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查考上下文

 

指导方法:明白写作目的,理清写作思路,考查与被研究经文紧密相连的上下文。

 

如我们所见,经文的上下文是理解其背景最主要的来源。词语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该词在某一具体上下文中的用法。同样,语法结构中模棱两可的地方也往往可以通过参照上下文得以澄清。在我们接下来将要学习的指导方法中,无论是涉及修辞性语言、比喻故事还是希伯来诗歌,上下文都是理解的关键。归根结底,我们是通过上下文最终确定经文的含义。

 

在本书第八章中,我们取了“上下文”最广的含义,指作者写作时期的整个历史和文学背景。作者将圣经置于这种广义背景中,是源自圣经是由人手写成这一事实。在第三、四章中,我们从那些持文化相对主义观点的人解释圣经的角度,看到“上下文”另一个层面的含义,我们发现了各种层面的“文化解读”。我们在第八章中分析文化背景时,还提到了“上下文”较为狭义的用法。

 

我们在本章取这个词更加狭义的含义。在释经学历史上,这个词常常用来指被研究经文所处的紧接的上下文,而前几章中所用的较广的且同样合理的含义在近些年较为常用。这应该不难理解,我们早已经认识到,一个词的含义应当取决于它在上下文中的用法,“上下文”这个词当然也不例外。

 

我们在本章中将使用上下文的传统含义,它可以分成三个要素:某卷书的写作目的、写作思路和紧接的上下文。

 

写作目的

 

虽然我们知道圣经中的每一卷书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揭示关于神和他的救恩,但几乎每一卷书都有各自与众不同的目的。因此,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显得极为重要。有些书卷似乎有不止一个写作目的,但大多数书卷都只有一个主要目的、一个中心思想或一个主题。

 

确定作者的写作目的

 

我们应该如何着手发掘作者的写作目的呢?圣经中有几卷书直接点明了成书目的,例如,《约翰福音》记载:“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20:31)。这个关于写作目的的陈述包含了帮助我们理解《约翰福音》的几个关键点。“这些事”是约翰所指的神迹。神迹不仅仅是奇事,而是有其特定的目的,它们是指明基督神性的迹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31节)。这就意味着约翰在记录耶稣所行的神迹方面是有选择的。他选择是那些耶稣用来教导具体真理的神迹。

 

这似乎是整部《约翰福音》的模式。首先,约翰描述基督行某个神迹(例如,喂饱五千人),紧接着,他就解释该神迹所指向的含义。五饼二鱼的神迹所引出的是耶稣关于他是生命之粮的优美对话。更进一步,约翰关于写作目的陈述还提醒我们这部书具有双重主题——基督的神性和信心的意义。毫无疑问,基督的神性和信心的意义在《约翰福音》中比圣经别处教导的都更明确。因此,明白约翰写作《约翰福音》的目的有助于我们了解他在具体段落中的意思。

 

但是,如果作者并没有清楚地表明写作目的,那我们该如何确定呢?圣经的大多数书卷都没有如此详细地陈明其中心思想或写作目的。因此,我们可能有必要通读全书,追随作者的思路寻找一个主题,以此确定该书的写作目的。

 

例如,在《加拉太书》中,保罗主要强调加拉太教会被犹太教传统侵蚀的问题。保罗写这封书信的一个明确的目的就是为了纠正这个错误。这一目的转而影响我们对具体段落的解释。例如,《加拉太书》中的律法指什么?它势必和犹太主义者的观点有关。因此,这封书信中所提到的律法不大可能指任何一条律法或律法总体。由此可见,《加拉太书》的写作目的帮助我们明白具体的词语含义。

 

我们还有一些线索可以确定写作目的。在使徒书信中,我们可以研究开篇的感恩祷告、问候(罗1:1-7;西1:2;帖前1:1-4;雅1:1)以及结尾的描述(罗15:14-16;雅5:19-20)。在福音书中也一样,我们可以从开篇和结尾处找到线索。至于那些由一系列经文组成的书卷,虽然整卷书有一个主题(例如,讲述实用的智慧的《箴言》或赞美神的《诗篇》),但我们在具体理解经文时,必须要了解每个单元(例如《诗篇》中的每一篇诗文)的写作目的。

