众教会中,哥林多教会是问题最多的一个,尽管如此保罗仍告诉他们:“我如今欢喜,能在凡事上为你们放心”(林后7:16)。无论我们的被辅导者有多少软弱,只要他是信徒,我们就必须传达对他的信心,相信他能对辅导有良好的回应并在其中成长。圣经上说:“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2:13)。耶稣也明确地说:“我的羊听我的声音……他们也跟着我”(约10:27)。因此,我们理当相信信徒能够对主的引导产生正面的反应,而我们也应该对被辅导者表达这样的信心。使徒保罗便如此身体力行。他为信徒遇到的各种重大的问题提供辅导,然而除了一个例外(写给加拉太教会的书信),他的一切教导、责备、纠正与劝诫都带着信心与尊重。

 

乐于接纳被辅导者的意见。我们可以邀请被辅导者来评估辅导过程,并提供改进的意见。我们可以告诉他:“上帝让我们相遇,不仅要让我成为你生命中的帮助,也要让你成为我生命中的帮助。”这表示我们应该坦然接受负面的意见,而不是生气或为自己辩护。当我们面对批评或抱怨时,可以将之视为一个机会,示范出合神心意的回应,让被辅导者学习。

 

为被辅导者保密。对被辅导者表达尊重的最后一种方式,是在不违背上帝旨意之下尽可能维护被辅导者的形象。然而,根据耶稣的吩咐,保密并非总是可行(或是可取)。在《马太福音》1816-17节中,耶稣说如果有弟兄犯罪而不愿听取私下的劝诫,我们应当“另外带一两个人同去,要凭两三个人的口作见证,句句都可定准。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杰亚当斯针对这一段经文作了以下的评论:

 

 

这个关于寻求额外帮助以挽回犯罪弟兄的圣经吩咐,意味着基督徒不应对任何人许诺绝对保密。信奉圣经的基督徒常会许下绝对保密的诺言,却不知道他们所遵奉的原则乃是源自于中世纪而非圣经……

 

那么,全然拒绝保密是否正确呢?不然。从《马太福音》1815节起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问题的严重性提高,保密的程度便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而降低。当你阅读这段圣经中主耶稣所说的话时,你会感觉到,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当其他的方法都行不通时,才让更多人参与解决问题。理想的状况似乎是让越少人知道越好……

 

如此一来,当对方请求我们保密时,应该如何回应呢?我们应当说:“我很乐意在圣经教导的原则下保密。也就是说,除非是上帝的吩咐,否则我不会让其他人牵涉其中。”换言之,我们不应许诺绝对保密,而应给予符合圣经要求的保密。10

 

 

符合圣经原则的保密,是建立辅导者与被辅导者彼此信任关系不可或缺的因素。

 

以真诚建立互动

 

只有在被辅导者感受到我们的真挚与诚实时,我们所期望培养的辅导关系才得以建立。保罗曾形容他的事工为“不行诡诈……只将真理表明出来,好在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林后4:2)。圣经注释学者飞利浦休斯(Philip E. Hughes)针对这一节经文写道:“保罗的事工是表明、彰显并大胆宣告真理(比较林后3:12以下),而没有一点借口、私心或欺谎,以至于没有人能否认他动机的纯正与真诚。”11

 

我们必须效法保罗,不隐藏自己的动机与意图,并且在面对前来寻求帮助的人时,坦诚开放地展现我们自己(甚至是我们的想法)。12唯有如此,对方才能在辅导过程中信任我们。

 

我们如何在辅导过程中表达真挚诚实的态度呢?圣经给予我们以下的教导:

 

坦承公开你的资格履历。辅导者为了获得被辅导者的尊敬,很容易在其资格履历上误导被辅导者,虽然其动机是好的,方法却不恰当。即使是伟大的辅导者保罗,虽然大可搬出其使徒的响亮头衔,却更常以“基督的仆人”来形容自己(罗1:1;腓1:1;多1:1等)。我们应当学习他谦卑的样式,以类似的方式在被辅导者面前呈现自己。我们绝不可夸大或谎称自己的资格。一旦被辅导者发现我们说谎,要建立信任的关系便难上加难了!

