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信息
出版及发行:汉语圣经协会有限公司
香港九龙荔枝角通州西街1064-1066号安泰工业大厦A座九楼
电话:(852) 2370 9981 传真:(852) 2370 9993
网址:www.chinesebible.org.hk 电邮:info@chinesebible.org.hk
版 次:2018年10月初版.香港
2020年10月第二版
国际书号:978-988-8469-43-7
书籍编码:CAS6437
© 汉语圣经协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切勿翻印
Holy Bible - New Testament
Contemporary Chinese Version (Standard Edition) Standard Size
汉语圣经协会 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 Ltd.
香港九龙荔枝角通州西街1064-1066号安泰工业大厦A座九楼
9/F., Block A, Alexandra Industrial Building, 1064-1066 Tung Chau West Street,
Lai Chi Kok, Kowloon, Hong Kong
Tel: (852) 2370 9981
Fax: (852) 2370 9993
Website: www.chinesebible.org.hk Email: info@chinesebible.org.hk
国际汉语圣经出版社 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 Press Ltd.
台北市104中山区中山北路一段53巷11号2楼
Tel: (886) 02-2562 0038
Fax: (886) 02-2536 4990
Email: infochinesebible@yahoo.com.tw
邮拨账号:19854490国际汉语圣经出版社有限公司
美国汉语圣经协会 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 (USA) Corporation
2008 Orange Street, Alhambra, CA 91803, U.S.A.
Tel: (1) 626-284 1100 Fax: (1) 626-800 2333
Website: www.chinesebible.us Email: info_us@chinesebible.us
加拿大汉语圣经协会 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 (Canada) Inc.
Email: chinesebiblecanada@gmail.com
德国办事处 Office in Germany
Email: chinesebiblegermany@gmail.com
Copyright © 2018 Chinese Bible International Ltd.
First Edition, October, 2018, Hong Kong
Second Edition, October, 2020
ISBN: 978-988-8469-43-7
CAT NO: CAS6437
All rights reserved.
Printed in Hong Kong.
前言
圣经是神的话语,用希伯来文、亚兰文和希腊文写成。为要让每个信徒都能接触到神的话语,圣经翻译的工作也就不可或缺。语文随时间而改变,圣经研究的结果,也随时间的推移需要不断修正和更新,用当代语文重新翻译圣经,把考古学和圣经研究的成果结合在新的翻译里面,让人对神的话语有更深切的了解,应该是每一代信徒必须承接的重任。
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崭新的中文圣经译本和修订版相继面世。如今,《圣经·新汉语译本》的出现,可以说是承接这美好的翻译传统的一个结果。它是根据原文圣经、用现代语文重新翻译的中文圣经,译文结合了近代圣经研究的成果,所以“忠于原文的译本,贴近生活的文字”这两句话,最能说明它的特色。
圣经翻译是团队的工作,而且是一个庞大的属灵工程,所以《圣经·新汉语译本》的新约部分历时16年,才于二零一零年四月完成及面世。目前旧约翻译的稿件正在进行不同阶段的审订及编辑工作,靠着神的恩典,盼望两年内完成各阶段的编审工作,出版新旧约全书。我们也盼望《圣经·新汉语译本》能切合时代的需要,成为华人教会的祝福。
我们相信我们的生命和事奉必须通过阅读神的话语而与神结连。
我们盼望读者通过阅读《圣经·新汉语译本》,对神有更深的认识,对圣经的话语有更深切的体会和领悟。
《圣经·新汉语译本》的文字直接而明畅,译文尽量保留原文的脉络标记,如重复的字词、同源词的布置、功能词的运用、首尾呼应的手法和当中的逻辑关系等,务求把文意表达清楚明白,而附加的译注(内文以*标示),提供了古抄本的异文、或译及度量衡等资料,以便读者参考。
《圣经·新汉语译本》每卷书前面都有一个简介,涵盖历史背景、神学主题、文学特色和大纲,以及生命信息四部分。有人说,人生最长的路就是从心底通往笔尖的路,其实从头脑下到心坎,从心坎落实到足下,再从足下回升至心底这一条读经路,才是真正的漫漫长路!《圣经·新汉语译本》书卷简介的铺排,就是要把这么的一个读经心路展现在读者面前:从历史、神学和文学的讨论起步,通过对圣经文本的阅读和思考,并人生种种历练的印证和整合⋯⋯最后憩息于与神相遇的瞬间。这一种读经经验,可以是大家都一样,但又可以是很不一样。
《圣经·新汉语译本》并不是最后一个译本。
《圣经·新汉语译本》的译文和译注多少反映了译者专家在翻译过程中曾经琢磨过,并经过挣扎、经过取舍的点点滴滴;这些宝贵经验,可供日后的译经工作者借鉴。所以《圣经·新汉语译本》不是最后的一个译本,只是历史滚滚长流中的一段;我们愿意承担这一段的历史使命,让下一代的译经工作者能够继往开来,使圣经翻译的学问或经验得以薪尽火传。
一.版本
旧约根据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Stuttgart :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1997)翻译;新约根据The Greek New Testament, 4th rev. ed.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 United Bible Societies, 1993)翻译。
二.翻译原则
1. 务求忠于原文,传译原文的信息内容;
2. 以规范现代汉语为准,避免古僻艰深的字词;
3. 力求符合原文的思想、感情色彩和语言风格,意思明确,层次清晰。
三.翻译步骤
1. 翻译初稿:由原文学者从原文圣经翻译初稿,撰写脚注;
2. 语文润饰:中文专家润饰译文,交译者修订;
3. 内部审读:内部审阅小组仔细校读,送特约专家审阅;
4. 整合修订:译者整理各专家意见,修订译文和脚注,再交中文专家润饰;
5. 审批通过:专家主任最后审批译文。
作者与写作时间
教会传统一直认为使徒马太是这卷福音书的惟一作者。
学者大都认为作者撰写本书的时候,彼得和保罗依然在生,因为马太极可能使用了马可福音为主要的资料来源,而马可福音应该在公元50年代之后成书,所以本书的写作时间应是公元50至60年代。
写作对象与目的
马太福音采用的资料多是针对犹太人,但在编排的时候同时加入了关于外族人的元素,所以这卷书不论在犹太人看来,还是在外族人看来,都是向他们说话的福音书。
写作背景
马太福音成书的时候,基督的门徒正处于十字路口,究竟要成为犹太教的分支,还是要“自立门户”?当时的门徒圈子周围都是犹太人,每天生活作息严格遵守犹太教的教导,门徒本身也是犹太人,因此承受极大的压力。马太福音挑战生活在这种背景下的信徒,要严格遵守基督的教导,活出基督徒的生命,因为耶稣就是那位把永生带给犹太人、也带给万族万民的基督。
马太福音视基督为“以马内利”。卷首提到耶稣是神与我们同在(1:23);到了整卷书的结尾,耶稣又宣告自己必与人同在(28:20);在书卷的中段,耶稣又应许,有两三个人奉他的名聚会的话,耶稣就必与他们同在(18:20)。这些宣告都强调,耶稣基督就是彰显神与人同在的主。
耶稣不但是“以马内利”,他更是兼有神性和人性的救主。马太福音的家谱与路加福音不同,后者追溯主耶稣的家谱源头至神创造人的时代,马太福音的家谱起头却是亚伯拉罕。而在整个家谱中,大卫占很重要的位置(1:1-2、6、17、20),关于大卫家的记述也在其他段落出现(9:27,12:23,15:22,20:30-34,21:9、15)。所以马太福音强调耶稣的人性,他在地上的身分是大卫家的后裔。
另一方面,马太福音也突显了耶稣的神性。虽然其他人都可以成为“神的儿子”(5:9、45),但耶稣是神的“爱子”,而且是神自己亲自宣告的(3:17,17:5),所以天父与耶稣的关系是独一无二的(11:27)。门徒敬拜耶稣,并且称他为神的儿子(14:33),彼得更承认耶稣是永生神的儿子(16:16)。在十架上耶稣断气之后,发生地震(27:51),这也是旧约中神显现时的情景。最后,耶稣颁布大使命的时候,吩咐门徒要给人施洗,归入父、子、圣灵的名下(28:19);耶稣的名字与父神和圣灵并列,这吩咐且是在整卷福音书的结尾,可以说这是马太福音对耶稣神性最明显的宣示。
耶稣与人同在,他兼有神性和人性。马太福音又强调耶稣拥有权柄(28:18)。在整卷福音书里,耶稣的权柄是至高的。他可以胜过人(4:20、22)、残疾和苦难(8:6、13)、疾病(9:22,14:35-36)、失明(9:30)、麻风病(8:3)、风浪(8:23-27)、圣殿(12:3-6)、罪(9:2)、邪灵(8:31-32,15:28)、自然界(21:18-19)、历史(26:64)、全人类的命运(7:21-23,11:27,13:40-43)、他自己的命运(16:21,20:17-18,26:45-46)、时空和未来(18:19-20,28:20)。正因为耶稣拥有真正的权柄,人面对他的权柄,最自然的反应就是伏在他脚前敬拜他(8:1,14:33,28:9、17)。
这卷书的其中一个文学特色,是喜欢用整全的数目来组织事件。书中有五篇讲论:山中宝训(5:1-7:29)、差遣门徒(10:1-42)、天国的比喻(13:1-52)、天国里的生活(18:1-35)、末世与基督再来(24:1-25:46)。在这五段讲论之前各有一段与讲论有关的叙述,正好让读者一面聆听主的教导,一面观察主的行动。另外,耶稣宣告“八福”(5:3-10),主祷文中有七个请求(6:9-13),耶稣宣讲七祸(23:1-36),施行十个神迹(8:1-9:34)等等,都巧妙地运用了整齐的数字,加深读者的记忆。
马太福音运用了不少伏笔。例如作者先写出希律王慌张不安(2:3),读者念到下文希律屠杀婴孩(2:16)就恍然大悟,希律原来是害怕这位新生王会威胁自己的权位。又例如,耶稣要求约翰为他施洗,以履行一切的义(3:15),到了同一章第17节,读者得到印证,这事真是神所喜悦的。这些伏笔使记述更有层次、更生动。马太又常常重复一些字眼。例如,他用“痛哭切齿”(8:12,13:42、50,22:13,24:51,25:30)强调人被拒于天国之外的景况。最后,正如上文所说,作者在卷首称耶稣为“以马内利”(1:23),到了卷末又重复同样的主题(28:20),有首尾呼应的效果。这些文学手法,让读者更了解这卷福音书所要传递的神学思想。
另外,马太福音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有许多用词和短语都是作者特别钟爱的。例如,“天国”出现了32次,是马太福音独有的用词,马可和路加都没有用过这个词语。又例如,“退去”(ἀναχωρέω)出现了十次,马可及路加福音只出现一次。“律法和先知”出现了四次,马可和路加福音也只是出现一次。“神(或父)的旨意”出现了六次,在马可及路加福音只出现两次。“公义的”出现了17次,在马可福音只出现两次,在路加福音出现11次。这些词汇都是马太的文学特色。
耶稣的降生,是神亲临,也是神与世人同在。本书一开始就指出,耶稣是旧约先知所说的“以马内利”,是“神与我们同在”的实现;在书卷的结束,耶稣颁布“大使命”,对门徒说:“天上地上一切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给他们施洗归入父、子、圣灵的名下,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要教导他们遵守。看啊,我时时刻刻都与你们同在,直到这时代的终结。”(28:18-20)耶稣再一次应许“以马内利”。
神与人同在,这是神的心意,也是他给我们的应许,是我们可以追求的经历!神同在是怎样的经历?神在耶稣基督里赦免了我们的罪;我们患病得医治,要知道,除了医生,更有耶稣在那里;我们听了教导,除了老师和牧者,更有耶稣在那里;他呼召——呼召渔夫,呼召税吏,也在呼召我。最大的呼召,是呼召我进入他的同在。
1. 耶稣降生和婴孩时期 1:1-2:23
2. 耶稣开始传道 3:1-4:25
3. 第一篇教导——山中宝训——天国的子民 5:1-8:1
4. 医治、神迹、教导 8:2-9:38
5. 第二篇教导——天国的门徒 10:1-11:1
6. 训斥犹太人 11:2-12:50
7. 第三篇教导——天国的比喻 13:1-58
8. 神迹与教导 14:1-17:27
9. 第四篇教导——天国的生活 18:1-19:2
10. 训斥犹太人 19:3-20:34
11. 受难周╱第五篇教导——天国的审判 21:1-27:66
12. 复活与门徒的使命 28:1-20
作者与写作时间
马可福音的内文没有提及作者的名字,但教会传统一直认为作者就是马可。至于马可的真正身分,教会传统认为是与彼得同工、在彼得前书5:13称为彼得儿子的约翰·马可。这马可是巴拿巴的表兄弟(西4:10),居于耶路撒冷,曾跟随保罗和巴拿巴宣教,不过中途折返耶路撒冷(徒13:13)。这件事间接导致日后保罗和巴拿巴在宣教的事上分道扬镳,马可跟随了巴拿巴往塞浦路斯宣教(徒15:36-41)。不过,保罗后来重新接纳马可,还在提摩太后书曾称赞他:“你要领马可来,带他一起来,因为他在传道的职事上对我有益。”(提后4:11)
由于马可福音常常把亚兰文词汇的意思翻译出来,加上有不少用字都源于拉丁语,所以有人推断这卷书是在巴勒斯坦以外写成的。不少学者认为成书地点是罗马。
写作对象与目的
学者发现马可福音只在1:2-3直接引用旧约经文,又多次解释犹太人的传统和地理环境(7:2-4,13:3,14:12),并且假设读者对福音信仰有一定的理解,没有解释施洗的约翰是谁,也没有为洗礼和圣灵等概念多作解释,所以推断马可福音的写作对象是接触过福音的外族人。这卷书让读者明白耶稣是成为肉身的弥赛亚,以及作门徒的精髓,从而得着能力面对当时的迫害。
写作背景
公元64年,罗马发生一场严重的大火,几乎烧光整个罗马城,学者相信是罗马皇帝尼禄自己放火,为要按自己的心意重建一个全新的罗马城,放火之后却嫁祸给基督徒,引发了一场大迫害(64-67年)。马可有可能是针对尼禄的迫害写下这卷福音书,让读者清楚明白耶稣就是基督,并说明受苦和作门徒的意义,激励他们坚强面对当时的困境。
马可福音多次以“老师”或“拉比”称呼耶稣,常常提到关于“教导”的事件。“老师”、“拉比”和“教导”这三个词总共出现39次。
马可福音强调耶稣既有神性,也有人性。耶稣跟所有人一样有情绪,会发怒、忧愁(3:5)、感到意外、怜悯人(6:6、31)、叹息(7:34,8:12)、恼怒(10:14)。他也会肚子饿,与常人一样需要吃饭(6:34,11:12)。另一方面,耶稣同时有神性,马可一再宣告他是神的儿子(1:1、11,3:11,5:7,9:7,12:1-11,13:32,15:39)。马可福音既表现了耶稣的人性,也记录了耶稣作为神儿子的神性。
研究马可福音布局的学者常谈及“弥赛亚的秘密”这主题。主耶稣在传道的时候,曾多次命令污灵(1:32-34,3:11-12)、得医治的人(1:44,5:43,7:36)和门徒(8:29-30,9:9-10、31-32)不可以对其他人宣告他是神的儿子,但往往禁止不来。在马可福音7:36,耶稣吩咐得医治的人不要张扬;不过,马可随即表明,耶稣的身分立刻就传开了。“弥赛亚的秘密”使我们明白,耶稣在地上的服侍与神子受死的结局是一体的两面。单单凭着耶稣在地上的教导和神迹,不可能让人明白他的真正身分,即使如门徒那么接近耶稣的人,在他受苦之前也不清楚主耶稣为什么要受苦受死(8:34-9:7,9:35-10:31,10:42-45)。惟有到了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百夫长才真真正正明白他真是神的儿子(15:39)。
马可福音句子简练,节奏明快,以行动带动整个叙述。马可的文字没有多余的修饰,却能传神地记录耶稣的事迹。书中常常出现“立刻”这助动词,让人感受到耶稣是行动迅速的神子。
虽然马可福音语文简明浅白,却绝不简单粗疏。相反,从整体的布局,可以看出整卷福音书是经过精心编排的。
全卷马可福音以第8章为分水岭。在第8章以后,神迹的记载明显减少,并且从第8章开始,主耶稣曾三次宣告自己的受死和复活(8:31,9:31,10:32-34),正好配合他前往耶路撒冷的记载。主耶稣强调自己不是单单来行神迹,更重要的是,他要受苦、受死,然后复活。
对于耶稣“神的儿子”这身分,马可有精心的编排。除了1:1的引言提到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之外,在3:11和5:7的叙述中,污灵也承认耶稣是神的儿子。值得注意的是,从第1章直到第14章,只有污灵宣告耶稣是神的儿子;第一个这样宣认的人,是15:39在十字架下的百夫长;这说明单单看耶稣的神迹,人根本不能分辨出耶稣就是神的儿子,惟有领略到他在十字架上的大爱,人才有可能明白耶稣真正的身分。
或许有人说,门徒彼得在8:29宣认耶稣就是基督。不过,从彼得在8:32苦劝耶稣以及耶稣的斥责看来,彼得的认信并未能让他理解耶稣的工作和真正身分。即使耶稣三次预言自己将要受苦受死,门徒却似乎未能了解(8:34-9:1,9:35-10:31,10:42-45)。这正好反衬出主耶稣的身分要在十字架上才能彰显出来,这种映衬手法也恰恰是马可福音用来表达神学的文学手段。
马可描绘的耶稣是一位马不停蹄的传道者。他匆忙、勤奋,因为他看见——看见埋藏在人心灵深处的黑暗与光辉;看见人生活的实际需要;看见得鱼的技能变成得人的潜能;看见瘫子朋友的信心,就赐予赦罪的恩典;看见人如同没有牧人的羊,就生出怜悯;看见人心刚硬拒绝恩典,就愤而行动;看见有长大麻风的人,就施行医治。
同时,耶稣又对众人和门徒说:“如果有人要跟从我,就应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8:34)
今天,我们还需要更多鼓励,才能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我们要看见耶稣所看见的问题,更要看见耶稣所看见的答案——他自己就是这些问题的答案。看啊,耶稣义无反顾,献上了自己!
