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的父亲因着爱,充满极大的怜悯,甚至甘心忍受一切的羞辱,为要挽回他长久失丧的儿子。太多的父母做的事情恰恰相反——甚至包括基督徒父母。当儿女开始朝着错误的方向飞奔下去的时候,他们竟以鄙视的态度对他们说话,以羞辱的办法对待他们。非但不谦卑自己,他们反倒羞辱儿女,甚至最终毁灭自己。但耶稣在这里带给父母一个更加美好的榜样,要他们效法……[1]

 

腓利·格里汉姆·莱肯(PHILIP GRAHAM RYKEN

 

 

5  给予悖逆儿女的父爱

 

我们正在察看的是,父亲“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弗6:4)儿女是什么意思。“警戒”这个词强调的是,每一个父亲都当尽本分,制约和威慑儿女犯罪的喜好——以慈爱而又坚决的态度引领和指正他们,好叫他们顺服良善的事,远避邪恶的事。“教训”这个词指的是以合乎圣经的智慧来引导他们的正面责任。这方面第一要紧的事,就是在儿女心里培养一种对神的健康敬畏,谦卑认识自己的罪,并且感受到需要基督作他们的救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教导他们遵行圣经的真理,勉励他们爱神,带领他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好叫他们在灵性上长大成人。

 

根据申命记6:7,我们同时还看到,父亲的责任是持续不断的。它不是一种兼职的角色,不存在休假时间。不论坐下、起来,我们都应当日复一日,向儿女谈论主的事。

 

到目前为止,我们谈及的各样事情都是预先假设儿女尚有一颗受教的心——你竭力将圣经产业传递给他们,他们愿意听,存一种接受的态度。

 

但倘若已经有一名或多名儿女活在坚决叛逆你的光景当中,你又当如何呢?倘若你为人父母的权柄已经遭到唾弃又该怎么办呢?倘若儿女拒不配合,甚至过分到弃绝基督教信仰,或者离家出走的地步,你该如何是好呢?

 

遇见这些情况,父亲应当如何回应呢?

 

因为说到儿女的悖逆,可能出现的情形实在是多种多样,所以我不打算阐述各种变数,而要重点关注父亲面对这类弃绝的时候,应当秉持哪一种内心态度。每一个需要装备自己,对付悖逆儿女的父亲,都要以此为起点。至于具体细节,基督徒父母可以求助于其他有用的资源,我在本章的尾注当中列出一些这方面的资源。[2]

 

既然如此,倘若你的儿女变得顽固不化,甚至更加恶劣,竟然不加掩饰地唾弃你,这时候你应当抱有怎样的内心态度呢?在常常称为浪子的比喻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圣经以生动的实例将这种态度为我们作了优美的说明。耶稣在路加福音15章讲述了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一位父亲,他的儿子表达了那种超乎想象、彻头彻尾的唾弃。儿子向父亲表明的,是那种全然鄙夷和藐视,他唾弃家人,离家去往一个远方的国家,过那种肆无忌惮的生活,将家财挥霍得一干二净。

 

这个故事当中的父亲代表的就是神自己。我们详细察看这个比喻的过程当中,请你认真留意父亲内心对儿子的态度,因为神向悖逆的罪人展现出来的,完全是同一种态度。儿女若是故意唾弃你的谆谆教导,作为父亲,你需要向儿女表明出来的,正是这样一种内心态度。

 

浪子的比喻有三个交叉重叠的基本组成部件。第一个组成部件说的是小儿子,第二个组成部件说的是父亲,第三个组成部件说的是大儿子。为了本章的叙述主旨,我们要重点关注第二个组成部件,看看父亲如何回应悖逆的小儿子。但为了掌握完整的背景,我们要先从这个比喻的开头说起:

 

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产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11-16节)

 

大逆不道的要求

 

要想充分领会故事当中发生的事情,就有必要认识古代中东地区的一些文化习俗。一般来说,父亲还活着的时候,儿女没有资格要求承受任何产业。但在这里,小儿子却坚持立刻拿到他应得的那份财产。这是一种大逆不道、不知羞耻的请求,因为这就等于是说:“爸爸,我巴不得你现在就死。我想要我的产业,现在就想得到。”

 

