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6:23
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
圣经中散布着不少独特的经文,足以叫那些最漫不经心的人在乍看之下,都能立刻体会到其重要性。这并不表示其他经文不重要,因为“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提后3:16)。但有些综合了重要教义的经文突出在别的经文之上,特别是那些处于福音中心的经文。
罗马书6:23即是一例。它说到:“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
这是圣经中最为人熟知的一节。原因之一是它出现在罗马书里,而罗马书是圣经中最著名的一卷书。这一节很简短,容易背诵。它在希腊原文中只有十九个字,而且只有三个字是多音节的:“工价”、“永生”、“耶稣”。罗马书6:23曾经被教导给成千上万的主日学小孩,也被印在无数传福音的单张、小册子、书籍上。它常常紧接在罗马书3:23(“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之后出现,然后紧跟着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文:约翰福音3:16,“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司布真称罗马书6:23是“基督徒的箴言,金科玉律,是真理的圣言,足以高挂在天空中”。他写道:“就像耶稣说到那个为他的安葬而用香膏膏他的妇人,‘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行的,以为记念。’此处我也要说,‘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传讲这一节金句,这是使徒留下来,并且一再重复的,足以证明他的信心之清楚。’此处你可以看见福音的精意,以及福音如何拯救相信之人的奥秘。”
保罗似乎很喜欢使用简短而清晰的句子,这也难怪,因为它们确实在保罗宣教的事工上提供甚多助益。
两条道路
这一节是给两条道路的教义做总结,上一讲我们已经介绍了这个教义,其实第6章全章,甚至第5章,始终都在讨论这个教义。它一再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
罗马书第5章表达的方法,是指出在亚当里的人和在基督里的人之间的差异。我们可以从这两类人的领袖截然相反的行动,追踪出这两条道路的痕迹来。亚当违背神,他的悖逆给他的后裔带来定罪和死亡。耶稣顺服神,他的顺服给那些与他联合的人带来义和永生。到第5章末了,描述的则是律法和恩典的对比。律法显明罪,而罪的结局乃是死。至于恩典的结局乃是义和永生。
第6章的情形也一样,不过这里是用两种奴役来形容。一方面,是罪的奴役。我们生下来就是罪的奴仆,最终导致“不洁、不法”(19节),其结果是死亡(21节)。另一方面是做神的奴仆,其结果是“成圣”(19节)和永生(22节)。
这是本节经文所做的总结,也是保罗说“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的含义。
死亡之路
使徒将“死”与“永生”做对比,这时我们立刻想到了人在埋葬之后灵魂的状况。我们想到神的儿女在天上享受的永生,和那些至死拒绝耶稣的人所受的刑罚——永死(启示录称其为“第二次的死”)。当然这是整个画面的一部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我们必须记住,保罗在罗马书第6章是讲到信徒“现今”的生活,他强调基督徒从罪中被拯救出来之后,就应该活着并且服侍神。
虽然我们不可忽略那永远的结局——死和生——但我们也不可忽略,还有现今的死和生命有待考虑。
我甚至要更进一步说,保罗在这一节里特别关切的是罪和义在今生(而不是来生)对我们的影响。我这样说的理由是,他使用了“工价”一词来描述罪的影响。这个字本来是指罗马兵丁每一天的口粮。换句话说,那不是兵丁退役之后所领的退休俸,而是指每一天得到的津贴和口粮。保罗脑海中想到的是一个人的现况,而不是他的未来。
换句话说,这一节和罗马书第1章有关神的“愤怒”那番话是平行的。在我们看来,“愤怒”是指世代末了所发生的事:神在世界末日对罪做最后的审判。那固然是其中的一部分,但罗马书第1章实际上是讲到神的愤怒现今就对那些拒绝他的人显露出来了。这可以从他们每下愈况的生活方式得知。
这中间有绝对密切的关系。
