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宝训解经注释系列②——彼得前、后书与犹大书》作者:埃德温·布卢姆 (Edwin A. Blum)
首页

《生命宝训解经注释系列②——彼得前、后书与犹大书》作者:埃德温·布卢姆 (Edwin A. Blum)

765人浏览

尽管互联网上的资源丰富,但遗憾的是,大部分这些资源并未被翻译成中文。我们的愿景是将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并以清晰流畅的中文呈现给您,《生命宝训解经注释系列》涵盖新约各书卷。这些注释书由研经工具团队首次译为中文。希望这些资源对您有所裨益!更多资源将陆续上线!


这本注释选自备受赞誉的《释经者圣经注释》,此套注释已被众人推崇为最主要和最实用的福音派注释书之一。它是为牧师和研习圣经之人写的,兼具学术性和综合性,却没有太多的理论。在存在明显分歧意见的问题上,作者们除了给出自己的观点以外,还公平地讨论相反观点,而且不带任何的敌意。为了让不熟悉圣经语言的读者能读懂这些材料,书中的希腊文和希伯来文均采用音译的形式。技术问题和文本问题则放在每一部分末尾的注解中作简要讨论。


使用说明:

该注释资源已在研经工具中上线,供用户免费使用。

请您注册研经工具的账号,选择帖彼得前、后书,犹大书

并标签选择“解经②”,即可阅读该注释的大纲、导论和注释。

 

研经工具( https://yanjingtool.com/b/web/)


 

彼得前书

导论

大纲

圣经版本、参考资料信息、参考书目

注释(试读)

彼得后书

导论

大纲

圣经版本、参考资料信息、参考书目

注释(试读)

犹大书

导论

大纲

圣经版本、参考资料信息、参考书目

注释(试读)

版权信息


彼得前书

彼得前书 导论

一、西门彼得

据四福音书记载,彼得是早期门徒的领袖和代言人(太15:1518:21;可1:36-378:299:5-6;路12:41;约6:68)。彼得原来的希伯来名字是“西门”(šimeʿon)。雅各在耶路撒冷会议上正是用这个名字来称呼彼得的(徒15:14;参第7节)。除此之外,“西门”(Simeon)一词在新约中仅出现在彼得后书1:1。然而,彼得的希腊文名字“西门”(Simōn)在新约中却出现了49。他的第三个名字“矶法”(phas)是希腊文对亚兰文词汇kêpāʾ(“磐石”)的音译,意思与“彼得”(Petros)相同。因此,彼得在新约中有四个名字。“西门彼得”这个组合(太16:16)以及“称呼彼得的西门”(徒10:18)这个词组表明,该新名字(彼得)成为对他的常用称谓。

西门是最先被呼召加入耶稣传道侍奉的门徒之一(可1:16-18)。他是来自高拉尼提斯伯赛大(Bethsaida of Gaulanitis)的一个渔夫(约1:44)。高拉尼提斯位于约旦河外,紧邻加利利东。彼得在加利利的迦百农有一个家,位于伯赛大以西五公里的地方。彼得已有妻室(太8:14;可1:30;路4:38),并且带着妻子一同前往教会(林前9:5)。他那浓重的北部乡村口音使人一听就知道他是加利利人(可14:70)。毫无疑问,他受到施洗约翰所传之道的影响;他的兄弟安得烈是施洗约翰的一位门徒(约1:35-42)。

安得烈将彼得引见给了耶稣(约1:42)。彼得很快成为十二门徒的领袖,并且他的名字在同观福音书Synoptics)中列举十二门徒时总是排在首位。在十二门徒中,彼得是与耶稣最亲近(可5:379:214:33)的三位核心人物之一(与雅各和约翰一道)。他在教会建立之初的讲道(徒1:10)显明他的巨大能力。复活的主特别向他显现(林前15:15),并且给了他一个特别的使命(约21:15-19)。

彼得在早期教会中的领导地位与他作品的数量并不相称。新约中仅包含两卷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书信。帕皮亚Papias约公元60-130年;优西比乌Eusebius在他的《教会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3.39.15中引用过他的话)和爱任纽Irenaeus,活跃于约公元175-195年间Contra Haereses 3.1.2)表明,马可是彼得的门徒和译者,他将彼得的讲道整理成文字作品。

二、作者

这第一封书信自称是由“耶稣基督的使徒彼得”所写(1:1),他说自己是“基督受苦的见证人”(5:1)。另外,书信表明他在忠心的兄弟西拉的帮助下写作这封书信(5:12)。这里无疑是指使徒行传15:22和帖撒罗尼迦前书1:1中的“西拉”。另外,在彼得前书5:13提到的“马可”似乎与使徒行传12:12提到的是同一个人。像这两处之类的例子以及教会很早就坚定地接纳此信(参Bigg, p. 15),使得几乎所有人都认可这封书信由彼得所写,直到最近这些年,情况发生了变化。

1945年,贝尔F.W. Beare)说:“英语读者们首次在这里获得了基于以下论点的注释书,这一论点现在已经被广泛接受,那就是:彼得前书是后使徒时代一部使用假名的作品(p. vii)。贝尔的观点与德国释经学者贡克尔(Gunkel)、克诺普夫(Knopf),以及温迪施(Windisch)的观点相同(出处同前)。在其书籍的第三版中(1970年),贝尔变得更加武断,宣称“‘彼得’是一个笔名,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p. 44)。他做出这个宣称的主要依据是,他认为书信中所提到的迫害发生在图拉真(Trajan)执政时期(公元98-117年)。由于彼得是死于尼禄(Nero)执政时期(公元54-68年),所以他不可能写作这封书信。这次迫害的时间取决于释经学者们的判断。正如贝尔所说:“该论据要立住脚必须依赖于对经文的注释”(出处同前)。换句话说,如果书信中没有清楚地提到标明年代的事件,那么写作年代的确定必须依靠以下几个因素:① 彼得前书对其他新约书卷的依赖方面的证据;② 后来的基督徒作家们对彼得前书使用方面的证据;③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书信本身所表明的意思。第三个因素涉及用整本释经书的写作来确定资料是否与假设吻合。这里会讨论前两个因素。

1.塞尔温(E. G. Selwyn)寻找在1世纪中叶教会所流传的各种资料:信条、赞美诗、讲章的形式、要理讲授范例,以及耶稣说的话——这些资料构成彼得前书和其他新约书卷背后丰富的传统资源(p. 365-466)。贝尔认为,彼得前书与保罗书信,“包括‘第二保罗书信’(Deutero-Pauline[1]中的以弗所书”(p. 28),在文学上的关系十分明显。比格Bigg, p. 15-24)给出了该书信与新约其他书卷的相似性,将他的论述总结为“文学形式、词汇和术语方面的证据,似乎并不能给出彼得前书写作时间方面的绝对或相对的证据”(p. 24)。它与以弗所书的相似性是非常显著的,但从中能得出的正确推论是什么?贝尔称弗所书是“第二保罗书信”。如果这是真的,并且假如彼得前书清楚地引用了以弗所书中的内容,那么就表明彼得前书写于更晚的时间。但据马库斯·巴斯(Markus Barth)所说,对以弗所书“写作时间和地点的最好猜测,是在大约公元62年的罗马”。[2]得很可能阅读了保罗的书信(在彼得后书3:15-16中说,他确实读过)。那么,彼得就依赖于保罗的书信吗?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因为不论保罗还是彼得,都使用了早期教会留下来的口头教导。而且,即使彼得真得使用了保罗的智慧,这也不是推翻彼得是彼得前书作者身份的强有力证据。保罗的恩赐在教会中是众所周知的(使15:1-21;加2:11-24)。而像彼得那样的好牧者,会给他的群羊以最好的灵粮。

2.在确定彼得前书的写作时间上,后来的作家们对其引用方面的证据是有帮助的,但起不了决定性作用。最早证实彼得前书作者身份的是彼得后书3:1“我现在写给你们的是第二封信”。因为彼得后书通常被新约学者们确定为写于更晚的年代,而且提到“第二封信”或许并不是回顾彼得前书,而是指一封遗失的书信(施皮塔〔Spitta〕、扎恩〔Zahn〕如此认为),所以彼得后书3:1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比格(p. 7-9列出了彼得前书与《巴拿巴书信》(the Epistle of Barnabas约公元130年)以及罗马的克莱门Clement of Rome,“克莱门”又译“革利免”,活跃于约公元90-100年)的著作之间的相似性。然而,这个证据仍不足以清楚地表明巴拿巴和克莱门使用了彼得前书。直到士每拿的波利卡普(Ploycarp of Smyrna,“波利卡普”又译“坡旅甲”)写信给腓立比教会时(约公元135年)确实引用了彼得前书,这才表明这封书信一定写于较早的一段时间。

另一个因素使得贝尔产生了彼得不可能写作彼得前书的武断观点,那就是他发现,几乎难以想象彼得能够运用七十士译本这一旧约希腊文译本知识(p. 45)。另外,这封书信的作者精通希腊文散文体,然而根据使徒行传4:13的记载,彼得是一个“没有学问”(agrammatos)的人。贝尔(p. 47)认为,这个词在早期希腊文中的意思是“不识字的”。尽管agrammatos这个词的意思是“不能写作”、“不识字的”,然而,它在后来的希腊文似乎具有更加宽泛的意思。在这里,它可以指“未受过良好教育的”,在犹太文化背景之下的意思或许是“缺少有关律法方面的专业知识”(参BAG, p. 13)。

我提出以下的要点来支持彼得是彼得前书的作者,以回应贝尔的异议。我们不可能知道,彼得的家乡在多大程度上是使用双语。同时,我们也很难确定,像彼得这样的人,他的希腊文能达到多么流利的程度。因为希腊文在中东使用得非常普遍,所以一个给外邦信徒写信的人,自然会使用七十士译本。至于彼得前书中精湛的文学形式,这卷书本身也表明,彼得使用西拉作为自己的秘书(5:12),而西拉或许在塑造文体上有一定的贡献。

支持彼得是该书信的作者基于以下几个因素:① 这卷书信中的自我证据清楚地宣称彼得就是作者;② 用假名写作的书信的观点存在着严重的问题[3];③ 教会很早就坚定地将这封书信接纳为彼得所写,这个事实不能忽视;④ 这封书信并没有表露后来出现的伪经中的任何特点;⑤ 从表面来看,书信作者是彼得非常讲得通。凯利(Kelley)虽然未明确表态书信的作者是谁,但他说,如果接受某些论据,那么“不管是内容还是论调,都完全与使徒时代的著作一致”(p. 31)。

三、写作年代与地点

《克莱门一书》(1 Clement5:4-7提到彼得和保罗是受迫害的对象。学者们普遍的理解是,这处经文指的是尼禄在罗马施行的逼迫(参IDB, 3:755),开始于公元64719日在罗马城发生重大火灾之后。彼得前书在“巴比伦”写成(5:13)。这很有可能是对罗马的代称(参相关经文注释;亦参启示录14:817:5中对“巴比伦”一词的相似用法),因它是“管辖地上众王的大城”(启17:18)。如果彼得前书真的是由彼得所写,那么它很可能写于罗马,时间在尼禄发起大逼迫前不久,即公元62-64年之间。

四、受书地点

彼得前书是写给“神的选民、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细亚、庇推尼寄居的”(彼前1:1)——这些地方位于小亚细亚北部或现代的土耳其。当保罗在小亚细亚南部和西部地区建立教会时,彼得或许同时将福音传给了小亚细亚北部地区。西拉可能在这些北部省份服侍过。这些教会无疑是由犹太基督徒和外邦基督徒组成。但这些地方基督徒的数目超过了犹太人的数目。犹太人对福音瞎眼是普遍的现象(参徒4:17-1828:25-28;罗10-11;林后3:13-15)。彼得前书4:3-4(参注释)证实了这样的论点,即大部分基督徒都是从异教信仰而非从犹太教归信成为基督徒的。

