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拣选的要素(1:1-2

 

耶稣基督的使徒彼得写信给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细亚、庇推尼寄居的,就是照父神的先见被拣选,借着圣灵得成圣洁,以致顺服耶稣基督,又蒙他血所洒的人。愿恩惠、平安多多地加给你们。

 

拣选的教义虽是整个救赎历史的起点,但使徒彼得在书信开头就提到这个教义,还是颇令人惊奇(保罗也曾这样做,参弗1:1-5;多1:1-2),而且他在前面表明身份之后,就毫不迟疑地提到被拣选1:1)这个词。这封信一开始就写下最具争议性、最令人厌弃的教义,但彼得丝毫没有不自在或意图辩解、掩饰,也无意向反对的论点做任何解释或推托;反而直截了当地把“神至高无上的拣选”,这个众使徒和教会中所认知和相信的真理表明出来。如今,这个无可置疑的真理教义依然遭到许多人的质疑和鄙弃。英国圣经教师兼著作等身的神学作者阿瑟·宾克(Arthur W. Pink,逝于1952年),论到世人对神至高的主权和由此衍生的神圣拣选教义的看法时,这样写道:

 

 

 

我们都相当清楚,我们所写的内容,与现今在宗教文学与教会讲坛上所传递的多数教导,是公然敌对的。我们必须坦然承认,关于神至高主权的假设,以及其所有必然的结果,是与天然人的意见和想法直接冲突的;不过,天然人原本就不能够思考这些事,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恰当地估量神的性情与作为,也正因如此,神才将他的心意启示给我们。他在启示中明白宣告:“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赛55:8-9)有鉴于这段经文,我们必然可以预期,圣经的大部分内容都与肉体心思的观感有所冲突,因为肉体心思是与神为敌的。因此我们要迎合的绝对不是这个时代的流行信念,也不是众教会的信条,乃在耶和华的律法与见证。我们所求的,就是不偏不倚、专注用心地检视我们所写下的内容,且是在真理的光照下,以祷告的心这样做。[1]

 

 

 

宾克这段分析在现今依然适用,正如他所表明,基督徒必须完全明白且赏识这最不可少又至关重要的教导。彼得在此阐述神圣拣选的神学含义和实际应用,共可分七大点,分述如下:拣选的条件、拣选的性质、拣选的源起、拣选的范畴、拣选的果效、拣选的可靠、拣选的好处。

 

(一)拣选的条件(1:1上)

 

耶稣基督的使徒彼得写信给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细亚、庇推尼寄居的……

 

彼得这位被圣灵感动的作者,在此说自己的身份乃是耶稣基督的使徒。新约有其他经文也指出彼得是使徒,而且每次出现耶稣的使徒名单时,都将彼得放在首位(太10:2;可3:16;路6:14;徒1:13),强调他是十二使徒之首。

 

在问安的第一段,彼得不单要向读者指明他们是神的选民,同时也提到他们是地上寄居者的状况。彼得描述说,读者在世上的状况是寄居的parepidēmois),这个词可以指暂时的居民,或是外国人、难民(参创23:4;出2:2222:21;诗119:19;徒7:29;来11:13)。彼得进而指明,他们是分散在各地的(分散的原文是diaspora,英文dispersion〔“散布”〕就是源自这个词根)。圣经注释、神学著作和圣经历史书等,经常将diasporadispersion互用;在新约圣经另外两处(约7:35;雅1:1),diaspora这个词前面都加上定冠词,用来专指被亚述和巴比伦掳放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不过,彼得在此处并没有加上定冠词,因此我们最好把这个词解释为广泛分布在各地的信徒。

 

虽然神呼召彼得作犹太人的使徒(加2:7),但由不加定冠词的diaspora这个词,我们却可以断定彼得的问安并非只针对犹太人。另一个经节也支持这样的解释:“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劝你们要禁戒肉体的私欲;这私欲是与灵魂争战的。”(2:11),彼得在此不只是对散居国外的犹太人说话,也对外邦信徒说话,因为这两群人从属灵上来说都是在世上寄居的。

 

