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比喻故事

 

指导方法:解释比喻故事时,要严格遵循此类文学体裁所要求的特殊指导方法。

 

当永恒的道变成肉身时,神在耶稣基督的话语和作为中启示了他自己。但基督的作为必须用言语来解释——要么通过他自己的言语,要么通过他指定的代言人(使徒)的言语。因此,基督的言语对于认识神和他的真理至关重要。基督在讲述的过程中多用比喻故事,所以理解这种特殊的文学形式至为重要。

 

比喻故事是一些来源于生活的短故事,意在教导某个真理或回答某个问题。在耶稣的教导中,比喻故事还有另一层深意,正如我们之前所见,将真理向不接受的人掩盖起来,向接受的人显明出来。我们在十二章中提到比喻故事属于比喻的一种,和暗喻相近,因为这种比喻通常是暗示性的。

 

我们必须将比喻故事和历史事件区分开来。历史事件常被用以举例说明,而比喻故事作为一种特殊的故事形式,目的是用来教导某一真理。虽然按照定义来说,比喻故事不是历史事件的记录,但它必须源于真实的生活。因此,比喻故事不同于其他修辞手法,如寓言或预言性象征,因为后者不一定是真实生活。

 

我们将探讨理解比喻故事的六个基本方法,其中包括:研究紧接的上下文,确定故事所强调的中心,确定不相关细节,确定相关细节,比较平行经文,以经文的直白含义作为教义基础。

 

(一)研究紧接的上下文

 

在浪子的故事中,谁是主角(路15:11-32)?故事的核心教导是什么?当然在大多数基督徒看来,故事的标题已经明确地点明了主角是谁,但有些人认为主角是父亲。人们通常用这段经文表达这一福音信息:不论你多么堕落,只要归向神,他都会接受你。这是耶稣在讲这个故事时要表达的本意吗?解读比喻故事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导方法是,研究紧接的上下文。通常,我们可以在上下文中发现比喻故事中的两个最重要元素:讲故事的场合和对故事的解释。

 

讲故事的场合

 

几乎所有的比喻故事都有一个引发它们的明确历史场景。虽然从传福音的角度来应用浪子的比喻(路15章)可能是合理的,但耶稣讲这个故事所针对的场合却清楚地指明了另一个重要目的。耶稣是对着那些指责他愿意接纳罪人的宗教人士讲这则故事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故事的主角是大儿子。显然,耶稣是针对“大儿子”法利赛人讲这个故事的。实际上,故事的主旨是大儿子和代表耶稣的慈爱、宽恕的父亲之间的对比。由此可见,在所有的比喻故事中,上下文对于发掘故事场景以及确定故事主旨都至关重要。

 

解释含义

 

有时候,作者以应用的形式将比喻故事的含义给出。《马太福音》2444节“所以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马太福音》2513节“所以,你们要警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这两节经文都提到了该如何应用。

 

并非所有比喻故事都有解释,但是,如果基督确实说明了故事的含义或应用,那么这就是诠释经文的决定因素。我们不可把其他含义强加于它。

 

(二)确定中心要点

 

路加在浪子的故事之后,紧接着记录了一则关于不义管家的比喻故事(路16:1-15)。

 

1耶稣又对门徒说:“有一个财主的管家,别人向他主人告他浪费主人的财物。

 

2主人叫他来,对他说:‘我听见你这事怎么样呢?把你所经管的交代明白,因你不能再作我的管家。’

 

3那管家心里说:‘主人辞我,不用我再作管家,我将来做什么?锄地呢?无力;讨饭呢?怕羞。

 

4我知道怎么行,好叫人在我不作管家之后,接我到他们家里去。’

 

5于是把欠他主人债的,一个一个地叫了来,问头一个说:‘你欠我主人多少?’

 

6他说:‘一百篓(每篓约五十斤)油。’管家说:‘拿你的账,快坐下,写五十。’

 

7又问一个说:‘你欠多少?’他说:‘一百石麦子。’管家说:‘拿你的账,写八十。’

 

8主人就夸奖这不义的管家做事聪明;因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

 

9我又告诉你们,要藉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到了钱财无用的时候,他们可以接你们到永存的帐幕里去。

 

10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

 

11倘若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心,谁还把那真实的钱财托付你们呢?