随后,儿子收拾好他的物品,踏上行程,到远方一个国家去。他在那里“任意放荡”(13节),浪费了父亲的钱财。译作“任意放荡”的希腊单词意思是“放荡不羁”或者“挥霍无度”(这也正是浪子这个词较早时候的含义),指的是那种胆大妄为、荒淫腐化的生活。这个儿子耗尽钱财以后,别无选择,只好去找一份工作。惟一能找到的一份工作就是喂猪。对一个犹太传统出身的人来说,这是那种再下贱不过的工作,因为猪被视为不洁净的动物。

 

总而言之,这个年轻人生动说明一个人有可能会沉沦到何种卑贱的地步。他过着道德极其败坏的生活,身为犹太人,却住在一个外邦人的国家,并且在不洁净的猪中间居住。他极其穷困潦倒,甚至若有可能,巴不得去吃猪食。在古代中东地区的犹太人心目当中,实在难以想象还有更丑陋、更走投无路的情形。

 

悔改的开端

 

正是在这个时候,儿子“醒悟过来”。他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17节)我们可以料想到,当他放纵自己,过那种荒淫无度的生活之时,已经使出浑身解数,在心里面将父亲抛到九霄云外。但是现在他却落得一无所有。那地方遭遇饥荒,他快要饿死了。直等他落到这般地步,才如梦方醒,看到罪已经导致他走到这种境地,终于开始比较理性地思考问题。

 

这里很有意思的是,年轻人想起他的父亲来。正是在这个时候,我们看到悔改的开端,它的起点乃是罪人对自身光景的准确评判。儿子渐渐意识到,他没有任何资源摆脱身处的困境。他快要饿死了,谁都不会施舍他任何的东西。这一切逼着儿子诚实评判他的光景,这样一来,就转而把他带到悔改的开端。

 

父亲的宽宏大量

 

儿子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17节)他观察到的这件事情使我们对他的父亲有了很多了解。远在那个年代,雇工是日薪劳动者。这些劳动者处在社会阶梯的最底层。他们基本上都是穷人,大部分又都没什么技能。他们通常都是天天作工。他们为别人干临时工,比如说收割庄稼。他们赚到的工钱非常微薄,几乎是勉强维持生计。

 

所以儿子想到父亲的时候,想起什么事情来了呢?他支付工人的工钱绰绰有余。也就是说,他的父亲出手大方。他支付工人的工钱,超过生存必需的最小数额。这就表明他很有爱心、仁慈待人、对人慷慨。他显然谨守了旧约圣经的一条律法,那里规定说,雇工人的工价,不可在你那里过夜留到早晨(利19:13)。你若雇人为你作工,那个人又是依赖这份工作才有饭吃,他需要这笔钱来养活自己和家人,你就应当在他作工的当天付给他工钱。

 

父亲所行的,超过了旧约律法的要求,这就表明他对人很慷慨。这就是儿子想起来的事情。他承认父亲不是那种残忍或冷漠的人。他的父亲很仁慈;他亲眼目睹过这类事情。他并不认识其他像他那样的人,他再无其他可以去投奔的地方。

 

我们很容易断定,因为父亲曾在众目睽睽之下受过儿子的奇耻大辱,名誉荡然无存,所以他断然不愿这个儿子回来。听耶稣讲道的人想必也是这种看法。但儿子对父亲更为了解。他知道父亲并不是那种耿耿于怀的人,而是满有怜悯和恩典。

 

儿子面临的两难处境

 

根据耶稣在马太福音20章所讲的葡萄园作工那个比喻,我们对那个年代雇工的状况得到更多的深入了解。我们在那里看到,有一位家主“清早出去,雇人进他的葡萄园作工”(1节)。他商定一笔交易,每个工人作一天的工,支付一钱银子。随后他在上午9点钟,中午12点钟,下午3点钟,又分别出去一趟。到这天结束的时候,不论他们劳动了多长时间,全都支付他们每一位一钱银子。归根结底,日薪工人没有资格讨价还价——他们完全受到雇主开出的条款支配。

 

事实上,日薪劳动者的社会地位甚至赶不上奴仆。这是因为奴仆是与主人一家同住,是这个家庭的一员,他们吃饭、住宿和其他需用都有供应。尽管通常不支付他们任何工钱,但他们受到关爱。相比之下,雇工却只能靠自己。他们不论赚到多少,都得靠这点钱生存下去。

 

