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爱生命,享美福(3:8-12)
总而言之,你们都要同心,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存慈怜谦卑的心。不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倒要祝福;因你们是为此蒙召,好叫你们承受福气。因为经上说:人若爱生命,愿享美福,须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也要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因为,主的眼看顾义人;主的耳听他们的祈祷。唯有行恶的人,主向他们变脸。
美国独立宣言有一句话相当闻名,就是人有“追求生命、自由,以及幸福的权利”。拟稿人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称这几项是神赐给人类“不能剥夺的权利”。在今天这个后现代社会中,大部分人追求杰斐逊所提出的理想时,主要是在追求满足自我的物质,例如金钱、房屋、车子、假期、华服、美食、贵宾席、健康、健身等。有时候,这个追求还包括丑恶的一面,例如男女杂交、醉酒荒宴、自由运用所谓娱乐药物(例如大麻、可卡因、迷幻药、冰毒)。可悲的是,这些都只是一时的热潮,完全无法真正满足人心。
20世纪最恶名昭彰的享乐主义代表人物,就是知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著有《太阳照常升起》、《战地春梦》、《老人与海》等文学巨作),他不顾圣经教导及传统道德,以报复心态和前卫的生活方式追求“美好人生”。凭借文学才华带给他的名声、地位与金钱,他在世界各地追求享乐,包括打猎、钓鱼、名人餐宴、狂饮、参与战争和革命且在其中担任记者、随心所欲与女性发生关系。然而,这些事情都没有给海明威带来至终和真实长久的满足,他在1961年对准自己头部开了致命的一枪,生命就此划上悲剧的句号。
圣经上也记载许多人往错误的地方追寻美好人生。所罗门拥有令人难以想象的财富,包括土地、皇宫、车马、金银、无数美女等。他是全以色列国的王,拥有极大的权势和影响力,看似拥有美好人生的一切。历代志下9:3-4说,示巴女王朝见所罗门,看到他拥有庞大的财富、权势和威严,一时为之摒息。但所罗门晚年却得不到满足,没有将生命发挥到极致。他在传道书2:17写道:“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这也是捕风。”所罗门终于明白,美好人生并不在于伟大的成就或良好的教育(传1:12-14、16),也无法在享乐(2:3)和物质财富中找到(2:4-11)。他最后以清醒的头脑写下结论:人生其实是欺压多于美善的:
我又转念,见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欺压。看哪,受欺压的流泪,且无人安慰;欺压他们的有势力,也无人安慰他们。因此,我赞叹那早已死的死人,胜过那还活着的活人。并且我以为那未曾生的,就是未见过日光之下恶事的,比这两等人更强。(传4:1-3)
信徒应当热爱神所赐的生命,每日享受生命的美好;但许多人却不是这样。彼得知道,信徒不能免于各样严重的艰难,而这些事都会窃取喜乐(1:6)。本书前面讨论过,信徒常在好斗又怀有敌意的不敬虔社会上成为寄居者(2:11),因此生活中难免面临逼迫与受苦(2:20-21,3:14-15、17,4:1、12、19,5:10)。即或有苦难,彼得在这段经文中却称信徒是“爱生命,愿享美福”的人(10节),且教导信徒如何实现这个渴望:1. 要有正确的态度,2. 要有正确的回应,3. 要有正确的标准,4. 要有正确的动机。这封书信从2:21开始讨论基督徒在不敬虔的世上应有的表现,此处则作出结论,以3:8上的总而言之(to de telos)开头。这个词也可以译为“最后”,并不是指这封书信的最后,而是指目前这个段落的结语。彼得先具体提到社会关系(2:13-17)、职场关系(2:18-20)、与未信主配偶的关系(3:1-7),然后是给所有信徒的一般劝诫,带领信徒进入神要他们享有的福分中。
(一)有正确的态度(3:8下)
你们都要同心,彼此体恤,相爱如弟兄,存慈怜谦卑的心。
正确的态度是一切的起头。这种敬畏神的观点包含五个属灵品德。
第一,信徒应当同心(homophrones),意思是“同样的思想”。信徒要同心生活在一起,一同委身于真理,由此带来彼此心意的联合(参罗12:5、16;林前10:17,12:12;加3:28;腓2:1-5)。即使处在严重迫害之下,信徒也不可彼此冲突:
只要你们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叫我或来见你们,或不在你们那里,可以听见你们的景况,知道你们同有一个心志,站立得稳,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努力。凡事不怕敌人的惊吓,这是证明他们沉沦,你们得救都是出于神。(腓1:27-28)
耶稣教训门徒:“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4-35)耶稣以大祭司身份向神祈求时,曾恳切求神使所有信徒在灵里合一(约17:20-23),神也应允他的祷告。所以,在基督里,信徒都成为一了(弗4:4-6;参林前6:17,8:6),这个属灵事实应该成为教会表现合一的根本。早期教会正是合一的典范(徒2:42-47)。
体恤(sumpatheis)原意“有同样的感受”,是体验基督徒生活圆满的第二个成分。基督徒要在真理上合一,也要愿意同感他人的痛苦,即使是自己不认识的人(参太25:34-40;来13:3;雅1:27)。基督是体恤世人的大祭司(来4:15),基督徒当像基督一样,共同承担他人的感受,无论是忧伤或喜乐(罗12:15;林前12:26;林后2:3;西3:12;参约11:35;雅5:11);面对失丧者为生活问题痛苦挣扎而焦急的时候,更不可麻木、冷漠、吹毛求疵(参太9:36;路13:34-35,19:41)。圣徒必须以同理心陪伴这些人,宣扬神的救恩真理(参徒8:26-37)。
第三,彼得提到相爱如弟兄(philadelphoi)。这个词的前半部分是phileō这个动词,意思是“爱”,指在某些方面密切相关的人彼此间的情感。表现出这种情感的人,就会无私地彼此服侍(徒20:35;罗14:19,15:2;林后11:9;腓4:14-16;帖前5:11、14;约叁6节)。这种服侍开始于教会信徒彼此之间,再延伸到全世界。
慈怜(eusplagchnoi)词根指人体内的器官,有时译为“肚腹”或“肠子”(例如徒1:18)。情感和情绪会受内心的影响,因此这个词是指一种强大的情感(弗4:32;参林后7:15;帖前2:8)。这个词与体恤颇为相似,表示在别人的痛苦上感同身受,正像神借着他儿子对罪人所存的慈悲怜悯(参太23:37;路13:34,19:41-42;约11:35)。
彼得提出享受基督徒美好人生的最后一个成分,就是谦卑的心(tapeinophrones),希腊原文意“内心谦卑”。谦卑可说是基督徒生活中总括一切的基本美德(5:5;太5:3,18:4;路14:11,18:14;弗4:1-2;西3:12;雅4:6;参诗34:2;箴3:34,15:33,22:4)。保罗在腓立比书2:3也使用这个词:“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在此多年以前,耶稣也曾借着他自己的榜样来说明谦卑的重要性,他说:“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太11:29;参腓2:5-8)
信徒在真理和生活上若能彼此合一,性情安稳,对需要福音者仁慈,敏锐察觉堕落罪人的痛苦,以爱心服侍众人而不惜牺牲自己,待人慈怜而非严苛,最重要的是像救主一样谦卑,就必在基督里享有最大的喜乐。
(二)有正确的回应(3:9)
不以恶报恶,以辱骂还辱骂,倒要祝福;因你们是为此蒙召,好叫你们承受福气。
敬虔的生活方式,不只包含发自正确态度的正确举动,还包含被错待时能有合宜的回应。不以恶报恶是不定现在式分词(mē apodidontes),可表示“停止返回”。信徒若没有以更多恶来报复恶事,就不可开始这样做;若有,就必须停止(参利19:18;申32:35-36;箴20:22,24:29;罗12:19;来10:30)。
恶是从希腊文kakos来的,不单指坏的言语或动作,而是坏的本质。信徒若被怀有恶意的人恶待,也不可报复。彼得呼应了耶稣在“登山宝训”的教导: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太5:38-45上;参赛53:7;路23:34;徒7:60;罗12:14、17;林前4:12;帖前5:15)
这一点与正确的态度一样(8节),基督就是典范(见本书关于2:21-23的讨论)。
论到言语问题,彼得警告读者不可以辱骂还辱骂。辱骂这个词(loidoria)意思是“漫骂式的抱怨”、“咒诅”、“说人坏话”,这也是2:23“骂”的原文词根。信徒绝不可采取这样的报复行动(弗4:29;西3:8;参箴4:24,19:1;传5:6)。在言语上,使徒保罗也提醒信徒要有正确的回应:“被人咒骂,我们就祝福。”(林前4:12)他警告其他信徒不可辱骂(6:10),甚至不可与辱骂的人结交(5:11)。使徒行传23:1-5记载,保罗有一次因报复仇敌的辱骂而懊悔:
保罗定睛看着公会的人,说:“弟兄们,我在神面前行事为人都是凭着良心,直到今日。”大祭司亚拿尼亚就吩咐旁边站着的人打他的嘴。保罗对他说:“你这粉饰的墙,神要打你!你坐堂为的是按律法审问我,你竟违背律法,吩咐人打我吗?”站在旁边的人说:“你辱骂神的大祭司吗?”保罗说:“弟兄们,我不晓得他是大祭司;经上记着说:‘不可毁谤你百姓的官长。’”
信徒受到敌意的苦待时,不可报复,倒要祝福。祝福的原文意思是称赞或说人好话(参路1:42)。对此,彼得提出几个实用的建议。
第一,信徒可以借着无条件地爱人,给人祝福(约13:34,15:12;罗12:9-10;西2:2,3:14;帖前4:9;雅2:8;约壹3:23,4:7)。第二,信徒为人祝福时,可以祷告求神让尚未信主的人得到救恩(参太5:44;提前2:1-4),或让信徒得以成圣。第三,信徒可以借着感谢来给人祝福(罗1:8;林前1:4;林后1:11;腓1:3-5;西1:3-6;帖后1:3)。最后也最重要的是,信徒应饶恕逼迫他们的人(4:8;可11:25;路17:4;西3:13;参创50:20-21;撒下18:5;箴19:11)。在马太福音18:21-35的比喻中,耶稣完美地阐明这种饶恕的动机:
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天国好像一个王要和他仆人算账。才算的时候,有人带了一个欠一千万银子的来。因为他没有什么偿还之物,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儿女,并一切所有的都卖了偿还。那仆人就俯伏拜他,说:‘主啊,宽容我,将来我都要还清。’那仆人的主人就动了慈心,把他释放了,并且免了他的债。那仆人出来,遇见他的一个同伴欠他十两银子,便揪着他,掐住他的喉咙,说:‘你把所欠的还我!’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说:‘宽容我吧,将来我必还清。’他不肯,竟去把他下在监里,等他还了所欠的债。众同伴看见他所做的事就甚忧愁,去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于是主人叫了他来,对他说:‘你这恶奴才!你央求我,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你不应当怜恤你的同伴,像我怜恤你吗?’主人就大怒,把他交给掌刑的,等他还清了所欠的债。你们各人若不从心里饶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这样待你们了。”
在这比喻中,不肯饶恕的仆人表现出双重标准;信徒如果也这样行,实在令人无法想象,因为他们是为此蒙召,好让他们承受(白白领受)福气(恩赐)。彼得的重点是,信徒已领受神所赐、不配得的永远福气,就是原本欠神无法偿还的债,却得了彻底的赦免,且能永远与神同在天堂(太1:21;约10:28;罗5:8-9,6:23,加1:4;弗1:7;西1:14,2:13-14;帖前5:9;约壹4:9-10),不必承受他对罪所发出的怒气和报复。既然如此,信徒白白饶恕得罪他的人,应该是可预期的结果,因为与神的伟大和神所遭受的冒犯相比,信徒和得罪者都是微不足道的。
(三)有正确的标准(3:10-11)
因为经上说:人若爱生命,愿享美福,须要禁止舌头不出恶言,嘴唇不说诡诈的话;也要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
罗伯逊·麦奎尔金(Robertson McQuilkin)曾写道,对于圣经的本质和用途,信徒必须有以下的关键预设和信念:
神是圣经的作者,所以圣经具有权柄,是人类思想与行为的绝对权威。“如经上所记”这句话是整个新约圣经中一再出现的主题。事实上新约圣经包含两百多处直接引自旧约的经文。此外,新约圣经还有极多引用旧约典故之处,数量难以确定。新约经卷作者按照耶稣基督的榜样,将他们的神学建立在旧约的根基上。对基督与使徒而言,引用圣经就是为某个议题作出定论。[1]
因此,信徒若要享受神所赐的生命,就要学效基督与使徒,按照圣经的标准生活与服侍(箴6:23;太4:4;罗15:4;提后3:16;来4:12)。彼得在此引用诗篇经文来辩证他先前提到的教导,阐释了这个原则。
彼得在第10节一开始就说因为,是要让第8、9两节与诗篇34:12-14的引文连接,用来支持他的劝诫:信徒必须正确地回应别人的敌意。基督徒(就是此处所说爱生命、愿享美福的人)所说的话,绝对不可出于不道德性情里的恶。
舌头往往不受控制,很容易犯罪:“舌头就是火,在我们百体中,舌头是个罪恶的世界,能污秽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轮子点起来,并且是从地狱里点着的。”(雅3:6;参1:26,3:9-10;诗12:3;箴12:18,15:2、4)