 

有时作者虽然指明了写作的理由,这可能是发掘他的写作目的的一条线索,但这样做时一定要小心。例如,保罗给腓立比教会写了一封感谢信。这是保罗写信的理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也可称为保罗写信的目的,但我们很难将它视为保罗写作整卷书时心中的要旨。要找到这一要旨,我们必须寻找一个主题或保罗教导的焦点。“在患难中要喜乐”,这个保罗在信中不断提到的主题似乎贯穿全书。

 

一卷书有不止一个写作目的

 

有时,一卷书可能有几个写作目的,例如针对一系列问题的《哥林多前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确定作者的每一个写作目的。如果某段经文紧接的上下文的意思与首要的写作目的不同,则不能将首要的写作目的强加在这节经文上。

 

我们在参考他人观点之前,重要的是自己直接阅读全文以求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但是,在没有参考专家意见之前就做出最终结论是错误的。如果一本圣经导读、圣经手册和一两本释经书中对该书的介绍都认同该书的成书目的,那我们就可以比较放心地在此基础上研究这卷书。如果专家们的意见不一致,这可能是因为这卷书中没有一个完全明确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这卷书的写作目的只能作为我们研经时的一般参考,而不能具体指导我们解释某段经文。

 

但是,这种情况也有例外。例如,对于《雅歌》的写作目的,存在两种相去甚远的观点。事实上,《雅歌》的写作目的可能是所有圣经书卷中最受争议的。所罗门写作的是一首展现夫妻间合乎圣经之爱的情歌吗?或者他专门写这首情歌,为了教导隐含的属灵真理?对所罗门写作目的的不同观点决定了人们如何解读《雅歌》的每一章,甚至是每一节。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追究导致分歧的原因。研经者应该在书卷中搜索任何意在表达属灵含义的暗示。如果这卷书本身看来是一首美丽的情歌,我们要将另一个写作目的加于它,就需要找到一些有力的外部证据。

 

上下文决定了写作目的。所罗门自己有没有在书中任何地方告诉我们,他的意思包含在某个属灵的寓言中?如果没有,释经者就不可硬把作者的属灵寓言当作《雅歌》的成书目的,并进而在这一前提下解释经文。

 

《历代志》(上、下)不仅仅是叙述以色列民族的历史,它们的目的是诠释历史事件的属灵意义。作者在叙述的时候往往给出“内幕”,即从神的角度看待某一事件。这不仅有助于解释《历代志》(上、下)中的事件,而且提供了对那些通常较为“客观”地记录在《撒母耳记》(上、下)和《列王记》(上、下)中的同样事件更深刻的认识。例如,《历代志上》关于大卫临终对建造圣殿的指示和对所罗门托付的记载,具有《撒母耳记》所没有的属灵意义;《历代志下》中希西家领导的复兴(代下29-31)以及神对希西家的评价(代下32)充满了从神的角度得来的启示。

 

作者的写作目的影响着书中的每一段经文。当这个目的能被确定时,就提供了范围较大的上下文,在最后决定作者的本意之前,每一段经文都应当根据这个上下文来理解。我们可以合理地认为,对每一段经文的诠释都要符合该书的写作目的。

 

写作思路

 

人类的大脑是模仿神的思维模式运作的,我们在理解一个内容之前,总是会先理清其前后关系。这些关系可能是一系列简单的历史事件,一段优美感人的诗作,也可能是逻辑缜密的神学论述。某位作者可能简单地将一些关系不太紧密的格言或不相关的诗歌收集在一起;某卷书可能由一系列异象构成;内容的排列可能按时间顺序,也可能为了要达到某种特殊效果而按照其他方式排列。有的作者在表达观点时逻辑严密,有些则很随意。某位作者也许会使用多种可能的构思或文学表现手法,释经者必须根据作者所选择的形式寻求每段经文的意思。例如,《箴言》似乎没有一个整体的构思。如果释经者非要在经文之180间寻找作者的写作思路或连贯性,可能会误入歧途。如果经文之间极不可能有联系,那我们就应该将它们看作是彼此独立的。