然而,浪子的父亲对待工人却很慷慨。儿子因为别无选择,所以决定准备回去。他所能做的事情,只有谦卑自己,直面羞耻,承认自己犯了可怕的罪。他晓得父亲向穷人施行怜悯,他的盼望就是,父亲能以同一种怜悯对待自己。没有一个地方暗示说,儿子心存一丝指望,从新争取到父亲的赞许或善意。他当然没有资格指望得到任何一种恩宠。父亲的资财和善行,他已经挥霍掉的,也决不可能再赚回来。他现在最好的盼望,也是惟一的盼望,就是在父亲田间作一名雇工。至少他能有稳定的工作,不用遭受在远方遇到的凌辱和饥饿。

 

当然,正在听耶稣讲这个比喻的人明白所有这些事情。他们可能会说:“没错,既然这个儿子诚心悔改,就必回到父亲身边,认他的罪,谦卑致歉。他理当受到羞辱,任人蔑视,只有这样才叫公平,因为他对待父亲何等恶毒。”这些人生活在一种荣辱分明的文化当中,这种文化教导人说,捍卫长者的尊荣是非常重要的事。对那些使父母蒙羞的儿女,他们展现出一种严厉、苛刻的态度。即或这个儿子悔改了,以谦卑的态度甘心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使得补偿成为可能,耶稣的听众依然期待儿子回来以后,父亲将他视为另类对待。从父亲手中临到的羞辱和惩罚,儿子应当样样尝遍。

 

内心悔改的印记

 

我们在儿子的心碎当中,看到一个罪人愿意掉转人生方向,他那颗痛悔的心。惟有内心一贫如洗的时候,一个人才会看到他需要得到救恩。儿子表达的不但是甘心悔改,而且是对父亲的信心——我们在这里看到悔改与信心关联在一起。儿子相信他在父亲身上看到过的良善、怜悯和大度。尽管他可怕地羞辱过父亲,使父亲颜面扫地,但他知道父亲是一个有饶恕心肠的人。他愿意回去,请求父亲饶恕,接受他犯罪的后果。

 

这个年轻人决定要回家以后,就开始默默念诵他要说的话:“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18-19节)

 

毫无疑问,耶稣的故事讲到这个地方,人群当中自以为义的犹太宗教领袖全都点头赞同说:“这正是儿子当行的事。他必须叫自己听候父亲处置,恳求父亲许可他作一名雇工。他必须把自己放在社会阶梯最低的位置,不能与父亲有任何关系——甚至不配有奴仆都可以享受的那种关系,更不用说作儿子了。毕竟,他根本没资格回家。”

 

在那种文化当中,儿子就要行出来的事极其羞辱,尴尬到了极限,饱含公开的羞辱与众人的憎恨。但浪子下定决心说到做到。事实上,你来听一听他对自己的控诉是何等严厉:“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18节)这里的希腊原文可以理解为这种意思:“我的罪堆积得像天那样高”。儿子认识到,他的过犯大到何种地步。数个世纪以前,以斯拉代表以色列作了一个代求性质的祈祷,我们在这个祷告当中,可以看到同样的心情:“我的神啊,我抱愧蒙羞,不敢向我神仰面,因为我们的罪孽灭顶,我们的罪恶滔天。”(拉9:6

 

在儿子的认罪当中,我们看到了真实悔改的印记。他的意思是说:“我的人生一直都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灾难,我正在面对死亡。我谁都不能责怪,只能怪我自己。我大逆不道;我浪费生命;我使父亲颜面扫地。我的罪堆积得实在太高,甚至上升到神面前。”真正的悔改并不掩饰任何东西,并不以任何借口狡辩。这就是悔改的样子——罪人因他(或她)自身的光景承受着不堪重负的责备。

 

儿子一边默默念诵要对父亲说的这番话,一边显然深深感到他应当永远从这个家庭驱逐出去,应该一辈子从事羞辱和卑贱的工作。但他实在对自己的罪厌恶透顶,因罪的后果感到极其惭愧。离开家的时候,他展现出来的是那种飞扬跋扈,趾高气扬的态度。现在则是以截然相反的态度回家去承担后果。

 

