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牧养群羊(5:1-4

 

我这作长老、作基督受苦的见证、同享后来所要显现之荣耀的,劝你们中间与我同作长老的人: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样。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你们必得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5:1-4

 

W. 菲利普·凯勒(W. Phillip Keller)写道:“神选择以羊称呼我们,并非巧合。……羊的行为和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羊并不像一些人以为的‘会照顾自己’;与别种牲口相较之下,它们需要更多的关切、巨细靡遗的照料。”[1] 例如,神所造的大多数动物都有本能找到自己的家,但羊如果迷路,落入不熟悉的地方,就会完全失去方向感,无法找到回家的路,如同主耶稣失羊的比喻中一针见血的描述(路15:3-7)。羊群需要由牧人引领,供应它们所需、保护它们,有时也要救它们脱离危险伤害。

 

羊群大部分时间都在吃草或喝水,如果迷路,就无法找到足够的食物与饮水;在落单的情形下,羊会不加分辨地同时吃下健康和有毒的植物,或是过食而毁掉那片草地。它们也需要被带到纯净、流动、不太热也不太冷、流速不会太快的水边,因此诗篇作者提到“可安歇的水边”(诗23:2)。

 

羊群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协助。羊毛会分泌大量的羊毛脂、渗入羊毛中,所以羊毛上常附着许多污泥、草屑、风吹来的碎屑。羊群没有能力自行清理,所以会一直沾附脏污,直到牧人为它们剪毛。没有剪毛的期间,牧人必须为它们剪除尾部堆积的泥泞脏污,否则羊群无法排泄,就会生病甚至死亡。因为羊生性顺从、对掠食者毫无抵抗能力,面对攻击时唯一的反应就是仓皇奔逃,因此牧人必须持续不断地守护它们、防备攻击、给予拯救。

 

因此,耶稣将迷失、惶惑、不洁、灵命失丧的群众比喻为没有牧人的羊群,这并不足为奇(太9:36;可6:34)。他们无法在灵命上喂养自己,也没有人带领和保护他们。先知以赛亚将人类迷失的景况比喻为迷途的羊:“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赛53:6

 

上述关于羊群和牧人的意象,对于1世纪以农业为主的居民相当熟悉;今日我们若要了解这段经文的丰富意义,就要把这一切存记在心。当然,彼得称呼信徒是神的群羊、吩咐牧者要牧养他们时,他对这个意象是相当清楚的。即使信徒也可能会在歧路漂荡、吃下对自己有害的东西、变得不洁净、很容易被伤害、无法保护自己、太过无知,因此彼得对忠心、负责的牧者提出极为重要的训令。当教会像彼得当时那样处在严重逼迫下时,就更容易受到伤害,也更需要刚强、敬畏神、有效能的牧者。彼得此时写信给小亚细亚各教会的长老(1:1),以及所有时代的教会长老们,他针对牧养工作提出几项基本且关键的吩咐,这些吩咐可以从以下四个基本问题来理解:牧养工作有哪些议题?谁必须被牧养?牧养工作必须怎么做?牧者为何应该服侍人?

 

(一)牧养工作的关键(5:1-2上)

 

我这作长老、作基督受苦的见证、同享后来所要显现之荣耀的,劝你们中间与我同作长老的人:务要牧养

 

英文圣经在这节经文开头有因此,是指此信的收信人遭受逼迫(4:12-19)、为义受到攻击的事。这个事实导致彼得劝……长老要牧养这群受苦、被患难包围的羊。此处需要注意的第一点很明显,就是圣灵肯定了一件事:教会的属灵带领和责任是属于作长老的,这一点完全吻合新约经卷中有关教会这个主题的经文。最早提到教会长老的是在使徒行传11:30,作者路加称长老是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又在后续经文中提到长老(14:2315:46222316:420:1721:18),阐明他们的角色。在提摩太前书5:17,保罗指出长老为治理的事而劳苦,是“劳苦传道教导人的”。提多书1:5说,长老要在每个城市的每个教会做带领工作。有关长老的条件,则记载在提摩太前书3:1-7和提多书1:5-9[2]