五、写作情境与目的

彼得前书的基调充满了鼓励,是一卷温暖的教牧书信。他向散居在广阔地域上的基督徒给出了劝告。他们与各处的基督徒一样,拥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并且面临着同样的困难。他们的基本问题是在一个不知道真神的社会里如何为神而活。因为他们是基督徒,所以他们被人误解并且遭受到残酷的对待。彼得的牧养目的,是帮助这些早期信徒完全照将来永远的荣耀来看待他们暂时的苦难。在一切令人沮丧的情况中,满有主权的神会保守他们,并且使他们能够借着信心得着喜乐。耶稣基督通过自己对苦难的忍耐以及将来荣耀的归宿为他们提供了可效法的榜样,也给了他们永活的盼望。在异教社会中的生活是艰苦的,并且需要谦卑和顺服。教会将会与世界(kosmos)发生更多的冲突(4:7-18)。但神会供应恩典,使有信心的这群人不断成熟。他们必须互相帮助并且彼此关爱,以免神群羊中的成员受到伤害(4:8-105:1-2)。

六、文学形式

彼得前书是一封书信,用新约时代普遍使用的书信格式写成。许多学者已经通过努力,分析或识别出彼得前书中具有教义或赞美诗性质的部分。它被认为是一篇讲道或布道(如受洗日的布道)、复活节典礼上的讲道,或者甚至是早期教会的一份要理问答(对这些观点的纵览,参Dalton, pp. 62-71)。这封书信在修辞和说教方面的特性或许表明,它旨在向会众公开地大声宣读(关于这一做法的证据,参西4:16;帖前5:27;启1:3)。

此释经书认为,彼得或许使用了以其他形式存在的材料(可能是从他过去的教导和讲道中选取的材料),但除了以前存在的各种形式的知识,作者现在使用了这些材料组成一封书信,旨在让人能够理解书信的内容。

七、神学价值

尽管彼得前书并不是一封专门论述神学的书信,但它充满了许多有价值的神学内涵。它以基于神主权的圣经世界观为前提。这是神的世界,然而魔鬼也“如同咆哮的狮子走来走去,寻找可吞吃的人”(5:8)。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受制于恶欲、无知、假神和各种有罪的生活(1:144:3-4)。神给人们时间去悔改他们的罪,但这个悔改的时间是有限的。他是满有慈爱的(5:210),但他也是一位公义和圣洁的审判者,会审判所有的人,包括活人和死人,给予他们公正的判决(1:172:12234:5-617-19)。

与新约的其他书卷一样,彼得前书表明了一种新的末世论观点。随着基督作为弥赛亚降临世间,神的亘古计划正在实现(1:20)。先知们所记载的话在耶稣的受死和复活中被应验(1:11-12)。彼得前书中有关预言性教导的两个重大主题是弥亚赛的受苦以及随后的得荣耀。弥赛亚时代的第一个阶段已经来临了!耶稣是受苦者,他已经受死并复活了。这段时间非常短暂,耶稣必须很快进入他完全的荣耀里。神已经在天上将荣耀赐给了他(1:21)。剩下的一切就是荣耀的主从天上的最终显现(1:7134:13)。

基督徒是神在这个无知和悖逆的世界中的选民。靠着神的恩典,三一神(1:2)正在完成救赎的历史计划(1:20)。圣父的角色是多种多样的(1:1-351520-21等等),他不是没有位格,也并不遥远。圣灵在人类救恩中的参与也已经显明出来(1:211-124:14);但与新约的其他书卷一样,彼得前书所关注的焦点在于弥赛亚。

彼得经常将耶稣称作“耶稣基督”(1:1237132:5等等),表明了他和教会都承认耶稣就是基督(参太16:16及以下经文)。他也称耶稣为“主”(kyrios1:32:133:15),并且承认耶稣的高升(参徒2:36,彼得在此总结了他在五旬节时的讲道,说:“故此,以色列全家当确实的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彼得并没有表明弥赛亚预先就存在的概念。[4]但他宣称,弥赛亚的灵默示了先知们(1:11)以及弥赛亚在创世以前是“预先被神知道”的(1:20)。彼得通过将诗篇34:8应用在弥赛亚身上来暗示他的神性,因为在这处经文中,弥赛亚被称为“主”,也就是希伯来文的“耶和华”。5:11中将荣耀颂赞归于耶稣(如果5:11被认为是指耶稣,而不是像第10节那样指“那赐一切恩典的神”),表明了他的尊荣和神性。耶稣也被称为“羔羊”(1:19)、“活石”(2:4)、“灵魂的牧人和监督”(2:25)、“大牧者”(5:4)。

通过自己的受苦,耶稣应验了旧约圣经中所表明的预兆和预言。他是出埃及记中无瑕疵的逾越节羔羊(1:16-21)、以赛亚书第53章中受苦的仆人(2:24-25),以及利未记中的替罪羊(2:24节上)。他背负了众人的罪,自己承担了刑罚,并且提供了公义的新生命。他的死不仅是一种替代性的赎罪(2:24),同时也提供了基督徒生活的样式。因为耶稣是受苦的仆人,所以他的跟随者也为此蒙召(2:21)。

彼得前书中的关键词使我们了解到了这封书信的独特作用。彼得六次用到anastrophe(“生活方式”,“言行”,“行为”)这个词;十二次用到paschō(“受苦”)这个词,六次用到hypotassō(“顺服”,“服从”)这个词,四次用到agathopoieō(“行善”)这个词。当我们将这些词放在一起进行思考时,就会发现彼得前书强调的是,在苦难中顺服和行善的敬虔生活。通过自己的好行为,基督徒可以在患难中荣耀神(2:12)。这位满有主权的主会在困境中保守他们,因他拥有一切的权能(5:10-11)。因此,信心、顺服和信靠为基督徒的生活提供了基础。

释经学者经常发现彼得前书和保罗书信在神学上有紧密的统一性(参Beare, p. 44Selwyn, p. 363f.)——鉴于彼得后书3:15-16,我们应当期待它们之间是统一的,因为这处经文表明彼得知道并尊重保罗的书信。然而,彼得和保罗神学之间的统一性不应该夸大到贝尔所说的程度,以至于认为彼得是依赖于保罗。彼得前书没有包含保罗非常强调的重点——因信称义以及犹太律法与外邦基督徒受割礼之间的关系。彼得前书具有教牧书信的独特论调,着重强调在受苦时的敬虔行为。这对于当今的基督徒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因为他们仍然处在一个敌对的世界里,而且在一些地方许多信徒正在为基督受苦。忠心地为他做见证可能需要付出极高的代价,不仅在压制人的政权之下如此,而且在我们这种更加开放的社会中亦是如此。

八、正典地位

凯撒利亚的优西比乌(约公元265-339年)在他的《教会史》(3.25.2)一书中将彼得前书列为被教会接受为没有争议的经卷(homologoumerga)之一,并且说帕皮亚(约公元60-130年)“使用了约翰一书的见证,也类似使用了彼得的见证”(《教会史》,3.39.17)。在《克莱门一书》(约公元96年)中可能有彼得前书的痕迹,在伊格纳修(Ignatius)、黑马(Hermas)以及巴拿巴等人的著作中甚至有更多的痕迹可寻(这些人都生活在公元2世纪初期)。

波利卡普(约公元70-150/166)在他写给腓立比教会的书信中清楚地提到了彼得前书。尽管它没有被列入马西昂(Marcion,又译“马吉安”,约公元160)的正典中,但这一点不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马西昂所提到的书信仅限于保罗书信。它在《穆拉多利残卷》(Muratorian Fragment约公元2世纪末)中也没有被提及(这是出于意外,扎恩等人提及这一点),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一本不完整的资料。然而,“它在《真理的福音》(Gospel of Truth)这一本书中得到了体现,在大约公元140年的罗马,这本书似乎使用了被认为具有权威性的书卷。[5]在波利卡普提及之后,爱任纽、亚历山大的克莱门(Clement of Alexandria)、德尔图良(Tertullian,又译“特土良”)和奥利金(Origen,又译“俄利根”)都证实了彼得是这卷书信的作者。

彼得前书的正典性是毋庸置疑的。它被教会所认可,是因为教会普遍承认它的价值和权威。正如比格(p. 7)所言:“在新约圣经中,没有哪一卷书像这卷书信那样,最早、最好且最有力地得到证实,爱任纽是第一个引用其书名的人。”

九、文本

贝尔在他对彼得前书注释的第三版中,涉及了这封书信的文本(p. 1-24)。必须谨记的是,圣经的每一卷书都是独自流传的,因此每一卷书都有不同的文本历史。彼得前书的文本是可靠的,由三个蒲草纸抄本、16个大楷体抄本,大约550个小楷体抄本,以及相当数量的经文选加以证实。直到在有关经文批判的理论方面找到一些比联合圣经公会希腊文圣经(UBS)所选择的经文更具有权威性的结果之前,并且在使用大量的材料做出进展之前,彼得前书的释经者们只能使用联合圣经公会希腊文圣经第3版以及由梅茨格(Metzger)所著的同类作品。[6]蒂申多夫(Tischendorf)和冯·佐登von Soden)的早期作品应该由贝尔在前言中的材料(p. 1-24)加以补充。最值得注意的是,贝尔声称,彼得前书中不存在“西方的”经文类型的证据(p. 24)。

 

彼得前书 大纲

一、问候(1:1-2

二、领受救恩后的特权和责任(1:3-2:10

(一)神的救恩计划(1:3-12

1.因着救恩称颂神(1:3-9

2.有关救恩的预言(1:10-12

(二)领受救恩后的生活方式(1:13-25

1.有盼望和圣洁的生活(1:13-16

2.敬畏神的生活(1:17-21

3.有爱心的生活(1:22-25

(三)在救恩中成长(2:1-10

1.借着纯净的灵奶成长(2:1-3

2.在圣殿的侍奉和祭司职任上有份(2:4-10

1)基督是磐石和基督徒是活石(2:4-8

2)祭司的国度(2:9-10

三、基督徒的顺服和神的荣耀(2:11-3:12

(一)端正的品行和神的荣耀(2:11-12

(二)基督徒顺服的责任(2:13-3:7

1.对政府权柄的顺服(2:13-17

2.仆人对主人的顺服(2:18-25

1)家仆的顺服(2:18-20

2)基督在顺服方面的榜样(2:21-25

3.基督徒妻子的顺服(3:1-6

4.基督徒丈夫的责任(3:7

(三)号召过公义的生活(3:8-12

四、基督徒的受苦和受逼迫(3:13-5:11

(一)为义受苦的福气(3:13-17

(二)基督受苦和高升的榜样(3:18-22

(三)治死旧人(4:1-6

(四)活出荣耀神的生命(4:7-11

(五)苦难中的安慰(4:12-19

(六)牧人受苦的群羊(5:1-4

(七)苦难中的谦卑和警醒(5:5-9

(八)神扶持人的恩典(5:10-11

五、最后的话(5:12-14

(一)西拉在书信写作中的作用(5:12

(二)从罗马来的问候(5:13

(三)最后的劝勉和祈愿(5:14

 

 

彼得前书 圣经版本、参考资料信息、参考书目

圣经版本信息

BV           Berkeley Version

伯克利译本

 

KJV          King James Version

英王钦定本

 

LXX         Septuagint

七十士译本

 

NASB        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

新美国标准圣经

 

NEB         The New English Bible

新英文圣经

 

NIV         The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新国际译本

 

RSV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修订标准译本

 

UBS         The United Bible Societies’ Greek Text

联合圣经公会希腊文圣经

 

参考资料信息

AB           Anchor Bible

《锚链圣经注释》

 

BAG          Bauer, Arndt, and Gingrich: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鲍尔、阿恩特与金里奇合编《新约希英词典》

 

BDF         Blass, Debrunner, and Funk: A Greek Grammar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布拉斯、布伦纳与芬克合著《新约及基督教早期文献希腊文文法》

 

DNTT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Theology

《新约神学词典》

 

IDB          The Interpreter’ 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解经者圣经词典》

 

MM          Moulton and Milligan: The Vocabulary of the Greek Testament

莫尔顿、米利根合编《新约希腊文词汇》

 

NovTest       Novum Testamentum

《新约硏究杂访》

 

PTR          Princeton Theological Review

《普林斯顿神学评论》

 

TDNT         Kittel: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基特尔编《新约神学词典》

 

 

参考书目

要想获得大量参考书目,请见Dalton, xv–xxiv, Goppelt, 11–26, Reicke, Disobedient Spirits, pp. 249–69, or Schelkle, pp. 249–55.

