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研经工具首页电子图书馆的《麦克阿瑟研经指南》由约翰·麦克阿瑟(John MacArthur)的部分讲道稿整理而成。
补充:《麦克阿瑟新约注释》(又名:生命宝训讲道注释 [以弗所书、提摩太后书、提多书、雅各书、彼得前书、彼得后书、约翰一二三书、犹大书])已在研经工具上线,《麦克阿瑟注释圣经》预计今年底上线。请访问研经工具,使用更多资源。
基督彰显他的荣耀:二次降临的预演(二)
经文:马太福音17:1-6
复 习
一、原则(16:24)
二、反合性(16:25-26)
三、降临(16:27)
门徒需要听到基督将来再来的事,因为基督曾教导他们向着自己死、背起他们的十字架,以顺服的心而活(马太福音16:24),基督再来的教导是一种平衡。受苦将是他们的生命道路,但基督在荣耀当中降临却会奇妙地补偿这种苦难。
四、预演(16:28、17:13)
1.预演的应许(16:28)
主不愿门徒对二次降临的事实产生丝毫疑惑,于是让他们见识一下它的荣耀。借着肯定他们参与他的荣耀,来平衡他们在基督忧患上有份的认识。他们大受鼓舞,因为他们现在知道羞辱意味着最终的荣耀。罗马书8:17说:“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门徒尽管在极大的绝望当中,内心却充满了确据和盼望。
本课内容
2.预演的细节
“过了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暗暗地上了高山。”(17:1)
1)时间(1节前半句)
“过了六天……”
路加福音9:28说,大约过了八天。马太很可能指的是确切的时间,路加则是笼统的说法。马太有可能指的是应许和它应验之间的天数,路加则有可能把应许那一天和应验那一天都包括了进去。两卷福音书并不矛盾。
2)人物(1节中间)
“……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
这三个门徒与我们的主之间最为亲密。他们与安德烈一道,是最早聚集在他身边的人(太4:18-22,约1:40-42)。耶稣把他们三个人从其余的使徒中间拉出来。但他为何这么做呢?
(1)积极原因
①他们要作见证人
耶稣需要让见证人看见他的荣耀。申命记19:15确定了一个原则,一切证词都要由两三个见证人来证实。主想让他的荣耀展示经由值得信赖的见证人证实出来。
②他们与基督的关系最亲近
彼得、雅各和约翰是与耶稣最亲近的门徒。也许他作亲密祷告的时候,他们常常陪伴着他。我相信,基督要他们一起去的时候,他们并不惊讶。马可福音5:37说,耶稣使一名少女从死里复活的时候,他们跟他在一起。他因自己即将受死而极其痛苦的那天晚上,他们陪伴他进了客西马尼园(可14:33)。那些最亲密无间地知道他忧伤苦难的人,应当有份于他的荣耀,这似乎是合宜的事。况且他们确实受苦:彼得被倒钉十字架,雅各被砍头,约翰则被流放。他们确实理当看见他的荣耀。
③他们是值得信赖的领袖
他们是属灵声望很好的人。等到清楚叙述事情经过的时候到来,他们是大家信得过的人。他们能够说服并影响其他的门徒。
(2)消极原因
假如所有的门徒和众人全都见过登山变像,那就没办法防范四处传播的混乱。百姓势必有更大的动力把耶稣看作政治性和军事性的弥赛亚。为了防止发生这种事情,耶稣把预演限定给彼得、雅各和约翰。
3)地点(1节后半句)
“……暗暗地上了高山。”
我们不知道他们上的是哪一座高山,但它位于该撒利亚腓立比以南加利利上游的某个地方。
他们抵达目的地之后,门徒很快就睡着了(路9:32)。正当他们睡觉的时候,耶稣在祷告(路9:28)。主在客西马尼园向父倾诉心里话的时候,我们看到同样的情形。那一次门徒也睡着了。耶稣责备他们说:“不能警醒片时吗?”(可14:37)路加福音22:45告诉我们,他们“因为忧愁都睡着了”。当人心情郁闷的时候,常常发现自己想睡觉。可惜的是,有些人心情过于压抑,想永远睡着,于是自寻短见。有些人服用安眠药来逃避他们的问题。门徒睡觉,或许是因为这是他们对付忧愁的唯一办法。变像山上有可能也是同样的情形。仅仅在数日前,耶稣预告说他要被人杀害,他们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跟从他(太16:21,24)。他们常常以最差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环境。有一次,多马说:“我们也去和他同死吧!”(约11:16)
三个门徒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不同于世界历史上发生过的任何事件。
3.预演的意义(17:2-13)