 

《马太福音》似乎是按主题而非时间构思的。如果释经者试图将两个事件联系起来,仿佛一件事导致另一件事,或者按它之前或之后的历史背景解释这段经文,很可能就会犯错。虽然《马太福音》不是按严格的时间顺序写作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太没有思路。马太常常将事件或比喻集合在一起,以显明它们在神学或主题上的关系。这些内容在研究事件的内在意义以及基督各种教导之间的关系时,很有帮助。

 

作者的写作思路对经文的影响

 

作者的写作思路影响释经。我们不能将单个思想从与它相关的思想联系中分隔开来单独解释。例如,保罗在《罗马书》中的构思是在一个思想的基础上展开另一个思想,有系统地将基本教义按逻辑排列。我们在解释《罗马书》时,不可以将任何一个思想取出来单独解释。如果这样做,保罗的原意就会被曲解。

 

为了说明这条原则,让我们来解释一下《哥林多前书》1231节:“你们要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赐。”什么是“更大的恩赐”?在第28节中,保罗这样描述:“神在教会所设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师,其次是行异能的……”有些人认为“第一、第二、第三”是指时间顺序,首先是教会的创建者使徒,然后是游走各地的先知,最后是常驻某地的教师。但是,该书的构思并不支持这种解释。

 

《哥林多前书》12-14章全部是为了纠正哥林多教会的某种滥用,即哥林多教会过分强调讲方言的恩赐,而保罗却认为它并非那么重要。所以,这三章全部是在论述各种不同的恩赐所固有的重要性或意义。当他提及“更大的恩赐”时,他指的是有些恩赐比其他恩赐重要得多。当我们考虑上下文时,这一点就非常明显了。在这个例子中,上下文是指整个12-14章。如果将某一节谈论“第一、第二、第三”的经文从这一部分抽出,给它加上与整个部分的主旨不符的意思,就会误解作者想要传达的主要信息。

 

归纳大纲

 

为了确定一部书的构思,我们需要归纳大纲。这对于确定整卷书的构思和研究具体章节都很重要。该怎样为圣经中的一卷书或一段经文归纳大纲呢?

 

首先要提出一个警告:不要借用段落和小节的划分。原始经文中并没有这些划分,它们是后来才被添加的,并不具有权威性。它们的一大好处是帮助查考圣经的人找到同一处经文。但是,在归纳作者思路时,段落和小节的划分并不总是有帮助的。

 

例如,《约翰一书》中那段关于爱的美妙经文始于47节,但它并非止于第4章的结尾。实际上,读者在53节发现了一个关键的定义:“我们遵守神的诫命,这就是爱他了。”如果某人在第4章的结尾就结束他的研究,他就会错过约翰阐释爱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包括这个定义。

 

我们该如何归纳作者的思路呢?简单说来,就是寻找变化。如果叙事发生变化,一个故事结束,另一个故事开始,这样的大纲归纳起来就比较简单。但在给福音书归纳大纲时,我们一定要小心,要将事件前后的评论和事件本身一起包括在内。事件的变化容易察觉,但作者思路的转化则较难察觉,而且重要得多。

 

在《以弗所书》中,第3章和第4章中间的分隔是非常明显的。在第4章之前,保罗都在论述有关教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关于教会的。在321节的祈福中,他总结道:“但愿他在教会中,并在基督耶稣里,得着荣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远远。阿们!”在下一节(4:1),他这样写道:“因此,我为主被囚的劝你们:既然蒙召,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182相称。”显然,保罗在这里已经从神学转入了实践,本书的两大部分因而显得界限分明了。

 

从某一论点徐徐推进到另一论点的较不显著的思路变化,就比较难察觉。这些会构成主要大纲的下一级部分。以《以弗所书》为例,我们可能会想要将第5章和第6章分开,因为第5章是关于丈夫和妻子的,而第6章则是论述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但是,研究一下这两章之间的关系,我们会发现它们均涉及同一主题,即彼此顺服。

