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章 山上讲论的继续

 

主继续教导他的门徒和那些被吸引前来听他惊人教训的人们。他完成了对口头传统的扩展,接着开始教导有关敬拜和他跟随者应有的态度。本章包含了三大关注:对表面的、外在的善行的警告,对积财宝在天上的鼓励,以及对忧虑的禁止。

 

劝告不要将善事行在人面前6:1-18

 

6:1 “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基督继续传讲以下信息,即真正的义必须胜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5:20)。“要小心”这个短语字面上的意思是把人的注意力转向某物(prosechō)。换句话说,“要当心你希望他人看到你行善事的这种态度”。有的人试图给dikaiosunē一词赋予两个“维度”:一个是道德上的,一个是宗教上的。这种尝试多此一举地混淆了这里的问题。[1]如果一个人的动机是被他人“看见”,那么哪怕行善事(dikaiosunē),也有危险。这里的问题显然是某人行事背后的动机。真正跟随基督的人应当公开地活出他们的信仰,让所有人看见他们的好行为(5:16);但是,如果行善事的动机是为自己赢得认可,那么这将失去神的赏赐。耶稣显然指的是文士和法利赛人(5:20),并将在后文特别提到他们在这方面是冒犯者(太23:5)。

 

这个劝告是严重的,因为其后果是丧失天父的赏赐。这里的选择似乎是一个人想要得到谁的赏赐——是想要得到人的认可,还是神的认可。此劝告的这一方面与第2-18节的劝勉互相关联。耶稣提到当时宗教领袖常用来炫耀“善事”的三个领域:施舍、祷告和禁食。

 

施舍6:2-4

 

这个章节引出文士和法利赛人常用的一系列善行,以吸引人注意自己。施舍(周济贫苦人的一种行为)是宗教责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律法规定:“我吩咐你说:‘总要向你地上困苦穷乏的弟兄松开手’”(申15:11)。使徒行传3:1-10记载,一个瘸腿的人坐在殿门口、求那些准备敬拜神的宗教徒周济,后来他得到了医治。选择这个地方的原因在于,施舍和敬拜之间的联系尤其紧密。

 

6:2 “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约瑟夫记载,自摩西(他声称摩西发明了希伯来号)的时代起,人们通过吹号来召集以色列会众,同时还有伴随他们的“神圣服侍”和把祭物带到祭坛前的仪式。[2]虽然犹太著作中没有提到为施舍而吹号,但把祭物带进殿里的宗教仪式和将此做法延伸到伴随施舍,这二者联系在一起是合理的。耶稣也有可能是在讽刺,他用吹号的仪式为例子来说明,法利赛人哪怕在小的施舍上也变得如此荒唐。

 

耶稣说,他们这种行为的目的是“故意要得人的荣耀”。他们喜欢被人夸奖,也努力使人注意到他们的施舍。这应当是对每个跟随耶稣之人的警告。如果一个人故意希望得到其他基督徒或不信者的认可,他就是在效仿基督的敌人,而不是基督自己。约翰福音12:43记载了对不认耶稣的犹太人的斥责:“他们爱人的荣耀过于爱神的荣耀。”于是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3],也就是人一时的表面赞赏。请注意,耶稣三次宣布这是他们所得到的全部赏赐(2516节)。

 

6:3-4 与那些施舍给人看的假冒为善者相反,基督的跟随者应当暗暗施舍,不张扬。“你施舍的时候”假定他的门徒周济贫苦人。耶稣已经指出,乐意施舍应当是其跟随者的特征(5:42)。

 

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这表明诚心施舍的谦逊本质。这个比喻是用来说明,施舍应当凭着直觉,无需策划或预备,这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一个人甚至对自己的行为也没有预先的策划。斯托得为此表述作出了最佳的解释:

 

 

 

右手一般是积极的手所以耶稣假定我们会用右手给出礼物。然后他补充说,我们的左手不能观右手。他的意思不难理解。我们不仅不应该我们作为基督的施舍告诉他人,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甚至不能告诉自己。我们不应该有意识地施舍,因为我们的自我意识很容易变成自义。[4]

 

 

 

这一解释与第4节一致。

 

你父在暗中查看,必然报答你”(4节),表明耶稣的跟随者应当期盼赏赐来自于神,而不是来自于人。英王钦定本的译法为“必在明处报答你”。虽然可能每个人都希望认为他将“在明处”得赏赐,然而只有证据薄弱的晚期抄本支持这部分添加的内容,而且这似乎与耶稣刚才所警告的内容(不要希望施舍得到公众的认可)相反。“报答”(apodidōmi的将来式)表示为所做的事给予同等的报偿。因此,神查看暗中的施舍,人们施舍给贫苦人的一切,他都会报偿。报答的时间未被提及,也不应当对之进行假设。但是,第19-20节以及罗马书8:18;哥林多后书4:17-185:10;歌罗西书3:1-4等后来的启示提醒我们的事实是:我们应当期待在被带到基督面前时得赏赐,而不是在那之前。在这个章节(4618节),耶稣三次在每个警告之后重复“你父在暗中查看,必然报答你”这句话。

 

祷告6:5-14

 

耶稣的跟随者不应当像假冒为善的人。

 

