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受苦和升高的仆人
毫无疑问,先知是在这里比较两件截然相反的事,那就是:(1)耶稣基督要有很长一段时间,可说是被隐藏在,实际上可说是突然坠落到地狱的深渊,甚至到他来的时候,也没有宏大的场面,好叫人重视他;而是全然相反,他要被人厌弃,他要被人看不起到一个地步,谁都不会想到百姓的救恩竟然用他的手段来实现;但(2)他而被升高的程度却不因此减少。
约翰·加尔文[1]
正值复活的当天,耶稣遇见那两个门徒从耶路撒冷赶往附近一个名叫以马忤斯的村庄。马可福音16:12-13只是一带而过地提到这件事。路加则向我们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徒步行走到以马忤斯有11公里的路程(路24:13)。走得特别快,也要至少两个钟头才能走完全程。因为人们出行的时候常常三五成群,边走边聊,所以走的速度会稍微缓慢一些。因此走到以马忤斯要用大约两个半到三个钟头的时间。这两个门徒“彼此谈论所遇见的这一切事”(14节)。具体说来,他们是在回顾过去,想要理清过去三天的苦恼事件——从周四夜里耶稣被捕到那天清晨的空坟墓。
有一个独自行路的人赶上他们。“正谈论相问的时候,耶稣亲自就近他们,和他们同行。”(15节)。[2]耶稣问他们说:“你们走路彼此谈论的是什么事呢?”(17节)他们回答的时候,简要介绍说:
拿撒勒人耶稣的事。他是个先知,在上帝和众百姓面前,说话行事都有大能。祭司长和我们的官府竟把他解去,定了死罪,钉在十字架上。但我们素来所盼望要赎以色列民的,就是他。不但如此,而且这事成就,现在已经三天了。(19-21节)
他们接着又说,他们听“几个妇女”说坟墓空了,“看见了天使显现,说他活了。”他们有几个同伴甚至到过坟墓那里,也发现它是空的,只是“没有看见他”。(22-24节)
这两个人并未意识到,听他们说这些话的人,正是复活的主自己!
等到这个时候,耶稣才以责备的口吻回答他们说:“无知的人哪,先知所说的一切话,你们的心信得太迟钝了。基督这样受害,又进入他的荣耀,岂不是应当的吗?”(25-26节)
我们的主对他们说,弥赛亚的生涯可分作两大类:受苦和荣耀。假如他们从先知书明白这条简单的原则,信心就不会如此动摇了。
他们终于认出正在听他们说话的这个人,而后“彼此说:‘在路上,他和我们说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岂不是火热的吗?’”(32节)
当天晚上,耶稣向剩余的十一使徒和其他一些跟随他的人显现,他们藏在耶路撒冷一个秘密地点,害怕犹太官府(约20:19)。耶稣先是安慰惊慌失措的门徒说,真是自己,而不是鬼魂,然后对他们说:
“这就是我从前与你们同在之时所告诉你们的话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于是耶稣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又对他们说:“照经上所写的,基督必受害,第三日从死里复活……”(44-46节)
换句话说,耶稣是在重申那天先前已对两个门徒说过的话:旧约圣经教导说,弥赛亚必须先受苦。惟有到那时候才会得荣耀,才会升高。他的升高始于他从死里复活的时候,后来升到父的右边。
有些人却没领会他受苦是得荣耀的前提条件,他们尚未领悟福音的头等大事。这正是回荡在整个基督教信息里面的主题(太26:64;徒2:33,7:55;罗8:34;弗1:20;西3:1;来1:3;彼前3:22)。
但我们从开头就已看见,弥赛亚竟然会受苦的信念从未融合到对弥赛亚的流行盼望之中。犹太的神学博士们专注于他的荣耀,掩饰他受苦的必要性。他们满心期待弥赛亚建立他的国,拯救以色列脱离她的仇敌——他们热切盼望那一天尽早,而不是迟延到来。但他们未能明白,旧约圣经教导说弥赛亚要先受苦和遇害,然后才要得胜和掌权。
他们深切期盼弥赛亚很快就要把他国度的荣耀带到地上,这种期待之情实在太强烈,太坚定,甚至在他升天的时候,最重要的使徒还在问他说:“主啊,你复兴以色列国就在这时候吗?”(徒1:6)无论他们何等期盼国度立刻就会开启,耶稣的答复肯定都已使它化为泡影:“父凭着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候、日期,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7节)过了片刻,“他们正看的时候,他就被取上升。有一朵云彩把他接去,便看不见他了。”(9节)
