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圣经是阳光还是迷雾

 

在学习为经文建立块状图之前,让我们先来回答两个问题:

 

·圣经是出自神、又让人可以明白的信息吗?

 

·如果是,那么我们该如何解读?

 

几年前在美国有个主流的福音神学院,理事会委任了一位新院长。很令人遗憾,当时有许多讲师都不再相信也不再教导这所神学院的“教义宣言”所拥护的圣经真理了。因此,这位新院长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神学思想上清理门户,把那些自由派讲员扫地出门。

 

这位院长新官上任,便大刀阔斧地改革。他与讲师一一会面,让他们自己选择,要么怀着纯正的信心签署教义声明,要么辞职。一位讲员面对这两个选择,冷冷地答道:“这份教义声明,我想怎么解释都行。”院长平静地说:“你被解雇了。”这位讲员回口说:“你没有权利解雇我。合同规定我在这所学院是终身任职,因此,你没有权利解雇我。”院长回答:“这份合同,我想怎么解释都行。”

 

这位讲员想要方便自己的时候,就任凭交流含混不清。她认为神的话语和学院的教义声明可以被随意解释,可一说到那份保障自己薪水的合同,却要求得到精准无误、一字不差、符合语法和历史、完全客观的诠释。然而,她却不愿意把自己这种锱铢必较的劲头用在神的话语上。

 

我们不接受这种双重标准。我们每天都理所当然地认为,人与人之间能够实现那种语义严谨、可以解读、不生歧义的沟通。同样,神说话时,我们与他之间也能达成如此沟通。

 

圣经究竟是阳光还是迷雾?是光明还是黑暗?是清晰还是晦涩?身为传道人,每当你翻开圣经时,心里是否企盼(通过艰辛努力)能听懂神的话呢?你是否相信开卷查经时就能摸着神自己的意思?事实上,对于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圣经只含有一个明确的含义。因此,我们绝对有把握能把它客观、准确地解并宣讲出来。我之所以如此说,至少有七点理由:

 

(一)圣经是用来揭示而不是隐藏真理

 

圣经本身有教导说,神启示圣经为的是让人去阅读,领会和遵守。大卫曾说:“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使愚人有智慧”(诗19:7)。神让圣经留存世上,是为使人明白,不至迷惑。在《以赛亚书》中,神说:“我没有在隐密黑暗之地说话”(赛45:19)。神说话是为了让人听见、并且明白。摩西离世前向以色列民保证,他们若想发现并遵行神的诫命,用不着安排特殊旅程去天堂,也无需远渡重洋去寻找,神的心意已公开地显明在他的律法书中,人心可以领会。

 

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诫命,不是你难行的,也不是离你远的。不是在天上,使你说:‘谁替我们上天取下来,使我们听见可以遵行呢?’也不是在海外,使你说:‘谁替我们过海取了来,使我们听见可以遵行呢?’这话却离你甚近,就在你口中,在你心里,使你可以遵行。(申30:11-14)

 

神之所以赐下圣经,为的是让人能够明白、能去遵守。因此,我们虽知解经不易,但并非不能。[1]神既然说话,就是要让愚人有智慧,让真理显明而不是隐藏。

 

(二)神既是创造者也是沟通者

 

你之所以打开圣经便可指望从中找到清楚无误且能领会的信息,第二个原因是:神既是创造者也是沟通者[2]那位造你的神,同时也是用言语启示圣经的神。这位沟通者既然创造了那些听自己说话的听众,也必会用这些听众都能明白的方式表达。大卫写道:“你已经鉴察我,认识我……你也深知我一切所行的”(诗139:13)。那位认识人类、熟知他们一切所行的神必会写出他们所能明白的信息。

 

(三)默示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

 

你研习圣经之时便可指望从中发现神的信息,是因为:默示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无误。圣经不是一个水塘,任凭一个小石子激起重叠的涟漪,以致无法准确反映神的心意。圣经是一面镜子,精确地映照出了神的心意,深入每个字句当中。

 

在《哥林多前书》210-13节中,保罗概括出神圣默示的四个步骤,这些步骤确保了圣经的准确无误。[3]第一个步骤,父神在启示自己的意念之先,已经有了这些意念。因着神知晓一切,又绝不说谎,所以他的意念始终绝对真实。第二个步骤,神的圣灵探求并领会了父神的意念,“只有神藉着圣灵向我们显明了,因为圣灵参透万事,就是神深奥的事也参透了”(10节)。因着神是完全的神,所以圣灵能无限准确地测度出父神的无限意念。