6:5 祷告的反面例子是像假冒为善的人那样施舍。他们施舍时喜欢被他人看见。假冒为善的人(hypokritēs)一般是指在舞台上扮演某个角色的人,即演员。[5]在古典希腊文中,hypokritēs从不带有负面的含意。它最初是指演说家、诗人,然后指舞台上的演员。然而在新约(正如七十士译本)中,它带有非常反对的含意。只有耶稣一人在福音书中使用了这个词,并且总带有谴责之意。[6]这些假冒为善的人在公众面前和会堂里祷告,其目的是让人看见(“故意”)。他们喜欢(phileō,“对……有喜好之情”)在祷告时让人看见,因此他们的祷告是为了让人听见,而不是让神听见。

 

这里的警告无疑是清楚的:不要为了人的认可而祷告,不要为了打动他人而练习祷告或祷告。耶稣不是禁止公开的祷告,他也没有教导人应当羞于祷告。正如前文,原文强调的是骄傲、伪善地表现出假的敬虔。这里质疑的是祷告的动机,而不是祷告的行为。基督再次说:“我实在〔用来强调〕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参2节)。

 

6:6 那些爱主的人必须祷告,而且要渴慕祷告。祷告是我们跟主最亲密的交流方式。祷告(prosseuchē)是敬拜的一种形式,表现出对神的倚靠,承认他高于所有其他权柄、处境和关系。因此,为赢得人的赞同而行使这一特权是对神的触犯。“进内屋”(tameion可以是储藏室,或者甚至是卧室,而不只是一个小的壁橱)强调了这个充满敬拜的体验。当然,耶稣不是不鼓励同心合意的祷告(如徒1:1412:5)这种集体的敬拜体验,而是对比祷告的动机。祷告要让神听见,而不是让人听见。哪怕没有任何其他的人听见,我们也应当祷告,因为“你父在暗中查看,必然报答你”(参4节)。

 

6:7 “不可……用许多重复话”警告人们,不可漫不经心地嘟囔。要记得神不会被缺乏真情的话语打动。有的话在旁人听来可能是敬虔的,但对知晓人心的神来说可能毫无意义。这是耶稣讨论到的第二种滥用祷告的形式。他在这里提到外邦人和他们的祷告。外邦人没有与真神立约,并且他们的偶像不能听见他们所说的话。他们只能重复地念叨宗教性的话语,而不能跟可以听见并理解他们的对象交流。一个人向真神说话,应当好像对能够倾听并且明白他的人说话。重要的是祷告的内容,而不是话语的多少。

 

6:8 简单地说,“你们不可效法他们”。神的百姓不能陷入这个网罗,即认为神会被大量的敬虔言语打动。人们应该按照神的所是(他的位格)来对待他,而不要用异教徒毫无意义的宗教行话来触犯他,因为这些异教徒不认识真神。神知道他的仆人需要什么,因此祷告不是为了让神知晓。我们所恳求的神像慈父一样,他已经知道什么对自己的儿女最有益处,我们不是向毫无知识或理解能力的石像恳求。最后这个评论将在第31-32节得到更确实的应用。

 

主祷文6:9-1311:2-4

 

这个章节常被称作“主祷文”,但更确切地说,它是祷告的示范或格式。[7]对基督的指示(houtōs oun proseuchesthe humeis)的一种恰当译法为“所以,你们要这样祷告”。我们不应当把路加的记载与马太的记载进行比较,因为哪怕前者包含了很多相同的素材,其语境和引言却大相径庭。有人猜想,马太“把祷告文从最初的语境中抽出,并插入在此处,以此教导耶稣的门徒在祷告时话语要简洁”[8],这种猜测是毫无意义的。耶稣在路加的记载中使用了类似的格式,这一事实不能证明有关借用并重组基督话语的跳跃性结论。这个信息不是来自马太,而是主;并且一个人被赋予重组基督的教导之自由这一点很难与神的自我启示一致。巡回传道者常常传讲相同的经文。因此,所讲的素材基本上是一样的,但这并不是逐字逐句的背诵。我们不难相信,耶稣不止一次提出相同的祷告格式。[9]这个格式正好说明了他刚刚教导过的内容(6-8节),而不是从其他文字资源借来的附加内容。

 

6:9 “我们在天上的父”这个亲密、熟悉的称呼引出了祷告的格式。路加的版本只提到“父啊”,而没有所有格代词“我们的”。在马太福音的语境中,异教徒向瞎眼无知的偶像祷告,与向又真又活的神祷告形成对比。耶稣称神为“你父”或“你们的父”(468节),这强调了神希望与其百姓拥有个人关系。向神的祷告应当是个人的、亲密的,而不是公式化的或空洞的。

 

“父”一词让人联想到一个保护和供养家庭的人,一个为家人提供名份和身份的人。父既是管教者(参来12:7-9),又是一家人的供应者(参太7:9-11)。但我们祷告的这位父,并不局限于理解他的儿女,能够为他的儿女成就最好的事。这大概就是“在天上”(字面意思为“在诸天上”)这一表达的重要性之所在。他的势力范围和理解范围不仅限于在地上。他是在天上作王的父。在路加福音的祷告格式中,并没有提及“在诸天上”(编注:参和合本此处括号里的经文表述)。在“我们在天上的父”这句祷告开头的称呼之后,耶稣提出了三个向神自己的请求。