1. 耶稣基督的福音 1:1-13
1.1 施洗的约翰预备主的道 1:1-8
1.2 耶稣受洗,显为神的爱子 1:9-11
1.3 耶稣受试探 1:12-13
2. 神子——施行神迹、医治和教导 1:14-8:26
2.1 神子的权柄 1:14-3:12
2.2 神子的神迹和神国的比喻 3:13-6:6
2.3 神子的身分,门徒不明白 6:7-8:26
3. 基督——受难与复活 8:27-16:20
3.1 基督的身分,向门徒显露 8:27-10:52
3.2 光荣进入耶路撒冷 11:1-14:11
3.3 受难与复活 14:12-16:20
作者与写作时间
路加福音的内文没有提及作者是谁,但福音书和使徒行传的语言风格和文学结构相似,两卷书都是写给提阿非罗,而且使徒行传1:1也提到有“前一卷书”,明显是指路加福音,可见两卷书是出自同一人的手笔。教会传统也认为路加是路加福音和使徒行传的作者。新约四封监狱书信中,有两封提及路加(西4:17;门24),提摩太后书也提到保罗临终前路加与他在一起。
学者对于写作日期和地点,意见不一。由于使徒行传结尾描述保罗的情况大概是60年代(徒26:30),所以有学者推论路加福音写于60年代初期。本书写作地点不详,可能是凯撒利亚、亚该亚或罗马。
写作对象与目的
这卷书一开首已经明白地说是写给某一位人物:提阿非罗。他可能是罗马官员,或一位很有地位和财富的希腊人。赞助路加撰写和分发这卷书的,很可能正是这人。这卷书是为了帮助提阿非罗个人学习真道而写的,也是给所有读者的,好让信徒“知道所听到的都是确实的”(1:4),也好让未信的人认识耶稣的救恩。
写作背景
这卷福音书的写作时间,正值初代教会和犹太人会堂冲突迭起的时期。早期教会并没有把自己看为一个新的宗教,而是把自己看为犹太教的终极发展;随着越来越多外族人加入教会,犹太人却不断拒绝耶稣是弥赛亚,双方的分歧越来越大。其中最大的争议是:谁才是神的子民?是那不承认耶稣是弥赛亚的传统犹太教?还是由犹太人和外族人所组成的教会?路加福音要表述的,就是耶稣的确是旧约里所应许的弥赛亚;耶稣来,为要成就神所应许的救恩,使犹太人和外族人,凡相信他的,都成为神的子民。
路加把耶稣的降生与受难看为另一次出埃及的旅程。耶稣登山变像的时候(9:28-36),摩西和以利亚跟耶稣谈论他将要在耶路撒冷成就的事,所说他“要离去的事”(9:31),原文所用的字词正是《七十士译本》的“出埃及”。耶稣成就了旧约的应许,他所立的新约,促成了新的一次出埃及。这一次比摩西所领导的更伟大,因为基督拯救的不单是以色列人,更是万族万民。
我们读路加福音,要同时读使徒行传,把两卷书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更能够看见基督与世界历史发展的关系。路加所记载的家谱,以及所引用的旧约经文,正是要显出耶稣的弥赛亚身分,他与以色列历史的关系,他怎样把福音实实在在地带给社会的每一个阶层,特别是弱势社群;而从使徒行传,我们可以看见福音传到万族,弥赛亚的救赎工作不断开展。
路加笔下的耶稣不单单是犹太人的救主,更是全人类的救主。西面宣告耶稣是启示外族人的光(2:32)。耶稣自己也提到旧约中蒙神恩待的外族人:撒勒法的寡妇和叙利亚人乃缦(路4:25-27;参王上17:9;王下5:1-14)。在耶稣的好撒马利亚人比喻里,撒马利亚人的表现反而比犹太人优胜(10:25-37)。这些例子都表明了神的救恩也包括犹太人以外的民族。
路加福音又强调圣灵的工作。马利亚从圣灵怀孕(1:35),施洗的约翰及他的父母都被圣灵充满(1:15、41、67)。耶稣自己是圣灵与世界之间的中保(3:16),在受洗的时候有圣灵降临在他身上(3:22)。耶稣被圣灵充满,离开受洗的地方到荒野去(4:1);受试探后,耶稣又带着圣灵的能力回到加利利(4:14)。他自己受圣灵的感动而心里充满喜乐(10:21),又应许赐下圣灵给信徒(11:13,12:12)。可以说,路加记录的救恩历史与圣灵的工作紧紧相连。
路加福音呈现的希腊文修养可说是四福音之冠。作者巧妙地采用不同的希腊文风格,来表达不同的信息,运笔挥洒自如。在路加福音开头的引言(1:1-4),作者刻意模仿希腊历史著作的文笔,用古典希腊文的字句表明自己的写作目的。到了叙述耶稣诞生的经过(1:5-2:52),作者却采用《七十士译本》的语言风格,显示耶稣的诞生与旧约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学者的分析,从路加福音到使徒行传,随着福音从巴勒斯坦传到外族及罗马,作者所运用的希腊文流露出来的希伯来文色彩也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希腊化的希腊文。这样精心铺排,反映出作者的文学造诣,相当精湛。
路加福音的字汇丰富,篇幅是四卷福音书中最长的,记述了大量的神迹、教导、比喻。其中第9至19章的大部分内容,只在路加福音出现;换言之,这福音书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是独有的。此外,也只有路加福音详细描述耶稣升天的情形。这个在书卷末尾叙述的景象,更是连于这书卷下集(使徒行传)的开头。以升天作为耶稣在地上一生工作的完结,同时又藉此带引读者进入使徒行传,继续了解耶稣升天以后门徒为主所作的见证。
路加擅长整理较长篇幅的资料,常常以引言和结语来标示一个完整段落。路加笔下的撒但,在耶稣受试探后退去(4:13),直到耶稣被出卖才又再出现(22:3),藉此表明耶稣在地上的时代,撒但不能作恶。整卷书的重要叙述出现在书卷的中心部分(15:11-32),使徒行传的结构也是这样(徒15:1-35),这些都是作者的精心编排。另外,作者在不同段落采用了不同的文学手法。例如,书卷的开头,采用平行的方式描述施洗的约翰和耶稣的生平,在其他地方则运用补叙、附录等方式,使整卷福音书活泼多变,文学气息盎然。
路加一开始就告诉他第一位读者,“我想自己也不妨把这些事有条理地写给你,好让你知道所听到的都是确实的”。不过,路加所铺陈的资料:异象、天使、神迹,赶逐污灵,用话语就可以医好瞎子、瘫子、麻风病人⋯⋯读者得到的好像不是“确实”,反而是零散的感觉。其实,路加为他当代和后世的读者预备了一个阅读和学习这卷书的规范:跟随主耶稣,要有心理准备,我们的世界观要来一次翻天覆地的改变,而丰盛的生命就在这些改变中蕴酿成长。
路加在记述耶稣登山变像的时候,说摩西和以利亚跟耶稣谈论他将要在耶路撒冷成就的事,所指耶稣“要离去的事”(9:31),原文所用的字词正是《七十士译本》的“出埃及”。耶稣成就了旧约的应许,他所立的新约,促成了新的一次出埃及。这一次比摩西所领导的更伟大,因为基督拯救的不单是以色列人,更是万族万民。在个人的经历和认知上,也是第一次“出埃及”,走出旧的世界观,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观。过程中,只有一样是确实的:“我的心尊崇主,我的灵因神我的救主而欢欣。”(1:46-47)
这是我每天的祷告,也是我在生命海洋中把舵的方向!
1. 序言 1:1-4
2. 耶稣诞生和他的童年 1:5-2:52
3. 耶稣传道的准备 3:1-4:13
4. 在加利利的神迹与教导 4:14-9:50
5. 在往耶路撒冷的路上的神迹与教导 9:51-19:27
6. 在耶路撒冷的教导 19:28-21:38
7. 受难 22:1-23:56
8. 复活与升天 24:1-53
作者与写作时间
约翰福音的作者没有表明自己的身分,教会传统一直认为西庇太的儿子使徒约翰就是约翰福音的作者,而写作时间是第1世纪末。学者也普遍同意,这卷福音书是第1世纪的作品。
写作对象与目的
这卷书多处解释犹太人风俗(2:6,4:9)及希伯来文的意思(1:38、41),暗示作者的写作对象是不熟悉希伯来语的犹太人和外族人信徒。书卷结束时,作者明白地说明他的写作目的:“但记载这些事,是要使你们相信神的儿子基督就是耶稣,并且使你们相信了他,就因他的名得生命。”(20:31)
写作背景
约翰福音写作的时期,教会渐渐增长,但所受的迫害也越趋严重。他们一方面受到罗马政府在政治和宗教方面的迫害,另一方面受到犹太教的排斥,还有各种异端的冲击。因此,约翰福音要坚固信徒的信心,同时向未信的人宣扬福音。
基督论是约翰福音重要的主题。福音书的第一句就是“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个宣告,不但肯定了耶稣的神性,也说明耶稣与创造主的关系。希腊文“太初”这两个字,正是《七十士译本·创世记》第1节的首两个字。按希腊哲学,“道”是宇宙中最重要的核心。所以,不论是犹太人,还是希腊人,都可以从约翰福音的序言认识耶稣基督的身分。
约翰用“我是”来形容耶稣,这是另一个重要概念。在出埃及记3:14,“我是自有永有的”这短语,直译过来就是简单的一句“我是”。约翰福音用了七个喻体,加上“我是”,成为耶稣的七个自称:我是生命的粮食(6:35),我是世界的光(8:12),我是羊的门(10:7),我是好牧人(10:11),我是复活和生命(11:25),我是道路、真理、生命(14:6),我是真葡萄树(15:1)。这些比喻让读者从日常的事物体会耶稣基督的属性。另外,耶稣说:“你们若不相信我是”(8:24),有人认为这是作者故意使句子言犹未尽,让读者把耶稣这一句话连系到旧约出埃及记3:14,从而明白耶稣就是神自己。
约翰福音强调耶稣作为儿子的身分。他是人子,从天降下(3:13),被钉十字架后彰显荣耀(12:23-34)。另一方面,耶稣也是神子(1:34、49,11:27,19:7),把父神启示出来(1:18),将来还要在父的授权下施行审判(5:19-23)。
至于圣灵论方面,在新约书卷里,只有约翰福音(14:15-17、26,15:26-27,16:7-11、12-14)和约翰一书(2:1)称呼圣灵为“保惠师/代求者”。在当时社会里,“保惠师”一词可以是法律用语,指为当事人说话的代表;这代表也会安慰和支持当事人,甚至为他求情。在宗教层面,保惠师是在末世带来安慰并宣告真理的使者。约翰用这个意义深远的词语来称呼圣灵,说明圣灵在信徒身上的工作。
事实上,约翰福音比其他福音书更多谈论圣灵和圣灵的恩赐。圣灵不但在耶稣受洗的时候降在他身上(1:32-33),也一直与耶稣同在(3:34,6:27)。在耶稣牺牲之后,圣灵也要临在圣徒当中(7:39)。约翰福音也记载,耶稣要赐下圣灵(20:22),并且应许他升天之后,有圣灵与信徒同在。
约翰福音遣词用字,都是简洁的希腊文,深受闪族语言影响。书中有一些独有的短语(如“行真理”),就是受闪族语言影响使然。
虽然约翰福音语言风格看来简洁,却不粗疏,而且还运用了不少修辞手法。书中不乏平行和押韵的句子,甚至有学者猜测,作者是有意修饰词句作朗读之用。6:36-40呈现对称的结构。6:51-58这一段首尾呼应,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人吃了从天上来的粮食,就永远不死。无论从声韵和结构来看,约翰福音都是经过细心推敲而成的作品。
作者喜欢用反讽手法推演情节。读者看序言已经知道耶稣的身分,但书中人物却一直不能确定耶稣是谁。第19章表面上描述耶稣被嘲讽为王,但最大的讽刺其实是无知的人竟嘲讽这位真正的君王。
作者又常用同一个词语的不同意义去表达真理,使读者要细心思考,在不同的文理中同一个词语所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真理。例如,第3章的“重生”在原文里的用词,跟“从上而生”是相同的,难怪尼哥德慕满腹狐疑。
约翰福音有很多对比的意象:光与暗(1:5)、上与下(8:23)、生与死(3:36)、真与假(8:44-45)。这些意象要表达的信息就是:读者要明辨是非黑白,并要作出合神心意的抉择。
全书结构清晰分明,序言(1:1-18)的神学信息使约翰福音独树一帜,结语(21:1-25)则记述主耶稣在加利利的另一次显现。在序言和结语之间,有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19-12:50)称为“神迹之书”,记载耶稣所行的神迹,以及这些神迹怎样见证耶稣的真正身分。第二部分是“荣耀之书”(13:1-20:31),记录耶稣走上十字架的过程,当中包括耶稣对门徒的教导,他怎样选择走上十字架,为人舍命,最后彰显神的荣耀。
锣鼓声一响,舞台的帷幕慢慢拉开,忙于交谈走动的观众即时安静下来,注目台上。舞台上的表演,是他们来剧院的目的。约翰福音如雷贯耳的开场白,效果也是一样,把我们这些在宇宙舞台前的观众的注意力拉到舞台上:“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1:1-2)只是,剧场上演的不是什么“星空奇遇”,焦点乃是耶稣自己,但演员还包括了你和我:“万物是藉着他造的;没有他,凡被造的,没有一样能造成。在他里面有生命,这生命是人的光;光照耀黑暗,黑暗却不领会光。”(1:3-5)
起初读者有点摸不着头脑,但约翰接续讲述的七个神迹,阐释耶稣关注我们人生的方方面面;跟着有耶稣说的七个“我是”,给我们说明我们所信的是谁。信,就像一根看不见的钢丝,把我们从观众席吊起,放在舞台的中央。信仰生活没有旁观者的空间,因为我们所相信的、道成了肉身的主也不是旁观者。
信仰,不是星期天到教会听听讲员的表现,不是往奉献袋丢两个小钱,也不是看看公告栏上有什么合自己口味的活动。信,不只是布道会上举举手,而是每天在人际的困难、物欲的引诱、爱人爱己的挣扎中奋力向前的仄径。
1. 序言:道成肉身 1:1-18
2. 神迹之书 1:19-12:50
2.1 施洗的约翰见证 1:19-34
2.2 呼召第一批门徒 1:35-51
2.3 耶稣和犹太教传统的冲突 2:1-10:42
2.4 复活和死亡 11:1-12:50
3. 荣耀之书 13:1-20:31
3.1 逾越节晚餐 13:1-30
3.2 离别前的教导 13:31-17:26
3.3 受苦、复活、显现 18:1-20:31
4. 结语:耶稣在加利利的另一次显现和嘱咐 21:1-25
作者与写作时间
使徒行传1:1提到作者写了“前一卷书”,学者都同意这是指路加福音,因为两卷书在文学风格、语言特色、遣词造句各方面都相当接近,而且两卷书都是写给提阿非罗。由于使徒行传详尽记述保罗的事迹,加上有些段落以复数第一人称“我们”来撰写(16:10-17,20:5-15,21:1-18,27:1-28:16),所以教会传统认为作者是保罗的同伴路加医生(另参路加福音简介)。
全书没有谈及公元60年代中期罗马王尼禄对基督徒的大规模迫害,以及耶路撒冷在公元70年被毁,所以成书时间有可能是在公元60年至64年。不过,学者对于使徒行传的写作时间,仍未有一致的看法。
写作对象与目的
这卷书和“前一卷书”路加福音,都是写给同一个人——提阿非罗,不过,本书也是给所有读者的(参路加福音简介)。本书是基督教历史的重要文献,记述教会的起源、圣灵的工作、早期的教会生活,以及福音的传播发展。本书也是重要的护教著作,记载基督徒以生命见证真理,为真道辩护,为要带领犹太人和外族人悔改信主。本书同时描述教会面对迫害和得胜的过程,成为今日信徒的鼓励与指引。
写作背景
作者路加首先在福音书记述耶稣基督的生平,说明福音的信息,接着在使徒行传记述自五旬节圣灵降临后,福音怎样从耶路撒冷传到地中海世界,显明神的救恩是要给万民的,不分种族、阶层、性别;基督是独一的救主,犹太人和外族人都可以因信耶稣而获得神的救赎。使徒行传在新约圣经中置于福音书和书信中间,显出这卷书的独特性,既是福音故事的延续,述说最早期的信徒的事迹,又是研读书信前的准备,让读者明白当时的背景。
救恩的神学与成就救恩的神,两者不可分割;甚至可以说,这些对救恩的记述,其实是向读者启示救恩背后的神是一位怎样的神,并带领读者与这位神建立合宜的关系。
神不但呼召犹太人去认识神自己,也藉着耶稣基督叫犹太人和外族人一起去认识神。可以说,使徒行传使我们知道神是一位宣教的神。早在1:8,神就表明他的救恩要临到地上所有的人。而且,神不偏待人,他一方面差遣仆人到外族人当中传福音,另一方面又叫他的仆人在会堂和犹太人当中继续宣讲福音的信息(17:1-3,18:4),可见神颁下的宣教使命并不受种族限制。
虽然使徒行传是记载耶稣升天之后的事情,但耶稣升天之前所成就的事情却是使徒宣讲的核心。书卷多次强调耶稣是复活的主(2:24、32,3:15,4:10,5:30,10:40-41,13:30、34、37,17:3、31),而且耶稣是以色列真正的弥赛亚(2:36),实现了神对以色列的应许(13:32-33)。因为耶稣的复活,人才可以藉着信心与神和好(2:38,17:30-31)。所以,虽然耶稣已经升天,但他成就的救恩却是使徒行传的中心。
圣灵的工作也是使徒行传明显的主题。从第1章开始,圣灵已降临信徒身上,自此一直带领信徒,让使徒好像主一样行神迹奇事。圣灵也是那一位叫人悔改的灵。圣灵又带领腓利(8:29、39)、彼得(10:19-20)、保罗和他的同伴(16:6及下)的行动。因此,甚至有人称使徒行传为“圣灵行传”。
使徒行传记述事实的准确程度,可以媲美历史学家。书中记载的事件前后历时约三十年,横跨欧、亚两洲,从东边的耶路撒冷一直到西边的帝国首都罗马。使徒行传对每一件事的背景资料都交代得很清楚。
除了交代准确的资料,作者也采用合适的语言风格去表达初期教会的状况。除了采用丰富的词汇,作者更因应不同文化背景而运用不同风格的希腊文。在卷首部分(1-2章),以近于巴勒斯坦亚兰文的希腊文记述在当地发生的事情。在17:22-31及26:2-27,又用了相当于古典希腊文的风格。整卷书的某些段落,又刻意模仿《七十士译本》的文字(2:14-36,3:12-26,4:9-12,5:29-32,20:18-35)结合不同语言风格,是要叙述更贴近不同地域的氛围和文化,直指人物事件的独特性。
除了语文风格随着地点而改变,使徒行传叙述的节奏也有变化。在耶路撒冷的事情(2-5章)属于静态记述,作者概括地交代当地的情况。到了6至15章,节奏明显加快,是要配合福音开始传开。记述保罗在中亚细亚和希腊工作(15:36-19:20),节奏更加明快,使人觉得保罗马不停蹄,竭力为主工作,直到19:21才放缓下来,交代保罗跟不同人物的交往。这种多变的节奏,让读者更清楚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
作者的写作风格充满动感。使徒行传不是以抽象的命题讲论神学,而是以生动的事件去传递信息。例如,五旬节(2章)和哥尼流(10:1-11:18)的事件就使人印象深刻。另外,在铺排上作者也有不少伏笔;例如,7:58先在司提反殉道的现场介绍保罗,使9:1进入保罗归主的叙述更加自然。作者也藉着重复的记述强调重要的事情,例如,记述保罗悔改就有三次(9:1-22,22:3-21,26:9-20)。所以,使徒行传的篇幅虽然不短,却引人入胜。
使徒行传记载教会的缘起时,总是说这些事是神自己的美意,是要应验经上所记的话。书中多处引用以赛亚书和诗篇,第13章又多处出现“应验”的主题。神不但赐下应许,也在历史中通过圣灵工作,例如引导他的仆人到合适的地方去传福音(8:26、29、39),使神的应许最终可以实现。
书中又有多处记载使徒得着圣灵的能力,高声宣告耶稣基督的福音,许多人就归信了主;他们又行了许多神迹,替人治病;彼得、约翰被圣灵充满,对领袖和犹太人宣讲耶稣基督;司提反被圣灵充满,宣讲救恩,最终殉道;安提阿教会受圣灵吩咐,差遣扫罗和巴拿巴去宣教;保罗被圣灵禁止在亚西亚讲道,就按照指引去了马其顿,走遍各处建立教会。
教会,不是二千年前某些人倡导创意工业下的成品,教会是先贤用自己的鲜血建立起来的一个使命群体,是圣灵大能的印证,是代表至高全能者发声的口,我们没有权利把教会变为实现自我的平台。每一个蒙召的圣徒,是被呼召去顺服圣灵、成全主耶稣在教会身上的旨意。
我在这里,请差遣我!