预演是基督神性的证据。接下来的事件包含五项证据,证明耶稣是荣耀的君王、是弥赛亚、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耶稣就是神本身。门徒需要这种肯定,我们也一样。
1)耶稣是荣耀的君王(2节)
“(耶稣)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希腊文metamorpho[ma]o),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
耶稣在三个门徒面前全然改变。metamorpho[ma]o的希腊文词根是morph[ma]e,指的是形状。他的形状全然改变。遮盖上帝荣耀的帕子被揭开,从基督的里面向外散发出来。他像一个超级电灯泡一样。从他里面发出来的光辉像太阳一样明亮。
这一幕使人无从怀疑基督的身份。上帝是灵(约4:24),每当他在旧约圣经当中愿意显明他眼不能见的本质时,都以光显明出来。在出埃及记,他以云柱和火柱来彰显自己。
彼得后书1:16——“我们从前将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大能和他降临的事告诉你们,并不是随从乖巧捏造的虚言,乃是亲眼见过他的威荣。”
约翰福音1:14——“……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马太福音24:30——“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参 太25:30)
启示录1:14-16——使徒约翰对异象中的耶稣基督作出如下描写:“他的头与发皆白,如白羊毛,如雪,眼目如同火焰,脚好像在炉中锻炼光明的铜,声音如同众水的声音。他右手拿着七星,从他口中出来一把两刃的利剑,面貌如同烈日放光。”
基督来到世间的时候,用人性的帕子盖住了他的神性。身体是一堵遮盖人内在本性的墙垣。但当基督把帕子拽下来的时候,上帝的耀眼荣光就变得可见了。这就是三个门徒看到的东西,也是我们这节经文当中看到的东西。变像使人对基督的身份无可置疑。所以,不要听凭任何一个人对你说耶稣不是上帝。
2)耶稣是弥赛亚
“忽然,有摩西、以利亚向他们显现,同耶稣说话。”(3节)
耶稣旧约预言的弥赛亚。路加福音9:31说,摩西和以利亚“在荣光里显现”。他们被笼罩在基督的荣耀里。摩西和以利亚为何显现呢?
(1)简介两位代表人物
①摩西——律法的颁布者
摩西与旧约圣经是同义词。事实上,旧约圣经有时候就称为摩西和众先知。律法则称为摩西律法。这位属上帝的伟大人物在埃及朝廷上长大,后来被放逐到米甸的野地牧羊,他在那里学会怎样作一个谦卑的上帝仆人。上帝拣选他对抗埃及人,带领以色列的百姓出了那地,经过西奈旷野抵达应许之地的边界。摩西或许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他协调两百万人在旷野长途跋涉四十年时间。那时候以色列没有国王,他管理他们。那时候他们没有先知,他代表上帝说话。那时候他们没有祭司,他引领他们到上帝那里。摩西以君王、祭司和先知的身份服侍以色列。他是领袖中的领袖。不但如此,摩西还是十条诫命的媒介——上帝借着这个器皿赐下表达他旨意和显明他品格的律法。
②以利亚——律法的保卫者
旧约圣经当中只有一个人可以与摩西平起平坐,那就是以利亚,他抗击国家的偶像崇拜。摩西颁布律法;以利亚保卫律法。他是热心的代名词。他很有胆量——放胆宣讲深刻审判的话语。他有服侍上帝的心志。他有行神迹的大能(列上17:22;列下1:2)。每个先知都应当像以利亚一样。
摩西和以利亚代表着律法和先知,也就是旧约圣经。基督变像的时候他们出场,这是律法和先知在肯定基督的神性。耶稣曾说他来是要成全律法和先知(太5:17)。摩西和以利亚的在场证实他果真如此。
(2)谈论上帝的计划
马太福音17:3说,摩西和以利亚正与耶稣交谈。路加福音9:31告诉我们他们在谈论什么事:“谈论耶稣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将要成的事。”他们在谈论基督的死。
①基督的最后结果
译作“去世”的希腊文(exodos)意思是“最后结果”。他们说他在十字架上的死好像一次exodos——离开。在摩西带领下的那次离开怎样拯救百姓脱离了埃及的奴役,基督受死的这次离开照样会拯救他的百姓脱离罪的奴役。
②门徒的最终领悟
门徒对弥赛亚程序有一个环节搞不明白,那就是基督的死。但摩西和以利亚以律法和先知代表的身份到场,表明上帝的计划依然按部就班地展开——基督最后死在耶路撒冷是这份计划的一个环节。门徒听见这次交谈何等重要啊!这件事导致彼得在五旬节那天能够宣告说,主被交与人,是“按着上帝的定旨先见”(徒2:23)。