Balz, Horst, and Schrage, Wolfgang. Die “Katholischen” Briefe. DNTD.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73.

Barnett, Albert E. The Second Epistle of Peter. Vol. 12. IB. New York: Abingdon, 1957.

———. The Epistle of Jude. Vol. 12. IB. New York: Abingdon, 1957.

Beare, Francis W. The First Epistle of Peter. 3d ed.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70.

Best, Ernest. I Peter. NCB. London: Oliphants, 1971.

Bigg, C. The Epistles of St. Peter and St. Jude. ICC. Edinburgh: T. & T. Clark, 1901.

Blenkin, G.W. The First Epistle General of Peter. CG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4.

Calvin, John. Calvin’s Commentaries: The Epistle of Paul The Apostle to the Hebrews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Epistles of St. Peter. Translated by W.B. Johnston. Edited by D.W. and T.F. Torrance.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63.

———. Calvin’s Commentaries: A Harmony of the Gospels Matthew, Mark and Luke and The Epistles of James and Jude. Translated by A.W. Morrison. Edited by D.W. and T.F. Torrance.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2.

Chaine, Joseph. Les Épitres Catholiques. 2d ed. Etudes Bibliques. Paris: J. Gabalda, 1939.

Clark, Gordon H. Peter Speaks Today. Philadelphia: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1967.

———. II Peter: A Short Commentary. Nutley, N.J.: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1972.

Cranfield, C.E.B. I & II Peter and Jude. TBC. London: SCM, 1960.

———. The First Epistle of Peter. London: SCM, 1950

Cross, F. L. I Peter: A Paschal Liturgy. London: Mowbray, 1954.

Dalton, William J. Christ’s Proclamation to the Spirits. Rome: Pontifical Biblical Institute, 1965.

Goppelt, Leonhard. Der Erste Petrusbrief. 8th ed. Edited by Ferdinand Hahn. KEK.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78.

Green, E.M.B. 2nd Peter Reconsidered. London: Tyndale, 1961.

———. The Second Epistle General of Peter and the General Epistle of Jude. TNTC. London: Tyndale, 1968.

Hort, F.J.A. The First Epistle of St. Peter. I.1-II.17. London: Macmillan, 1898.

Hunter, A.M. The First Epistle of Peter. Vol. 12. IB. New York: Abingdon, 1957.

James, Montague R. The Second Epistle General of Peter and the General Epistle of Jude. CG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2.

Kelly, J. N. D. A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s of Peter and of Jude. HNTC.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69.

Lawlor, George L. The Epistle of Jude. Nutley, N.J.: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1972.

Leaney, A.R.C. The Letters of Peter and Jud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7.

Mayor, Joseph B. The Epistle of St. Jude and the Second Epistle of St. Peter. 1907. Reprint. Grand Rapids: Baker, 1965.

Moffatt, James. The General Epistles. James, Peter, and Judas. MNTC.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1928.

Reicke, Bo. The Disobedient Spirits and Christian Baptism. Copenhagen: Ejnar Munksgaard, 1946.

———. The Epistles of James, Peter, and Jude. AB.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64.

Schelkle, Karl H. Die Petrusbriefe der Judasbriefe. 4th ed. HTK. Freiburg: Herder, 1976.

Schlatter, Adolf. Petrus und Paulus nach dem ersten Petrusbrief. Stuttgart: Calwer, 1937.

Schneider, Johannes. Die Briefe des Jakobus, Petrus, Judas und Johannes. NTD.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67.

Selwyn, Edward G. The First Epistle of St. Peter. 2d ed. London: Macmillan, 1947.

Sidebottom, E.M. James, Jude and 2 Peter. CB. London: Nelson, 1967.

Stibbs, Alan M. The First Epistle General of Peter. TNTC.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59.

Wand, J.W.C. The General Epistles of St. Peter and St. Jude. WC. London: Methuen & Co., 1934.

Windisch, Hans. Die Katholischenbriefe. HzNT. 3d ed. Revised by H. Preisker. Tübingen: J.C.B. Mohr, 1951.

 

彼得前书 注释(试读)

一、问候(彼前1:1-2

1:1-2  1耶稣基督的使徒彼得写信给神的选民、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细亚庇推尼寄居的,(2)就是照父神的预知被拣选、借着圣灵得成圣洁,以致顺服耶稣基督,又蒙他血所洒的人。愿恩惠、平安多多地加给你们。

1:1  彼得首先提到他在新约中最常见的名字。他的希伯来名字可能是Simeon(西门;15:14彼后1:1希腊原文〕),对应的希腊文是Simon。他还有一个亚兰文别名Cephas(“矶法”1:42;加2:11〔希腊原文〕)。Peter彼得一词是对“矶法”或“柱石”的希腊文翻译。库尔曼(Cullmann)建议,如果要把这个别名的确切含义表明出来,并且遵照新约圣经的惯例(“西门彼得”),彼得就应该被叫做“西门柱石”(TDNT, 6:101)。耶稣基督的使徒表明尊贵身份和权柄,即他被耶稣所拣选,并在建立基督的教会中被赋予了特殊的服侍责任(太16:18-19;可1:16及以下,3:16;约1:4221:15-19)。

与新约时代书信写作的普遍做法一样,作者首先表明自己的身份,然后介绍收信人的身份,最后才给出问候的话。彼得首先将他的写作对象称作神的选民。在圣经的教导中,拣选是一个核心主题,也是属灵福气的根基(参申4:377:614:2;诗105:643;赛45:4;弗1:4-5)。没有一位信徒会感到自己受到了有关拣选的教义的威胁,因为圣经始终都表明,它是得安慰的凭据。所以,这里的“选民”这个称谓是要提醒那些处于被迫害的危险中并散居在各处的基督徒,神对他们的旨意是确定且有恩慈的。寄居的parepidēmoi)指出基督徒是“天路客”,他们并不永久地居住在地上。他们是天上的国民(参弗2:19;腓3:20;来11:13-16)。这封书信的目的地是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细亚、庇推尼。这些地方都是罗马的省份,位于现今土耳其的托罗斯山脉(the Taurus Mountains)以北地区。

1:2  彼得接下来宣告了他在书信的后面会延伸和展开的一些基本主题(父神的预知,借着圣灵得成圣洁,以及顺服耶稣基督,又蒙他血所洒)。他在这里提醒自己的读者们,他们对三一神的信心以及三一神的工作。尽管彼得没有进一步以神学的形式展开有关对三一神的信仰,但基督教信仰的三位一体模式已经在他的话语中得到了体现。“神的预知”不仅仅指神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因为它包括了神与人类甚至在创世之前的特殊关系(参1:20,摩3:2;徒2:23;罗8:29-3011:2)。这个“特殊关系”包括神对他百姓的拣选和特殊计划(参TDNT, 1:714)。“借着圣灵得成圣洁”是指他将救赎工作应用在基督徒身上、洁净他并且给他安排服侍的任务。拣选和救赎的目标就是出于信心的顺服(参保罗在罗马书1:5所提到的“信服真道”)。在这个问候的结尾处,彼得希望神的恩典和平安能够多多地加给信徒们。

 

彼得后书

彼得后书 导论

一、作者与正典地位

在所有新约书卷中,没有哪卷在正典地位和作者身份方面受到的争议会比彼得后书更多。早期基督教著作均未明确提到这卷书。直到奥利金(Origen,又译“俄利根”;约公元185-254年)首次将其列为彼得之作,情况才有所改观。在公元4世纪之前,人们对本书的质疑声始终没有平息;然而,罗马的克莱门(Clement of Rome,“克莱门”又译“革利免”)著作、《巴拿巴书信》(the Epistle of Barnabas)以及非正典的彼得作品似乎都体现出本书的内容,尽管这只是一种可能(参INT, pp. 387-389)。《真理的福音》(The Gospel of Truth)和《约翰藏经》(the Apocryphon of John)很可能也直接引用或间接提及彼得后书,这意味着该书在公元2世纪或许就已被人们接受了。[7]另外,“早期(公元3世纪)的伯默蒲草纸抄本集Bodmer papyrus72显示,该抄本已接纳彼得后书为正典。因为在这个抄本中,彼得后书与彼得前书、犹大书共同为这些圣卷的读者们祝福,彼得后书甚至获得了比后两者更为详尽的支持”。[8]

虽然支持彼得后书的早期证据并非完全不存在,但它们确实不如新约其他书卷的证据那样确凿。尽管如此,这卷书还是被纳入正典(EBC, 1:631-643。即便彼得的作者身份受到广泛质疑,此书仍然带着圣经的权柄说话。

正典地位和作者身份虽非同一概念,但往往关系密切。在早期教会,是否将某卷书纳为权威著作的主要考量,乃在于其作者是否为使徒或是否由使徒授权写成。彼得后书的正典地位之所以受到质疑,主要就是因为人们怀疑彼得不是该书作者。人们对彼得后书的作者身份和权威性所产生的这些疑虑,在宗教改革时期再次浮现出来。如今,这些质疑广泛存在于当代学者中间,许多人都否认这卷书出自使徒彼得之笔。例如,凯利(Kelly)就拒绝承认彼得为此书作者(p. 235),但他仍然认可这卷书揭示出了“非凡的属灵洞见和能力”(p. 225)。凯利持有这种态度其实十分正常,因为呼吁要把彼得后书从新约正典中除去的人毕竟只是少数。然而,拒绝彼得是这卷书作者的人也比比皆是。

反对彼得是这卷书作者的论据大概11项。优西比乌Eusebius[9]和哲罗姆(Jerome又译“耶柔米[10]提出了前两项:彼得后书没有延续至他们那个时代的长期使用传统。彼得后书的风格与彼得前书不同,而教会十分确定前书的作者就是彼得。

另外两项论据也源自古代教会时期:③ 彼得的名字亦出现于一些诺斯替主义(gnosticism)文献中。④ 彼得后书的知名度在地域上受限。

现代学者们还在此基础上增添了若干论据: 因为这封书信在文学上依附于犹大书,所以作者不可能是彼得。⑥ 对一位加利利渔夫而言,信中那些概念性和修辞性的语言太过希腊化。⑦ 基督再来的“耽延”问题是公元2世纪的议题。⑧ 彼得后书3: 15-16提到的保罗书信是在公元2世纪才收集完毕的。⑨ 公元2世纪的基督徒作家均未提过彼得后书。⑩ 这封书信看上去更像是“早期天主教教义”,而非初代基督教教义。 如果书信真是彼得所写,那么人们为何始终对它疑虑重重,不肯接受呢?根据以上论据,当今大多数新约学者都拒绝接受彼得后书的真实性。

然而,我们不能就这样盖棺定论。以下观点表明,在反对彼得后书作者身份的问题上还存在另一面,上述论据均不足以排除该书作者是使徒的可能性。

1. 由于这封书信篇幅短小,再加上政府逼迫早期教会以及古代社会通讯水平落后等原因,彼得后书没有长期使用的传统,这不足为奇。如果这封书信的目的地没有位于交通要道或者突然遭到逼迫,该信的正常传阅模式或许就会受到阻碍。

