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渴慕主的道(2:1-3

 

所以,你们既除去一切的恶毒、诡诈,并假善、嫉妒,和一切毁谤的话,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你们若尝过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

 

喜爱主的道、以主的道为乐,是真正得救者的标记。耶稣说过:“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8:31-32)使徒保罗也呼应这个原则:“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神的律。”(罗7:22)旧约时代的圣徒也表达出强烈渴慕神的道,约伯曾说:“他嘴唇的命令,我未曾背弃;我看重他口中的言语,过于我需用的饮食。”(伯23:12)诗篇也清楚说道,敬畏神的人“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诗1:2;参19:9-1040:8)。先知耶利米在艰难中更加珍爱神的启示:“耶和华——万军之神啊,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你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因我是称为你名下的人。”(耶15:16

 

信徒以神的道为乐,这正是圣经最长的篇章(诗119)最重要的主题。在这篇经文的中间部分,诗人总结他如何喜爱神的话语、仰赖这道:

 

 

 

我何等爱慕你的律法,终日不住地思想。你的命令常存在我心里,使我比仇敌有智慧。我比我的师傅更通达,因我思想你的法度。我比年老的更明白,因我守了你的训词。我禁止我脚走一切的邪路,为要遵守你的话。我没有偏离你的典章,因为你教训了我。你的言语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我借着你的训词得以明白,所以我恨一切的假道。(诗119:97-104;参16243547-487292111113127159167174

 

 

 

渴慕神的道,这是圣灵所激发的,彼得希望基督徒都忠于这样的渴慕。因此,本段经文提出五个守则,信徒若能遵行,就可对神的道产生更坚定、更持久的渴望:1. 信徒应谨记自己生命的源头,2. 应除去自己的罪,3. 应认识自己的需要,4. 要追求属灵的长进,5. 要查看所得的福分。

 

(一)谨记生命的源头(2:1上)

 

因此

 

因此是承接彼得前书1:23-25,尤其是“不能坏的种子……神活泼常存的道”——也就是带来新生的福音。神的道是得救的源头(提后3:15),因为他那改造人心的恩典,就是借着他的话语带来新生命(雅1:18;参约20:31;罗10:17)。神的道不像自然界中会朽坏的种子(参林前15:36-37),而是不会朽坏的神圣种子(参路8:11;约壹3:9),成为信徒持续不断在属灵上转变与成长的来源(诗119:105;约15:317:17;罗15:4;弗5:26;提后3:16-17;参申17:19-20;书1:8)。

 

因此这两个字简洁地提醒读者,当记得神的道在他们生命中有拯救的大能,成为一种根基,让他们持续不断奉行圣经,以此作为活出基督徒生命的唯一力量(参太4:4;徒20:32;罗15:4;加3:34:9;提后3:16-17)。

 

圣经中还有许多其他经文包含提醒和劝勉,强调神的道是属灵生命与力量不可或缺的泉源(诗19:10119:5093140;箴6:2330:5;太7:24;路11:28;西3:16)。神曾借着先知以赛亚向世人宣告:

 

 

 

雨雪从天而降,并不返回,却滋润地土,使地上发芽结实,使撒种的有种,使要吃的有粮。我口所出的话也必如此,决不徒然返回,却要成就我所喜悦的,在我发他去成就的事上必然亨通。(赛55:10-11;参来4:12

 

 

 

耶稣曾告诉门徒:“现在你们因我讲给你们的道,已经干净了。”(约15:3)神的道在信徒生命中自始至终都有大能大力,与信徒初信时并无二致(帖前2:13;参诗19:7-9;腓1:6)。

 

(二)除去一切的罪恶(2:1下)

 

你们既除去一切的恶毒、诡诈,并假善、嫉妒,和一切毁谤的话

 

竭力除去罪恶,唯有如此才能帮助我们持续渴慕神的道。真理揭露罪恶、对抗罪恶、要求公义,而人若眷恋罪恶,就会受罪驱使而与真理背道而驰。彼得在此使用命令式分词,吩咐读者除去生命中的罪恶。除去的原文动词(apothemenoi)适用于任何一种拒绝,有时特别指剥除脏污的外袍,而保罗也曾用这个比喻警戒歌罗西的信徒:“要弃绝这一切的事,以及恼恨、忿怒、恶毒、毁谤,并口中污秽的言语。不要彼此说谎;因你们已经脱去旧人和旧人的行为。”(西3:8-9;参弗4:2225;来12:1;雅1:21

 

在古代的基督教洗礼仪式中,受洗者通常会在受洗后脱下、丢弃原来的衣物,穿上教会给的衣袍。更换新衣就象征一个救恩的事实:丢弃旧生命、开始新生命(罗6:3-7;林后5:17;弗4:24)。生命中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转变,就应该除去一切的罪恶一切的在此出现三次,强调全然彻底),因罪恶阻挠人完全渴慕神的道(来12:1;参提后2:4)。