他们最终明白并接受了一件事,弥赛亚的侍奉不单包含着荣耀,受苦也是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彼得后来将会写道:“论到这救恩,那预先说你们要得恩典的众先知早已详细地寻求考察,就是考察在他们心里基督的灵,预先证明基督受苦难,后来得荣耀,是指着什么时候,并怎样的时候。”(彼前1:10-11)
离开这两个大类,就不可能明白主耶稣基督的位格和事工。它们共同组成了旧约圣经关于弥赛亚预言的完整范围。两个主题全都前后一致地贯穿众先知传讲的信息。事实上,耶稣步行去以马忤斯的路上,有可能在两个半钟头的时间当中解释了大量分散在整本旧约圣经各处的经文(“从摩西和众先知起”)。
我们在前面已经提过,预表或预告耶稣受苦难的旧约章节包括许多有象征意义的事件,例如亚伯拉罕甘心献以撒;逾越节的羔羊;旷野举起的铜蛇(约3:14);献祭制度当中极其抢眼的流血;诗篇22篇所描绘的手脚被扎和遭人戏弄;诗篇69、118和其他弥赛亚类诗篇所描写的苦难;撒迦利亚书11:12-13,12:10提到他被卖和被扎的事。
但在旧约圣经里面,受苦和得荣耀的双重主题最清楚地摆放在一起,并以最多细节讲解出来的经文,莫过于以赛亚书52:13-53:12。到目前为止,你肯定明白这段对弥赛亚的详细预言为何特别值得注意,因为它在弥赛亚降生前七个世纪对他的生平、死亡、复活和升高揭示出极多的细节,不但精准,而且在历史上得到证实。
10到12节构成了以赛亚第四首、也是最后一首仆人之歌的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诗节。前面的诗节已把这位主的仆人刻画为令人惊奇的仆人、被人厌弃的仆人、替代的仆人和沉默的仆人。但“最后这个诗节却好像一个各大思想脉络全都交汇在一起的水库。”[3]它以一个得胜的应许起头,又以一个得胜的宣告结束。
为了理解最后这个诗节,我们需要再来看一下这段经文开头的一小部分,以赛亚书52:13-15。说到这位主的仆人,也就是弥赛亚,13节为犹太读者摆上了一道难题:“[他]必被高举上升”。“高举上升”这个短语说的是他的神性。以赛亚书6:1和57:15使用了相同的字句来描写上帝。他的神圣威严和荣耀要使列国的人战兢,他在荣耀当中回来的时候,他们的统治者要大惊失色,吓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52:15)。
但另一方面,这位仆人也是一个人。根据14节:“他的容貌毁损得不像人,他的形状毁损得不像世人。”(新译本)作为上帝,他被高举上升;作为人,他被毁损得面目全非。
对于旧约时代的读者来说,看似难以参透的奥秘就在这里:这位大有荣耀、令人惊恐的神圣拯救者怎么会同时又是一个被严重毁损、面目全非的人呢?答案在于明白一件事,弥赛亚头一次来的时候要自己卑微,忍受苦难。保罗写道:“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8)而后,父要把他升高。由于基督甘心顺服,“上帝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上帝。”(9-11节)
上帝的计划,就是要让这位仆人既受羞辱,又被升高。以色列这份认罪宣言之前和之后的讲话者都是耶和华——52:13-15描写这位仆人的苦难,53:11节下和12节则是描写他的升高。耶稣基督遭遇的事并不是一场意料之外的悲剧,而是上帝计划的准确应验。主这位受苦的仆人并不是那种倒霉的受害者;他是(甚至在被钉十字架的极度痛苦当中依然是)得胜的上帝之子。他蒙父拣选,又有圣灵加给他能力,既要受苦,也要得荣耀——全都为了使他的百姓罪得赦免,并在天上有永生。他是惟一可蒙悦纳、除去世人罪孽的祭物(约1:29)。
因此,上帝亲自解答了以色列对这位仆人的难解之谜。他在以赛亚书53:12说,这位仆人“担当多人的罪,”也“被列在罪犯之中,”虽然他那时受羞辱,然而上帝却“要使他与位大的同分,与强盛的均分掳物,”那时要把他升为至高。这是有史以来向人类揭示出的最荣耀、最重要的真理——罪人因着这位仆人的死而得救的好消息。这一切全都在以赛亚书53章里面预先告知了犹太民族。
“人都必归向他,凡向他发怒的,必至蒙羞。”(赛45:24)
我们从开头就已说过,以赛亚书53章是以色列的百姓终于认出并接受他真是弥赛亚的时候,将要发表的认罪宣言。以赛亚书53章直至这个时候,一直都是从悔改的以色列人这个角度来看待这位仆人的死所预备和带来的好处。这种视角延续到最后一个诗节的前半部分(第10节和11节上)。