 

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表达了祷告应有的敬拜态度。这个旧式的表达在字面上的意思为“愿你的名被视为圣洁”(hagiasthētō to onoma sou)。迈耶赞同路德的观点,即神的名本身就是圣洁的,但“这种圣洁必须在信徒的整个身心和品格上表明和展现出来[10]。“名”一词代表一个人的本质、品格和权柄。因此,奉某人的名行事(比如洗礼时要说“奉……的名给他们施洗”和奉耶稣的名祷告)就是代表拥有此名者的位格、品格或权柄采取行动。恳求神在圣洁中高举他的位格、品格和权柄,就是“愿你的名被视为圣洁”这一请求的目的。

 

6:10 这个祷告范例的下一个请求是:求神建立他的国,并统治被罪玷污的世界,如同他统治天上一样。耶稣所说的话可以更直接地翻译为“愿你的国降临”。应当记住的是,耶稣是在教导门徒如何祷告,而且求神建立他的国,无疑表明我们生活的世界还不在他的统治下。耶稣在他开始传道时介绍了这个国(参太4:17),但他自己的百姓拒绝这个国,他们选择让凯撒作他们的王(约19:15)。耶稣所宣告的,不是这个国将降临在他仆人的心里,而是这个国将统治全地(gē)。因此,虽然耶稣是弥赛亚,给国民带来了国的应许,但这个国仍然是以末世的术语“愿它降临”来表达,因为自从弥赛亚被拒绝和杀害以来,这个国还没有在人类历史上实现过。

 

第三个请求,“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不应当被认为是依赖于前一个请求,即国的建立。遵循神的旨意不一定是国的同义词,尤其考虑到基督自己后来的祷告,“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42)。君王被拒绝,但这是神的旨意,好让外邦人能够被嫁接到他的救赎计划中(罗11:7-121725)。无论神的国是否已经降临,神的旨意必将实现。同样,这一请求也没有出现在路加福音第11章的记载中。在马太福音的语境中,其焦点在于对法利赛人表面宗教行为的谴责,以及耶稣的跟随者所需要有的诚意。这种诚意将体现在渴慕遵行神的旨意,而不是追求私利。

 

这个祷告范例的前三个请求表明,祷告的人应当关心神的名、神的国和神的旨意。因此,有关祷告的一个重要功课是:向神请求时,不要以自己为中心,而要荣耀神,并以神为中心。这段祷告范例的后半部分确实关注为自己的请求,所例举的三个领域是:每日需求、赦免和脱离试探的保护。

 

6:11 “日用的饮食”(ton arton hēmōn ton epiousion),这一表达表明我们倚靠天父来供应当前的生活所需。bread(饼)很可能被形象地用来泛指饮食(创3:19),并且我们不能认为这个词是指耶稣,尽管他后来自称是“生命的粮”(约6:32-41)。虽然有人可能想把这段经文用在充满活力的传道中,但在这里插入这样的讲道忽略了语境。耶稣是在表明,他的门徒应当倚靠他们的天父来获得每日所需,而不是倚靠属世的方式或人的资源(参2531-34节)。这是个有意思的劝告,与其相关的是神在旷野每日赐给以色列粮食的切实供应(出16:14-15)。在路加福音的记载中,耶稣使用了现在时动词“正赐给我们”,而马太却继续使用不定过去时的“赐给我们”。除了在陈述语气中,不定过去式不应当被当作表示任何特定的时间因素(它在此处与祈使语气连用,而不是与陈述语气连用),因此这两种表述没有重要的区分。与马太记载的语境相比,耶稣在路加的记载中可能更强调持续的过程。

 

6:12 接下来的请求与“赦免我们的债”(ta opheilēmata hēmōn)有关。我们再次注意到路加记载中的不同。主在那里说的是“赦免我们的罪hamartias〕”,然而他在马太福音中却说“免我们的债”(opheilēmata)。最好把hamartiasopheilēma当作同义词,因为在这两个记载中,请求的基础都是我们如何赦免那些欠我们债(opheilēma)的人。蒂特克(Erich Tiedtke)和林克(Link)指出,opheilōopheilēma既指经济上的责任,又指道德和宗教上的责任。[11]因此,对于神来说,我们因为未能达到道德和伦理的标准而欠了神的债;而对于人类同胞来说,我们的亏欠可能有好几类。Hamartias用来指对神的亏欠,这是恰当的。

 

这个请求的基础在于,请求者赦免那些冒犯他们的人。这里的赦免问题,不大可能是指最初的救赎上的赦免(为了拯救),而是在每日生活的突发情况下从对父的冒犯中得赦免(为了彼此的相交)。[12]没有任何有关救赎的经文要求一个被拯救的人必须通过某种行为(如赦免他人)来使自己获得赦免。圣经毋庸置疑的见证是,从永恒的痛苦中得拯救是白白的恩赐,而不是靠任何行为(弗2:8-9;多3:5;罗4:5等)。马太把主的表述记载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如同”(hōs)要么表示比较(即“像……一样”),要么是表时间或接续的语助词(即“当……的时候”或“在……之后”)。在此处,hōs与不定过去时(aphēkamen,“我们免了”)连用,表示时间状态(“当……的时候”或“在……之后”)。[13]