 

一切的恶毒是彼得所列出的第一类罪恶。在英文里,恶毒是指渴望伤害别人,而其原文(kakia)则是一切罪恶的总称,指广泛的邪恶与卑劣。新美国标准圣经(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有好几处将这个词译为“恶意”(罗1:29;林前5:8;弗4:31;西3:8;多3:3),但这个词也可译为“难处”(太6:34)、“罪恶”或“邪恶”(徒8:22;雅1:21)。

 

其次,信徒被吩咐要除去一切的诡诈dolos),这词的字面意思是“钓饵”或“鱼钩”,指狡诈、不诚实、错谬、阴险(2:223:10;参可7:22-23;约1:47;罗1:29)。路加在使徒行传13:13也用这个词,描述保罗斥责行邪术的以吕马是“充满各样诡诈奸恶”(徒13:10)。

 

第三类罪恶是假善hupokrisis),这词原本是指戴面具的演员,在这里是指属灵上的不真诚与假装(参结33:31-32;太15:7-923:23-24;路18:11;林后5:12)。这个词可以描述任何不真实的行为表现,或是行为不符合自己真正相信或自称相信的事(太23:28;可12:15;路12:1;罗12:9;加2:13;提前4:2;雅3:17)。

 

嫉妒phithonos)就是憎恶别人发达的心态(参太27:18;罗1:29;腓1:15;多3:3)。嫉妒往往导致嫌隙、苦毒、怨恨、冲突(参林前3:3;提前6:4;雅3:16)。

 

最后,彼得提到一切毁谤的话katalalias),这个词的原文是个拟声词,就像在人背后传播流言蜚语时嚼舌根的耳语声(林后12:20),基本上是指诽谤人的品格(参2:123:16;雅4:11)。

 

彼得所列的这几项罪恶并非无所不包,他只是借此来代表恶。事实上,最前面提到的一切的恶毒,就足以包含所有罪恶,以此呼吁读者悔改认罪,唯有如此才可排除一切障碍,使人渴慕神真理的心不受阻挠。

 

(三)认识自己的需要(2:2上)

 

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

 

信徒需要神的真理,就如婴儿需要喝奶。彼得描述信徒强烈渴望神的启示,好比才生的婴孩artigennēta brephē)对母奶的渴望那么专注。彼得也可以只用brephē这个词来说明他的要点,但他为了强调,又加上artigennēta这个修饰词,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就是“刚出生的”。这两个词连用,是指刚从母腹生出的婴孩哭着要喝母奶,对他们而言,喝奶是唯一且急切的渴望,这是出于神的设计,因为婴孩这最早的渴望正是他们最大的需要。这个比喻也说明信徒应当如何强烈地渴望神的道,这种渴望是独一无二且不会停息的,因为生命有赖于此。

 

爱慕epipothēsate)是命令式动词,吩咐信徒当坚定地渴望或渴求某种东西。使徒保罗共有七次使用这个词(罗1:11;林后5:29:14;腓1:82:26;帖前3:6;提后1:4),每次都表达一种强烈、一再出现、难以满足的欲望或热情(参诗42:1119:174;雅4:5)。这个词的意思也包含夫妻对于配偶的强烈想念、极度饥饿时的强烈渴望、对已故的所爱之人怀有的酸楚思念、基督徒父母强烈渴望迷途的儿女悔改顺服的心情、信徒对于未信主的家人或密友能够得救的强烈渴望。上述定义都阐明一种浓烈、耗尽全力的渴望,彼得正是期盼读者如此渴慕圣经。不过,无论哪一种都比不上婴孩对于喝奶的渴望那么强烈。

 

彼得把他们渴望的目标与纯净的灵奶相比,这里的纯净adolos)是指不搀杂质、不受污染的,通常是用来指谷物、酒、蔬菜油等农产品,以及此处所提到的。信徒当渴慕没有混杂的纯净目标,可以成为真正的维持力量,也就是纯净的灵奶灵奶译自logikos,在新美国标准圣经(NASB)的罗马书12:1,此词译为“属灵的”(spiritual),其他英文译本则译为“理所当然的”(reasonable,参英王钦定本和新英王钦定本),这表示我们不能太过局限此词的意思。Logikos最初是指“属于言词”或“属于理性”,表达出理性或推理的意思,如果把这个意思套用在彼得的经文中,这句话就会译为“纯净理性的奶”或“纯净合理的奶”,但新美国标准圣经却选择将之译为“属于道的”(of the word),因为如此才足以传达彼得的用意,就是要让读者注重圣经。犹太拉比传统上将神的律法视为乳品,诗篇19:8-9119:140都说,神的话语是纯净的。因此,纯净的灵奶是合情合理又适宜的用语,表达出神的道是信徒纯净的源头。