基督的死,并不是好心好意的爱国人士头脑发热的壮举;他在创世以前就已命定要死。他的死是上帝计划的一环,不亚于他的二次降临;门徒知道这一点至关重要。
门徒因看到的景象非常惧怕(可9:6)。然而,他们的惧怕掺杂着一种敬畏感——他们禁不住欣喜若狂。我们在情绪非常激动的状态当中,往往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彼得就是这种情况。
3)耶稣是基督
“彼得对耶稣说:‘主啊,我们在这里真好!你若愿意,我就在这里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4节)
(1)彼得结论的狂热程度
彼得不想让这次经历结束。“主啊,……真好”这个短句的意思是说,彼得感觉在那里好得无比。那是所能临到他身上最美好的事。很难搞清彼得这个祈求的动机是什么,但他喜爱正经历着的事。他在兴奋和恐惧交织的状态当中,提出这个建议。路加福音9:33说,彼得说了那句话,却不知道所说的是什么。
(2)彼得结论的愚蠢程度
马太福音17:5说:“(彼得)说话之间,忽然有一朵光明的云彩遮盖他们,且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上帝是在告诉彼得别出声——这并不是提愚蠢建议的合适时机。但彼得说的话又有什么不对呢?他的态度不算错,但他祈求的事却有点愚蠢。彼得没搞懂两件事:首先,他并未意识到自己所经历的只不过是一次预演而已。他依然必须下山,经受困苦艰难。弥赛亚依然必须受苦和受死。其次,彼得不明白,不可给予耶稣、摩西和以利亚平等的待遇。彼得把建议提出来的时候,摩西和以利亚正要离开耶稣(路9:33)。摩西和以利亚的显现是暂时的,因为他们的目的是向接续他们的圣者致敬——而他正是成全律法和先知的那一位——随后把他单独留在至尊无上的荣耀当中。为这三位各自搭一座棚并不符合上帝的旨意。彼得纯粹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3)彼得结论的框架
在马太福音17:3摩西和以利亚的见证当中,彼得说:“主啊,我们在这里真好!你若愿意,我就在这里搭三座棚:一座为你,一座为摩西,一座为以利亚。”(4节)我相信彼得提出这一建议有几个原因。
①期盼天国到来
彼得和其余的门徒跟从耶稣的时候,他们期盼着天国降临。毕竟,当你追随君王的时候,你期待看到他的国。旧约圣经说,弥赛亚必要降临,复兴万事,然后在国中作王。基督复活之后,他们依然期盼着国度立刻建立起来,问道:“主啊,你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吗?”(徒1:6)在他们看来,每时每刻都有可能是恰当时机。有一次,雅各和约翰打发他们的母亲发出一项恳求:“愿你叫我这两个儿子在你国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太20:21)
②看见那荣耀
彼得刚听到一个令人希奇的预言。在马太福音16:27-28,耶稣说:“人子要在他父的荣耀里……降临……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看见人子降临在他的国里。”你若把这条预言、彼得的期盼和他刚刚亲眼目睹的变像结合在一起,合乎逻辑的结论是什么呢?这条预言肯定很快就会应验。但彼得却不明白,他看到的,只不过是尚未发生之事的一次预演。
③救赎百姓
彼得听见摩西和以利亚与耶稣交谈,说他快要去世(希腊文exodos,“离开”)的事。摩西带领过一次“离开”,他在申命记18:15说:“耶和华你的上帝要从你们中间兴起一位先知像我……”摩西指的是另一位先知,他要带领另一次“离开”。以色列的百姓,包括门徒在内,正在寻找另一位拯救者,但他却与他们料想的不同。正像摩西带领百姓离开埃及进入应许之地,耶稣时代的犹太人也在寻找另一位拯救者,带领他们摆脱罗马人的奴役得以自由。但上帝却计划了一次从罪中出来得以称义——出死入生的拯救。彼得听见耶稣谈论他“离开”的时候,我敢肯定他以为耶稣就是那位更大的先知,要带领他们从罗马人的奴役之下出来。彼得还知道,以利亚要作弥赛亚的先锋。所以当以利亚和摩西二人都在谈论基督离开的时候,他肯定认为拯救就在眼前。
④记念旷野漂泊
一般认为,基督变像发生在提斯利月,逾越节过后六个月。耶稣是在逾越节的时候被钉十字架。在提斯利月期间,犹太人庆祝帐篷节,或者住棚节。变像的时候,百姓可能正在耶路撒冷欢庆节日。帐篷节记念旷野的漂泊。上帝拯救他的百姓离开埃及之后,他们住在帐篷里,直到上帝带领他们进入应许之地。这个节日是在记念上帝在旷野保守蒙他救赎的百姓。但彼得、雅各、约翰和耶稣并未去过节。彼得知道参加帐篷节的重要性——所有犹太男子每年都必须去过节。也许彼得认为他们应当有自己的节日,尤其是摩西也在场,可以使他们对这节日有最妙的睿见。毕竟,这节日确实是在记念出埃及,他们很快就要进入另一场“出埃及”。在彼得看来,时机绝妙至极。