 

可是,神的意念是如何被记载下来的呢?第三个步骤就是,圣灵将神的意念传达给人:“我们所领受的,并不是世上的灵,乃是从神来的灵”(12节上)。神与保罗之间的传输管道就是这样建立的。正是这位参透并领会神意念的圣灵把这意念原封不动地传达给保罗,并且在这中间没有人担任中介,去言传、混淆或篡改这信息。

 

在默示的第四个步骤当中,保罗将父神所想、圣灵所传的信息说出来或写下来。为确保使徒保罗能将神的心意完全准确地表明出来,圣灵把当用的字词指教给保罗,“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13节上,参彼后1:20-21)。神的启示是这样的:每个先知或圣经作者或说或写,都各用各的词汇和沟通风格,但他们原始手稿所用之词,都是神命他们用的,“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4]

 

那么,经过这四步骤,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是确定无疑的认识。保罗写道:“我们所领受的……乃是从神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神开恩赐给我们的事”(12节)。默示引导我们对神的信息产生确切认识,这是因为神的心意借着圣经准确无误地阐释出来,包括每个字句细节。

 

(四)旧约预言得到应验

 

旧约中的预言得了应验,这一点也能让传道人确信,客观解经是可行的。例如,《弥迦书》52节说弥赛亚将降生在伯利恒。在《马太福音》24-6节,这个预言丝毫不差地应验了。《弥迦书》52节只有单一的含义,不会是一千人看了有一千种领受。这句预言没说弥赛亚可能会降生在伯示麦,伯和仑,伯特利,或伯大尼,它说的很清楚——弥赛亚将降生在伯利恒。旧约预言得了应验,便证明圣经具有客观且明确的涵义。

 

(五)神的灵光照信徒的心

 

之所以说人们能够十分客观、高度准确地诠释圣经,还有第五个原因,那便是:神的灵会光照信徒的心,使他们明白经文。使徒约翰说,圣灵会指教信徒,会光照他们,让假教师无法轻易迷惑他们(约壹2:26-27)。虽不能说有了圣灵帮助,我们解经就绝对无误,但毕竟解经是有属天恩助的事工,我们才可以祈盼做到尽可能的准确、客观。[5]

 

(六)神之所思所言非此即彼

 

圣经的经文肯定蕴含着我们能够发现的独一含义,因为神之所思所言非此即彼。“非此即彼”(antithetical)这个词是指的是某物不可能是自己的对立物。非此即彼的思维是逻辑学的首条法则:甲不可能是非甲。奶牛会是山羊吗?狗是猫吗?豺狼是狮子吗?当然不是。某物不可能是自己的对立物——这就是非此即彼的思维。

 

我们解经时,记着这一点非常重要:若是某物不可能是自己的对立物,那么圣经不可能对欧洲人而言说的是一个意思,对非洲人来说又是另一个意思。圣经不可能有双重意思,正如奶牛不可能是山羊,狗不可能是猫一样。比方说,如果有经文教导说,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耶稣基督,那么这处经文就不可能同时教导说,人可以靠行为得救。这两个命题不可能都属正确。这正是神的思考方式。“我写信给你们,不是因你们不知道真理,正是因你们知道,并且知道没有虚谎是从真理出来的”(约一2:21)。神看待事物的方法是:谬误即非真理。

 

试想这里有一个圆圈。圈内是神所说的一切话,这些话无一不是真理,而圈外是神话语之外所有的一切,所有与神的话语相悖的东西。在神看来,圈里和圈外的一切绝不相交——谎言不是真理,真理也不是谎言。那种主张许多对立的“真理”同时并存的观点称之为“多元论”。神不以多元的方式思考。比如,神从不认为一切宗教同等合理。神是以“非此即彼”的方式思考的:基督是救恩的唯一道路,其他任何道路都通向灭亡(路14:6;徒4:12)。

 

杰·亚当斯(Jay Adams)写道:“那些深入研经的人必能生出一种非此即彼的心态,他们思考的习惯乃是看到对立双方,是非分明。”[6]他所言极是。非此即彼,这样的思维遍布圣经的每一段落。这种两个对立面的针锋相对,包括了真理与谬误、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圣洁与污秽、智慧与愚妄——不一而足。

 