但在第五个诗节的后半部分(11节下和12节),声音和视角有了转变。从11节中间开始,不再是以色列悔改时的认罪宣言。这是上帝在对这位仆人的苦难和受害作出评判。“我的仆人”这一说法的物主代词标志着声音的改变。现在是上帝在说话,他证实了以色列人认罪的真诚性。
所以,在以赛亚书52:13-15和53:11-12,我们听见的是上帝的声音,他在夸奖他仆人的忠心。这两段宣告中间的那部分经文预告了以色列将来的悔改。
这一天终必到来,因为上帝是信实的。上帝要另立新约的整个应许(耶31:31-36)以这样一个应许为标志:“耶和华如此说:‘若能量度上天,寻察下地的根基,我就因以色列后裔一切所行的弃绝他们。’”(37节)换句话说,人怎样测度不了无限,上帝也同样不会弃绝他所拣选的民族。使徒保罗明确提出并解答这一问题说:“我且说,上帝弃绝了他的百姓吗?断乎没有!因为我也是以色列人,亚伯拉罕的后裔,属便雅悯支派的。”(罗11:1)以西结书36:22-38以相当长的篇幅应许以色列说,上帝尚未恩待完他们这个民族:“你们必住在我所赐给你们列祖之地。你们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你们的上帝。”(28节)
保罗在罗马书9-11章详细阐述了这一切的事。他在结尾确认说,旧约向以色列所作的一切应许全都要成全。他们离经背道招来的威胁和咒诅怎样按着字面意义得着应验,他们重新归回应许之地的应许也必照样得到应验:
……以色列人有几分是硬心的,
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
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
如经上所记:
“必有一位救主从锡安出来,
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
又说:“我除去他们罪的时候,
这就是我与他们所立的约。”
(罗11:25-27)
这话并非是对基督教末世教义的新近创新。耶稣亲口说:“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践踏,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满了。”(路21:24)在整个教会历史上,有许多神学家——包括许多改革宗传统的神学家在内——长久以来一直教导说,以色列民族乃是“这本树的枝子要接在本树上”(罗11:24)。也就是说,到最后他们一定会转离自己的不信,欣然接受耶稣是弥赛亚,承受亚伯拉罕和大卫之约的一切福分。
许多教父都曾教导这种观念,包括殉道者查士丁、奥利金、金口约翰、哲罗姆和亚历山大的西里尔。德尔图良写道:“[基督]末后降临的时候,也要以他的接纳和祝福恩待奉割礼的人,甚至亚伯拉罕的后裔,他们不久以后也要承认他。”[4]
教会头几百年的神学家当中最伟大的奥古斯丁也曾确认他对以色列人将来得救的信念,他说这种观念在他那个时代很普遍:“在信众的交谈和内心当中有一个熟悉的主题,到末后的日子,在审判之前,以利亚这位伟大和敬爱的先知要向犹太人详细讲解律法,他们要因此相信真正的基督,就是我们的基督。”[5]
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罗马天主教影响力最大(很可能也是最出色)的神学家,他也相信以色列这个民族将来要得救。他相信到末世的时候,“要使以色列的余数归信”。[6]他写道:“曾是仇敌的外邦人怎样因着犹太人的跌倒而和好,照样,快到世界末日的时候犹太人也要归信,此后要有一次普遍的复活,那时人要从死里复活,得着不朽的生命。”[7]他写道:“犹太人的瞎眼要持续下去,直至蒙拣选得救恩的外邦人全都接受真道为止。这与保罗对犹太人得救的讲解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外邦人归信之后,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8]
有权威的改教家中间技艺最精湛的神学家约翰·加尔文在对以赛亚书59:20的注释中写道:
保罗引用这节经文(罗11:26)为要说明犹太人中间依然还有某种残存的盼望;虽然从他们难以撼动的顽梗不化来看,有人可能推论说,他们已被全然抛弃,注定要永远沉沦。但因为上帝继续不断记念他的约,“上帝的恩赐和选召是没有后悔的,”(罗11:29)所以保罗理直气壮地得出结论说,最终决不可能没有一些余数归向基督,得着他已成就的救恩。因此,犹太人最终必须与外邦人一道召聚起来,在基督之下把它们两群“合成一群”。[9]