显而易见,这是真正的懊悔。远方的灯红酒绿和纸醉金迷早已远去。他享受过自由放纵的生活,却已经转变为使人惊恐和崩溃的捆绑。他的美梦已经变成噩梦;他的快乐已经化作痛苦;那种乐趣已经变作忧愁;自我成全已经变作自我剥夺。宴乐已经永远结束。欢笑早已变得死寂无声,他的朋友都已无影无踪。他终于走到了自我的尽头。

 

这并不是说,每一个罪人都是等到绝对山穷水尽的地步,然后才会悔改。这并不是耶稣的要点。相反,耶稣想要强调的,乃是父亲对儿子的回应是怎样的本质,我们等一会儿就会看到。耶稣想要清楚说明一点,尽管儿子向父亲犯下最恶劣不过的罪行,但父亲依然甘心完全饶恕他。这就是告诉耶稣的听众说,最十恶不赦的罪人神尚且能完全饶恕,凡是悔改的人,不论那个人的罪行何等恶劣,也就都有盼望。

 

意想不到的峰回路转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令人大吃一惊:

 

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20节)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自以为义的犹太宗教领袖若是站立的姿势,很可能会震惊得扑倒在地。他们无法相信耶稣刚刚说过的话。这句话远远超越了他们的感悟能力。

 

毕竟,儿子曾经做过贻笑天下的事,按照公义的要求,就得惩罚他。不但如此,这个男孩请求得到仆人的待遇,但他却不曾采取任何行动,去争取这个地位;更谈不上应当立刻饶恕他了。完全和好似乎永远都是办不到的事。按照当时的风俗,父亲完全有权柄拒绝与儿子相见,而要叫他接连几天坐在本家大门外,在众目睽睽之下,听任市镇上的人百般嘲笑。然后等到父亲终于打开大门的时候,儿子必须深深鞠躬,亲吻父亲的脚。那时候,父亲会告诉他,他必须去行哪些事,才能证明他的悔改是真实的。然后,惟有到那个时候,才可批准他作雇工的请求。这是犹太拉比的教导——务要予以补偿,需要用努力来争取怜悯。

 

父亲望眼欲穿的期盼

 

但并没有发生这种事情。事实上,在耶稣听众的心目当中,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只能用丢人现眼来形容。“(儿子)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20节)父亲有魄力一路跑去迎接儿子。既然这个男孩相距依然很远,父亲就看见他,显然他一直都在焦急地、不住地守望等候着儿子。这就使我们对父亲何等爱他的儿子有了一些深刻的认识。

 

你来想想这一幕:大白天,父亲远远地看见儿子,向他跑去。因为这件事发生在白天,所以街市上想必一直都是人头攒动。想必到处都是妇女、儿童、年长的人,以及其他并未外出到周围的田间干活的人。所以,父亲在所有这些人面前,在众目睽睽之下往前跑。他们看到他的举动,惊得目瞪口呆。

 

父亲慈爱的呵护

 

父亲为何跑过去呢?说得非常简单,他想赶在儿子到达村庄之前,先迎接到儿子。父亲不但想要主动和好,就像牧人找到失丧的羊,妇人找着丢失的钱币(路15:1-10)一样;而且想要赶在市镇上的人百般辱骂儿子之前,先迎接到他。父亲甘心代替儿子,承受这份嘲讽。他甘心听任大家说:“这个作父亲的做的什么事呢?他已经被儿子弄得名誉扫地,现在反倒欣然接受这个卑鄙的儿子,使自己更加颜面无存。”父亲晓得本地文化规定他做些什么,但他却毫不介意。他想要保护儿子。

 

我们注意到,父亲对儿子“动了慈心”(20节),这件事就越发明显起来。父亲动慈心,不单单是对儿子过去的罪或现在的肮脏污秽,而且还因为儿子到达村庄以后,可能经历的险境。译作“慈心”的希腊文源自一个意指肠子、肠胃、腹部的词根。父亲看见儿子,意识到大家势必将嘲笑和忿怒堆在他头上,肠胃当中产生了一种不舒服的感受。

 

父亲甘心使自己颜面尽失

 