 

12倘若你们在别人的东西上不忠心,谁还把你们自己的东西给你们呢?

 

13一个仆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侍奉 神,又侍奉玛门。”

 

14法利赛人是贪爱钱财的;他们听见这一切话,就嗤笑耶稣。

 

15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是在人面前自称为义的,你们的心, 神却知道;因为人所尊贵的,是 神看为可憎恶的。

 

 

很明显,在这段经文中,故事的背景以及解释在之前和之后都有交代。这个比喻故事的中心要点又是什么呢?因为在浪子的比喻故事之后,经文记载“耶稣又对门徒说”(1节),路加看来像是有意将这个比喻故事与前一个比喻故事中与法利赛人的交锋联系起来。这一点在故事的结尾更加明显。他在结尾写道:“法利赛人是贪爱钱财的,他们听见这一切话,就嗤笑耶稣”(14节)。可以看出,耶稣与法利赛人的冲突依然持续。但这个比喻故事的要点是什么?耶稣是在教导大家欺骗吗?是在教导门徒利用别人吗?关于《路加福音》169-10节,泰勒(Kenneth Taylor)在复述这部分经文大意时对此苦苦思索,得出了以下结论:

 

但我要叫你们如此行,靠欺骗买友谊吗?难道这样就能保证你们进入天上永恒的家吗?不是的!因为你们只有在小事上忠心,才能在大事上忠心。哪怕你们有些许欺骗,就不可能在更大的责任上诚实。

 

在这里,圣经翻译者将这段经文解释出与经文字面完全相反的含义,难怪这段经文令很多人困惑。在这个例子中,确定故事强调的中心要点至关重要,能够很快领人找到答案。这个比喻的中心非常明显,因为基督在上下文中做了清楚的解释。故事的要点与欺骗没有任何关系。

 

在这个比喻中,欺骗的管家不是因为欺骗而受夸赞。他得到赞赏是因为“他做事聪明”,也就是说,他用了自己现有的资源为将来打算。这是聪明的。基督接着解释说,他的门徒也要用他们现有的资源为将来打算,但这些“光明之子”实际上没有这样做,所以他们不聪明。他们本该用他们现有的物质财富预备天国永恒的福气,但他们只是在用它及时行乐。耶稣接着就详细解释应该怎样做聪明的管家。

 

比喻故事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一个中心要点,这也是它和寓言的区别所在。在寓言中,作者意在表达故事与属灵真理之间几个重要的对应点,而比喻故事只有一个中心要点。我们不能将故事的每一个细节都看作是具有属灵意义的。

 

(三)确定不相关细节

 

比喻故事中有很多细节并不是在教导真理,也不具有属灵意义。我们要找出这些细节,并将其搁置一旁。任何企图解释这些细节的努力都会使我们偏离基督的本意。

 

你们谁有仆人耕地或是放羊,从田里回来,就对他说,‘你快来坐下吃饭’呢?岂不对他说,‘你给我预备晚饭,束上带子伺候我,等我吃喝完了,你才可以吃喝’吗?仆人照所吩咐的去作,主人还谢谢他吗?(路17:7-9

 

如果在电视上看到这个故事,你会有什么感受?基督是赞同奴隶制吗?他为工人与管理层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指导原则吗?他教导了什么是慷慨、高尚和有礼貌的行为吗?不,这些观点都与该比喻故事的含义毫无关系。耶稣根据那个时代的真实情况编了一个故事以表达他的要点。

 

通过查考上下文我们发现,基督之前一直在教导门徒如何指正犯罪的弟兄,并在弟兄悔改后宽恕他。因此,这个故事的要点是:我们做正确的事情不值得夸奖。故事中的其他细节与这一中心要点不相关的,应被放置一边。

 

(四)确定相关细节

 

比喻故事的相关细节是那些旨在教导某些真理的细节,因此,应当被解释并加以应用。但我们怎么能辨认哪些细节是相关的,哪些是不相关的呢?一般来说,相关细节总是强调中心主题。

 