教会乃是由分散世界各地的异乡人与朝圣者组成的,他们乃是远离天上家园的一群人(参腓3:20;来11:13-1613:14)。彼得在此特别提到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细亚、庇推尼的教会,这些都是当时小亚细亚(今土耳其)的省份。本都在最北边,通常到五旬节那个特别的日子,就有该地的朝圣客来到耶路撒冷(徒2:9);这个省也是亚居拉(徒18:2)的家乡,他是犹太人,与妻子百基拉在罗马成为基督徒,后来与保罗一起服侍(徒18:18)。加拉太在小亚细亚的中部地带,包含特庇、路司得、以哥念等城镇,保罗数度在这一带传福音(徒14:1-1316:1-518:23)。加帕多家位于小亚细亚东半部、在基利加的北边,也与使徒行传2:9出现的朝圣者有关。亚细亚包含小亚细亚西部的大半地带,里面又分为每西亚(Mysia)、吕底亚(Lydia)、卡里亚(Caria),以及弗吕家(Phrygia)等地区,这个省份正是保罗第三次传道旅程中广泛进行事工的地带:“一切住在亚细亚的,无论是犹太人,是希腊人,都听见主的道”(徒19:10),且在使徒行传中另有十二次提到这个地区。庇推尼位于小亚细亚的西北边,靠近当今土耳其境内分隔欧亚两洲的博斯普鲁斯海峡(Bosphorus),新约圣经中另外提到此地的只有一处经文,就是保罗第二次传道旅行途中,圣灵禁止他进入此地区(徒16:7)。

 

根据彼得在问安中所提到的地区,可见这封信所流传的地带幅员辽阔。而且,在这些地区的教会都收到此信且加以诵读。例如,小亚细亚至少有七间教会(以弗所、示每拿、别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铁非、老底嘉),他们在三十年后收到复活的基督亲自给他们的特别启示(启1:112-3章)。小亚细亚也有其他闻名的地点,例如歌罗西是彼得没有提及的。所以彼得的信就是写给散住在这个异教、敌对地区中的一大群属灵寄居者。

 

彼得写信给这么广大的读者,是因为罗马对于基督徒的逼迫已横扫整个帝国,各地信徒都将遭受苦难(参路21:12;腓1:29;雅1:1-3)。彼得希望信徒都记得,面对即将来到的痛苦和艰难,他们依然是神所拣选的子民,因而能够在得胜的盼望中面对逼迫(参4:131619;罗8:35-39;提后3:11;来10:34-36)。

 

(二)拣选的性质(1:2上)

 

……被拣选……

 

彼得的读者身为属灵的寄居客旅,最重要的事不是他们与世界的关系,而是他们与天上的关系。希伯来书作者描述亚伯拉罕的盼望时,这样告诉我们:“因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来11:10;参13-16;约14:1-3;腓3:20

 

彼得深知这项真理,因此提到他读者的身份乃是被拣选的(eklektos),在2:9他再次讲述这个概念:“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得在此引用了旧约经文,阐明他知道神已按其至高无上的主权拣选了以色列:“因为你归耶和华——你神为圣洁的民;耶和华——你神从地上的万民中拣选你,特作自己的子民。”(申7:6,参14:2;诗105:43135:4

 

神至高无比的爱,也使他拣选了教会。使徒保罗对以弗所教会说:“我们也在他里面得了基业;这原是那位随己意行、做万事的,照着他旨意所预定的。”(弗1:11)又对帖撒罗尼迦的信徒说:“主所爱的弟兄们哪,我们本该常为你们感谢神;因为他从起初拣选了你们,叫你们因信真道,又被圣灵感动,成为圣洁,能以得救。”(帖后2:13;参约15:16;罗8:29-30;林前1:27;弗1:4-52:10;西3:12;帖前1:4;多1:1

 

耶稣也曾毫不含糊、笃定地教导关于拣选的真理:“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就没有能到我这里来的;到我这里来的,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约6:44)“我这话不是指着你们众人说的,我知道我所拣选的是谁。”(约13:18;参路10:2018:7;约17:69)在橄榄山的讲道中,他也认定神圣拣选的真理,曾三次间接提到这个真理:“若不减少那日子,凡有血气的总没有一个得救的;只是为选民,那日子必减少了。”(太24:22;亦见2431;可13:20

 

神从全世界拣选一群人来归属于他(启5:97:9;参约10:16;徒15:14),教会就是这一群人(参罗8:29;弗5:27)。整本新约圣经从头到尾,都清楚呈现出“拣选”这个至关重要的真理(2:8-9;太24:222431;路18:7;西3:12;多1:1-2;雅2:5)。使徒约翰就多次引述耶稣说过的话,提到天父将他自己所拣选的人交给圣子:

 

 

 

“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因为我从天上降下来,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来者的意思行。差我来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赐给我的,叫我一个也不失落,在末日却叫他复活。因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犹太人因为耶稣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就私下议论他,说:“这不是约瑟的儿子耶稣吗?他的父母我们岂不认得吗?他如今怎么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呢?”耶稣回答说:“你们不要大家议论。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就没有能到我这里来的;到我这里来的,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在先知书上写着说:‘他们都要蒙神的教训。’凡听见父之教训又学习的,就到我这里来。”(约6:37-45

 

你从世上赐给我的人,我已将你的名显明与他们。他们本是你的,你将他们赐给我,他们也遵守了你的道。……我与他们同在的时候,因你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了他们,我也护卫了他们;其中除了那灭亡之子,没有一个灭亡的,好叫经上的话得应验。……父啊,我在哪里,愿你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那里,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因为创立世界以前,你已经爱我了。(17:61224

 

 

 

选民就是天父爱圣子的表现。凡是天父所赐下的人,圣子都领受了,圣子也保护他们、扶持他们,直到永生。在最后晚餐的马可楼上,耶稣也将这个真理告诉他的门徒:“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并且分派你们去结果子,叫你们的果子常存,使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就赐给你们。”(约15:16)约翰福音5:21说:“父怎样叫死人起来,使他们活着,子也照样随自己的意思使人活着。”在保罗的第一次传教旅程期间,神的至高主权拣选了在彼西底安提安的教会,路加详细记叙了这个过程:

 

 

 

保罗和巴拿巴放胆说:“神的道先讲给你们(犹太人)原是应当的;只因你们弃绝这道,断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我们就转向外邦人去。因为主曾这样吩咐我们说:我已经立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救恩,直到地极。”外邦人听见这话,就欢喜了,赞美神的道;凡预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于是主的道传遍了那一带地方。(徒13:46-49

 

 

 

保罗清楚提到,拣选完全是神至高主权的目的和恩惠的结果:“神救了我们,以圣召召我们,不是按我们的行为,乃是按他的旨意和恩典;这恩典是万古之先,在基督耶稣里赐给我们的。”(提后1:9)这位伟大的使徒更在罗马书8:28-30将这真理界定清楚: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因为他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使他儿子在许多弟兄中作长子。预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们来;所召来的人又称他们为义;所称为义的人又叫他们得荣耀。

 

 

 

在新约的最后一卷,约翰进一步强调拣选的永恒性,他提到,生命册在世界根基立定之前就存在了(启13:817:8;参3:520:121521:27)。从永恒的过去,神的心意早已顾念这一大群信徒,他们是他所拣选,蒙他喜爱的(约壹4:10;参罗10:20),他要救他们脱离他们的罪(弗2:1-5;西2:13),让他们改变成为像他圣子的形象(罗8:29;林前1:7-9;林后3:18;犹24-25节)。而这些人的名字,无论来自哪个民族或哪个历史时期,神早在创世以先,就特意将他们牢牢地保守在永恒的目的里了。

 

(三)拣选的源起(1:2上)

 

……照父神的先见……

 

有些人无法接受,神单凭自己的旨意而以至高无上的主权来拣选世人的说法,于是根据自己对于先见的错误理解,提出关于拣选的说辞并且蔚为流行。根据这种理解,先见这个词只是指对于将来的预知或超自然知识。这些支持者说,神是全知的,他俯视时间的长廊,看见哪些人会相信福音、哪些人则不然,然后他就挑选他知道会选择相信福音的人,让他们得救,且保证这些人会进天堂。然而,这种对于先见的诠释,至少有三个不符合圣经的问题。第一,这种看法使人在救恩中居于至高地位,僭越神的至高主权。但耶稣却强调他自己和天父的至高主权地位,他这样告诉门徒:“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约15:16;参罗9:11-1316)其次,这种看法让人在自己的得救上得到过大的功劳,夺取单属于神的荣耀。以弗所书2:8-9是众所熟悉论到救恩的经文,正可粉碎上述的观念:“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参林前1:2931)第三,这种看法认为堕落的世人能够寻求神。罗马书3:11引用诗篇14:1-353:1-3,清楚告诉我们:“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参弗2:1)使徒约翰以一句经文精确地界定神在拯救工作中的主动性:“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壹4:10;参罗5:8