1. 福音在耶路撒冷 1:1-5:42
1.1 耶稣升天 1:1-11
1.2 选出马提亚接替犹大 1:12-26
1.3 五旬节圣灵降临 2:1-47
1.4 彼得与约翰奉主名医病 3:1-4:31
1.5 初期教会的发展 4:32-5:42
2. 福音从耶路撒冷传到撒马利亚 6:1-12:25
2.1 教会生活的问题 6:1-7
2.2 司提反殉道 6:8-7:60
2.3 教会受迫害,门徒到撒马利亚传扬福音 8:1-40
2.4 扫罗蒙召 9:1-31
2.5 彼得向外族人传福音 9:32-11:18
2.6 在安提阿建立第一个外族人教会 11:19-12:25
3. 福音传到地极 13:1-28:31
3.1 保罗第一次宣教旅程 13:1-15:35
3.2 保罗第二次宣教旅程 15:36-18:22
3.3 保罗第三次宣教旅程 18:23-21:16
3.4 保罗在耶路撒冷被捕被囚 21:17-26:32
3.5 保罗被押送到罗马,以及他在罗马的事奉 27:1-28:31
作者与写作时间
这卷书的作者是使徒保罗。从他推荐坚革哩的女执事(16:1)来看,本书很可能是在哥林多附近的港口坚革哩写成。此外,16:23又提及有一位接待全教会的该犹,而哥林多教会正好有一位信徒名叫该犹(林前1:14),如果两卷书信所提及的该犹是同一人的话,我们便可以凭此推断罗马书是在哥林多或附近的坚革哩写成。
根据哥林多前书16:1-4,保罗那时仍未到达哥林多,哥林多后书8至9章又提到收集捐献的事仍在进行,可见保罗写这两封书信时,他仍未到达哥林多;但在罗马书15:26,保罗说自己已经准备起程前往耶路撒冷,并且带同马其顿和亚该亚的捐献去支持耶路撒冷的教会,所以学者都同意罗马书的成书日期大概是公元56年或57年,在保罗第三次宣教旅程期间,准备启程前往耶路撒冷之前。
写作对象与目的
这书信是写给罗马教会信徒的(1:7),其中外族人占多数。我们可以从16:3-16推断当时罗马基督徒的组织。保罗提及亚居拉和百基拉家中的教会和几个家庭教会,保罗到达罗马后也在自己的住处跟信徒聚会(徒28:30-31),可见当时罗马教会不一定只有一个基督徒群体。
罗马教会不是保罗建立的(1:13,15:22-24),这书信是要解释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就是不论犹太人或外族人,都是因信基督而称义,不是因为遵守旧约律法,并且教导信徒怎样实践因信称义的生活。
写作背景
罗马城是罗马帝国的首都,当时那里可能有4至5万犹太人。根据历史考证,早在公元前2世纪,罗马城已有一些从巴勒斯坦和叙利亚来的居民,当中有商人、移民,也有奴隶。按历史文献记载,罗马皇帝革老丢曾因为犹太人和基督徒的冲突,而在公元49年前后尝试把犹太人逐出罗马城。亚居拉和百基拉也因这事离开罗马,到了哥林多,在那里遇见保罗(徒18:2)。
保罗写这卷书时,罗马基督徒群体应该相当大,因为保罗期望他们提供财力和人力,支持他往西班牙去宣教。另外,从书信的内容来看,当地信徒对于教义应该有一定的认识。保罗关于“强者”和“弱者”的讨论,反映教会内有不同的意见(14:1-16:13),而这些分歧都可能跟信徒是外族人还是犹太人有关。
罗马书在神学上的地位毋庸置疑。奥古斯丁在386年因为念到罗马书13:13-14而悔改。改教家马丁·路德在1515年11月至翌年9月教授罗马书,他指出罗马书的重点不在于公义的神惩罚不义的人,而在于神因着人的信心称人为义,这一份醒觉是他提出改教运动的动力。循道卫理宗创始人约翰·卫斯理在1738年悔改归信主,也与研读罗马书有关。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瑞士有一位牧者巴特研读罗马书,随后在1919年发表《罗马书注释》,此举俨如“在神学家的游乐场上掷下一枚炸弹”!
罗马书可以在不同年代激发一浪又一浪的信仰反思,是因为书中对于基督教的教义有详尽的解释。保罗不但指出“人人都犯了罪”这事实(1:18-3:20),而且还宣告人有因信称义的出路(3:21-4:25)。这个道理,同时适用于犹太人和外族人;无论是谁,只要相信耶稣救赎的大能,就可以脱离神的愤怒和死的权势(5章),脱离罪(6章),脱离律法(7章),脱离肉体的捆锁(8章)。
罗马书9至11章讨论以色列是否得救的问题,以往学者大多认为是插入部分,但学者近年有了新的理解,就是从救恩历史的角度去理解亚当、亚伯拉罕、摩西和基督,尝试明白他们在救恩历史中的关系。
罗马书12至15章提到信徒如何在教会和社会里活出因信称义的人生。这对于历世历代的信徒都有重大意义,当中不但处理当时信徒的分歧(例如,是否可吃祭过偶像的食物,应否守节期),更重要是说明信徒相处的原则就是爱,并且信徒在教会里不分强弱,都是神家里的成员。
这卷书各段互相紧扣,条分缕析,把神学重点很有系统地铺陈阐释。保罗采用了“辩论文体”(diatribe)来阐释基督教的教义。
辩论文体是一种论述哲学和道德的文体。希腊哲学家伊比德图(Epictetus)的学生就曾以这种文体记录他在课堂上的论点,成为《谈论集》(Discourses)。这种辩论文体的好几个特色,都可以在罗马书中找到。
辩论文体最大的特色,是与一个虚构的对象讨论议题。当对方提出相反的意见、错误的结论或难答的问题,讲者就以直接的第二人称回应这些疑问质询,就好像保罗在9:19-20所做的那样:“这样,你会对我说:‘他为什么还责怪人呢?有谁可以违抗他的旨意呢?’可是,你这个人啊,你是谁,竟然跟神顶嘴?被塑造的怎可对塑造它的说:‘你为什么把我造成这个样子呢?’”
此外,讲者面对不当的观点,又会用决绝的语气否定对方,就好像保罗一再用“绝对不可”等词句去指正错误的观点那样(3:4、31,6:2,11:1)。
保罗说“因为罪抓住机会,藉着诫命欺骗我,并且藉着诫命杀了我”(7:11),其实是把“罪”这抽象的概念拟人化,这也是辩论文体的表达手法。此外,讽刺手法(9:20-21)和罪恶清单(1:29-30)都是辩论文体的特色。
当时的辩论文体喜欢引用权威著作(例如,荷马和柏拉图的作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保罗在罗马书里也引用旧约经文来支持自己的论点,尤其是谈论以色列人与因信称义的关系时(9-11章),保罗更大量引用旧约经文,希望藉此叫自己的同胞明白神的心意。
在罗马书里,神不但是公义的神,也是称人为义的神。神不但在神学上解决了人的罪,也在生活里带领信徒活出神的义。在罗马书里,我们固然可以看见人的罪和出路,不过书中呈现得更清楚的是神的公义,以及神对罪人的爱和引领。
什么人可以写出气势磅礡,却带着浓浓爱意的罗马书?不就是那位以热情拥抱生命和自己所属的群体,深度学习律法却又能超越文字桎梏的保罗吗?
罗马书在教会历史中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力,影响人,也影响信仰的理念。作者保罗因此被奉为伟大的使徒吗?这不是正确的推论!人的改变是圣灵的工作,信仰内容不是保罗所发明。细读罗马书,不难发现,保罗整个人生正是福音大能最好的见证:1. 保罗深深认同神对世界的判语——“因为人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3:23);2. 他同时又深信问题的答案:“这福音是神的大能,要救每一个相信的人⋯⋯神的义就是藉着这福音显明出来⋯⋯。”(1:16-17)3. 所以他不以福音为耻,更深感自己应该承担这福音的责任:“无论是希腊人还是未开化的人,是聪明人还是愚笨人,我都亏欠了他们。”(1:14)
保罗对福音好处、对福音要求的个人领受,与他陈述福音的内容,两者的界线似乎难以划分。这种把福音内化而又外化的生命,正是我们要追求的!
1. 序言:耶稣基督的福音 1:1-15
2. 全书主旨:因信称义 1:16-17
3. 人的不义,神的公义 1:18-3:20
4. 因信称义 3:21-5:21
5. 称义的生命 6:1-8:39
6. 称义的恩典 9:1-11:36
7. 称义的生活 12:1-15:13
8. 结语 15:14-16:27
作者与写作时间
这卷书信的开头和结尾都表明作者是保罗(1:1,16:21),早期教父也认同这是保罗的著作。这是保罗在第三次宣教旅程中所写的;当时,革来家的人带来教会出现纷争的消息(1:11),那时保罗正在爱琴海对岸的以弗所事奉(16:8),不能立刻奔赴哥林多,于是写下这封书信。成书日期大概是公元55年左右。
写作对象与目的
这卷书信是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信徒(1:2),目的是教导他们反省自己行为上的错失,要纠正过来,并提醒他们要合一,圣洁,运用恩赐服侍教会,彼此相爱,乐意捐助,实践圣洁生活。
写作背景
哥林多是罗马帝国亚该亚省的首府,位处连接伯罗奔尼撒半岛(Peloponnesian Peninsula)和希腊大陆的地峡上。这个地峡不单是半岛和大陆之间的必经通道,也是海上交通的重要转运点。地峡东西两边各有一个港口,商人把货物从一个港口运到另一个港口继续行程,不用向南绕过半岛,可减低航程的风险。由于地峡的宽阔度不过八公里,小型的船只甚至可以从一个港口拖行至另一个港口,再继续航行。由于东西的海路和南北的陆路交通都非常发达,使哥林多成为当时商业、金融和制造业中心。
哥林多在公元前146年曾经被毁。公元前44年凯撒大帝重建该城,并且在公元前27年立哥林多为亚该亚省的首府,是罗马帝国第四大城市,估计人口多达25万。城内有犹太人社区,也有犹太人会堂(徒18:4)。源于希腊和东方的异教也相当活跃,除了膜拜偶像,还有庙妓活动。整个城市淫乱骄奢,道德败落。
使徒行传第18章提及保罗第二次宣教旅程期间来到哥林多,遇见亚居拉和百基拉之后,先在会堂,后在提多·犹士都的家里传道。后来,犹太人在亚该亚总督面前控告保罗,却不成功。保罗又住了好些日子,才乘船往以弗所去。保罗是在第三次宣教旅程最后一年,从革来家的人和书信里得知哥林多教会的情况,因而撰写这卷书信纠正他们,并回答来信提出的问题。
哥林多前书通过处理很多实际的事情来解决教会分裂的问题。首先,在书信的开始,保罗就指出十字架的智慧和大能超越一切,信徒再没有什么可恃的(1-4章)。其次,自负造成灵命低落,只顾自己的得益和眼前的快乐,放纵生活,伦理道德败坏,就出现淫乱、贪婪、争斗等等属肉体的恶行。保罗强调信徒的身体是用来荣耀神的,无论是已婚的、单身的,是奴仆、自主的人,都是属于主的,信徒必须保持对主忠贞(5-11章)。此外,合宜的敬拜和恩赐的运用,才是信徒该有的教会生活,也是神的恩典加给教会的明证(12-16章)。圣灵按照教会的需要分派恩赐,是为了建立教会,不是让个别信徒炫耀自己。13:1-13那脍炙人口的爱篇,就是要把恩赐的运用连系到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爱;没有爱,一切恩赐就没有价值。复活是福音的高峰,如果不相信复活,以上所有论说都站不住脚。保罗在第15章没有交代复活将要怎样发生,却表明神必定使今生可朽坏的身体成为有荣耀、不朽坏的身体。复活的主,让信徒可以在今生活出有复活盼望的生命。
哥林多前书的结构与其他的保罗书信不同。大多数的保罗书信都可以分为教义和实践两大部分,但哥林多前书却没有这种分野。整卷书信以一个接一个的议题为骨干。保罗在信中处理哥林多教会各方面的问题;每一次转换主题时,保罗都以希腊文介词及连词“论到”(περὶ δέ)开展新的讨论。例如7:1起论到结婚和独身,7:25起论到贞洁,8:1起论到祭过偶像之物,12:1起论到属灵恩赐,16:1起论到为耶路撒冷捐献的事,16:12起论到亚波罗;这些篇幅都用同一个介词及连词开始。跟其他保罗书信不同,哥林多前书不是解释某个教义,而是因应哥林多信徒的需要,提出实际的教导。不同时代的读者,都可以从这些教导里得到莫大帮助。
教会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呢?应当合一同心,高举基督。
哥林多前书说明我们可以怎样达成这理想:对神——智慧与恩慈超越人的一切,惟独基督是信徒的根基,要全心感谢神,敬拜神。对己——信徒是基督的肢体,要保持圣洁,用自己的身体荣耀神。对人——不要跟犯罪的人交往,顾念软弱的人,追求爱人的心,善用圣灵的恩赐造就教会。
相对于哥林多教会的实况,他们以人的智慧取代十字架的智慧和大能(1-4章),只顾自己的益处和眼前的快乐,就出现淫乱、贪婪、争斗等等属肉体的恶行,忽略对主的忠贞(5-11章)。保罗提出一连串的“应该”来回应,这些忠告要成为每一代信徒成长挣扎的议题和学习的目标;有了基督的爱,这些目标也可以成为可实现的理想。
1. 问好和感恩 1:1-9
2. 教会合一的教导 1:10-4:21
3. 伦理道德的教导 5:1-6:20
4. 论婚姻、离婚和独身 7:1-40
5. 论祭过偶像的食物与基督徒的自由 8:1-11:1
6. 论敬拜、恩赐和秩序 11:2-14:40
7. 论复活 15:1-58
8. 将来的计划和结语 16:1-24
作者与写作时间
这卷书信本身已表明作者是保罗(1:1,10:1),全书处处流露出保罗的风格。写作日期大约是公元56年前后。
写作对象与目的
此信的对象不只是哥林多的信徒,也包括全亚该亚的信徒(1:1)。所以保罗写信的目的,不但是为了牧养个别教会的弟兄姊妹,还希望别的教会同样可以得到造就。
写作背景
从哥林多后书的内容来看,保罗写毕哥林多前书以后,哥林多教会与他的关系没有立刻改善。哥林多教会认为保罗反反复复(1:18),保罗在哥林多的经验也是忧忧愁愁的(2:1)。他也曾写信给哥林多教会,把自己的忧愁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他对哥林多教会的爱(2:2-5)。后来,保罗在马其顿的时候,终于收到提多带来的消息,知道哥林多教会因保罗的来信而忧愁懊悔,保罗才因此得到安慰(7:5-10)。于是他写了这封信,继续劝勉哥林多的信徒,要忠心服侍主,要彼此以爱心相待,并教导他们对捐献应有的态度。
哥林多后书讨论了很多实际的教会问题,包括保罗于传道期间在政治和环境上所遭受的痛苦,教会中人对他的误解,信徒对主的信心不坚定,又互相倾轧等等。但是保罗以神学为骨干,把每个实际的问题巧妙地串连起来,并以神学为基础,指出信徒应当以怎样的态度生活。
耶稣基督是主(1:2),是神的儿子(1:19)。神在基督里膏抹了各人,在各人身上盖上印记(1:21-22);信徒虽然好像是列在游街示众的俘虏行列当中,但他们仍然带着基督的香气(2:14-17);基督的新约,是真正的大荣光(3章);信徒是永生神的殿(6:14-18)。因此,信徒要活出基督的生命,要用爱心宽恕、安慰悔改的弟兄(2:5-11);眼前的痛苦都是短暂的、轻微的,信徒要瞻望将来天上的帐篷,凭信心过今生的生活(4:16-5:10),不要徒受基督的恩典(6:1);要除去一切的污秽,敬畏神,得以成为圣洁(7:1);要相亲相爱,慷慨捐助有需要的人(8:1-15)。
保罗真诚坦率地表露他对哥林多教会的爱,为他们忧愁、流泪,但是,只要他们悔改归向神,遵守基督的教导,他就欢喜快乐了。
哥林多后书把牧养和神学结合,提醒我们,神学不是一套理论,而是根基,为要让基督徒活出有根有据、真正自由丰盛的生命。
哥林多后书词锋锐利,情感跌宕。保罗多次提及个人的感受和经历,细述自己的心志和事奉体验。深情的文笔和个人的剖白,使哥林多后书成为保罗最具感染力的书信。例如,保罗在4:16至5:10用了一连串的对比:外体与内心、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脱下与穿上。这些对比都指向保罗事奉的原动力。到了5:16-21,保罗用优美精炼的辞藻表达神在基督身上的工作,并且劝勉信徒要藉着基督与神和好。
由于哥林多后书10至13章的语调突然变得严厉,跟上文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有学者认为这四章篇幅可能是来自另一封信。此外,由于6:14至7:1的用字及内容都与其他保罗书信有别,所以也有学者认为这部分是参考了其他资料而得来的。不过,从早期教父的传统以至早期的希腊文抄本,种种证据均指出哥林多后书是一卷完整的书信。
保罗服侍主的路途艰困,在这卷书信里表达无遗。他坦诚剖白自己在肉体和心灵上所经历的痛苦,但是他对基督的那份忠心、那份爱,却超过万事。他诉说自己遭遇患难,却随即感谢神的安慰和拯救;讲述自己受迫害,但马上又提出复活的盼望;说自己失望,却又随即阐释基督的爱;说自己受苦困,但立刻又赞美神的恩典;对他来说,被鞭打,遇险境,对教会的挂虑,全都因基督而变得喜乐。保罗展现了一个活在基督里的生命。
人生难免遇到险阻困苦。在艰困的一刻,要把负面的遭遇转化成正面、积极的见证实在不容易。保罗能够转化,因他把视线转向基督,注视主的荣美,生命就慢慢被转化成基督的形像。
1. 问好和感恩 1:1-11
2. 保罗改变行程的因由 1:12-2:13
3. 保罗澄清自己的事奉 2:14-5:21
4. 对哥林多教会的劝勉 6:1-7:16
5. 安排耶路撒冷的捐献 8:1-9:15
6. 保罗为使徒身分自辩 10:1-13:10
7. 结语 13:11-14
作者与写作时间
这卷书是使徒保罗所写的(1:1)。写作日期约公元48年。
写作对象与目的
收信人很可能是加拉太省南部的信徒,即保罗在第一次宣教旅程所成立的教会;这样的话,写作日期约在公元48年。(也有认为收信人是加拉太地区北部的教会,于公元52年〔或53-57年〕写成。)
加拉太有些犹太裔基督徒,坚持归信基督的外族人必须遵守旧约的礼仪,特别是割礼。因此,保罗才要写这封信阐释因信称义的道理,并且勉励信徒要藉着信心在圣灵里过真正自由的生活。
写作背景
加拉太人的祖先在公元前3世纪入侵小亚细亚,在现今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地区定居。到了公元前25年,加拉太王朝最后一位君王离世,罗马帝国兼并加拉太地区,成立加拉太省,并且把南方的彼西底,还有一部分的弗吕家和吕高尼也划入该省的范围。