村庄的人看到父亲奔跑的时候,为何大为震惊呢?因为在古代中东地区,贵族是不跑步的。那是不体面的举动。有钱人雇用善于跑步的人为他送信和跑腿儿。他本人总是挺直腰板,优雅端庄地步行。跑起来的时候,他势必就得把外袍的下摆卷起来,露出小腿肚子。这就使他看起来傻乎乎的、不够成熟、不够镇定。凡是体面的人,都不在大庭广众面前这样行事——尤其是处在这类环境之下,明明是儿子大大羞辱过他,却去欢迎这个儿子。这根本就是大忌。事实上,这件事在中东地区的文化当中根深蒂固到一个地步,数个世纪以来,圣经的阿拉伯文译本并不说父亲奔跑,仿佛译者想要避讳这个令人感到羞辱的真相。

 

译作“跑”的单词是希腊动词trecho的一种形式,指的是参加赛跑。这是一种全力以赴的短跑,就好象父亲急不可耐,跑得再快都嫌慢,急于跑到儿子面前。他不只是慢跑或者拖着脚往前走,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向着儿子冲过去。

 

父亲跑向儿子,这样一来,就将羞辱和蔑视担当到自己身上,违背了根本性的文化定规。他甘心使自己颜面尽失,为要保护儿子不失颜面。他不顾其他村民的讥笑和毁谤,好叫儿子不必承受这些东西。父亲跑到儿子身边,更令人震惊的是,他竟然抱住儿子。他伏在儿子的颈项上,大大拥抱他一下,并且与他亲嘴(20节)。尽管儿子污秽不堪、衣衫褴褛、毫无疑问还笼罩着猪身上的臭气,他还是这样行事。这种不同寻常的礼遇告诉我们,儿子出走以后,自始至终父亲一直都在默默无闻地承受痛苦。现在他对这个男孩的大爱在大庭广众面前展现出来。

 

到这个时候,耶稣的听众想必都已完全惊得瞠目结舌。甚至不等儿子有机会张口,把精心排练的认罪告白向父亲述说出来,从父亲而来的这一切温情全都已经倾倒在浪子身上。耶稣的听众万万没有料到会是这样一种欢迎过程!

 

神爱罪人的画面

 

你想知道神接纳罪人的心有何等迫切吗?我们在这里,从父亲迎接儿子的细节当中,就能看得出来。神愿意风尘仆仆地奔跑,承受羞辱。他愿意尽全力抱住罪人,亲吻他。有些人把神看作一位心有不甘的救主。并非如此。当一个人悔改,寻求他赦免的时候,诸天都会欢喜快乐。

 

耶稣的故事当中这个意想不到的转折完全背乎传统。它违背了文化教导的一切原则。父亲出于对儿子的深爱,在大庭广众面前羞辱自己。他在村庄的尘土中跑过,为的是保护儿子免受众人的奚落和羞辱。甚至儿子依然穿着污秽、破烂的衣裳,父亲就去拥抱他,亲吻他。这位父亲所行的,正是耶稣代替我们所行的事。耶稣来到我们的村庄,忍受鞭打,承受羞辱,伸出臂膀抱住我们,使我们与他和好。

 

本乎恩典得救的画面

 

父亲将爱浇灌在儿子身上,并未要求任何的行为,也未要求他补偿,这一事实使得耶稣的听众更加震惊。请你注意,当儿子开口将演练过的那番话说出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21节)还没来得及说:“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19节),父亲便打断他,连珠炮似的向仆人发布了一系列吩咐。

 

全然挽回的画面

 

父亲打断儿子的认罪告白,说了一番话,清楚表明他的饶恕程度是何等彻底。他的目的,显然不只是向儿子表达一丁点的怜悯。他不但愿意向悔改的浪子施予完全的赦免和挽回;而且他是全心全意地要使这位羞辱过他的儿子得尊荣!

 

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22-24节)

 

这句话包含着极为重要的象征意义。父亲给儿子拿出袍子、戒指和鞋,这一事实对于正在倾听这个比喻的人来说,传递着非常清晰的含义。在那个年月,每一个贵族都拥有一件精细缝制的袍子,专门留出来,仅仅在最特别的场合才会穿上。这里使用的希腊文意思是“排名第一的衣裳”。父亲将这件袍子穿在儿子身上,就是授予他极大的尊荣。不但如此,尽管儿子依然是灰头土脸、蓬头垢面,父亲还是这样去行。

 

接下来,父亲将一枚戒指戴在儿子手上。这应当是一枚图章戒指,刻有家族的饰章或印章。官方文书上放有蜡制印章,这类戒指用来将家族徽章按压在蜡印上面。因此,戒指就是权柄的象征符号。父亲已将自己的权柄授予儿子。