 

2节也有更宽广的背景脉络,更进一步支持新美国标准圣经对于logikos的翻译。彼得以一句话作为彼得前书1章的结语,就是“主的道是永存的”,这道就是信徒新生命的源头。因此,他在此提到灵奶时,就是呼应前面提过的“主的道”,这个灵奶也就是圣经的同义词。

 

请注意彼得在此并没有命令什么,他没有规定信徒要读主的道、研究主的道、默想主的道、教导主的道、传讲主的道、查考主的道、背诵主的道。这些都是基本的,也有其他经文的确命令信徒要这样做(参书1:8;诗119:11;徒17:11;提前4:1113;提后2:154:2)。不过,彼得把焦点放在更根本的元素上,这是信徒努力去做上述各事之前就需要的,也就是深切、持续地渴慕真理的道(参帖后2:10下)。

 

无论信徒是刚归信不久,或是在信仰上已经较为成熟了,渴慕主的道(参尼8:1-3;诗119:97103159167;耶15:16;徒17:11)总是属灵滋养与成长所必需的(伯23:12)。耶稣也强调这一点,他在旷野对撒但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4:4;参申8:3;路4:4)。在后现代文化中,世人终日不懈地运用广播、电视、影片、网路、电玩游戏、书籍、期刊,甚至所谓的基督教讲台,产生大量的垃圾资讯,这一切都导致灵命的营养不良,以及对于真正的属灵食物失去味口。事实上,信徒唯有常常领受主的道,才能获得充足固定的养分。

 

(四)追求属灵的成长(2:2下)

 

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救。

 

看到营养不良、身体孱弱、成长迟缓的人,我们总是觉得很可悲。但更可悲的是,有些信徒在属灵上营养不良、成长迟缓。信徒都应该渴望在基督里愈加健壮与成熟的机会,以便享有更大的福气,也更为主所用。因此渐长auxēthēte)是一个被动式动词,字面意思是“可让你成长”。彼得在他的第二封书信最后也使用这个动词,吩咐信徒要“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彼后3:18;参徒20:32;提前4:6)。圣灵借着让信徒吸收真理,促使信徒成长并成熟(参林后3:18)。

 

以致得救是信徒属灵成长显而易见的目标。主的道会使信徒长大,步入救恩成圣层面最完整、最终的样式,正如保罗吩咐腓立比的信徒:

 

 

 

这样看来,我亲爱的弟兄,你们既是常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我如今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就当恐惧战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2:12-13;参约8:31-32;林后3:18;西1:21-23;来3:14;雅1:25

 

 

 

彼得勉励信徒要借着主的道而渐长,他强烈地暗示信徒,有必要对自己现时的属灵成长觉得不够满意。这段经文也呼应保罗曾说对于自己生命的现况觉得不满的话:

 

 

 

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并且得以在他里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义,乃是有信基督的义,就是因信神而来的义,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或者我也得以从死里复活。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3:7-14

 

 

 

真实属灵成长的动力,就是出于一种合理的不满意,再加上真诚渴望只以主的道为满足。

 

(五)查看所得的福分(2:3

 

你们若尝过主恩的滋味

 

彼得提出渴望主道的第五项动力,正呼应诗篇作者的话:“你们要尝尝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诗34:8是第一级的条件分词,引介某个命题为真的必要事实或条件。彼得的读者们归信时都尝过或经历过主恩的滋味——主的美善与恩典,他们已经知道这是何等有福又美好的,因此他们应该渴望借着以主的道为食物,享有更多美好。信徒应该时常查看自己得救的福气,记得神多次应允他们的祈祷(参诗40:1116:1138:3;耶33:3;太7:7;约15:7;约壹5:14-15),且记得他总是以仁慈和怜悯触动他们的生命(参诗17:726:336:7103:11106:1117:2118:29138:2;哀3:22-23;路1:50;加6:16;弗2:4)。先知耶利米曾写道:“耶和华——万军之神啊,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你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因我是称为你名下的人。”(耶15:16

 

彼得使用简单的类比,以初生婴孩渴慕母奶来比喻不同成熟度的信徒都热切渴慕主的道,这番话正总结他从彼得前书1:13开始的一系列劝勉。首先,基督徒得救之后,应以追求圣洁来回应神(1:13-21)。其次,信徒必须以爱对待教会中所有人,将他们当作基督里的弟兄姊妹(1:22-25)。最后,信徒必须持续不断渴慕主的道,以此回应他们对道的基本需求(2:1-3)。每个基督徒都应与诗篇作者一致,用坚定的话说:“你的话极其精炼,所以你的仆人喜爱。我微小,被人藐视,却不忘记你的训词。你的公义永远长存;你的律法尽都真实。”(诗119:140-142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