 

任何一种以人为中心而对“先见”所下的定义,都与神对万事万物的绝对至高主权有冲突:“你们要追念上古的事。因为我是神,并无别神;我是神,再没有能比我的。我从起初指明末后的事,从古时言明未成的事,说:我的筹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悦的,我必成就。”(赛46:9-10;参14:2427;伯42:1-2;诗115:3135:6;耶32:17

 

2节中的先见这个词,其希腊文用法也证明它不可能单指对于将来的一种知识。Prognōsis先见)是指神有永恒、预定好的、慈爱的、拯救的意图。在1:20,彼得使用了与此词相关的动词“预先被神知道”(was foreknown),希腊文是proginōskō的一个变化形式,用来指神从永恒的过去已知道他要差他的爱子来救赎罪人。使用这个词,不可能表示神观看未来历史,看见耶稣将选择受死,因此使耶稣成为救主。天父远在立定世界根基之前,就预知他自己要让基督被钉十字架的计划(徒2:23;参彼前2:6),同样的,他也预先知道拣选;这些都不只是提早得悉日后要发生的事。因此,先见牵涉神预定要与一些人建立关系,这是根据他永恒的计划,正是这神圣的目的促使拯救罪人的工作得以实现,由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死来完成。这并不单是一种事先的知识,来观察世人如何回应神所提供的救赎。

 

在旧约里,“知道”或“认识”这个词有时指两性交合的关系(民31:1835;士21:12;参创19:8)。远在彼得清楚说明神“先见”的性质之前,“耶和华对摩西说:‘你这所求的我也要行;因为你在我眼前蒙了恩,并且我按你的名认识你。’”(出33:17)以赛亚书49:1-2论到仆人基督时,就这样宣告:“众海岛啊,当听我言!远方的众民哪,留心而听!自我出胎,耶和华就选召我;自出母腹,他就提我的名。他使我的口如快刀,将我藏在他手荫之下;又使我成为磨亮的箭,将我藏在他箭袋之中。”神与先知耶利米也有一种预定的关系:“我未将你造在腹中,我已晓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别你为圣;我已派你作列国的先知。”(耶1:5)阿摩司也提到神预先知道以色列:“在地上万族中,我只认识你们。”(摩3:2)上面所有经文不只告诉我们神对于某个人有所认识,并且他要与这人建立亲密的关系。而先见就是神在创世以前即以神圣的命令来奠定此事。

 

随着经文的延续,旧约对于“先见”的理解再度出现在福音书中。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清楚阐明救恩的真实性质,他曾针对假冒选民的事如此宣告:“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太7:22-23)耶稣当然知道这些人是谁,但他对他们的“知道”,绝对不是事先预定与他们建立救恩的关系,因为这种关系只保留给他的羊群:“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约10:14;参1626-2817:9-1020-21)所以,救恩的先见乃是指神预先决定借由与某个人建立亲密的拯救关系、以此认识他,于是从永恒的过去就挑选他来领受他救赎的爱。

 

(四)拣选的范畴(1:2中)

 

借着圣灵得成圣洁……

 

神在永恒的过去展开对选民的拣选,而这拣选的工作又借着圣灵得成圣洁实行出来。得成圣洁包括了圣灵在救恩中所带来的一切:信心(弗2:8)、悔改(徒11:15-18)、重生(多3:5)、成为后嗣(罗8:16-17)。因此,透过救恩——也就是神的工作,由圣灵所实现的——神的拣选计划在信徒生命中成为事实。

 

得成圣洁hagiasmō)就是指“分别”、“成圣”、“圣洁”。彼得前书2:9-10说明这个原则:“唯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你们从前算不得子民,现在却作了神的子民;从前未曾蒙怜恤,现在却蒙了怜恤。”在救恩里,借着圣灵得成圣洁使信徒离恶归神,与黑暗分隔、进入光明,脱离不信、进入信心,并且以满满的恩慈,使他们远离爱罪恶的心、带他们进入爱义的心(约3:3-8;罗8:2;林后5:17;参林前2:10-16;弗2:1-55:8;西2:13)。

 

在多年前的耶路撒冷会议中,彼得曾表达过同样的原则:

 

 

 