2. 这封书信的风格的确与彼得前书不同,但这或许是因为彼得使用了不同的文书助理(参彼前5:12)。如果彼得前书是由彼得在西拉的帮助下写成,彼得后书就有可能是他自己的文风或是在其他文书帮助下保留的个人文风。此外,由于作者间的异同标准尚未确定,所以有关风格的证据其实是很难衡量的。布鲁斯Bruce)针对作者个性、书卷主题和文书自由度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讨论,并以此作为解决保罗文集中有关风格问题的可行方法。[11]

圣灵默示的工作或许也临到了文书助理,他们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谓是合著者。例如,提摩太与保罗的名字曾一同出现于帖撒罗尼迦前后书、腓立比书、歌罗西书和腓利门书的问候语。教牧书信在风格上的差异早已为人们所承认。在提摩太后书4:11,保罗说:“独有路加在我这里。”这表明当时路加很可能就是保罗的文书,保罗教牧书信的风格与他的其他书信不同,原因也在于此。尽管如此,这些书信的权威性却丝毫不减,因为圣灵不仅可以掌管保罗,也可以掌管文书。而同样的因素也可能存在于彼得书信。令人惊奇的是,莫顿(Morton)基于各种资料——包括计算机上累积的数据分析——认为彼得前后书“在语言上并无分别”。[12]这样一个结论或许只会令大多数希腊文新约学者略感惊讶,但它至少可以提醒他们保持谨慎,不要仅凭风格因素便给出武断的说法。

3. 彼得的名字曾出现于一些诺斯替主义作品中,使得早期教会迟迟未能承认彼得后书——这一点有事实为基础。然而,尽管当时冒用彼得之名写成的赝品大肆流传,早期教会最终还是承认了彼得后书。这一事实表明,早期教会已经认识到这两封书信和其他冒名作品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4. 至于彼得后书的知名度受到地域限制这个问题,很可能是因为逼迫、篇幅短小或收信地点太远等因素,才使它在教会建立之后的前一百年没有得到广泛传阅。

5. 彼得后书在文学上依附于犹大书,并没有获得最终定论(参下文的“特殊问题”)。即便彼得引用或使用了犹大书中的大量内容,那也不能说明彼得不是彼得后书的作者,或此书不是神所默示的。例如,学者们都承认马可福音的成书时间较早,马太福音取用了马可福音的内容,但这与圣经的默示性和权威性等重要观点并不矛盾。

6. 有人认为,对彼得的个人背景而言,彼得后书的语言太过希腊化。对此,我们的回答是:彼得在生活中究竟有多大程度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我们其实不得而知。他居住的地方距离名为低加波利的希腊十城只有8公里远。我们不知道他是否能懂双语;不知道从耶稣复活到彼得殉道这段时间,彼得的希腊文究竟学到什么了程度;更不知道他写这封信时是否使用了文书。当今政府高官会使用讲稿写手,但最终作品仍由官员负责。同样,正如上述第二点所示,彼得后书或许也是由一位文书草拟的。

7. 可以非常肯定的是,基督“耽延”再来既是1世纪,也是2世纪探讨的问题。约翰福音21:20-23表明,“基督再来”在约翰福音成书时便是一个热议话题。其他几处经文则表明,这个问题在更早之时就常为人们所讨论了(参太25:1-13;徒1:6-11;帖后2:1-4;来9:28)。

8. 彼得后书3:15-16提到的保罗书信未必指保罗的全部作品,也可能仅指作者所熟悉的作品。一旦某间教会或某些有影响力的人承认保罗书信的价值,针对这些作品的收集工作就会马上开展起来。保罗有关交换传阅书信(参西4:16)和公开宣读书信的教导(帖前5:27)也会促进书信的收集工作。此外,路加或提摩太是保罗旅行期间的同伴,他们也可能是收集彼得作品的人。

9. 公元2世纪的作家们确实没有指名提到彼得后书,原因或许如下:首先,篇幅短小、收信地点遥远、收信人遭受逼迫等因素可能导致公2世纪的作家很少提到它。例如,奥利金(约公元185-254年)的作品,若非大多数、至少也有许多已不复存在。在公元2世纪,作品被毁的概率非常之大。再者,如前文所述,有迹象表明公2纪的作家曾引用过彼得后书。关于这一点,亦见比格(Bigg, p199-210)和沃菲尔德(Warfield,又译“华菲德”)的著作。[13]

10. 力主此信为“早期天主教教义”的人认为,信中多次强调善行和正统信仰,表明该信写于晚期。虽然这一论据屡经使用(参Kelly, p. 235),其中却存在某些可疑的假设。为何彼得不能关注以正统的方法解释圣经这件事?为何他不能关注传统?实际上,保罗也强调传统(参林前11:215:3)。有些人以为,强调善行和正统信仰属于“早期天主教教义”,然而雅各书也这样强调,但它的写作时间无疑是在早期。

11. 正如前文所述,倘若彼得这封书信是写给住在遥远地区的基督徒,或其传阅过程因为早期逼迫而受到阻碍,就会导致人们对它迟迟不能承认并有诸多怀疑。此外,当时一些假冒彼得之名写成的异端学说广为流传,更加坚定了人们的怀疑,从而对这封书信获得认可造成不利影响。

在另一方面,支持彼得作者身份的论据却不乏其证。

1. 这封书信明确交代它是由使徒彼得(“西门彼得”,1:1)所写。信中忆及主是如何把彼得即将离世的消息告诉他的(1:14),并提到彼得是耶稣登山显荣(1:16-18)现场的见证人。书信中宣称这是作者的第二封书信(3:1),而大多数释经家都认为第一封信指的就是彼得前书。作者还在信里说,保罗是他“亲爱的弟兄”(3:15)。上述种种迹象均表明此书的作者是使徒。对此,我们不能轻易地弃之不顾。如果信中这些说法全不可信,它的教导又如何能够得到承认?如果彼得后书不是使徒西门彼得的真正作品,它就是一卷不可信赖的伪造之作。

2. 然而,作家们并未如此定论。他们普遍认为彼得后书是一部对当今教会颇有价值的伪典(参Kelly, p. 225),因而应当保留在正典之中。对于这种将彼得后书视为匿名作品的观点,西德博特姆(Sidebottom, p100)辩护说:“门徒以著名教师或领袖的名义写作乃古代社会传统……现今我们有关版权的习惯作法在公元1世纪并不存在。”他的最后一句话是正确的,第一句话则有待商榷。公元1世纪的基督徒究竟采用了异教文化匿名著书的做法,还是因为注重真理而拒绝接受这种传统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很大的争议。福音派基督徒一致否认圣经正典中有冒名作品的观点。鲍德温(Baldwin)对于旧约中冒名写作的传统进行了研究,最后总结道:“我们认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旧约中有冒名写作的传统,反而有许多证据是反对这一传统的。”[14]格思里(Guthrie)认为,基督徒不应接受使用假名的作法。[15]沃尔斯(Walls)引用德尔图良(Tertullian,又译“特土良”)的话说,撰写伪经《保罗与特格拉行传》(Acts of Paul and Thecla)的长老由于冒名写作被免职了。

这就表明,有意假借他人之名著书的作法并非如人们常说的那样,是一种可以接受的既定传统。迄今为止,虽然早期基督教时代的冒名作品被保存下来的多达成百上千册,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诺斯替主义或其他偏见思想的影响,许多作品的成书目的甚至就是为了传播这样的思想。其他作品大都也属于所谓的“流行宗教”,即低劣的灵修文学。这些作品并非有意在神学上偏颇,而是使用了神学家们痛斥的措辞表达,并极其强调神迹和奇事。这些作品与当时的正典书卷简直判若云泥。[16]

如果基督徒并不接受冒名写信的作法,那么这封书信又是谁写的?十有八九不是好人!若作者是一名假师傅,那他的动机又是什么?毕竟,这卷书并没有任何独特之处需要以假名来撰写。

3. 我们也应牢记,冒用彼得名字写成的伪作曾在早期教会得到传阅。以下这些作品是我们所熟悉的伪典:《彼得启示录》(The Apocalypse of Peter,约公元135年),《彼得福音》(The Gospel of Peter,约公元150-175年),《彼得行传》(The Acts of Peter约公元180-200年),《彼得的教导》(The Teaching of Peter,约公元200年),《彼得致雅各书信》(The Letter of Peter to James,约公元200年),以及《彼得的宣讲》(The Preaching of Peter,约公元80-140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作品都没有被纳入正典。彼得后书被纳入正典,是因为具有内在价值。正如加尔文(Epistles of Peter, p363)所言:“同时,大家一致认为,它(彼得后书)丝毫不存在与彼得身份不符之处,使徒的能力和恩赐在书中随处可见。”彼得后书的内证,即其教训的品质,是不应被轻视的。不同于那些假冒彼得之名写成的伪经,人们在阅读彼得后书时会发现其中毫无错谬思想。这卷书应该是真实的。作者对真理的热忱(1:12)、对乖巧捏造之虚言的反对(1:16),以及对公义的看重(2:7-9),都令人印象深刻。

4. 信中根本没有呈现公元2世纪的境况,也没有反映出诸如专制主教、发展成熟的诺斯替主义或孟他努主义(Montanism等问题。

5. 若细想彼得前书使用文书(参西拉,新国际译本边注,彼前5:12)一事,最严重的(风格)问题便不难解决。塞尔温(Selwyn, p 9-15)认为,西拉是彼得前书的合著者。倘若如此,彼得后书与前书的风格不同或许就意味着,彼得在写作过程中使用了不同的文书或助手。另外,关于风格方面的证据有时被夸大了(参Kelly, p. 236)。格林(Green, Peter and Jude, p16-19)引用的众多研究资料都清楚表明此类证据具有局限性。

上文提到,在古代教会判断某书正典地位的过程中,该书的作者身份和正典地位往往紧密相联。希伯来书、雅各书、犹大书、彼得后书、约翰二书、约翰三书和启示录这七卷新约作品,仅仅经过一定讨论就被纳入正典。其他二十卷书在很早的时候几乎就得到了普遍承认。此外,还有许多其他书卷在早期教会中也广为人知并广泛传阅。其中尽管有些书卷获得人们的重视(如黑马牧人The Sheperd of Hermas〕),教会却从未承认它们是圣经的一部分。

奥利金承认彼得后书是圣经(约公元240年),他说:“彼得留下了一本为大家所公认的书信,但或许还有第二本,尽管它受到了人们的质疑。”[17]优西比乌将这卷书列为受争议的书卷,而非伪造作品。[18]在耶路撒冷的西里尔(Cyril of Jerusalem所处的年代(约公元315-386年),彼得后书被列入正典。除了西里尔,阿塔那修Athanasius,又译“亚他拿修”)、奥古斯丁(Augustine)和哲罗姆也承认这卷书,为早期教会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些领袖都承认彼得后书是圣经,原因在于内政和外证都显示它具有实实在在的价值。

二、写作时间

从彼得后书3:15-16不难看出,这封书信很可能是在大量保罗书信写成并集结成册后才写成。这就意味着,此书最早写于公元60年。如果3:1“亲爱的弟兄啊,我现在写给你们的是第二封信”中的第一封信指彼得前书(不过这一点不能完全肯定;参3:1的注释),那么本书最早的写作年代就大约是公元63-64年,即与彼得前书的写作年代相近。本书最晚的写作时间(对于那些不承认彼得是作者的人而言)是公元135年前夕,原因是彼得后书在以彼得命名的伪经中得到了使用。[19]

如果彼得后书的使徒作者身份得到承认,并且这封书信是于彼得在世时发表的,那么其写作时间很可能就在他去世前夕(参彼后1:12-15)或公元64-68年。有些福音派作家认为彼得后书堪称彼得的遗嘱,是彼得死后由他(这位使徒)的一个或多个门徒发表的。[20]若是这样,本书的写作年代大约就在公元80-90年。有些人否认本书信作者是使徒,或认为本书信与使徒完全无关,于是将其写作时间定为公元135年之后的某个时间(哈纳克〔Harnack〕将写作时间定为公元150-175年)。我们的结论是:把书信的写作时间定为公元64-68年既合情合理,又最契合内证。