 

诚实表达你自己的软弱。诚实谈论个人的问题与挣扎,是辅导者对被辅导者真诚相待的有效方式。保罗告诉哥林多教会信徒:“弟兄们,从前我到你们那里去,并没有用高言大智……我在你们那里,又软弱,又惧怕,又甚战兢”(林前2:1-3)。他并没有表现得好像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的样子,而是坦然表明自己的软弱及害怕。当保罗再度写信给哥林多教会时,他告诉他们,在一段艰苦的日子里,他和提摩太“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林后1:8)。

 

那在《哥林多前书》1013节说上帝不会叫我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正是这个保罗。即便如此,他仍然承认自己有一段时间因被压太重,而为自己无法继续承受。这是保罗之所以成为伟大辅导者的原因——他一方面能够坚定地宣扬真理,另一方面却不让人觉得他已臻致完美,或是无法体会他们的失败(比较罗7:14-25)。

 

当然,在我们谈论自己时,应当注意内容及时间是否适当(我们不会想让被辅导者感觉我们比他更需要辅导!),而在被辅导者前来寻求帮助时,我们也不该花大量时间谈自己的问题。然而,适当的坦承与开放传达了真诚,有助于建立互动参与。无论做什么,我们都不应该伪装自己。

 

诚实表达你的目标与关切点。一般而言,一开始就让被辅导者明白我们的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方法,是恰当可行的。我们必须诚实表露自己的辅导方法及标准。我们必须清楚指出,上帝以及他的话语是我们所遵循的权威,也必须让被辅导者知道,我们之所以选择这种辅导方式,是因为我们深信,上帝在描述问题、找到原因及解决问题方面是最理想完善的。

 

偶尔有人来找我,希望我能以心理学的方式归类、诠释并解决他们的问题。对于此类情形,我经常这样说:“我希望能服侍并帮助你,而我深信最好的方式就是遵循上帝的方式。我坚定委身于圣经的权威,因为我相信上帝比任何人都清楚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去解决。因为身为基督徒,我深信上帝了解及处理问题的方式远优于其他方式,也因为我想提供给你最好的帮助,因此我将运用以圣经为本的辅导方法。如果你想用其他的方法进行,那么可能要找别的辅导者。为着主的缘故,也为着你的缘故,我不能以其他方式进行辅导。”数年来,我总是以这种方式回应,而大多数人都感激我的诚恳,并且留下来接受我的帮助。被辅导者从一开始便知道我会诚实以对,而这强化了我们彼此间的关系。

 

我们绝不能仿效一些非基督徒心理治疗师,为了达到改变被辅导者的目的,运用心机,掩饰真正的意图。杰哈里就是这样一位治疗师:

 

 

〔哈里采用的辅导方式的〕第三种策略,是鼓励被辅导者的习惯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当被辅导者反抗辅导者的建议时,必会产生改变。举例来说,鼓励一位操纵欲很强的女性来做一家之主,将会导致她与人互动的问题凸显出来,而使她开始希望退到幕后。哈里所采方式的关键在于掌控权。当治疗师告诉这位控制欲望强烈的女性担当起领导的角色时,她实际上不是在领导,而是遵从辅导者的指示……正如禅宗大师一般,治疗师借着矛盾引发被辅导者的改变。13

 

 

任何此类反向心理学都不为圣经辅导者所接受,它只会带来隔阂,阻碍与被辅导者建立互动。

 

诚实表达你作为一个辅导者的有限当我们犯错,或在某个案中遇到困难时,必须坦然承认。保罗告诉加拉太教会信徒,他为他们“心里作难”(加4:20;林后4:8),而在《哥林多后书》1221节中他写道:“且怕我来的时候,我的神叫我在你们面前惭愧。”这就是诚实!保罗知道并承认,作为上帝的工人,他会犯错,这种坦白透露出他的真诚,使人们得以信任他。

 

与被辅导者建立良性的辅导关系,在辅导过程中占有何种地位呢?圣经以劝导和例子来强调它的重要性,而实际的辅导经验也反映出圣经所教导的这个真理。以下的例子,说明一位被辅导者在思考她辅导经验中最有帮助的因素时,所做的评估:

 

 

对我而言,辅导的内容在许多方面都是次要的。通常,辅导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才真正决定了我能否信任、接纳并实施辅导的过程所谈论的内容。

 

要接受一位男性的引导,对我而言是一大挑战。我的人际关系在过去一直很差,我不信任人,特别是男人。一位辅导者必须值得信赖。就我的情况而言,一些生命中最根深蒂固的问题,要在我深入认识我的辅导者之后,才会浮出台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我需要知道,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能够信任他。我曾遇过许多人,在听我述说自己的一些经历后,对我产生怀疑,我于是认为大多数人都是如此,更害怕所有人都会这样。因此,我并不轻易信任别人,我需要一段时间来了解,并且确定辅导者相信我。我需要确定他信任我。这并不是说,他毫无权利质疑我处境的真实性(他有这个权利),但我必须知道自己能够获得信赖、接受与相信。

 

