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和心理学
心理学和神学之间存在着历史性的不信任和与生俱来的敌对,因为每一方都在质疑对方的整体世界观[1]。心理治疗就像帝国主义侵略一样侵入基督信仰,并且试图在基督徒当中逐渐削弱和重新界定神话语应当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力。这种现象对其他任何领域所产生的影响,都不及对用神的话语进行教牧关顾这个领域更具侵略性和戏剧性。
一个多世纪以来,研究生院和神学院已经培训出一大批教牧学毕业生,这些学生们学的是各种各样的心理学专业,却冠之以“教牧辅导”的名号。这种培训通常采用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家或心理治疗师的观点,或者更为糟糕的是,他们从方法和理论上教导一种心理学的学术大杂烩,这样牧师可以在他认为合适的地方随意选用。[2]神学研究生院里早期引入的一些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理论包括: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卡尔·罗杰斯的非指导性心理咨询疗法、从自由神学家转变成心理学家的乔治·拉德[3]的生理心理学以及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受过这些心理学专业训练的牧师们影响了整整一代信徒,以致信徒们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以治疗法为依据,而不是以福音为依据。甚至连圣经作者的写作意图都被心理学释经法重新解释,使圣经术语中充满了心理治疗的含义。虽然圣经没有被某个心理学理论取而代之,但被重新定义了。
今天,很少有心理学家或精神病专家宣称他们会完全遵循这些比较古老的心理学理论。这强调了一个事实:心理学处在一种连续不断的改变状态中,远非一门成熟的科学。某些心理学理论不断取代其他的心理学理论。本着德国革新主义的精神,学术心理学持续不断地追求一些难以捉摸的见解,结果却只是(最终)听任后现代相对主义的摆布。西格蒙德·科克表达了他对心理学的失望,因为他这样写道:
那种认为心理学和它所模仿的自然科学一样,都是逐步积累或循序渐进的观点,根本无法从历史上获得证明。实际上,一代人所获取的所谓硬知识通常会推翻上一代人理论虚构……纵观整个心理学史,作为“科学”,心理学所存储的“硬”知识一律都是否定性的。[4]
然而,基督徒们有意无意地通过布道、主日学课程、婚姻研讨会、自助书籍、广播节目、宣教培训和基督教大学,持续不断地接受心理学基本内容的教导。心理学原理被认为与圣经具有同等权威,并且争夺成为确定心灵福祉的唯一权威地位。宣教机构一再使用心理测评工具[5]——建立在对非信徒的态度和观点进行世俗正态性研究的基础之上——来确定准候选人是否合适以及他们是否具备潜在的适应力。此外,正如约翰·麦克阿瑟所评论的那样:“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许多福音性的心理诊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尽管他们几乎都声称他们所提供的是圣经辅导,然而他们大都只是在属灵术语的伪装之下开展的世俗化心理咨询而已。”[6]许多基督教学院、大学和神学院都设有心理学课程,这些课程虽然贴着“圣经辅导课程”的标签,然而却保留了那些在本质上属于心理学范畴的核心。正因如此,基督徒们有充分的理由对任何类型的不完全合乎圣经的辅导抱持怀疑态度。
[1]德语,整体世界观。
[2]当时教给神学生的一个普遍原理是:“教牧辅导只应该关注生活中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例如人际关系、婚前辅导等。牧师永远不应该涉足那些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例如抑郁、自杀倾向、恐慌症、精神分裂、施虐受虐狂、人格分裂以及多动症。对于这些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只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治疗师才有资格治疗。这个原理的基本前提是,上帝的话语并没有触及这些问题的实质,因此需要由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专业人员来进行治疗。
[3]几乎没有人知道,在更为出名的威廉·詹姆斯之前,拉德被任命为美国心理协会第二任主席。
[4] Sigmund Koch,“Psychology Cannot be a Coherent Science,”Psychology Today:(September 1969), 66.
[5]比较常见的是“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以及“T-JTA 性格分析测验”。
[6]约翰·麦克阿瑟和韦恩·麦克著《圣经辅导入门》,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