三、写作地点

我们没有可靠资料确定书信的写作地点。由于人们都知道彼得曾在罗马住过,所以那里极可能就是写作地点。但因为彼得去过的地方很多(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哥林多〔?〕和罗马),在没有发现新证据之前,我们无法确定彼得后书的写作地点。

四、受书地点

有关受书地点的唯一线索藏于书信之中。信中明言:“给那因我们的神和救主耶稣基督之义,已经与我们同得一样宝贵信心的人。”(1:1)这与彼得前书提到的小亚细亚各省份形成对比,很可能暗示彼得后书是写给各处基督徒的。作者在彼得后书3:1说:“亲爱的弟兄啊,我现在写给你们的是第二封信。”如果这里涉及彼得前书,那么本书信的写作对象就是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细亚、庇推尼的基督徒。但是,如果3:1涉及彼得所写却已遗失的书信(关于或已遗失的保罗书信,参林前5:9;西4:16下),那么关于彼得后书的受书地点,我们就没有确凿的资料可以参考了。在释经家看来,小亚细亚或埃及的可能性最大。因为信中有关假师傅的警告(2:1-20)显示,这些人的恶行更像是外邦人的,而非犹太人的。

五、写作情境

彼得后书的写作原因可以根据书信内容推断出来。最直接的原因便是:彼得意识到自己离世的时间近了,而神的子民正面临许多危险(1:13-142:1-3)。如同羊群容易迷途,基督徒也易于忘记信仰的基要真理。教会内劝诫的恩赐正是纠正这类倾向的手段之一(参罗12:8)。彼得在前书中亲自提到这一需要(参5:1的“劝”5:12)。可见,彼得后书是在提醒信徒牢记基督教信仰的基本真理(参1:12-13)。相信耶稣是弥赛亚,这种信心并不是建基于荒唐的传说或巧妙捏造的虚言(1:16),而是神确凿的启示(1:16-21)。基督徒个人的信心不应止步不前,而当不断增长。人若在基督的恩典中不断成长,便可确信自己已被拣选为信徒(1:8-10)。

基督徒必须防备假师傅(2:1-22)。这些人否认主必快来(3:3-4),因而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这些假师傅行事诡诈,宣称其“自由观”有保罗书信为圣经依据,实际上却是在曲解保罗书信的内容,是可咒可诅的(3:15-16)。教会必须对这类谬论保持警惕,并在神的恩典和知识上不断长进(3:17-18)。

六、特殊问题

彼得后书(主要是第2章)与犹大书之间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必然书面或口头上存在某种依赖性。梅厄Mayor)曾对这一点做出详尽论述(pp. i-xxv, 2-15;亦见E. F. Harrison, INT, pp. 396-98.)。

两封书信共有的内容几乎全部与作者对假师傅的描述和斥责有关。大多数人认为,彼得后书依附于犹大书(梅厄、费恩〔Feine〕、贝姆〔Behm〕的观点)。有些学者根据这种表面上的依附性否认彼得的作者身份。[21]然而,只有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彼得后书的作者引用犹大书一事才会对彼得的作者身份构成问题:①彼得后书对犹大书的依附性获得最终证实;犹大书的写作时间确实晚于公元64年;有证据表明,像彼得这样的使徒不该引用其他作者撰写的大量内容。

一些研究彼得前书的人发现,这卷书中有大量问答式的教导内容(参Selwyn, p363-466)。如果彼得撰写前书时使用了教会内常见的资料,那么为何他写第二封书信时就不能这样做呢?然而,彼得后书是否依附于犹大书,我们尚不确定。梅厄pp. i-ii认为是彼得后书引用犹大书,比格(p. 218)则发现是犹大书引用彼得后书。另外一种可能是,这两封书信使用了同一种资料来源。

由于缺乏可靠的内外证据,犹大书的写作时间还无法确定,初步估计是在公元60年。若事实如此,彼得就有可能引用犹大书。但是,像彼得这样颇具威望的使徒居然会引用一名非使徒的著作,这种可能性简直微乎其微。古代作者引用资料的方式很难用今人的标准来衡量。与今天相比,“传统”在当时作者和说话者思想中占有更大的比重。当我们回顾旧约例子时,这一点便更为突出:列王纪上下与历代志上下,以及对观福音书之间,都存在内容相似的记载。概括地说,关于犹大书和彼得后书之间的关系或两者与某些共同资料来源的关系,这个特殊问题至今仍然悬而未决。不论采纳哪一种观点(犹大书在先、彼得后书在先,或是两封书信都使用了较早的资料来源),都不会影响其真实性、作者身份和默示性。这三种观点都与福音神学相符。在这个问题上,保守学者们一般都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参Guthrie, New Testament Introduction, pp. 925-27,尤参p. 926, n. 3

彼得后书 大纲

一、问候和祝福(1:1-4

二、基督徒必备的美德(1:5-15

       (一)基督徒多结果子需付出的努力(1:5-9

       (二)对拣选的确定(1:10-11

       (三)必要的提醒(1:12-15

三、基督的神圣威荣(1:16-21

       (一)由使徒的见证证实(1:16-18

       (二)由神的预言证实(1:19-21

四、假先知和假师傅(2:1-22

       (一)防备假师傅的警告(2:1-3

       (二)昔日审判三例(2:4-10上)

       (三)假师傅之为人傲慢放荡(2:10-16

       (四)假师傅之教导苍白无力(2:17-22

五、主再来的应许(3:1-18

       (一)主再来之日的确定性(3:1-10

       (二)主再来之日引出的道德要求(3:11-16

       (三)防备错谬教导并在恩典中成长的必要性(3:17-18

 

 

 

彼得后书 圣经版本、参考资料信息、参考书目

圣经版本信息

ASV          American Standard Version

美国标准译本

 

KJV          King James Version

英王钦定本

 

LXX         Septuagint

七十士译本

 

NASB        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

新美国标准圣经

 

NEB         The New English Bible

新英文圣经

 

NIV         The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新国际译本

 

RSV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修订标准译本

 

RV          Revised Version (1881-1885)

修订译本(1881-1885

 

UBS         The United Bible Societies’ Greek Text

联合圣经公会希腊文圣经

 

参考资料信息

BAG          Bauer, Arndt, and Gingrich: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鲍尔、阿恩特与金里奇合编《新约希英词典》

 

DNTT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Theology

《新约神学词典》

 

EBC          The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释经者圣经注释》

 

INT         E. Harriso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E. 哈里森著《新约导论》

 

LSJ          Liddell, Scott, Jones: Greek-English Lexicon

利德尔、斯科特与琼斯合编《希英词典》

 

MM          Moulton and Milligan: The Vocabulary of the Greek Testament

莫尔顿、米利根合编《新约希腊文词汇》

 

RHG         Robertson’s Grammar of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Research

罗伯逊著《从历史研究法看新约希腊文语法》

 

TDNT         Kittel: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基特尔编《新约神学词典》

 

参考书目

要想获得大量参考书目,请见Dalton, xv–xxiv, Goppelt, 11–26, Reicke, Disobedient Spirits, pp. 249–69, or Schelkle, pp. 249–55.

Balz, Horst, and Schrage, Wolfgang. Die “Katholischen” Briefe. DNTD.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73.

Barnett, Albert E. The Second Epistle of Peter. Vol. 12. IB. New York: Abingdon, 1957.

———. The Epistle of Jude. Vol. 12. IB. New York: Abingdon, 1957.

Beare, Francis W. The First Epistle of Peter. 3d ed.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70.

Best, Ernest. I Peter. NCB. London: Oliphants, 1971.

Bigg, C. The Epistles of St. Peter and St. Jude. ICC. Edinburgh: T. & T. Clark, 1901.

Blenkin, G.W. The First Epistle General of Peter. CG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4.

Calvin, John. Calvin’s Commentaries: The Epistle of Paul The Apostle to the Hebrews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Epistles of St. Peter. Translated by W.B. Johnston. Edited by D.W. and T.F. Torrance.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63.

———. Calvin’s Commentaries: A Harmony of the Gospels Matthew, Mark and Luke and The Epistles of James and Jude. Translated by A.W. Morrison. Edited by D.W. and T.F. Torrance.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2.

Chaine, Joseph. Les Épitres Catholiques. 2d ed. Etudes Bibliques. Paris: J. Gabalda, 1939.

Clark, Gordon H. Peter Speaks Today. Philadelphia: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1967.

———. II Peter: A Short Commentary. Nutley, N.J.: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1972.

Cranfield, C.E.B. I & II Peter and Jude. TBC. London: SCM, 1960.

———. The First Epistle of Peter. London: SCM, 1950

Cross, F. L. I Peter: A Paschal Liturgy. London: Mowbray, 1954.

Dalton, William J. Christ’s Proclamation to the Spirits. Rome: Pontifical Biblical Institute, 1965.

Goppelt, Leonhard. Der Erste Petrusbrief. 8th ed. Edited by Ferdinand Hahn. KEK.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78.

Green, E.M.B. 2nd Peter Reconsidered. London: Tyndale, 1961.

———. The Second Epistle General of Peter and the General Epistle of Jude. TNTC. London: Tyndale, 1968.

Hort, F.J.A. The First Epistle of St. Peter. I.1-II.17. London: Macmillan, 1898.

Hunter, A.M. The First Epistle of Peter. Vol. 12. IB. New York: Abingdon, 1957.

James, Montague R. The Second Epistle General of Peter and the General Epistle of Jude. CG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2.

Kelly, J. N. D. A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s of Peter and of Jude. HNTC.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69.

Lawlor, George L. The Epistle of Jude. Nutley, N.J.: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1972.

Leaney, A.R.C. The Letters of Peter and Jud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7.

Mayor, Joseph B. The Epistle of St. Jude and the Second Epistle of St. Peter. 1907. Reprint. Grand Rapids: Baker, 1965.

Moffatt, James. The General Epistles. James, Peter, and Judas. MNTC.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1928.

Reicke, Bo. The Disobedient Spirits and Christian Baptism. Copenhagen: Ejnar Munksgaard, 1946.

———. The Epistles of James, Peter, and Jude. AB.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64.

Schelkle, Karl H. Die Petrusbriefe der Judasbriefe. 4th ed. HTK. Freiburg: Herder, 1976.

Schlatter, Adolf. Petrus und Paulus nach dem ersten Petrusbrief. Stuttgart: Calwer, 1937.

Schneider, Johannes. Die Briefe des Jakobus, Petrus, Judas und Johannes. NTD.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67.

Selwyn, Edward G. The First Epistle of St. Peter. 2d ed. London: Macmillan, 1947.

Sidebottom, E.M. James, Jude and 2 Peter. CB. London: Nelson, 1967.

Stibbs, Alan M. The First Epistle General of Peter. TNTC.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59.

Wand, J.W.C. The General Epistles of St. Peter and St. Jude. WC. London: Methuen & Co., 1934.

Windisch, Hans. Die Katholischenbriefe. HzNT. 3d ed. Revised by H. Preisker. Tübingen: J.C.B. Mohr, 1951.