保罗在加拉太建立教会的时候,有许多犹太人归信成为基督徒,他们有些人相信外族人信徒也应该遵守一些旧约礼仪,特别是割礼,才可以一同承受神对以色列的应许(3:7-4:7)。因此,保罗写这封信,驳斥那些犹太裔基督徒,阐释人得救不是由于遵守律法,而是因为相信基督。这卷书在辩明因信称义的真理上,与罗马书互相呼应。改教运动先驱马丁·路德常常引用这卷书来驳斥异端,所以也有人称加拉太书为“路德之书”。
除了罗马书之外,加拉太书可说是论述因信称义最详尽的书信。保罗指出,在律法面前,没有一个人可以称义(3:11),人绝不能凭律法得救,并且以亚伯拉罕为例,证明连犹太人都是因信称义的(3:6-9),所以相信基督才是使人称义的途径。信徒相信基督,也属乎基督,就成为亚伯拉罕的后裔,可以照着应许承受产业(3:29)。
基督钉身十字架,不但成就了律法所不能成就的救恩,更能释放信徒,使人不再受律法钳制,可以藉着圣灵自由行事。所以,加拉太书不但处理称义的问题,也同时澄清成圣的过程,藉着相信基督和顺服圣灵,人可以从罪和律法中得释放,行出合乎神心意的事情(5:13-26)。
保罗告诉加拉太人,基督从律法和罪中释放了信徒,圣灵又在成圣的路上引领他们获得真正的自由。保罗在书信开头已表明,这些真理都是基督向他启示的,他不用从别人身上领受这些道理,因为基督不但把人释放,也把自己启示给人。他让信徒领受圣灵以后,可以靠着圣灵,离恶行善,成为真正自由的人。
保罗在加拉太书慷慨陈词,以直接对质的方式,澄清加拉太人在信仰上的偏差。在书信的开头和结尾,都可以看见贯彻全书的激昂语气。保罗甚至没有好像写其他书信那样,在信首加上感恩的段落。相反,他一开始就表示自己对于加拉太人改变信仰立场感到意外。书信的末段也没有问安语,反而一再驳斥要求信徒受割礼的人,指他们是不合理的。
加拉太书除了语气严厉,用词也相当直接。保罗批评那些搅扰别人信仰的人,不但指出他们必须担当自己的罪(5:10),甚至表示“恨不得那些搅扰你们的人把自己阉割了”!(5:12)读者由此可见靠行为称义在保罗心目中是多么错误的神学立场,也感受到他对因信称义的坚持。
律法是什么?保罗说,那本是叫人得生命的,可是人受罪辖制,所行的都违反律法,所以律法显出人的罪,人努力做律法所要求的事,于是成了律法的奴隶,依然不能成为义。自由是什么?只要相信基督,就得到神的赦罪,有圣灵引领,行出律法的要求,却不受律法的形式挟制,那是彻底的自由。“基督已经使我们自由,为要我们得自由。”(5:1)
保罗再度解释因信基督而得以称义的真理,劝喻信徒活出自由的生活,就是爱人如己,克制私欲,“依循圣灵的引导行事”(5:25)。
辨别是非,需要标准。信主后,最大改变是辨别的标准改变了,不再由律法来定规,因基督就是新标准。只有这个新标准带来的自由,才是真自由。
1. 序言——基督为我们的罪舍己 1:1-5
2. 责备教会离弃福音 1:6-10
3. 信心与律法——使徒的见证 1:11-2:21
4. 信心与律法——两约的辩解 3:1-4:31
5. 信心与自由——生活的实践 5:1-6:10
6. 结语——只夸基督的十字架 6:11-18
作者与写作时间
这卷书信两次提到作者自己是使徒保罗(1:1,3:1),另参3:7、13,4:1,6:19-20。写作时间大概是公元60年,保罗在罗马坐牢的时候。
写作对象与目的
以弗所书的大部分抄本和早期译本在1:1都有“在以弗所”等字眼,不过公元4世纪的梵帝冈抄本及西奈抄本却没有。而且,以弗所书与其他保罗书信不同,信里既没有向个别信徒问好,内容也不是针对某个教会的个别情况。因此,这封书信应该是保罗写给亚西亚众教会的,以弗所只是其中一个收信的教会。
保罗在信中说明神对教会的心意,教会应以基督为首,信徒要在基督里合一,彼此顺服,过圣洁的生活。
写作背景
保罗在第二次宣教旅程途经以弗所,与当地的犹太人在会堂里辩论(徒18:19)。第三次宣教旅程期间,他更在以弗所逗留了三年(徒20:31)。一般学者相信以弗所是保罗在亚西亚的宣教基地。
以弗所是亚西亚省西部最重要的城市,也是该省的首府,与罗马、哥林多、安提阿、亚历山太等城市齐名。以弗所位处卡斯特河(Cayster River)的河口,面对爱琴海,是贸易通道的交汇处,经济蓬勃。公元1世纪,以弗所的人口可能接近50万,其中有富裕的民间领袖,称为“亚西亚的首领”(Asiarchs)。除了在政治、商贸及交通上地位重要,以弗所也以敬拜异教女神亚底米而闻名。城中亚底米神庙曾经是希腊世界最大的建筑物,被视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以弗所的居民以这神庙为傲,相信神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以弗所人的职责就是守护这尊偶像,所以城里的钱币也铸有“庙宇守护者”的字样(徒19:35)。
由于以弗所书(3:1,4:1,6:20)跟歌罗西书(4:18)、腓立比书(1:7、14)、腓利门书(1、9、10、13),都提及保罗写信时正被囚禁,所以教会传统把这几卷书信总称为“监狱书信”,认为是保罗在罗马被囚时撰写的。
神论
神是创造主。他不但创造世界(1:4),也令信徒成为新造的人(2:15,4:24)。虽然以弗所书的重点在于基督,但作者也同时强调这位创造主是“耶稣基督的父神”(1:3)。
基督论
以弗所书的基督论与保罗其他书信的基督论相似,强调耶稣是基督,是被高举至神右边的主,也是天地万有的主,是神的儿子,是人所要效法的榜样(4:20-24),也是信徒终局的预表(1:10)。以弗所书基督论的独特之处,就是:虽然保罗其他的书信也有提及基督与父神同样是平安和喜乐的来源(1:2),惟有以弗所书说基督是爱和信心的来源(6:23),也只有以弗所书这样强调主基督与父神一起赐下事奉的恩赐(4:10-12),并且表明基督自己充满万有(4:10)。
圣灵论
虽然以弗所书与歌罗西书相似,其圣灵论却比歌罗西书更全面和深入。父神和基督藉着圣灵,感动(2:18)、建立(2:22)、坚固(3:16)、指引(3:5,4:30)、教导(1:17-19)、联系(4:3)、充满(5:18),并且加力量给众圣徒(6:17)。信徒的生命必须由圣灵来带领。
教会论
保罗的书信中,没有一卷如此详尽论述普世教会的角色。即使歌罗西书有普世教会的观念,在四次提到“教会”的时候,有两次还是指地区教会(西4:15、16),但以弗所书提及教会九次,却每一次都是指普世教会的。以弗所书也强调基督为教会舍去生命(5:25),跟强调基督为罪人和世人(参罗5:6、8;林后5:14-15)钉身十架有别;很明显,以弗所书提高了教会的地位,并且强调基督和教会的密切关系。保罗又进一步指出,基督洁净教会,使教会没有瑕疵,并且爱护教会,就好像丈夫爱护妻子一样(弗5:23-32)。
以弗所书善于运用长句子。原文1:3-14是一个长句子,4:11-16也是一个长句子。作者在这些长句子中,把介词短语放在一起(4:12-16),又常常运用一个接一个的关系代词从句(1:6、7、8,2:2、3),以及各式各样的分词(2:14-16、18-19)和不定词(4:22-24)。
另外,作者又喜欢把不同的同义词以所有格形式连系起来,例如“神的旨意所预定的”(1:11)、“他的大能大力而运行的”(1:19)、“律法上的诫命”(2:15)、“心思意念”(4:23)、“大能大力”(6:10)等等。除了运用所有格同义词,作者又喜爱把多个形容词放在一起,这情况于形容神的语句特别明显,例如“能力⋯⋯浩大”(直译作“超越的巨大的能力”,1:19)、“他的恩典极其丰盛”(直译作“他的恩典的极其丰盛”,2:7)。
保罗在以弗所书通过对比的方式,讲述人相信耶稣之后生命逆转。从前是罪人,现在是蒙爱的儿女,承受产业。以往在过犯罪恶中是死的,现在与基督一同复活。从前在世上没有盼望,现在有永生的盼望。从前在应许之约上是外人,现在与神和好,归入神的家。
因此,信徒在行为上,要脱离从前的生活方式(“旧人”),以新的生活方式(“新人”)过活:脱离从前种种污秽,作光明的子女;不再作没有智慧的人,要作有智慧的人;在基督徒群体(教会)里彼此合一,互相宽容,各按自己的恩赐建立教会。以爱心、忠诚处理人际关系。
作为一个基督徒,我们对以上第一段的内容百分百接受,那是神亲自为我成就了的,第二段我们也许有点挣扎,不知道能不能成事。这种挣扎却是不必要的!就如在创世之前,他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没有瑕疵,满有爱心(1:4)。这是他的心意,他也为我们做了一连串后续的工作(1:5-14),叫第二段的内容必定成就。
让我们坚持,一生靠着圣灵,常常祷告祈求,坚信这是可以成就的事。
1. 问好 1:1-2
2. 基督里的属灵福分 1:3-14
3. 祈求信徒成就神的计划 1:15-23
4. 神建立基督身体的计划 2:1-3:21
5. 成为基督身体的一部分 4:1-5:21
6. 家庭成员的本分 5:22-6:9
7. 穿上全副盔甲 6:10-20
8. 结语 6:21-24
作者与写作时间
这是使徒保罗所写的书信(1:1)。书信中提及的许多事件,跟新约其他书卷有关保罗的记载吻合,早期教会也一致见证这是保罗的作品。
对于腓立比书的写作时间和地点,学者认为有三个可能,分别是公元58至60年在凯撒利亚,61年在罗马,以及54至56年在以弗所。其中,认为保罗是在被囚罗马时撰写的传统看法似乎有较大的可能。
写作对象及目的
腓立比是罗马殖民地,住了许多退伍的罗马军人,他们成为这边城的军事防卫力量;当地的犹太人不多,没有会堂。保罗写这卷书信,是要鼓励腓立比信徒在面对迫害时要站立得稳,甘心为基督受苦,并且要合一;此外,保罗又对教会的关怀与馈送表达感谢,并且赞扬提摩太、以巴弗提对基督的委身和他们对教会的爱。
写作背景
使徒行传16:12-40记载腓立比教会建立的经过。第二次宣教旅程期间,保罗在特罗亚看见马其顿异象,于是从特罗亚乘船,经撒摩特喇和尼亚坡里来到腓立比。腓立比教会可以说是保罗在欧洲建立的第一家教会。按使徒行传记载,教会初期的归信者有经商的妇人吕底亚(16:14-15)、一个罗马狱卒(16:22-34)、一个低下阶层被鬼所附的婢女(16:16-18)。后来,教会发展到一个地步,足以支持保罗的宣教事工(腓4:14-18)。从保罗写给腓立比教会的这封信里,我们知道教会的一些情况。例如,曾和保罗同工的友阿蝶和循都基两位姊妹不和(4:2-3),教会外有人打击信徒(1:28-29),教会内也似乎有人提倡割礼,保罗称他们为“狗”(3:2)。
腓立比城在公元前356年由马其顿的腓力二世(Philip II,即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建立。公元前42年,因为一场重要战役,这地方在罗马帝国内的地位显得更是重要,成为罗马帝国的殖民地,独立于四周的罗马省份。腓立比人为自己的公民身分而自豪,因为他们的身分等同罗马城的公民。他们穿罗马服装,说拉丁语,还享有与罗马公民同等的特权,例如可以购买、拥有或转售物业,也可以在罗马法庭要求公平审讯,更可以免交地税和人头税等等。再者,腓立比是艾格那大道(Via Egnatia)东面的首站,这条大道是贯通罗马东西贸易的主要路径,所以腓立比在经济贸易上有一定的地位。此外,腓立比可以说是当时宗教混合主义的代表(徒16:16-22),除了希腊、罗马和埃及的神祇,还有原居民色雷斯人(Thracian)的教派,一些声称掌管生育的神祇尤其受欢迎。
腓立比书是高举基督的书卷,重要的概念都与基督有关,其中一个例子是喜乐的观念。腓立比书被公认为充满喜乐的书卷,原文喜乐、欢喜的字眼出现了16次,但保罗喜乐并不是因为事事顺利,而是因为基督的缘故。当时,保罗不但身陷囹圄,还有一些人故意加增他的苦楚,但只要基督被传开,他就喜乐(1:15-18)。保罗即使要面对死亡,也因为信徒仍然相信基督而喜乐(2:14-18),又劝勉他们在主快来的日子更要喜乐(4:4-5)。
保罗向关心他的腓立比信徒剖白,说自己有殉道的心理准备(1:20-26)。虽然他认为当时仍未是见主面的时候,但在他看来,生死并不重要,只要求“不管是生是死,总让基督在我身上备受尊崇”(1:20)。在保罗看来,生与死都比不上见证基督来得重要。
保罗讲述自己的过去,也同样以基督为中心。虽然他是“第八天接受割礼”,是“以色列民族、便雅悯支派”的人,是“法利赛人”,甚至在律法上无可指摘(3:4-7),但他悔改归向基督之后,这些别人眼中的成就他都视作粪土。他为要得着基督,可以丢弃万事(3:8);整个生命只以基督所立的目标为中心(3:13-14)。
我们读腓立比书,可以看见保罗对喜乐、生死和成败的看法完全系于基督自己。基督就是保罗整个生命的核心价值。
腓立比书语调温和友善。若把腓立比书跟哥林多前书、哥林多后书、加拉太书和罗马书比较,就会发觉保罗在腓立比书的开头没有提及自己的使徒头衔,并且形容自己和提摩太都是耶稣基督的仆人。这样的开始已经揭示了整封书信较温和的语调。信中也没有提到使徒的权柄。感恩以后,保罗又详述腓立比教会和自己的友好交往。所以有学者认为腓立比书的文体类型近似希罗时代朋友之间往来的书信。
腓立比书另一个特色,是全书没有直接引用旧约经文。不过,2:5-11有一段赞颂基督的诗歌,相信是保罗引自当时已有的诗歌。这首诗歌的第二部分(2:9-11)连于犹太人的传统,第一部分(2:6-7)却用了不少希罗时代的观念。全诗以多个分词从句和关系从句连结,用词也跟保罗一贯的风格有别,但内容说明基督独特的身分,与保罗对腓立比信徒的劝勉一致。
一个什么样的团队能为所有成员带来喜乐?当然是作领袖的有高尚的品格和相配的行为,成员就乐意追随,形成一个同心合意的团队!保罗在腓立比书展示的喜乐正是这一种。
这个团队称为教会;教会的头耶稣基督,为了罪人甘愿放下自己至高至荣的身分,成为至卑至微的人,受苦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保罗爱主,也以“不管是生是死,总让基督在我身上备受尊崇”(1:20)为生命标的。他也赞扬同样为主受苦的同工:提摩太不求自己的事,与保罗同心同劳,兴旺福音;以巴弗提为完成基督的事几乎至死,不顾性命;腓立比教会更是从头一天开始就有分参与福音的工作(1:5)。保罗勉励信徒,应当“以基督耶稣的想法为你们的想法”(2:5),甘心为了爱主、爱人而受苦,更要为此而喜乐。
没有一个教会,能够离开这个标的却感到喜乐,而这个责任是留给教会每一个成员的。
1. 问好和感恩 1:1-11
2. 保罗甘愿为主受苦 1:12-26
3. 劝勉同心为主受苦 1:27-2:18
4. 赞扬为主受苦的同工 2:19-30
5. 与基督同死、同活、同受苦 3:1-21
6. 结语——劝勉、感谢、问安 4:1-23
作者与写作时间
这卷书信的开头已表明作者是使徒保罗(1:1)。早期教会也一致同意这是保罗的作品。
我们从书信的内容(4:3、10、18)可以知道,这信是保罗在监狱里写成的。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歌罗西书是公元60年左右保罗在罗马被囚禁时撰写的,并由推基古陪同阿尼西谋把这封信送到歌罗西教会。
写作对象及目的
写作对象是歌罗西的信徒(1:2),以及附近地方的信徒(4:16)。在这个地区,歌罗西、老底嘉和希拉波立,这三个城市里的教会关系密切;
4:12-13提到以巴弗曾在这三地的教会事奉,且老底嘉和歌罗西教会也会交换保罗写给他们的书信,在聚会中宣读(2:1,4:16)。
对于歌罗西教会,书卷里直接的描述不多,但我们可以从保罗的教导得知这教会出现了什么不当的教导,似乎是雏形的诺斯底主义与犹太教的结合;例如,过分着重礼仪,要求信徒在饮食、节期上遵守一些规矩(2:16-17),又要外族信徒行割礼(2:11,3:11),信奉苦修主义(2:21),敬拜天使(2:18),追求神秘的知识(2:2-3、18),依靠人的智慧和传统(2:4、8)等等。因此,保罗要驳斥这些异端思想,清晰解说基督的神性,告诉信徒,只有基督才是真理,是神的奥秘,是信徒的盼望。
写作背景
歌罗西位于亚西亚省境内的弗吕家地区,在以弗所东南偏东约160公里的里古斯谷(Lycus Valley)里,临近里古斯河,水源充足。这城昔日处于撒狄和以弗所大道的交汇点,成为弗吕家的重镇。但后来通往撒狄的道路西移,到了新约时代,歌罗西的地位已被新兴的城市老底嘉和希拉波立所取代。
歌罗西、老底嘉和希拉波立,这三个城市都在里古斯谷。这个地区位于从爱琴海往东面亚洲腹地幼发拉底河谷的贸易路线上,所以区内这三个城市都有频繁的贸易活动。歌罗西就以紫色的羊毛料闻名。学者相信这些城市的居民大多是弗吕家人和希腊人,但那里也有犹太人的群体,他们是在公元前200年左右从巴比伦迁居至此地。在保罗时代,有超过1万名犹太人在老底嘉居住,这些犹太人颇受希腊文化影响。
歌罗西教会并不是保罗亲自建立的。歌罗西书在字里行间也透露保罗未曾探访过这教会(1:4、7-9,2:1)。不过,该城的居民可能在保罗第三次宣教旅程留在以弗所那三年期间听闻福音(徒19:10),又或者是弗吕家的犹太人在五旬节之后把福音带到当地(徒2:10)。从书信的内容来看,也有可能是歌罗西人以巴弗把福音传到歌罗西(1:7,4:12-13)。教会的信徒以外族人居多(1:27,2:13,3:7)。在这城市,希腊人、弗吕家人、犹太人共处居住,这情况似乎也出现在教会里,而且教会内有些人继续提倡一些犹太人传统。歌罗西有些教会在信徒家里聚会(4:15)。
基督论
歌罗西书告诉我们,基督的地位无可比拟。1:15-20把基督超越的身分表达得淋漓尽致。他是首生的,高于一切受造物。万物都是藉着他受造的,也要藉着他才能继续存在(1:15-17)。他是创造主和中保,统治一切可见的和不可见的。基督是宇宙所有力量的元首(2:10),胜过世界一切的势力(2:15)。基督包括一切,又住在众人之内(3:11)。
神论
神是那位主动拯救世人的神。他不但拯救信徒脱离撒但黑暗的权势,把他们迁入爱子的国度中(1:13-14),更主动让那些在基督里的人,有丰盛的生命(2:10)。他又主动指派保罗作教会的仆役(1:1、25),并且要保罗向外族人传扬主基督(1:26-29);基督就是神主动工作的中心(2:2,3:3-4)。
教会论
歌罗西书的教会论连于作者的基督论。基督就是教会的头(1:18)。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2:12-27和罗马书12:4-5都曾说教会好像身体;不过,在哥林多前书和罗马书,这个比喻都是出现在实践的部分,而且比喻的内容是指教会的成员好像一个身体的肢体,要彼此相顾,却没有提到头在身体中有特别的地位;但在歌罗西书,作者就用了身体的比喻去表达另一个层次的意思,指出基督是教会的头(1:18),是带领所有信徒的主。