 

主把某人甘心赦免他人当作此人被赦免的条件,这初看起来当然有些奇怪。但基督在这里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宣称神是他的父,那么他也应该表现出父所拥有的相同品格。如果一个人期望父赦免他在道德伦理上失败的债,那么他也应当甘心赦免在更小的事上亏欠他的人,这才是合理的。如果认为一人对另一人的冒犯比罪人对圣洁的神的冒犯更甚,这是对神的亵渎。一个人若不愿赦免他人,这表明他自认为比神更配受赔偿。这显然是马太福音18:21-35的信息。耶稣在第14-15节提供了他的解释(这将在后面的解析中讨论到)。斯托得的评论对此做了恰当的总结:

 

 

 

倒不如说,神只赦免悔改的人,真实悔改的主要证据之一是赦免的灵。一旦我们的眼被打开看到自己对神的冒犯是多么的巨大,他人带给我们的伤害就因着怜悯而看似极其渺小。反过来,如果我们夸大地看待他人的冒犯,这就证明我们自己的冒犯最小化了[14]

 

 

 

6:13 祷告范例的最后一个请求是关于脱离凶恶的保护。对于那些知道神圣洁的品格以及雅各书(1:13)的表述的人来说,“不叫我们遇见试探”的请求听起来无疑是奇怪的。最好把“不叫……遇见”(mē eisenegkēs)这一恳求与刚才提到的赦免联系起来理解。迈耶恰当地评论道:“在请求罪得赦免之后,接下来的是恳求神保护我们不犯新的罪,一个是消极的,一个是积极的,于是这两个因素共同构成一个请求。”[15]这种联系也解释了为何第14-15节重新提到第12节讨论过的赦免。换句话说,赦免罪和请求保护我们脱离试探涉及同一个问题,即赦免他人。对“试探”的恰当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看到这两点之间的联系。

 

向天父请求的是,他不叫我们遇见(eispherō,“带入”)试探。“试探”(peirasmos)一词在此处似乎最好被理解为“考验”或“试验”,如同彼得前书4:12的译法。如果我们祷告父不要叫我们经历罪的诱惑,这将是多余的,因为他说过他从不会那样做(雅1:13)。但如果peirasmos被理解为试验或考验,这个请求就是不要让我们经受考验或忍受试验。这并非否认喜乐(雅1:2)是对试验的恰当回应,但人们应当认识到,在试验中受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不应当轻率地迎接对自己信心的考验,因为这表现出不属于耶稣的骄傲。主自己也恳求过父,如果可能的话,使用其他的方法来成就他的旨意(太26:394244)。那么,这里的考验是基督跟随者将面临的试验和困难。与赦免的请求相关,这里的意思似乎是:试验可能会使人向仇敌生出苦毒,而不是生出爱(5:44),从而不甘心赦免。那么这似乎解释了为何第13节被放在赦免请求的中间(12节和14-15节)。

 

与“不叫我们遇见试探”(peirasmos,“考验”)的请求并列的是“救我们脱离凶恶”。“救”(hrumai)的意思不过是“搭救、拯救”或“救出”,而我们希望获救脱离的对象是凶恶。更确切地说,这个词应该理解为“恶者”(tou ponērou)。这个从句是由强烈的转折连词alla(“但是”)引出的,以此对比被试探和脱离恶者。那么祷告范例的请求是,求神不让我们经历考验,而救我们脱离恶者(即魔鬼)的网罗。这部分的祷告反映出对神的信心,他甚至在试验、考验和试探这些领域上拥有主权。我们应当比较哥林多前书10:13,从而理解神在这件事上的信实。

 

13节的最后一部分显然是某个热情的文士在后期添加的荣耀颂,新美国标准圣经将其放在括号里,而新国际译本则完全省略了。“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这个陈述无疑是真实的,也是蒙神拯救脱离恶者的恰当的荣耀颂。然而,这部分文字的抄本证据非常薄弱,因此应当从原文中删去。

 

6:14-15 这些经文显然是用来解释第12-13节有关饶恕伤害我们的人。这个话题带有明确的条件,我们饶恕他人与我们的父饶恕我们是互相关联的。再次有必要记住的是,这里所提的“饶恕”不是救赎性的,不是愤怒的宇宙之神赦免亚当的罪,而是我们的父使我们从阻碍我们与他相交的冒犯中得释放。这是马太福音18:23-35中比喻的要点所在,并且与马可福音11:25的教导相似。不饶恕的态度就是犯罪,而任何持续的罪都会影响神与其儿女的关系。

 

禁食6:16-18

 

与不可在人面前行善这一警告相关(6:1)的第三个例子,是有关禁食的。正如施舍和祷告,禁食也被认为是敬虔的明确标志。这里的要点与前两个例子相同:不要为了让他人看见而操练敬虔。同样,人们质疑的是动机,而不是行为。

 