 

parakaleō)的词意是“在旁呼唤”,泛指“鼓励或迫使某人朝某方向前进”。与此相关的名词通常与圣灵的工作有关(参约14:16-172615:2616:7)。彼得在此呼吁的对象是长老,因为他们是被主指派、领受恩赐的教会领导者。新约圣经中有三个词是指这些人:长老(presbuterion,参提前5:19;约贰1节;约叁1节)、主教或监督(episkopos;参2:25;腓1:1;提前3:2;多1:7)、牧师(poimēn;参弗4:11)。长老强调这项侍奉所必需的灵命成熟度,在许多基督教会中,这是这个职分的官方称谓;主教或监督则说明护卫工作的整体责任。“牧师”乃译自牧养这个词,表达出喂养或教导神话语的真理是第一重要的职责。

 

旧约圣经中有许多经文提到以色列中的长老(例如,利4:15;民11:25;申25:7;王上21:11;诗107:32;箴31:23)。新约圣经也指出,长老在当时的犹太社会中相当重要(例如,太15:216:21;路9:22;徒4:524:1),每个犹太会堂都有治理的长老,执行带领的责任并负责教导(参尼8:4-89:5;徒15:21)。早期教会大体上采用同样的模式(参徒2:42-476:4),指派几名敬虔又有恩赐的人,担任带领、护卫、喂养当地会众的工作(参多1:5)。长老有责任宣讲真理以便建立信徒,也要保护信徒抵挡罪恶和过犯,并以身作则,向羊群表现出敬虔的榜样(5:3;提前4:12;来13:7)。

 

很重要的是,彼得使用复数形式的长老。新约圣经提到此职分时,都是使用复数形式,强调这个职分是指派给好几个人;这个词的单数形式只有一种用法,就像使徒约翰自称“长老”的例子(约贰1节;约叁1节),或是彼得自称我这作长老,或是经文的教导是针对某个长老的指控时(提前5:119)。这些敬虔的领袖是主所指派的,他们不仅给予侍奉上的关照(参出18:13-26),更提供某些重要的安全防护(参箴11:14)。首先,长老会保护教会免于犯错。使徒保罗告诉哥林多教会:“至于作先知讲道的,只好两个人或是三个人,其余的就当慎思明辨。……先知的灵原是顺服先知的。”(林前14:2932)没有哪个人可以只根据自己的教导,独自发言或侍奉(参林前14:26-33),不理会其他教师的领受,也不受别人管制。

 

一所教会有多名长老,也可避免失衡。若由单一领袖主导,容易造成邪恶的操控,或过份强调某个教义及做法,导致信徒落入严重的教义错误或偏离圣经的情况。教会中有各种不同的职分、恩赐、治理工作(罗12:3-8;林前12:4-11),每个信徒——包括长老——都有独特的恩赐(见本书关于4:10-11的讨论),不可能完全一样。若有几位敬虔又有恩赐的长老,可使教会更丰富多元,因为神不会将所有属灵能力都赐给同一个人。若是过度抬高某个人,超越合宜的限度(参提前3:65:22),就是伤害了教会设立多位长老的防护措施。

 

最后,教会有多位长老可避免断层。若单由一人担任教会的领袖或主导者,没有培养长老同工,一旦这人离开,就没有人能够取代他,教会可能发生严重的事工断层。在这段没有牧人的真空期,有些教会委员会努力从没有羊群或想更换羊群的牧者当中找寻接替者,但结果往往令人失望,甚至造成分裂。因此,神对教会的心意就是有多位长老来牧养(参徒14:23;多1:5)。

 

牧者的任务,包含在教会的主面前负起无可比拟的重任(来13:17;参林前4:1-5),包括:带领会众效法基督、灵命长大成熟,保护羊群不失脚、不偏离主的道。不过,最主要的目标是喂养羊群,方法则是借由熟练地传讲和教导神圣启示,因为这启示正是上述一切积极事工的源头。彼得曾直接从复活的主口中,领受关于牧者首要责任的教导:

 

 

 

他们吃完了早饭,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第三次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对他说“你爱我吗”,就忧愁,对耶稣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喂养我的羊。”(约21:15-17

 

 

 

耶稣两次提到“喂养”(boskō),而“牧养”(poimainō)则包含牧养工作的所有层面。牧者的任务不只是说出众人想听的话(提后4:3-4),而是要用扎实的灵粮所包含的深邃真理来造就并坚固众人,带来分辨、深信、一致性、力量,有效见证基督拯救工作的伟大。无论新约圣经使用哪些字词来指牧者和其任务,其基础都以圣经真理为首位,目标就是喂养羊群。

 

在旧约时代,每当以色列的属灵牧者没有喂养或关照百姓时,神就透过先知的口来责备他们。耶利米曾说:

 

 

 