 

我们可以从经文的任何一处开始往后或往前寻找思路的变化。如果我们从《以弗所书》第5章的结尾处开始往回看,就会发现其主题是以丈夫和妻子的关系作为基督与教会关系的比喻。第21节和22节之间的分隔很明显,因为21节说的是当“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所以大多数译本在此另起一段。这样分段无疑是有道理的,但21节中的彼此顺服与22节开始的关于妻子当顺服丈夫的教导显然有所联系。

 

当我们回到61节,这次我们换个思路,顺着经文往前看,我们很快发现另一个关于顺服的例子,是说子女要顺服父母。随着思路继续往后,在64节和5节中间有一个分隔,经文的主题在此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转移到仆人和主人的关系。尽管如此,保罗的思路依然在延续,因为仆人要顺服自己的主人。直到第10节,原来因着敬畏基督而彼此顺服的思路才完全结束。这样列出思路大纲显然使一段备受争议的经文变得明朗。

 

以下是一个可行的《以弗所书》大纲,详细分析经文的第二部分:

 

 

简介(1:1-2

 

一、教义:信徒的地位(1:3-3:21

 

二、实践:信徒的行为(4:1-6:20

 

(一)生活和服侍(4:1-6:9

 

1-6.六个论题(4:1-5:20

 

7.彼此顺服(5:21-6:9

 

1)妻子与丈夫(5:22-5:33

 

2)子女与父母(6:1-6:4

 

3)仆人与主人(6:5-6:9

 

(二)争战(6:10-20

 

结语(6:21-24

 

 

注意,教义和实践之间的分界点代表了一个明显的主要思路变化。我们将它们分为第一和第二部分。在第二部分中,作者思路的变化较为微妙,不如之前明确。但是,其中至少有两个明显的主题:第一,生活和服侍;第二,争战。我们将它们一并归入第二个主要部分,因为这些教导都是与基督徒实际生活相关的,而非论述基督徒的地位或他们与神的关系(第一部分)。同样,在“生活和服侍”的部分中还有许多论题。因为它们各有分别,所以我们将其列为分论题(1-7)。在“彼此顺服”这个分论题中,我们发现同一原则的三个实例或应用,因此将它们放在同一标题之下,但用数字加以分别。

 

通过以上分析,作者的思路借着主要和次要分隔(即思想转换)的划分变得清晰。释经者因而能够利用该结构分析任何一段具体经文的意思。很明显,给整卷书或书中的每一段经文归纳大纲的重要性远不止是为了方便记忆,它是追溯作者思路的一个有条理的方法。反过来说,明白全书的思路对于解读书中的每一个思想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紧接的上下文

确定一卷书的写作目的和构思有助于我们将每一段经文放入更大的上下文中。但是,紧接的上下文才是确定一段经文含义最重要的指南。具讽刺性的是,这一指导方法常常被人忽视。上下文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明白作者的原意,我们学习一下《加拉太书》、《罗马书》和《帖撒罗尼迦前书》中的三段不同经文,便可以中认识到。

 

《加拉太书》54节:“从恩典中坠落”

 

当保罗说到从恩典中坠落(加5:4),他是指一个人会失去救恩吗?我们只要很快地查看上下文,就会明白这段经文中绝不是这个意思,保罗在此针对的是那些割礼派的人(他们企图使信徒处于旧约的束缚下)。他警告加拉太的信徒,如果有人试图通过遵守律法来成义,那他就拒绝了恩典之路,也就是说他“从恩典中坠落了”。

 

《罗马书》1413-151节:“坚固的”和“软弱的”

 

我们可能认为坚固的人是指那些在观点、信仰、品格或灵命上坚强的人,而软弱的人则指在某个或多个这些方面软弱的人。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但保罗在《罗马书》14章中提到坚固的和软弱的是在做这种比较吗?答案取决于上下文。保罗说的是信心上的坚固和软弱。那些在信心上坚固的人确信自己可以享用任何食物,而在信心上软弱的人对此则有顾虑。以保罗来说,他是个坚固的人,他的信仰是符合圣经的。然而坚固的人却有可能是错误的,这样的人可能在品格或灵命上是软弱的,但在保罗所说的那个层面是“坚固”的。