信徒不但不可用口舌报复,而且要嘴唇不说诡诈的话。他们必须忠于事实真理(诗51:6;箴3:3,23:23;林前13:6;腓4:8;参书24:14;撒上12:24),反对所有谎言、欺骗、伪善(出20:16;箴6:16-19,10:18,12:17、19、22;亚8:16;弗4:25;西3:9)。其实言语问题都不是由嘴控制,乃是由内心控制的,正如耶稣在马太福音12:34所说:“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
第11节引用了诗篇34:14,里面包含四道直截了当的命令。第一,信徒要离恶(参箴3:7,16:6、17;赛1:16-17;帖前5:22)。离的原文(ekklinatō)带有一个意思,就是强烈、严正地拒绝罪恶的事——此处就是指以罪恶的方式对待人,也包括逼迫圣徒的人(参太5:44;罗12:14)。
第二,彼得吩咐读者要行善,就是去做性质优越、能传达深厚美德的事。当今流行的观念是将美好人生视为“随心所欲,自己高兴就好”(违法的性关系、毒品、酗酒、过度又盲目的娱乐等),不惜违背神的旨意;但彼得的教训与此形成清楚的对比。如果检视前一句话“人若爱生命,愿享美福”当中的几个字眼,就会发现世人对美好人生的看法,与圣经的观点有极强烈的对比。生命(原文是zoēn,而非bios)意味着将生命发挥到极致的体验与丰富,而不仅是与死亡相对的“活着”。爱(agapan)是表达这个情感最强烈的用词,带有意志坚定的情感或渴望的意思(例如,太22:37-39;约13:34-35,14:15、23;21:15-17;罗5:8;8:35、39;林前13:1-4、8、13;弗2:4,5:25;约壹3:1、16)。
第三和第四点连在一起,吩咐信徒要寻求和睦,一心追赶。寻求和追赶的原文都传达出动作的激烈与积极性(这句话隐含一个比喻,就是猎人费尽心力追逐猎物的踪迹)。和睦(eirēnēn)是指持续的平静状态,可产生持久的喜乐与幸福(参路2:14,8:48,19:38;约14:27,16:33;罗5:1,8:6,15:13;加5:22;腓4:7;西3:15;帖后3:16)。基督徒要寻求和睦,积极追寻和平,甚至包括与不认识基督的逼迫者和平相处(参罗12:18,14:19;帖前5:13;帖后3:16)。基督徒应当被世人视为和平的缔结者,只要不违背真理,就应尽全力与人和睦相处(参太5:9;罗12:18,14:17,19:2;林后13:11;提后2:22;雅3:17)。
(四)有正确的动机(3:12)
因为主的眼看顾义人,主的耳听他们的祈祷;唯有行恶的人,主向他们变脸。
彼得在此引用诗篇34:15-16,清晰地描绘了事实情况,让信徒有动力过讨神喜悦的生活。诗篇作者提到神至高无上的统治(诗90:2,102:25-27;但4:35;弗3:11),他鉴察万事(伯28:24;箴5:21),知道万事(诗147:5;罗11:33),叫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创2:16-17;罗1:20),并刑罚不遵守命令的人(结18:4;罗6:23)。但彼得在这里的首要重点并不在于审判,而是神对他百姓的恩慈看顾。
主的眼是旧约圣经常用的字词,指神对他百姓特别的关照(箴5:21;亚4:10)。这个词有时候也指出神审判世人时的观看(摩9:8;参箴15:3),但此处是强调神的全知可看见信徒生活的每个细节(参诗139:1-6)。
神也注意观看义人,因此他可以听他们的祈祷。祈祷的原文(deēsin)意思是“恳求”、“请求”或“祷求”,是指信徒呼求神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诗5:2;太7:7;腓4:6;约壹5:14-15)。神时时刻刻完全知道他儿女生活中的每件事;既知道主必然看顾、始终等候着他的儿女,要垂听和回应他们的祷告(4:7;诗50:15,65:2,138:3;罗8:26;来4:16),信徒应该有足够的动力,活出彼得所教导的生活。
另一方面,凡是行恶的人,主向他们变脸。主的眼是指他的看顾,而旧约里提到主的脸时,通常是指审判(参创19:13;哀4:16)。主的眼代表他的全知,看见万事,而他的脸在此处则代表他的愤怒和不悦的展现(参诗76:6-8)。神的怒气要向行恶的人和不遵行他话语的人发作(参启6:16)。
基督徒无论在今日或彼得的时代,都要与带有敌意的世界对抗。但基督徒可以谦卑度日,以基督的样式回应逼迫,持守神所立下面对掌权者的标准,因为基督徒已得到应许,即使在艰难的处境中,神依然看顾他们、保护着他们,随时会赐下福分。
[1] 《释经与应用》(Understanding and Applying the Bible, rev. ed. [Chicago: Moody, 1983, 1992],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