日内瓦圣经是早期英格兰改教家使用的圣经,也是英王钦定本之前影响力最大的英文圣经。它含有当时许多最重要的新教神学家撰写的注解。对罗马书11:24和25的一部分注解这样写道:
他[保罗]说的是整个民族,而不是某一部分……犹太人的瞎眼也不是遍及每一个人,以至于主在这个民族没有拣选的人,而且也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时候要到,他们也要有效地欣然接受(像先知早已预告的那样)他们大部分人现在极其顽固地厌弃和拒绝的事。
许多英格兰和美洲的清教徒,包括约翰·欧文(John Owen)、托马斯·曼顿(Thomas Manton)、约翰·弗拉维尔(John Flavel)、威廉·帕金斯(William Perkins)、托马斯·波士顿(Thomas Boston)、英克里斯·马瑟(Increase Mather)和科顿·马瑟(Cotton Mather),也都相信以色列将来有一次全民性的归信。
约拿单·爱德华滋被许多人视为美国历来造就的最伟大神学家,他直言不讳地说:“在罗马书十一章中预告得最明确的事,莫过于犹太人的这种全民归信。还有许多旧约章节也预告了这件事,它们不能按着其他任何一种意义来解读。”[10]
十八世纪英格兰浸信会的神学家约翰·吉尔(John Gill)相信“犹太人的归信,他们也要定居于本地”,[11]他写道:
犹太人的归信……要紧随除灭敌基督之后……有许多预言说到他们的归信;如同他们要立刻生出来一样;不是按着国家的意义,设立和组建起一个国家;乃是按着属灵的意义,从水和圣灵得着重生;上帝要使他们彻底为罪自己责备自己,对它有真切的觉察,他们要因它哀恸;尤其是他们执意弃绝真正的弥赛亚并坚持不信他的罪;那时他们要蒙引导,出去哀哭恳求,他们要寻求主他们的上帝,他们的王大卫,也就是弥赛亚,接受他,顺从他;他们要与基督教会连合,顺服基督的律令:这一事件将是全体性的;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整个民族要突然间立刻重生;为这个缘故,千百年来上帝一直保守他们作一个与众不同的民族,虽然散居在列国中间,却并未列在列国当中,或与他们混杂;这是上帝在护理之中安排的奇妙事,清楚表明上帝有一些大事,要为他们而做,也要由他们去做。[12]
查尔斯·贺智(Charles Hodge)是十九世纪最主要的长老宗神学家之一,他写道:“根据教会的共同信仰,第二大事件要发生在基督二次降临之前,那就是犹太人的全民归信。”[13]
在一篇题为《收割与酿酒年份》的讲道里面,查尔斯·司布真论到以色列将来全民归信的时候说:
作为一个民族,犹太人将来肯定还要接受大卫的子孙、拿撒勒人耶稣为他们的君王,他们要归回自己的土地,他们要建造古老的荒场,他们要兴起先前的荒废之地,他们要修建古老的城邑,历代的荒废之地。[14]
莱尔是与司布真同时代的人,他也表达过以色列有一天要复兴的信念:
我一直都觉得,我们既然按着字面意义来看待预告巴比伦的城墙要倾倒的经文,似乎也应当照样按着字面意义来看待预告锡安的城墙要建造起来的经文;既然犹太人按着预言的字面意义被分散,犹太人也要照样按着字面意义被聚集起来。[15]
当代的神学家,例如魏司坚(又译霍志恒,Geerhardus Vos)、乔治•赖德(George Eldon Ladd)、约翰·慕理(John Murray)、威廉·亨德里克森(William Hendriksen)、史普罗(R. C. Sproul)、米拉德·艾利克森(Millard Erickson)和韦恩·格鲁登(Wayne Grudem),也都一致教导说,以色列将来要全民归信。
那日子到来的时候,犹太人要仰望他们扎过的那一位,转变对他的看法。他们先前曾认为,他被上帝击打苦待,是因为他是一名亵渎上帝的罪人。然而,那时他们却要明白过来,他所遭遇的事原是为了把他们的过犯担在身上,从而替他们赎罪(林后5:21),使得罪人的灵性得着健康和医治。
受苦的仆人
将来发表这份认罪宣言的那一代犹太信徒,表达出他们对基督十字架的重要意义有了充分的认识,这一事实是以赛亚书53章最令人希奇的特点之一。他们对植根于这段古老预言的福音,终于有了正确和完备的认识。他们要承认说,“他[基督]虽然未行强暴,口中也没有诡诈”(9节),“他献本身为赎罪祭”的时候,“耶和华却定意将他压伤,使他受痛苦”(10节)。对于基督代理性、替代性地为罪人赎罪这一教义,最重要的全部细节都在这句宣告当中表达出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真理。