路加福音18:12中的法利赛人自夸“一个礼拜禁食两次”。这对法利赛人来说是正常的,因为他们把礼拜一和礼拜四分别出来作为禁食的日子,并且严格地遵守禁食的律法。《十二使徒遗训》(2世纪早期的教会指导手册)提到假冒为善的人在礼拜一和礼拜四禁食的做法,但似乎准许教会在礼拜三和礼拜五进行禁食。[16]《十二使徒遗训》是否认为在不同的日子禁食有区别,或者它是否责备基督徒有如此的看法,这是难以确定的。但重要的是,教会甚至像以色列那样一直在假冒为善的问题中挣扎。

 

6:16 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认为,禁食的行为并不是问题所在,因为耶稣说“你们禁食的时候”,这表明他认为他们是会禁食的。圣经准许在特定的时候禁食(亚8:19),说这是一种谦卑的行为(诗35:13),还表明人们有时会在教会里集体禁食,如同在以色列一样(徒13:3)。然而,耶稣的门徒是在主离开后才开始禁食的(太9:14-15)。这里要说的是,假冒为善的人要确保人人知道他们在禁食,认为自己将因为敬虔而受到尊敬。注意基督已经提出的警告(25节):“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

 

6:17-18 与之相反,基督的门徒在禁食时从表面上看他们的生活应当一切照常。“梳头”(annointing,膏头)在当时的文化中是正常的,是保持干净和健康的一部分。[17]在这里,“梳头”用来对比“愁容”和“把脸弄得难看”。第18节解释了梳头、洗脸的动机——不叫人看出你禁食来,只叫你暗中的父看见。”基督仆人不应为了获得他人的赞许而摆出一副虔诚的样子。如果一个人试图用极度“喜乐”或“严肃”的表现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他就没有荣耀神。对信徒来说,哪怕人们认识不到他的属灵,在暗中查看的神仍将因为真实的敬虔而回报他,知道这一点是令人欣慰的。

 

因此,耶稣劝告他的门徒不要陷入外在宗教的假冒为善中(2-18节)。施舍钱财、祷告和禁食当然是高尚、敬虔的行为,但这些行为本身不能赢得神的喜悦。如果一个人以自夸或同伴的认可为侍奉的动机,他就丧失了神的赏赐,而只能满足于人一时的表面赞赏。那些在基督徒圈子里经常受到高度尊敬的人,却最容易陷入为维持属灵形象而生活的网罗,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在任何敬拜行为中,人都必须不断省察自己背后的动机。如果没有人看见,你会在属灵操练中同样地尽力吗?

 

劝告不可积财宝在地上6:19-24;参12:15-21[18]

 

6:19-20 “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这一禁令引出了第6章的第二个重要话题。跟前文一样,耶稣关注的是那些阻碍其跟随者获取天上赏赐的真正财宝的态度。人性的本能会促使一个人寻求即时的满足和物质上的安全感,因此耶稣不是无缘无故地对那些舍弃了事业来跟随他、效仿他的人说此话。耶稣的警告反映出,在他走后,他们确实可能重新追求地上的东西。

 

地上的财宝是指那些可能被毁坏或盗走的东西,即任何物质的财产。耶稣把否定语助词mē与现在时祈使语气thēsaurizete连用,这暗指他在禁止一些正在进行的事,“停止积攒财宝”[19]。这表明,他设定的含义是,文化风气会吸引堕落人类的肉体本性,让他们去积累物质保障和舒适条件,但他的跟随者应当有所不同。耶稣的门徒不能把盼望和安全感寄托在这个世界能够提供的一时的赏赐和庇护上。

 

耶稣用了一个文字游戏:“不要……积财宝”(thēsaurizete...thēsaurous,译注:直译为“停止珍藏珍宝”)。这里的动词和宾语具有相同的词根,其意思为“积攒、积累”和名词形式的“用于储存的建筑”或“积攒的东西”。这种文字构造,即同源宾语,产生了强调的效果。[20]所警告的是通过积攒和倚靠物质上的东西来获得权力、快乐或安全感。斯托得说得好,耶稣并不是禁止正常明智的物资管理,“总之,‘积财宝在地上’所指的并不是顾及将来(为将来进行合理的物资储备),而是贪恋(如同聚集财宝的守财奴和总想得到更多东西的物质主义者)”。[21]箴言6:6-8称赞了为将来进行筹备的蚂蚁。

 

与积攒和倚靠物质上的东西相反,信徒应当“积财宝在天上”。基督的跟随者不会因为避免贪心而失去赏赐,他侍奉的生命必将在天上得到最终的赏赐。我们应当比较罗马书8:18、哥林多前书3:12-15和哥林多后书5:10的应许,从而对“积财宝在天上”有更好的理解。

 

6:21 基督在这一节陈述了他的理由。事实是,人们会把情感和计划放在那些对其最有价值的事物上。如果一个人把地上的东西当作财宝,那么他就会把心思放在这些东西上。这样的话,基督的跟随者为天国的效劳就会受阻,门徒也会失去忠诚(24节)。与之类似,保罗鼓励信徒“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西3:2)。他的理由是,基督的跟随者已经在万事上(除了基督)死了,并且他们将在基督显现的时候(而不是在那之前)得到荣耀(西3:3-4)。