在浪子的故事中,父亲留在家里而没有出门寻找儿子是一个不相关细节。耶稣并不是在教导天父不寻找罪人,因为他在之前寡妇寻找钱币和牧人寻找失羊这两个比喻故事中,已经清楚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但是,父亲跑着去迎接小儿子却是一个相关细节,因此有属灵意义。我们怎么知道呢?因为这一细节强调了故事的中心主题——显明慈父的心肠。他翘首以盼并欢喜热切地接受小儿子是一个重要细节。

 

因此,我们将比喻故事与历史事件以及寓言分别进行比较,对于我们理解这条指导方法或许有所帮助。

 

比喻故事和历史事件

 

财主与拉撒路的故事(路16:19-31)到底是比喻故事,还是历史事件?人们对此有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必须坚持本故事的真实性,以免有关地狱和永恒审判的真理被削弱。但这种观点误解了修辞性语言,尤其是比喻故事。通过比喻故事表达的真理与通过其他文学体裁所表达的真理,同样真实和重要。

 

然而,将比喻故事和历史事件加以区分很重要,因为解释这两种文体的指导方法不同。历史事件的应用有所不同,因为它的每一个字面陈述都是事实,也必须被当作事实来理解。历史事件中的每个事实都具有独立的意义和重要性,但并不意味着都具有属灵含义或者能够运用于当前的处境。圣经作者或耶稣本人可以用历史事件作为例子来定义该如何运用。

 

如果财主和拉撒路的故事是真实事件,那么它的每一个细节就都有意义。其中,天堂之人了解身陷地狱之人的处境,并能够和他们交流,这显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神学意义。另一方面,有一个财主和一个乞丐这一事实可能没有神学或属灵意义,而且财主最后进了地狱,乞丐则上了天堂,这仅仅是一个历史事实。当然,如果你像很多人一样,相信所有富人都上天堂,那么,即便一个有钱人下地狱,这一事实也会具有重大意义。

 

然而,如果这个故事是比喻,那么有一个财主和一个乞丐这一事实显然是一个重要细节。耶稣谴责法利赛人的贪财和挥霍现有财富而不思量永恒的不智之举,然后马上讲述了这个故事。在这个背景下,基督是在继续谈及钱财和为永恒做准备。因此,作为比喻故事来说,富有和贫穷的细节就具有明确的意义。

 

历史事件和比喻故事都可能包含修辞性语言和字面语言。举例来说,无论以上的故事被当作历史事件还是比喻故事,我们都不必按字面意思来理解亚伯拉罕隔着深渊向财主喊话时,拉撒路真的是躺在他的怀里,而应将它理解为一种修辞性的表达方式,形容“蒙福人之地”。但是,某一细节是否具有属灵或神学意义,则取决于该故事是用于印证历史事实,还是用于教导某一具体真理。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练习来分辨:分别按历史事件和比喻故事将你能从这段经文中了解到的有关地狱的教导列出来。如果这个故事是历史事件,你肯定会从中找到多得多的有关地狱光景的细节。

 

财主和拉撒路的故事到底是比喻,还是历史事实?它似乎带有比喻故事的特征。《路加福音》161节这样写道:“耶稣又对门徒说,‘有一个财主……’”接着,耶稣便讲了不义管家的故事。在19节中,他又说“有一个财主”,后面紧跟着在地狱中受苦的财主和在“亚伯拉罕的怀里”的乞丐的故事。有些人争辩说,拉撒路有真名实姓,这不是比喻故事的典型做法。但是,如果认为比喻故事不能包含人物的名字,那真是太想当然了。比喻故事毕竟是人们刻意编造的故事,忠于生活,讲故事的人有自由运用任何他认为有助于表达自己意思的内容。在这个故事中,拉撒路(意为“神帮助的人”)可能就是强调主题的一个细节。(我们将在第二十章中学习把历史事件应用于当代背景的指导方法。)

 

不管怎样,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留意,将一个故事作为比喻故事解释时,不应该削弱它的含义。比喻故事不是神话或童话故事,它忠于生活,旨在教导完整的真理。在这个故事中,教导的真理很可能是对本章前一个故事所教导真理的跟进,即人们应该用今生的资源为将来做准备,如果他不这样做,就要承受永恒的损失。