 

最后,鞋子穿在儿子的脚上。远在那个年代,穿鞋子的通常是主人和他们的儿子,而不是奴仆或雇工。这就表示,父亲已经完全恢复了这个少年人身为儿子的地位。

 

袍子、戒指和鞋都是宣告的手段:“我拥有的一切上好之物全都是你的。你已经完全恢复了我儿子的身份。”儿子拥有的全部权利和特权都已返还给这个少年人。父亲慷慨施予儿子赦免的时候,未曾留下一样东西。

 

所以,耶稣的听众当然深感震惊。这位父亲公然违抗那个时代许多严格的文化风俗和定规。他一点都不顾及自己的尊荣。事实上,他将尊荣慷慨施予一个根本就不配得任何恩宠的儿子。这一切都使得众人大惑不解。在他们看来,罪人需要通过行为,藉着遵行律法,去努力赚取神的恩宠。耶稣是在生动说明以弗所书2:8-9的原则:“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还有提多书3:5-7:“他便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他的怜悯,藉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圣灵就是神藉着耶稣基督我们救主厚厚浇灌在我们身上的,好叫我们因他的恩得称为义,可以凭着永生的盼望成为后嗣。”

 

父亲赠与小儿子这几样礼物的背后,还有更多的象征意义。按照传统,在那种文化里面,袍子和戒指应当归给大儿子。或者,父亲本来应当留着袍子,等到办长子婚礼的时候才能穿上。在那个年代,一个家庭所能经历到的事件,最隆重的庆典就是长子的婚姻。戒指既然代表着这个家族经营正规业务的法律权柄,必然也会交给长子。因为小儿子已经浪费了他那份产业,依旧剩下来的一切产业势必归给大儿子。

 

然而,因为父亲依然健在,依然是家族之长,所以他有权随心所欲处置家业,严格说来,这些家业依然还是他的。他将袍子、戒指和鞋穿戴在小儿子身上,就是向村庄里的每一个人清楚传递了一个信息:这个少年人已经重新取得贵族的儿子应当享受的一切特权。他又一次可以全权使用家族的财宝。他已完全得到赦免,立即彻底地实现了和好。并不会安排一段等候期,要求儿子通过劳苦作工证明自己。

 

儿子来见父亲的时候,拿不出一样东西献给他。他已认识到自己全然穷困潦倒的状态。他来的时候,手里连一个行李箱都没有。罪人以悔改的心来到神面前的时候,就如如此。神称哪些人为义呢?“惟有不作工的,只信称罪人为义的神,他的信就算为义。”(罗4:5)神赦免那些两手空空来到他面前的人。一个人无法赚取到通往神赦免和恩典的道路。

 

耶稣在这里传的是怎样的信息呢?恩典甚至向十恶不赦的罪夸胜。这个故事的主旨并不是说,每一个罪人全都坠落到这等深重的绝望境地。而是说,恩典可以遮盖我们的罪。它说的是不配得的饶恕,不配得的儿子名分,不配得的救恩,不配得的尊荣,无需任何补偿或行为表现。悔罪和信主的罪人,神施予他们的慈爱何其丰盛,实在令人赞叹。这与律法主义文化的期待大相径庭。

 

罪人悔改时欢喜快乐的画面

 

父亲吩咐人摆设盛宴:

 

“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路15:23-24

 

远在那个年代,贵族家庭常常会专门留出一只牛犊,养得肥肥的,以备极为特殊的场合使用,比如说婚礼或者有重要的贵客来访。父亲因着儿子归来实在是欣喜若狂,甚至办理这件事的时候,俨然就是这个家族或村庄历来发生过的最重大事件。一只肥牛犊可以备足一大批人的饭菜——多达200人或者更多的人——所以父亲可能把全村的人都请来同他一起庆贺。

 

我们在这场庆贺当中,看到一幅画面,就是天上因一个罪人悔改而引起的欢喜快乐(路15:7)。事实上,在路加福音的前面,那个牧羊人找到失丧的羊以后,对朋友和邻舍说:“我失去的羊已经找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6节)那个女人找着失落的钱币以后,把朋友和邻舍召集在一起说:“我失落的那块钱已经找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9节)这个地方,父亲把全村的人请来,与他一同欢喜,因为他的儿子回家了。他说:“我们可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23-24节)