不久前我读到一本讲到罪的经典之作,书名是《罪演变成什么?》。其作者是堪萨斯州著名的精神科医生卡尔·门宁格(Karl Menninger)。促使他写这本书的动机是,他根据多年细心的观察和辅导经验,发现“罪”的观念已经在我们今日的社会良知中消失了,并因此产生了极可悲的后果。
罪是什么?门宁格用古典语言给罪下了这样的定义:“罪是违犯神的律法;悖逆神的旨意;道德的失败。罪是在行为和品格上未实现道德理想,至少在现有的环境下未充分达到其理想。罪是对其他人未做到所当做的事。”
罪演变成什么?首先,罪成了“罪行”(破坏了人的律法,而不是神的律法);然后罪行成了“症状”。症状通常被视为是由外在因素引起的,所以具有症状的人就不必负责任。
门宁格引用安娜·罗素(Anna Russell)所写并演唱的一首讽刺精神学的诗歌,来描述这种情况:
我从三岁开始,
就对我的兄弟又爱又憎。
这种情感自然追随着我,
使我毒害了我所有的爱人。
但我如今深感快乐,
因我学会了一个功课:
我做错的每一件事,
都是别人害的。
门宁格问道:“我们可以不负任何责任而仍然保持道德的健全吗?”他认为精神医生可能实际上使这个问题更复杂,因为他们“忽略了去帮助一些病人,那些病人的罪可能大过他们的症状,他们内心承受着难以负荷的重担”。
但这并不是我提到门宁格的原因,虽然这些背景有助于了解为什么我要引用他的话。我提到他的原因是,他在治疗上千的病人之后,得出一个结论:不论我们怎么看待罪,罪都是一种实际的存在。他辩称:“像‘罪’或‘恩典’这一类的词,是没有别的词汇可以取代的。”而‘罪’本身具有毁灭性。门宁格在那本书较后面的段落中,分析所谓“七个古老而致命的罪”。他下了一个极有智慧的结论:“仇恨长远的结果是自我毁灭(他认为‘仇恨’这个词足以表达许多种类的罪),因此我必须强调,罪的工价确实是死。”
这种自我毁灭是如何形成的呢?门宁格建议,我们可以从每一种古老的“致命之罪”观察到这种自我毁灭的现象。
1. 骄傲(包括权力、知识或美德的骄傲)会摧毁关系。它使我们把别人视为物品,拿来供自己积聚、剥削、控制。
2. 情欲(包括所有性方面的罪)会摧毁人性。它能削弱一个人的忠诚,降低人的信任,毁坏人的尊严。
3. 饮食无度会毁掉身体——不论它是以何种方式出现,或许是贪食、醉酒或用毒品。“暴饮暴食是一种罪,因为它代表了一种……自我毁灭的放纵。”
4. 暴怒会毁灭别人,不论所用的工具是暴力或语言。用言词去伤害别人的自尊心或身份,都是在慢性“谋杀”一个人。
5. 懒惰会摧毁机会和雄心壮志。
6. 嫉妒、贪婪、贪财和奢华都能毁掉人的知足,甚至危及人里面自由和高贵的感觉。门宁格说到,有一次,一个腰缠万贯的富人被他的亲戚带到门宁格那里,因为那人企图自杀。对他来说,人生已经毫无乐趣可言。他说:“我不知道该用我的钱做什么?我根本不需要钱,但是又舍不得把钱捐出去。”
“所以你就决定自杀来逃避?”门宁格回答说。
“除此之外我还能做什么呢?”
“你可以设立一个慈善基金纪念你的父亲,用他的名字捐一些你收藏的艺术品给一些小城市啊!”这位精神医生建议。
那个富人精神为之一振:“这个主意真妙!我父亲一定会喜欢我这样做。这对我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我很欣赏这个建议,况且这样可以永远向父亲致敬,当然对我的名声也有助益。让我好好想一下。我很可能照你的话去作。”
但他并未这样做。他活了几年之后忽然去世,使他的继承人和事业合伙人大喜过望。虽然他们后来也都患了同样的“毛病”。
7. 浪费、欺骗、偷窃、说谎和其他恶行——这些都是罪,都具有毁灭性。
正如圣经所说,和门宁格所指出的,罪的工价就是死。如果这是指今生的死,当然也可以指来生的死。
生命之道
看过了这节经文的前半节,现在我们要来看后半节,那是一个很明显的对比。后半节说,“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
这里的对比多么奇妙:
死亡对生命
罪对神
工价对神白白的恩典
我们已经看过这些对比的一面,让我们来看另一面。
1. 永生。这当然不是单单指肉体的生命,因为恶人也有肉体的生命。它也不仅仅指存在,因为恶人也会永远存在。“永生”是指认识神,正如耶稣说的:“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17:3)。那是指不断地增加对神的认识,不断在所有喜乐和祝福之外又加上圣洁。它指我们被造的最终目的得到了实现,这目的就是“荣耀神,并且以神为乐”(《威斯敏斯特小要理问答》第1问)。
进一步说,永生是从现在开始的。我们从与基督建立新关系的那一刻,从我们相信他的那时候起,就有了永生。
2. 神。第一个对比就是“生命与死亡”的对比,这是我们很自然会预期到的。只要提到其中一个,很自然就会想到另一个。第二个对比却非如此。这里并未暗示说,与罪相对立的是神;这里说罪的相反是义。我们指望这里说“罪的工价乃是死”和“义的工价乃是永生”。