耶和华说:“那些残害、赶散我草场之羊的牧人有祸了!”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斥责那些牧养他百姓的牧人,如此说:“你们赶散我的羊群,并没有看顾他们;我必讨你们这行恶的罪。这是耶和华说的。我要将我羊群中所余剩的,从我赶他们到的各国内招聚出来,领他们归回本圈;他们也必生养众多。我必设立照管他们的牧人,牧养他们。他们不再惧怕,不再惊惶,也不缺少一个;这是耶和华说的。”(耶23:1-4;参结34:2-16

 

 

 

彼得在这段劝勉中提到带领者做牧养工作的强烈动机。第一,这位备受敬重的使徒谦卑地将自己列在与我同作长老的人当中,他没有利用众人对他使徒身份的敬重来抬高自己,而是站在了解牧养工作的挑战和难处的立场上,与众长老感同身受(参约21:15-17)。

 

彼得也提醒读者,他是作基督受苦的见证,这是另一个激励。彼得亲眼见过基督的受难与复活,这一点可以肯定他使徒身份的真实性(路6:12-16;参徒1:12-17),让他得着权柄。见证martus)有双重意义:第一是亲身见过和经历过某事,其次是证明自己所见过的事。有太多人因为见证自己亲身经历基督而被杀,martyred(殉道)这个词后来就指因见证基督而丧命的基督徒(参太16:24-2524:9;启6:920:4)。彼得与其他使徒亲眼见证耶稣所受的苦难,并且被授命宣讲这些事、传扬福音信息(参路24:45-48;徒22:15),因此他成为可靠的消息来源,可鼓励众长老坚守自己的职责。主的救赎工作是彼得所宣讲的首要焦点(徒2:14-63:12-264:8-12),也是他书信中的重要主题(1:11192:21-243:184:113)。

 

彼得提到将来的荣耀,以这个期盼作为读者的动力。他身为同享后来所要显现之荣耀的人,因而可带给其他长老一个真切的盼望:他们的忠心侍奉要得到永恒的奖赏。后来所要显现之荣耀就是指基督再来(参1:7-94:712-13;太24:3025:31;可13:26;路21:27;见本书针对4:7上半节的讨论),那时他将完全展现出他的荣耀,灭尽不敬畏神的人、赏赐属他的子民,建立他永远的国度。彼得说他自己是同享者(koinōnos),意即也享有这终极的福气,可见众长老正是如此。信徒要与他们的主同享永远的荣耀,这是他们盼望的本质(5:10;参林后1:1-7;腓3:20-21;西1:273:4;帖后2:14;来2:10;彼后1:3;约壹3:2)。这些牧者将来都要领受基督自己所赐的奖赏,这一点对于彼得所有的读者应该都是一个强烈的动力(见本关于4:13的讨论,以及关于1:3-51:13的讨论)。当然,彼得的期盼更大得多,因为他曾在变像山上看见将要临到的荣耀(参太17:1-8;彼后1:16-19)。

 

(二)牧养工作的对象(5:2下)

 

你们中间神的群羊

 

这里清楚说明长老负有最庄严的职责,身为受托付的管家,要照顾的不是自己的羊群而是神的群羊。耶稣基督来到世间,是为了救赎他的教会(参约10:11;弗5:25-27);当他回到天家后,便差派他的圣灵来到世上,为他的教会加添力量(参约16:5-11;徒1:4-9),赐下教会所需的属灵恩赐和满有恩赐的人,来牧养群羊,使他们能效法基督(参约14:2615:15-17;弗4:11-12)。基督以自己的宝血买赎了群羊(1:18-19;参徒20:28),这事实强调了教会对主的价值。群羊原文(poimnion)有“小”的意思,是亲昵的用语,更加强调教会的珍贵(参约10:1-5)。解经家伦斯基也同意这个观点:

 

 

 

“群羊”让我们想到圣经上所有关于牧者的意象:羊的温顺、无力自卫、容易迷途、需要牧人,有牧人照顾就享有快乐平安,迷失四散就可怜无助,等等。这是“神的群羊”,是用重价买来的(徒20:28),在他眼中极为宝贵。他本着极大的信任,将群羊交在牧人手中,因此牧人当效法牧者耶和华(诗23:1),及基督这位大牧人(4节)。有哪个负责照顾神的群羊的牧人可以怠忽职守?彼得的字句虽然简短,却满溢温柔与严肃的意义。[3]

 

 

 