 

6:22-24 现在,耶稣开始举例说明第21节记载的话。“身上的灯”,这个比喻用来表明眼睛接收的信息将被信徒处理。“眼睛若了亮”(haplous,“健全、健康”或“大方”),那么身体就具有适当的照明来正常发挥功能。但如果眼睛“昏花”(ponēros,“邪恶”),那么身体就会陷入黑暗并行出恶事。耶稣在此语境中显然是说:如果一个人用健康、属灵的目光看待地上的事,他的生命就是有益的;但如果一个人用邪恶或贪婪的思想看待世上的事,他的生命就将会荒废。

 

24节进一步地解释,脚踏两只船式的忠诚(物质的东西或属灵的东西)是不能接受的,并且不能满足试图抓住这两者的人。两个主之间的天壤之别提醒人们,如果物质的东西被当作财宝,那么它并不是中立的,因为它变成了主,如同耶稣是我们的主一样。侍奉一方就是恨恶另一方。卡森对此的总结说得好:“如果你不能一心一意地忠诚侍奉神,就是根本没有服侍神。想要脚踏两只船,这是深深地委身于偶像敬拜,而不是对门徒训练不够委身。”[22]

 

劝告不可忧虑6:25-34;参12:22-34

 

6:25 “所以”表明对前文思想的延续,尽管它不只是总结或相同功课的继续。基督的仆人不仅不应该为将来囤积,也不能过度看重每日的供应。其原因提及第24节的最后一部分,即“你们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玛门”(mamōnas,“金钱、财富、财产”)。追求玛门不仅会导致偶像敬拜,还会使一个人在努力获取并保护他的财富时产生忧虑。因此,基督吩咐“不要……忧虑”(现在时祈使语气与否定词mē的连用再次表明停止已经进行的事),因为他知道那些看重地上东西的人为获得足够物质的挣扎。“忧虑”(merimnaō)表示过度地担心或焦虑。保罗也命令信徒不要忧虑。正常的关心可以促使人采取负责的行为,而忧虑已经超过正常的限度。它是如此地专注一个问题,以致一个人的思想和精力完全受其控制,并且它表现出对神的供应缺乏信心。

 

这里警告的不是轻浮奢侈,而是为自己的生命、饮食和穿着忧虑。首先提到的忧虑对象是“生命”或“灵”,正如psuchē一词的普通含意。“灵”一般被误解为人的属灵特征,它与人的身体相对。更准确地说,psuchē有时指人的非物质部分,有时指整个人。在彼得前书3:20psuchē在新美国标准圣经(NASB)中翻译为persons,而在新国际译本(NIV)中翻译为people。在那个语境中,这是唯一可能的译法,因为彼得肯定不会说只有挪亚及其家人的非物质部分安全地渡过了洪水。在七十士译本中,这个词既用来指人,又可以指动物(创1:202430等)。因此,人有灵而动物没有灵,这种旧时的区别并不完全正确。使人不同于动物的是神吹的生气,以及只有人按照神的形像和样式被造这一事实(创1:262:7)。

 

因此,我们应当把基督有关不可为生命忧虑的劝告理解为指的是身体的存在。生命本身不应当是忧虑的问题,甚至维持生命基本功能所必需的饮食,也不应当成为特别的关注。衣裳(soma)不应当成为带来忧虑的问题。卡森总结道:“既然神给了我们生命和身体,而且这两者被公认为比食物和衣裳更重要,难道他不会给我们食物和衣裳吗?”[23]问题在于,要信靠神的供应,而不是专注地靠自己的努力来保证物质和身体上的需求。耶稣对此劝告的总结(33节)强调,神的计划应当在其跟随者的生活中居首位,甚至超过物质和身体的需求。耶稣禁止的是因关注吃喝与穿戴而在神的工作上分心。

 

6:26 为了见证对神信实的供应,基督教导其跟随者要思想飞鸟和百合花。天上的(字面意思为“诸天的”,tou ouranou)飞鸟不播种、不收割,也不把余粮储存在仓里,然而它们却有食物可吃,其原因在于神是它们的供应者。对此的解释是“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不是“它们的”天父),强调了基督跟随者在供应的神那里享有个人性的、特权性的地位。我们与父的关系不只是被造物与创造者的关系,还是儿女与父亲的关系。父亲给儿女好的东西,而父神更是如此(太7:9-11)。“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人是按照神的形像被造的;他们是他的被造物,并被指派在这个世界上代表他。不仅如此,被赎的人是他的儿女。因此,如果连飞鸟这样的简单被造物都被神照顾,他特殊的被造物——他自己的儿女——将会从他那里获得多少加倍的关怀呢?