 

 

彼得后书 注释(试读)

(一)主再来之日的确定性(彼后3:1-10

3:1  亲爱的弟兄啊,我现在写给你们的是第二封信。这两封都是提醒你们,激发你们健全的思想

亲爱的弟兄agapētoi,亲爱的)在本章第8节、第14和第17节屡次出现。我现在写给你们的是第二封信。彼得这里是相对彼得前书而言吗?对此,大多数释经者都持肯定意见。但这一点并不确定,因为: 我们还不能确定这两封书信的收信人是否为同一批人; 本书1:1216暗示彼得曾服侍过第二封书信的收信人,但彼得前书并未出现任何这种暗示; 3:1对这两封书信的描述(这两封都是提醒你们)与彼得前书并不十分吻合; 使徒彼得的其他书信都没有保存下来(参林前5:9;西4:16)。虽然上述各观点均不足以作为有力证据,但若把它们结合起来,再加上彼得后书没有引用彼得前书这一事实,诸多疑点便随之产生,令这个问题悬而未决。

提醒你们,激发你们diegeirō hymōn en hypomnēsei)几乎与1:13中的词组“提醒你们,激发你们”(diegeirein hymas en hypomnēsei)相同。健全的思想译自eilikrinē dianoian(字面意思为“纯洁的思想”)。dianoia在七十士译本中通常用于表示“心”(希伯来文为lēb)。贝姆认为:“作者在彼得后书3:1中想要读者们保持的东西eilikrinēs dianoia)就是‘纯洁的性情’”(TDNT, 4:967)。

3:2  我想要你们记念圣先知预先所说的话和主救主的命令,就是你们的使徒所传给你们的。

在希腊原文中,第2节接续了始于第1节的句子,并因其中包含一连串属格而引人注意。新国际译本以颠倒词序的方式,把原本繁复的句子结构整理通顺了。虽然理顺之后的句意简明扼要,但仍有一些要点需要澄清。预先所说的话指先知的预言,在这里特指主再来的日子。命令指基督教信仰的道德要求(参2:21及此处注释),特指关于爱的诫命。

凯利宣称:“‘你们的使徒一语当然不可能是历史上的彼得所写。这个短语无意中透露出,在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人们开始高举使徒的地位,认为他们是带着权柄将基督的教导传达给众教会的一群人”(p. 354)。然而,凯利这种观点有失公允。如果彼得直接写“我的命令”或“从我们而来(的命令)”,人们显然也会提出同样的异议。凯利这样说的假设前提是,使徒们并没有意识到第2节下半节所暗示出的权柄。如果采纳这个前提,新约中许多关于使徒身份的内容都要被否定,因为这样的宣称不仅是彼得在这里所作的,在新约中其他地方也有(参罗1:15;林前14:37约壹1:1-54:6;启22:18)。将使徒和先知列为同等并不是“后使徒时代”的特征(参弗2:20),而是因为作者认识到这两种职分都是圣灵所使用的。

3:3  第一要紧的,该知道在末世必有好讥诮的人随从自己的私欲出来讥诮。

彼得接着阐明先知和使徒之言里应牢记的要点:末世必出现好讥诮的人,他们否认圣经真理,过不敬虔的生活(参但7:2511:36-39;太24:3-51123-26;提前4:1及以下经文;提后3:1-7;犹17-18)。末世指的是弥赛亚降生和再来之间的日子。好讥诮的人就是第2章中不承认末世论的假师傅。伯特伦(Bertram)认为,这些人“可能是诺斯替派的自由主义者”(TDNT, 5:636)。关于讥诮者的主题,详见基特尔编《新约神学词典》(TDNT, 5:630-636)所列圣经启示中有关好讥诮之人与义人的对比(参诗1:16)。

3:4  他们会说:“主要降临的应许在哪里呢?因为从列祖睡了以来,万物与起初创造的时候仍是一样。”

早期教会信仰告白中有一条便是宣告耶稣必再来,必完成救恩的工作并惩罚恶人(参如,太24:3及以下经文;约14:1-3;徒1:1117:31;罗13:11;林前15:23;帖前4:13-185:1-11;帖后1:7-10;来9:28;启1:7)。假师傅们质疑,主要降临的应许在哪里呢?他们嘲笑基督教信仰,宣称因为从列祖睡了以来,万物与起初创造的时候仍是一样,以此来支持自己的立场。彼得所说的“列祖”指的是哪些人呢?凯利(p. 355)和舍尔克勒(Schelkle, p. 224)认为,“列祖”指的就是第一代基督徒。但比格(p. 291)和格林(Peter and Jude, p. 128-129)认为这种观点的可能性不大,“列祖”更可能是指旧约中的族长,就如它在约翰福音6:31、使徒行传3:13、罗马书9:5和希伯来书1:1中所表示的含义一样。后者是这个词在新约里的一般用法;前者则需把这里理解为冒名撰书者所犯的蹩脚错误。“列祖睡了”(字面意思为“睡着了”)一语是对信徒辞世的婉喻(参徒7:60;帖前4:13-14)。就本质而言,假师傅的论据是一种自然主义观点,即“均变说”(uniformitarianism),排除了神介入历史的一切可能性。

3:5-6  他们故意忘记,从太古凭神的命有了天,并从水而出、借水而成的地。借着这些水,当时的世界被淹没就消灭了。

但他们故意thelontas,“自愿地”)忘记大洪水。而当时神曾介入人类历史,毁灭了大洪水时期的世人。这些人忘记的不仅是大洪水事件,还有神先前借着他的话语成就的事,即创造天和借水形成的地(创1:2-10)。虽然许多释经家认为彼得这是在断言水乃神创造世界的基本物质,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彼得并没有使用动词ktizō(“创造”),而是从太古凭神的命有了ēsan天,并从水而出、借水而成synestōsa的地。创世记记载,神借着他的话语用天空(firmament)把水分为上下,又借着这话语使陆地从水里显露出来。

在第6节开头,新国际译本将希腊文di hōnthrough which借此”,复数形式)译作借着水这里的先行词或许是“水、诸水、话”和“水”,或是“天”。我们或许应该把“水”和“话”理解为毁灭先前世界(6节)的工具,正如“话”和“水”会在将来成为毁灭的工具一样(7节)。当时的世界译自希腊文ho tote kosmos。当时,被毁灭的不是地球,而仅仅是地球上的居民及其有序体系。

3:7  但现在的天地还是凭着那命存留,直留到不敬虔之人受审判遭沉沦的日子,用火焚烧。

彼得提到将来要有大火毁灭现在的宇宙,这一点极其不同寻常。有人甚至认为,这种观点是受到斯多亚派(Stoic)或伊朗(波斯)人的末世论影响(TDNT, 6:928-952)。然而,旧约圣经确实讲过主的日子必有大火(诗97:3;〔可能也有赛34:4〕;赛66:15-16;但7:9-10;弥1:4;玛4:1)。并且马太福音3:11-12提到,弥赛亚将来会用火施洗,到时他必烧尽一切的“糠秕”(参帖后1:7)。彼得坚称,正如神在古时用自己的话和水来洁净当时的天地一样,将来他也会用自己的话和火来洁净现今这个世界。这一时间将在千禧年之前还是之后发生,彼得并没有说明。马太福音3:11-12支持的是前一种观点,因为启示录20-21章描述的事件顺序中,新天新地是在千禧年之后出现的(参彼后3:13)。

3:8  亲爱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们不可忘记,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

假师傅讥诮主“耽延”再来的日子。彼得反驳他们的第二个证据出自诗篇90:4:“在你看来,千年如已过的昨日,又如夜间的一更。”这些人并未考虑到神看待时间的角度。你们不可忘记这句劝告是针对信徒说的,与第5节中指责假师傅故意遗忘的是同一个词(lanthanō)。基督徒必须谨慎小心,以免在思想上被好讥诮者的宣传误导。

3:9  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

反对好讥诮者的第三个证据是由第二个证据衍生出来的。神的耽延是出于恩慈,并非因为他无能为力或漠不关心。好讥诮者称神没有及时兑现有关新时代的应许,有些基督徒显然已经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影响神时间表的因素正是神的宽容(makrothymei),神的这一属性在圣经中十分突出(参出34:6;民14:18;诗86:15;耶15:15;罗2:49:22)。在罗马书9:22,保罗说神“忍耐宽容那可怒……的器皿”。在第9节此处,神宽容的对象则是eis hymas(“你们”;新国际译本他宽容你们。其他抄本作“我们”(eis hēmas)或“因为你们”(di’ hymas)。

神宽容谁?希望谁悔改呢?这处经文成为了阿明尼乌派(Arminian,又译“阿米念派”)和加尔文派(Calvinistic)释经家争论的焦点。后一阵营中的某学者认为:“他(神)的旨意并非让所有人都悔改……因此彼得的意思无非是,直等到神的选民全部悔改,基督才会再来”(Clark, II Peter, p. 71)。严格说来,这种观点显然与前千禧年主义(premillennialism)不符,因为前千禧年主义的拥护者们常教导说,有些人将在基督再来之后的千禧年间得救。

加尔文的评论反映出他的平衡和解经智慧:“不愿有一人沉沦。他对人类的爱是何等奇妙,甚至希望他们全部得救;并且他自己作好预备,为要将救恩赐给失丧的人”(Epistles of Peter, p. 419楷体表强调)。因此你们是指全人类,而不愿mē boulomenos)是他的“愿望性”旨意,而不是命令性旨意(参Epistles of Peter, p. 419-420;结18:23;提前2:4)。

3:10  但主的日子要像贼来到一样。那日,天必在巨大的响声中消失,众元素都要被烈火毁灭,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

彼得反对假师傅的第四个证据重申了早期教会的教导,即主的日子会突然来到。耶稣教导说,他来的日子就像贼来一样,令人们始料未及(太24:42-44)。这个比喻曾在新约圣经中屡次出现(参路12:39;帖前5:2;启3:316:15)。这几处经文中的是指升天后的耶稣,在彼得后书此处也应这样理解。那个大灾难到来的时候,天必在巨大的响声中消失。“响声”(rhoizēdon,只出现在新约圣经此处)是与rhoizos一词相关的副词,指“某物快速地掠过天空所发出的噪音”(BAG, p744)。启示录6:14说:“天就挪移,好像书卷被卷起来。”20:11描述说,天地都在神面前逃避了。

众元素stoicheia)可能指星辰(天体)或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参TDNT, 7:666-687)。在新约时代,“元素”通常被认为是气、土、火和水。在这句经文中,彼得可能指的是三个领域(天、天上的天体和地),而受到影响的“天体”(stoicheia)可能就是其他有关末世论的经文中提到的星体(珥2:10;可13:24-26;启6:12-13)。有些人认为,这句经文指的是原子分裂或原子聚变,但这样解释显然是牵强附会。关于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一语的解释,请见下面的“注解”。

 

3:10  Ἔργα εὑρεθήσεταιerga heurethēsetai,“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一语的含义模糊,很难理解。首先,它可能是指一切人类制造的东西都要被毁灭(若取用κατακαήσεταιkatakaēsetaishall be burned,“将被焚烧”〕一词的话)。其次它可能指人做的一切事情都要在审判中被发现(林前3:13-15。第三,凯利把这句话译作“而地和地所包含的工作,还将寻得见吗?”(第364页及以下各页)。新国际译本(11节)遵从了第一种观点。

犹大书

犹大书 导论

一、作者

这封书信的第一句,指明作者是耶稣基督的仆人、雅各的弟兄犹大James雅各)是希伯来文名字Jacob英文形式,由于它是族长雅各的名字,在新约时代成为犹太人的常用名。同样,犹大Judah)在旧约中是雅各的第四个儿子、犹大支派的创立者,这也是一个常用名。Jude(犹大)是JudasIoudas)的英文形式,而Judas则是Judah的希腊文形式。这个名字因犹太民族英雄犹大·马加比(Judas Maccabaeus)变得更加熠熠生辉,因为他在公元前2纪领导了犹太人反抗安提阿古·伊比芬尼(Antiochus Epiphanes,安提阿古四世)的起义。但加略人犹大卖主的卑劣行径,或许让大多数重要英文译本(修订译本除外)在翻译这封书信时都使用了Jude(犹大),而非Judas

那么,我们如何辨别作者到底是新约中提到的哪一位犹大呢?鲍尔、阿恩特与金里奇合编《新约希英词典》(BAG, PP. 380-381)列出了八种可能性。犹大与雅各间的关系为辨别这封书信的作者身份提供了最佳线索。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在希律·亚基帕一世(Herod Agrippa I)手下殉道(约公元44年,参徒12:2)之后,早期教会中无需特别介绍且广为人知的雅各,就只有耶路撒冷的雅各了。保罗称呼他为主的兄弟雅各1:19)。后来,根据黑格斯普斯(Hegesippus)的记载,他以公义者雅各”(James the Just而为人熟知。[22]