圣经解读须反映出神的思维方式,毕竟,这是神著的书。同一处经文不可能对张三来说是一个意思,对李四来说是另一个意思,对王五来说又再是一个意思。圣经的经文不会分出一个对西方人的意思,一个对非洲人的意思,或一个对中国人的意思,也不分对城里人的意思和对农村人的意思。同一处经文可以有多种应用,但经文的意思只有一个,这就是神赋予它的原意,蕴含在神感动人类作者所选用的词语、语法和句式当中。正因为神的思维是非此即彼的,所以一处经文不可能同时有两重含义。

 

(七)凡人所能做的,神都能做

 

可以肯定,圣经蕴含着从神而来、我们人类又能理解的信息,这是因为凡人所能做的,神都能做。我们不能否认,神有清楚表达的能力,因为我们自己天天都在使用着这种能力。如今流行着一种说法:我们根本无法确定其他人(包括神)讲话的真正意思,又怎么能诠释圣经呢?然而,一切人际关系其实都建立在人们彼此间能够互相理解的事实上。如果人际关系真的像某些人所说的那样,沟通的迷雾无法穿透,那就不会有任何人际关系了。

 

试试看,假如你开户行的经理通知你,你欠了银行一万块钱,而你则回答他说,语言的词汇没有固定的含义。看他怎么说?他一定会说:废话少说,马上还钱!生意合同、家庭作业、跟家人通电话,都有一个假设前提:那就是人与人之间可以有客观准确的沟通。虽然可能(偶尔有、甚至经常有)会出现误解,但想一想吧,你告诉妻子下周二回家,她肯定盼着你下周二而不是下周四到家。不管人们怎么说,人与人之间的确可以实现相互理解的沟通,这样我们每天的生活才得以正常运转。

 

听上去也许很怪,但有些基督徒认为神在沟通能力上还不如他们。他们每天的生活都建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自己的朋友、家人都听得懂他们说的话,但与此同时,他们却全然不信神也能像他们那样清楚地沟通。

 

在《诗篇》5021节中,神责备恶人“你想我恰和你一样。”但可悲的是,我在本章开头时提到的那位神学院讲师——她犯的错甚至比这还要糟,像现今世代的许多人一样,把神贬到低于她自己的位置。在她心目中,神是软弱、笨拙、无能的,甚至无法传递出清晰的信息。岂不知,指责这位全知、全能的神不能传达清晰易懂的信息,简直是对神的侮辱。

 

无论是个人灵修还是预备讲章,每当打开圣经时,你都可以确信,人是可以发现神的信息的。神给我们《圣经》,是为要显明真理而非隐藏真理;《圣经》是一位全知的神口中说出的准确信息;这位神既然无所不知,就必定知道如何与他手所造的人类顺畅交流。诚然,圣经的信息都出于神自己,十分清晰、易懂,我们还是需要解经。那么,在诠释神的信息上,是否有一些明智、可信赖的通用方法呢?


[1] Dan McCartney and Charles Clayton, Let the Reader Understand: A Guide to Interpreting and Applying the Bible,2nd ed. (Philipsburg, New Jersey: P & R Publishing 1994, 2002), 38-39.

[2] Francis Schaeffer, He is There and He is Not Silent (Wheaton, Ill.: Tyndale House Publishers, 1972), 72. In this vein, Schaeffer writes, "We are not surprised to find that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observer and the observed because God made them to go together." 薛华在此写道:“我们发现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存在某种相关性,这并不奇怪,因为神使他们联系在一起。

[3] Walter Kaiser, Jr., "A Neglected Text in Bibliology Discussions: 1 Corinthians 2:6-16," Westminster Theological Journal 43 (Spring 1981): 302-319.

[4] Wayne Grudem accurately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inspiration when he writes, "When they actually came to the point of putting pen to paper, the words were fully their own words, but also fully the words that God wanted them to write, words that God would also claim as his own." 古德恩在他的《系统神学》中精准地描述了默示的过程,他写道:“当他们落笔时,所用的字词完全是自己的,但同时也完全是神想让他们用的,神甚至将这些遣词造句称为自己的。”Systematic Theology (Grand Rapids, Mich.: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94), 81.

[5] McCartney, Let the Reader Understand, 74.

[6] Jay Adams, A Call to Discernment (Eugene, Oregon: Harvest House, 1987; reprint, Woodruff, South Carolina: Timeless Texts, 1998), 29.Copyright © Joel James, 2008. Used by permission.

下一章>


 

<返回 本书目录

<返回 研经工具首页

<返回 电子图书馆

开始使用 研经工具>

研经工具( https://yanjingtool.com/b/web/)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