辩论已经多了,彼得就起来,说:“诸位弟兄,你们知道神早已在你们中间拣选了我,叫外邦人从我口中得听福音之道,而且相信。知道人心的神也为他们作了见证,赐圣灵给他们,正如给我们一样;又借着信洁净了他们的心,并不分他们我们。(徒15:7-9

 

 

 

借着信心,圣灵涤净这些外邦归信者的内心。这一点再次申明,救恩是圣灵的工作(约3:3-8;参罗15:16;林前6:11;帖前1:4-6;帖后2:13;多3:5)。

 

圣灵在拯救时使信徒与罪隔开,然后他就继续在信徒一生之久、持续进步的成圣过程中(罗12:1-2;林后7:1;帖前5:23-24;来12:14;参弗4:2430;提后4:18),使信徒愈来愈圣洁(参腓1:6)。保罗说,神选召信徒,要“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弗1:4),这成圣的工作乃始于得救、完成于得荣耀之时。而这成圣的过程,就是神在基督徒今生的生命中拣选的目的(参罗6:22;加4:6;腓2:12-13;帖后2:13;来12:14)。

 

(五)拣选的果效(1:2中)

 

以致顺服耶稣基督……

 

顺服耶稣基督,就是神圣拣选的果效。以弗所书2:10说:“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一个人能顺服耶稣基督,就等于是得救了,保罗称之为“信服真道”(罗1:5)。信徒并没有完美或完全地顺服(约壹1:8-10;参罗7:14-25),不过当他们借由基督而成为义的奴仆时,他们的生命就有一个顺服的形态了(罗6:17-18;参罗8:1-2;林后10:5下)。

 

保罗为帖撒罗尼迦的信徒感谢神,因为他在他们身上看到许多顺服基督的榜样:

 

 

 

我们为你们众人常常感谢神,祷告的时候提到你们,在神——我们的父面前,不住地记念你们因信心所做的工夫,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被神所爱的弟兄啊,我知道你们是蒙拣选的;因为我们的福音传到你们那里,不独在乎言语,也在乎权能和圣灵,并充足的信心。正如你们知道,我们在你们那里,为你们的缘故是怎样为人。并且你们在大难之中,蒙了圣灵所赐的喜乐,领受真道就效法我们,也效法了主;甚至你们作了马其顿和亚该亚所有信主之人的榜样。因为主的道从你们那里已经传扬出来。你们向神的信心不但在马其顿和亚该亚,就是在各处也都传开了,所以不用我们说什么话。因为他们自己已经报明我们是怎样进到你们那里,你们是怎样离弃偶像,归向神,要服侍那又真又活的神,等候他儿子从天降临,就是他从死里复活的——那位救我们脱离将来忿怒的耶稣。(帖前1:2-10

 

 

 

这些榜样——他们的信心、爱心、基督里的盼望;他们效法保罗和效法主;他们在别人面前的榜样;他们宣扬真道;他们离弃偶像;他们等候基督——都展现出他们真实的重生(约翰的第一封书信更详细阐述了真正得救可使人顺服基督,约壹2:3-53:6-10245:2-3)。

 

得荣耀就是成就了拣选的目的和成圣的终极工作(罗8:29;约壹3:2),信徒变得完全像基督的样式;在那一刻以前,顺服就是拣选的果效。

 

(六)拣选的可靠(1:2下)

 

蒙他血所洒的人……

 

拣选还有另一个具深刻重要性又实际的要素,就是让信徒觉得可靠,不会失落。这一点在前面引述的经文中已经确定(约6:37-40),耶稣说,他不会丢下或丧失凡真实信靠他的人,而且在末日要叫他们复活。此处说选民是蒙他(基督)血所洒的,神正是以此表明这样的确据和可靠。彼得在这里使用的隐喻,是回想旧约时代曾将血洒在以色列人身上,此事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因而希伯来书有一次明言,又有一次引用这个典故(来9:19-2012:24)。下列经文记载了这个非比寻常的事件:

 

 

 

摩西下山,将耶和华的命令典章都述说与百姓听。众百姓齐声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摩西将耶和华的命令都写上。清早起来,在山下筑一座坛,按以色列十二支派立十二根柱子,又打发以色列人中的少年人去献燔祭,又向耶和华献牛为平安祭。摩西将血一半盛在盆中,一半洒在坛上;又将约书念给百姓听。他们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摩西将血洒在百姓身上,说:“你看!这是立约的血,是耶和华按这一切话与你们立约的凭据。”(出24:3-8