 

6:27 思虑会带来什么益处呢?基督接下来指出,为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担忧是毫无意义的。“使寿数多加一肘”(直译),这一表达看似不相称,因为“一肘”(pēchus)是大概46厘米长的长度单位,而“寿数”一般是以时间上的天数或年数来衡量。然而,“寿数”并不是对hēlikia一词的唯一理解,它在路加福音19:3被译为“身量”(即“身高”),这在语境中显然是正确的。基督的观点是,不论一个人多么担心自己的身高,如此的忧虑不能改变事实。另一种可能性是,“肘”(pēchus)可能被用来比喻一天那么长的时间。塔斯克根据逻辑关系更加赞同第二种可能性,并得出结论:“比起身高,人们可能更加担心他们的寿数长短”[24]

 

6:28-30 接下来的例子是关于对衣裳的担忧。耶稣再次把注意力引向神的领域,那是他自己设计、创造和维持的领域。“野地里的百合花”(krina tou agrou)可能是一种色彩鲜艳的花,在初春雨后开花,遍及以色列的平原——这些花如此艳丽,甚至连所罗门全部的奢华穿戴都不如它们。既然神如此在意这些小花的美丽,难道他不也细心地装饰我们吗(30节)?神并非只是供应我们基本所需,他的供应充充足足。尽管如此,不要忘记,基督是在劝告门徒不要关注这些事。追求华丽的穿戴是不合理的,信靠神的供应才是要点所在。耶稣本人没有寻求华美的穿戴,我们也不应当如此。我们的荣耀尚未实现(罗8:18;西3:4)。

 

你们这小信的人哪”(oligopistoi),这一责备在马太福音中另外出现了三次:8:26(海上起暴风时)、14:31(彼得想在水面上行走)和16:8(法利赛人的酵这一比喻)。另外,比较路加福音12:28相同的教训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针对的都是他的门徒,而不是不信者。亨德里克森认为它指的是“事实是,那些有如此特征的人,不够在乎他们应当从基督的同在、应许、能力和爱中获得的安慰”[25]

 

6:31-32 像饮食和衣裳之类,这些不应当是我们专注的焦点。这些事是没有与神立约的“外邦人”看重的。“外邦人”(ta ethnē)被犹太人视为受咒诅的人,他们与神隔绝,因此是不信的外邦人(参弗4:17-19)。那些认识神,明白神的慈爱、良善和信实的人,不应当与外邦人同样活在忧虑中。我们要信靠天父,因为他知道“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这一禁令,并不是反对向神求每日所需,因为这本是被鼓励去做的(11节);而是说不要对这些事担忧,因为神知道我们的需求。如果认为我们需要把自己的状况告知神,这是对神的侮辱。我们要求告神,这表现出对神的倚靠,然后要信靠他,而不是谋划如何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

 

6:33 “你们要先求”,这节经文表述了耶稣教训的要旨,表明他关注的是神的国和神的义要居首位。此处的比较,强调了神国之事及其标准优先于物质用品,这甚至包含我们自己的生命。耶稣已经在他自己的经历中肯定了这一点(太4:2-4)。一个人不应当如此关注饮食或衣裳,以致它们阻挡了神的国或者阻碍此人活出神的道德和伦理标准。卡森指出,这种义不应当等同于称义,后者是以信心为基础的(罗4:5)。[26]

 

基督的应许是,如果我们把神的国和神的义放在首位,神就会供应我们生活中的其他需求。神的工作和属性问题比饮食、衣裳甚至生命本身重要得多,所以对此的任何其他观点都会使人“小信”(30节)。

 

6:34 耶稣总结(“所以”,oun)并重复了不可忧虑的命令。随后的结论是:“不要为明天忧虑。”既然我们知道天父会供应今天的需求,我们就应当认为他明天也会如此。忧虑、求神的国和明天,这三者之间有重要的联系。如果我们为明天的供应忧虑,这就会影响我们今天对神的侍奉。因此,神吩咐我们要信靠他,把他的国和他的义当作我们的优先事情来寻求,并努力不要谋算明天的问题。他会对这些事情负责。

 

这一点与前文提到有关“蚂蚁的劝告”(箴6:6-8)有什么关系,与保罗吩咐的“人若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帖后3:10-12)有什么关系,或者与保罗提及的“计划他的宣教旅行”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的提出是正确的。最明显的回答是,基督并不是禁止工作或筹划,而是禁止忧虑地把物质需求置于神之上。这段经文强调的显然是优先性的问题,而不是否定一方或另一方。神的供应可能是通过工作或其他途径,但总是神在供应。因此,这里的劝告是,要忙碌地从事神的工作,按照神的道德和伦理标准生活;若有人反对你的敬虔生活,则不要担心你怎么吃、怎么喝、怎么穿。每日都有新的挑战,但神的恩典日日更新。我们不要把明天的问题投射在今天的处境中,而应当持续地专注于神的国和神的义。

 

讲道建议

 

真实的义胜于像文士和法利赛人那样外在的宗教行为(一个礼拜禁食两次,一日祷告三次,背诵大段的经文),主在此论点的基础上继续延伸,然后把重点转移到与物质有关的问题上。

 

本章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劝告不可用表面的宗教行为来在他人面前佯装敬虔;吩咐要积存财宝在天上;并劝告不让物质需求引起忧虑。

 