 

 

比喻故事和寓言

 

比喻故事和寓言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是通过将某物与属灵现实相比较以教导属灵真理。尽管如此,它们仍然在以下两方面有所不同:

 

第一,比喻故事是忠于现实生活的,寓言则不一定。在寓言中,基督可能是门或葡萄树,信徒可能是羊或葡萄枝子。

 

第二,虽然二者都可能有一个中心主题,但比喻故事旨在突出一个要点,而寓言通常教导许多相关甚至不相关的真理。

 

当我们明白比喻故事和寓言的区别后,重要的是要按不同的指导方法来解释它们。在《马太福音》131-23节和《马可福音》41-20节中,我们读到耶稣关于四种土地的比喻故事。它虽然被称为比喻故事,用法却和比喻故事的定义有所区别,它可以说是一个寓言。事实上在耶稣对四种土的解释中,他对故事中几乎每一个细节都赋予了属灵的含义。种子就是神的话、鸟就是魔鬼、硬土就是顽梗的心。我们怎么能肯定呢?因为耶稣本人就是这样解释的。然而,故事的下文清楚地指明了一个主题:一个人生命的结局取决于他对神话语的回应。故事中的许多细节是有意安排为要强调这一中心信息的。

 

虽然这个故事的许多细节都有属灵意义,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细节都是如此。如果给寓言或比喻故事的每一个细节都赋予属灵的含义,就是在滥用。

 

例如,一位解释撒种比喻的人这样说:你知道只有25%的人最终能上去吗?上哪儿?当然是上天堂……哪些人中的25%呢?当然是那些听到福音的人,也就是那些听到耶稣基督为罪人而死、被埋葬、又从坟墓中复活这个好消息的人。但在所有听到的人中,只有25%能上天堂。是的,撒种的比喻中就是这么说的。不信,你翻开圣经自己看看吧。[1]

 

这个比喻故事和解释只说到了人们对福音的不同回应方式,并没有暗示对回应比例的预测。释经者在解释的时候必须参照上下文,否则,就会出现各种异想天开的解释。

 

对于比较明确清晰的寓言,从故事中的各点得出相对应的结论是合理的。例如,在好牧人的寓言中(约10),就呈现出多个可对应之处:牧人、贼、雇工和狼,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对象。羊与牧羊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被充分运用在当今信徒及非信徒对神呼召的不同回应上。几乎所有的细节都有意义。这就是我们理解寓言的方式。

 

 

(五)比较平行或对比的经文

 

这一总体指导方法我们将在以后学习,但比较平行和相对比的经文对于研究比喻故事也有帮助。有些比喻故事彼此相似,可以进行比较。

 

《路加福音》1911-23节中讲了一个关于银子的比喻故事:有一个贵胄要往远方去,出发前给十个仆人一样多的钱,回来后给他们不同的奖赏,因为发现有的人比别人赚的钱多。《马太福音》2514-30节也有类似的比喻故事,不同之处在于,三个不同的仆人得到的钱数不等。在这个故事中,除了那个不忠的仆人与《路加福音》中的故事一样得到严厉的惩罚,其他人的奖赏是一样的。

 

另一个教导有关仆人和为主归来做准备的故事在《马太福音》2445-51节,其中忠心、有准备的仆人与自认为主人会迟归、不忠心的仆人相对比。同样的教导在《路加福音》1235-48节中有更为详尽的记载,将准备好的忠心管家与不做准备、不忠心的仆人相对比。

 

将四个比喻故事进行比较时,一个中心主题呈现出来,即做好准备。但每一个故事也教导了不同的真理。例如,《路加福音》中银子的比喻故事教导说,极为忠心的仆人就会被赋予更大的责任,忠心的大小得着不同的奖赏;《马太福音》中的比喻故事让我们确知奖赏并不以成就的大小为准,因为大家的能力有别。实际上,第五个关于葡萄园雇工的比喻故事(太20:1-16)明确指出,神以永生奖赏所有来寻求他的人,无论早晚。

 

(六)将教义建立在清晰的、字面性的经文上

 