(三)牧养工作的方法(5:2-3

 

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样。

 

长老应如何牧养信徒?彼得针对这个紧要问题,提供正反两面的答案。照管的希腊原文episkopeō的字面意思是“从上往下观看”,名词是episkopos(“主教”或“监督”,参提前3:1)。第一个正面的答案很清楚,就是牧者必须看顾羊群,评估羊群的景况,以便执行带领、保卫、喂养的工作。

 

长老执行照管工作的第二个正面方法,就是作群羊的榜样。牧者要充分参与羊群的生活,树立敬虔的模范,让羊群可以跟从。属灵领导最重要的层面,以及领导果效的最佳测试,就是典范生命的力量(参保罗对此的应用,徒20:17-38;林后1:12-146:3-1311:7-11;帖前2:1-10;帖后3:7-9;提后1:13-14)。保罗甚至劝勉羊群要效法他(林前4:1611:1;帖前1:6;参来13:7)。

 

合乎圣经的属灵监督,也包括避免牧养工作中的三大危害。彼得提到的第一个危害是出于勉强而牧养,并不是心存渴盼、心甘情愿的仆人领导者所做的甘心服侍。这个重点很明显,牧者必须殷勤,不可懒惰,要从内心得激励而非被迫忠心,对自己的职责满怀热情而非漠不关心。牧者若内心全属基督、因为爱他及爱世人而被驱使,内心就会有极大的热情,完全不需要外界推动的压力。

 

保罗说过类似的话:“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林前9:16)他为推动人投入事工的驱动力下了这样的定义:“我们既知道主是可畏的,所以劝人。……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林后5:1114)保罗个人的热切之情也可从罗马书1:14-16清楚看见:

 

 

 

无论是希腊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

 

 

 

这样的热切侍奉是按着神旨意,正如主允许冤屈受苦临到,让圣徒因而完全(4:19)。凡牧养神儿女的人都不应存有怀疑,而要殷勤认真地完成属灵的事工,照管主儿女宝贵的灵魂,因为将来这些牧者都要交账:“你们要依从那些引导你们的,且要顺服;因他们为你们的灵魂时刻警醒,好像那将来交账的人。你们要使他们交的时候有快乐,不致忧愁;若忧愁就与你们无益了。”(来13:17

 

牧者当避免的第二个危害,就是被金钱或物质好处推动的诱惑。保罗在使徒行传20:33-35阐明了正确的态度:

 

 

 

我未曾贪图一个人的金、银、衣服。我这两只手常供给我和同人的需用,这是你们自己知道的。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参帖前2:8-9;提前6:6-11

 

 

 

作长老的要符合基本的圣经条件,由此可见长老必须是无私的仆人,甘愿牺牲自己,不贪图金钱和财物(提前3:3;多1:7;参提后3:1-2)。但这并不是说,牧者不应得到合宜的补偿。保罗教导说,为道侍奉的人有权靠这事工维生(林前9:7-14)。事实上,殷勤侍奉的长老竭尽所能地教导神的话语并带领羊群,他们应得到会众更大的记念、更慷慨的酬谢(提前5:17-18;参帖前5:12-13)。

 

贪财不仅是指追寻财富,而是指用可耻的手段获取财富。真正的牧者绝对不会利用侍奉来窃取羊群的金钱,或用不诚实的方法牟利,像假先知那样。这些可鄙的行径是假牧人的典型作为,这些江湖郎中和异端分子伪装成神的仆人,目的是要致富、使受害者贫困(赛56:11;耶6:138:10;弥3:11)。彼得后书用具体生动的字句描述这些假教师:“他们因有贪心,要用捏造的言语在你们身上取利。他们的刑罚,自古以来并不迟延;他们的灭亡也必速速来到。”(2:3)真正的牧者乐意付出个人一切代价,因为得到侍奉的特权而喜乐,正如保罗对哥林多的信徒所说:“我也甘心乐意为你们的灵魂费财费力。”(林后12:15)为金钱和个人利益而侍奉,就是出卖主的呼召,正如那些疏懒冷漠对待羊群的长老一般。真正的牧者绝对不需要用财富作为动力,乃是因这个崇高的呼召和特权(参提前1:12-17)而乐意prothumōs,意为“愿意,白白地,热切地”)侍奉。

 