末世论
末世论本身,就含有既已临在却又未完全成就的张力。歌罗西书对于这种“既济未济”的矛盾,着墨较多在已经成就的那部分,所以作者描述末世的事情,所用的时态都是过去时态。正因为信徒与基督已经同死同活(2:12、13,3:1),他们就不用再受其他势力辖制。所以作者认为“盼望”不单指向将来,也是指现在已经实现的救恩(1:5、23、27)。
歌罗西书的结构清晰,与大多数保罗书信相似。全书分为引言(1:1-14)、内容(1:15-4:6)和结语(4:7-18)三部分。其中内容部分又可以分为两大段落:第一大段由1:15至2:23,属于教义的教导;第二大段由3:1至4:6,属于实践的吩咐。作者也刻意在这两个段落用上不同的词句。例如,“在基督里”就多在教义部分出现(1:2、4、28),而“在主里”则在实践部分出现(3:18、20,4:7、17)。可见作者写作的时候已有清晰的构思,并且希望借助不同的词句,让读者更容易掌握这两大段落的意思。
货品标签的内容有五种功能:说明货品成分、货品与货品之间的分别、生产遵从的规范、使用者得到的保障,以及促进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沟通。
信仰的内容也是一样。保罗为保护教会也在努力分辨真理的道(1:5)与空洞、骗人的学说(2:8)。他在前两章告诉信徒正确的信仰内容,基督是神的爱子,是神的形像,是首生的,是万有的主,是教会这身体的头。神的奥秘就是基督,一切智慧知识在他里面,一切的丰盛完满都在他里面。后两章教导信徒正确地活出信仰的效果:既然有了基督的丰盛完满,就要思想天上的事,而不是地上的事,要治死肉体的恶行;信徒要彼此饶恕,互相劝戒;夫妻要互相顺服,父母、儿女、主仆要互相尊重;与教会以外的人交往要有智慧,言谈要温和、有趣味,要把握传福音的机会。信徒要活出受洗归入基督、与基督同复活的新生命。
每一个信主的人有责任花上一生的努力去学习信仰的内容,也有责任去展示其效果。
1. 问好 1:1-2
2. 感恩与祷告 1:3-14
3. 神藉着基督与人和好 1:15-23
4. 保罗对外族人的服侍 1:24-2:7
5. 基督里的丰盛生命 2:8-23
6. 基督在信徒生活中掌权 3:1-4:6
7. 结语 4:7-18
作者与写作时间
这卷书信的开头已表明作者是使徒保罗(1:1)。早期教会也表明保罗是这卷书信的作者。成书日期大概是公元50至51年。
写作对象与目的
按使徒行传第17章记载,保罗第二次宣教旅程期间,曾跟西拉和提摩太来到帖撒罗尼迦传道。虽然不少希腊人和妇女听从保罗在会堂的讲论归信基督,但不信的犹太人却因此心生嫉妒。他们控告保罗,鼓动群众强迫保罗离城。后来,保罗来到帖撒罗尼迦西面不远的庇哩亚,这些滋事分子穷追不舍,试图继续干扰保罗的传道工作。保罗只好到南方的雅典继续传道,因为不能亲自回到帖撒罗尼迦,所以差遣提摩太从雅典到帖撒罗尼迦去坚固信徒(3:1-2)。后来,提摩太、西拉、保罗,三人在哥林多会合(徒18:5),保罗就按照提摩太带回来的好消息,写成这封书信。
写作背景
帖撒罗尼迦城是公元前315年亚历山大大帝的将军卡桑德(Cassander)所兴建的。在保罗的时代,这城是罗马帝国马其顿行省的首府,是东西贸易大道(即艾格那大道Via Egnatia)和南北大道的交汇处。艾格那大道是连接罗马和马其顿各大重要城市的道路,南北大道又把爱琴海和多瑙河连接起来,加上帖撒罗尼迦有一个优良的港口,所以交通相当频繁,是马其顿行省的商业、交通、政治及军事中心。据历史学家研究,当时这城建有犹太人的会堂,也有不少异教神庙,反映当地多元化的宗教背景。
帖撒罗尼迦前书及后书,都大量谈到末日主再来的教义,常被称为保罗的末世论书信。帖撒罗尼迦前书每一章的结束都提及基督再来(1:9-10,2:19-20,3:13,4:13-18,5:1-11、23-24),保罗不但多次提及主再来的情形,更因着信徒对死亡的疑惑,在信中特别提到死人复活的真理(4:13-18),并且讨论主再来的时间问题(第5章)。保罗宣告,主耶稣不但为信徒而死,他更是叫人复活的主。他要在末后的日子从天降临。死了的信徒都要复活,仍然活着的也要与主在空中相遇。
神是主动施行拯救、成就救恩的神。他拣选信徒,呼召他们服侍他(1:4-10),保守他们,使他们有能力过圣洁的生活(4:7,5:23-24)。信徒回应神的恩典,就显出他们对神的信靠与忠心(1:8,3:7)。信徒在苦难中要信心坚定(3:6-10),要守住身体的圣洁(4:3-8),弟兄要相亲相爱(3:9-10)。信徒既有主再来和复活的盼望,就不用惧怕死亡,反而要在地上好好生活,保守自己,成为圣洁,预备好自己朝见那位必定再来的主耶稣。
帖撒罗尼迦前书,全书结构清晰,编排严谨,可以分为两大部分:1至3章以叙事的文笔回顾保罗和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往来,4至5章以命令语句铺陈保罗对信徒的教导。另外,每一章都以主再来的信息结束,显示全书是精心规划而成的,也让我们知道早期基督教神学对主耶稣的死亡和复活已有清晰的理解。
主再来的日子,没有人知道,但是主要保罗传递一个信息:主再来的时候,已死的信徒将要复活,被提到空中与主相会,与主永远同在。
不知道等待的结局,便会紧张不安;知道结局的等待,则充满期待和兴奋,我们等待主,正是这一类!知道主要再来,自然要信心坚定、警醒等候;知道要面见圣洁的主,自然要预备自己,生活圣洁;遇见同路人,自然要互相扶持、彼此劝勉、互相建立、恩慈相待。所以保罗说,在等待的日子要常常喜乐,不断祷告,事事感谢(5:16-18上)。
不过,也有人以为,这个结局不会来临,于是懒散度日。
我们总有可选的路:向左走?向右走?
1. 问好和感恩 1:1-10
2. 保罗在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事奉 2:1-16
3. 保罗对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关怀 2:17-3:13
4. 关于个人生活的教导 4:1-12
5. 关于死人复活的教导 4:13-18
6. 关于主再来的教导 5:1-11
7. 关于群体生活的教导 5:12-22
8. 祷告和祝福 5:23-28
作者与写作时间
这卷书信本身不但表明是保罗、西拉和提摩太所写的(1:1),而且文中处处流露保罗对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关注之情,作者又提及自己曾经写信给收信人(2:15),似乎是指帖撒罗尼迦前书;这些理据都能证明帖撒罗尼迦后书是保罗所撰写的。
按教会传统推断,帖撒罗尼迦前书和后书的成书日子应该相差不远。
写作对象与目的
保罗写这封书信鼓励帖撒罗尼迦受迫害的信徒(1:4-10),纠正他们对于主再来的误解(2:1-12),并且劝勉教会里的人要殷勤工作(2:13-3:15)。
其余有关帖撒罗尼迦教会的情况,可参考帖撒罗尼迦前书的简介。
写作背景
帖撒罗尼迦教会继续遭受迫害,有人误解保罗在前书关于主再来的言论,说“主的日子已经到了。”(2:2)有人因此相信末日已到,不但闲懒不工作,成为别人的负累,更“好管闲事”(3:11)。所以保罗写下这封语气严厉的信责备他们,并勉励信徒在苦难中坚忍,等候主真正到来的日子。
帖撒罗尼迦后书的神学重点跟前书一样,是澄清信徒对末世的一些误解。
末世论渗透信中所有的议题。第1章谈到信徒所受的迫害患难(1:4),保罗劝勉信徒因着他们的坚忍和信心,在主再来的时候,他们必会得到安歇(1:7)。因为,他们所事奉的神是一位公义的神,他必报应加患难给他们的人(1:5-10)。正因为相信主必再来,信徒就有力量在现今遵行神的吩咐。第3章又针对信徒对末世的态度作出教导,指出末世必然来临,并不代表信徒可以闲懒,各人反而要努力工作,用积极的态度等待主再来。
第2章提及当时出现了各样关于末世的流言(2:2),这是末世之前必然会出现的现象(2:3),这一切都是要阻碍人得救(2:10)。有学者提出帖撒罗尼迦前书说末后的日子何时来到是不容猜测的(帖前5:1-3),但帖撒罗尼迦后书第2章却提及末日之前将要发生的种种现象,这两个立场似乎并不一致。但若仔细比对,就会发现帖撒罗尼迦后书并没有猜测末日在什么时候来临;信中所提出的,是信徒在末日未到之前要提防的事。所以这两卷书的末世论可说是互相补充,而非彼此矛盾。
帖撒罗尼迦后书共47节,其中有18节是处理主再来的问题。与帖撒罗尼迦前书相比,后书的语气较为严厉。在前书,保罗以自己为他们效法的榜样(帖前1:5,2:1-9,3:4),但在后书,他强调自己使徒的权柄(2:15,3:6、14),申明神在末日审判恶人,提醒教会要言语行为上配得上所蒙的召命;又在坚定严肃的字句之间,赞赏他们的信心,勉励他们爱神爱人,等候主再来。
帖撒罗尼迦的信徒需要什么?
他们需要肯定。保罗肯定他们的信心增长,爱心充足,更在一切迫害患难中存忍耐和信心。
他们需要安慰。保罗安慰他们,主再来的时候,他们必得平安,公义必得彰显。
他们需要保护。保罗指责散播虚假言论的人,就像一个高大强壮的牧人拿着粗棒守护在羊圈进口,对虎视眈眈的豺狼大喝一声:退后!
他们需要鼓励。保罗鼓励他们,主是信实的,必定坚固他们,保护他们脱离那恶者。
今日,比帖撒罗尼迦那个时代更接近末世,那我们就需要更大的肯定、安慰、保护和鼓励;因为,主再来的日子更近,不法的人更猖獗,扰人的信念更多⋯⋯不过,感受一下保罗那份对未来的盼望,我们就得见未来的曙光,以渴望取代恐惧。
1. 问好 1:1-2
2. 感恩和主再来的应许 1:3-12
3. 关于主再来的教导 2:1-17
4. 代祷和吩咐 3:1-15
5. 结语 3:16-18
作者与写作时间
提摩太前书的作者是保罗(1:1)。1:12-13对保罗经历的描述,跟使徒行传及其他保罗书信的内容吻合。早期基督教的教父,如罗马的革利免、坡旅甲、爱任纽、特土良、亚历山太的革利免,都同意这封书信是保罗所写的。
保罗曾在罗马首次被囚(徒28章),他写这卷书信的时候大概已获释一段时间,写作时间大约是公元63至65年。
写作对象与目的
提摩太前书、提摩太后书和提多书,合称为“教牧书信”。这卷书的收信人提摩太,是保罗的福音伙伴,保罗称他为自己的“真儿子”(1:2)。提摩太来自弗吕家地区(现今土耳其)的路司得城,父亲是希腊人(徒16:1-3),母亲友妮基和外祖母罗以都是敬虔的犹太人(提后1:5)。保罗在第二次宣教期间认识提摩太,并且带他到不同的地方传道,包括马其顿和亚西亚(徒17:14-15,18:5)。提摩太也陪同保罗留在以弗所两年(徒19:22),然后又跟他一同前往马其顿、哥林多(徒20:3)、亚西亚(徒20:1-6),直至保罗被囚,提摩太都与保罗在一起(西1:1;门1)。
保罗写这信的时候,提摩太正在以弗所服侍(提前1:3),他的身分大概不是监督,而是保罗的代表,受命执行事工。保罗在信中指示提摩太这位年轻人,要驳斥异端,并督导教会的敬拜,委任合适的教会领袖,怎样牧养各类信徒等等,好让信徒过合宜的基督徒生活。
写作背景
保罗关心以弗所教会出现的各种情况。从信中可见,教会受到假教师的影响,他们不理解律法的真义,胡乱讲解律法(1:7-11),自己离弃了真道,又引诱他人走入歧途(4:1-5)。他们自高自大,嫉妒贪婪(6:3-10)。因此,保罗写了这卷书信,责备那些假教师所宣扬的异端,整顿教会的风气,并勉励信徒寄望于神,抓住永生。
神论
提摩太前书里,神是救主,深愿万人得救(2:4,4:10)。正因如此,神特别差遣耶稣基督来到世界,成为人神之间的中保,舍己作万人的赎价(2:6),拯救罪人(1:15)。
基督论
“他以肉身显现,在圣灵里称义,为众天使所看见,被传到外族,为世人所信奉,被接到荣耀里。”(提前3:16)这颂赞肯定了基督道成肉身,也肯定了他的降卑和死亡。他不但在地上为世人看见,也被天使看见,突显基督超越地上和天上的界限,也突显了基督超越的身分。
教会论
提摩太前书进一步发展“教会是神的家”这个理念。在罗马书第12章和哥林多前书第12章,保罗用身体的比喻来描述教会,注重肢体之间的关系,但对教会的领导和架构却着墨不多。在提摩太前书,作者引入了另一个比喻,指出教会好像一个家,并且指出当中的领袖所要具备的属灵素质(4:6-10),正好与罗马书及哥林多前书的重点互相补足。
财富观
提摩太前书对财富有清晰的教导。作者指出,追逐财富令人灭亡,贪恋钱财只会带来愁苦(6:3-19),所以信徒要逃避这些事,倒要追求公义、敬虔、信心、爱心、忍耐、温柔等素质(6:11)。
提摩太前书、提摩太后书、提多书,合称为“教牧书信”,都是写给有教牧责任的同工,指导他们怎样处理教会生活上的各样事情,并加以鼓励的。教牧书信没有议论系统神学的题目,都是在处理教会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提摩太前书的用字,比较接近希腊哲学关于道德教育的用语,多于接近《七十士译本》的用语。跟保罗的其他书信相比,这卷书信用词较平实,而且句子较长,分词的运用变化也较少。有学者认为教牧书信运用的希腊化希腊文,与路加及使徒行传的风格接近,可能是因为保罗早期和晚期的书信有不同的代笔人,所以前后风格有所差别。
保罗提出了作教会的监督和执事要具备的条件。新约中的监督、长老、牧人,角色大概近似今天的牧者。至于执事,于希腊文是仆役的意思,可能是指教会内不同岗位的服侍。保罗没有实际提及监督和执事要担当什么职务,却清晰说明两者的品格要求。监督和执事,要显出生命被信仰改变、造就,能活出成熟基督徒的德行。最后,保罗进一步提醒提摩太,基督耶稣的好仆役会用真理提醒人、吩咐人、教导人,为人祷告。这样,就能带领教会,将眼目放在神的身上,培育一个爱的群体。
标准已清楚给架设起来,只欠我们遵从和坚持!
1. 问好 1:1-2
2. 提防假教师 1:3-11
3. 要忠心服侍 1:12-20
4. 祷告的指引 2:1-15
5. 教会领袖的资格 3:1-13
6. 教会是神的家 3:14-16
7. 要在敬虔方面操练自己 4:1-16
8. 怎样牧养不同种类的信徒 5:1-6:2
9. 要抓紧永生 6:3-21
作者与写作时间
教会传统认为提摩太后书是保罗留下来的最后一封书信。早期教父,例如坡旅甲、游斯丁和爱任纽,都指出这封信是保罗所写的。虽然近代有学者质疑提摩太后书是否保罗撰写,但始终没有确实的理据推翻教会传统的立场。
这卷书大概是罗马皇帝尼禄统治期间(公元66-67年),保罗再次被囚禁在罗马的时候写的。
写作对象与目的
教会传统都同意这是保罗最后的一封信,是写给他在信仰上的儿子提摩太的。虽然面临殉道,保罗对神仍然满怀信心,勉励提摩太要坚强,忠心服侍主,完成传道的工作。
写作背景
使徒行传结尾记述保罗在罗马被囚。后来,保罗应该从罗马获得释放,然后又到了亚西亚一带传道。最后,在罗马皇帝尼禄掌权的时候再次被监禁。这一次,保罗不是住在“自己所租的房子”(徒28:30),而是被锁链锁着(1:16,2:9),其他人要找他殊不容易(1:17)。纵然没有确定的日期,保罗知道自己快要离世(4:6-8)。
保罗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感到孤单,不但所有在亚西亚的人都离弃了他(1:15),同工底马也离他而去(4:10),革勒士、提多和推基古都不在他身边(4:10-12),只有路加陪伴他(4:11)。所以保罗希望他在信仰上的真儿子提摩太(提前1:2;提后1:2;腓2:22)可以早日来到(提后1:4),探望自己(4:9、21),而且他也关心教会的情况。因此,他写下这封情真意切的书信,表达自己对提摩太的挂念,并且鼓励提摩太要持守真道(1:14),多多忍耐(3:14),继续传道(4:2),并要为此受苦(1:8)。
救赎论
基督徒要过新生活,当然要靠赖神的恩典而不是自己的工作(1:9)。不过,提摩太后书同时提出,人自己也要对神有信心,要委身。作者强调人有责任配合神的救赎计划,所以“凡称呼主为主的,都要离开不义”(2:19),要远避世俗的空谈、不敬虔的事,以及如同毒疮的异端邪说(2:16-17),“要逃避年轻人的私欲,要与那些以清洁的心求告主的人,一起追求公义、信心、爱心、和平”(2:22)。
圣经论
提摩太后书3:16说:“圣经全都是神所默示的,对于教导、责备、纠正,训练人行义,都是有益的。”这肯定了圣经在传递神真理方面的角色,确立圣经的权威,并且澄清圣经的用途。
事奉观
提摩太后书明白地说,受苦和冲突是事奉过程中必定遇见的。忠于基督的仆人面对困难时要显出忍耐,保罗用耶稣“从死人中复活”这事实来勉励提摩太(2:8)。因着神的应许,主耶稣最终必定掌权(2:11-13)。因着这个盼望,主的仆人要坚守岗位。到了最后,神必把冠冕赐给那些等候他的人(4:8)。
即使与其他教牧书信相比,提摩太后书仍然显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整卷书没有提及教会的架构和领导,内容都是针对提摩太的生活,保罗语重深长地劝勉提摩太各个方面,包括他的事奉、呼召、跟教会的关系,甚至是个人生活的安排。
另一方面,保罗在信中也有很多内心剖白,流露自己在人生最后阶段的心迹,不但谈及事奉中遇过的危险,也透露建立教会时的辛酸,甚至刻划出他遇上迫害和面对殉道的心情,是一封真情流露的信。
保罗写这卷书信的时候,他的伙伴几乎全都不在自己身边(4:10-12),他也预料自己离世的时候到了(4:6)。他谈到事奉的艰难,谈到末世和苦难,他以慈父的心勉励自己在信仰上的真儿子提摩太。
保罗以自己一生坚实的经历作为他教导的素材。他为了福音的缘故,甘受苦难,不以为耻(1:12,2:9);他是为福音奉派作传道者,作使徒,作教师(1:11);他感谢主赐他力量,使福音的信息藉着他得以完全地传开(4:17)。他劝勉提摩太,要和他同受苦难(1:8)。他用了大量篇幅教导提摩太怎样作一个传道人,吩咐提摩太凡事要保持头脑清醒,忍受苦难,做传道的工夫(4:5)。那美好的仗是传福音的仗,当跑的路是传福音的路;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尽了传福音的职分。
保罗的叮嘱穿越两千年的时空,今天依然铿锵有力:务要传道!