⑤应验预言
撒迦利亚书14章告诉我们,耶稣要回来建立他的国。第9节说:“耶和华必作全地的王,那日耶和华必为独一无二的,他的名也是独一无二的。”16节加上一句话:“所有来攻击耶路撒冷列国中剩下的人,必年年上来敬拜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并守住棚节。”千禧年国度会要持续一千年时间,意味着他们要守这节一千次。18-19说:“凡不上来守住棚节的列国人,耶和华也必用这灾攻击他们。这就是埃及的刑罚,和那不上来守住棚节之列国的刑罚。”
传统上持续一周之久的几个节日里面,只有一个还在千年国度当中保留下去,那就是住棚节。逾越节和圣餐也要被记念(路22:16、18),但它们并未持续整整一周时间。欢庆这三个节日是救赎的画面。因为彼得认定千禧年因着变像已经开始,所以认为他们应当过住棚节。
纵然彼得有一切的理由想要搭棚来欢庆住棚节,路加福音9:33还是说他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他并未意识到,他看到的只不过是国度的一次预演——他尚未明白先受苦的必要性。根据彼得前书1:11,就连众先知也不明白弥赛亚为何必须先受苦再得荣耀。彼得显然没有听清耶稣、摩西和以利亚交谈的细节。否则的话,他肯定听见基督的“离开”将要发生在耶路撒冷——就是我们的主先前预告他要受死和复活的同一个地方(太16:21)。我相信彼得也没听见那个预言——他只听见基督遇害的那一部分,并未听见他要复活的那一部分。在这两种情况下,他的推理都是错误的。
总结
你对耶稣基督是谁有没有什么疑惑呢?但愿没有。我们的回应应当像彼得、雅各和约翰一样。我们在他面前应当有难以言表的欣喜之情,然而同时也非常害怕。这种神圣的紧张状态应当存在于每个基督徒的生命当中。我们因他的怜悯和恩典而欢喜,同时又对他的圣洁和审判心存敬畏。当我们以顺服的心行事的时候,便晓得他的同在好得无比。当我们以顺服的心行事的时候,也经历到这种同在的可畏。
专心解答下列问题
1.马太写福音书的宗旨是什么呢?
2.使徒行传2:1-13与马太福音16:28和17:13有怎样的关联呢?
3.请解释预言当中近期和将来应验的重要意义。
4.耶稣为何只带着彼得、雅各和约翰跟他一起上山呢?
5.耶稣祷告的时候,门徒有可能因什么事睡着的呢(路加福音22:45)?
6.请解释变像是什么意思(太17:2)。
7.上帝在旧约圣经当中常常怎样显明他的本质呢?
8.基督彰显出来的荣耀证实了他的什么事呢?
9.请你分别简要描写一下摩西和以利亚二人的生平和侍奉。
10.摩西和以利亚为何在基督的荣耀当中与他一同显现呢?他们代表什么呢?
11.摩西和以利亚与基督谈什么事情呢?这次谈话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12.这次谈话教导了门徒上帝计划的什么事呢?
13.马太福音17:4当中彼得所求的事为何被视为愚拙呢?
14.摩西和以利亚的显现为何短暂呢?
15.白云的出现在圣经上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16.每个基督徒生命当中都应当存在什么样的紧张状态呢?
认真思考以下原则
1.门徒难以理解基督的死是上帝救赎计划不可或缺的一环。透过各种不同的手段和环境,上帝继续不断教导他们这件事,直到他们终于明白为止。你怎样看待上帝的计划与你之间的关系呢?你是否把自己看作上帝手里的重要工具,还是仅仅为你得救感谢上帝,继续过你自己的生活,不考虑他愿意你怎样服侍他呢?请读马太福音28:19-20和使徒行传1:8。你怎样适当参与到上帝的救赎计划当中呢?你要诚实地评估自己。你蒙召也许不是去培训别人传福音,或者不是作一名传福音的讲员,但你却可以有所影响,以超你想象的更多方法领人归向基督。你要敏锐地把握上帝赐给你的机会,参与到他对世界的救赎计划当中。
2.三个门徒在山上经历到基督荣耀的时候,彼得未能认识到他需要回到日常生活的山谷,以及可能遭受的艰难。或许你参加过某个退修会,或者某次特殊的专题培训,使你产生了那种山顶的“激昂”。然而,当你回到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时,又将你学到的大量东西抛在身后。请你复习马太福音16:24。身为一个信徒,你务要切实对待基督呼召你做的事。你察看那节经文的时候,要决定需要采取哪些实际步骤向着自己死、背起你的十字架、以顺服基督的心而活。请你以祷告的心思想,上帝愿意你在自己生命当中怎样着手落实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