 

 

 

那时摩西刚从西奈山下来,开口向百姓复述他在山上从神领受的律法。经文告诉我们,百姓忠贞地发出回应,誓言遵从神一切的要求,自此展开了神和他子民之间的立约协定(参出19:3-20:17)。在圣灵感动之下,摩西写下所诵读的律法的每个字句;隔天早晨,完成书写之后,他就在山脚筑了一座坛,以此象征神与百姓之间的约已经确立。这个坛由十二个石柱所构成,每根柱子代表一个支派,以此表明整个民族的参与。摩西为了再提供百姓一个机会来表达坚心遵守律法,他也献上燔祭和公牛犊的平安祭。摩西宰杀祭牲后,把一半的血放在盆内,另一半的血洒在神的坛上。然后,摩西向百姓宣读前一晚记录下来的律法字句内容,百姓都誓言遵守;接下来,摩西把盆中剩下的血洒在百姓身上,在视觉和仪式上正式确认百姓顺服神的承诺和誓言。洒血具体表示双方立下具有约束力的委身承诺(参创15:9-18;耶34:18-19)。以色列人借由献祭来承诺对神顺服,洒在祭坛上的血代表神同意将他的律法启示给百姓,而洒在百姓身上的血则代表他们都同意顺服。

 

圣灵以这个独特的誓约来比喻对耶稣基督存着得救的信心,这当中的盟约牵涉一个类似的承诺,就是要顺服主的话语。信徒相信基督为救赎他们所做的牺牲之后,不只要接受他为他们舍命牺牲所带来的好处,也要臣服于他的至高主权(参太7:24-27;帖前1:92:13;雅1:21-23)。而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就像是确立这盟约的封印。其实在耶稣受死的前一夜,他设立主的晚餐时,就呼应了摩西在出埃及记24:8所说的话:“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太26:27-28)这个新约内含着一个应许,就是主要来救赎罪人,而罪人要借着遵行他的话语来回应。

 

彼得说,当信徒在属灵上蒙他血所洒,就是进入一个顺服的盟约。在许多年前,彼得与其他使徒曾提到顺服的真理,他们对犹太首领们说:“神且用右手将他高举(或译:他就是神高举在自己的右边),叫他作君王,作救主,将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以色列人。我们为这事作见证;神赐给顺从之人的圣灵也为这事作见证。”(徒5:31-32

 

这个旧约的类比可以概略整理如下:洒在神祭坛上的血,象征他允诺赦免世人(完全成就于基督的舍命牺牲);而洒在百姓身上的血,则象征百姓愿意遵守神的律法(更彻底地成就于基督徒靠神的灵行事,且遵守神的话语时)。约翰一书2:3-6毫不含糊地说明这样的降服:

 

 

 

我们若遵守他的诫命,就晓得是认识他。人若说“我认识他”,却不遵守他的诫命,便是说谎话的,真理也不在他心里了。凡遵守主道的,爱神的心在他里面实在是完全的。从此,我们知道我们是在主里面。人若说他住在主里面,就该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

 

 

 

正如铜板必有两面,这个新约也有一体的两面:救赎与顺服。因为神圣的拣选,神的儿女被拯救脱离罪恶,蒙神赐下顺服他的渴望,而当他们没有做到时,他也应许会赦免。耶稣基督的宝血使这新约永远牢固,这宝血也持续不断在属灵上洗净基督徒不顺服神时所犯的罪(参来7:259:11-1510:12-18;约壹1:7)。

 

(七)拣选的好处(1:2下)

 

愿恩惠、平安多多地加给你们。

 

在许多其他的新约书信中,问安的内容都重复了彼得对他读者的期许(参罗1:7;林前1:3;加1:3;腓1:2;帖后1:2;多1:4;启1:4)。这里的祈愿衍生自plēthuntheiē……多多地)这个动词的祈愿语态。彼得希望他的读者可以得到神最多的恩惠平安(罗5:1),他希望他们领受神要给信徒的一切好处,也希望这些好处不断增加而使他们得益。

 