1. 问好 1:1-2
2. 为提摩太感恩 1:3-14
3. 保罗自己的情形 1:15-18
4. 对提摩太的教导 2:1-26
5. 关于末后日子的教导 3:1-17
6. 吩咐提摩太传道 4:1-5
7. 结语 4:6-22
作者与写作时间
使徒保罗是本书的作者(1:1)。保罗曾在罗马首次被囚(徒28章),他写这卷书信的时候,大概已获释一段时间,写作时间跟提摩太前书差不多,大约也是公元63至65年。
写作对象与目的
这卷书的收信人是提多。他是希腊人,是保罗领他信主的(加2:3)。新约圣经多次记载他跟保罗一起事奉,是保罗宣教旅程中的助手(林后7:6、7,8:6、16),又曾陪同他到耶路撒冷(徒15:2;加2:1-3)。
保罗撰写这卷书信,是要教导身在克里特的提多,怎样委任教会领袖,怎样牧养教会。
写作背景
克里特岛是地中海第四大岛,在爱琴海南面,希腊半岛东南100公里处。古时克里特是一个农业和贸易繁盛的岛屿,也是一个商业中心。但按照提多书的记载,岛上的人不但惯于说谎,并且贪吃懒惰,并不是一群容易牧养的人。
使徒行传没有记载保罗曾在克里特岛建立教会;保罗可能是在使徒行传第28章以后的宣教旅程来到克里特,并留下提多牧养当地的信徒(1:5),后来又要他前往尼哥波立跟自己会合。提摩太后书4:10说,保罗被囚的时候,提多前往挞马太去,这也是新约最后一次提及提多的去向。
虽然提多书只有46节,却涵盖了很多神学主题,包括:拣选(1:1)、救恩(2:11)、信心和相信(1:1,2:2,3:8)、神的恩典(2:11,3:7)、救赎(2:14)、重生(3:5)、称义(3:7)等等。
基督论
提多书的基督论在第2章表达得很清楚(2:11-14)。作者告诉读者,主耶稣的地位崇高,是“我们伟大的神和救主”(2:13),并且随即描述他的工作是“为我们献上自己,是为了救赎我们脱离一切不法的事,并为自己洁净属于他的子民,就是那热心行善的人”(2:14),所以基督不但是伟大的神和救主,他也实实在在为罪人舍命,让人可以得着救恩。如此可见提多书篇幅虽短,但对于基督的理解却非常准确透彻。
救恩论
提多书多次说“神我们救主”是救赎的中保(1:3,2:10,3:4)和“耶稣基督我们的救主”(2:13,3:6)。作者又清楚表明,人得救不是因为自己的义,而是因着神的怜悯,让人可以得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3:4-7)。
除了说明救恩是出于神以外,提多书也表明得救的人要过敬虔的生活(2:12),热心行善(2:14),行各样的善事(3:1)。换言之,基督徒若有得救的信心,必定活出相应的善行,进入永生(1:2,2:7)。
教会论
提多书为选立教会领袖一事,提供重要的指引(1:5-9),包括对领袖个人品格和家庭的要求、领袖应有的素质等。
提多书善于运用简短的文字把重要的教义简短扼要地勾勒出来,包括基督论(2:11-14)和救恩论(3:4-7)。此外,作者又多次强调“爱”和“行善”的教导(1:8、16,2:3、7、14,3:1、8、14)。
保罗提醒教会不同群体的人都当有的品格,指出各个群体都有一个共同的根基:明白真道,持守真道。信徒领袖要“抓紧那合乎教义又可靠的道,好让他既能用健全的教义劝勉人,又能指正那些反对的人”(1:9),“好使他们在信仰上健全”(1:13),“好让他们事事都可以使神我们救主的教导受人尊敬”(2:10)。没有真理为基础,善德善行都是不踏实的。
明白真道的方法就是勤读圣经,让神通过圣经向我们说话;每一次读经,真理的亮光都照进我们心灵深处,调整我们的焦点,对准神,坚持遵行真理。
让圣经的真理成为我们心中的意念、口中的言语,那圣经自然就成为我们生活的力量。
1. 问好 1:1-4
2. 监督的品格 1:5-9
3. 要责备假教师 1:10-16
4. 基督徒的生活 2:1-3:8
5. 要弃绝假教师 3:9-11
6. 结语 3:12-15
作者与写作时间
腓利门书是保罗在狱中写成的。学者对于保罗当时被监禁的地方,提出三个可能的地点:以弗所、凯撒利亚、罗马,而以罗马的可能性较大。保罗可能是在写歌罗西书的时候,同时写了这封信,时间大约是公元60年。
写作对象与目的
阿尼西谋是腓利门家中的奴隶。他从腓利门家逃跑出来,且有可能在腓利门家中偷走了财物(18节)。保罗后来领阿尼西谋归信主耶稣,并且写下这封信,希望腓利门重新接纳阿尼西谋。
写作背景
新约时代的罗马社会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层。最上层的是罗马元老院任命的省长,负责管理各省军政经大事,在省长之下是一些家世显赫或富甲一方的特权阶级,接着就是商人和工匠。在社会下层的,是获主人释放或自己赎身得自由的奴隶,最下层才是奴隶。有的生来就是奴隶,但也有欠债卖身或被人拐卖的,甚至有些原是战俘。不同的奴隶也有不同的工作,最辛苦的是从事体力劳动的奴隶。不过,也有一些奴隶在主人家中打点家务,获得合理的对待。更有少数奴隶是饱学之士,为主人打理生意物业、教导小孩,甚至拥有自己的财物,有可能最终以金钱换取自己的自由。
保罗处理的是信徒之间个别的事件,但实际上却展示了基督徒群体应有的模样。保罗对整件事的处理手法,都基于他们在基督里的新关系。保罗指出,阿尼西谋信主以后,不再是“奴仆”,而是保罗的“儿子”(10节)、“心肝”(12节),是腓利门“亲爱的弟兄”(16节)。在基督里,信徒合一,不再因种族、性别、社会阶层等因素而划分起来,大家都是弟兄姊妹。在基督里,信徒相亲相爱,大家彼此分享分担,正如腓利门与信徒慷慨分享(6节),保罗也愿意为阿尼西谋承担他所亏欠的东西(18节)。再者,因着基督的缘故,信仰群体的成员都应当愿意复和,彼此宽恕,互不计较,保罗既不期望腓利门回报自己的恩情(19节),也就期望他不计较阿尼西谋对他的亏欠(21节),饶恕这位曾得罪自己如今悔改回头的弟兄(12节)。腓利门书展示了信徒群体可以怎样在主内合一,以基督的爱复和,在实际生活里活出天国生活的样式。
腓利门书虽然只有短短一章,却可以让我们看见保罗的申辩特色。保罗先肯定腓利门是一位有信心的基督徒(4-7节),说他尽了信徒的本分,接着突然提出自己的资历和为基督被囚的状况(8-9节),继而进入正题,为阿尼西谋求情(10节),指出这个请求的神学理据(11节):阿尼西谋的悔改不只使自己改变,也使他跟腓利门的主仆关系改变,主仆两人现在变成了主里的弟兄(16节)。保罗更以自己认同阿尼西谋的方式来说明这新的关系(12、16、17-20节)。全书先肯定腓利门,继而提出请求,解释背后的神学理据,并且引申应用;这短短的一封信,让人看见保罗说理的手法,以及他阐述论点的铺排技巧。
保罗看似写了一封修补主仆关系的求情信,实质上却与腓利门进行了一次信仰与生活结合的个案讨论。
保罗指出,救恩带来了一种转变。阿尼西谋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有益处”,可是他信主之前对主人没有益处,现在不同了,对腓利门和保罗都有益处,但要这益处生效,决定在于腓利门;究竟,怎样深厚的爱才可感动腓利门缝补或重新开始这段曾经破裂的关系?究竟,腓利门从神那里接受了一份怎样深厚的爱?
接受与付出,总是有点差距。要填补这个差距,腓利门要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和奴隶主应有的权利,宽恕阿尼西谋的背叛,接纳他,且是接纳他如同弟兄,不是奴隶。这是多么吃力的付出!保罗在短短的一封信里五次用上“爱”的字眼,他称腓利门为亲爱的同工、亲爱的弟兄;他听闻腓利门的爱心,为这爱心而快乐;他自己也是凭爱心向腓利门提出请求!
爱,是救恩的核心;保罗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救恩的核心——爱!
1. 问好 1-3节
2. 为腓利门感恩和祷告 4-7节
3. 为阿尼西谋求情 8-22节
4. 结语 23-25节
作者与写作时间
作者不详,书卷本身也没有交代作者是谁。
至于写作的地点,希伯来书13:23-24的内容显示,这卷书信是在意大利之外的地方写成的(无法肯定确实的地点),而收信的群体很可能就是在意大利(或在意大利的罗马)。
希伯来书1:3-4也为教父所写的《革利免一书》所引用(36.2-5);一般研究都指出,《革利免一书》在公元95年左右成书,所以有学者推断希伯来书是在公元95年之前写成的。
写作对象与目的
这卷书的正文没有标明作者或收信人,但学者认为,这书的主题多以旧约为背景,作者多次引用旧约来支持自己的论点,显示读者也承认旧约的权威,且对旧约历史和礼仪有相当的认识,而作者引用的旧约经文出自希腊文《七十士译本》,因此相信这卷书是写给说希腊语的犹太裔基督徒的。他们是第二代信徒,救恩是由听见的人传给他们的(2:3)。在罗马帝国的迫害下,他们倾向重返犹太教,以免受苦。因此,作者针对这危机,对读者说明基督是超过一切的,福音是完美的救恩,劝勉信徒不要离弃真理,要凭着信心坚持到底。
写作背景
希伯来书鼓励读者坚忍,警告人离开基督的后果,警告的段落穿插全书(2:1-4,3:7-19,6:4-8,10:26-31,12:25-29),这些段落都有类似的形式,很多时候是劝勉之后,紧接着是警告,前后则是论证,使全书的结构和主题非常突出。作者这样做,可能是要鼓励并劝戒当时的教会,好让信徒能够胜过迫害和试炼。罗马帝国统治下,基督徒遭受严峻的迫害,犹太教信徒比基督教信徒在政治上更为安全,这使得很多归信基督的犹太人动摇,倾向重返犹太教。这卷书可能就是针对这种环境而写成的。
希伯来书是研究圣经基督论的必读材料。全书几乎每一章都提到耶稣基督的独特身分,而每个身分都让我们更了解这位救主。单单在第1章,作者就用了六个方式介绍耶稣基督:他是神的儿子(1:2),是万有的承受者(1:2),他不但是神荣耀的光辉(1:3),也是神本质的真像(1:3),他超越天使(1:4-14),圣经也称呼他是神(1:8)。从第2章到第13章,作者再进一步,宣告耶稣基督的属性。我们的主不但以荣耀尊贵为冠冕(2:9),更是救恩的创始者(2:10)、使徒(3:1)、神的儿子(3:6)、灵魂的锚(6:19)、更美好之约的中保(8:6)、赎罪祭(9:15)、快要来临的主(10:37)、群羊的大牧人(13:20)。耶稣基督是我们信心的创始者和完成者(12:2)。他的本质是圣洁、无邪恶、无玷污(7:26)。他坐在天上(8:1)。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他都不改变(13:8)。在林林总总的图象中,作者描述得最细致的,要算耶稣作为祭司的身分。耶稣是慈爱忠信的大祭司(2:17),是穿越高天伟大的大祭司(4:14),是属于麦基洗德类别的祭司(7:1-17),是永远的祭司(7:24),是管理神家的大祭司(10:21)。
从作者描述耶稣基督的不同图象来看,希伯来书要表达的,是一位超越的主,主耶稣不但在本质上超越天使(1:4-2:18)、摩西(3:1-4:13)、亚伦(4:14-6:20)、旧约的祭司(7:1-28),主耶稣的工作也超越以往祭司的工作,他献上的祭也超越旧约的祭(9:1-10:18)。从这个角度来看,称希伯来书的基督论为“超越”的基督论也是合适的。
作者的基督论不是停在理论层面。从第10章开始,作者劝勉信徒,基督的工作既是这样超越和完美,信徒也应当小心,把起初的信心坚持到底(3:14);不然,就是践踏基督的工作(6:4-6,10:26-29,12:16-17)。所以,希伯来书不但在基督论的层面贯穿新旧两约的救赎观,也为信徒的信心生活立下了稳固的神学基础。
希伯来书的文体十分独特。虽然希伯来书的结语跟保罗书信的结语相近,却欠缺一般书信开首的称谓与问候语。书信的内文也没有提及写信人和收信人的身分。不过,希伯来书本身很可能是一篇讲稿或信息,作者后来为了方便寄给外地的教会流传,所以加上现有的结语。
希伯来书的希腊文风格比新约其他书卷多变。作者用词非常丰富,其中150个词汇在其他新约书卷从未出现过,另外有92个词汇只在希伯来书以外的新约书卷出现过一次。除了词汇繁多,句式也跌宕有致。假设语气的呼吁(4:1、11、14、16,6:1,10:22-24,12:1、25,13:13、15)和命令语气交替出现(3:12、13,10:32、35,12:3、7、12、14、25,13:1、2、3、7、9、17、18、24),加上作者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例如:映衬(7:18-20、23-25,10:11-12)、交错配列结构(2:8-9、18,4:16,7:23-24,10:28-29,12:19)、重言法(2:2,5:2,8:5,12:18)、曲言法(4:15,6:10,7:20,9:7)等等,使希伯来书的风格活泼多变。
此外,希伯来书大量引用旧约经文,并且花了不少篇幅详细解释。其中篇幅较长的八段释经里,12:18-24是解释“五经”(即“律法书”)的出埃及记19:10-23。8:1-10:18和10:32-12:3分别解释“先知书”耶利米书31:31-34和哈巴谷书2:3-4。而作者解释旧约“著作”(即“圣卷”)的经文就更多了:2:5-9解释诗篇8:4-6;3:7-7:13解释诗篇95:7-11;4:14-7:28解释诗篇110:4;10:1-10解释诗篇40:6-8;12:4-10解释箴言3:11-12。由此可见,作者所解释的经文,涵括了犹太传统把旧约所划分成的三大部分,即律法、先知、著作,而且每一次解释都占了一定的篇幅;这些经文不但让信徒清楚明白新约与旧约的关系,也让学者从中了解当时的释经方式。
这是追求卓越的时代,焦点却是自己,要自己成为卓越,结果人与人之间充满竞争、杀戮,而非和好、友爱。
基督是真正卓越的那一位;他超越一切——他超越天上的天使和地上的摩西、大祭司;他是神的真像,是信心的创始者和完成者。但是他没有以自身的卓越为目标,却把自己献给人,献给没法与他的卓越相比的人类,他成了神与人之间的中保。有了基督,就拥有真正卓越的生命。
体会基督的卓越,我们就可以绝对放心、完全信任他,倚靠他。我们也绝对可以怀着盼望,坚忍地面对高低起伏的人生。
1. 基督超越天使 1:1-2:18
2. 基督超越摩西 3:1-4:13
3. 基督是天上的大祭司 4:14-6:20
4. 基督与地上的祭司比较 7:1-28
5. 基督更美的新约 8:1-10:18
6. 信心诚心坚守指望 10:19-12:29
7. 劝勉、问候 13:1-25
作者与写作时间
雅各书的作者自称为“神和主耶稣基督的仆人雅各”(1:1)。教会传统认为他就是耶稣的兄弟雅各。耶稣的兄弟雅各起初怀疑耶稣的身分(可3:21;约7:2-5),后来却成为耶稣复活的见证人(林前15:7)、耶路撒冷教会的主要牧者(徒15章;加2章)。保罗信主后也曾与他见面(加1:19)。彼得要弟兄们将他从狱中得释放的消息告诉雅各(徒12:17-18)。按约瑟夫记载,公元62年,雅各与另外一些信徒被大祭司亚拿努(Ananus)判处死刑,被石头打死而殉道。
如果雅各书是耶稣的兄弟在殉道以前撰写的,成书日期就不会迟于公元60年。
写作对象与目的
收信人是“散居地的十二支派”(1:1),似乎是指犹太裔基督徒。这些信徒身受试炼,雅各就写信劝勉他们坚持忍耐(1:3-4、12,5:7-11),强调听道必须行道,鼓励信徒倚靠神,从行为上显出真正的信心。
写作背景
雅各书所描述的环境,跟当时犹太人的农业社会情况相似。大部分人过着艰苦贫困的生活,在宗教上常被歧视,在审讯时常受冤屈,且遭富人剥削。因此,作者针对社会一般的情况,劝勉信徒要忍耐,要有信心,要爱人如己,又呼吁信徒要抗衡当代的文化,不要“三心二意”,在神和世界之间摇摆不定,并且向为富不仁的人发出警告。
神论
雅各书有清晰的一神观念。雅各宣告神只有一位(2:19),这位神更是永恒不变的(1:17),他临在信徒当中,是信徒可亲近的神,所以信徒不可以与世界为友(4:4-10);也因为这位神是设立律法和施行审判的那一位,所以弟兄们不可以彼此评断(4:11-12);更因为神掌管生命,所以人不能夸口(4:13-17)。这些经文都表明作者对神的理解,并且反映出每个生活教导背后,其实都连于信徒的神论。
信徒生活
雅各书强调信徒生活与信仰的关系。信徒生活的起始点是从上面来的智慧(1:17,3:15-17),因为神赐下智慧,信徒的生命才可以得到更新,并且结出公义的果子。这条智慧之路并不容易走,因为途中既有迫害试炼(1:2),也有诱惑和私欲(1:13-15),但智慧可以使人知道自己的有限(4:15),使人明白一切都是出于神。
雅各指出,信徒生活的目标,是达到完全的地步,言行一致,知行合一(3:2)。人若能达到这境地,其实也是出于神的恩典,是神赐下各样美好的恩赐和各样完美的赏赐(1:17)。
信心与行为
不少学者都把雅各书2:24跟罗马书3:28比较,因为两节都谈论称义,上下文都是举了亚伯拉罕为例子,可是,罗马书指出人称义是因着信,雅各书却说人称义是因着行为。其实,保罗和雅各要面对的,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保罗针对的是犹太教的律法主义,而雅各面对的,却是另一个极端。
有些人可能以为有了正确的教义,行为和品格就不用有任何改变,所以雅各才强调,真正的信心和生命的表现是不可分割的。信心和行为本该并行不悖(雅2:22)。