诚然,人以最恶劣的手段苦待这位仆人。他们把他残害到一个地步,几乎看着不成人样(52:14)。他们藐视、厌弃、欺压他,使他受痛苦,甚至埋葬他的时候还打算羞辱他(53:3、7、8、9)。他们“借着无法之人的手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杀了。”(徒2:23)
然而,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强调过,这段经文令人震惊地说,竟是耶和华“定意将他压伤,使他受痛苦”(赛53:10)。耶和华命定这位仆人要遭遇极其可怕、不可思议、难以测透的事。这位仆人的死乃是上帝按着自己的计划做成的。使徒行传2:23上半部分承认说,耶稣是“按着上帝的定旨先见被交与人。”圣经并未淡化这一行径的邪恶性,但清楚教导说,这是上帝的手和意旨“所预定必有的事”(徒4:27-28)。归根结底,乃是主上帝因着我们的过犯而刺透他,刑罚他,从而使我们得平安;使他受鞭伤,好叫我们得医治;并把我们的罪孽担在他身上。
但更令人震惊的是,连恶人死亡都不喜悦(结18:23、32,33:11)的上帝,竟然喜悦他的仆人——那位义者死亡。第10节中译作“定意”的希伯来文按着字面意义可翻成“喜悦”(和合本在括号里作了说明),或者“以……为乐”。新译本对这句话的译法更符合字面意思:“耶和华却喜悦把他压伤”。
“使他受痛苦”这个短语措辞强烈,描写了基督受苦的剧烈程度,暗示这是那种痛苦不堪,足以使他筋疲力尽的经历。上帝并不仅仅是从结束性命的意义上把这位仆人压伤;而且是用想象得出的、最骇人的方式来治死他。
到现在我们已经数次指出,耶稣之死,不同于那些好心好意的殉道者。在整个教会历史上,殉道者死的时候,高唱赞美上帝的圣诗,满怀确信地见证他们对主的信心。他们死的时候,内心带着盼望和喜乐,因为他们是在恩典的甜蜜安慰之下死亡。
但耶稣死的时候,却未得到任何帮助或救援。上帝对罪的愤怒和震怒带来的恐怖没有丝毫减弱与缓解,他在这种恐怖之下受苦。上帝在黑暗中驾临加略山施行审判,这审判不是落在不敬虔的人身上,而是落在他儿子身上。那一天,上帝把地狱外围的黑暗带到加略山,把他的愤怒最大限度地倾泄出来,审判一切要信耶稣基督之人的罪。
无限的义触动的无限愤怒使得无限的刑罚落在永恒的圣子身上。
诚然,“这话甚难,谁能听呢?”(参约6:60)就连许多基督徒也不接受代受刑罚的真理,将它比作“神圣虐童”。有一位作者冷嘲热讽地写道:“既然上帝愿意赦免我们,何不直接赦免算了呢?惩罚一个无辜的人怎能让世道变好呢?这事听着就像宇宙方程式当中又多了一桩冤案。听着就好像神圣虐童一样。你晓得吗?”[16]实际上,父上帝把儿子的性命献为赎罪祭,这一事实正是最大限度地表达了他对人类的爱。“不是我们爱上帝,乃是上帝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约壹4:10)
耶稣仅仅在三个钟头之内就能为一切相信的人承受了永恒地狱的无限审判(然后从死里复活),这是因为他自己是无限的上帝,有无限的大能。圣经对此说得一清二楚:他亲身担当了我们的罪(彼前2:24)。虽然他不知罪,上帝却使他为我们成为罪(林后5:21)。他为我们的过犯被刺透,为我们的罪孽被压伤(赛53:5)。他为我们成了咒诅(帖前3:13)。这就是他在客西马尼园向父恳求说,倘若可行便从他撤去的那个杯。
申初的时候,主大声喊着说:“以罗伊,以罗伊!拉马撒巴各大尼?(翻出来就是: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可15:34)这句恳求表明,黑暗消散以后,父并未立刻安慰他的儿子。新约圣经仅此一次在耶稣提到上帝的时候,用“父”以外的名称。两次呼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这种呼喊表达了夹杂着失望的爱慕之情(参路10:41,13:34,22:31)。父在审判的烈怒当中到场,却不见他的安慰。
然而,他的缺席却是必须的。地狱包含着上帝亲自到场施加刑罚的最大烈怒,这种到场却带不来丝毫的安慰、怜悯或解脱。既然耶稣要忍受完全的地狱之苦,这种痛苦必然不但包括上帝的惩罚,而且包括他安慰的缺席。
上帝怎么可能“喜悦”让这么大的痛苦与折磨临到他儿子身上呢?