最后,蒙召做牧养工作的长老,可能因为渴望用罪恶的方法操控别人而落入危险。辖制katakurieuō)的意思是强烈宰制人和环境(见约叁9-10节中的实例丢特腓)。任何一种独裁式、压迫式、威吓式的领导,以及煽动的成分,都是尚未重生的人带领工作的风格或方法,背离了监督的职分。在马太福音20:25-28,主耶稣已定下准则:

 

 

 

耶稣叫了他们来,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彼得似乎是要进一步用长老职责的重担来挑战诸长老,在此又加上一个强烈的提醒:作牧者的并非自己选择这个责任,也不是自己选择羊群。每个牧者的羊群都是主自己托付的(klērōn,意为“被交给别人照顾的”)。基督在马太福音18章的教训,是圣经上第一个关于教会生活的教导,强调他的儿女(信徒)何等宝贵、应得到怎样的对待:

 

 

 

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这世界有祸了,因为将人绊倒;绊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绊倒人的有祸了!倘若你一只手,或是一只脚,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你缺一只手,或是一只脚,进入永生,强如有两手两脚被丢在永火里。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把它剜出来丢掉。你只有一只眼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的火里。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使者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人子来,为要拯救失丧的人。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太18:5-14

 

 

 

(四)牧养工作的动机(5:4

 

到了牧长显现的时候,你们必得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

 

牧长是整本圣经给救主的各种头衔当中最美好的一个。弥赛亚的牧者意象,最早出现在旧约(亚13:7;参诗23:1)。约翰福音称他是好牧人(约10:11;参2121626-27);希伯来书作者称呼基督是大牧人(来13:20-21);彼得在这封书信前面,也曾称呼主是灵魂的牧人监督(彼前2:25)。

 

显现phaneroō)的意思是“使显明”、“使清楚”或“揭示”。此处与彼得前书5:1一样,是指基督再来时的显现,那时众牧者必得那永不衰残的荣耀冠冕。在彼得当时的希腊罗马世界中,运动竞赛的获胜者可得到冠冕而非战利品:

 

 

 

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林前9:24-25

 

 

 

世间的冠冕终必锈坏、褪色;若是植物做的,便很快凋零。彼得并非只是仰望今生冠冕化为某种永不衰残的形式,而是以此比喻永远的荣耀,这是永不废去的。永不衰残这个词,与“不凋花”的名字系出同源,这种花被认为永不枯萎或凋谢(参本书关于1:4这个词的简短讨论)。彼得这句话也可以写成“永不衰残的冠冕,就是荣耀”,这是与其他地方提到永远的奖赏时所用的所有格一致的。雅各曾提到生命的冠冕(1:12),保罗曾提到公义的冠冕(提后4:8)和喜乐的冠冕(帖前2:19),这些都是永远福气的各种面貌,也都是永不朽坏的。

 

永远荣耀的奖赏,应该成为每位牧者渴望忠心侍奉的全部原因。以将来的奖赏作为基督徒侍奉的鼓励,这个主题原本就是彼得在本书中的重点(1:4-5134:13;参4:7)。牧者的永恒荣耀冠冕,完全展现于他在地上的忠心侍奉中(参林前9:24-27;林后5:10;提后4:6-8;启2:10)。

 

牧养群羊是个严肃又重大的职责,众长老日后要为自己的事工向神交账。雅各完全明白将来的交账,所以他写下这段警告:“我的弟兄们,不要多人作师傅,因为晓得我们要受更重的判断。”(3:1;参结3:17-1933:7-9;徒20:26-27;提后4:1-2;来13:17)。雅各并非试图劝阻真正符合条件又有意愿的牧者,而是提醒有此雄心的人,应注意神对于他们的高标准,以及将来要在基督审判台前领受的奖赏(“判断”,参林前3:9-154:3-5;林后5:9-11)。基督麾下的牧者们面对一个令人生畏的任务,但忠心的监督将带来永远的奖赏,在主的天堂中化为更大的侍奉与喜乐:“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太25:23

 

 

[1] A Shepherd Looks at Psalm 23,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79, 20-21.

[2] 针对这两段经文的详细探讨,参本“研经工具”中“生命宝训讲道注释系列”之《麦克阿瑟新约注释——提摩太前书》(1 Timothy, MacArthu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Chicago: Moody, 1995, 91-121),以及《麦克阿瑟新约注释——提多书》(Titus, MacArthu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Chicago: Moody, 1996, 17-52)。

[3] R. C. H. Lenski,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Epistles of St. Peter, St. John and St. Jude (reprint; Minneapolis: Augsburg, 1966), 218,强调字体为作者所加。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