从某方面看,保罗当然可以这样说。他从第5章开始就使用一连串字汇,将我们领向这个观念:一边是悖逆、不洁、定罪和死亡;另一边则是顺服、称义、义、生命。如果保罗说“义的工价乃是生命”,我们会立刻以为,我们可以靠好行为换取救恩。但保罗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不会让我们产生这种误解。因此他在我们以为他会说“义”的地方,用“神”这个字来代替,为的是教导我们,“救恩出于耶和华”(拿2:9)。
换句话说,只有神能救我们脱离门宁格在《罪演变成什么?》一书中所描述的景况。
你知道拉丁文deusexmachina一字的意思吗?它源自古典戏剧,用来介绍神如何采取行动,解决人类的问题。亚里士多德在戏剧中提到神时,通常坚持一个原则;他主张绝对不可轻易使用deusexmachina一词,只有一种情形例外:在人类陷入困境,非得靠神救他们不可时,才能使用这词。此处即是一例。我们的罪已经给我们带来这种问题。我们陷入了困境,就像大象掉入流沙,或房子地基下陷一样,根本无法自拔。只有神能救我们脱险。
3. 恩赐。圣经教导我们,救恩是神的恩赐。希腊文是charisma,它实际上的意思是“白白的礼物”,就是“恩典”。“工价”是我们赚得的,是我们做工的结果。恩赐不是自己赢来的,它是免费的,这正是罗马书第5章末了的重点,也是我们在罗马书里一再面对的主题。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与神交往时也一再发现到恩典的存在。我们可以将罗马书6:23译成,“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典,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
你在耶稣里吗?
关于这一节经文,最后我要你再留意一点。我们已经讨论过这里的对比,它本身就是一篇讲章。但我相信你也注意到,我们还有一个重要的短句未提,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它不是对比的一部分。“神”与“罪”相对,“恩赐”与“工价”相对,“永生”与“死”相对。保罗为什么把这个短句包括进来呢?
很显然的,因为这短句带出了他认为最重要的部分,其实也是整卷罗马书所强调的一个伟大真理。现在我们已来到罗马书第6章的末了。保罗已经总结福音是神给他子民的白白恩典,他们无法靠自己获取。他接下去要谈到律法的功用和限制。但是保罗似乎在此暂停下来,略做一番省思:“我说过救恩是神白白的恩赐。但我不能就此打住。救恩是神的恩赐,没错!但神怎么可能对我们如此仁慈?我们罪孽如此深重,他怎能赐给我们永生呢?”答案是,这恩典乃是在基督耶稣里,并且借着他赐给我们的。所以保罗又加上一句“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保罗从未忘记,我们得以从罪中被救出来是单单靠着耶稣完成的大工。
这就引来最后一个问题,而且是个人的问题,因为宗教本来就是很个人化的。这问题是,你在耶稣里吗?耶稣是你的主吗?他是你的救主吗?你可以有两种答案:是或否。耶稣是你的救主,或者他不是你的救主。
如果耶稣是,那么让我问你以下几个问题:你是否为耶稣而活?若不是,原因何在?耶稣把自己给了你,他为你而死。他甚至为你活。正如保罗写给哥林多人的话:“你们不是自己的人,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所以要在你们的身子上荣耀神”(林前6:19-20)。在现今这个被罪恶洪流席卷的世代中,你要以耶稣仆人的身份站出来。你要为他而活,为他做见证。
对我提出的问题,你的答案也可能是否定的。若是这样,我要问你,为什么你甘愿继续走在这条通向灭亡的道路上呢?特别是你明明知道救恩之路。你难道被罪捆绑得还不够吗?你渴望得救吗?
我很喜欢司布真结束他有关这节经文的讲章时所采取的方式。他提到先知以西结站在枯骨中,那时神问他:“人子啊,这些骸骨能复活吗?”(结37:3)。以西结非常有智慧,我们若在那种情况下绝对不会那样回答。他说:“主耶和华啊,你是知道的。”(换作我们,就可能回答说:“当然不能复活啊!”)然而,一旦他照着神的吩咐向骸骨说预言,那些枯干的骸骨就开始互相联络,长出筋肉,并且站起来,成为一支极大的军队。
司布真说,你若要从罪中得释放,这是必经的过程。罪的工价乃是死,从属灵上说,你和平原中的骸骨一样是死的。只有神能从死亡里带出生命。只有耶稣能使你的骸骨复活。神能做到。只要你到他面前,他愿意为你成就救恩。你只需前来,现在就到神面前吧!
本文选自《生命宝训讲道注释系列——罗马书》
作者:博爱思(James Montgomery B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