使他喜悦的是痛苦换来的结果,而不是痛苦本身。他喜悦压伤耶稣,使他受痛苦,不是因为对圣子造成的折磨,而是因为圣子成就了父的意旨——不在于痛苦,而在于他成就的事;不在于他忍受的苦难,而在于受苦成就的救恩。上帝喜悦,是因为这位仆人甘心把自己献为赎愆祭;他为拯救罪人而舍去生命。
旧约圣经的赎愆祭(有时候称为“为过犯所献的祭”)是利未体系的五大献祭之一。利未记头七章描写的这几种献祭还包括燔祭、素祭、平安祭、赎罪祭。前三种,就是燔祭、素祭和平安祭,是单个的以色列人自愿献的祭,但赎罪祭和赎愆祭却是强制性的。赎罪祭和赎愆祭在每天早晨和黄昏,还有安息日献祭的时候献上(申28:1-10)。有四种献祭(除了素祭以外)都是动物祭。这些献祭生动表明罪的致命后果——“犯罪的他必死亡”(结18:4、20)这一严峻现实。然而,前面已经说过,它们也带给人盼望,因为上帝让一种替代物顶替罪人而死,预表着基督的死才是终极的赎罪祭(林后5:21;弗5:2;来7:27,9:26,10:12)。
赎愆祭是第五种也是最后一种献祭,它增加了一个在其他几种献祭当中看不到的重要方面。那就是补偿、满足和挽回的原则。若有人抢夺了另一位(无论是上帝或另一个人)当得的分,这时候就要求补偿。因此,赎愆祭是五大献祭当中最完备的祭。
将来的时候,犹太民族要在基督的献祭中看到这一切,他的献祭全然满足了上帝公义的要求,作了充足的补偿,发挥了彻底挽回的功用。罪人的债得到全额偿还,因为上帝“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于我们的字据,把它撤去,钉在十字架上。”(西2:14)悔改的罪人借着在基督的死上与他联合,向罪已经死了(罗6:2-4),因而脱离了罪愆(罗6:11、18、22,8:2)。他的死为一切相信之人的罪作了挽回祭(约壹2:1-2)。
受尊崇的仆人
在他们这份认罪宣言的最后一部分,以赛亚书53:10下和11节上,信从的余数不再述说这位仆人在上帝压伤他的时候所忍受的苦难,转而颂赞上帝此后赐予他的尊荣。他们的认罪宣言从四个具体方面提到上帝要怎样尊崇他的仆人。
第一,“他必看见后裔”。人会看见他们的儿女,有可能看见他们的孙子辈,有时候还能看见他们的曾孙一辈,但弥赛亚与人不一样,他要看见万代的属灵后裔——那些他称为弟兄,也不以为耻的人(来2:11)。他们是父赐给他的人(约6:37),基督使他们得荣耀(10节)。
他一定能做到这件事,因为他要“延长年日”。这个短语是希伯来语的一种表达方式,意思是漫长持久的寿命(参申4:40;箴28:16;传8:13)。耶稣在启示录1:18宣告说:“我曾死过,现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远远。”希伯来书的作者指出,“凡靠着他进到上帝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为他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来7:25,参16节)
这位仆人要受尊崇,还因为他甘心接受上帝压伤他的审判,从而成就了救赎的工作。这使得“耶和华所喜悦的事必在他手中亨通。”基督成就了救赎的工作,要叫上帝的荣耀得着称赞(弗1:12),为这个缘故,“上帝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上帝。”(腓2:9-11)
最后,这位仆人要受尊崇,因他看见救赎计划圆满完成而心满意足。“他必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赛53:11)他要欢欢喜喜地看见自己的属灵后裔,蒙救赎的人,聚集起来进入上帝的国。他要大享尊荣,看见他们围绕他的宝座,敬拜和服侍他,使他的荣耀得着称赞,直到永永远远。尤其是他要欢欢喜喜地看到以色列人得救:
我因锡安必不静默,
为耶路撒冷必不息声,
直到他的公义如光辉发出,
他的救恩如明灯发亮。
列国必见你的公义,
列王必见你的荣耀。
你必得新名的称呼,
是耶和华亲口所起的。
你在耶和华的手中要作为华冠;
在你上帝的掌上必作为冠旒。
你必不再称为撇弃的,
你的地也不再称为荒凉的,
你却要称为我所喜悦的,
你的地也必称为有夫之妇;
因为耶和华喜悦你,
你的地也必归他。
少年人怎样娶处女,
你的众民(“民”原文作“子”)也要照样娶你;
新郎怎样喜悦新妇,
你的上帝也要照样喜悦你。(赛62:1-5)
最重要的是,耶稣在十字架上最后一句得胜的呼喊:“成了”(约19:30),表明他替代性的赎罪工作已经完成,他要因此心满意足。正如他在临死前的那一夜对父所说的话:“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约17:4,参4:34,5:36)