 

父亲说“我这个儿子是死”,这是什么意思呢?儿子离开家到远方一个国家去,他是在完全唾弃了父亲和家族的光景当中这样做的。因此,他极有可能再也不会回来。所以一家人很可能就把他视为死了的人,在那个文化当中,有时候在这种情况下,还会举办一场葬礼。但现在这个儿子回来了,他“复活”了。这与福音信息是一致的,儿子并不是努力赚回了生命。相反,父亲白白赐给他儿子享受的充分权利和特权。正是父亲抱住他,亲吻他,并且恢复了他儿子的身份。

 

这样看来,这场欢庆与其说是庆祝儿子所行的事,不如说是庆祝父亲所行的事。正是父亲藉着大有怜悯的赦免和满有恩惠的慈爱,挽回儿子转向祝福。他展现出前所未闻的恩慈、牺牲的爱和丰盛的恩典。本质上已经死了的儿子现在又活了过来,享受与父亲之间那份真实的关系,父亲使他成为后嗣,承受他的全部家业。儿子将他的生命交托给父亲,父亲将他的资源交托给儿子,儿子现在住在父亲家里。我们这些跟随基督的人,正是这种样子。

 

那些存着悔改和相信的心来到神面前的人,神就接受他们。耶稣在约翰福音6:37说:“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神饶恕人的恩典极其丰富,他用自己的义袍替代了罪人污秽的衣服。他赐给我们尊贵、敬重、叫我们全权使用他的财宝,全权代表他。就如哥林多后书5:20所说,我们是他的使者。

 

神并不是一位心有不甘的救主,他跑过来拥抱和亲吻我们。他对我们的礼遇,我们俨然就是王室成员,急忙为我们穿上袍子,戴上戒指,穿好鞋子。当一个罪人与他和好的时候,他呼唤全体住在天上的都来与他一同庆贺。每当一个罪人悔改的时候,他都是这样行事!

 

效法神的榜样

 

既然如此,这件事如何应用在你这个父亲身上呢?失丧儿子的比喻提供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栩栩如生地说明你向悖逆的儿女应当展现出哪一种爱。这并不是说,错误行径还在进行的时候,你应当宽恕那些行为。但你等候儿女以悔改的心从新醒悟过来,整段时间之内,你需要随时准备以饶恕和恩慈待人。你在等候这件事临到的同时,必须展示出基督样式的爱。你要存心忍耐,显出恩慈。

 

那些听见耶稣讲这个故事的人自以为小儿子以可耻的方式对待父亲,理当要他交账。他们认为这个儿子务必拼命作工,争取到重返家族的资格。照样,儿女若是伤我们的心,照着人的意思,我们就当对他们怀恨在心。他们若是导致我们生活痛苦,我们便很想以某种方式报复他们,要他们补偿他们的行为造成的后果。

 

但是,当我们来到天父面前寻求赦免的时候,他并不是这样对待我们,而是敞开双臂欢迎我们。他立即将恩典和怜悯浇灌在我们身上。他是一位热情洋溢的救主,而不是一位心有不甘的救主。

 

这种内心态度适用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唾弃父母权柄的程度比较严重的儿女,就像路加福音15章那个少年人发生的事情。我们身为父母,即或在暂时性的悖逆个案当中,也需要展现出这种态度。我们来到神面前寻求救恩的时候,神亲自施予我们丰盛的恩典。时候已到,不论是哪种情况,不论儿女何时开始悔改,我们都当把同一种恩典表明出来。时候已到,我们应当记念和感恩,因为神以难以置信的良善对待我们。

 

[1]腓利•格里汉姆•莱肯《路加福音》第二卷,Philip Graham Ryken, Luke, vol. 2 (Phillipsburg, NJ: P&R Publishing, 2009), 146.

[2]伊莱斯•菲茨帕特里克和吉姆•纽海赛尔合著《当好孩子作坏选择的时候》,Elyse Fitzpatrick and Jim Newheiser, When Good Kids Make Bad Choices (Eugene, OR: Harvest House, 2005);里克•霍恩《对愤怒青少年的敬虔教养》,Rick Horne, Get Offa My Case! Godly Parenting of an Angry Teen (Wapwallopen, PA: Shepherd Press, 2012).


 

返回 本书目录

返回 电子图书馆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