彼得希望受信者能经历神选民的一切丰盛与各样福气。不过在今天,一般人常常避而不谈拣选的深刻含义,而基督徒的说法是这个教义太深奥、太难懂、太分歧,以此合理化上述的态度。然而,信徒应该要欢喜领受认识拣选所带来的荣耀好处。从这节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几个好处。

 

首先,拣选的教义是圣经中最令人谦卑的真理。对信徒而言,体认到自己丝毫不能使神拣选他们,这是最令人头脑清醒的事了(约1:12-13;罗9:16)。若是对拣选有正确的了解,就可粉碎道德和宗教上的骄傲,这正是神所赐的福气,因为神赐恩给谦卑的人(5:5;箴3:34)。

 

其次,拣选是一个高举神、提升敬拜的教义,因为拣选将一切荣耀都归与神。拣选阐明一件事:罪人的信心、悔改和顺服神的力量,都是从神来的(参诗110:3;弗2:8-9)。神的子民犯罪时,只有神可赦免(箴20:9;弥6:7;弗1:7;约壹1:73:5)。诗篇作者说:“耶和华啊,荣耀不要归与我们,不要归与我们;要因你的慈爱和诚实归在你的名下!”(诗115:1

 

拣选的第三个好处就是会带来最终的喜乐。神所拣选的人都要欢喜,因为他们知道,除了神的拣选之恩,他们别无得救的盼望(约6:44;徒4:12;提前2:5-6)。选民若不是被神拣选,终必像其他所有罪人一样永远灭亡(参罗9:29)。诗篇65:4说:“你所拣选、使他亲近你、住在你院中的,这人便为有福!”选民想到主已用永远的爱来爱他们——从世界的根基被造之前,一直到永远的将来——这就是至大至高的喜乐(参路10:20)。

 

第四,拣选的好处在于,它应许基督徒要得到永远的属灵特权。使徒保罗写给以弗所信徒的书信中,一开头就以祈祷的心向神表达赞美与感恩,这段话恰好可简述这些特权:

 

 

 

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他在基督里曾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又因爱我们,就按着自己的意旨所喜悦的,预定我们借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使他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这恩典是他在爱子里所赐给我们的。我们借这爱子的血得蒙救赎,过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丰富的恩典。这恩典是神用诸般智慧聪明,充充足足赏给我们的;都是照他自己所预定的美意,叫我们知道他旨意的奥秘,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满足的时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里面同归于一。我们也在他里面得了基业;这原是那位随己意行、做万事的,照着他旨意所预定的,叫他的荣耀从我们这首先在基督里有盼望的人可以得着称赞。你们既听见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们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他,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直等到神之民被赎,使他的荣耀得着称赞。(弗1:3-14;参彼前2:9-10

 

 

 

最后,拣选的教义为圣洁生活带来强有力的激励。神已因他自己对信徒那份特别的爱,而使他们与世人有所分别;这个认知将成为一个最有效的动机,使信徒在生活中荣耀神。保罗对歌罗西的信徒提出以下劝勉时,心中必定想到这个原理:“所以,你们既是神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倘若这人与那人有嫌隙,总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主怎样饶恕了你们,你们也要怎样饶恕人。”(西3:12-13)信徒感谢神拣选他们,这份感恩将促使他们过着顺服与圣洁的生活。

 

基督徒若忽视拣选的教义,就无法了解救赎的荣耀,也不能尊崇神和基督的至高主权,不会感念自己所拥有的极大属灵特权。当今的信徒就如彼得当时一样,不可对拣选无知,因为神要他们知道他的恩典所赐予的,也因为每段圣经教训都促使我们献上他配得的称赞(参诗19:7-9119:714-16)。

 

拣选是大有能力的真理,基督徒若能了解这个教义,其实际含义将改造他们日常生活的方式。信徒明白自己蒙拣选的条件(他们以属灵客旅的身份寄居在世上,为要接触身边的人)、拣选的性质(完全是神至高主权的选择)、拣选的源起(神从永恒的过去就定意要爱他们)、拣选的范畴(因圣灵的成圣工作而成为事实)、拣选的果效(以爱顺服耶稣基督)、拣选的可靠(顺服的盟约,确保了神在天上的赦免)、拣选的好处(可得到许多属灵福气和特权),就可在生活中产生力量,否则他们不可能完全领会这些事。

 

 

[1] 《神的主权》(The Sovereignty of God, rev. ed. [Edinburgh: Banner of Truth, 1961], 19.

 

最后修改于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