[1] John Calvin, The Gospel According to Isaiah, trans. Leroy Nixon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1953), 14.
[2] 路加说这两个门徒(一个名叫革流巴,另一个未透露名字)“没认出他”(16节,和合本译作不认识他)。这句话的意思显然是说,上帝凭至高主权限制了他们辨认出耶稣的认知能力(参31节)——不见得是行了一个模糊他们视线的神迹,更有可能是上帝有意地利用他们的悲伤和困惑,使他们意识不到:耶稣复活以后的荣耀身体,与仅仅数天前才从十字架取下来被人放进一座坟墓的那具遍体鳞伤的尸体看着大不相同。并不是只有他们未能立刻认出复活的耶稣。抹大拉的马利亚误以为他是坟墓一带管园子的人(约20:15)。耶稣在加利利岸边遇见十一使徒的时候,他们起先也同样未能认出他来(约21:4)。还是同一个身体,但“所种的是羞辱的,复活的是荣耀的;所种的是软弱的,复活的是强壮的。”(林前15:43)
[3] J. Alec Motyer, The Prophecy of Isaiah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1993), 436
[4] Tertullian, The Five Books Against Marcion, 5.9, in The Ante-Nicene Fathers, ed. A. Roberts and J. Donaldson, 10 vols. (Grand Rapids. MI: Eerd mans, 1951), 3:448
[5]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20.29。Augustine, The City of God, 20.29, in The Nicene and Post-Nicene Fathers, ed. Philip Schaff, 14 vols. (New York: Scribners, 1887), 2:448。
[6] 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2:1072
[7] Thomas Aquinas, On the Epistle of Romans.
[8] John Y. B. Hood, Aquinas and the Jews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hiladelphia Press, 1995), 77。节选的这一小段文字译自阿奎那的拉丁文罗马书注释。
[9] John Calvin, Commentary on the Book of the Prophet Isaiah, trans. William Pringle, 4 vols. (Edinburgh: Calvin Translation Society, 1853), 4:269.
[10] 约拿单•爱德华滋《救赎之工的历史》Jonathan Edwards, A History of the Work of Redemption (Worcester, MA: Thomas & Whipple, 1808), 487.
[11] John Gill, A Complete Body of Doctrinal and Practical Divinity, 3 vols. (London: Ridgway, 1796), 2:155.
[12] 同上, 2:155.
[13] Charles Hodge, Systematic Theology (New York: Scribner’s, 1884), 3:805.
[14] Charles Spurgeon, The Metropolitan Tabernacle Pulpit, 63 vols. (London: Passmore &Alabaster, 1904), 50:553.
[15] J. C. Ryle, “Watch!,” in Coming Events and Present Duties (London: William Hunt, 1879), 19.
[16] Brian McLaren, The Story We Find Ourselves In: Further Adventures of a New Kind of Christia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003), 143. 麦克拉伦(McLaren)、托尼·坎波洛(Tony Campolo)、史蒂夫·查尔克(Steve Chalke)和其他人最近几年全都发表过这类“神圣虐童”的嘲讽性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