比喻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明白圣经教义,但教义应该建立在清晰的、字面性的经文上。如果圣经本身对比喻故事进行了解释,那么该解释就与任何其他清晰的、字面性的经文一样,可以合理地用于构建教义。但总体来说,修辞性的经文并非建立神学教义的最佳根据。

 

例如,在稗子的比喻中(太13:24-30),工人受吩咐暂且容麦子与稗子一同生长,直到收获时再将其分开。

 

24耶稣又设个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像人撒好种在田里,

 

25及至人睡觉的时候,有仇敌来,将稗子撒在麦子里就走了。

 

26到长苗吐穗的时候,稗子也显出来。

 

27田主的仆人来告诉他说:‘主啊,你不是撒好种在田里吗?从哪里来的稗子呢?’

 

28主人说:‘这是仇敌做的。’仆人说:‘你要我们去薅出来吗?’

 

29主人说:‘不必,恐怕薅稗子,连麦子也拔出来。

 

30容这两样一齐长,等着收割。当收割的时候,我要对收割的人说,先将稗子薅出来,捆成捆,留着烧;惟有麦子要收在仓里。’”

 

若以此比喻得出结论,认为教会惩戒是不对的,那就是一个错误。教会惩戒的教义必须以圣经中其他教导为基础。基督本人确实对这个比喻进行了解释,指出在审判的时候,义人(麦子)和恶人(稗子)会被分开(40-43节)。

 

40将稗子薅出来用火焚烧,世界的末了也要如此。

 

41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恶的,从他国里挑出来,

 

42丢在火炉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43那时,义人在他们父的国里,要发出光来,像太阳一样。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但在解释中,基督还指出田地是指世界,而非教会(38节)。无论如何,对于什么样的人该受洗或者教会中犯罪的人是否应受惩戒的问题,比喻故事本身和它的解释都没有给出任何直接教导。很多人用这个比喻故事教导说,任何人想要受洗或申请加入教会会籍,教会都当予以满足,不应当履行评审程序;不管教会成员犯了多严重的罪,都不可以惩戒。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基督实际上在这里教导说世间之人有善有恶,而在最后的审判中,所有的账都会结清。

 

实例分析《路加福音》11:5-13

下面我们用学过的六个指导方法:研究紧接的上下文、确定故事所强调的中心、确定不相关细节、确定相关细节、比较平行经文、以经文的直白含义作为教义基础,来分析《路加福音》115-13节中的比喻故事:

 

耶稣又说:“你们中间谁有一个朋友半夜到他那里去说:‘朋友,请借给我三个饼,因为我有一个朋友行路,来到我这里,我没有什么给他摆上。’那人在里面回答说:‘不要搅扰我,门已经关闭,孩子们也同我在床上了,我不能起来给你。’我告诉你们:虽不因他是朋友起来给他,但因他情词迫切地直求,就必起来照他所需用的给他。”(路11:5-8

 

 

1.研究紧接的上下文

 

基督刚刚应门徒的请求教导他们应该如何祷告。此外,在紧接这个比喻故事的经文中,耶稣对故事的含义做了解释:“我又告诉你们: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路11:9-10)。

 

这个例子中,既有故事场景,又有故事含义的解释。

 

2.确定中心要点

 

这个比喻故事及解释显明,这段经文旨在教导神应允人的祷告,尤其是恒切的祷告。只有那些不断祈求神的人才会得着,不断寻求他的人才能寻见。(注意,动词的时态对于理解这节经文至关重要,希腊文动词指的是“不断祈求”,而不是一个一次性的简单请求。)

 

3.确定不相关细节

 

虽然那朋友开始并没有回应是出于个人的私心,但这与神或他对我们的回应没有什么关系。这个故事中还有其他不相关细节。例如,那人是在半夜请求,他想借三块饼而不是四块,他是为朋友借饼,而不是为自己。有些人在这些细节上大做文章,但其实它们只不过是为了使故事完整而提供的。

 

4.确定相关细节

 

另一方面,有一些细节是至关重要的。那人情词迫切地恳求,这的确是故事的中心。只向神祈求一次就算了或者教导人不应当向神反复祈求,都是不对的。这个比喻故事的解释明确地告诉我们,应该持续不断地祈求神供应我们的所需。