有一次我离开我的辅导者,再度陷入自己的问题当中,然而,他耐心地等候我。他与我一同受苦;即使在我失败跌倒的时候,我仍能感受到他对我的尊重,这份尊重帮助我开始再次往上爬。我的辅导者以长久的时间建立我对他的信赖,即使当我不再爱并试着逃跑时,他的爱也坚定不变。

 

我遇过的另一位辅导者,则似乎永远有一箩筐的答案。有时候他的回应太快,让人觉得他好像有一个设定好的回应模式。离开时,我感受到他并没有真正了解问题的困难度,以及重建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而现在的辅导者对于我的伤痛则显得敏锐许多。虽然他总在必要的时候以真理挑战我,然而他的方式却让我深知他对我的关爱,以及他对于我在基督里成长的关切。

 

还有一件我需要并寻求的事,便是获得接纳。也许情况不断恶化,辅导者是否还能继续接纳我?这并不是说他宽容我做的所有事情,也不是说他从不责备我、训诫我或是劝我悔改,而是他以慈爱、亲切的方式待我,让我感受到他是朋友,而非敌人。这也意味着我的辅导者在任何可能的时机肯定我,他除了挑战我之外,也能赞赏我。

 

 

正如这一封信所言,许多前来寻求辅导的人,会先观察他的辅导者是不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人。只有在辅导者能取得信赖的条件下,良性的辅导关系才得以建立,进而让整个辅导过程成为使双方获益的经验。

 

虽然上帝有时会借着不寻常的方式与人来完成他的工作,然而圣经强调(而以上的例子也显示),上帝通常在一种关心与信赖的协助关系中改变生命。身为圣经辅导者的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以怜悯、尊重与真诚来呈现我们所提供的辅导。

 


【注释】

 

1.我们可以很长的篇幅来讨论辅导者与基督互动关系的必要性,因为只有辅导者与主耶稣建立活泼亲密的关系时,辅导才能达到真正的效能(比较太7:3-5;徒4:13;林前11:1)。然而本章主要讨论辅导者与被辅导者的互动,这种互动有助于双方建立良性关系,而它的终极与首要目标,是要强化被辅导者与基督的互动关系。正是这一点,使圣经辅导有别于其他辅导。

 

2.改写自Jay Adams, The Christian Counselor's Casebook(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74)一书186页。

 

3.不幸的是,辅导者若这么做,就会让人有理由批评圣经辅导者只不过“把圣经经文塞给人”或“让人把圣经硬生生吞下去”。正如我们在本章稍后会看到,这种“圣经”辅导很明显地不符合圣经。

 

4.克拉拉在此处所犯的罪绝对不容忽视,也必须在接下来的辅导过程中加以处理。然而这位辅导者的反应,让克拉拉觉得他并不认为她丈夫的罪有多严重,而这立刻在两人之间筑起一座高墙,因为克拉拉当时满脑子都是丈夫伤害自己的种种举动。

 

5.当然辅导者不能迫使被辅导者将自己视为朋友或同盟。我们所接触的一些接受辅导的人可能原本就与我们不合,无论我们做什么,对方的态度都不会改变。我们的责任只在于尽一切可能成为值得受对方尊重与信赖的人。

 

6.比较太14:14;路10:33,15:20。

 

7.当然,并非每一位被辅导者都会在我们尽全力尊敬他时,也报以恰当的尊重。有些时候我们所面对的人,从来不尊敬任何人。然而我们仍应成为对方敬虔的榜样,并信任上帝会使用我们,让对方察觉自己的骄傲。

 

8.改写自Gerard Egan, The Skilled Helper: Model Skills and Methods for Effective Helping(Monterey: Brooks/Cole, 1986)一书76-77页。

 

9.Gerald Corey,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Monterey: Brooks/Cole, 1977), 179.

 

10.Jay Adams, Handbook of Church Discipline(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6), 30-32. 亦参见 George Scipione, “The Limits of Confidentiality in Counseling,” Journal of Pastoral Practice 7, no. 2。

 

11.Philip E. Hughes, The Second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in The New International Commentary on the New Testament, ed. G. D. Fee(Grand Rapids: Eerdmans, 1962), 124.

 

12.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把自己所有的事都告诉被辅导者,也不是要随时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然而,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与经验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显示我们对被辅导者、对自己及对上帝敬虔的态度。反之,不愿意敞开自己,即使在适当而有益的时机也不愿分享,可能意味着辅导者带着骄傲和畏惧人的心态。

 

13.Vincent D. Foley, An Introduction to Family Therapy(New York: Grune and Stratton, 1974), 84-85.

 


 

返回 本书目录

返回 电子图书馆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