看顾贫穷人
雅各书特别关心贫穷人的需要。信中特别提到旧约中最需要帮助的两种人:孤儿和寡妇(1:27),又提到信徒必须关心有缺乏的弟兄姊妹(2:15-16)。作者更警告那些为富不仁的人,神必听见受欺压者的呼求,亏欠工人的雇主最终要哭泣哀号(5:1-6)。
作者的希腊文十分流畅,他使用当时希腊书信的惯常写法,所用的虽不是古典希腊文,全书却没有文法上的错误和俚语,显出作者的文字功力。
雅各书不但词汇丰富多变,也注重词语之间的声韵关系,在许多地方用上双声词。例如,πειρασμοῖς περιπέσητε“各种试炼”(1:2)两词都是以希腊文的前缀περι-开始,另一例子是用来形容舌头的μικρὸν μέλος“小器官”(3:5)。除了双声词,雅各书也运用了叠韵的手法,例如ἐξελκόμενος καὶ δελεαζόμενος“所牵缠、所引诱”(1:14),以及ἀνεμιζομένῳ καὶ ῥιπιζομένῳ“吹动翻腾”(1:6)。
另外,作者熟知当时社会的不同文化,引用当时流行的哲学用语,例如“所栽种的道”(1:21)和“生命的历程”(直译作“生命之轮”)(3:6)。信中的比喻涉及希腊文学背景,例如运用马和船的比喻(3:3-4),又认为人本来是一片烟雾(4:14)。作者甚至借用了一般人的观念来说明道理,例如“如果主愿意”(4:15)和颤栗发抖的鬼魔(2:19)。
作者显然熟知犹太人的传统和文化,宣认只有一位神(2:19)。这话跟犹太人对独一神的宣认相似(参申6:4)。地狱的概念也是来自当时的犹太教(3:6)。作者且多次引用旧约经文(2:8、11、23,4:6),论述又以旧约的人和事为例子(2:21、25,5:10-11、17-18)。
雅各书处处流露先知的情怀。作者斥责读者,劝戒信徒,绝不留情(例如,2:20,4:4)。全书洋溢着强烈的语调、迫切的心情,整卷书信只有108节,却包含了五十多个直接的命令,与先知传统的风格相似。
此外,作者熟知智慧文学的传统。信中有些地方结构近似箴言,就是先提及一个主题,然后转向其他的主题,最后又回到起初的主题上。
更明显的,是作者熟悉耶稣山中宝训的教导。例如2:5与马太福音5:3相似,3:10-12又与马太福音7:15-20接近,3:18似乎跟马太福音5:9有关,5:2-3和5:12又分别跟马太福音6:19-20和5:33-37呼应。不论在敬虔、恩典、律法,还是实行神心意的主题上,雅各书和山中宝训都有共同的立场。
信是从内到外的表达,人可以从外表看出内在;只说不做,或者只有表面没有内容,等同没有遵守基督那使人自由的律法;没有行为表现的信心,那敬虔是毫无价值的,那信心是死的。行为,是反映信心指数的一个机制。
怎样启动这个机制呢?一方面,雅各书指出连串的“不”﹕不轻贫重富,不偏心待人,不出恶言,不嫉妒纷争,不自夸,不争斗,不淫乱,不被世界玷污,不彼此评断。另一方面,雅各也提出连串的“要”:要凭信心向神求智慧,卑微的弟兄得升高要喜乐,要忍受试炼,要敏锐地听,谨慎地说,好好管理自己的情绪,要爱邻如己,要怜悯人,要把自己的将来交托给神,要能受苦,要忍耐,要凭信心祈祷。
雅各书就是教信徒活出信仰的说明书,这些“不”和“要”,让我们体会到信仰的路一点也不抽象。一个体谅的行动,或者一声“不妥协”,就显出真实的敬虔和活的信心。
1. 问好 1:1
2. 信心的试炼 1:2-12
3. 试炼与诱惑 1:13-18
4. 听道与行道 1:19-27
5. 信心与行为 2:1-26
6. 慎言 3:1-18
7. 与世界为友 4:1-5:6
8. 结语:信心的祷告 5:7-20
作者与写作时间
早期教会的传统已经确定彼得前书是使徒彼得的作品,彼得后书3:1也确定这个事实。
使徒彼得原名西门,后来称为彼得或矶法。虽然他曾经三次不认主,但在主耶稣复活显现之后,主再次坚固他(路24:34;林前15:5;约21章)。彼得是初期教会的重要领袖(徒2-5章),他在五旬节宣讲第一篇布道信息,就有3000人归信主(徒2:14-41)。他奉耶稣的名行神迹(3:11-13),又勇敢地维护信仰(4:8-12),面对迫害和苦难(5:17-18,12:1-5)。
按照教会传统,彼得在公元60年代后期尼禄迫害基督徒的时候殉道,所以这封信的写作日期很可能是公元60年代初期。
写作对象与目的
书信中清楚表明收信人是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亚西亚和庇推尼的信徒(彼前1:1)。这些地方都在现今土耳其的境内,地方名称应该是代表地方所属的罗马行省。若把这些名称理解为字面所指的地方,那么弗吕家、彼西底、吕高尼等有基督徒群体的地方就不包括在内了;若把它们看作罗马行省,也就包括了黑海以南的小亚细亚地域,相信作者也是要向那里的众教会说话的。作者写信,主要目的是要勉励信徒,坚固他们的信心:“我给你们写了这封简短的信,好劝勉你们,并证明这是神真正的恩典;你们要在这恩典上站稳”(5:12)。
写作背景
这卷书信的写作时期,正值罗马皇帝尼禄对基督徒展开迫害的时候,虽然范围只在罗马一带,尚未远至小亚细亚,但是各地敬拜希罗神明及罗马皇帝的风气炽烈;信内提到的苦难,可能是指信徒在小亚细亚异教社会中所遭受的排挤、毁谤、迫害。
神论
彼得前书处处指出神的身分:神是圣者(1:15),是父(1:17),是创造者(4:19),也是审判者(4:5)。书信也提到他掌管过去和将来发生的事情,包括为神受苦的信徒的命运。
基督论
耶稣基督按旧约说是被献的羔羊(1:19);基督的受苦(2:23-25)和高升(1:3、21)是不能分割的;主的受苦和受死是真实的(2:24),正如收信人的苦难是真实的一样,但基督并不是白白受死的。因着基督的牺牲,信徒可以跟随他的脚踪,忍受辱骂和压迫(1:11,4:1、13-15),学习主在十架上的榜样(2:21-25),并且等候那将要再来的救主(1:7、13,4:13,5:1)。
信徒受苦
本书尤其着重有关受苦的主题。作者强调基督徒受苦是跟从主的必然代价,不但如此,受苦也是被神磨炼的机会(1:6-7,3:14,4:12-14)。既然有了基督的榜样(1:2-5、7-11、17-21,2:21-24,3:18-22),信徒面对邪恶势力的时候,就要活出公义和圣洁的见证(1:13-16、22,2:1-5、11、12,3:15,4:1、2、7-11,5:8-10)。作者确定信徒不是罪有应得的,他们是为神的国受苦,所以最终必定得到神公正的审判(2:20,3:16-17,4:15-19)。
教会论
彼得鼓励信徒,说他们面对迫害的时候不是孤军作战的。在教会里,每一个人都是蒙拣选的(1:1)、经历了重生(1:3)、受了洗礼(3:21)、被建造成神的殿宇(2:5)、作君王的祭司群体,所以信徒要彼此相爱(1:13)、互相祝福(3:8-12)、彼此服侍(4:7-11),牧养的要甘心牧养(5:1-7),有如寄居一般一起度过世上的生活(1:1)。
彼得前书的希腊文流畅而有韵律,风格优雅而不矫饰,修辞技巧简单而有效,但语法仍有些地方似乎受到闪族语言的影响。本书引用或提到的旧约经文,差不多都是《七十士译本》的译文,显示作者对这译本十分熟悉。
本书虽然整合了不同的传统资料,全书风格仍是一贯。冠词和时态运用贴近古典希腊文的方式,有韵律而平行的语句(2:14、22-23,3:18,4:6、11,5:2-3)、介词的运用(1:2、3-5、21,2:4,3:18)则有闪族语言的特色。
全书以劝勉为主,有51个命令式动词或用作命令的分词,且大量运用第二人称复数代词来劝勉信徒行事为人要与主的旨意相符。彼得前书的劝勉方式与保罗书信不同,彼得前书是先用命令语气动词,再配上陈述语气动词;保罗书信则刚刚相反,以陈述语气开始,而以命令语气作结。
彼得前书有六十多个用词是这卷书独有的,没有在新约其他地方出现过。这些独特的词语反映彼得前书的重点,例如:祭司群体(2:9)、行善(2:14,4:19)和作恶(2:12、14)。
另外,“受苦”一词在彼得前书出现12次之多,是新约书卷中出现“受苦”字眼最多的书卷。虽然全书没有提及“教会”一词,却常常强调信徒都是蒙拣选的(1:1,2:4-10,5:13),也是在世寄居的人(1:1、17,2:11)。
全书不断重复各个主题:拣选、恩典、平安、圣洁、信心、盼望、试炼、受苦、喜乐等等。而且多处都是以主题开始,再辅以反证和佐证,最后提出结论的(1:13-16,2:13-17,3:8-9,4:1-6,2:18-21,3:1-6、13-17,4:12-19)。
彼得为我们的人生下了一句评语:受苦的人生。
信主的人都知道,苦难是罪的结果。信主后,人生仍面对苦难。没错,人人都有苦难,但是我们走这条路却怀抱着不一样的理解、盼望与动力。为主谨守真理甚至受苦是有福的,因为信徒有永恒的盼望,这盼望是活的,是有生命力的,能支撑人面对苦难。
为主受苦的确不容易。正因如此,彼得才写这封信勉励信徒,提醒他们,信徒在苦难中有神的能力保守,信徒是和基督一同受苦,要过圣洁生活、彼此相爱。神通过信徒之间互谅互爱与互相扶持,加添我们承受苦难的能力。
是的,基督徒的生命能在苦难中显出有能力的生命!
1. 问好 1:1-2
2. 既已重生,就有活的盼望 1:3-12
3. 既是儿女,就不从旧时恶 1:13-25
4. 既是属灵的殿宇,就要献上属灵的祭物 2:1-10
5. 既是寄居者,就当敬神爱人 2:11-3:12
6. 既得拯救,受苦也是福 3:13-4:19
7. 既然蒙召,就有荣耀盼望 5:1-11
8. 结语 5:12-16
作者与写作时间
彼得后书起首已经表明作者是“耶稣基督的仆人和使徒西面·彼得”(1:1),书里又提及他曾写了头一封信给他们,这是第二封信(3:1),并表明自己是耶稣变像的目击证人(1:16-18),且称使徒保罗为“弟兄”(3:15)。本书作者既自称彼得,内容也跟彼得的身分吻合,可见作者就是彼得。
彼得后书提到彼得可能要面对死亡(1:12-15)。教会传统认为彼得在罗马皇帝尼禄手下殉道,时间必定在公元68年以前,所以彼得后书的成书日期应该是彼得殉道前不久的时候,很可能在公元64至67年之间。
写作对象与目的
彼得后书不像彼得前书指明收信人是谁,不过我们可以肯定这也是一封在教会之间传诵的书信。收信人应该包括彼得前书的读者,可能还有其他地方的信徒。从内容来看,这些信徒对于道德(1:5、10,2:2,3:14)、释经(1:20-21)、主再来(3:1-13)等各方面都有疑问,所以彼得要在信中解开信徒的疑团,并再一次强调神的应许必然实现。
写作背景
彼得写这封书信,是要提醒教会在神的恩典中过讨神喜欢的生活。他责备假教师误导信徒,这些人不单在神学知识上有谬误,在道德生活上也有错失。彼得又勉励信徒要在真道上坚定不移(1:10、12,3:14-15、17),在神的恩典和知识上长进(1:8,3:18)。
末世论
彼得后书把历史分为三个时期:古代(2:5,3:6)、现在(3:7)、将来(3:12)。这三个时期的两条分界线,分别是挪亚的洪水和主再来的日子(3:12)。基督徒好像挪亚一般,是身处那个时代的义人。在末日的时候,一切都被烧毁(3:10),情况就跟挪亚和罗得的日子相似(2:5-9)。那位再来的主,就是那位作者亲眼见过在山上改变形像的主耶稣(1:16-18),他将要按公义审判全地。所以,基督徒一方面要逃避现世的败坏(1:4,2:18、20),另一方面也要等候新天新地的来临(3:13)。
神论
彼得后书谈及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位格。父神是呼召人的神,他又把关乎生命和敬虔的事赐给信徒(1:3),且要审判一切的不义(2:4-10,3:12)。耶稣基督是神的爱子(1:17),是救主,也是神永远国度的主(1:11)。在神启示的过程中,圣父、圣子、圣灵三者的关系就更显得密切。圣灵藉先知说话(1:21,3:2),父也向门徒说话(1:17),耶稣又藉着使徒把诫命传给教会(3:2)。这样的论述反映彼得后书对于圣父、圣子、圣灵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圣经论
彼得见证神的话语是真实的。虽然有些人怀疑神会否履行他的话(3:4),彼得却宣告神的预言不出于人,而是“人被圣灵感动,从神那里得着信息而说出来的”(1:21)。彼得警告我们,歪曲圣经真理,就是自取灭亡(3:16)。
信徒成长
彼得后书鼓励信徒要不断长进,因为神已把一切生活所需赐给他们。作者又指出,成熟基督徒的品德包括信心、美德、知识、节制、忍耐、敬虔、弟兄相亲相爱的心,以及爱心(1:5-8)。信徒的属灵生命应当长进,不应后退(3:18)。
此外,作者劝诫信徒要小心假教师和他们的教义,指出这些人是虚假、羞耻、贪婪、傲慢、亵渎神、自夸和有罪的(2:1-22),呼吁信徒要殷勤,不要被玷污(3:14),要坚持到底(3:17)。
本书有很多独特的用词,其中有58个在新约其他书卷从未出现,这些独有字词占全书的百分比更是所有新约书卷之冠。作者喜欢同时使用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使书信风格华丽堂皇。信中有不少重复出现的动词和音调(1:3-4、5-7、12-15、17-18、19-21,2:1-3、7-8、13,3:6、9、16),以及一双一对的同义词(1:7、10,2:13,3:14)。
彼得后书内容富有希腊色彩。第1章所列出的德行(1:5-7)常在希腊文献中找到。其他带有希腊文化意味的主题还有:以拆除帐篷代表死亡(1:13-14)、对知识的追求(1:2、3、6、8、12,2:20-21,3:3、17-18)、逃避世上因私欲而来的败坏(1:4,2:20)、与神的本性有分(1:4)等等。可见作者对于当时的哲学甚有研究,也认识一般宗教所讨论的议题。
在道德和末世的教导方面,本书深受犹太教影响,在独有而不见于新约其他书卷的字词之中,有15个在同时期的犹太希腊文著作中出现过,可见作者对于犹太传统和希腊传统都有认识。
从昔日蒙主耶稣呼召的时候开始,彼得总是心志激昂、语调急速地维护真理。今天,生命走到了尽头,战意不减,却增添了一份柔情。他领受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以及宝贵、极大的应许,就以此为根基,细致有序地说出生命成长的标记:信心、美德、知识、节制、忍耐、敬虔、弟兄相亲相爱、爱心(1:5-7)。
同时,彼得又提醒信徒要常记主恩、慎思明辨,不受假教师诱惑而离开真道,行为要和假教师的相反,就是在我们的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长进(3:18)。这“长进”和彼得前书2:2说渴慕纯净灵奶而得的“成长”是同一词。彼得勉励信徒爱慕读经,以至在领受主恩与认识神方面都有长进,能活出讨神喜欢的生活,结果就是到了新天新地来临的时候,信徒必能照神的应许,住在其中。
这老牧人的遗训,就是要我们灵命长进,以至懂得在神的爱和信仰群体的爱中生活。
1. 问好 1:1-2
2. 成圣的教导 1:3-21
3. 提防假教师 2:1-22
4. 主再来的盼望 3:1-13
5. 结语 3:14-18
作者与写作时间
虽然约翰一书的作者没有表明自己的身分,但从这书的用词和风格推断,可以得知作者也是撰写约翰福音的人。教会传统一直认为作者就是使徒约翰。使徒约翰的父亲名叫西庇太,母亲名叫撒罗米。约翰早年是施洗的约翰的门徒,耶稣受洗之后便跟从了耶稣。约翰是十二使徒之一。他目击耶稣登山变像,也跟主一起在客西马尼园。
在信中,约翰常常以长辈的身分勉励后辈,此信应该是他晚年的时候撰写的。所谈及的异端,应该是第2世纪诺斯底主义(Gnosticism)的雏形,所以成书日期应该是第1世纪末,约公元85至95年。
写作对象与目的
根据教会传统,约翰晚年曾在亚西亚的以弗所居住。虽然内文没有提及收信人的身分,但我们可以肯定这卷书信是为教导信徒而写的,而且极有可能是给很多教会流传宣读的。资料显示亚西亚的教会最早引用约翰一书的内容,所以收信人有可能就是亚西亚的教会。
约翰写这信的目的,是要对抗当时处于雏形阶段的诺斯底主义,提醒信徒真正的生命之道在基督里,不要听信敌基督者的谎言,要明白真理,活出基督的教导,彼此相爱。
写作背景
有很多学者指出,约翰一书所针对的是诺斯底主义的雏形。这种学说强调人的身体是邪恶的,所以神圣的神子不可能道成肉身,住在人体之内。诺斯底主义用两种学说扭曲耶稣道成肉身的事实:第一种是幻影说(Docetism),即耶稣的身体不是真实的身体,只是个影像;另一个说法称为克林妥主义(Cerinthianism),认为神圣的耶稣在受洗时与地上的耶稣联合,但在死亡之前又离开了。后者可能是约翰一书2:22所要针对的观点。
诺斯底主义的雏形思想衍生了两种不正确的生活态度。第一种是针对肉体的堕落,提倡严格禁欲,这正是歌罗西书第2章所要处理的立场。约翰一书所面对的,却是另一个极端。因为有人认为,罪恶既存在于肉体这物质中,人在行为上犯罪就相对显得不重要,因而提倡放纵情欲;约翰一书第1章,强调人要按真理而行,就是要巩固信徒的信心,对抗这种不正确的生活态度,鼓励信徒持守盼望,活出爱的生命。