 

5.比较平行或对比的经文

 

我们将两段经文与这个比喻故事相比较,便会有所收获。因为故事的背景是门徒请求基督教他们祷告,而基督以一个模范的祷告回应(路11:1-4),所以将这段经文与记载着更常引用的主祷文的《马太福音》67-15节相比较,是很自然的。在《马太福音》中,耶稣教导门徒要以主祷文的样式祷告,而不是空洞的重复。

 

因此,通过对这两段经文进行比较,我们得出了相辅相成的真理:恒切的祷告不当变成同一请求的空洞重复;另一方面,虽然耶稣不允许空洞的重复,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不应该恒切持续地祷告。这两段经文可以互相解释。

 

耶稣对借饼的比喻故事进行解释之后又打比方加以说明:

 

你们中间作父亲的,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拿蛇当鱼给他呢?求鸡蛋,反给他蝎子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他的人吗?(路11:11-13

 

在此,耶稣另外给出了关于祷告的真理。比如,若一位读者从借饼的故事中得出结论,认为神不愿意听他孩子的祷告,这一额外的教导会马上纠正这种错误的理解。还有一点极为重要,那就是这一教导指出我们最需要的不是填饱肚子的饼,而是圣灵。这一点至为宝贵。

 

6.将教义建立在清晰的、字面性的经文上

 

通过查考上下文并与其他经文进行比较,显示出该比喻故事的教导是属于祷告教义的范畴。它教导了祷告教义的几个关键成分。如前所见,如果在借饼故事的基础上建造祷告教义,就是一个错误。但是,这个故事的核心真理作为一个恰当的成分,可与圣经中其他教导相结合成为祷告的教义,即坚持不懈地祷告,神定会应允。

 

总结

 

比喻故事在向神的子民启示属灵真理上一向是不可言喻的祝福之源,也是教会中教义和实践上不可言喻的混乱之源。这不应当让我们感到奇怪,因为基督自己告诉我们,比喻故事既会启示听众,也会使他们困惑。因此,理解比喻故事的首要条件当然是听者属于耶稣基督,他的心意已被更新并且得到圣灵的光照。但是,我们仅凭这些还不能保证清楚地理解和解释比喻故事,这一点释经历史就能证明。本书中列出的几条简明指导方法,能够帮助认真的研经者正确有效地运用比喻故事。

 

推荐阅读书目

Blomberg, Craig L. Interpreting the Parables. Downers Grove, Ill.:InterVarsity, 1990.

Brosend, William F. Conversations With Scripture. Harrisburg, Pa.:Morehouse, 2006.

Capon, Robert Farrar. The Parables of Grace. Grand Rapids: Eerdmans,1988.

Capon, Robert Farrar. The Parables of the Kingdom.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5.

Capon, Robert Farrar. The Parables of Judgment.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6.

Dodd, C. H. The Parables of the Kingdom. London: Nisbet, 1935.

Jeremias, Joachim. The Parables of Jesus. 3rd ed.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72.

Getty-Sullivan, Mary Ann. Parables of the Kingdom. Collegeville, Minn.:Liturgical, 2007.

Kissinger, Warren S. The Parables of Jesus. Metuchen, N.J.: Scarecrow, 1979.

Kistemaker, Simon. The Parables. 2nd ed. Grand Rapids: Baker, 2002.

Lockyer, Herbert. All the Parables of the Bible.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0.

McQuilkin, Robert C. Studying Our Lord’s Parables. 1935; reprint,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0.

Schottroff, Luise. The Parables of Jesus. Minneapolis: Fortress, 2006.

Sider, J. Interpreting the Parable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95.

Snodgrass, Klyne. Stories With Intent.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8.

Stein, R. H.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arables of Jesus.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81.

Stern, Frank. A Rabbi Looks at Jesus’ Parables.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006.

Trench, Richard C. Notes on the Parables of our Lord. 1861 reprint Grand Rapids: Baker, 1979.

 

[1] Arnie Maves, “Only 25% Will Make It,” Come, November-December 1975, p. 5.


返回 本书目录

返回 电子图书馆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