如果犹大书1中的雅各得到如此确认,那么犹大就是这位耶路撒冷教会领袖的兄弟(徒12:1715:1321:18;林前15:7;加1:192:912),也是拿撒勒人耶稣同母异父的弟弟(太13:55;可6:3)。如果这样,犹大就是在耶稣复活后才相信他是弥赛亚(7:5;参徒1:14耶稣的弟兄)。这或许就解释了,犹大在书信第1节自我介绍时为何如此谦卑,将自己当作他哥哥的仆人或奴仆——他曾否认自己的哥哥,如今却承认他是弥赛亚。

优西比乌(Eusebius叙述了一个来自黑格斯普斯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犹大的孙子们谦卑地说:按肉体说,他是主的弟弟[23](这是教会历史中唯一一次提及犹大”〔HDB词条)。这个故事讲述了,犹大的孙子们被带到罗马皇帝图密善(Domitian,又译“多米田”,公81-96)面前,被指控是大卫王室的后裔。当皇帝审问到基督和他的国度时,他们解释说,那是一个天上的国度,会在时代终结之时降临。所以皇帝释放了他们,因他们不过是一介草民,丝毫没有皇族所特有的嚣张气焰。

对于犹大书作者是耶稣同母异父弟弟的说法,今天存在一些异议。有人认为,对一个在加利利土生土长的作者而言,信中使用的语言似乎过于希腊化了。另外,信中还有大量华丽词藻和罕见用词(有13个词只出现在本卷书中)。然而,由于作者精通希腊文和希腊文学,甚至知晓犹太启示文学(第9节可能使用了《摩西升天记》〔Assumption of Moses〕,第14节可能引用了伪经《以诺启示录》〔Apocalypse of Enoch〕),就妄下定论,这是不合理的。希腊文是地中海地区的通用语言,位于加利利海东部和南部的低加波利十城联邦也提供了充足的机会,使希腊文化的影响可以渗透到附近的拿撒勒城。

休斯(Hughes)研究了耶稣在传道时使用的语言,并得到初步结论:虽然这个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耶稣极有可能会说一口流利的希腊语。[24]他同母异父的弟弟犹大,也生长在这样一个多语言的环境中。特纳(Turner通过犹大的语言判断,他是一位带有明显希腊风格的犹太基督徒作者。此外,特纳在犹大的词汇中找到了有关圣经希腊文的证据。[25]

施拉格(Scharge)不同意这封书信的作者是主耶稣同母异父的弟弟,因为它具有早期大公主义(FruhkatholizismusCatholicism)的特征。早期大公主义是后来的罗马天主教大公主义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施拉格的证据包括这封书信的大公式问候、书信的艺术风格,及其诉诸传统的做法(3节)。凭借这些微弱的证据,施拉格就宣称这封书信应该写于较晚的年代,因此彻底排除了耶稣同母异父的弟弟犹大为其作者的可能性(Balz and Schrage, pp. 219–20)。

以上这些反对理由都是微不足道的,因为诉诸传统的做法在保罗书信中随处可见(参林前11:23以下经文15:3及以下经文)。[26]这封书信的问候语和艺术风格都不能证明它写于较晚的年代。由于基督教已经迅猛传开,所以在犹大的时代,一部经过润色的优美作品完全可以传给许多教会。

二、写作时间

这封书信非常简短,除了以上方面及作者反对的异端邪说,就鲜有线索帮助我们确定它的写作时间了。如果书信的作者是耶稣同母异父的小弟弟(同母异父的大弟弟是耶路撒冷的雅各),书信最有可能的写作时间就应该介于公元40-80年之间。如果这封书信的确被彼得后书采用,那么它的写作时间就先于彼得去世或在公元65之前。然而彼得是否采用了犹大的书信,这一点并不确定(参见彼得后书的“导论”之特殊问题)。格思里(Guthrie)认为,犹大书可能写于公65-80年之间。假教师的异端邪说可能发展于较早的时间。综上所述,这封书信最有可能的写作时间或许是在公元60-65

三、正典地位

倘若彼得后书使用了犹大书的内容彼得也写作了彼得后书(这两种观点都有些争议),那彼得后书就是犹大书最古老的见证。这样,它的“使徒特征或正典地位便很早得到确定。在早期教父中,很多人提及了犹大书的内容(参见Bigg, pp. 305-9)。《穆拉多利经目》(The Muratorian Canon,约公元200年)表明,犹大书在大公教会已经得到接纳。[27]德尔图良(Tertullian,又译“特土良”)、亚历山大的克莱门(Clement of Alexandria,“克莱门”又译“革利免”),以及奥利金(Origen,又译“俄利根”)都了解这卷书。

优西比乌在谈到雅各书时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过去很少有人引用,所以它的真实性被否定,正如犹大书(它被称为七封大公书信之一)一样。然而我们知道,它们和其他书信一道,在大多数教会已经得到公开使用。[28]后来,优西比乌将犹大书列为教会书卷中遭人反对的书卷(即“引起争议的经卷”〔Antilegomenōn〕),并将它与伪造的经卷(Notha)区别开来。[29]舍尔克勒(Schelkle, p. 144说,犹大书的正典地位已于公元2世纪末在罗马、非洲和埃及得到广泛认可。

另一方面,人们对这封书信存在一些质疑。他们所反对的,常常是犹大书对非正典作品的引用,还有早期教会文献引用这封书信的次数稀少。然而这些质疑都得到了解决,这卷书的价值也得到教会的认可。亚历山大的狄迪莫斯Didymus of Alexandria,约公元395)坚决捍卫过这卷书,此后就很少有人质疑犹大书的正典地位了。

四、写作地点

这封书信缺少内部线索,因而确定它的写作地点成了一个难题。然而,人们普遍猜测犹大书写于埃及或巴勒斯坦。

五、受书地点

这封书信的写作对象非常笼统——“写信给那被召、被父神所爱、被耶稣基督保守的人1节)——所以作者很可能希望这封书信可以送达许多教会。与此相反,书信的内在证据却表明:作者似乎知道受书教会的具体情况(4节)。有一种可能是:犹大巡回探访过某个地区的许多教会,所以他知道这些教会面临的危险。然而,这封书信的目的地只能是一个推测。最常见的猜测包括小亚细亚、叙利亚的安提阿,甚至包括巴勒斯坦。

六、写作目的

犹大本来希望写一封以教会的教导(我们共有的救恩3节)为主题的书信,但他发现有必要警告读者提防那些将错误教导引进教会的标新立异者。这些假教师很可能也依照使徒的模式进行巡回布道。保罗(参加拉太书和歌罗西书)和约翰(参约翰一书和约翰二书)都曾面临假教师的问题,这些人所传的福音完全不同,所宣讲的教导也是错谬的。

犹大书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强烈地谴责这些谬误,拨乱反正。很显然,犹大希望通过对他们进行简明有力的揭露,教会能看到这些错谬思想的危险性,并对将来的审判保持警惕。犹大也想进一步说明,使徒们也曾预言这些讥诮分子必然会潜入教会。在最后几段,他号召基督徒在共同领受的教导上操练自己的信心。他称颂神——这位保守教会和信徒不至跌倒的主宰。因此,基督徒应当满有信心,相信那位在他们心里动了善工的神(腓1:6)必会保守他们(1节),并最终带领他们平安地进入他的荣耀同在24)。

犹大书被称作新约圣经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卷书[30]人们对它的忽视或许有几个不同的原因,比如说它的简短,它对非正典犹太文学的引用,以及它对错谬思想的强烈谴责。然而,当今的基督徒和教会实在需要聆听犹大对圣经启示所做的这一贡献。这卷书信强调被称为“那信仰”(the faith;译注:中译本有时译作“真道”)的真理核心,值得我们深思。耶稣是神给人的道(参6:17;来1:1-4)。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约壹1:5及以下经文,是使徒约翰对神在耶稣里的启示所做的总结。神是既公义又真实的,他憎恶罪恶与错谬。

当代文化对真理的问题越来越冷漠。基督徒在耶稣里找到了真理(弗4:21)。犹大警告信徒不要将这个真理与错谬混杂。面对今天普遍存在的相对论和融合主义,他号召我们维持基督教信仰纯洁性和真实性的这封简短书信恰逢其时。虽然有些基督徒过去曾经和现在对那些细枝末节的神学命题采取毫无宽容、固执已见的态度,但我们也要注意另一种威胁,那就是:视各种教导皆为正确,不加辨别、照单全收。神已经在基督里一次启示了他自己,我们岂可妥协放弃?

七、特殊问题

犹大书的研读者至少要面对两个特殊问题:这些异端分子的身份,以及犹大书与彼得后书的关系。有关第二个问题的讨论,请参见本书彼得后书的导论部分。

关于第一个问题,即异端分子的身份,罗斯顿(Rowston[31]表明:赫尔曼·韦德曼(Hermann Werdermann[32]是唯一一位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充分调查的现代学者。韦德曼将这种错谬思想称作放纵的灵知”(libertine gnosis,并没有将它归入任何一个已知的教派。但自从1913以来(韦德曼从事这项研究的年代),人们对于诺斯替主义(Gnosticism的认识有了极大的飞跃。[33]虽然犹大书确切的历史背景仍未确定,但现存的新信息(例如,埃及的《拿哈马迪古卷集》Nag Hamadi[34])可以极大地补充先前的资料(例如,普罗提诺Plotinus〕、爱任纽〔Irenaeus、德尔图良、希波律陀Hippolytus、奥利金、伊比芬尼Epiphanius,又译“伊皮法纽”,以及亚历山大的克莱门)。[35]

由此呈现出来的诺斯替主义是非常复杂的。一般而言,诺斯替主义的世界观就是敌视世界和所有的世界关系。从这一方面来讲,诺斯替主义可分成禁欲主义和放纵主义两种派别。对放纵主义者来说,你们要你们不可等概念都不是从神(神是绝对超越世界的)而来,而是从与这个世界发生关系的统治者(the Archons)或次等神(the demiurges而来的。救恩(灵的自由)来自有意违背这些统治者所定立的规条。诺斯替主义也能导致虚无主义。在某些体系下,诺斯替主义者对这个世界的绝望达到相当深的程度,以至于他们认为身体和魂都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存在于宇宙之外的灵才能超越这个世界,达到未知的神那里。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犹大为何会针对这种思想展开激烈辩论。这些异端分子是反律法主义者,他们不遵守基督徒的道德准则。虽然假教师也会谈pneuma(灵),并宣称自己是属灵的,但他们实际上是psychikoi(属魂的、被人类心灵影响的、不属灵的,根本就没有圣灵19)。他们的生活表明他们是被世界所辖制,而不是从世界中得自由(8节)。他们否认耶稣(4节),亵渎天使(810节),他们发怨言且玩世不恭(16节),这一切都符合诺斯替主义的放纵特点。

诺斯替主义对基督教信仰最根本的威胁,在于它否认神在基督里给我们的启示。诺斯替教义彻底否定了神给人的所有话语,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救恩”。这种救恩的途径隐密深奥,并且不能将全人(体、魂、灵)从罪恶的捆绑中释放出来。这个世界是被全盘否定的,独一真神的知识是被隐藏的。鉴于其涉及的主题如此重大,犹大对这些谬误教导的反应如此强烈,甚至拍案而起,就都不足为奇了。

 

 

犹大书 大纲

一、问候(1-2节)

二、写作本书信的缘由3-4

三、有关假教师的警告(5-16节)

(一)神在历史中进行审判的例子(5-7节)

(二)对假教师的描述以及他们的结局(8-13节)

(三)以诺对将来审判的预言14-16节)

四、对信徒的劝勉17-23节)

五、荣耀颂(24-25节)

 

 

犹大 圣经版本、参考资料信息、参考书目

圣经版本信息

KJV          King James Version 

英王钦定本

 

LXX         Septuagint

七十士译本

 

NASB        New American Standard Bible

新美国标准圣经

 

NEB         The New English Bible

新英文圣经

 

Nestle        Nestle (ed.) Novum Testamentum Graece

奈瑟勒希腊文新约圣经

 

NIV         The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新国际译本

 

RSV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修订标准译本

 

RV          Revised Version

修订译本

 

TEV         Today’s English Version

今日英文译本

 

UBS         The United Bible Societies’ Greek Text

联合圣经公会希腊文圣经

 

 

参考资料信息

BAG          Bauer, Arndt, and Gingrich: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鲍尔、阿恩特与金里奇合编《新约希英词典》

 

DNTT        Dictionary of New Testament Theology

《新约神学词典》

 

EGT         Nicoll: Expositors Creek Testament

尼科尔编著《释经者希腊文新约注释

 

HDB         Hasting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黑斯廷斯编圣经词典》

 

MM          Moulton and Milligan: The Vocabulary of the Greek Testament

莫尔顿、米利根合编《新约希腊文词汇》

 

TDNT         Kittel: The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New Testament

基特尔编《新约神学词典》

 

 

参考书目

要想获得大量参考书目,请见Dalton, xv–xxiv, Goppelt, 11–26, Reicke, Disobedient Spirits, pp. 249–69, or Schelkle, pp. 249–55.