约翰一书既有牧养的信息,也有护教的辩论。约翰三次提到自己的写作目的,都是从牧养信徒的角度出发。他第一次提及的写作目的,是要信徒因耶稣是神的儿子而喜乐(1:4)。第二次,他说自己写信是要劝信徒不要犯罪(2:1)。第三次(2:7-8),他强调信徒要彼此相爱。这三次宣告,反映约翰着重信徒的生活见证,并且鼓励他们要因着主耶稣而喜乐,也要因着主耶稣而爱身边的人。我们可以说,约翰一书认为信徒的生活态度连于他们对主的认识。美好的见证与正确的神学观念密不可分。
约翰的道德观以爱为核心。耶稣基督既树立了爱的榜样,所以作者劝勉信徒也要照样爱弟兄姊妹,而且要回应弟兄姊妹的实际需要,是有行动的爱(3:17-18)。
正因为信徒的生活是基于对神的正确认识(1:5,2:29,4:7-8),所以约翰一书也有护教的角度。作者希望信徒不受其他道理所摇动,能够按着真理认识神。
相对于诺斯底主义把圣俗完全分割的立场,约翰一书提出,神爱世人,所以才差遣自己的儿子到世上来(4:9、14)。主耶稣正是世人的救主(2:2,4:14)。虽然世界因罪与神为敌,但约翰一书的作者却没有教导信徒离开世界,反而要求他们在世上生活时胜过世界(5:4-5)。
约翰一书与约翰福音的表达手法相似,都是善于运用对比的概念,例如光明与黑暗、神的儿女与魔鬼的儿女、爱神与爱世界等等,而且常常用重复的句子表达相同的理念,使读者印象深刻。
此外,作者常常称呼读者为“孩子们”(2:1、12、28,3:7、18,4:4,5:21)和“亲爱的弟兄们”(2:7,3:2、21,4:1、7、11),处处流露作者对收信人的关切之情。作者又在信中13次说自己写信给读者,从而表明写作目的,也反映作者有教导的权柄。
约翰一书常常出现一个字,勉励信徒过敬神爱人的生活,那就是“住”:住在主里面或住在他里面、住在神里面、住在爱里面、住在光中⋯⋯。住,是停留,不是匆忙走过。住在主里面,是在里面过活,是一种亲近神的生活型态;住在主里面,是一种倚靠,也是一种保护,让我们平安得力度过每一天;住在主里面,是一种经历生命之道、又能活出生命之道的成熟信仰。能够住在主里面,完全是因为在主里面有爱。
我们的生活,要显出我们是接受了基督的爱又愿意付出爱的群体。
1. 生命之道 1:1-4
2. 神是光 1:5-2:2
3. 神是父 2:3-4:6
4. 神是爱 4:7-5:17
5. 在基督里,就是生命 5:18-21
作者与写作时间
教会传统认为约翰二书的作者与约翰一书相同,都是使徒约翰,因为两封书信的语文和内容都非常相似。作者自称为“长老”,显示他在教会中甚有地位,而且年纪不轻。本书与约翰其他书信极有可能是同时期的作品(约公元85-95年),是约翰年长时在以弗所写给小亚细亚教会的信息。
写作对象与目的
受信人被称为“蒙拣选的夫人和她的儿女”。学者众说纷纭,究竟这位“夫人”是暗喻教会,还是指一位信徒呢?从书卷的内容来看,要处理的问题似是教会的,而不是个别信徒的问题。作者又采用复数代词(6、8、10、12节),也反映收信人不只一个,而是众人。不论旧约的耶利米书和西番雅书,还是新约的哥林多后书和启示录,都有把神子民比喻作妻子的传统。作者在这里也很有可能继承了这个传统,以“夫人”来称呼教会。这样看来,信末的问候语(13节),就是作者的教会问候收信的教会。
这封信说明耶稣是生命之道,信徒要在教会中行出真理,彼此相爱,并且分辨真假教师。
写作背景
早期教会常常接待到处传道的传道者和教师,信徒会邀请这些教师到自己家里暂住,并且供应他们生活所需,但宣扬诺斯底主义雏形思想的假教师也同样周游四处,传播他们的学说,说耶稣基督不是成了肉身来到世上(7节;另参约翰一书简介),他们同样依靠当地人的供应和资助。因此,约翰要向信徒解说真理,提醒他们分辨真假教师。
约翰喜欢以正反两面的说法阐释道理。约翰二书的重点在于分辨真假,在第1至4节,“真理”这希腊词语出现了五次之多。作者不但表明自己在“真理”中爱人(1节),也提及其他认识“真理”的人(1节)同样是因为“真理”而爱信徒的(2节),又祝愿神在“真理”中与信徒同在(3节),而收信人的儿女也按着“真理”而行(4节)。
约翰二书清楚表明,爱和真理的教义并不是虚无的概念。有了真理,信徒才可以分辨真假教师。有了爱,信徒才有能力彼此相爱。约翰二书虽然只有短短13节,却使读者明白教义和实践不可分割,理念和行动应该并存不悖。
虽然约翰二书是新约最短的书信,但比起约翰一书更符合希腊书信的格式:既有写信人和收信人的名字,信首也向对方问好,且有简洁的内容,并以问候语结束。相比之下,约翰一书的起首和结束都没有书信的用语,好像是一封便条,或是教义的指引。
“彼此相爱”和“真理”,两者是否互不相容?不!约翰说,爱是为真理的缘故。因为有真理,才有爱;按照真理,才能去爱;真理的指向,就是爱!
爱,不是没有界线的。因为爱,我们不能容许黑暗势力进入我们的信仰群体。对于迷惑人的骗子、敌基督者,约翰严厉警告信徒,不要接他到自己家里,不要问候他们,否则就等如纵容他们,“参与他的恶行”(11节)。
我们心里有真理,必定有爱。
1. 问好 1-3节
2. 爱与真理 4-6节
3. 提防假教师 7-11节
4. 结语 12-13节
作者与写作日期
作者自称为“长老”(1节),与约翰二书作者的自称一样;加上书信的
文风和用语都跟约翰一书及二书相似,所以学者普遍接受这三封书信都是
出自同一人的手笔。教会传统认为这三封信的作者都是使徒约翰。信中没
有提及写作日期,可能与约翰一书、二书差不多(即大约在公元85-95年)。
写作对象与目的
收书人的身分很明确,是一位名叫该犹的信徒。当时的教会有接待到
处传道的教师的传统,而这封书信就是针对接待的态度而发出的劝告。
写作背景
当时的教会习惯接待到处传道的教师,但该犹所属的教会有一位专横的领袖丢特腓却拒绝接待约翰派来的教师,甚至把接待他们的人赶出教会。因此,约翰写信给该犹,一方面赞扬他用爱心接待四处传道的教师,勉励他继续这样做,另一方面也向丢特腓发出警告。
约翰书信一直强调:信徒认识真理,就有相应的行动。约翰三书指出,接待客旅就是信徒应有的表现之一。认识神的人,知道行善;行恶的人,不认识神(1:11)。
约翰三书跟约翰二书相似,两封信都有完整的开首问候语和信末结语,约翰三书更清楚表明收信人是该犹。
作者在信中描述了不同信徒的表现,以各人的真实例子说明信徒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他先称赞该犹接待外来的弟兄,又警告弟兄不要如丢特腓那样不接待四处周游的传道者,最后又提及低米丢的善行。这信所提及的三位弟兄,作反面例证的居中,前后各有一个正面的例证,用这“正─反─正”的编排说明信徒应有的表现,结构简单而清晰。
爱,要生出具体的行动。
约翰鼓励信徒要好好接待路过到其他地方宣扬福音的巡回教师。那时候的接待,是把客人接到家里去住,招呼他们饮食,为他们准备所需的用品,甚或赞助下一段路程的旅费。因为这样做,就是与真理一同作工(8节),就是爱真理的表现。
1. 问好 1-4节
2. 称赞该犹接待外来的弟兄 5-8节
3. 责备丢特腓的恶行 9-10节
4. 见证低米丢的善行 11-12节
5. 结语 13-15节
作者与写作时间
犹大书作者自称犹大,教会传统认为他就是耶稣的弟弟犹大。本书的
写作日期未能确定,一般推断是公元65至80年之间。
写作对象与目的
本书没有注明特定的收信人或地点,只说写给“那些蒙召、在父神里
蒙爱、又蒙耶稣基督保守的人”(1节)。信中严斥异端,勉励信徒要警醒,
要持守真道,因为神必审判。
写作背景
教会来了一些假装敬虔的人,散播异端思想,这些异端思想可能是雏形的诺斯底主义,鼓吹放纵的生活。
犹大书虽然只有短短25节,却已展示三位一体的神学思想。作者称神为父(1节),又四次提及“我们主耶稣基督”,并且两次提到圣灵(19、20节),反映作者对神的三个位格有一定的认识。作者更可以清楚说出父、子、灵的特质,圣父是那位慈爱的神(1节),主耶稣就是保守信徒(1节)并赐下怜悯的主(21节),而圣灵就是在祷告中与人同在的神(20节)。
犹大书的教导往往与末世论有关。作者强调神的审判在末日必然来临(6-7节),恶人要受到永火的惩罚(7节),义人却可以永远在神的怜悯中(21节)。这种对于末世的盼望和肯定,让信徒可以在世上按着神的标准过活,在主面前不失脚(24节)。
犹大书篇幅虽短,但原文有14个用词是在新约其他书卷从未出现的:“制造分裂”(19节)、“不绊倒”(24节)、“总是不满”(16节)、“鉴戒”(7节)、“奋战”(3节)、“翻出泡沫”(13节)、“发怨言的人”(16节)、“潜了进来”(4节)、“污点”(12节)、“深秋”(12节)、“本能”(10节)、“放荡”(7节)、“流荡”(13节)、“惩罚”(7节)。在这些字词中,“鉴戒”(7节)、“本能”(10节)、“惩罚”(7节)这三个是希腊文献常见的词语,只是其他新约书卷作者却没有用上。另一些是犹大书主题所涉及的特别用词,如“污点”(12节)、“深秋”(12节)、“流荡”(13节)。“制造分裂”(19节)和“翻出泡沫”(13节)则是甚少出现的希腊用词。犹大书的作者能够用贴切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有时甚至使用希腊诗歌的用语,引用希腊文的典故。
犹大书词语丰富,句式用法却比较简单,但仍然流畅有力。我们在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作者受到闪族语言影响,但与其他新约书卷相比则不太明显。第6节、第10节,都用了平行句法,前者是同义平行,后者是反义平行。作者又常用“三”作为叙述的单位,例如三个审判(5-7节)、三个历史鉴戒(11节)、三种态度(22-23节)。可见这卷短短的书信并不是信手拈来,而是经过推敲而成的。
此外,这卷书引用了犹太民间关于摩西的作品(9节)和伪经(14-15节),似乎有问题,但哥林多前书10:4也曾引用正典以外的资料,保罗也采用过希伯来人的释经传统,保罗甚至引用非信徒的诗歌(徒17:28;多1:12),所以犹大书虽然参考了正典圣经以外的文献,却不影响它的正典地位。
由于犹大书4-18节跟彼得后书第2章非常相似,所以有学者提出犹大书的作者可能参考过彼得后书,或者彼得后书的作者曾引用犹大书,甚至是两位作者同时引用新约正典以外的同一份资料;这种参考不同文献的做法,在新约时代很普遍,路加福音的作者也曾参考不同的资料(路1:1-4)。
不过,犹大书的篇幅较为简短,所以彼得后书参考犹大书的机会比较大。
犹大书里的假教师,已经离开真道。作者形容他们是污点、无雨的云彩、不结果子的树、海中的狂涛、流荡的星(12-13节)。
信仰路上不是没有危机的,我们或会遇上不信的人、不守本位的人、不敬虔的人、好嘲笑的人,他们都可能成为天路客的障碍。本书信教我们怎样应付这些人,就是要:1. 勤读圣经,在信仰上建立自己;2. 在圣灵里祷告;3. 常思念神的爱,期待主耶稣基督的怜悯(20-21节)。帮助信心动摇的弟兄,要竭力把他们挽回来,要像从火场中抢救生命那样,火速全力把这样的弟兄带回认识基督的正路上(22-23节)。
装备自己、明辨真道,是基督徒不可或缺的操练。
1. 问好 1-2节
2. 假教师 3-4节
3. 神在历史中的三个审判 5-7节
4. 假教师的错谬 8-16节
5. 对信徒的勉励 17-23节
6. 赞颂 24-25节
作者与写作时间
启示录有四处的经文提到作者是约翰(1:1、4、9,22:8),他写信给亚西亚的教会,他跟这些教会同受患难,同得国度,一同忍耐(1:9),并且他为了神的道和见证耶稣基督而被放逐到拔摩岛。早期西方教会的传统都认为启示录的作者就是使徒约翰。
学者对于写作时间主要有两个立场,一说在公元70年代罗马皇帝尼禄执政的时候,另一说是公元95年前后多米田皇帝掌权之时,从书信的内容看来,似乎比较接近多米田掌权时的情况。爱任纽曾说这书卷是写于“多米田统治的末期”。
写作对象与目的
这卷书写给具代表性的七个教会。书信中有责备、有劝勉,向教会揭示主再来的日子将要出现的一些现象,警告信徒必须悔改,谨守基督的教导,等候主再来,并宣告神的应许,到了末日必有新天新地给忠心跟从主的信徒。
写作背景
拔摩岛是爱琴海上的一个小岛,位于亚西亚对开的海面,长约十二公里,最阔约有七公里,是罗马帝国放逐囚犯的地点之一。启示录中的教会,受假教师荼毒,受政治与宗教迫害。耶稣基督向约翰揭示肉眼看不见的属灵争战,将来的天上敬拜,末日的新天新地。神已经藉着被杀的羊羔耶稣得胜;信徒必须坚忍,度过目前的苦难,至死不动摇,等待基督再来时的终极胜利;那时候,神必惩罚撒但,为信徒伸冤;信徒在新天新地里,有神永远同在,不再有“悲哀、哭号、痛苦”(21:4)。信徒要怀着这永恒的盼望,坚守真理,生活洁净,等候主再来。
基督论
启示录高举耶稣基督。耶稣基督在令人印象深刻的异象中出现(1:12-18),拥有与神同等的身分(1:18,3:7,22:13)、同样的素质(4:11,5:12-13,7:12)、同样的自称(1:8,21:5-6,22:12-13);又在末后的日子,以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的身分再来(19:16)。
启示录用了不同的形象描述基督。他是人子(1:12-16)、犹大支派的狮子(5:5)、新郎(19:7-9)、万王之王、万主之主(19:16)等。约翰称呼耶稣为“羊羔”,多达28次;这名称与神藉着耶稣成就的工作有关。羔羊既是牺牲自己的救赎主,也是被高举的主宰(5:6),他是首先复活的那位(1:5),并且因谦卑而被高举(5:9、12)。
总而言之,在启示录里,基督的身分与父神同等,他的工作就是成为被杀的羊羔,成就神的救恩,最终因他甘愿降卑而被高举,成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末世论
研究末世论,启示录是必读的经卷。其中最重要的信息,是末世时候基督成就的救恩。信中指出,信徒有从神而来的安慰(7:9-17),而且,不但人可以得救,旧的天地都要过去,换上新天新地(21:1-17)。
除了将来必然发生的事情以外,启示录也提醒我们,末世的应许在今天已经开始。羊羔已经得胜,并且应许将来要亲自再来(2:16,3:11、20,4:8,22:7、12、17、20)。信徒在这应许之下,现在就可以得到羊羔的救赎。虽然现今世界有恶势力横行,但神的羊羔最终是胜利之主。
教会论
启示录所描述的教会是一个大家庭。作者自称为弟兄(1:9,19:10,22:9),基督也与信徒像兄弟那样分享他的王权(3:21,20:4,20:6)。教会里的信徒,要持守耶稣的见证和神的道(6:9,11:7,12:11、17,19:10,20:4),他们要警醒守望(16:15),谨守神的诫命(3:8、10,12:17,14:12),保守自己的纯洁(14:4),也要完成神指派给他们的工作(2:2、13、19,3:1、8,14:13)。
启示录采用天启文学的形式表达神的启示。这种文学形式在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00年间相当常见。要明白启示录的信息,就先要了解天启文学的特点和表达手法。
天启文学常常运用充满象征的语言。其实,旧约撒迦利亚书6:1-8已经是含有象征意义的预言。但以理书的作者也使用象征语言描述历史的进程。虽然启示录所用的象征经常使现今的读者摸不着头脑,可幸作者在文中解释了一些象征的意思,例如,七颗星是七位天使,七个金灯台是七个教会(1:20),大淫妇(17:1)是巴比伦(17:5、18),而天上的耶路撒冷就是羊羔的新妇(21:9-10)。
全书又用了象征完全的数字来组织不同的事物。“七”这个数字在全书出现了52次:七个教会(1:4、11)、七灵(1:4)、七个金灯台(1:12)、七颗星(1:16)、七个印(5:1)、七只角和七只眼(5:6)、七枝号筒(8:2)、七个雷(10:3)、七个异象(12:1、3,13:13-14,15:1,16:14,19:20)、七个王冠(12:3)、七种灾害(15:6)、七个金碗(15:7)、七座山(17:9)、七个王(17:10)等等。
创世记揭示世界的开端,启示录揭示世界的终结。我们有意无意间,总把启示录放在读经议程的最后。因为,我们不明白个中奥秘,也不愿意面对世界的终结。
不过,启示录并非一个真正的终结,乃是一个真正的开端。
历史是一直线,而非循环。历史有开端,自然有终结。启示录给我们展露一个事实:历史有终结,邪恶有终结,战争有终结,苦难有彻底完结的一天⋯⋯这终结的信息,其实是给我们开展一个终极的盼望。神的羊羔终于掌权,世人要站在白色大宝座前受审判。终结与审判,是人不能回避的事实,是我们面对苦难和不义的答案。有这样的终结,我们的信仰才得以完整、圆满。
况且,这终结带来是没有哀哭、痛苦的新天新地。那天,我们要与主同住。这个终结,对我们变得有意义,叫我们懂得活在当下,也懂得盼望明天。
末世,其实不远。新天新地是一个更美好的明天,是一个真实的开端。在历史的每一段,我只管相信:神是“阿拉法”,也是“俄梅戛”,“是今在、昔在、来临中的全能者”(1:8)。
1. 序言 1:1-8
2. 给七教会的书信 1:9-3:22
3. 天上的敬拜 4:1-5:14
4. 七个印 6:1-8:5
5. 七枝号筒 8:6-11:19
6. 属灵的争战 12:1-14:20
7. 七碗 15:1-16:21
8. 巴比伦的下场 17:1-19:4
9. 新天新地 19:5-22:5
10. 结语 22:6-21
全部评论