 

在解释整段经文时,从上下文中获知它的意思是重要的。这一段经文也恰好是上下文超越章节划分的好例子。在《罗马书》151节中,我们读到有关坚固和软弱之人的对比和教导:“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待不坚固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保罗继而以基督为榜样,教导我们如何才能遵守这条难为的训诫。这部分内容都在另一章中,却是同一思想的一部分。

 

《帖撒罗尼迦前书》52节:“主的日子”

 

保罗说,主的日子来到,好像夜间的贼一样。贼是如何在夜间来到的呢?许多人认为,此节经文是说主悄悄地来或秘密地来。同样,经文意思必须由上下文决定。随后的一节用了另一个比喻:如同产难毫无预兆、突然之间临到怀胎的妇人。接着在第4节中,保罗将白昼与黑夜另作对比,但这一对比使保罗所用的“贼”的特性显得清晰了:“弟兄们,你们却不在黑暗里,叫那日子临到你们像贼一样。”他在此又是指贼突然来到。因此,从上下文来看,贼夜间来到的特性不是指隐秘或悄然,更不是指贼的不道德行为,而是指他的到来令人意想不到或突然。

 

进一步有所启发的是,之前的上下文所指的含义似乎正与悄然相反:“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帖前4:16)。如果认为《帖撒罗尼迦前书》416节中基督来临会像贼一样指的是这一事件的隐秘性,那么这两节经文一定在描述不同事件,也证明“主的日子”和“主的降临”是两回事。但如果基督的来临像贼一样与一个贼的其他特征没有任何关系,而仅指他的突然到来,那么这两节经文就能很好地衔接起来了。在分析以上命题时,我用到了好几个指导方法,但主要还是上下文帮助我找到了一个更准确的理解。

 

总结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已经看到认真分析上下文的重要性。归根到底,经文的意思是由一卷书的写作目的、全书构思、某个单元的思路和上下文决定的。在诠释圣经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违背这一最简单、最基本的原则:经文的意思必须由上下文决定。

 

既然上下文决定经文的意思,我们就应该以作者的写作目的为出发点。我们要让作者的目的,而不是自己的目的控制对经文的理解。接下来,为了看清段落如何融入作者的构思中,我们应该给整卷书归纳大纲,特别留意与被研究经文紧密相连的上下文中较细微的思路变化。最后,我们必须着重看紧接的上下文,由它来控制经文的解释。做到这一点,我们要拒绝将违背上下文直白含义的意思强加给某个单词、短语或句子。

 

上下文这一指导方法不但是所有释经方法中最明白、最简单的,而且一旦违背它,其后果也是深远的。一个人若在准备讲道或教案时随意忽略上下文,就是违背了保罗的训诫-“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2:15)。随意忽视上下文是可羞愧的事,而故意违背上下文就不只是羞愧,而是犯罪,这是蓄意以自己的话代替神的话语。

 

研经者也许不懂圣经原文,但他手中拥有一个最重要的释经工具——上下文。让我们勤勉地使用这一工具!

 

推荐阅读书目

 

Adler, Mortimer J., and Charles Van Doren. How to Read a Book. rev. ed.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972.(艾德勒、范多伦著,《如何阅读一本书》,商务印书馆)

Chisholm, Robert B., Jr. Interpreting the Minor Prophets.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90.

Longman, Tremper, III. Literary Approaches to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87.

McKnight, Scot, ed. Introducing New Testament Interpretation. Grand Rapids: Baker, 1990.(麦克奈特著,《新约诠释导介》,天道出版社)

Marshall, I. Howard. New Testament Interpretation.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7.

Schreinder, Thomas R. Interpreting the Pauline Epistles. Grand Rapids: Baker, 1990.(施赖纳著,《诠释保罗书信》,天道出版社)

Stuart, Douglas. Old Testament Exegesis.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80.

 


返回 本书目录

返回 电子图书馆

返回 首页

去往 研经工具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