第一部分涉及的是属灵活动的动机。不论是施舍、祷告,还是禁食,如果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他人对我们敬虔行为的认可,那么我们就与耶稣完全弃绝的假冒为善的人毫无区别。这里所警告的是,我们要省察自己的心,判断我们行为的动机。如果没有人知道,我们的回应仍是一样的吗?我们之所以如此行,是否是因为我们看到未被满足的需求,并且我们的行为将显明神?这些是严肃的问题,因此传讲神真道的人不能不强调宗教行为需要纯洁的内在动机。在激励基督徒参与属灵侍奉时,应当提醒的是,察看人心的神将决定此侍奉的价值。一个牧师也许会因为其会众积极参与各种事工而获得尊重,但他必须同时努力不断地保证人们是出于对基督和他人的爱而侍奉的。任何其他的动机都跟法利赛主义一样触犯主,因为主是出于爱我们而侍奉我们的。

 

耶稣然后把重点转移至其跟随者的价值体系上,即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在警告门徒“人的赞赏只是一时的回报”之后,耶稣把焦点放在一个更宽泛的范围上。这个世界暂时的奖励应当成为我们渴望和目标的核心吗?耶稣的回答是:不应当!耶稣劝告不可积攒财宝在地上,因为如此做会使人的心偏离他。世俗的价值体系看重暂时的愉悦和即时的满足,这胜过“品格、道德、伦理、属灵需求和永恒果”实这些更加重要的东西。要使神的百姓专注于永恒的事物,这需要持续的努力(西3:1-4),但这是主的命令。我们必须为他人树立一个具有永恒、属灵目标的价值体系,帮助神的百姓把生命投入在更加宝贵的事情中。

 

6章的第三部分是从第二部分衍生出来的。对物质的忧虑源自属灵认知的缺乏。如果人的安全感和个人价值倚赖于物质的东西,哪怕如同饮食、衣裳这些基础的东西,那么它们就会开始支配人的思想和精力,使人无法侍奉基督。如果一个人相信神会赐他永恒的赏赐,为何不能信靠神供应他每日的需求?第32节的要点是,人们必须相信慈爱、大能的父会供应基本的需求,而随后的第33节强调了神的国应当居首位。如果我们首先侍奉神,他会负责供应地上的需求。这并非保证神会赐给信徒他们祈求的任何东西,因为“需要”是由神来决定的,并且人们常常痴迷于自己以为的需要。这是一个信靠和侍奉的问题。基督的跟随者应当跟从他,而不是首先关注物质上的需要。

 

要记住,在关注和忧虑之间,以及在痴迷于物质需求和寻求神的供应方式之间,是存在区别的。保罗提醒帖撒罗尼迦人,一个人若不肯作工,就不能吃饭;人人都应当作工,吃自己的饭(帖后3:7-12),但这并不是为了照顾自己而忽略神工的借口。

 

[1] Stott, The Message of the Sermon on the Mount, 125.

[2] Josephus, Antiquities 3:12; 6.

[3] 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apechousin ton misthon autōn)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宣告。“已经得了”这一表达源自希腊文apechō在法律上的世俗用法,它出现在许多蒲草纸抄本集和陶片收据中,它们表示不再亏欠,账已完全付清。这个词不应当与约翰福音19:30的“成了”(teleō)混淆。戴斯曼说:“apechō一词在法律上的意思一定为每个说希腊文的人(甚至最卑贱的劳工所知,因此我认为我们可以说,它很好地应用在对假冒为善的人进行严厉批评的原文中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即他们已经给了一张收据,绝对无权进一步索取赏赐。”(Adolf Deissmann, Light from the Ancient East, trans. Lionel R. M. Strachan [Grand Rapids: Baker, 1978], 111.)

[4] Stott, Sermon on the Mount, 130.

[5] LS, hypokritēs.

[6] William Barclay, New Testament Words (Westminster), 140-43

[7] 真正的主祷文出现在马太福音26:3942和约翰福音17:1-26

[8] Gundry, Matthew, 104.

[9] 对此两个版本的比较在本书附录中。

[10]Meyer, Matthew, 146.

[11] Erich Tiedtke and Hans-Georg Link, “opheilōin NIDNTT.

[12] 伦斯基有关称义和最终赦免的论述既不适合这里的语境,不符合圣经教导,即每日所犯的罪需要不断地得赦免。见R. C. H. Lenski, Matthew. 269不定过去式本身并不表示一劳永逸或最终的行为。见Frank Stagg, “The Abused Aorist,” JBL (1972), 221-31

[13] Perschbacher, New Testament Greek Syntax, 87. 其他语法也是如此

[14] Stott, Message of the Sermon on the Mount, 149-50.

[15] Meyer, Matthew, 149.

[16]Didache,” in Apostolic Fathers, Loeb Classical Library, trans. Kirsopp Lak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 1977), 1:321.

[17] 见卡森的讨论,Matthew, 8:176

[18] 尽管事件并不相互对应,路加福音第12章的主题与马太福音第6章非常相似。

[19] Perschbacher, New Testament Greek, 103-4. Also Dana & Mantey, (Toronto: Macmillan, 1957), Manual Grammar of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301; and Turner, “Syntax,” 76.

[20] 同上,159-60

[21] Stott, Sermon on the Mount, 155.

[22] Carson, Matthew, 8:179.

[23] 同上。

[24] Tasker, Matthew, 1:77.

[25] Hendriksen , Matthew, 353.

[26] Carson, Matthew, 8:182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