Balz, Horst, and Schrage, Wolfgang. Die “Katholischen” Briefe. DNTD.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73.

Barnett, Albert E. The Second Epistle of Peter. Vol. 12. IB. New York: Abingdon, 1957.

———. The Epistle of Jude. Vol. 12. IB. New York: Abingdon, 1957.

Beare, Francis W. The First Epistle of Peter. 3d ed.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70.

Best, Ernest. I Peter. NCB. London: Oliphants, 1971.

Bigg, C. The Epistles of St. Peter and St. Jude. ICC. Edinburgh: T. & T. Clark, 1901.

Blenkin, G.W. The First Epistle General of Peter. CG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4.

Calvin, John. Calvin’s Commentaries: The Epistle of Paul The Apostle to the Hebrews and The First and Second Epistles of St. Peter. Translated by W.B. Johnston. Edited by D.W. and T.F. Torrance.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63.

———. Calvin’s Commentaries: A Harmony of the Gospels Matthew, Mark and Luke and The Epistles of James and Jude. Translated by A.W. Morrison. Edited by D.W. and T.F. Torrance.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2.

Chaine, Joseph. Les Épitres Catholiques. 2d ed. Etudes Bibliques. Paris: J. Gabalda, 1939.

Clark, Gordon H. Peter Speaks Today. Philadelphia: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1967.

———. II Peter: A Short Commentary. Nutley, N.J.: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1972.

Cranfield, C.E.B. I & II Peter and Jude. TBC. London: SCM, 1960.

———. The First Epistle of Peter. London: SCM, 1950

Cross, F. L. I Peter: A Paschal Liturgy. London: Mowbray, 1954.

Dalton, William J. Christ’s Proclamation to the Spirits. Rome: Pontifical Biblical Institute, 1965.

Goppelt, Leonhard. Der Erste Petrusbrief. 8th ed. Edited by Ferdinand Hahn. KEK.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78.

Green, E.M.B. 2nd Peter Reconsidered. London: Tyndale, 1961.

———. The Second Epistle General of Peter and the General Epistle of Jude. TNTC. London: Tyndale, 1968.

Hort, F.J.A. The First Epistle of St. Peter. I.1-II.17. London: Macmillan, 1898.

Hunter, A.M. The First Epistle of Peter. Vol. 12. IB. New York: Abingdon, 1957.

James, Montague R. The Second Epistle General of Peter and the General Epistle of Jude. CG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2.

Kelly, J. N. D. A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s of Peter and of Jude. HNTC.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69.

Lawlor, George L. The Epistle of Jude. Nutley, N.J.: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1972.

Leaney, A.R.C. The Letters of Peter and Jud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7.

Mayor, Joseph B. The Epistle of St. Jude and the Second Epistle of St. Peter. 1907. Reprint. Grand Rapids: Baker, 1965.

Moffatt, James. The General Epistles. James, Peter, and Judas. MNTC.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1928.

Reicke, Bo. The Disobedient Spirits and Christian Baptism. Copenhagen: Ejnar Munksgaard, 1946.

———. The Epistles of James, Peter, and Jude. AB.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64.

Schelkle, Karl H. Die Petrusbriefe der Judasbriefe. 4th ed. HTK. Freiburg: Herder, 1976.

Schlatter, Adolf. Petrus und Paulus nach dem ersten Petrusbrief. Stuttgart: Calwer, 1937.

Schneider, Johannes. Die Briefe des Jakobus, Petrus, Judas und Johannes. NTD.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1967.

Selwyn, Edward G. The First Epistle of St. Peter. 2d ed. London: Macmillan, 1947.

Sidebottom, E.M. James, Jude and 2 Peter. CB. London: Nelson, 1967.

Stibbs, Alan M. The First Epistle General of Peter. TNTC.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59.

Wand, J.W.C. The General Epistles of St. Peter and St. Jude. WC. London: Methuen & Co., 1934.

Windisch, Hans. Die Katholischenbriefe. HzNT. 3d ed. Revised by H. Preisker. Tübingen: J.C.B. Mohr, 1951.

 

犹大书注释(试读)

五、荣耀颂(24-25节)

24-25  24那能保守你们不失脚、叫你们无瑕无疵、欢欢喜喜站在他荣耀之前的——25独一的神我们的救主,愿荣耀、威严、能力、权柄,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归与他,从万古以前并现今,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24  犹大的警告和有关最终结局的信息或许会使读者感到灰心沮丧。受到这么多虚假教导和淫乱行为的搅扰,基督徒如何才能进入天堂呢?这答案只能在神的大能中找到。因此,这无疑是新约中最伟大的荣耀颂之一,要向我们强调神的大能能够将每一个子民安然带到自己面前。神能保守(我们)不失脚(或作跌倒)。此外,他能够(我们)无瑕无疵amomos在彼得前书1:19指基督是无瑕疵的羔羊;参见该处经文的注释)站在他荣耀之前(字面意思为他的荣耀”)。欢欢喜喜agalliasei)是基督徒面对神在他们身上做成的全备救恩而有的反应(参DNTT, 2:354)。

25  独一的神我们的救主通过表明圣父和圣子同为救主的真理,指向基督教信仰一神论的本质。不论假教师怎么蛊惑人心,世上只有一位神和救主。神我们的救主……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请注意表示亲密关系的代名词我们的……我们的)具有四个属性:① 荣耀doxa),这个词有许多相关含义和字面之外的意思,很难用几个词来概括,或许散发的光辉道德上的辉煌与它的意思比较相近(参DNTT, 2:44-48TDNT, 2:232-55);② 威严megalōsynē),指的是神的伟大(凯利〔P. 293〕认为是令人敬畏的超越性 能力kratos);以及④ 权柄exousia)。最后两个词强调他的大能以及他作为造物主在行动上所享有的满有主权的自由Kelly, p. 293)。这一处庄严的时间表达法——从万古以前并现今,直到永永远远——表明神的这些属性永不改变,因此他属天的计划一定能够实行。救恩之所以是完全稳固的,是因为神的旨意永远立定,并且他有能力成就自己所有的旨意(赛46:9-10)。

 

版权信息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the U.S.A. under the title:

The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 1&2 PeterJude

by Edwin A. Blum

Copyright © 1981 by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Grand Rapids, Michigan, U. S. A.

中文版版权信息:

中文简体版版权© 研经工具,2017

版权所有

获许可使用

 


[1] 圣经研究用语,认为新约保罗书信的某些部分并不是由保罗撰写的,而是托保罗之名的著作(卢龙光主编,《基督教圣经与神学词典》,163页)。——译注

[2] Markus Barth, Ephesians: Introduction,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on Chapters 1–3 (Garden City, N Y: Doubleday, 1974), p 51.

[3] D. Guthrie, New Testament Introduction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1970), pp. 786–90, esp. Appendix C: “Epistolary Pseudepigraphy,” pp. 671–84

[4] R.G. Hamerton-Kelly, Pre-Existence, Wisdom, and the Son of Ma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3), pp. 258–62

[5] A.F. Walls, NBD, p. 974; cf. p. 883.

[6] Bruce M. Metzger, A Textual Commentary on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corrected ed. [New York: UBS, 1975].

[7] R.H. Gundry, A Survey of the New Testament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70), p. 353.

[8] 同上。

[9] 《教会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 3.3.1-4; 25.3-4)。

[10] Scriptorium Ecclesiasticorum 1, Letter to Hedibia (Epist 120.11).

[11] F.F. Bruce, The Letters of Paul: An Expanded Paraphrase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65), pp. 10-11.

[12] A.Q. Morton, The Authorship and Integrity of the New Testament (London: SPCK, 1965).

[13] B. B. Warfield, “The Canonicity of Second Peter,” reprinted in Selected Shorter Writings, 2 vols., ed. by Joan E. Meeter, (Nutley, N.J.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1970, 1973), 2:49-79.

[14] Joyce Baldwin, “Is there pseudonymity in the Old Testament?” Themelios 4 (September 1978): 12.

[15] Donald Guthrie, New Testament Introduction, 3rd ed.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1970), pp. 671-84.

[16] Andrew F. Walls, “The Canon of the New Testament.”

[17] Ecclesiastical History 6.25.8.

[18] Ecclesiastical History 3.3.1.

[19] C. Maurer, “Apocalypse of Peter” in New Testament Apocrypha, 2 vols., edd. E. Hennecke and W. Schneemelcher (London: Lutterworth, 1963-65), 2:664

[20] G. Barker, W. Lane, and J.R. Michaels, The New Testament Speaks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9), pp. 32, 349-52

[21] 例如:“Petrine authorship is forbidden by the literary relation to Jude” (Paul Feine and Johannes Behm,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Testament, 14th ed., ed. W. Kümmel [New York: Abingdon, 1966], p. 303)

[22] 优西比乌,《教会史》2.23。

[23] 同上。

[24] Philip Edgcumbe Hughes, “The Languages Spoken by Jesus,” New Dimensions in New Testament Study, edd. R.N. Longenecker and M.C. Tenney (Grand Rapids: Zondervan, 1974), pp. 127–43.

[25] Nigel Turner, James H. Moulton’s A Grammar of New Testament Greek, vol. 4, Style (Edinburgh: T. & T. Clark, 1976), p. 139.

[26] 另参见F.F. Bruce, “Scripture and Tradition in the New Testament,” Holy Book and Holy Tradition, edd. F.F. Bruce and E.G. Rupp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68), pp. 68–93

[27] 参见如下资料中的英文文本:E. Hennecke and W. Schneemelcher, edd., New Testament Apocrypha, 2 vols. [London: Lutterworth, 1963–65], 1:44–45)

[28] 《教会史》2.23.25

[29] 同上,3.25.3

[30] Douglas J. Rowston, “The Most Neglected Book in the New Testament,” NTS, 21 (July 1975), pp. 554–63.

[31] 同上,p. 554

[32] Die Irrlehrer derJudas und 2 Petrusbriefs (Gutersloh: C. Bertelsmann, 1913).

[33] 参见Hans Jonas, The Gnostic Religion (Boston: Beacon, 1970)

[34] 1945年,埃及的拿哈马迪出土了大量蒲草纸翻页书,主要是关于诺斯替主义的文献。——译注

[35] Hans Jonas, The Gnostic Religion, pp. 37-42 (Boston: Beacon, 1970).

 

 


如果您希望阅读更多有关该注释的内容,请移步至研经工具

该注释资源已在研经工具中上线,供用户免费使用。

请您注册研经工具的账号,选择帖彼得前、后书,犹大书,并标签选择“解经②”,即可阅读该注释的大纲、导论和注释。

研经工具( https://yanjingtool.com/b/web/)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